擁有八百多年曆史的古村落,諸多古橋、古亭、古民居、古祠堂、古寺、千年古樹、明代吟泉街、大型磚雕門樓羣等,依山而築,逶迤伸展,宛如一幅立體的山水畫卷。
湖村地理環境
編輯湖村地理位置
湖村(5張)
湖村水文
太極湖村為安徽省歷史文化重點保護區,也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重要傳承區。
擁有八百多年曆史的古村落,諸多古橋、古亭、古民居、古祠堂、古寺、千年古樹、明代吟泉街、大型磚雕門樓羣等,依山而築,逶迤伸展,宛如一幅立體的山水畫卷。
是一座徽州古建築、古文化的活化石。這就是太極湖村,山水之間,天地人合,創造了一個和諧大同的社會,人心所向,流連嘆息!她在等待着您來尋古、探秘、……
湖村太極方位
編輯湖村藥王寺
編輯元朝胡姓郎中懸壺濟世,人稱“藥王”。相傳朱元璋身患惡疾,久治不愈,經藥王醫治,兩天後痊癒。朱元璋大喜,賜“龍鳳恩永”四字,以感藥王對其療病之德。後人建藥王寺,供奉藥王,繼續行藥王生前功德。寺內藥丸石相傳能治病。禪院為三間兩閣廂結構,後有藥圃、放生池、水榭等,醫家特色獨具。
湖村章氏宗祠
編輯太極湖村凡男子到了40歲,須“做場”,即開展“鞦韆、抬閣”大型遊藝活動。 鞦韆為風車形,由少女彩旦,着古服,縛坐在椅止,唱徽調,伴以吹奏。
抬閣為木棉方箱,四周鏤花,架幼童二三名,扮戲文,用鋼筋按人物分次把演員固定在閣上,不露痕跡,驚險奇觀,堪稱江南絕活。
湖村吟泉街
編輯出了祠堂,沿着石板路曲曲折折,就到了水街――吟泉街。吟泉街建於明代,全長300餘米,水來自石金山,穿村而過,注入石門河。一年四季溪流終年不竭,水聲淙淙,如琴聲悦耳,即使春季漲水,水也不上街面,嘩啦啦水聲更是動聽,故名吟泉街。吟泉街與南北兩條主街形成“丁”字形,清一色青石板鋪墊,街上架設兩座石橋,稱大小石橋。
沿溪兩岸相對建造白牆青瓦馬頭牆的徽派建築一百餘幢,有民居、店鋪、藥鋪、油坊等,大多為明清建築,古樸雅緻,錯落有致,鱗次櫛比。並有石階通向河面,供村民浣洗之用。“小橋、流水、人家”,呈現眼前的酷似一幅清新明麗的村居山水圖。
湖村中華門樓第一村
編輯太極湖村門樓磚雕堪稱徽州之最,每一幅磚雕都是一件稀世珍寶,具有奇異變形的浪漫美。磚雕數量多,雕刻面積大,有20處之多,最大雕飾面積達4.2平方米;門罩形制豐富,有書卷式、城樓式、垂花柱式等;雕刻技法嫺熟,具有很強的立體感和質感效果,雕刻技藝登峯造極;雕刻內容豐富,物象生動,構圖疏密得當,主題突出;湖村磚雕門罩時跨300餘年,是極為難得的文史資料。因此,太極湖村也譽稱“中華門樓第一村”。
湖村風水寶地
編輯村子的東沿口,還發現了龍川胡氏二十五世顯祖古墓,墓主為宋朝樞密史胡云龍。墓頂原有兩棵千年古櫧參天大樹,現僅存一棵,雖然曾遭雷劈,但仍老而彌堅,根深葉茂,極為壯觀。墓正對着七姑山,站在櫧樹下,遠眺七姑山,象一尊睡佛,極其形似,據老人説,當年胡姓二十五世祖就是覺得這裏風水特別好,墓的所在地為龍形山,兩顆樹為龍角,山腳的兩口井為龍眼,對面是睡佛,於是就葬於此。有句俗語:生在杭州,玩在揚州,葬在徽州,大概説的就是徽州人非常講究風水吧!
湖村村人齊盛
編輯
湖村(2張)
太極湖村,集徽州古村落之大全,因此專家稱太極湖村為“徽州古文化的活化石”。
湖村鞦韆抬閣
編輯清代,太極湖村在江浙滬、武漢等地經商幾百人。出外做生意的徽商不僅給村人帶來了經濟繁榮,還為家鄉的精神文明、文化生活拓展了空間。太極湖村自嘉慶(1796)年始舉辦觀音盛會,堪稱地域絕活的鞦韆抬閣歷經兩百多年的演繹與創新,終成民間藝術的奇葩,當今江南一絕。
觀音勝會每年正月舉辦一次,每次連續7天。觀音勝會舉辦前七天,全村人皆食素,以表示對觀世音的虔誠。會址在村中操場,場中搭建戲台。戲台別具一格,為三層,開間5丈,進深4丈,48根台柱。戲台三面用藍色棉布遮蒙,既美觀又能遮風擋雨。戲台對面搭設觀音台。觀音塑像以蔑扎紙糊彩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當會即日,地域絕活――“鞦韆抬閣”遊藝隊伍近兩百多人就從祠堂出發,繞村週週遊行,至村口獅象把門處的觀音潭。觀音盛會在二十四把“三門銃”的轟鳴中拉開帷幕。“三門銃”以生鐵鑄造,高兩米,內裝火藥,彩紙,青壯年各持一把,燃放時將銃直立地上,用火煤點燃導火引線,聲響如雷,彩紙高揚,恰似天女散花。二十四把銃按序鳴放,震天動地,烘托渲染了遊藝氣氛。三門銃後為六面大開鑼鳴鑼開道,其大開鑼裝置在朱漆描金的木框內,由兩人抬空,後抬框人有節奏地敲擊。鑼對後是鼓樂隊, 樂器有嗩吶、二胡、笛、簫等,夾吹夾打徽劇曲牌。其後是觀音台和蟠龍香亭,觀音台、蟠龍香亭皆製作於明代,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曆史。香亭製作十分考究精良,朱漆鎏金,高達三米,分亭和底座兩部分。亭共有兩層,亭圓柱上盤有六條搖搖欲飛的蟠龍,可隨時拆卸,代表了徽派木雕的最高水準,堪稱木雕一絕。亭頂葫蘆上原矗一童子,隨着遊藝隊伍的行走,一步一叩,叩拜着前面觀音台上的觀音。最後為“鞦韆抬閣”。抬閣為木製方箱,四周鏤空,以荷花形柱、獅頭柱為柵欄,朱漆繪金,造型別致,古色古香,堪為精美藝術品。每架抬閣由二、三名幼童扮戲文中人物,分上、中、下層次固定在閣上,不露痕跡,如呂布手持方幹戟,戟頭尖站立貂蟬,驚險奇觀。每幅抬閣裝扮都是不一樣的,一個閣台一齣戲文。所扮戲文以三國戲、水滸戲、民間傳説、神話劇為多,如羣英會、定軍山、扈家莊、竹林計、大戰洪州等,劇中人物造型根據人物性格、特徵進行塑造。戲文裝扮時由獨掌絕技的老藝人閉門操作,不昭示於眾。撐其絕活的老藝人不帶徒傳藝,當年邁時方可傳子孫或其信賴的後生。觀音會歷時七天,白天抬閣扮什麼戲文,夜晚便演什麼戲。劇目每日不同,當地人稱“抬閣”
是演劇前的活報戲。因抬閣選點劇目,一些戲班都要排練幾十出劇目,以供湖村人選點,所以戲班都以能登上湖村花台為榮。鞦韆為風車形,轉輪半徑為兩米,架於花船上緩慢轉動。轉輪內空呈十字形,四端懸活動彩椅,四女童裝扮小觀音坐於椅上,分別穿不同顏色的服裝。由青壯年抬着,邊走邊轉動十字架,四個小觀音便上下飛旋,花枝招展。旁邊還有絲竹樂器伴奏,小觀音們齊唱徽劇,可以説是美不勝收。
太極湖村觀音盛會既是村人的一種精神寄託,又是羣眾文化生活的盛會。地域絕活鞦韆抬閣其民間藝術形式獨特,內容豐富,古樸典雅,場面壯觀,深受羣眾喜聞樂見,堪稱文化藝術活動中一枝獨秀。
湖村徽雕一絕
編輯第一,雕刻面積大,數量多。最大雕飾面積達4.2平方米,這在徽州也找不出第二例,真可謂歎為觀止。磚雕門罩湖村就有20處之多,其中有7座集中在一條街巷,這在徽州古村落中同樣是極為罕見的。
第二,磚雕門罩的形制較為豐富:有書卷式、城樓式、垂花柱式、匾額式和仿木結構的三開間式等。
第四,雕刻內容豐富,物象生動;構圖虛實相生,疏密得當,主題突出。
每一座磚雕門罩都是由若干組畫面組合而成,但卻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是一幅完整和諧的畫面。人物、珍禽、花鳥、博古、瑞獸、八寶、幾何紋樣、山水樓閣、古橋牌坊、船帆樹木等,無一不是恰到好處,各就各位,讓人覺得添一則多、缺一則少,凸顯很強的藝術表現力。
第五,湖村磚雕門罩時跨300餘年,從清初到民國連續不斷,準確、客觀地反映出清代和民國年間湖村的社會狀況、政治地位、經濟實力以及湖村人的審美取向,是極為難得的、生動形象的文史資料。因此,太極湖村也譽稱“中華門樓第一村”。
湖村旅遊線路
編輯績溪黃山二日遊 D1、遊覽龍川胡宗憲尚書府—太極湖村 D2、赴黃山風景區遊覽 偉人家鄉之旅
徽文化徽商之旅
湖村交通
編輯湖村外部
杭州方向至績溪:徽杭高速經臨安,歙縣下至績溪,240公里,車程約2.5-3小時。
湖村內部
太極湖村景區距績溪城區15公里,績溪車站乘伏嶺或胡家班車(20分鐘一班),到石門外下,左轉前行500米。或乘上午9:30分至石門班車可直達票房。票價:5元/人。
湖村優惠政策
編輯2020年2月,為致敬奮鬥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景區自疫情結束景區開放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向醫護人員免費開放,全國醫護工作者憑有效證件(醫師證或護士證和本人身份證)可享受免景區門票入內遊覽。
[1]
- 參考資料
-
- 1. 免票!安徽多景區為全國醫護人員提供全年優惠 .安徽頻道_鳳凰網[引用日期2020-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