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祠堂

鎖定
祠堂,是儒家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祠堂有多種用途,主要用於祭祀祖先。此外,也作為各房子孫辦理婚、喪、壽、喜等事件的場所,族親們有時為了商議族內的重要事務,也常在祠堂進行。
祠堂是一種紀念性的建築,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徵意義,是同族人供奉和祭祀祖先的重要場所,更是家中的重要社交場所。 [5] 
中文名
祠堂
外文名
ancestral hall
別    名
祖廟
別    名
宗祠
祖祠
分    別
宗祠、支祠、家祠
所在國家
中國

祠堂祠堂介紹

浙江省景寧縣沙灣鎮宗祠 浙江省景寧縣沙灣鎮宗祠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祠堂有很多種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平時各房子孫有辦理婚、喪、壽、喜等事務時,經常也便利用這些寬廣的祠堂,以作為活動之場所。此外,族親們有時為了商議族內的重要事務,也常利用祠堂作為會聚場所。
在中國古代儒家倫理中,家族觀念相當深刻,往往一個村落,就生活着一個姓的一個家族或者幾個家族,大多建有自己的家廟,祭祀祖先。
古徽州祁門縣閃裏鎮桃源村陳氏宗祠
古徽州祁門縣閃裏鎮桃源村陳氏宗祠(18張)
一般把家廟,稱作祠堂。祠堂,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祠堂的名稱,最早出現於漢代。當時,祠堂均建於墓所,曰墓祠。南宋傑出理學家朱熹作《家禮》,始立祠堂之制,從此稱家廟為祠堂。當時修建祠堂,有等級之限,民間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年間(公元1522 — 1566年),許民間皆聯宗立廟。後來,倒是做過皇帝或封過侯的姓氏,才可稱家廟,其餘稱宗祠。

祠堂建築特點

祠堂 祠堂
祠堂,除了用來供奉和祭祀祖先,還具有多種用處。祠堂,也是族長行使族權的地方,凡族人違反族規,則在這裏被教育和受到處理,甚至驅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説,是封建時代道德法庭。祠堂,也可以作為家族的社交場所。有的宗祠,附設學校,族人子弟就在這裏上學。也正因為如此,祠堂建築,一般都比民宅規模大、質量好,越有權勢和財勢的家族,他們的祠堂,往往越講究。高大的廳堂、精緻的雕飾、上等的用材,成為這個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種象徵了。
祠堂,多數都有堂號。堂號,由族人或外姓書法高手所書,製成金字匾,高掛於正廳;旁邊另掛有姓氏淵源、族人榮耀、婦女貞潔等匾額,講究的還配有聯對。如果是皇帝御封,可制直篤牌匾。祠堂內的匾額之規格和數量,都是族人顯耀的資本。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杆石,表明族人得過功名。一般來説,祠堂一姓一祠,舊時族規甚嚴,別説是外姓,就是族內婦女或未成年兒童,平時也不許擅自入內,否則要受重罰。

祠堂祠堂現狀

解放後,特別是60年代的運動,北方地區的祠堂,基本都被推倒、砸爛,或改造成了辦公場所等。祖宗排位,包括有些藏於其中的家譜等,基本被焚燒破壞。如今北方地區,已難見祠堂,不知祠堂為何、作何之用者,比比皆是。而南方,如福建、廣東、安徽、浙江、江西、廣西、湖南等,較為重視傳統的地區,則有較多的祠堂,得以保存。

祠堂著名祠堂

祠堂廣府祠堂

廣府祠堂廣泛分佈於今天粵港澳大灣區廣府民系聚居的區域,特殊之處就在於,它們是隨着歷史上大批北方人南遷而逐步形成的。可以説,每一座祠堂,都訴説着一個家族千百年來的遷徙與發展。宋朝時,大量北方移民為躲避戰亂,越過大庾嶺進入嶺南,經珠璣巷南下珠江三角洲,開村居住。這些“聚族而居”的村莊,一般會按姓氏系別修纂族譜,如果條件許可,還會修建祠堂。 [7] 
從秦漢到北宋,有資格建祠堂的不是王公貴族,就是士大夫官員。南宋時,理學家朱熹創制祠堂以敬祖,民間祠堂已有所發展。明代頒佈《聖諭六條》,要求百姓“孝順父母,尊敬長上,和睦鄉里,教訓子弟”,並逐漸放寬了民間立祠的限制。民間宗祠真正合法化的契機是明嘉靖年間的“推恩令”,許多廣府祠堂就是以此為依據而興建的。嘉靖十五年(1536年)十月,禮部尚書夏言奏請嘉靖帝“推恩”放寬官民祭祖規定,獲得批准,史稱“推恩令”,也被視為對民間敬祖立廟的承認。因此,廣府地區真正意義上的祠堂大規模興建潮出現在明代之後。 [7] 
明代一朝,廣東共出了6355名舉人、889名進士、6名一甲進士、3名狀元,其中,出自廣州府者佔了半壁江山,有舉人3090人、進士457人,而廣東6名一甲進士中,5人皆出自廣州府。通過科舉考試入朝為官的廣府人極力修譜建祠,成為助推器。由此,廣府地區出現了建祠的第一個高峯。 [7] 
明末清初,戰爭頻繁,廣府祠堂的興建陷入低谷。廣州“一口通商”後,經濟迅速恢復,積累了大量的宗族財產,廣府迎來歷史上的第二個立祠和修繕祠堂的高峯期。今天留存的不少大祠堂都是這一時期修繕的,比如沙灣的留耕堂。這一時期新建的祠堂多以三開三進的中小祠堂為主,同時也出現了新的特點。一是建築更具本地特色,用上了更先進的工藝,比如木雕、石雕、瓦陶藝、彩畫等,石檐柱、蝦公梁、鑊耳山牆也開始大量出現,人們利用裝飾中富有地方特色的圖案來傳達和睦、孝道、倫理、忠勇等家國思想。 [7] 
另一個是出現了以陳家祠為代表的“合族祠”,以原貢院附近的大小馬站、流水井、越華路、廣衞街等處分佈最為集中,比如何家祠、朱家祠、趙家祠等。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館長黃海妍説,與傳統的祠堂相比,合族祠是各地同姓氏宗族共同合資建造,目的是為參與建造合族祠的同性宗族子弟在省城參加科舉考試、辦理各種事務等提供便利,已經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宗祠,其作用就像各地同姓宗族在廣州設立的“辦事處”,從血緣關係轉向了更廣的社會聯繫。 [7] 

祠堂潮汕祠堂

潮汕人歷來重視修築祠堂,因為祠堂代表着一個姓氏宗族的精神表徵。潮汕地區人口密集,多聚族而居,因此無論在城鎮,還是在農村,不論規模大小,均各建築有祖祠、宗廟。這是一種“懷抱祖德”、“慎終追遠”,也是後代人“飲水思源”、“報本返始”的一種孝思表現。
早在唐宋時期,潮汕已有祠堂出現,不過那時的祠堂是為了頌念韓愈蒞潮時的政績,而建祠以祭之。宋元以後,潮汕一些有一定官銜品位的貴族也設立祠堂追祀先祖,於是潮汕便出現了“望族營造屋廬,必建立家廟”(清乾隆潮州府志》)。而庶民,法令是不允許建造祠堂的。
至明中葉以後,朝廷才准許平民修建祠堂,民間建祠之風便興盛起來,出現“聚族而居,族必有祠”。潮安磷溪丁宦大宗祠沙溪的名宦宗廟和劉氏家廟,饒平大埕的黃氏家廟,揭陽東門郭厝祠堂等便是在這一時期興建起來的。至清代,潮人建祠之風更盛,出現了“大宗小宗,競建祠堂,爭誇壯麗,不惜貲費”(清嘉慶《澄海縣誌》)。
潮汕祠堂
清後期,還出現了一些華僑致富之後,回鄉建祠,“懷報祖德”。聞名海內外的從熙公祠,便是由旅馬柔佛華僑陳旭年匯巨資興建的。民國時期,各宗族為加強宗族團結,展示門風顯赫,人材興盛,也紛紛修建了一批祠堂。汕頭這個1861年才開埠的新興城市,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在市區就建有二十多間大宗祠。建國後,潮汕各宗族新建祠堂雖少,但近20多年來,重修祠堂之風又漸盛起來。
潮汕祠堂基本結構,有兩廳夾一庭的兩進式和三廳兩庭的三進式兩種。其建築系統地運用木雕、石雕、嵌瓷灰雕等建築工藝,裝飾豪華,富麗堂皇,雄偉壯觀,具有一定的建築藝術欣賞價值。 [8] 

祠堂客家祠堂

據歷史記載,具有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的祠堂,遠在幾千年前的夏商周時期,便開始萌芽;到宋代,才形成較完備的體系;明、清時期,才發展到高峯。客家人遷徙到南方定居後,在居室方面,不但創建了集宜居與安全於一體的客家圍屋,而且繼承和發展了祠堂的構築藝術。從遍佈城鄉的大小祠堂,便可知道。結構宏偉、工藝精美,大多集建築、雕刻、繪畫、書法、文學於一體,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澱,和久遠的傳統文化,顯示出經久不衰的強大生命力。
客家祠堂 客家祠堂
客家祠堂,一般採用軸線對稱佈局,院落大都為二進、三進或五進,兩邊青磚砌成的高牆,高聳過瓦面,牆頂上高低有序、相互對稱地翹起水牛角似的“多子”,顯得典雅而又雄偉。祠堂一般由大門、儀門、走廊、明樓、亭堂、寢堂等組成。有些祠堂,在後部還開闢有庭院、花園,有的還附設戲台。亭堂,是祠堂的正廳,又稱祭堂,是舉行祭祀儀式或宗族議事之處,因此空間最大,用材也最考究,一般用較大而堅實的柱頭和橫樑構建。寢堂,是安放祖先牌位或紀念對象之所,顯得莊嚴而神聖。每逢清明或節日,或個人,或全族,在祠堂裏進行祭祖活動,弘揚忠孝思想和尊祖敬宗精神。
由於客家祠堂,是祭祖的神聖場所。因此,它往往是城鄉中規模最宏偉、裝飾最華麗的建築羣體。不但巍峨壯觀,而且注入地方傳統文化的精華,與古塔、古橋、古廟宇相映,成為地方上的一大獨特的人文景觀客家祠堂,是民間保存最好的一種古建築羣體,它是地方經濟發展水平和象徵民俗文化的代表。因此,客家祠堂留給後人,許多珍貴的歷史和文化研究價值。從客家祠堂裏的匾額,諸如中憲大夫、進士等,便可知該族曾經的輝煌。正是:千秋功過,於祠堂可見一斑;華夏祖先,從祠堂可知譜序流傳。
祠堂,作為民間宏偉的建築,並不是專為某一姓某一房祭拜先祖所用,它還有其他作用。如城鄉祠堂會被當地村民和城市居民,用來開會、看戲、放電影、辦文化活動中心,給祠堂注入了新時期的豐富文化內涵和活力。閲覽客家祠堂,如同閲覽一卷綿長的歷史畫軸。而祠堂文化,作為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它既藴涵淳樸的傳統內容,也沉澱着深厚的人文根基,還能從這裏尋找到人類前進的足跡。
自南宋朱熹倡導家廟祭祀以來,特別是明清時期,祠堂成為廣東客家民居不可或缺的建築,每一個客家宗族, 每一座客家民居,都建有祠堂。典型的客家圍屋建築,不論是圍龍屋,還是土樓、碉樓粵北圍樓、半月樓等圍樓,都將祠堂置於中心的位置。客家祠堂集祖堂、宗族祭祀、執行宗法、議事廳、民俗禮儀、學童教育等功能於一體,是名副其實的客家宗族文化空間 [4] 
祠堂 祠堂
幾乎所有的客家祠堂都有堂號。所謂堂號,即祠堂名,一般分為郡望堂號與典故堂號兩種。前者以該姓氏祖先世居地,即郡望為堂號, 如隴西堂潁川堂天水堂渤海堂等;後者以先祖之道德文章、功業科第及家族史上的重要事件、掌故為堂號, 如紹德堂、弘農堂、棲霞堂、四知堂等。所謂敬宗收族、堂號家聲,客家堂號集中反映了客家人追本溯源、慎終追遠的敬祖意識,以及團結血親、凝聚宗親的目的。 [4] 
祠堂 祠堂
堂聯是客家祠堂最具代表性文化符號文化景觀。各地客家祠堂雖建造年代、建築風格、規模大小各異,但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即都有一定數量的堂聯,大凡門、柱、龕、廳堂牆壁處皆有聯,或鐫刻或張貼,或長聯或短對,有的文化底藴深厚的大宗祠各種楹聯多達幾十、上百副。每一副客家堂聯,都是對客家基本價值理念的精闢闡釋,堪稱客家人的座右銘 [4] 
祠堂 祠堂
如果説客家祠堂楹聯是以凝練的對子的形式將客家文化的基本理念與精神品質化作族人便以背誦的警句、座右銘的話,那麼客家譜牒就是以此為綱展開的一部宗族歷史書。這部書不僅詳細地追根溯源,而且完整記載了宗族裔孫房系之繁衍脈絡,還具體記載了許多祖先的威水史,通過宗族歷代成功人士的事例,為踐行客家文化的基本理念與精神品質作註腳,並以此緬懷、讚頌先祖,訓誡、勸勉族人。 [4] 

祠堂四川自貢陳家祠

陳家祠位於自貢市富順縣福善鎮石平村12組跳墩子,坐東向西。民居整體結構明間為抬梁式木構架,其餘為穿鬥式木構架,均為懸山式小青瓦屋面,明間牆體上部為竹編牆,下部為木裝板,面闊3間,進深9.75米。 [6] 

祠堂山西太原晉祠

晉祠,為奉祀第一代晉王姬燮之父唐叔虞而建,原名叔虞祠。儘管兩異其地,數代擴建,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它是基於唐叔虞文化發展、豐富起來的,包含多種文化內藴、透析着華夏古今文明的奉祀建築羣;是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太原市:邵學軍題字傅山祠堂 太原市:邵學軍題字傅山祠堂
在漫長的歲月中,晉祠經過多次重修和擴建,面貌不斷改觀。南北朝時,齊文宣帝高洋,推翻東魏,建立了北齊,於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修建晉祠,大起樓觀,穿築塘。隋開皇年間(公元581—600年),在祠區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唐太宗李世民晉祠,撰寫碑文《晉祠之銘並序》,又一次進行擴建。宋太宗趙光義,於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3年),在晉祠大興土木。宋仁宗趙禎,於天聖年間(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併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規模宏大的聖母殿

祠堂山東東漢石祠

山東東漢石祠 山東東漢石祠
中國東漢墓地祠堂。在山東省長清縣孝裏鋪南的孝堂山頂,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石築石刻房屋建築。祠內石壁和石樑上遍佈精美的線刻圖畫,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建有保護性復室。
孝堂山東漢石祠建於東漢初年,歷經兩千年曆史風雲,石祠之外的廟宇建築早已幾經變遷,但石祠至今完好無損,它也成為我國現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築,早在1961年就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石祠以及石祠後面大墓的主人究竟是誰,至今還是一個難以解開的謎團。
1建築形制
郭氏墓石祠是孝子郭氏墓地附屬之祠堂,仿照漢代民居建築的形象並縮小比例而建,用青石砌成。祠堂坐北朝南,東西長4.1米,南北寬2米有餘,高2.6米,比嘉祥縣武氏祠略大。室內由一根八角石柱分為兩間,面闊3.09米,進深2.08米。墻壁為厚約20釐米的石板。屋頂為單檐懸山式,由石板接成,石板上雕有屋脊、瓦壟、連檐等構件的形象。
石祠為單檐懸山頂兩開間房屋,坐北朝南,面闊4.14米,進深 2.5米,高約2.64米。後部為祭祀用低矮石台,石祠構築情況是:東壁上下 2石,西壁 1石,上端皆呈鋭角三角形。後壁橫列 2石。前面正中立一八角形石柱,兩側山牆前面立條石柱,上託挑檐枋石。在正中石柱和後牆間,上架三角形隔梁石。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分室為兩間。屋頂前後坡備用 2塊石板覆蓋。屋頂石板刻出瓦壟勾頭、連檐形狀,東西兩端刻出排山。原有屋脊石已缺失。後期又在正中八角柱兩側另加小八角形石柱各一,上有唐宋時期題銘。
祠室內的三面皆有淺線刻畫像,三角石樑上也刻有畫像。畫像圖案為朝會、拜謁、出遊、狩獵、百戲等漢代貴族墓葬石刻的常見題材。橫貫西、北、東三面內壁上部的出遊圖,場面宏大,人物、車馬眾多,且刻有“大王車”三字。其他畫像有伏羲女媧西王母周公輔成王孔子見老子等神話、故事題材。祠室外壁有大量的遊人題記,最早的有紀年者為東漢中期所題,因此該祠堂的建造年代不晚於東漢中期。
永建四年(129年)題記:“平原漯陰邵善君以永建四年四月二十四日來過此堂叩頭謝賢明”。漢永康元年(167年)題記:《感孝頌》,北齊武平元年(570年)齊州刺史隴東郡王胡長仁撰,刻於祠室西外墻。篆書題額,正文為隸書。文中提到郭巨養母的故事,原有人據此認為這是郭巨之墓祠,後經考證此為東漢石祠。
孝堂山東東漢石祠畫像內容:祠內三壁和隔梁石上刻滿畫像,主要內容是與祠主經歷和生活有關的車騎出行、庖廚、宴飲、狩獵、百戲、戰爭以及歷史和神話故事等圖像。橫貫三壁上部的“大王車出行圖”是漢畫像中場面最為宏偉、車馬人物最多的一幅,表明祠主曾參加過諸侯王駕的鹵簿活動。北壁樓閣下部的車騎出行圖,主車旁有“二千石”榜題,表明祠主生前的最高官秩。東西壁還刻有伏羲、女媧、西王母、風伯、雷公、貫胸人等神話內容及周公輔成王、孔子見老子、胡漢戰爭等歷史故事。隔梁石兩面刻有升鼎、橋上墜車故事,底面刻有日月星辰。在石祠畫像的主要人物之旁,有“大王車”、“令”、“相”、“成王”、“胡王”、“孔子”、“二千石” 7條榜題。石祠畫像的雕刻技法,是在磨光石面上以線刻為主,少部分圖像兼用凹面刻,線條剛勁、洗練,形象簡樸生動。構圖雖無明顯界格,卻上下層次分明,是漢代畫像石中的精品。在祠堂內外壁面上,還有後人留下的大量刻字和墨書題記,也具有重要的資料價值。其中最早的題記是東漢順帝永建四年(129)和桓帝永康元年(167)兩則。
孝堂山原名巫山,高不足百米,因山上建有孝子郭氏的祠堂而得名孝堂山。祠堂後有一座大墓,封土高約3米,祠堂周圍還有已被盜的漢代墓羣。郭氏,相傳為二十四孝中的東漢人郭巨。但郭巨為河內隆慮人(今河南林州),一説為温人,沒有記載其來過濟南郡。祠堂內的畫像多為王者出遊及戰爭等場面,也與郭巨身份不符,有人認為實際上是漢代濟北王墓或是二千石等高官之墓。因墓主人身份無從考證,因此定名為郭氏墓石祠。
2歷代修葺與研究保護
郭氏墓石祠自漢代以來就是名勝古蹟。酈道元水經注》對郭氏墓石祠已有記載,稱之為“孝子堂”。北齊時,人們已經普遍認為該墓是郭巨之墓。唐代開始在祠堂周圍修建廟宇。北宋趙明誠的《金石錄》對此也有著錄。明清兩代屢經修繕,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曾經大修祠堂附屬廟宇,有八殿兩廊之規模。民國初年,日本人關野貞來此考察,於1916年首次發表祠堂的實測圖。
郭氏墓石祠原是室外的露天建築。由於其在中國建築史上的重要地位,1953年,當地文物部門在石祠外修建了覆室和圍墻,派人看護。1999年,按照漢代風格重修了覆室。“孝堂山郭氏墓石祠”之匾額由古建築學家羅哲文題寫。2000年,考古工作者清理了祠堂正前方及兩側的漢墓,並將清理是發現的歷代碑碣集中存放於墓園內。

祠堂王氏誠敬堂

誠敬堂
誠敬堂(4張)
江南第一祠 —— 王家大祠堂(誠敬堂),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江西省吉安青原區富田鎮王家村,始建於大明朝中期,祠堂長82.3米,寬44.3米,總面積為3645.89平米,是江西省目前發現最大的古祠堂,有“江南第一祠”的美譽,在全國範圍內極為罕見。全棟祠堂的木料構件,數以千計,但所有木料銜接部位,都用木榫,沒用一顆鐵釘,特別是正廳的穹頂和門樓的鵲閣,這樣高難度的建築不用一顆鐵釘,實在是匪夷所思,令人歎為觀止。這也是評為國保單位的主要原因。2006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被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祠堂建築,構思奇特。座東朝西,俯瞰呈丁字形,與對面呈人字形的照壁相對應,暗寓王姓人丁興旺。誠敬堂的門樓,風格特異,底層為門廊,俗稱拴馬廊。整座門樓,全靠兩根立柱支撐,頂層為喜鵲聚巢閣。祠堂的整個佈局,猶如一座城堡,除大門外,另有六道小側門,縱身分為五個層次:門廊、前廳、天井、正廳和後廳。而且,祠堂的平面設計成縱階梯形,寓含了步步高昇的意思。後廳的門,是一個完整的圓形,且圓形的下方,剛好與中廳牆壁的缺口底端相切,就像是太陽從地平線升起一般,寓意“日”,這恰好與祠堂後面的月光台,交相輝映。每年舉行祭祖慶典時,旺盛的香火,將後廳映襯得紅彤彤的,又因祠堂是座東朝西的,遠處看來,彷彿一輪紅日從東邊冉冉升起,充滿了朝氣和活力。整座祠堂,共有五口天井。後廳有兩口;中間的院子,是一個大的天井;兩邊的耳房,也各有一口。無論從哪個方向看,都形成一個品字,這也是祖先希望子孫後代:做人有品行,讀書有品味,做官有品階

祠堂江氏濟陽堂

江氏祠堂濟陽堂相冊
江氏祠堂濟陽堂相冊(8張)
濟陽堂,是濟陽江氏金豐祖派大宗祠(夢筆堂)派下分支祠堂,始建於大明朝弘治七年甲寅(公元1494年)七月初九辰時,是一座融合了客家建築風格與閩南建築風格於一體的傳統祠堂。飛檐拱角,雕樑畫棟,規模雖不大,氣勢卻不凡。濟陽堂,也是原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先生的二世祖袓祠(萬字系宗祠),位於江丙坤先生的祖籍地、美麗的風景名勝區靈通山腳下——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大溪鎮江寨村(古稱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縣新安裏葛布大溪村寨上)。
歷史上,江氏濟陽堂頗為顯赫,是地方上頗有名望的大户人家。從古樸簡潔的濟陽堂,可以窺視到江氏的一脈書香。明清時期,江氏濟陽堂先後出過文魁、進士、舉人、稟生等,受皇恩、賜軍田,物帛豐腴。濟陽堂內,至今還懸掛有:文魁、進士、寵錫皇恩、恩錫同榮、北承帝闕、南鬥文光、古君子風等匾額。其中,古君子風匾額,是大清朝道光年間(公元1821 ~ 1850年)漳州府平和縣縣令賜給江氏家族的,是古代官方對江氏族人的褒獎。江氏濟陽堂的功名,多以文爵為主,故以文、仁、禮,存留後世,有着廣納賢才的博大胸襟,和英才輩出的書香風範。濟陽堂外,曾經旌旗林立 [1]  ,是為紀念族中官位顯赫者而豎的,是子孫獲得功名後所立,用以表彰科舉登科的族人。濟陽堂埕上,至今仍存的三對旗杆石座,透出江氏家族昔日的榮耀。作為科舉功名的標誌,它的榮耀遠勝腰纏萬貫。而更引人注意的是,這裏的旗杆石,比一般的旗杆石要略高一些。
江丙坤先生在江氏祠堂濟陽堂省親祭祖
江丙坤先生在江氏祠堂濟陽堂省親祭祖(5張)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祠堂屋頂的一邊房梁上,還刻有書卷的圖案。這在一般祠堂裏,是很少見的。它猶如一面鏡子,展示了江氏族人的基本價值觀,那就是對於教育的重視。鴻溪江氏(濟陽江氏金豐祖派鴻溪衍派)開基始祖江肇元千五郎公,出身卑微,以打鐵為業,卻傳衍出了光耀門楣的子孫,以詩書傳家。這種家風也帶到了台灣,數百年來,台灣的江氏子孫,依然保持着刻苦努力、勇於奮進的精神。其中,原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先生,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正是靠着這種頑強求學的精神,這個農家子弟,最終成了推動台灣經濟騰飛的財經專家之一。置身於濟陽堂中,不禁被一種莊重、高雅的氣氛所感染,更為江氏家族,從鐵匠世家到書香門第的傳奇故事,和自強不息的精神,所慨嘆 [2] 

祠堂吳氏著存堂

吳氏著存堂--即河隴(賀隴)吳氏著存堂大宗祠,也稱為賀隴老祠,坐落於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銅盂鎮河隴村老寨內中街巷頭,坐東北向西南。祠堂不設旁龕,正龕供賀隴(河隴)吳氏一世天元公,二世玉昆公、玉崗公牌位。一年一祭,祀日為每年農曆十月二十。
吳氏著存堂,肇建於大清朝嘉慶年間(公元 1796 ~ 1820 年),破四舊時期廢棄,2005年重修。祠堂以上寨老爺宮來龍入首,跌宕起伏,盡尾而結,後埕為生化腦,後溝水環抱繞過面前,前掘“水門仔”風水池,溪邊溪水逆朝有情,誠為美地。整體建築為三進旁門磚瓦木結構“卧獅”造型,前中後脊俱飛火星檐,三山略去,設倒反照壁,內設正殿正龕,拜亭,灰崗岩石旗杆夾多座,雕欄畫棟,氣象萬千。嵌瓷、木雕、石雕、泥金等特色工藝,隨處可見。

祠堂永嘉孝思祠

孝思祠,在浙江省温州市永嘉縣花坦鄉廊二村,始建於大明朝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坐西朝東,佔地1200平方米,由影壁、門廳、兩廂、戲台、正廳等組成,面寬17.82米,進深37.4米。東面開三組雙扇大門,中門由基座開槽作為通道。戲台居中,單間亭閣式,頂棚設八角藻井,五重斗拱。正堂樑柱用材粗獷,柱礎多為木質。明、次間12根經柱,柱頭齊平,俗稱十二平,為他處建築所罕見。該祠規模宏大,製作精美,為明代典型建築。

祠堂胡村程氏祠

胡村程氏家祠 胡村程氏家祠
胡村程氏家祠,系大明朝萬曆年間(約公元1573年後),程氏第五十二世社明公之子天益、天貴、天遠三兄弟,從安徽績溪程裏,遷徙到今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南山鄉胡村定居之後,聚資所建,迄今己逾二百多年。該祠堂於2004年9月8日起,經國務院批覆,列為縣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胡村原有三座程氏祠堂,一座是社明祠,人稱大祠堂,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文革初期廢棄;一座是天益祠,就是現存的祠堂;還有一座天遠祠,又稱三房祠,現已無存。現存的程氏家祠(天益祠),也是胡村程氏長房祠堂,該祠始建於大清朝乾隆三十八年癸巳(即公元1773年)。建築上乘,主要體現在內部的精美修飾。自乾隆朝以後,經歷代擴修,規模宏偉壯觀:重堂四進雙檻轉廂,懷玉青丹井相襯,雕樑畫棟、錦楹繡枋,鎏金溢彩,極盡美輪美奐!其工藝之精緻,構架之豪華,堪為方圓百里之佼佼,其文物價值不可估量。

祠堂羅東舒祠

寢殿 寢殿
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呈坎鎮呈坎村,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貞靜羅東舒先生祠堂記》記載,該閣始建於大明朝嘉靖年間(公元1522 ~ 1566年),先建寢殿(公元1540年)。歷經七十餘載,毀壞嚴重。萬曆四十年(公元1612年),又重新擴建,至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落成。由於是嘉靖(公元1522 ~ 1566年)和萬曆(公元1573 ~ 1620年)兩度建造,故形式和風格迥異。坐西朝東,背山面水,佔地3300多平方米,氣勢宏大。閣為二進歇山頂,祠堂前沿溪照壁面寬29米,呈八字型,進而是欞星門,大門繪有彩繪門神,其後左右建有兩碑亭,立《祖東舒公祠堂記》碑碣於其中。再進是儀門,上懸羅哲文先生(公元1924 ~ 2012年)所題“貞靜羅東舒先生祠”匾額。穿過儀門,即為寬大的天井,天井當中是甬道,兩旁各有廡廊,兩廡廊階前臨天井池處,均有雕刻精美的石雕欄板。甬道盡頭為露台(陛),登露台進入第二進大廳,大廳名曰善廳。
全景 全景
享堂懸有巨大匾額,上書“彝倫攸敍”四個大字,為大明朝萬曆十七年(公元1589年)進士董其昌手書。過大廳,在寢殿又設一天井,天井內有三條寬闊的石台階。寢殿高出前堂1.6米多,殿前是一道浮雕石刻欄板。石台階和欄杆頭上,各有石獅一對,欄板雕刻精美,每塊圖案各異。寢殿,是供奉祖先神位的所在,也是整個祠堂的精華所在。並列三個三開間,加上兩盡間,共十一間。十根檐柱,採用琢成訛角的方形石柱。檐下正中,懸着灤州知州吳士鴻手書的匾額——寶綸閣。寢殿內的梁頭、駝峯、脊柱、平盤鬥等木構件,用各種雲紋、花卉圖案組成,雕刻玲瓏剔透,並且都繪有精妙絕倫的彩繪,以青綠、土黃為主調,間以橙、赭、玫瑰紅對比色,圖案清晰豔麗,實乃罕見,兩端設有樓梯,可登臨二層閣樓。該閣樓用於珍藏曆代皇帝賜予呈坎羅氏誥命、詔書等恩旨綸音及家族議事等。

祠堂大邦伯祠

又名敦本堂,位於安徽省黃山市歙縣許村鎮許村景區,建於明嘉靖年間(公元1522 ~ 1566年)。為福建汀州府知府許伯升而建,後為其長子都福之支祠。三進五開間,規模宏大,總進深約60米,開間18米。磚砌仿牌樓式門樓,四柱五檐,樓檐下每組斗拱,都有昂如象鼻伸出。門廳及兩廡木構架為清式,中進構架乃明式,有檐下斗拱,丁字拱內藏花,瓜柱下置蓮花鬥。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祠堂胡氏宗祠

龍川胡氏宗祠,坐落在徽州績溪縣瀛州鄉大坑口村東,為明代户部尚書胡富兵部尚書胡宗憲、國家主席胡錦濤的族祠,距縣城12公里,龍川是大坑口的古稱。據《龍川胡氏宗譜》載:“東晉散騎常侍胡焱,提兵鎮守歙州時,遊觀華陽鎮龍川(即今績溪縣華陽鎮,時屬歙州),見這裏‘東聳龍峯,西侍雞冠,南則天馬奔騰而上,北則長溪蜿蜒而來’,山清水秀,風光旖旎。即刻上書皇帝,請求賜居,恩准,遂於鹹康三年(公元337年),舉家遷此定居。
龍川胡氏宗祠,始建於宋代(公元 960 ~ 1279 年)。大明朝嘉靖年間(公元 1522 ~ 1566 年),里人兵部尚書胡宗憲,倡導捐資擴建。原懸掛在宗祠正廳上首的匾額,書有“宗祠”兩個大字,上款為(明)“嘉靖丁未年(公元1547年)”,下款是“光澤王書”。光澤王乃嘉靖帝(公元 1507 ~ 1567 年)之叔父,可見該祠距今已有400多年。此後,宗祠進行過幾次修繕,其中較大的一次修繕,是大清朝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因此,主體結構、內部裝修仍保持了明代的藝術風格。龍川胡氏宗祠,以其強烈的徽派建築風韻,屹立在中國古代建築之林。其豐富的建築文化內涵,叫人為之驚歎。1988 年1 月,龍川胡氏宗祠,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祠堂徽州祠堂

宗族祠堂林立,是徽州一個重要的社會和歷史現象。本文探討了徽州宗族祠堂的興起時代、建造規模、建築裝飾及其歷史背景和社會作用。作者認為,明代嘉靖年間(公元 1522 ~ 1566 年),夏言(公元1482 ~ 1548年)進行民間祭祖札制改革以後,徽州宗族出現了大建祠堂的熱潮;徽州宗族祠堂規模宏大,裝飾精美,建築耗費驚人。作者指出,明代中期商品經濟的繁榮和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萌芽的出現,所引起的徽州社會變化,衝擊了徽州的宗族統治。因此,許多宗族集團,才大量建造祠堂,以加強宗族觀念和宗族團結,鞏固宗族組織和宗族制度。 [3] 
南屏葉氏:又名奎光堂,位於安徽省黃山市黟縣碧陽鎮南屏村,為南屏葉氏支祠。建於大明朝弘治年間(公元 1488 ~ 1505年);大清朝雍正年間(公元1722 ~ 1735年),改建門樓和大門;乾隆年間(公元1736 ~ 1795年),重修祀堂及門樓。祠堂門前有照壁,形成護垣,門樓高大,四根40釐米見方的石質檐柱,託着碩厚的額枋和曲梁。四柱三間三樓木質結構。明間三樓,近10米寬的額枋上,開列着四攢九踩四翹品字斗拱。次間二樓,各列二攢九踩四翹品字斗拱,各託着流線優美,結構相稱的飛檐,參差相襯。大門兩側,有一對抱鼓石,雕刻精緻。全飼,分祀堂和享堂兩大進。享堂有摟,比祀堂大30平方米。從門樓到享堂,全長46米,闊16米,脊高12米,約700多平方米。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績溪周氏:又名衍緒堂,位於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城曹家井39號,建於大明朝嘉靖年間(公元1522 ~ 1566年),大清朝乾隆年間(公元1736 ~ 1795年),進行了擴建和修繕。原來兩堂北面,有濂溪書院桂花廳、瑞二公祠、特祭祠;祠堂南面,有文昌閣,因歷史原因,現都已不存。周氏宗祠,由影壁、門樓、庭院、廊廡、正廳、庭院、寢室等七大部分組成。寢室,已被後人改為平房,現存建築面積為 1156 平方米。
周氏宗祠,規模宏大,蔚為大觀。門樓,為重檐歇山式屋頂,面闊七間,進深兩間。走進周氏宗祠,仰望頂部,木雕額枋上的一幅鯉魚跳龍門的圖案,躍入眼簾,反映出周氏先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而下一塊額枋雕刻的是福、祿、壽三星圖。俯首須彌座上的淺浮雕刻花鳥圖,一幅幅既生動又別緻,讓人彷彿置身於花鳥世界。儀門兩側,石鼓對峙,上方懸掛匾額——周氏宗祠。門樓後為庭院,中設市道通向正廳,兩邊皆用青條石鋪面。廊廡面闊五間,進深一間。正廳面闊五間,進深四間,硬山式屋頂,斗拱挑檐,用材碩大,做工講究。明間上方懸匾額——道國世家。額妨梁馱、平盤鬥、扶脊木雀替等,無一不鏤,無一不雕,刀法古樸有力,線條遒勁豪放。中進庭院的石刻欄板,更是石刻精品,欄板上面刻有丹鳳朝陽、松鶴延年、杜鵑唱梅、牡丹富貴等,畫面典雅生動,件件巧奪天工,讓人流連忘返。祠堂的後進,卻是另一番天地,石刻欄板上,精雕細刻着造型迥異的花瓶和爭妍鬥奇的插花,表現出周氏先人對如花似錦的安寧生活的追求和嚮往。1998年5月,周氏宗祠被安徽省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祠堂永嘉郡祠

永嘉郡祠,原名劉氏宗祠,在浙江省温州市永嘉縣碧蓮鎮上村,始建於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 1367 年)。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大明朝廷敕封劉基上三代為永嘉郡公後,取名永嘉郡公祠。明中期,重建,坐北朝南,佔地2000平方米。祠為二進二廂四合院式木構建築。前為門廳,通面寬 20.80米。後為正殿,通面寬 22.80米,通進深 18.86 米。抬梁穿鬥混合式樑架,懸山屋頂。中有戲台,平面呈方形,四柱,歇山頂,八角重拱復鬥式藻井。是明代典型的木構祠宇建築。祠內藏有劉基注諸葛亮水陸攻守戰略秘書七種》13卷,頗具文物價值。

祠堂八房祠堂

八房祠堂,又稱悌三祖祠,位於浙江省温州市永嘉縣楓林鎮八房路。建於明朝(公元 1368 ~ 1644 年)前期,紀念九世祖徐文輝。徐文輝(公元1333 ~ 1396年),字仲華,號東平。出身於武術世家,曾於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率鄉兵戍守樂清蒲歧,以防倭寇。清末民初,八房祠設警備營。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括蒼綏靖處,於此設監獄。建國後,曾駐永嘉縣公安局
祠堂坐北朝南,前後兩進各五間,兩側廂軒各三間單層,形成封閉的四合院。天井中軸龍道,用方塊石鋪設,北端接月台。正堂屋頂,設倒回椽,屋後設花園。八房祠佔地,約 600 平方米,是楓林鎮最為古老的木石建築,歷經 600 多年的風雨滄桑,仍保持完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