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徽州府

鎖定
徽州府,元朝至清朝行政區劃名,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改興安府為徽州府。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裁徽州府。 [1-2] 
中文名
徽州府
外文名
Hweicheu
別    名
興安府 [2] 
所屬地區
江浙行省(元)、南直隸(明)、安徽布政司(清)
政府駐地
歙縣
著名景點
黃山

徽州府行政轄境

清代徽州府轄地 清代徽州府轄地
以明清而計,徽州府轄境為今地級黃山市(黟縣北部柯村鄉美溪鄉宏潭鄉除外、祁門縣安凌鎮除外、黃山區僅限南部湯口鎮)、績溪縣全境、婺源縣全境。
府縣
治所
今轄境
隸屬關係
徽州府
/
二級政區。徽城鎮自唐武德四年(621年)始成為州治。
歙縣
今歙縣徽城鎮,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前府縣同治
歙縣徽州區黃山區湯口鎮黃山風景區,及今績溪縣的坦頭、大源、金坑和溪頭鄉部分鄉村,今屯溪區屯光鎮篁墩村、休寧縣璜尖鄉
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屬鄣郡,本州首縣。
休寧縣
今休寧海陽鎮
休寧縣(璜尖鄉除外)、屯溪區(屯光鎮篁墩村除外)、浙江淳安縣中洲鎮扎源村。
建安十三年(208年),分歙縣西鄉地置縣,隸本州
黟縣
今黟縣碧陽鎮
黟縣黃山山脈以北的柯村鄉美溪鄉宏潭鄉除外)
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屬鄣郡,隸本州。
今績溪華陽鎮
績溪縣(坦頭、大源、金坑和溪頭鄉部分鄉村除外)
唐永泰二年(766年),析歙縣華陽鎮置,隸本州
今婺源紫陽鎮
唐開元二十八年(740年),析休寧縣回玉鄉和鄰縣樂平的懷金鄉置,隸本州。
今祁門祁山鎮
今祁門縣(西北部安凌鎮除外)
唐永泰二年(766年),析黟縣和饒州鄱陽二縣各一部置,隸本州。

徽州府歷史沿革

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改徽州徽州路。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改徽州路為興安府。至正二十四年,又改興安府為徽州府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徽州府直隸中書省。洪武八年,徽州府直隸六部。永樂元年(公元1403),改隸南京(不久改稱南直隸)。
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徽州府隸屬江南省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徽州府改屬安徽省,後屬安徽省徽寧道、徽寧池太道。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隸安徽布政使。咸豐四年(公元1854年),徽州府由浙江巡撫兼轄。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復歸安徽省管轄。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裁府留縣,徽州府所屬各縣直屬安徽省。 [2] 

徽州府徽州文化

徽州地區是歷史上中國經濟文化重地,安徽省名中的“徽”字就是由徽州而來。
古徽州是徽商的發祥地,明清時期徽商稱雄中國商界300多年,有“無徽不成鎮”、“徽商遍天下”之説。以徽商、徽劇徽菜徽雕新安理學新安醫學新安畫派徽派篆刻徽派建築徽派盆景等文化流派構成的徽學,更是博大精深。它與敦煌學藏學有同樣影響。
徽州文化江南省和1667年江南省分治後安徽省江南地區的古徽州一府六縣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總和,而不等同安徽文化。
徽州文化是一個極具地方特色的區域文化,其內容廣博、深邃,有整體系列性等特點,深切透露了東方社會與文化之謎,全息包容了中國後期封建社會民間經濟、社會、生活與文化的基本內容,被譽為是後期中國封建社會的典型標本。學術界對其的研究,至少經歷了大半個世紀,80年代以後更趨火熱,逐漸形成了一門相對獨立的地方學--"徽學",被譽為是並列與敦煌學和藏學的中國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顯學之一。

徽州府徽籍名人

胡錦濤(1942—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績溪瀛洲鎮龍川村坑口)人。
朱熹(1130年—1200年),中國南宋理學家,教育家;字元晦,號晦庵,婺源人,從小在歙縣外婆家長大。
陶行知(1891—1946),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於安徽歙縣
胡雪巖(1823—1885),著名徽商,人稱“紅頂商人”。名光墉,字雪巖,績溪人。
胡適(1891—1962),著名學者;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字希疆,後改名胡適,字適之,筆名天風、藏暉等;績溪上莊村人。
胡宗憲(1512——1565),明代抗倭名將,字汝貞,號梅林。家族世代錦衣衞出身,在東南倭亂時期任直浙總督;祖籍安徽績溪。
戴震(1724—1777),清代考據學家、音韻學家、思想家。字東原,休寧隆阜(今屬屯溪區)人。
方臘(?-1121年),北宋末年農民起義領袖。又名方十三,歙縣人。
程大位(1533—1606),明代數學家。字汝思,號賓渠,休寧率口人。
汪機(1463—1539),新安醫學奠基人。字省之,別號石山居士,祁門城內樸墅人。
吳承仕(1884—1939),經學家、古文字學家、教育家。字檢齋,歙縣人。
弘仁(漸江)(1610—1664),新安畫派創始人。俗姓江氏,名韜,字六奇,又名舫,字鷗盟,出家後取法名弘仁,號漸江學人、漸江僧。歙縣人。
汪士慎(?-1759),揚州八怪之一。字近人,號巢林,又號溪東外史,休寧人(一説歙縣人),流寓揚州。與金農相友善。筆墨習染,逐臻妙境。
畢昇(?-約1051),北宋徽州(今安徽歙縣)人,活字版印刷術的發明者。
漸江(1610~1664) 俗姓江,名韜。字無智,號漸江。釋名弘仁。歙縣人。新安畫派創始人。
王茂蔭(1798-1865),安徽歙縣人,清代經濟學家,貨幣理論家。進士出身,歷任户部、工部、兵部侍郎,並兩度出任御史。
黃賓虹(1865—1955):現代著名山水畫家和繪畫理論家。字相存,別號虹廬。歙縣人。是現代中國畫壇上成就卓著的一代宗師,為“新安畫派”的現代代表。
詹天佑(1861-1919):字眷誠,安徽婺源縣人,京張鐵路設計師。
柯慶施(1902-1965),歙縣水竹坑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曾任上海市委書記,中共華東局書記。
蘇雪林(1897—1999年):女,文壇巨匠。原籍安徽太平縣(今黃山市黃山區嶺下村
吳景超(1901-1968):字北海,社會學家,著有《第四種國家的出路》等社會學著作,安徽歙縣人。
洪雪飛(1942-1994),歙縣人,著名崑劇,京劇大師。
汪華(587年-649),歙縣登源(今績溪汪村)人,隋末毅然起兵奪歙、宣、杭、睦、婺、饒六州,保六州免遭兵刃,得割據之實,為政寬宏,政清人和,後被唐朝封為越國公。 [3] 
江瓘(1503--1565),字明瑩,安徽歙縣篁南人(今黃山市屯溪區屯光鎮南溪南)。著《名醫類案》12卷刊行於世,是中國第一部總結歷代醫案的醫學名著。

徽州府重建府衙

徽州府衙效果圖 徽州府衙效果圖
為還原中國四大古城之一的徽州古城舊貌,歙縣啓動名城保護二期工程,修復徽州府衙。整個項目投資約1.6億元,將於2年內完工。
歙縣自秦建制以來,歷為郡、州、路、府所在地,是古徽州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它與四川閬中、雲南麗江、山西平遙被史學界並稱作當今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1986年12月,國務院公佈其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徽州府衙歷史地段位於歙縣城區的核心地帶,是《歙縣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確定的四片歷史文化街區之一。依據專家評審通過的《徽州府衙設計方案》,徽州府衙修復將參照明弘治《徽州府志》所載的《府治公廨圖》進行。項目建設範圍約為2.4公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