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家庙
- 拼 音
- jiā miào
- 出 处
- 《礼记.王制》
- 注 音
- ㄐㄧㄚ ㄇㄧㄠˋ
基本简介
播报编辑
《文献通考.宗庙十四》:“仁年因郊祀,捆垫档赦听武多主晚邀官依旧式立家庙。”樱海清 袁赋正《睢阳袁氏(袁可立)家谱·序言》:“谨按家庙之所奉祀与夫祖父之所面训诠次为谱,纪其世系、字讳以炳来兹。”《清文献通考.群庙五》:“[顺治]十年,议定郡王榜挨地以祀追封祖父于家庙,贝勒以下祀追封祖父于坟墓。”
词语解释
播报编辑
【名称】:家庙
【拼音】:jiā miào
【注音】:ㄐㄧㄚ ㄇㄧㄠˋ
基本解释
播报编辑
◎ 家庙 jiāmiào
详细解释
播报编辑
祖庙;宗祠。古时有官爵者才能建家庙,作为儒教祭祀祖先的场所。
《宋史·礼志十二》:“ 庆历 元年,南郊赦书,应中外文武官并许依旧式立家庙。”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卜外小宅之西,复筑祠一区,敞而为门,竦而为堂,抱而为阁,翼而为两庑两厢,凡三十余楹。朝于斯夕于斯,岁时伏腊祭于斯。
里中士大夫往来祠下者皆伏轼下舆,礼公一瓣香而退。” 清 袁枚《随园随笔·风水客》:“先生发愤集房族百馀人,祭家庙毕,持香祷於天。” 孙中山 《民族主义》第六讲:“前几天我到乡下进了一所祠堂,走到最后进的一间厅堂去休息,看见右边有一个孝字,左边一无所有,我想从前一定有个忠字,象这些景象,我看见了的不止一次,有许多祠堂或家庙,都是一样的。”
文献
播报编辑
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明) 陈继儒
睢阳节寰袁公(袁可立),当癸酉十月十一日薨于正寝。讣闻,上遣官视葬,有司陈祭,博士弟子员乡三老俎豆之于学宫之旁。而长公司农君枢,图所以不朽其亲者未已也。家有状,墓有铭,神道有碑,有传有诔有颂有赞有墓祠,而犹未已也。
卜外小宅之西,复筑祠一区,敞而为门,竦而为堂,抱而为阁,翼而为两庑两厢,凡三十余楹。朝于斯夕于斯,岁时伏腊祭于斯。里中士大夫往来祠下者皆伏轼下舆,礼公一瓣香而退。
差繇驿递最繁苛,公贻书郡守,调优免裁预徵,而民始息肩,其伊谁之赐,公宜祠。福王之国,派夫派骑唯唯不胜支,而幸免协济,免为他邑代庖,其伊谁之赐,公宜祠。
岁荒则飞书腾牒,请赈请蠲,军兴则捐助千五百金,请修筑修凿修战守之具,其伊谁之赐,公宜祠。”陈子曰:在礼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大患则祀之。堂堂袁公,揆之于祭典礼经,无弗合者。
公非直断断为德于乡已也。公司理吴中,执简柱下,上书忤当路,削籍二十六载。登朝十有二年,剔历卿寺,节抚登莱,感激上恩,慷慨时事,议收辽左之残兵,汛扫邹藤之妖党,乘风纵火而狡奴之屯聚空,设伏夜战而愤兵之营垒拨。
刘爱塔、张尔心,叛将也,则离其腹心,解其兵柄,以笑谈销弭之。
公非断断仅为德于乡已也。古人食稻而祭先穑,衣帛而祭先蚕,本末源源,惟力是视。况国家大灾大患,孰有过于狡虏妖莲及叛将悍帅篡王之突如来如者乎,又孰过于魏党盗国之死如焚如弃者乎。
公寝其邪谋,受我戎索,避其凶焰,乐我丘园。
扫我坛,涤我釜。练日时,陈尊俎。晨光熹,燎烟吐。彩繙摇曳神鸦舞。喤喤考钟,坎坎击鼓。灵之来兮锡纯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