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年間屬清朝早期,國內民族矛盾比較尖鋭。
[1]
順治在位皇帝
編輯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1661年),滿族,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第九子,生母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六歲即位,十三歲親政,是為清軍入關後的首位皇帝,在位共十八年(1644年—1661年),即位早年由叔父和碩睿親王多爾袞攝政。死後諡曰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廟號世祖,陵寢清孝陵(河北遵化市清東陵),由第三子愛新覺羅·玄燁繼位,是為康熙帝。
順治公元對照表
編輯年號 | 公元紀元 | 干支紀元 |
順治元年 | ||
順治二年 | ||
順治三年 | ||
順治四年 | ||
順治五年 | ||
順治六年 | ||
順治七年 | ||
順治八年 | ||
順治九年 | ||
順治十年 | ||
順治十一年 | ||
順治十二年 | ||
順治十三年 | 丙申年 | |
順治十四年 | ||
順治十五年 | 戊戌年 | |
順治十六年 | ||
順治十七年 | 庚子年 | |
順治十八年 |
順治大事年表
編輯順治順治元年
(1644年 甲申)
二月祔葬太妃博爾濟吉特氏於福陵。改葬以罪賜死之妃富察氏於陵外。
五月多爾袞率大軍抵達燕京,明文武諸臣士庶郊迎清軍入城。多爾袞進入皇城,居火後餘生的武英殿理事。令官吏軍民以帝禮為明帝發喪。令故明內閣、部院諸臣以原官同滿洲官一體辦事。按制葬明莊烈帝皇后周氏、妃袁氏,明熹宗皇后張氏、神宗妃劉氏。明朝福王朱由崧即位於江南,改元弘光,以史可法為大學士,駐守揚州督師。
十月 順治帝親詣南郊告祭天地,遣官告祭太廟、社稷。以睿親王多爾袞功最高,命禮部建碑紀績。上太宗尊諡,告祭郊廟、社稷。順治帝御皇極門(後改稱太和門),舉行入關後的登極典禮,頒詔天下,大赦。加封和碩睿親王多爾袞為叔父攝政王,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為信義輔政王,多羅武英郡王阿濟格為和碩英親王,多羅豫郡王多鐸為和碩豫親王,復封豪格為和碩肅親王。定諸王、貝勒、貝子歲俸。定攝政王及諸王、貝勒、貝子、公等冠服宮室之制。定皇帝鹵簿儀仗。仿照盛京清寧宮之制,定坤寧宮祭薩滿禮。定朝會樂章。定賜宴羣臣朝賀大典,內監不得列席。
十一月設滿洲司業、助教,官員子孫有欲習國書、漢書者,併入國子監就讀。罷明定陵守者,其十二陵仍設太監二人,量給歲時祭品。入關內首次祀天於圜丘。十二月出明府庫財物,賞八旗將士及蒙古官員。以太宗第六女固倫公主下嫁固山額真阿山子誇扎。以何洛會、鞏阿岱分別祭祀福陵、昭陵,告慰進軍關內功成。假冒故明太子案發,誅殺相關人員15人。入關後第一次大規模圈地。
順治順治二年
(1645年乙酉)
四月 葬故明殉難太監王承恩於明帝陵側,給祭田、建碑。豫親王多鐸師至揚州,可法傳檄各鎮,無一至者,親守西門險要。城破,史可法被執,不屈死。
[2]
南明軍撤退前火燒能夠渡江的橋樑,清軍無法渡江,故在揚州徵召民工打造船隻,清軍得船270艘舟300艘才可以渡江南下。以太宗第八女固倫公主下嫁科爾沁土謝圖親王巴達禮子巴雅斯護朗。初行武鄉試。
五月 命內三院大學士馮銓、洪承疇、李建泰、范文程、剛林、祁充格等纂修《明史》。賜諸王以下百官冰,著為令。多鐸師至南京,大明安宗朱由崧及大學士逃遁太平,忻城伯趙之龍、大學士王鐸、禮部尚書錢謙益以城投降。命滿洲子弟就學,十月一日赴監考課,春秋五日一演射。定叔父攝政王儀注,凡文移皆曰皇叔父攝政王。免皇后租,並崇文門米麥院。宣詔平定江南捷音。乾清宮修繕竣工,開始修繕太和殿、中和殿、位育宮(即保和殿)。
六月 再次強制推行剃髮令,皇太妃逝。發佈詔告:清廷興兵,本無意兼併,只為明清和好;但因李自成興兵導致了明國祚滅亡;清軍自關外整旅入關,乃是代明雪恨……以此來消弭漢族的反滿情緒。並命於十月在江南舉行鄉試,以籠絡漢族士人。冊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多爾袞親自謁拜孔子廟。廢除明朝設立的酷刑割腳筋 廢除匠籍
八月 以英親王阿濟格出師有罪,降郡王,鰲拜等議罰有差。
順治順治三年
(1646年丙戌)
二月 罷江南舊設部院,差在京户、兵、工三部滿漢侍郎各一人駐江寧,分理部務。豪格去四川平張獻忠之亂
六月騰機思侵略巴林部多鐸封為揚威大將軍赴攻打騰機思
十月 和碩德豫親王多鐸還師,上郊勞之。太和殿、中和殿修繕完成。定皇帝行幸迎送禮。
十二月 位育宮修繕完成。定諸王入朝降輿及列朝坐次儀注。鄭成功在海上起兵抗清朝。
順治順治四年
(1647年丁亥)
五月平反冤獄罷免部分貪官污吏
十月 更定鑾儀衞品級,每級官員各降一級。
順治順治五年
(1648年戊子)
正月 和碩肅親王豪格師還,衍禧郡王羅洛宏卒于軍,至是喪歸,輟朝三日。
閏四月 復濟爾哈朗爵為和碩親王。
五月豪格去世
六月 太廟成。
八月 允許滿漢官民互相嫁娶。
十一月 祀天於圜丘,以太祖武皇帝配享。追尊太祖以上四世為皇帝,並奉冊寶於太廟。
順治順治六年
(1649年己丑)
正月 定內三院官制。
四月 皇太后(即太宗中宮皇后博爾濟吉特氏)逝。
順治順治七年
(1650年庚寅)
正月 多爾袞納肅親王豪格妻。
二月 上太后諡為孝端正敬仁懿莊敏輔天協盛文皇后,合葬昭陵。
五月 多爾袞至連山親迎朝鮮國之女,是日成婚。
七月 順治帝幸攝政王多爾袞府邸。
十一月 攝政王多爾袞有疾,獵於邊外。
順治順治八年
(1651年辛卯)
正月 和碩英親王阿濟格謀亂,幽禁之。十日,禮部上順治帝親政儀注,十二日,順治帝親政,御太和殿。
閏二月 幽禁阿濟格於別室,籍其家。定阿附多爾袞諸臣罪,剛林、祁充格俱獲罪。
十月 賜阿濟格死。封肇祖、興祖陵山曰啓運山,景祖、顯祖陵山曰積慶山,福陵山曰天柱山,昭陵山曰隆業山。
順治順治九年
(1652年壬辰)
二月 頒佈六諭碑文於天下。加封鄭親王濟爾哈朗為叔和碩鄭親王。
五月 更定詹事府官品級。定皇后、皇妃納采禮制。
七月 定名皇城北門為地安門。
八月 更定王公以下婚娶禮。
十月 尊太宗大貴妃為懿靖大貴妃,淑妃為康惠淑妃。
十二月 順治帝於南苑召見五世達賴喇嘛。每旗設宗學,凡未受封宗室之子十歲以上均可入學。
順治順治十年
(1653年癸巳)
正月諭令改變僅有滿臣奏事的局面,此後,凡章奏,令滿漢侍郎、卿以上會同奏進。更定多羅貝勒以下歲俸。順治帝閲讀《通鑑》,問大臣歷史上的各個聖明之君誰最優,陳名夏以唐太宗對,而順治帝以為明太祖的各種立法可垂永久。
三月 幸南台較射。賜太常卿湯若望號通玄教師。命各部院奏事停用綠頭牌。
七月以皇太后諭,發內廷節省銀八萬兩賑濟遇水災民。
十月 命大學士、學士於太和門內更番入值。
順治順治十一年
(1654年甲午)
正月 罷織造官。
二月 朝日於東郊。始行耕耤禮。定每年仲春亥日行耕耤禮。
十二月 和碩承澤親王碩塞薨。
順治順治十二年
(1655年乙未)
遣官告祭天地、太廟。
四月 詔修《太祖聖訓》、《太宗聖訓》。
五月鄭親王濟爾哈朗逝。輟朝七日。
順治順治十三年
(1656年丙申)
景仁宮(2張)
三月 初幸瀛台。
六月 諭善待滿洲包衣家人。
七月 和碩襄親王博穆博果爾逝。順治帝開始移居乾清宮。
十一月 興京陵成。
順治順治十四年
(1657年丁酉)
正月祈谷於上帝,以太祖武皇帝配享。諭令停止八旗舉行鄉會兩試。
二月祭社稷。
九月 初御經筵。
十一月 奉先殿修成,奉列朝帝后神位,定元旦、冬至、萬壽、冊封、月朔望,奉帝位於前殿,帝親行禮。
十二月 以皇太后疾愈,賚旗兵,賑貧民。
是年 編制《賦役全書》
順治順治十五年
(1658年戊戌)
正月 因皇后於皇太后病中有失定省之儀,命停其箋奏,只存皇后之號,冊寶照舊。順治帝親試丁酉科順天舉人,考場設在太和門,以滿兵監視。因皇太后病癒,下詔大赦。停祭祀堂子。因皇太后病癒,祀圜丘,祀方澤,祀太廟社稷。
二月 因內監交接外廷,命內大臣嚴訊。
五月裁撤詹事府。
六月 停諸王以下孀居福金歲給俸祿銀米,照八旗孀居命婦例各半俸一年。
十一月 定宮中女官員額品級。
順治順治十六年
(1659年己亥)
二月 以雲貴蕩平,命今秋舉行會試。
五月發內帑銀三十萬,以其半賑濟雲貴貧民,一半當作兵餉。
九月 尊興京祖陵為永陵。
十一月順治帝獵於近郊,先後次湯泉、三營屯。遣官祭祀明帝諸陵,並增陵户,加以修葺,禁止樵採。
十二月 定世職承襲例。加公主封號。
順治順治十七年
(1660年庚子)
正月 京師文廟成。以御極十七年以來,天下未治,下詔,本年正月祭告天地、太廟、社稷,抒忱引責,自今而後,元旦、冬至、壽令節慶停止所上表章,並頒恩赦。
六月始命翰林官於景運門入值。增祀商中宗、高宗、周成王、康王、漢文帝、宋仁宗、明孝宗於歷代帝王廟。罷遼太祖廟祀及宋臣潘美、張浚從祀。以祈雨步至南郊齋宿。祀天於圜丘。命修舉天下名山大川、帝王聖賢祀典。以順治帝之兄承澤親王碩塞之女撫養宮中,封為和碩順公主,下嫁平南王尚可喜第七子尚之隆。
八月 十九日,皇貴妃董鄂氏薨,輟朝五日,以宮女多人殉葬,喪禮逾制。二十一日,追封董鄂氏為皇后。
九月 十日,火化董鄂妃。幸昌平,觀故明諸陵。
十月大覺禪師玉林琇勸順治帝削髮為僧。
順治順治十八年
(1661年辛丑)
正月 初二日,順治帝患痘,病危。召原任大學士麻勒吉、學士王熙起草遺詔。初七日,逝於養心殿。遺詔中對十八年的朝政進行檢討,共有十四項罪責。遺詔立第三子玄燁為太子,特命內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大臣輔政,輔佐年僅八歲的幼帝。初八日,遣官頒行遺詔於全國。初九日,玄燁即皇帝位。
三月 為順治帝上尊諡曰體天隆運英睿欽文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廟號世祖。
六月 罷內閣,復內三院。
十一月康熙帝親祀於圜丘。世祖章皇帝升祔太廟。
- 參考資料
-
- 1. 卷四 本紀四_清史稿 趙爾巽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6-11]
- 2. 史可法 .學習強國[引用日期2022-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