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圓雕

鎖定
圓雕,又稱“立雕” [1]  。雕塑表現手法。在立體物上雕出不附在任何背景上,可以各種角度觀賞的立體形象。 [2] 
中文名
圓雕
外文名
round-sculpture
別    名
立雕
材    質
石質、木質、橡膠、金屬等等

圓雕圓雕的分類

圓雕可分為單體圓雕和復體圓雕兩種。
單體圓雕造型簡潔、物象精練、形體單純、影像清晰,以獨立的個體類型出現,一般不展示宏大場景和表現複雜情節。復體圓雕又稱羣雕,通常將同類或相異的物象,如人物、動物、植物或道具等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彼此互為補充,共同表現一個主題。
羣雕結構複雜,形體變化豐富,可充分展示情節內容,表現宏大場面。復體圓雕在組合方式上有連貫式和分離式兩種。前者物象之間相互交連,形成一體;後者物象之間沒有直接相連,彼此有着合適的距離,通過底座或地面組合在一起,形成特定的空間。

圓雕圓雕在中國的發展史

商代時,我國已經產生了技藝相當成熟的圓雕作品。出土於河南安陽婦好墓的石雕人物屬於商代後期圓雕。該石人粗眉大眼,闊鼻厚嘴,裸體跪坐,雙手扶膝,腹部垂“蔽膝”,為男性形象。這件石人就是用圓雕工藝利用石材體積的凹凸起伏來表現形體的。
霍去病墓石雕 霍去病墓石雕
漢代圓雕作品最負盛名的是位於陝西省興平縣茂陵的霍去病墓石雕。墓圓雕躍馬、卧馬、卧牛、卧虎、馬踏匈奴、猩猩抱熊、怪獸吞羊、魚等形象共16件,大的高約190釐米,小的高約60釐米,均以花崗岩為材料,依據石料的自然形態雕刻而成。
江蘇連雲港市郊的孔望山摩崖石刻羣中,也有石刻圓雕作品,其中的一座圓雕石象,高2.6米。石象形體肥碩,四肢託有蓮座,在象的左側還有用浮雕法刻成的執鈎象奴。還有一隻圓雕石蟾蜍,長、寬各2.5米,高1.3米。這兩座屬於東漢時期的圓雕作品,也是利用石頭的自然形狀來進行創作的。
漢代大型圓雕遵循“因材施雕”“因勢象形”原則,利用石料的自然形狀,輕施幾刀完成整體,但關鍵處,如五官、鬣毛、羽翼等則不失細緻。又如《馬踏匈奴》上半部分較多雕鑿,但是馬身下部空間不作透雕,採用浮雕與線刻結合的手法雕刻仰卧於馬腹下的匈奴武土,妙在以實代虛。
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大規模雕造佛像,先後開鑿了雲岡、炳靈寺、麥積山、敦煌、龍門等大型石窟寺,使得雕刻工藝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這是引進印度佛教的造像方法與本民族傳統結合的表現。
《邸廣壽造石思惟像》 《邸廣壽造石思惟像》
北朝早期的佛像在面部、頭飾、服飾等方面還帶有明顯的印度犍陀羅風格,後來逐漸起了變化。如故宮博物院藏的《邸廣壽造石思惟像》石雕,思維菩薩以半結跏趺式坐於墩上身姿修長,上身前傾,右手支撐面龐,並持一朵蓮蕾,表情微笑,似有所悟而心喜。這座雕像在衣紋、服飾上融合了線刻技法,又在蓮蕾、冠帶等處用浮雕法表現,而且結合得自然得體,雕刻也十分精細。
南朝的圓雕以石辟邪等為代表,主要用於鎮守陵墓。石雕形體巨大,高度在2米至3米之間,重約15噸,均用整石雕成。在雕刻上採用體塊與浮雕、線刻相結合的手法,大氣簡潔,又不失豐富細膩的視覺藝術效果。
《菩薩立像殘軀》 《菩薩立像殘軀》
隋代圓雕更注重寫實風格,佛像造型出現世俗化的趨向。至唐佛像藝術發展到成熟期,形成雍容華貴、莊重典雅的藝術風格。現藏於美國西雅圖美術館的《菩薩立像殘軀》為唐代圓雕。該菩薩像體形豐滿修長,儀態健美端莊,比例結構準確,富有波三折的曲線美,與希臘時期的雕刻名作《米洛斯的阿佛洛狄忒》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十三陵神道 十三陵神道
宋代的圓雕更加強調寫實風格,更趨世俗化。宋陵的石象與唐代相比神性減弱了,真實性加強了。明清的雕刻則更接近現實中的真實。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神道兩旁的石雕,文官武圖將的裝束都與當時的官服規制相符,對服飾所做的嚴謹而繁縟的刻畫也導致作品拘謹和小氣。清代的陵墓雕刻更是如此,如皇太極昭陵前的“大白”“小白”,腿短、體壯,是蒙古馬的真實寫照。清東陵文官着滿式官服,胸佩朝珠,雙手捻珠,纖毫畢具,影響了對人物整體感的把握與神態的刻畫。刻意造作,已成為清代雕刻的通病。 [3] 
參考資料
  • 1.    王朝聞總主編;楊新,單國強卷主編:《中國美術史 明代卷》,濟南:齊魯書社;濟南:明天出版社,2000年,第354頁。
  • 2.    朱立元主編:《藝術美學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年,第265頁。
  • 3.    湯兆基編;華覺明,李綿璐總主編:《中國手工藝 雕塑》,鄭州:大象出版社,2019年,第12-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