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宗憲

鎖定
胡宗憲(1512年-1565年), [36]  字汝貞、汝欽, [29]  號梅林,績溪縣龍川人,與于謙並稱為“功勳最著者二臣”,明朝抗倭名將。 [30] 
胡宗憲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文武兼習。 [31]  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進士。初任知縣,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出任浙江巡按御史。時倭寇大肆攻掠沿海州縣,擢為右僉都御史,後為兵部右侍郎代楊宜任總督。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以平海盜汪直功,加太子太保。因得明世宗寵信,晉兵部尚書。主持東南御倭戰爭期間,推薦戚繼光任參將,並允其招募新軍,使戚家軍成為浙江御倭的主力。又以剿撫兼行及反間計,先後誘捕通倭海盜首領汪直、徐海、陳東等。 [32]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十一月,胡宗憲自殺身亡。 [33] 
胡宗憲在抗倭鬥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但因其與嚴嵩奸黨勾結、誣陷大臣、貪污財物等,是一個功過相抵、譭譽參半的爭議性人物。 [34]  胡宗憲在生前著有《籌海圖編》一十三卷,其中詳細記錄了江浙沿海的地形、防務、倭情、戰績等內容,並留有《督撫奏議》《三巡奏議》等著作。 [35] 
(概述圖片來源:明人繪《胡宗憲五十容像》歙縣磻溪方氏族藏 [37] 
別    名
胡汝貞
胡梅林
字汝欽,一字汝貞
號梅林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南直隸徽州府績溪縣 [4] 
出生日期
正德七年九月二十六日(1512年11月4日)
逝世日期
嘉靖四十四年十一月初三日(1565年11月25日)
主要成就
平息倭寇
主要作品
籌海圖編》、《海防圖論》、《三巡奏議》
本    名
胡宗憲
官    職
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 [1] 
諡    號
襄懋
出    身
嘉靖十七年戊戌科同進士出身

胡宗憲人物生平

胡宗憲步入仕途

胡宗憲生於明武宗正德七年(1512年)。嘉靖十七年(1538年)考中進士,被安排在刑部觀政,學習政務。從此,胡宗憲開始了仕途生涯。嘉靖十九年(1540年),胡宗憲被授官為山東青州府益都縣的縣令。上任後,胡宗憲就顯示出他的政治才幹。他先組織廣大人民撲滅多年不遇的旱蝗之災,後又對益都當地的強盜進行招降。盜賊在益都為害多年,胡宗憲用安撫勸降之策,即使羣盜解散,還將其中可用的千餘人編為義軍。胡宗憲日後抗擊倭寇的文韜武略,在治理益都時就已初步展現。 [5] 

胡宗憲發展宏圖

故里坊表
故里坊表(3張)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四月,胡宗憲母親去世,他奔喪回績溪故里。兩年後,其父胡尚仁也因病去世。胡宗憲前後在家鄉為父母守孝長達五年。在這五年中,他刻苦攻讀《大學衍義》、《武經七書》等書,學識大為長進,也為日後大展宏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起復後,以御史巡按宣府、大同等邊防重鎮,整軍紀,固邊防,為明王朝的邊疆穩定作出了貢獻。嘉靖三十年(1551年),胡宗憲又巡按湖廣,參與平定苗民起義。在胡宗憲踏入仕途這十多年裏,他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來,政績顯著。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四月,世宗欽點胡宗憲出任浙江巡按御史 [6] 

胡宗憲平息倭患

《嘉靖十七年進士登科錄》的記載 《嘉靖十七年進士登科錄》的記載
自明開國以來,一直存在倭患,嘉靖時期,倭患已經愈演愈烈。 [7]  嘉靖二年(1523年),日本兩批使臣先後來華朝貢貿易,因市舶司的太監對待不公,互爭貢使資格,引發大規模的仇殺,史稱“爭貢之役”。此後不久,明朝罷市舶司,並嚴申海禁。正常的貿易渠道被堵死,在暴利的誘惑下,更多的亡命之徒鋌而走險,攻城略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嘉靖年間,東南沿海地區的倭患驟然加劇,浙江和南直隸為甚,沿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在此背景下,胡宗憲升任右僉都御史巡撫浙江,可見朝廷對他寄予厚望。胡宗憲也感到責任重大,臨行前立下誓言:“我這次任職,不擒獲汪直、徐海,安定東南,誓不回京”。 [8]  上任伊始,胡宗憲針對轄區內明朝官兵紀律鬆弛、軟弱渙散的積弊,以嚴明賞罰為手段,大力進行整頓。通過胡宗憲的努力,明朝官兵的軍容、軍紀有了改觀,士氣也逐漸有所恢復。 [9] 
不久,工部右侍郎趙文華內閣首輔嚴嵩的推薦,以祭海神的名義,被派往江南督察沿海軍務。趙文華是嚴嵩的義子,為人奸詐驕橫。他排擠、陷害忠良,浙江總督張經、浙江巡撫李天寵都先後因其陷害而被殺。 [10]  如何和這種人搞好關係而不致於誤了正事,胡宗憲對此非常清楚。因此在與趙文華共事的過程中,胡宗憲謹慎小心,有時甚至行事圓滑,最後不僅沒有受到趙文華的阻撓,還得到了後者的讚賞。在趙文華的大力推薦下,明世宗於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二月擢升胡宗憲為兵部左侍郎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又加直浙總督,總督浙江、南直隸和福建等處的兵務。此時,胡宗憲可以調遣江南、江北、浙江等省重兵。 [11] 
胡宗憲知道自己大展宏圖的機會來了。他一方面招攬、重用各種傑出的人才,如重用俞大猷戚繼光等名將,把頗負盛名的文人徐渭招到自己的幕府中來;另一方面,有驍勇善戰的將領,還得有訓練有素的士兵,胡宗憲支持部下練兵,其中成就最大者當屬戚繼光訓練的戚家軍,後來發展為抗倭主力軍。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八月,胡宗憲調兵進攻佔據東沈莊的倭首徐海倭寇窮兇極惡,保靖、河朔官兵先後為其所敗。此時,胡宗憲“擐甲厲聲叱永保兵左右列,大呼而入,瞰壘下擊”,大敗倭寇。同年十一月,倭兵侵犯會稽,報沈莊慘敗之仇,來勢兇猛,“官兵莫能御”,胡宗憲督促將領盧鏜迎戰,被他以士兵疲勞宜稍事休整為由拒絕,形勢危急。宗憲不顧敵眾我寡,“夜召親兵襲破之,達旦,諸營方知,入賀,鏜大慚服”。在抗倭戰鬥中,胡宗憲常“輒自臨陣,戎服立矢石間督戰”,置生死於度外。倭寇圍杭州時,他又“親登城監視,俯身堞外,三司皆股慄,懼為流矢所加,宗憲恬然視之”,展示了身為統帥的風範。 [7] 
為使賞罰制度化,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十月,胡宗憲規定死事諸臣為三等,“有功而又能死事者為一等,雖無功而能忠於所事者次之,勤無可錄而事適不幸者又次之。其或失機僨事,雖身故仍須追奪官蔭”。
在胡宗憲的抗倭鬥爭中,胡宗憲擒汪直、殺徐海,兩浙倭患暫告平息。 [12] 
至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胡宗憲主持的抗倭鬥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勝利,漸次平息浙江的倭患,並開始剿滅福建的倭寇。 [13] 

胡宗憲含冤而死

胡宗憲五十壽辰與二夫人像 胡宗憲五十壽辰與二夫人像 [3]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五月,內閣首輔嚴嵩被罷官,其子嚴世蕃被逮。胡宗憲是由嚴嵩義子趙文華的舉薦而屢屢升遷的,很多大臣的眼裏,他屬於嚴黨。趙文華已死,嚴嵩失寵,胡宗憲的處境也就岌岌可危。這年年底,在新任內閣首輔徐階的授意下,南京給事中陸鳳儀就以貪污軍餉、濫徵賦税、黨庇嚴嵩等十大罪名上疏彈劾胡宗憲。胡宗憲自然無力與其抗衡。王世貞曾説:“我知道胡宗憲的功勞,可他被徐階所壓制,不能表白他的冤屈。”
很快,世宗就下令將胡宗憲的一切職務悉數罷免,並將其逮捕押解進京。此時,胡宗憲已經站在了懸崖的邊緣。陸鳳儀彈劾他時所列舉的罪名,任何一條都能定他個死罪。胡宗憲到京之後,世宗念其抗倭的功勞,改變了主意,降旨道:“宗憲不是嚴嵩一黨,自任職御史後都是朕升用他,已經八九年了。而且當初因捕獲王直而封賞他,現在如果加罪,今後誰為我做事呢?讓他回籍閒住就好了”。掌握生殺大權的皇帝為胡宗憲網開一面,再次給了他一條生路。但是,胡宗憲的仕途終於到此為止了。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春天,胡宗憲帶着不甘回到了績溪縣的龍川故里。 [14] 
胡宗憲本打算從此不問政事,在故里安享晚年。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胡宗憲的政敵們卻不想罷手,他們在等待機會。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三月,就在胡宗憲回鄉快兩年的時候,滅頂之災從天而降。事情的起因還是離不開嚴氏父子。曾經協助胡宗憲抗倭的羅龍文犯罪被抄家,在對羅龍文抄家時,御史意外發現了胡宗憲被彈劾時寫給羅龍文賄求嚴世蕃作為內援的信件,信中附有自擬聖旨一道。假擬聖旨,這次就是老天爺也救不了胡宗憲了。果然,世宗聞聽此事後大怒,對胡宗憲降旨問罪。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十月,胡宗憲再次被押赴至京。在獄中,胡宗憲寫下萬言的《辯誣疏》,為自己進行辯解。可是《辯誣疏》遞交上去後,遲遲沒有結果,胡宗憲無法忍受,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十一月初三日,胡宗憲寫下“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雲”的詩句後,自殺身亡,時年五十四歲。隆慶六年(1572年),朝廷為其平反。萬曆時,追諡襄懋。 [15] 

胡宗憲主要成就

胡宗憲建立海防

嘉靖三十二年(1554年),胡宗憲針對倭寇“去來飆忽難測”、“海涯曼衍難守”,沿海地區隨時可能遭受倭寇焚掠的情況,決定建立沿海防禦系統。組織人員把沿海倭情、地理形勢及抗倭措施編成《籌海圖編》,指導抗倭鬥爭。“繕甲造艦”,修造戰船千艘,多置火器,配備佛郎機鳥銃、火炮、噴筒火箭等,由俞大猷戚繼光分率巡洋。福建沿海設立哨兵,置烽火門、小埕、南日、浯嶼和銅山五大水寨,派駐軍隊捍衞海岸。浙江沿海設海鹽、澉浦、乍浦三大水寨,招募蒼山、福清等船78只佈列各港口,以四參將六總兵統之,“不拘警報有無,而親出海洋,嚴督各總戮力用命,以遏海寇於方來”。明朝真正的水師就是從這時建立的。 [6] 

胡宗憲蠲免租賦

胡宗憲像 胡宗憲像 [16]
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額外增税,畝出兵餉一分三釐,加上其他名目眾多的賦役徵發和嚴厲的海禁,沿海居民“膏血為之罄盡”,生路斷絕,部分百姓被迫加入倭寇行列。胡宗憲深感問題嚴重,他奏請朝廷寬限徵收江南地區歷年所欠加派、逋賦,並蠲免倭患重災區錢糧。浙江省加派緞匹、工料等項銀兩,已達二十多萬,户、工二部還催查歷年逋賦。時任浙江巡撫的胡宗憲上疏請敕户部,將加派本省的緞匹等項一一查清,除國家急需者嚴督依限徵解外。
在胡宗憲疏爭下,明廷除因自然災害對東南地區減免賦税外,又多次在倭害嚴重地區大規模蠲免錢糧。他還根據需要,隨時裁減水陸官兵,以減輕百姓負擔。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十月,奏準裁去部分士卒及歲費銀四十九萬九千餘兩,有力地調動了廣大民眾的抗倭積極性。 [2] 

胡宗憲賞罰分明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正月,柘林倭寇犯乍浦海寧,陷崇德縣,殺死官兵多人。胡宗憲奏請“正失事諸人之罪”。巡撫、指揮、參將、把總以指揮無方,臨陣脱逃,“各坐罪有差”。胡宗憲疏請對王鵬害數百姓其“宜重究以彰大戒者也”。對抗倭有功官吏則不次超擢。知縣楊藏、千户周勇、監生喬鏜等作戰有功,“獎賞有差”。吏員吳成器“敢死善戰”,“量改郡職”。唐順之戰功卓著,遷僉都御史。即使對同一人,亦賞罰分明。同年七月,倭寇攻破杭州北新關,提督李天寵貽誤軍機被胡宗憲彈劾。同年十月至十一月,倭寇分掠紹興府各縣,李天寵率軍斬擒三百多人。胡宗憲上疏“請錄巡撫都御史李天寵……等功”。

胡宗憲剿滅倭寇

胡宗憲《籌海圖編》書影 胡宗憲《籌海圖編》書影
汪直徐海長期以來在海上“南面稱孤”,坐遣倭寇侵擾我東南沿海,為倭寇巨魁。胡宗憲不顧一些朝臣反對,決計剿、撫並施,剷除王、徐。他一面令戚繼光俞大猷痛擊倭寇,一面派人到日本五島招撫汪直。 [17]  此時,日方因連年進犯我國,傷亡頗大,或“全島無一歸者”,怨聲載道。 [18]  汪直集團內部亦矛盾重重,他表示如明廷能免其罪並開放海禁,就可歸附。嘉靖三十五年四月,徐海、葉麻與陳東率倭數萬大舉入犯,胡宗憲施離間計,倭寇自相擒殺。 [19]  明軍抓住時機,大敗徐海、陳東部。徐海投河自盡,麻葉、陳東和辛五郎並斬於嘉興。 [20]  未幾,勢力日蹙的汪直從五島西渡至定海,欲同徐海聯合,但徐部已被剿滅,汪直進退維谷。胡宗憲即命戚繼光“督健將埋伏數匝,水陸要害,星羅棋列,魚鳥莫度”。同時,答應為汪直請封都官號,允許通商互市。汪直迫於官軍“兵威甚盛”及利祿誘使,投降官府。至此,汪直、徐海部倭寇基本消滅,“兩浙倭漸平”。 [20] 

胡宗憲人物評價

胡宗憲史書評價

  • 《明史·卷二百零五·列傳第九十三》
宗憲多權術,喜功名,因文華結嚴嵩父子,歲遺金帛子女珍奇淫巧無數。久之,以萬壽節獻秘術十四。帝大悦,將複用矣。會御史汪汝正籍羅龍文家,上宗憲手書,乃被劾時自擬旨授龍文以達世蕃者,遂逮下獄。宗憲自敍平賊功,言以獻瑞得罪言官,且訐汝正受贓事。帝終憐之,並下汝正獄。宗憲竟瘐死,汝正得釋。萬曆初,復官,諡襄懋。 [21] 

胡宗憲後世評價

胡宗憲畫像 胡宗憲畫像 [16]
胡宗憲主持的抗倭鬥爭,是他人生中最大的亮點。他所表現出的膽略和智謀的確可圈可點,稱得上是一位能臣,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他交結權貴、趨炎附勢、揮霍無度,也使他的人品備受爭議。世宗的為人行事一向不能以常理來推斷,他給了這個問題一個簡單幹脆的答案,就是:能重用,但對曾經做錯的事也要付出代價,尤其是觸犯皇權的行為,更要嚴懲。世宗對胡宗憲屢次保全,讓他盡展其才。胡宗憲大功告成之日,也就是他的厄運降臨之時。 [22] 
胡宗憲的死,雖然是政治鬥爭的結果,但是這也是他自己親手埋下的禍根。 [23]  困擾明王朝多年的倭患終於在胡宗憲的手中得到控制,這對胡宗憲的才幹來説是最大的肯定,但他的為人的確不夠光明磊落。首先,胡宗憲與趙文華及嚴氏父子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其次,胡宗憲侵吞軍餉、生活奢侈,好色,這是不爭的事實。胡宗憲通過在浙江加派“提編”等額外税賦和請求留存浙江鹽銀等手段,聚斂了數額巨大的錢財,有“總督銀山”之稱。其中,有一些花費是用在招撫倭寇上。以胡宗憲微薄的俸銀根本無法維持如此奢靡的生活,他的所作所為自然會引起朝中大臣們的非議。胡宗憲成為眾矢之的,也就不足為怪了。 [24] 
不過,明代官員貪污的非常多,雖説胡宗憲貪污的錢財有些用於抗倭鬥爭,有些用於與上級搞好關係,這也是應該考慮的。不過胡宗憲貪污數額確實過於巨大,加上嚴嵩一倒,無人保他,他厄運也確實該降臨了。 [2] 

胡宗憲軼事典故

胡宗憲東南御倭戰爭

胡宗憲在主持東南御倭戰爭期間,推薦戚繼光任參將,俞大猷為胡宗憲部將。並允許戚繼光招募新軍,使戚家軍成為浙江御倭的主力。胡宗憲聽取幕僚徐渭(徐文長)的建議與策略,又以剿撫兼行及反間計,對汪直採用招撫策略,對徐海、陳東、葉麻等海盜首領採用剿滅的策略,利用徐海之妻王翠翹使其上岸投降,而後胡宗憲為了斬草除根,用反間計促使陳東殺死徐海,最後自己再將陳東處決。 [20]  胡宗憲之後為了招撫汪直,讓他去杭州旅遊,但是卻被死腦筋的御史王本固殺掉,胡宗憲面對倭寇的憤怒侵襲,只得採取戰爭手段。他使俞大猷、戚繼光克岑港,又提拔戚繼光,使他得以大展宏圖,創造多次大捷。但他為減輕浙江壓力,曾經有意放走倭寇,縱其寇掠福建,並嫁禍於俞大猷等,使他們蒙冤下獄。 [25] 

胡宗憲金雲翹傳

相傳,王翠翹被俘後曾向胡宗憲請求埋葬徐海,胡宗憲不許;請求去做尼姑,還是不許,而是要將她許配給一個小兵。王翠翹對胡宗憲説道:“你誅殺歸順的人,你把天道放在什麼地方了?” 她面對大海痛哭,喊道:“明山,我辜負了你呀!”遂寫詩一首,投水而死。她的詩寫道:建旗海上獨稱尊,為妾投誠拜戟門。十里英魂如不昧,與君煙月伴黃昏。

胡宗憲後世紀念

胡宗憲尚書府

龍川胡宗憲尚書府
龍川胡宗憲尚書府(7張)
龍川胡宗憲尚書府,坐落在安徽績溪龍川村中央,從胡宗憲至胡氏“炳”字輩共12代人曾在此居住。尚書府是古徽州迄今保存結構最為複雜的明代建築羣。
阮儀三評價:從善堂“尚書府非常典型反映了徽州建築的一個重要特點,也反映了當時具有濃厚文化底藴的這種特殊家族,建築做得很細節,細部做得很精緻,可以左顧右盼,處處生景,是徽州保護最好的古建築。

胡宗憲胡公巖

餘姚胡公巖
餘姚胡公巖(5張)
清光緒《餘姚縣誌》記載,胡宗憲平倭寇後,還復蒞餘姚受降。餘姚百姓感念胡宗憲收勝歸山、平息倭患等種種功績,於嘉靖四十年在城內龍泉山上建“三錫祠”,世代祭祀不絕。又於勝歸山南麓山崖雕鑿胡宗憲像,上刻“胡公殿”三字,雖經數百年風風雨雨,石像仍栩栩如生。但見胡公頭戴烏紗帽,身穿朝服,左手捋須,右手伏案,身子略微前傾,如在公堂上辦公斷案一般,民間稱之“胡公巖”。
此後至民國時期,以胡公像為中心,周圍又陸續雕鑿了14尊佛教造型,石像附近的石壁上,又雕鑿了許多先賢名句、文人詩詞,字體、大小各異,蔚為壯觀,使得胡公巖成為浙東地區摩崖石刻最為集中的地方。
1981年6月,餘姚縣人民政府公佈胡公巖摩崖石刻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3月升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6] 

胡宗憲家庭成員

關係
姓名
簡介
父親
胡尚仁
號樂山。“以幹濟起其家”,為人“仗義忠信,素為郡邑人所景慕”。 [27] 
母親
方氏
歙縣磻溪方廷儀之女。 [27] 
妻子
章氏
1512-1558,浙江按察司績溪瀛洲章彥之女。生子二,長桂奇,次松奇。
王氏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胡宗憲罷官返鄉時於揚州續娶。生女一。
側室
陶氏
---
高氏
生長女
張氏
生子一,柏奇
賈氏
---
馬氏
---
長子
胡桂奇
以胡宗憲之蔭,授左府都事。有子四,胡焞、胡煒、胡燧、胡炤。
次子
胡松奇
蔭授錦衣衞副千户。有子五,胡燈、胡焌、胡煜、胡燭、胡煐。
三子
胡柏奇
分居浙江。
長女
---
嫁績溪龍橋庠生方希文之子
次女
---
嫁績溪程應科之子
孫子
胡焞
號兄梅,蔭北京錦衣衞僉事
胡煒
---
胡燧
---
胡炤
---
胡燈
字元亮,萬曆十年舉人
胡焌
---
胡煜
---
胡燭
---
胡煐
---
(胡宗憲家庭成員參考資料來源:卞利《胡宗憲傳》 [28] 

胡宗憲影視形象

時間
類型
劇名
飾演者
圖冊
1994年
電視劇
《東方小故事之海瑞懲惡》
喬虹
---
2007年
電視劇
《大明王朝1566》中胡宗憲形象 《大明王朝1566》中胡宗憲形象
2013年
電視劇
白楊
---
2015年
電視劇
---
參考資料
  • 1.    卞利.胡宗憲傳·附錄·胡宗憲大事編年.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3年:260-283
  • 2.    明史 列傳第九十三  .漢典-字詞典網站[引用日期2014-08-11]
  • 3.    該幅《胡宗憲五十壽辰與二夫人畫像》今藏於胡宗憲外家磻溪村方氏族人的成性堂裏,為宮廷畫師所繪,畫幅150×126釐米
  • 4.    胡宗憲  .宣城市人民政府.2019-05-05[引用日期2020-02-20]
  • 5.    《明史·卷二百零五·列傳第九十三》:胡宗憲,字汝貞,績溪人。嘉靖十七年進士。歷知益都、餘姚二縣。擢御史,巡按宣、大。詔徙大同左衞軍於陽和、獨石,卒聚而譁。宗憲單騎慰諭,許勿徙,乃定。
  • 6.    《明史·卷二百零五·列傳第九十三》:三十三年,出按浙江。時歙人汪直據五島煽諸倭入寇,而徐海、陳東、麻葉等巢柘林、乍浦、川沙窪,日擾郡邑。
  • 7.    《明史·卷二百零五·列傳第九十三》:明年,江西盜起,又兼制江西。未至,總兵官戚繼光已平賊。九月奏言:“賊屢犯寧、台、温,我師前後俘斬一千四百有奇,賊悉蕩平。”帝悦,加少保。兩廣平巨盜張璉,亦論宗憲功。
  • 8.    明·胡桂奇《胡公行實》 雲:“某此行,不擒王直、徐海,靖東隅,誓不回京”。
  • 9.    《明史·卷二百零五·列傳第九十三》:而東知海營有宗憲使者,大驚,由是有隙。正乘間説下海。海遣使來謝,索財物,宗憲報如其請。海乃歸俘二百人,解桐鄉圍。東留攻一日,亦去,復巢乍浦。鶚知不能當海,乃東渡錢塘御他賊。 初,海入犯,焚其舟,示士卒無還心。
  • 10.    《明史·卷二百零五·列傳第九十三》:三十三年,出按浙江。時歙人汪直據五島煽諸倭入寇,而徐海、陳東、麻葉等巢柘林、乍浦、川沙窪,日擾郡邑。帝命張經為總督,李天寵撫浙江,又命侍郎趙文華督察軍務。文華恃嚴嵩內援,恣甚。經、天寵不附也,獨宗憲附之。
  • 11.    《明史·卷二百零五·列傳第九十三》:文華大悦,因相與力排二人。倭寇嘉興,守憲中以毒酒,死數百人。及經破王江涇,宗憲與有力。文華盡掩經功歸宗憲,經遂得罪。尋又陷天寵,即超擢宗憲右僉都御史代之。時柘林諸倭移屯陶宅,勢稍殺。會蘇、松巡撫曹邦輔殲倭滸墅,文華欲攘功不得,大恨,遂進剿陶宅殘寇。宗憲與共,將鋭卒四千,營磚橋,約邦輔夾擊。倭殊死戰,宗憲兵死者千餘。文華令副使劉燾攻之,復大敗。而倭犯浙東諸州縣,殺文武吏甚眾。宗憲乃與文華定招撫計。文華還朝,盛毀總督楊宜,而薦宗憲,遂以為兵部右侍郎代宜。
  • 12.    《明史·卷二百零五·列傳第九十三》:至是,宗憲使人語海曰:“若已內附,而吳淞江方有賊,何不擊之以立功?且掠其舸,為緩急計。”海以為然,逆擊之朱涇,斬三十餘級。宗憲令大猷潛焚其舟。海心怖,以弟洪來質,獻所戴飛魚冠、堅甲、名劍及他玩好。宗憲因厚遇洪,諭海縛陳東、麻葉,許以世爵。海果縛葉以獻。宗憲解其縛,令以書致東圖海,而陰泄其書於海。海怒。
  • 13.    《明史·卷二百零五·列傳第九十三》:宗憲居海東莊,以西莊處東黨。令東致書其黨曰:“督府檄海,夕擒若屬矣。”東黨懼,乘夜將攻海。海挾兩妾走,間道中槊。明日,官軍圍之,海投水死。會盧鏜亦擒辛五郎至。辛五郎者,大隅島主弟也。遂俘洪、東、葉、五郎及海首獻京師。帝大悦,行告廟禮,加宗憲右都御史,賜金幣加等。海餘黨奔舟山。宗憲令俞大猷雪夜焚其柵,盡死。兩浙倭漸平。
  • 14.    《明史·卷二百零五·列傳第九十三》:時嵩已敗,大學士徐階曰:“兩廣平賊,浙何與焉?”僅賜銀幣。未幾,南京給事中陸鳳儀劾其黨嚴嵩及奸欺貪淫十大罪,得旨逮問。及宗憲至,帝曰:“宗憲非嵩黨。朕拔用八九年,人無言者。自累獻祥瑞,為羣邪所疾。且初議獲直予五等封,今若加罪,後誰為我任事者?其釋令閒住。”
  • 15.    胡宗憲  .搜韻[引用日期2020-02-19]
  • 16.    胡錦濤家譜淵源  .胡氏宗親網[引用日期2015-03-01]
  • 17.    《明史·卷二百零五·列傳第九十三》:宗憲令客蔣洲、陳可願諭日本國王,遇汪直養子滶於五島,邀使見直。直初誘倭入犯,倭大獲利,各島由此日至。既而多殺傷,有全島無一歸者,死者家怨直。直乃與滶及葉碧川、王清溪、謝和等據五島自保。島人呼為老船主。宗憲與直同鄉裏,欲招致之,釋直母妻於金華獄,資給甚厚。洲等諭宗憲指。直心動,又知母妻無恙,大喜曰:“俞大猷絕我歸路,故至此。若貸罪許市,吾亦欲歸耳。
  • 18.    《明史·卷二百零五·列傳第九十三》:但日本國王已死,各島不相攝,須次第諭之。”因留洲而遣滶等護可願歸。宗憲厚遇滶,令立功。滶遂破倭舟山,再破之列表。宗憲請於朝,賜滶等金幣,縱之歸。滶大喜,以徐海入犯來告。
  • 19.    《明史·卷二百零五·列傳第九十三》:海妾受宗憲賂,亦説海。於是海復以計縛東來獻,帥其眾五百人去乍浦,別營梁莊。官軍焚乍浦巢,斬首三百餘級,焚溺死稱是。海遂刻日請降,先期猝至,留甲士平湖城外,率酋長百餘,胄而入。文華等懼,欲勿許,宗憲強許之。海叩首伏罪,宗憲摩海頂,慰諭之。海自擇沈莊屯其眾。沈莊者東西各一,以河為塹。
  • 20.    《明史·卷二百零五·列傳第九十三》:令東致書其黨曰:“督府檄海,夕擒若屬矣。”東黨懼,乘夜將攻海。海挾兩妾走,間道中槊。明日,官軍圍之,海投水死。會盧鏜亦擒辛五郎至。辛五郎者,大隅島主弟也。遂俘洪、東、葉、五郎及海首獻京師。帝大悦,行告廟禮,加宗憲右都御史,賜金幣加等。海餘黨奔舟山。宗憲令俞大猷雪夜焚其柵,盡死。兩浙倭漸平。
  • 21.    明史·卷二百〇五·列傳第九十三·胡宗憲傳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02-19]
  • 22.    《明史·卷二百零五·列傳第九十三》:帝命張經為總督,李天寵撫浙江,又命侍郎趙文華督察軍務。文華恃嚴嵩內援,恣甚。經、天寵不附也,獨宗憲附之。文華大悦,因相與力排二人。倭寇嘉興,守憲中以毒酒,死數百人。及經破王江涇,宗憲與有力。文華盡掩經功歸宗憲,經遂得罪。尋又陷天寵,即超擢宗憲右僉都御史代之。時柘林諸倭移屯陶宅,勢稍殺。會蘇、松巡撫曹邦輔殲倭滸墅,文華欲攘功不得,大恨,遂進剿陶宅殘寇。
  • 23.    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才望頗隆,氣節小貶。”
  • 24.    《明史·卷二百零五·列傳第九十三》:文華盡掩經功歸宗憲,經遂得罪。尋又陷天寵,即超擢宗憲右僉都御史代之。
  • 25.    《明史·卷二百零五·列傳第九十三》:初,宗憲令客蔣洲、陳可願諭日本國王,遇汪直養子滶於五島,邀使見直。直初誘倭入犯,倭大獲利,各島由此日至。既而多殺傷,有全島無一歸者,死者家怨直。直乃與滶及葉碧川、王清溪、謝和等據五島自保。
  • 26.    胡宗憲的抗倭經歷與宦海浮沉  .文化.2009-12-27[引用日期2020-02-19]
  • 27.    參見明·袁煒《袁文榮公集·卷八·明故贈文林郎監察御史樂山胡公合葬墓誌銘》。
  • 28.    卞利.胡宗憲傳.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3年:257-259
  • 29.    徐學林編,徽州刻書史長編,第3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4.第722頁
  • 30.    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編,皖·人[M],合肥:黃山書社,2019.05.
  • 31.    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編,皖·人[M],合肥:黃山書社,2019.05.第100頁
  • 32.    超凡主編,中國通史彩圖版,下[M],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01.03.第187頁
  • 33.    徐達河著,徽州書法[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7.01.第397頁
  • 34.    黃卓婭著,予夢西湖湖夢予[M],杭州:杭州出版社,2017.04.第88-89頁
  • 35.    趙志國著,家風·北方[M],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16.12.第163頁
  • 36.    戎毓明主編;王儀之,方平,葉洪渠等副主編.安徽人物大辭典.北京:團結出版社.1992.第180頁
  • 37.    該幅《胡宗憲五十壽辰與二夫人畫像》今藏於胡宗憲外家磻溪村方氏族人的成性堂裏,為宮廷畫師所繪,畫幅150×126釐米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