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明朝

(中國歷史朝代)

鎖定
明朝(1368年 [4]  ―1644年 [1]  [340]  ),中國歷史上的朝代,由明太祖朱元璋所建。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時期遷都北京。傳十六帝,共計276年。 [1] 
元末爆發紅巾軍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起義軍。 [2]  1364年稱吳王。 [3]  1368年初稱帝,國號大明 [4]  ,定都南京 [5]  。1421年朱棣遷都北京 [6]  ,以南京為陪都 [7-8]  明初歷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 [9]  ,明初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是明朝的鼎盛期。1449年的土木之變是明朝中期的開端,出現長期穩定和守成的局面,宦官專政和首輔之爭非常激烈,北方蒙古族倭寇勢力紛至沓來。嘉靖中期以後,改革的潮流越來越強。 [339]  1582年明神宗親政,開始進入明朝後期。政治腐敗,加徵各種賦税導致農民起義,期間女真後金東北崛起。 [333]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朱由檢自縊, [340]  明朝滅亡, [328]  隨後清兵入關。1662年南明覆滅。1683年,清軍攻佔台灣明鄭覆滅。 [10] 
明代疆域囊括漢地 [11]  ,東北抵日本海外興安嶺 [12]  ,後縮至遼河流域;北達陰山,後撤至明長城;西至哈密衞 [13-14]  後退守嘉峪關;西南到達緬甸暹羅北境,後折回約今雲南境;並在青藏地區設有羈縻衞所 [15]  ,還曾收復安南 [16] 
明朝時期君主專制空前加強,多民族國家也進一步統一和鞏固。明初廢丞相、設立廠衞特務機構,加強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但同時也為中後期宦官專政埋下伏筆。明朝時期農民反封建鬥爭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17]  明代手工業和商品經濟繁榮,出現商業集鎮和資本主義萌芽。文化藝術呈現世俗化趨勢。據《明實錄》載人口峯值為7185萬 [18]  ,也有逾億、近兩億的不同説法。 [19-20] 
中文名
明朝
外文名
Ming Dynasty
別    名
皇明
朱明
前明(清朝稱)
時間範圍
1368年1月23日 至 1644年4月25日
帝    王
朱元璋朱棣朱高熾朱瞻基
首    都
南京(1368—1420年);北京(1420—1644年) [341] 
主要城市
西安蘇州洛陽開封
貨    幣
大明通寶大明寶鈔
人口數量
約 2 億(晚明) [19] 
主要民族
漢族藏族苗族
開創者
朱元璋(明太祖)
中樞機構
內閣
軍事機構
兵部五軍都督府
監察機構
都察院六科提刑按察使司
亡國君主
朱由檢(明思宗)

明朝國號

相傳,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國號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又稱皇明,清朝時稱之為前明。 [21]  又因皇室姓朱,稱朱明。
大明國號來源有多種説法,一般認為與宗教有關,吳晗等人認為,大明國號的源頭是明教,而南京大學胡阿祥等認為此國號出自白蓮教,而源頭則是佛教。朱元璋手下有一部分明教徒,用“明”作國號以示正統地位,也同時應和明教中的“明王出世”預言。其次,以明喻火,根據五德終始説,表示明朝取代元朝是以火克金。 [5]  [22-23]  另有觀點認為,明朝國號出自《周易··》“大明終始”,與元朝國號同出一典,象徵元、明之間正統嬗替 [335] 

明朝歷史

明朝開國統一

元朝末年,蒙古統治者殘暴無道。1351年,元廷徵調農民和兵士十幾萬人治理黃河水患。 [24]  “治河”和“變鈔”導致紅巾軍起義爆發。 [25-26]  1351年,韓山童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起義爆發。1352年,郭子興響應,聚眾起義,攻佔濠州。平民出身的朱元璋受湯和邀請投奔郭子興,屢立戰功,備受郭子興器重和信任,並娶郭子興養女馬氏為妻。 [2]  1355年,劉福通立韓林兒為帝,國號宋,年號龍鳳,稱小明王。郭子興病故後朱元璋統率郭部,小明王任其為左副元帥。 [27-28] 
明太祖晚年畫像 明太祖晚年畫像
1356年,朱元璋佔領集慶(今南京),改名為應天府,並攻下週圍戰略要地,獲取一塊立足之地。 [32]  朱元璋採納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不斷壯大自己的實力。 [29]  至正十七年(1357年),耿炳文克長興,徐達克常州,而朱元璋親自率軍攻取寧國。隨後趙繼祖克江陰、徐達克常熟。胡大海克徽州、常遇春克池州,繆大亨克揚州。 [264]  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陸續攻佔浙東餘下各地,常遇春克衢州、胡大海克處州,至此朱元璋部控制江左、浙右各地,向西與陳友諒部相鄰。 [265]  此時,儘管朱元璋擁有十萬兵力,但是佔有的地盤仍然很少,而且四面受敵。東面和南面是元軍,東南是張士誠,西面是徐壽輝,雖然同是反元武裝,但是張、徐二人同小明王卻相互敵視。不過,北面小明王、劉福通率領的紅巾軍主力,大大牽制了元軍,而且,張士誠、徐壽輝的力量還不足以兼併朱元璋。這樣一來,朱元璋暫時面臨着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 [267]  1360年,朱元璋在龍灣之戰中擊敗陳友諒。 [30]  1361年,朱元璋被小明王封為吳國公 [266]  1363年,陳友諒在鄱陽湖水戰中敗亡。 [31]  1364年,朱元璋稱吳王,初步建立政權,史稱“西吳”。與佔平江府東吳張士誠相區別。 [33]  朱元璋建百官司屬,仍以龍鳳紀年,以“皇帝聖旨,吳王令旨”的名義發佈命令。 [3]  滅陳友諒後,東面的張士誠和方國珍便成為朱元璋下一步的消滅對象。1367年,朱元璋攻下平江,張士誠自盡。 [268] 
1367年,朱元璋對北伐作出了部署,策劃先取山東,撤除蒙元的屏障;進兵河南,切斷元朝羽翼;奪取潼關,佔據元朝門檻;然後進兵大都,這時元朝勢孤援絕,不戰而取之;再派兵西進,山西關中甘肅可以席捲而下。 [270]  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命中書右丞相徐達為徵虜大將軍、平章常遇春為副將軍,率軍25萬,北進中原。 [271]  後命胡廷瑞為徵南將軍,何文輝為副將軍,進攻福建。同年,方國珍投降。 [269]  命湖廣行省平章楊璟、左丞周德興、參政張彬取廣西。 [272]  北伐大軍按計而行。徐達率兵先取山東, [273]  再西進,攻下汴梁,然後揮師潼關。北伐中發佈《諭中原檄》,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綱領。 [34] 
在北伐的同時,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應天(南京)南郊即皇帝位,定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4]  [274]  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各路大軍沿運河直達天津,二十七日進佔通州。八月,明軍進逼大都,元順帝帶領三宮后妃、皇太子等開健德門逃出大都,經居庸關逃奔上都 [275]  元朝在全國的統治結束, [35]  割讓四百年的幽雲十六州也被收回。之後朱元璋又八次派兵深入漠北,大破北元的軍隊。 [36]  洪武二年(1369年),徐達從東面進入山西,擊敗擴廓帖木兒 [277]  年底平定陝西。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命右丞相徐達為徵虜大將軍,李文忠為左副將軍,馮勝為右副將軍,出兵進攻北元。 [276]  明軍此次北征,三路皆勝,元昭宗愛猷識理達臘逃到漠北,其子買的裏八剌等被俘。 [278]  洪武四年(1371年),湯和、傅友德等滅明夏,取四川。 [279]  洪武十五年(1382年),傅友德、藍玉等取雲南,消滅元梁王把匝剌瓦爾密 [280-281]  洪武二十年(1387年)正月,朱元璋命宋國公馮勝為徵虜大將軍,潁國公傅友德、永昌侯藍玉為左右副將軍,率師20萬人北征故元太尉納哈出 [282]  得其軍民24萬餘人,羊、馬、驢、駝、輜重無數,最後肅清了元朝在遼東的勢力。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三月,明朝偵察到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兒在捕魚兒海(今貝爾湖),藍玉部明軍到達捕魚兒海南岸,發動突襲,俘獲包括脱古思帖木兒次子地保奴、太子必裏禿妃、吳王、代王、平章八蘭等人。 [283] 

明朝洪武之治

明孝陵康熙帝御筆“治隆唐宋”碑 明孝陵康熙帝御筆“治隆唐宋”碑
明朝建立後,百廢待興,明太祖朱元璋還無暇顧及國家機構的調整,故仍舊沿襲元朝的中書省宰相負責制,在中央設中書省作為輔佐皇帝處理政務的機構。隨着元朝勢力向北敗退,明朝勝利的大局已定,朱元璋的治國方略也在逐步轉變。為了加強君權,打擊相權,廢除中書省及丞相成為必然的選擇。 [286]  廢丞相後,自統六部,以加強皇權。 [284]  挑選幾名文人擔任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等殿閣大學士,協助他批閲奏章,充當顧問。實行分封制,明太祖將兒孫派駐各戰略要地為王,以“外衞邊陲,內資夾輔”;創建衞所制度,由中央牢牢控制軍事指揮權。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將全國定為17個都司、3個行都司、1個留守司、329個內外衞、65個千户所 [285]  朱元璋出身貧苦,受貪官污吏的敲詐勒索,又鑑於元朝的政治混亂,故以猛治國。朱元璋高度肯定了法律的治國作用。他説:“夫法度者,朝庭所以治天下也”。 [289]  即位後在全國掀起了打擊貪官的運動,矛頭直指中央到地方的各級貪官污吏。洪武六年(1373年),刑部尚書劉惟謙奉旨編定《大明律》, [287]  朱元璋親加裁酌,後又經三次修訂,於洪武三十年(1397年)正式頒行。洪武十八年(1385年)朱元璋又頒佈《大誥》。 [288] 
朱元璋即位後,採取輕徭薄賦的政策,恢復社會生產。朱元璋在位期間,下令農民歸耕,獎勵墾荒。1370年下令:北方郡縣荒蕪田地,不限畝數,全部免三年租税。他還採取強制手段,把人多地少地區的農民遷往地廣人稀的地區;對於墾荒者,由政府供給耕牛、農具和種子;並規定免税三年,所墾之地歸墾荒者所有;還規定,農民有田五至十畝的,必須栽種桑、棉、麻各半畝,有田十畝以上者加倍種植。這些措施大大激發了農民墾荒的積極性。組織各地農民興修水利;大力提倡種植桑、麻、棉等經濟作物和果木作物、他還徒富民,抑豪強;下令解放奴婢;減免税負,嚴懲貪官;派人到全國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 [37]  在地方確立裏甲制 [38]  配合賦役黃冊户籍登記簿冊和《魚鱗圖冊》的施行, [38]  落實賦税勞役的徵收及地方治安的維持。
朱元璋平定天下後,大封功臣,也對功臣有所猜忌。 [39-41]  朱元璋藉此興胡惟庸案藍玉案,清理權貴和不法功勳。 [38]  1380年,朱元璋以擅權枉法之罪名殺胡惟庸 [42]  又殺御史大夫陳寧、御史中丞塗節等人,廢除中書省,不再設丞相。1390年,李善長被賜死,家屬七十餘人坐死,總計株連者達三萬餘人。 [38]  儒臣宋濂只因受孫子連累,全家被貶到四川,他也病死於途中。 [290]  此案延續了十年之久,前後被株連的幾十家王公貴族,共三萬多人。此後,朱元璋又借大將軍藍玉張狂跋扈之名大加誅殺, [41]  連坐被族誅的有一萬五千餘人。 [43]  加上空印案郭桓案合稱明初四大案。朱元璋通過打擊功臣、設立錦衣衞加強特務監視等一系列手段來加強皇權。“胡藍之獄”後,明太祖意尚未足,過了年餘,潁國公傅友德,奏請給懷遠田千畝,非但不準,反將他賜死。 [291]  定遠侯王弼,又奉詔賜死。 [293]  宋國公馮勝亦被賜死。 [292]  經過幾次黨獄,明初的功臣大量被殺,間接導致了明太祖死後靖難之役中朝廷無可派之將。

明朝永樂盛世

1398年,朱元璋去世。由於太子朱標早死,由皇太孫朱允炆即位,年號建文,即明惠帝。建文帝為鞏固中央集權,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密謀削藩。 [44]  周王代王齊王、湘王等先後或被廢為庶人或被逼自殺。 [45-47]  同時以邊防為名調離燕王朱棣的精兵,欲剷除燕王。朱棣在姚廣孝的建議下以“清君側,靖內難”的名義起兵,經過四年的奪位戰爭,最後率軍南下,攻佔京師(今南京),史稱靖難之役。建文帝在宮城大火中下落不明。1402年,燕王朱棣即位,改元永樂 [48] 
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
朱棣即位後,對異議者強力鎮壓,諸如黃子澄、齊泰等建文舊臣等都被殺。 [300-302]  其中以方孝孺的“誅十族”和景清的“瓜蔓抄”最為慘烈。 [303]  明成祖在位時期,繼續實行削藩政策,加強中央集權;改革官制機構,完善了文官制度,在朝廷中逐漸形成了後來內閣制度的雛形。他任命七位學者到翰林院的高級崗位上來,然後讓他們擔當國家事務的主要顧問。明成祖任命解縉黃淮翰林學士。不久又任命了胡儼胡廣楊榮楊士奇金幼孜。還恢復了明太祖時期後來被廢除的錦衣衞,另外他還設置了另外一個特務組織——東廠 [299]  廠衞制度由此確立。此外,明成祖為了加強對北方的控制,永樂元年(1403年),詔以北平為北京,改北平府為順天府 [297]  永樂十四年(1416年),朱棣下令正式營建北京。 [296]  永樂十八年(1420年),北京宮殿落成。這年九月,朱棣下令明年以北京為京師,正式遷都北京。 [295]  永樂十九年(1421年)正月,朱棣在北京御奉天殿,朝百官,大祀南郊,遷都大政至此基本完成。 [294]  [341] 
朱棣注意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展,認為“家給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他大力發展和完善軍事屯田制度和鹽商開中則例,保證軍糧和邊餉的供給。派夏原吉治水江南,疏浚吳淞。在中原各地鼓勵墾種荒閒田土,實行遷民寬鄉,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進生產,並注意蠲免賑濟等措施,防止農民破產,保證了賦役徵派。通過這些措施,永樂時“賦入盈羨”,達到有明一代最高峯。 [304]  明成祖時期標榜文治。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命翰林侍讀學士解縉等人,廣採天下書籍,分類編輯成書,不厭浩繁。第二年冬便編成了一部大型類書,朱棣命名為《文獻大成》。但朱棣仍嫌此書簡略,又命姚廣孝等人重修,永樂五年(1407年),書成,朱棣賜名《永樂大典》。 [305] 
明《麒麟圖沈度頌》軸 明《麒麟圖沈度頌》軸
永樂時期在對外擴張上取得了輝煌的戰果。在南面,永樂四年(1406年),明成祖命朱能為徵夷將軍,張輔沐晟為副將軍,率兵號稱80萬征討安南 [306]  永樂五年(1407年)五月,俘黎季犛父子。 [307]  永樂五年(1407年)六月,明朝令改安南為交趾,設交趾布政使司。 [308]  在北面,朱棣又親自率兵五徵漠北打擊北元分裂後的韃靼瓦剌 [49]  從永樂八年(1410年)開始,朱棣親自率領明軍進行北伐。 [309]  明軍擊破蒙古鐵騎,蒙古本部的韃靼嚮明朝稱臣納貢。 [310-311]  永樂十二年(1414年),朱棣舉行第二次北伐,擊敗了蒙古另一部瓦剌,瓦刺遣使謝罪之後,朱棣班師回朝。 [312]  永樂二十年(1422年),朱棣舉行第三次北伐,大敗兀良哈蒙古。 [313]  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七月,明成祖第四次北伐,再次親征阿魯台。十一月,班師回朝。 [314]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朱棣組織進行第五次北伐。同時授予兀良哈蒙古的朵顏、泰寧和福餘三個衞所自治權。朱棣還於1406年和1422年對兀良哈蒙古進行鎮壓,以維持這一地區的穩定。 [50]  東北方面,朱棣還安撫東北女真各部,在歸附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設置衞所,並派亦失哈安撫黑龍江下游的野人女真。1407年亦失哈在混同江廟街的對岸塔林設奴兒干都司,亦失哈並於1413年視察庫頁島,宣示明朝對此地的主權。 [51]  對於西藏,自明成祖開始,明政府在藏區各教派中先後封了三大法王、五個王及其他各級僧官若干,“俱給印誥,傳以為信”,為明明成祖朱棣數次北征,朱高熾都以太子身份監國,朝無廢事。朝廷效力。 [315] 
朱棣實行積極的外交策略,自1405年開始派鄭和下西洋,與各國進行政治經濟來往 [52]  ,增長財政收入 [53-54]  的同時將朝貢制度推向巔峯。其艦隊規模空前龐大,最遠到達東非索馬里地區,擴大明朝對南洋西洋各國的影響力。 [55] 明史》評價明成祖時期的國力“遠邁漢唐 [56]  。但明成祖朱棣也是個好大喜功之人,他五徵蒙古、出兵安南 、派鄭和下西洋以及遷都北京等為百姓帶來了沉重負擔,導致民亂、農民起義時有發生。 [298]  削藩政策的不徹底性也為其死後漢王叛亂埋下伏筆。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朱棣死於征途之榆木川,廟號太宗,嘉靖十七年(1538年)改廟號成祖。 [342] 

明朝仁宣之治

明成祖去世後,其長子朱高熾即位,即明仁宗,年號洪熙。明仁宗有很高的政治經驗,明成祖朱棣數次北征,朱高熾都以太子身份監國,朝無廢事。朱高熾即位後開始了一系列改革,首先平反冤獄,釋放夏原吉等因諫阻北征而入獄的舊臣, [318]  赦免了建文帝舊臣和永樂時遭連坐流放邊境的官員家屬,並允許他們返回原處,又平反冤獄,使得許多冤案得以昭雪,並恢復一些大臣的官爵,從而緩和了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在政治上,其統治偏向保守固本,任用“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等賢臣輔佐朝政。明仁宗通過改組內閣,授予他的某些心腹顧問顯貴的品位,以著名的翰林學士和幹練的官員充實行政官署,來開始他組織新政府的工作。 [316]  明仁宗還一改永樂時的暴政,他褒獎直言,虛懷納諫,此舉雖然仍有相當的侷限性,但與永樂時期相比,已有了很大的進步。 [318]  在軍事上,明仁宗修整武備,停止了永樂時期的大規模用兵。 [57-58]  洪熙元年(1425年)四月十六日,他定北京所有政府部門為行在。並派皇太子朱瞻基到南京謁皇陵,計劃將京師遷回南京。但仁宗年齡已經偏高,即位僅一年就駕崩。仁宗駕崩後,長子朱瞻基即位,是為明宣宗,年號宣德
明宣宗朱瞻基 明宣宗朱瞻基
明宣宗在仁宗奠定的基礎上,倚靠重臣楊士奇、楊榮、楊溥“三楊”及尚書蹇義、夏原吉,組成了志在守成的穩健的統治核心。在解決了前朝遺留的問題後,重點轉向治理內政方面。首先平定了漢王高煦之叛。早在永樂十五年(1417年),深得永樂帝寵信的漢王朱高煦奪嫡失敗後,受到永樂帝懲罰,徙封樂安州(今山東惠民)。但他不甘失敗,宣宗少主初立,漢王妄圖重襲“靖難”故事,於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舉兵反叛,宣宗在“三楊”等人支持下親征,平息了反叛,將漢王父子廢為庶人,禁錮京師,鞏固了中央政權。為休兵養民,明宣宗一改永樂時的討伐政策,主動從交趾撤兵,減輕了人民負擔,節省了大批人力財力。 [317] 
明宣宗清革前弊,整頓統治機構,對那些“貪津不律”、“不達政體”和“老疾”者,予以罷免,實行精簡和裁冗措施,以振朝風。派遣廷臣出任地方知府,而這些通過薦舉和賜敕委派的知府,多為當時最幹練的官員。另外,明宣宗在一些重要省份設置巡撫,主要目的是整理賦税。在用人方面,明宣宗限制入仕人數,實行保舉和欠任,目的在於任官得人和責成治效。明宣宗還實行了一些減輕民困的措施,蠲免税糧、復業流民、賑災救荒等,在穩定明朝統治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317] 
明宣宗實行德政治國,並且先後派遣鄭和、王景弘下西洋,並延續明仁宗的治國理念,實行重農政策,賑荒懲貪,息兵養民,使明朝天下安定,社會經濟迅速發展。 [59]  使國力達到極盛,史稱“仁宣之治”。 [60]  但明宣宗同樣擅長書畫,有畫作傳世。 [61]  同時宣宗設立內書堂教宦官讀書,為明英宗時期的宦官亂政埋下隱患。 [62] 

明朝由盛轉衰

抗擊瓦剌的于謙 抗擊瓦剌的于謙
1435年,九歲的朱祁鎮繼位,即明英宗,年號正統。正統初年,因明英宗年幼,太皇太后張氏與三楊治國有道,明朝頗有一番欣欣向榮之態。三楊擔任內閣輔臣期間,安定邊防,整頓吏治,發展經濟,使得明朝國力鼎盛。1442年,遏制王振權勢的張太后去世之後王振大肆攬權。太監王振原在太子宮當差,他極善察言觀色,迎奉拍馬,把太子哄得難離他半步。朱祁鎮即帝位後,便把他提拔為宮中地位最高的司禮監太監,替皇帝管理和批閲所有奏章。王振成了正統皇帝最為信賴之人。元老重臣“三楊”死後, [63]  王振更專橫跋扈,將明太祖留下的禁止宦官干政的敕命鐵牌撤下,舉朝稱其為“翁父”, [64]  英宗對他信任有加。 [65]  王振擅權七年,家產計有金銀六十餘庫。 [66] 
此時,明王朝流民問題十分嚴重。正統時期,流民問題幾乎遍及全國。打破了明初確立的基層裏甲控制體系。 [67]  明王朝為榨取更多白銀,加緊盤剝礦工,對閩、浙、贛部分山區實行封鎖,1444年,葉宗留鄧茂七等發動起義,沉重打擊了明王朝在閩浙的統治勢力。此外,正統時期,英宗與王振連續發動對麓川的征討戰爭(明徵麓川之役),數十萬人被徵用,致使大軍疲憊、國庫虧空,對北面蒙古瓦剌的防禦空虛。
明朝滅元后,蒙古族各部經過幾十年休養生息,逐漸強大起來。其中與明廷關係最為密切的,是一支稱作瓦剌的蒙古部落,已成為明廷最大的邊患。面對日益強大的瓦剌,朝臣多次上疏要求增加軍備,整頓兵制,但都被王振駁回。正統十四年(1449年),瓦剌太師也先,尋釁發兵,分四路向內地進攻。明廷由於多年軍備廢弛,軍隊不堪一擊,瓦剌軍很快就越過邊塞,引起明廷一片混亂。 [319]  王振為邀功討寵,不顧軍力疲憊,糧草不足,竟慫恿英宗集結五十萬軍隊御駕親征。 [68-70]  結果明軍出征僅一個月,大軍回師至土木堡時,被瓦剌軍追上,士兵死傷過半, [71]  英宗被俘, [72]  王振為亂軍所怒殺, [73]  史稱“土木之變”。 [74]  是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66] 
土木之變後,兵部侍郎于謙擁戴英宗弟朱祁鈺即位,即明代宗,改元景泰 [75]  于謙升任兵部尚書,決定堅守北京,整頓邊防積極備戰,隨後南直隸、河南、山東等地勤王部隊陸續趕到。 [76]  同年十月,瓦剌軍直逼北京城下。于謙率領各路明軍奮勇抗擊, [77]  屢次大破瓦剌軍,也先率軍撤退。 [78]  明朝取得北京保衞戰的勝利,于謙力排眾議,加緊鞏固國防,拒絕求和, [79]  並於次年擊退瓦剌多次侵犯。 [66] 

明朝奪門之變

兩度在位的明英宗朱祁鎮 兩度在位的明英宗朱祁鎮
明代宗朱祁鈺即位後,針對內憂外患的局面,採取了積極措施。政治上他廣開言路,招賢納士,穩定局面,重用于謙等賢臣,吏治為之一新。 [321]  軍事上,對於瓦剌的進攻趨勢,採取抵抗到底的策略,在於謙等人的協助下,徹底改組了京師衞戍部隊的指揮機構。對戍軍的控制權原來由貴族和宮廷宦官分掌;戍軍中的每個營完全自主,分別受訓,並各由它自己的戰地將領統率。 [322]  但1450年,也先釋放明英宗。 [80]  然而代宗因為皇權問題不願遣使迎駕,後又把英宗困於南宮(重華宮)軟禁。並廢皇太子朱見深,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不久見濟病死,代宗遲遲不肯再立朱見深為太子。英宗、代宗因而嚴重對立。 [81] 
1457年,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聯盟,欲擁戴英宗復辟以求功賞。趁着明代宗重病之際發動政變。徐有貞率軍攻入紫禁城,石亨等人佔領東華門,立明英宗於奉天殿,改元天順,史稱奪門之變 [82]  之後廢代宗為郕王,並且逮捕處死於謙。明英宗復辟後,略有新政,廢除自明太祖恢復的殉葬。 [83]  之後因內部政變流放徐有貞,因曹石之亂誅殺石亨、曹吉祥等人。
1464年,英宗去世,太子朱見深即位,即明憲宗,年號成化 [66]  成化初年,憲宗經歷了兩場政治風波,一是河南人劉通、石龍聚眾在房縣(今湖北)造反,短時之內相從者達數萬之眾,憲宗派官軍鎮壓,很快平息,劉通被斬首,石龍逃竄四川;二是大藤峽之亂(藤峽盜亂),憲宗派官軍鎮壓。憲宗時期,重用閣臣李賢等人輔政,於奪門以來諸政,重新釐正,以取得朝野支持。 [84]  為于謙平反,恢復景泰帝帝號。但李賢去世之後,憲宗寵愛年長自己十七歲的萬貴妃 [85]  寵信宦官汪直梁芳等人,怠於政事。晚年又好方術,以至奸佞當權,西廠橫恣,朝綱敗壞,民不聊生。憲宗直接頒詔封官,是為傳奉官,造成舞弊成風,直到孝宗時才全被裁撤。 [86]  到成化十年(1474年),朝中難有直臣容身。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正月,吏科給事中李俊上書憲宗,直陳時政六弊,措辭十分激烈。憲宗被迫免術士李孜省之職,但對進諫大臣耿耿於懷,密書60餘人姓名於牆壁,尋找時機貶逐。政治昏暗,奸臣當道,西廠橫行不法,王室奢侈而官吏貪污盤剝,加上連年的水、旱災,人民處於飢寒交迫、水深火熱之中。 [320] 

明朝弘治中興

中興明朝的明孝宗 中興明朝的明孝宗
1487年,明憲宗去世,其子十八歲的朱祐樘繼位,即明孝宗,年號弘治。明孝宗在位期間,推行了一套明智的政治措施。史稱“更新庶政,言路大開”, [87]  孝宗先是將成化年間的一批奸佞冗官盡數罷免,逮捕治罪,並選賢任能以委重任。 [89]  凡是憲宗親信的佞幸之臣一律斥逐。於是吏部尚書萬安、禮部侍郎李孜省、僧人繼曉等,或殺、或貶,逐出京師;獲罪較輕的或貶官放逐、或流放邊地、或孝陵司香。大量起用正直賢能之士。 [323]  同時,更定律制,複議鹽法,革廢一應弊政,政治清明,朝野稱頌,使自英宗以來的陋習得以去除,明孝宗被譽為“中興令主”, [88]  人稱弘治中興 [91] 
明武宗朱厚照 明武宗朱厚照
明孝宗勤於政事,每日兩次視朝。明孝宗對宦官嚴加節制,錦衣衞東廠也謹慎行事,法治寬刑。孝宗力行節儉,不大興土木,減免税賦。明史稱孝宗為“恭儉有制,勤政愛民” [90]  。明孝宗在內政治道上最主要的措施是大力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繁榮經濟。弘治二年(1489年)五月,開封黃河決口,孝宗命户部左侍郎白昂領5萬人修治。弘治五年(1492年),蘇松河道淤塞,氾濫成災。孝宗命工部侍郎徐貫主持治理,歷時近三年方告完成。從此,蘇松消除了水患。明孝宗在位十八年間,是明代歷史上少有的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的和平時期。但明孝宗疏於武備,在軍事上無所建樹,對於北部邊患沒有采取什麼強有力的措施。 [323]  同時,孝宗即位後,臣下雖然稱譽“太平無事”,但孝宗仍依憲宗的先例,從不召見大臣議政。章奏批答均經由內宦,或稽留數月,或並不施行。孝宗在位數年,即逐漸倦政,崇信道術。表面的太平掩蓋着重重的矛盾,朝廷的種種積弊也在發展。 [336] 
1505年,孝宗去世,其子朱厚照即位,是為明武宗,年號正德。明武宗在位期間,寵信曾在太子宮侍奉過他的太監劉瑾等八人,日夜與之尋歡作樂,人稱劉瑾八人為“八虎”。大學士劉鍵等人力主誅殺“八虎”,以振朝綱。朱厚照卻偏袒“八虎”,委劉瑾執掌司禮監、錦衣衞東廠,正直的大臣動輒遭到清洗,朝政一片黑暗。朱厚照先後任用劉瑾、錢寧江彬等寵臣。將政務盡委寵臣,自已帶近侍和親兵出宮巡遊,自稱威武大將軍、太師、鎮國公朱壽,還令大臣以大將軍朱壽的名義發佈命令,在劉瑾的淫威下,大臣們對此怪事敢怒不敢言。明武宗即位不久,下令在西苑太液池西岸營建一片宮區,稱為豹房,又稱新宅。豹房建築結構十分複雜,上下兩層,密室勾連。朱厚照在這裏廣召美女、樂使、僧、道、術士,縱情玩樂,動輒數十天甚至幾個月不回紫禁城。朱厚照還將邊關四鎮守軍調入御苑,在豹房操場演戰陣,人稱“外四家軍”。明武宗是明代歷史上最為荒唐的皇帝之一。他最初信用“八虎”,終日醉心於淫樂,政治黑暗,奸黨橫行,忠良正直之士仵逐殆盡,以致王朝反叛四起。 [324]  此時明朝外有韃靼達延汗進犯、內有安化王叛亂寧王之亂和民變等重大危機。
1520年武宗借出徵江西寧王叛亂為由而南下游玩,以大將軍朱壽為名前往南京,親自俘虜已被王守仁擊敗的寧王朱宸濠。班師回京途中,於南直隸清江浦泛舟取樂時落水染病,1521年於豹房駕崩。 [91-92]  因死後無子使孝宗一脈絕嗣。

明朝嘉靖時期

明世宗嘉靖帝 明世宗嘉靖帝
明武宗駕崩後,明孝宗之侄、興獻王之子朱厚熜入嗣大統,是為世宗。明世宗重禮節,遇事有主見。其母子入宮前與禮部已有兩次爭議。即位後,因時任內閣首輔楊廷和、禮部尚書毛澄等權臣引北宋“濮議”事,強令世宗皇帝尊親生父母為皇叔父母,導致大禮議之爭。 [91]  最終世宗掃滅宦官和權臣勢力,總攬朝綱。 [93]  朱厚熜的意願終於得以實現。這些事充分顯露出了朱厚熜少年時即剛愎自用、專橫暴虐的性格。 [325] 
明世宗初承大統時,對國事尚有所作為,除採取了歷代新君例行的大赦、蠲免、減貢、賑災等措施外,還扭轉了正統以來形成的內監擅權、敗壞朝政的局面,並曾下令清理莊田,“不問皇親勢要,凡系冒濫請乞及額外多佔者悉還之於民”等。但這種善政並沒有保持多久,一年以後,即有“十漸”等奏疏出現。 [325]  1534年後,世宗即不視朝。世宗信奉道教,信用方士,在宮中日夜祈禱。先是將道士邵元節入京,封為真人及禮部尚書。邵死後又大寵方士陶仲文 [91]  1542年十月,乾清宮發生壬寅宮變。此事後,直至世宗駕崩前一晚,世宗遷離大內移居西內,設醺煉丹,迷信幾個道士的邪説,養生修道,二十餘年不敢回大內,置朝政於不顧,使貪贓枉法的首輔嚴嵩橫行亂政二十年。 [325]  嚴嵩善寫齋醮之青詞,加太子太傅,曾兩度任首輔,兼吏部尚書。子嚴世蕃為“尚寶少卿,橫行公卿間”,後進至太常卿,益驕縱。父子貪污納賄,排除異已。嚴嵩媚上竊權,甚至設法激怒皇帝,殺害正直功臣。 [326] 
嘉靖一朝,國家外患不斷。北方韃靼趁明朝衰弱而入據河套。1550年,韃靼首領俺答進犯大同,宣大總兵仇鸞重金收買俺答,讓其轉向其他目標。結果俺答轉而直攻北京,在北京城郊大肆搶掠後西去,明朝軍隊在追擊過程中戰敗,此為庚戌之變。東南沿海由日本浪人與中國海盜組成的倭寇與沿海居民合作走私,先並且後襲擾山東、浙江、福建與廣東等地區。 [94]  戚繼光俞大猷平定浙閩粵等地的倭寇,為隆慶開關奠定基礎。 [95] 葡萄牙人於1557年移民澳門,但及至明亡,葡萄牙人及澳門始終為廣東布政司香山縣管轄。1566年,明世宗去世,裕王朱載坖即位,即明穆宗,年號隆慶,翌年為隆慶元年。 [96] 

明朝隆萬改革

明穆宗繼位後,首先倚靠高拱陳以勤張居正等大臣的鼎力相助,實行革弊施新的政策。但不久引發內閣之爭,高拱一年後策動朝官彈劾徐階。徐階也被迫正式退休。朝廷的實際政務漸漸落到了張居正的手上。隆慶末年,高拱回朝出任內閣首輔 [97] 
明穆宗革弊即平反冤獄,宣佈“自正德十六年(1521年)以後,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以前,諫言得罪諸臣”,“存者召用,沒者恤錄”。其中就有海瑞獲釋出獄,恢復官職。並罷除一切齋醮,撤西苑內大高玄殿、國明等閣、玉熙等宮及諸亭台齋醮所立匾額,停止因齋醮而開徵的加派及部分織造、採買。施新,也就是“正士習、糾官邪、安民生、足國用。”所謂“正士習、糾官邪”,就是整治吏治。明穆宗加強對官吏的考察,即使一般不予考察的王府官員也在考察之列。對於廉政官員給予獎賞和提拔,對於貪官罷免官職,對於“贓多跡著者部院列其罪狀,奏聞處治”。所謂“安民生、足國用”,即蠲免救濟,減少百姓災後的痛苦。抑止土地兼併,一方面限田,制定了勳戚宗室依世次遞減制度,另方面清田,清查詭寄、花分錢糧和皇室勳戚田莊。 [327] 
張居正 張居正
明穆宗還採取恤商與開關政策,減輕商人的負擔。明朝曾多次頒佈禁止百姓私自下海的命令,而隆慶帝頒佈大開關禁,使明朝對外政策發生重大變化,海外貿易也出現了新局面,史稱隆慶開關。同時,隆慶帝也加強軍隊的訓練,鞏固邊防。同時在北方緩解與北方蒙古族的矛盾,開展互市貿易,使北方漢、蒙人民有了安定的生活環境,史稱隆慶和議 [327] 
1572年,明穆宗因中風突然駕崩,年僅九歲的皇太子朱翊鈞繼位,改元萬曆。 [96]  由於年幼由太后攝政,重臣高拱因與太后信任的宦官馮保對抗而被罷官,張居正則得到馮保的鼎力支持。張居正輔政十年,推行改革,在內政方面,推行考成法,裁撤政府機構中的冗官冗員,整頓郵傳和銓政。經濟上,清丈全國土地,抑制豪強地主,改革賦役制度,推行一條鞭法,減輕農民負擔。 [98]  軍事上,加強武備整頓,平定西南騷亂,重用抗倭名將戚繼光總督薊、昌、保三鎮練兵鎮守長城,使邊境安然。張居正還啓用潘季馴治理黃河,變水患為水利。同時張居正嚴懲貪官污吏,裁汰冗員。 [98]  張居正整頓朝正,改革體制,史稱萬曆中興 [99] 
1577年秋,張居正父親去世,按常理他需要丁憂,但張居正以為改革事業未竟,不願丁憂。他的政敵藉此大做文章,史稱奪情之爭。最後在明神宗和兩太后的力挺下張居正被奪情起復,使得其改革並未被中斷。但是,這成為了他的政敵之藉口。同時張居正利用職權讓親子通過科舉進入翰林院。張居正死後被反對改革的政敵清算。張府家屬被囚禁於內,餓死十餘口,生前官爵也被剝奪。 [96]  [97] 

明朝萬曆怠政

張居正死後初期,明神宗尚能保持對朝政的興趣,在位期間有東林黨爭國本之爭等重大事件,對外有朝鮮之役與薩爾滸之戰。萬曆一朝成為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期。 [100] 
國本之爭主要圍繞着皇長子朱常洛與福王朱常洵。明神宗遲遲不立太子, [101]  令羣臣憂心如焚。直到1601年,朱常洛才被封為太子,朱常洵被封為福王。但是福王遲遲不離京就任藩王。直到梃擊案發生,輿論對鄭貴妃不利後,福王才離京就藩。 [102]  明神宗於國本之爭對大臣極度不滿,自1587年後,就開始連續不上朝作為報復,僅處理一些重要事件。 [103]  自1588年後,早朝也經常看不到他,整日在深宮中不理政事。 [104]  萬曆帝是個貪婪的君主,他和皇室大肆侵佔土地,以採木、燒造、織造、採辦為名搜刮民財。萬曆十九年(1591年),僅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的瓷器就達23萬多件。他派遣宦官為礦監税使,盤剝工商,引發了百姓的抗税鬥爭。萬曆帝又廢除考成法,形成了皇帝黷貨、臣下貪污、黨爭激烈的狀況。 [333] 
長期怠政的明神宗朱翊鈞 長期怠政的明神宗朱翊鈞
東林黨源於顧憲成組辦的東林書院。東林黨爭起因是內閣缺人,顧憲成極力主張頗有政績的淮揚巡撫李三才入閣,結果被反對李三才入閣的勢力抹黑漫罵,東林黨因此興起,即淮撫李三才之爭,朝中其它各黨便集中火力攻擊東林黨。閹黨專權後,東林黨更受到嚴重打擊,直到崇禎年間東林黨才重新被啓用。 [102] 
由於明神宗不理朝政,缺官現象非常嚴重。1602年,南北兩京共缺尚書三名,侍郎十名;各地缺巡撫三名,布政使、按察使等六十六名,知府二十五名。 [105]  明神宗委頓於上,百官黨爭於下,明廷完全陷入空轉之中。官僚隊伍中黨派林立,互相傾軋,如東林黨、宣黨、昆黨、齊黨、浙黨等名目眾多,但其所議議題卻不是如何改良朝政,只是人事佈局而已。在東北,由於深受明神宗信任的遼東總兵李成梁後期腐化墮落,大肆謊報軍情,騙取軍功封賞,軍事打擊目標上偏袒努爾哈赤勢力,致使明末邊患嚴重,並最終導致清朝入主中國。因此《明史》言:“論者謂:明之亡,實亡於神宗。” [102]  [106] 
在軍事方面,萬曆朝以萬曆三大徵最為功勳卓著,三戰皆勝以鞏固明朝邊疆、守護朝鮮王朝,但也消耗了明朝國庫存銀。 [107-108]  1617年,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反明,兩年後在薩爾滸之戰中大敗明軍,明朝對後金從此轉為戰略防禦。 [102] 
1620年,明神宗駕崩。 [109]  其長子朱常洛登基,是為光宗。朱常洛登基後,面臨着其父朱翊鈞遺留下的嚴峻形勢,朝綱腐敗,經濟凋落,宮內糾紛無休無止,軍力日衰,邊疆吃緊,後金崛起,封疆殘破,大明王朝的江山搖搖欲墜。而體弱、孤僻、壓抑而又好色的朱常洛又無力挽回即將崩潰的局面。 [330]  明光宗僅在位一個月,朝內黨爭和宮闈糾紛更為尖鋭,先後發生了“紅丸案”和“移宮案”。萬曆帝死後,貴妃鄭氏又竭力籠絡泰昌帝的寵妃李選侍,以獻美姬請封皇太后和皇后之號。新皇帝朱常洛登基以後,每日沉於酒色,無幾日就一病不起。八月二十九日,又因服用李可灼的紅丸,九月一日五更時猝死。李選侍又與太監李進忠(魏忠賢)密謀挾持皇太子朱由校於乾清宮,欲爭當皇太后以把持朝政,此舉引起朝臣的極力反對。在以東林黨人為主力的朝臣的強大壓力下,才迫使李選侍移出乾清宮。 [330]  明熹宗繼位,改元天啓 [110] 

明朝明朝覆亡

  • 閹黨專權
明熹宗 明熹宗
明熹宗早期大量啓用東林黨人,加劇東林黨爭,明熹宗因此對朝政失去耐心,魏忠賢趁機干預政治,拉攏齊楚浙黨,號為閹黨。1622年,山東爆發徐鴻儒領導的白蓮教起義。另外,各地民變、兵變、抗租鬥爭頻繁爆發。 [111]  1624年後,閹黨把握朝政,魏忠賢擅權跋扈,爪牙遍佈全國,並大肆打擊東林黨人,借“梃擊案 [112]  紅丸案 [113]  移宮案 [114-115]  ”為由,唆使其黨羽偽造《東林黨點將錄》上報朝廷, [116]  任他們製造“乙丑詔獄”、“丙寅詔獄”等冤獄,殘酷迫害企圖改良明朝政治的東林黨人。魏忠賢閹黨對東林黨人的迫害不斷激起民變。 [329]  1625年明熹宗下詔,燒燬全國書院。大量東林黨人入獄,甚至處死,天啓年間的朝政混亂導致內憂外患加劇。 [117] 
其時,國內各種社會矛盾激化。主要憂患來自遼東後金對明王朝的威脅。熹宗聽信讒言,不辨是非,即位後罷免“有膽知兵”的遼東經略熊廷弼,致使後金攻陷瀋陽、遼陽,遼東局勢日趨嚴峻。天啓元年(1621年)三月,為穩定遼東,不得不再次起用熊廷弼為遼東經略。熊廷弼根據遼東實際情況,制定了三方佈置策。而掌握遼東實際兵權的巡撫王化貞,卻不顧當時敵強我弱、容易被各個擊破的危險,力主分兵把守,全面進攻。熹宗優柔寡斷,沒有主見,不對經、撫之爭作出合理決斷,以致後金軍採取各個擊破的策略,攻陷廣寧及其周圍40 餘城。在閹黨策劃下,熹宗殺了堅持正確方略的熊廷弼,忠臣良將孫承宗袁崇煥亦遭猜忌,被革職,遼東戰局陷於重重危機。 [329] 
1626年,北京西南隅的工部王恭廠火藥庫發生王恭廠大爆炸,造成2萬多人死傷。當時東北方的後金逐步佔領遼東地區。1626年,在袁可立孫承宗相繼離任後,蜷伏了幾年的努爾哈赤突然活躍,大舉西侵努爾哈赤率軍攻打寧遠,明軍在袁崇煥的指揮下憑藉堅城固守抗敵,最終擊敗後金軍,並擊傷努爾哈赤,史稱“寧遠大捷”。不久後,努爾哈赤去世,其子皇太極即位。
朱由校的性格荒唐怪異,以“倡優聲伎,狗馬射獵”為樂。喜機巧水戲,創演水傀儡戲。與宦官同演《宋太祖雪夜訪趙普》。好油漆木工,房屋營造。選武閹三千,於紫禁城內開內操取樂。一生重用閹黨禍國殃民,耽於逸樂,無心朝政。天啓七年(1627年)五月,因划船嬉戲,溺水獲疾。後雖痊癒,仍沉緬於聲色犬馬之中,整日睏倦無力,狂躁不安,飲“仙方靈露飲”,以求長生。結果全身浮腫,卧牀不起,一命歸天,年僅23歲。 [329] 
1627年,明熹宗去世後,信王朱由檢繼位,即明思宗,年號崇禎 [117]  朱由檢受遺命繼承皇位。面對危機四伏的政局,殷殷求治。每逢經筵,恭聽闡釋經典,毫無倦意,召對廷臣,探求治國方策。勤於政務,事必躬親。與前兩朝相較,朝政有了明顯改觀。清除閹黨,整頓吏治是其革新朝政的重要舉措。天啓七年十一月,在剷除魏忠賢羽翼使其孤立後,復將其貶謫鳳陽,旋下令逮治。在其自縊而死後,下令磔屍於河間。此後,將閹黨二百六十餘人,或處死,或遣戍,或禁錮終身,使氣焰囂張的閹黨受到致命打擊。同時,平反冤獄,起復天啓年間被罷黜官員。全面考核官員,禁朋黨,力戒廷臣交結宦官。整飭邊政,以袁崇煥為兵部尚書,賜尚方劍,託付其收復全遼重任。 [328]  然而崇禎用人多疑、剛愎自用、舉棋不定導致局勢愈加糜爛。 [117] 
明思宗朱由檢 明思宗朱由檢
他求治心切,很想有所作為。但因矛盾叢集、積弊深重,無法在短期內使政局根本好轉。朱由檢性剛愎自用,急躁多疑,又急於求成,因此在朝政中屢鑄大錯。因對外廷大臣不滿,在清除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後,又重用另一批宦官。給予宦官行使監軍和提督京營大權。大批宦官被派往地方重鎮,凌駕於地方督撫之上。甚至派宦官總理户、工二部,而將户、工部尚書擱置一旁,致使宦官權力日益膨脹,統治集團矛盾日益加劇。 [328] 
1629年,皇太極改採繞道長城攻打北京,袁崇煥緊急回軍與皇太極對峙於北京廣渠門 [118]  史稱己巳之變。因清朝施反間計,導致袁崇煥被崇禎帝所殺。使遼東防衞幾近崩潰。無奈中,他不斷反省,四下罪己詔,減膳撤樂,又在宮中設壇,祈求上天降福消災。在對天帝及各類神仙失望之餘,一度對天主教產生興趣,召外國傳教士入宮講解教義。 [328]  皇太極於1636年在盛京稱帝,改國號為大清,並五次經長城入侵明朝北直隸、山東等地區,史稱清兵南略。當時北直隸連年災荒疫疾,民不聊生。 [119]  遼西局勢亦日益惡化,清軍多次與明軍作戰,最後於1640年發動松錦之戰,佔領錦州等地,明軍主力洪承疇等人降清,明朝勢力退縮至山海關 [117] 
明中期之後時常發生農民起事,崇禎時期朝政混亂與官員貪污腐化;與後金的戰爭帶來大量遼餉的需求以及清兵的掠奪;以及因為小冰期氣候變冷,農業減產帶來全國性饑荒,這些都加重明朝百姓的負擔。1627年,陝西澄城饑民暴動,拉開明末民變的序幕,隨後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事,最後發展成雄踞陝西、河南的李自成與先後佔領湖廣、四川的張獻忠 [120]  。1644年李自成建國大順,三月,李自成率軍北伐攻陷大同宣府居庸關,最後攻克北京。崇禎在煤山自縊, [117]  [121-122]  明朝滅亡。

明朝南明時期

清順治元年(1644年)五月十五日,福王朱由崧在丹陽總督馬士英等人的擁戴下在南京稱帝,建元弘光。弘光政權一方面抵禦清軍南下,一方面剿殺農民軍。順治二年(1645年)春,清軍開始進攻弘光政權。此時弘光政權內部正在進行激烈的黨爭和內戰——駐守武昌的左良玉部隊於三月順長江東下,要“清君側”,權臣馬士英急調江北四鎮軍隊迎擊左軍,致使江淮防線陷入空虛的狀態,而史可法被排擠出南京到揚州督師後根本不能指揮那些驕兵悍將,因此無法做出抗清的有效佈置。四月,清軍抵達揚州城下,史可法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二十五日,揚州城陷落,史可法被俘遇害。五月,清軍攻入南京,弘光政權覆滅。福王本人在城陷前出奔,不久也被俘,次年被處死於北京。 [331] 
弘光帝死後 [123]  ,同年六月,故明官吏、縉紳錢肅樂等扶植魯王朱以海監國於紹興,建立政權。魯王依據錢塘江天險與清軍相持一年。 [331]  同時,唐王朱聿鍵鄭芝龍等人的擁立下,於福建福州稱帝,即隆武帝。而兩個南明政權為爭奪正統地位互相攻伐。1646年,清軍攻佔浙江福建,魯王逃亡海外,隆武帝於汀州逃往江西時被俘,絕食殉國,鄭芝龍向清軍投降。朱聿鍵之弟朱聿鐭廣州蘇觀生顧元鏡擁立,即紹武帝,於同年年底被清將李成棟攻滅。同時間桂王朱由榔於廣東肇慶稱帝,即永曆帝。 [124] 
1646年,永曆政權獲得瞿式耜張獻忠餘部李定國孫可望等勢力以及福建鄭成功勢力的支持下展開反攻。同時各地降清的原明軍將領先後反正,一時之間南明收服華南各省。 [125]  然而於同年,清將尚可喜率軍再度入侵,先後佔領湖南、廣東等地。兩年後,李定國、孫可望與鄭成功發動第二次反攻,其中鄭成功一度包圍南京 [126]  。然而不同派系的官兵之間、不同派系的農民軍之間、官兵和農民軍之間重重矛盾不可化解。特別是永曆政權內部派系林立,爭鬥不休,嚴重地削弱了自身的力量。1651年,舟山羣島淪陷後,魯王朱以海在張名振、張煌言陪同下,赴廈門投奔鄭成功,不久病死在金門。順治十四年(1657年,南明永曆十一年),駐守貴州的大將孫可望投降清軍,雲貴之地喪失了保護的屏障。順治十五年(1658年,南明永曆十二年),清軍三路大軍入攻雲南,雲貴淪陷。順治十八年(1661年,南明永曆十五年),清軍攻入廣州,永曆政權滅亡。 [332] 
1661年清軍三路攻入雲南,永曆帝流亡緬甸首都曼德勒,被緬甸王莽達收留。後吳三桂攻入緬甸, [127]  莽達之弟莽白乘機發動政變,殺死其兄後於8月12日發動咒水之難,殺盡朱由榔侍從近衞, [128]  朱由榔最後被吳三桂所殺,南明亡。 [124]  [129] 
李自成餘部在湖南抗清失敗後,轉移到川、鄂山區進行活動,在夔州府以東地區繼續抗清,稱為夔東十三家軍。 [130]  1662年清軍開始攻打,到1664年首領李來亨被殺而亡。

明朝明鄭時期

鄭成功 鄭成功
鄭成功在南京之戰失敗後退回金廈,於1661年率軍攻佔荷蘭佔據的台灣,定都東寧。明鄭在政治上以明朝之一部自居,奉南明永曆帝為正主,以永曆為年號,但實際統治者為延平郡王。鄭成功抵台約一年後便即亡逝,延平郡王之位續傳鄭經。鄭經接位後,持續西進,1673年,三藩之亂爆發,繼承鄭成功於台灣建立政府體制的延平王鄭經,接受靖南王耿精忠請援,1674年,率軍由台灣西渡福建。 [337] 
回台後,鄭經無心政事,聽從陳永華上議,令鄭克臧為監國以處理國政。不過隨後陳永華即遭奪兵權,同年抑鬱而終。翌年,鄭經因病去世於台灣台南,本遺命監國鄭克臧繼任政權,但鄭克臧遭馮錫範、劉國軒等人襲殺、改擁鄭經12歲次子鄭克塽繼位。 [338] 
1683年,康熙帝命施琅進攻明鄭。施琅大敗劉國軒攻克澎湖,給台灣造成戰略威脅,最終鄭克塽剃髮降清,明朝寧靖王朱術桂攜五妃自殺殉國,最後一股抗清勢力覆滅。 [124]  [21] 

明朝疆域

明朝領土範圍

  • 北方
明初在外蒙古邊境一帶設置四十餘個衞所為邊防前線,包括東勝衞、斡難河衞開平衞大寧衞等皆為明朝邊防重地,其走向大致為陰山大青山西拉木倫河一線。永樂以後,由於天氣轉寒,農耕不濟,致使邊境逐漸南移。明中期,隨着蒙古復振,北方邊境再次內遷,並修建長城以防禦蒙古,在長城沿線設九邊重鎮加強防禦,長城也成為當時農耕區與遊牧區的界線。 [131] 
  • 東北
朱元璋置遼東都司經營遼東,後朱棣招撫女真部落,於1411年設奴兒干都司 [132]  共轄130多個衞所。 [51]  1435年,明宣宗撤回在奴兒干的流官駐軍 [133]  ,至萬曆年間衞所增加至384個。晚明,後金崛起後逐漸進佔遼東 [131] 
東北鄰國高麗於元明之際大肆擴張領土,通過招諭、剿殺、驅趕女真部落,使本國疆域不斷向北推進,1393年朱元璋內遷鐵嶺衞 [134]  ,默許取代高麗的李氏朝鮮佔據鴨綠江以東、圖們江以南的地區。
  • 西北
明初於西北先後設有哈密、沙州 [135]  、安定、阿端衞、曲先、赤斤蒙古、罕東左等衞。明朝前期,西北疆界涵蓋今新疆東部哈密一帶。 [136] 
1472年,哈密衞吐魯番汗國攻陷,後於1482年興復。 [137]  弘治年間三失三複 [138]  。1528年後,嘉峪關以西皆為吐魯番汗國所據 [139]  [131] 
  • 西南
1370年,吐蕃宣慰使何鎖南普等率吐蕃諸部歸降 [140]  ,後於青藏地區設烏思藏、朵甘衞指揮使司。 [15]  [141]  在完成藏區的統一後 [142] 明太祖要求藏民輸馬作賦、承擔徭役 [143-144]  ,或蒸造烏茶、輸納租米 [145]  ,強調“民之有庸,土之有賦,必不可少”。 [146]  1407年,明成祖派遣劉昭、何銘等人前往藏區設置驛站 [147-148]  ,1414年,又遣中官楊三寶往藏區招諭各土官恢復驛站 [149]  ,經多年努力終使往來西番的驛道安全暢通。 [150] 
1382年,明軍平定雲南全境 [151]  ,除正式府州外另設有三宣六慰 [152]  ,永樂年間増設底兀刺、大古刺、底馬撒三個宣慰司 [153]  ,統治範圍包括今緬甸老撾大部及泰國西北部抵達孟加拉灣,明朝中後期這些地區多放棄或為周邊國家所並。 [131] 
1406年,明軍進攻安南,最南邊達到日南州一帶。次年明朝設置交趾布政使司,安南正式成為明朝的一個行政區,下設府十五、州四十一、縣二百零八,共得三百一十二萬人民。 [16]  1427年明朝罷交趾布政使司,放棄安南。 [154]  安南再次脱離中國獨立,建立後黎朝 [131]  [155]  1540年,莫登庸請降,明朝將安南國降為安南都統使司
  • 東南
1553年葡萄牙租借澳門,獲得停泊船隻權,1557年取得居留權,葡萄牙人要嚮明政府交付租金,明朝依然擁有澳門主權。 [131] 
1624年荷蘭殖民者進入台灣南部,築熱蘭遮城。1626年西班牙殖民者進入台灣北部。1642年荷蘭趕走西班牙,佔領台灣大部。1661年,鄭成功進攻台灣,次年驅逐荷蘭人,設承天府,轄天興、萬年二縣。 [131] 
宣德八年(1433年)明朝疆域,取自《中國大百科全書》 宣德八年(1433年)明朝疆域,取自《中國大百科全書》 [334]

明朝行政區劃

1376年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但習慣上仍稱“省”。1370年於各省設置一都衞,1375年改為都指揮使司。1427年棄安南後,明朝在全國設置兩京十三布政使司,包括北直隸、陝西、山西、山東、河南(以上為北五省)、南直隸、浙江、江西、湖廣、四川(以上為中五省)、廣東、福建、廣西、貴州、雲南(以上為南五省)。共設置十六都司、五行都司、二留守司。其中十三個是與布政使司同名的都司,其它三個是萬全都司大寧都司遼東都司 [156] 
五行都司是陝西(治甘州衞,今張掖)、四川(治建昌衞,今西昌)、湖廣(治鄖陽衞,今湖北鄖縣)、福建(治建寧府,今建甌市)、山西(治大同府)。兩留守司是洪武年間設置的中都留守司(今鳳陽)和嘉靖年間置於承天府(今湖北鍾祥)的興都留守司。 [156] 
此外,在政教合一青藏地區設有烏思藏都司朵甘都司;在東北女真部落設奴兒干都司,下轄131衞,至萬曆年間增至384衞;另有置於嘉峪關以西地區的西北八衞,以上均屬羈縻衞所,與內地的都司、行都司性質不同。明朝最後有140府,193州,1138縣,493衞,359所。 [157] 

明朝藩屬國

主詞條:朝鮮王朝琉球王國安南占城真臘暹羅浡泥國蘇祿

明朝政治

明朝內閣制度

明朝初期名臣
明朝初期名臣(17張)
1380年,朱元璋廢丞相,罷中書省,親理政務,但是力不從心,故設立四輔官來輔佐政事。但這項制度效能不彰,1382年七月被廢。十一月,仿宋制,置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諸大學士,又設文華殿大學士,以輔導太子,品秩皆為正五品。朱棣登基後,特派解縉胡廣楊榮等入午門值文淵閣,參預機務,由此成立內閣。 [158] 
內閣只為皇帝的顧問,奏章的批答為皇帝的專責。內閣大學士一職多以碩德宿儒或朝中大臣擔任,只照皇帝意旨寫出,稱“傳旨當筆”。明仁宗增置謹身殿大學士。宣宗時期,由於楊溥、楊士奇、楊榮等三楊入閣,宣宗批准內閣在奏章上以條旨陳述己見,稱為“票擬”制度。明初,內閣無實權。之後內閣地位逐漸升高,權限逐漸增大,到明世宗時,內閣終躍至六部之上。嘉靖以後,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自此,內閣成了中央最高的的決策機構
文淵閣 文淵閣

明朝執行機構

主詞條:六部
明朝在中央和南京各設置吏、户、禮、工、刑、兵六部,與前代相比,明朝最初在每部增加尚書侍郎各一。胡惟庸案之後,朱元璋廢丞相之職,六部因此地位得到了提高。每部只設一個尚書,兩個侍郎,原有的各科尚書降為郎中。各部尚書和侍郎的官階也上升。其中以吏部最為重要,户部人員最多。禮部與工部地位較低,而在南京六部除兵部、户部外,其他四部基本沒有沒有實權,是被排擠出中央的官員的“養老之地”。 [159] 

明朝監察機構

明朝中後期名臣
明朝中後期名臣(21張)
朱元璋為吳王時,始置御史台,設左、右御史大夫各一名。1380年,罷御史台。1382年更置都察院,設監察都御史八人。分監察御史為浙江、河南、山東、北平、山西、陝西、湖廣、福建、江西、廣東、廣西、四川十二道,各道置御史三到五名,稱為十二道監察御史。監察御史都駐在京師,有事帶印出巡,事畢回京繳印。1403年,改北平道為北京道。1420年,罷北京道,增設貴州、雲南、交趾三道。1425年,稱行在都察院。1435年,罷交趾道,始定為十三道。正統年間去“行在”字。 [160] 

明朝六科機構

六科,負責侍從、規諫、補闕、拾遺、稽察六部百司之事。1373年,設給事中十二人,秩正七品,始分為六科,每科二人。1391年,更定科員,每科都給事中一人,正八品。六科有“封駁權”,對改善朝政發揮了一定作用。 [161] 

明朝五寺機構

五寺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鴻臚寺。大理寺與刑部和都察院合為三法司,其職權與今日之最高法院相似。大理寺的首長稱為大理寺卿九卿之一。其餘四寺卿職權較低。太常寺負責祭祀禮樂,隸屬於禮部;太僕寺管理馬匹,隸屬於兵部;光祿寺負責壽宴、進貢等,隸屬於禮部;鴻臚寺負責朝會、賓客(外吏朝覲,諸蕃入貢)、吉凶儀禮。 [161] 

明朝特務機構

錦衣衞印 錦衣衞印
明朝主要的情報機構包括錦衣衞東廠西廠,武宗時期還一度設有內行廠
錦衣衞負責偵查國內外情報,直接對皇帝負責,擁有可以逮捕任何人,並進行秘密審訊的權利。東廠主要職責就是監視政府官員、社會名流、學者等各種政治力量,並有權將監視結果直接向皇帝彙報。東廠可以直接逮捕、審訊。西廠設立於憲宗時期,首領為汪直。1482年後被廢。其後又被武宗短暫恢復。內廠設於武宗時期,任務是牽制錦衣衞、東廠和西廠的權力,防止它們三個機構相互勾結權力的擴展。首領為宦官劉謹,劉謹伏誅後,內廠與西廠同時被廢,僅留東廠。 [162] 

明朝其它機構

太師太傅太保三公明仁宗之後,三公皆為虛銜,為勳戚文武大臣加官、贈官。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只有朱棣姚廣孝專為太子太師,留輔太子,自是以後,終明一代皆為虛銜。 [163]  他們名為輔導太子,但實際上輔導太子的機構是詹事府。詹事府下設兩坊、一局、一廳。此外還有太醫院,太醫院附屬有生藥庫和惠民藥局
二十四衙門十二監、四司、八局,由宦官所擔任)。親軍上直二十六衞,除錦衣衞設有南北兩個鎮撫司,其他二十五衞各設有一個鎮撫司,已上俱不屬五軍都督府管轄。女官,洪武五年,定為六局一司。永樂後,職盡移於宦官,只保留少數女官。 [164] 

明朝法律制度

主詞條:《大明律》、《大誥

明朝軍事

明朝軍事機構

明朝軍事制度

衞所制為在全國各地軍事要地設立衞所駐軍,衞有軍隊五千六百人,其下依序有千户所百户所、總旗及小旗等單位,各衞所都隸屬於五軍都督府,亦隸屬於兵部,有事從徵調發,無事則還歸衞所。軍隊來源為世襲的軍户,由每户派一人為正丁至衞所當兵,軍人在衞所中輪流戊守以及屯田,屯田所得以供給軍隊及將官等所需。其目標在養兵而不耗國家財力,但宣宗以後漸無法維持,軍人生活水平及社會地位日漸低下,逃兵也逐漸增加,軍備因此逐漸廢馳 [165] 
嘉靖年間,應付倭寇之亂時,將領戚繼光在浙江地區採用招募民兵加以訓練的方式,來取代不堪的衞所兵。正因為明朝正規軍衞所軍的不堪用,故這些民兵,成為在明朝後期逐漸擔負起維持明朝有效統治的作戰部隊,而其中最為有名的就是戚繼光的召募以浙江人為主的戚家軍李成梁李如松父子麾下的遼東鐵騎袁崇煥所召募以遼東人為主的關寧鐵騎 [166] 
明嘉峪關 明嘉峪關

明朝軍事編制

明朝防禦體系

明朝對外戰爭

明朝經濟

主詞條:明朝經濟

明朝農業

明代中後期,農產品呈現糧食生產的專業化、商業化趨勢。江南廣東一大片原來產糧區由於大半甚至八九成都用來生產棉花甘蔗等經濟作物而成為糧食進口區,其它一些地方則靠供給糧食成為商品糧食出口區。 [167]  長江三角洲一帶是當時桑、棉經濟作物和手工業最發達的地步,但是糧食有些地區不足,各區域之間經常調劑糧食。但整個區域仍有不足,須由湖北、江西、安徽運入,所謂“半仰食於江、楚、廬、安之粟” [168] 
一般糧食作物的種植,主要有、粟、梁、黍、菽等多種穀類;某些本來可以自給的區域,由於手工業的發展,非農業人口的劇增,或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使本地生產糧食不能滿足需求,因而每年需從外地輸入大量糧食。 [167] 
不少土地主縉紳也逐步將資金投向工商業,“富者縮資而趨末” [169]  ,以徽商、晉商、閩商、粵商等為名號的商幫亦逐漸形成,並在一定地區和行業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農業人口轉為工商業者的數量急增。

明朝手工業

明朝最早開始繁榮的手工業是棉紡織業,早在明初時候的江南,手工業便已經相當發達,並且逐漸形成了一些以手工業為中心的城市。明朝中後期,隨着京城的北遷,中原地帶和華北地區,特別是環渤海灣一帶,手工業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170] 
明朝手工業分官營與民營兩種,其中官營又分中央管轄和地方管轄兩大系統。在明朝,進步最快、規模最大的是礦冶、紡織、陶瓷、造船、造紙等行業生產,而明朝手工業最引人注目的特點是民營手工業的大規模興起,並在明朝後期逐步取代了官營而在手工業市場佔有主要位置。 [170] 

明朝商業

明代社會經濟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商業經濟在整個社會經濟中地位的提高。明中葉以後,國家對商税的徵收,已成為財政收入的一個不可或缺的來源。僅以鈔關為例, 1502年全國鈔關收入摺合白銀約八萬兩,在當年太倉收入中約佔百分之三左右;1597年達四十萬七千五百兩,約佔太倉庫收入的十分之一左右,可見明朝商税在國家財政中的比重與日俱增。 [171] 
人數眾多的富商巨賈們憑着資本的雄厚,往往開有幾個或幾十個店鋪。當時全國各重要城市幾乎到處都有徽商的店鋪,如運河沿岸的城市臨清徽商佔從事工商業人數的90%。為了使資本充分發揮作用,有些商人把商業資本直接投資於生產中,並僱用了大量的僱工和奴僕從事生產,從而轉化為“產業資本”。明代商業資本的興起,對於加強各地區的聯繫,促進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資本主義的萌芽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封建制度下,明代富商巨賈不可避免地帶有濃厚的封建色彩,這是中國封建社會不同於歐洲城市的一個重要特點,也是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他們為了使自己的生產經營更安全,往往通過打權貴人物的招牌、與官僚資本合夥經營或者捐官買爵等方式,和各級官吏緊密結合。 [172] 
在商業都市的發展規模、人口城市化狀況和市場化程度方面,據伊懋可的數據,中國城市人口在明末佔總人口的6%至7.5%。據曹樹基的估計,1630年時中國城市化率已達到8% [173]  ,晚明城市人口約達1536萬人。 [20] 
景泰藍瓷器

明朝賦税

明朝貨幣

宣德通寶 宣德通寶
明朝實行中央集中的貨幣政策,貨幣鑄造、印製、發行、流通、管理均聽命朝廷,力求貨幣穩定,作為鞏固政權的重要手段。太祖定都金陵,仿元鈔法,以寶鈔為主幣,在全國推行。因其鈔法措施不當,事與願違,只行了幾代就銷聲匿跡。多次禁民間用銀錠,但時禁時放,後來只好由官府帶頭將銀作貨幣。中葉前,寶鈔已不用,形成銀錠、銅錢並行幣制,直到明亡。由於明朝政局和內外關係總處於緊張狀態,國內無法安定,其貨幣制度也未穩定過,最後天啓崇禎兩代內外交困,惡錢氾濫成災,引起惡性通貨膨脹。 [174] 

明朝人口

明代户口峯值出現在晚明,但對於具體時間與人口數,不同學者有不同説法。易中天認為明末人口六千餘萬 [175]  ;趙文林、謝淑君認為明朝於1626年達到人口峯值,實際人口大約一億人左右 [176]  ;王育民認為萬曆年間明朝人口達到峯值,實際人口在1.3億人至1.5億人之間 [177] 何炳棣認為1600年實際人口達1.5億 [178] 葛劍雄認為1600年明朝約有1.97億人,並推測1655年明清之際人口谷底約為1.2億人 [19]  ;曹樹基認為1630年明朝達到人口峯值,實際人口大約有1.9251億人,1644年實際人口約有1.5247億人 [20]  ;而英國經濟學家安格斯·麥迪森則認為1600年明朝實際人口大約有1.6億人 [179] 
明朝户口流動表
年代
户數
口數
備註
洪武十四年(1381年)
10654362
59873305 [180] 
-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
10684435
56774561 [181] 
-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
10652870
60545812 [182] 
實際人口達七千萬 [19] 
建文四年(1402年)
10626779
56301026 [183] 
-
永樂元年(1403年)
11415829
66598337 [184] 
此為官方統計的户數峯值
永樂二年(1404年)
9685020
50950470 [185] 
-
永樂十年(1412年)
10992436
65377633 [186] 
-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
10066080
52468153 [187] 
-
洪熙元年(1425年)
9940566
52083651 [188] 
-
宣德十年(1435年)
9702495
50627569 [189] 
-
正統十四年(1449年)
9447175
53171070 [190] 
-
景泰七年(1456年)
9447175
53712925 [191] 
-
天順八年(1464年)
9107250
60499330 [192] 
-
成化十五年(1479年)
9210690
71850132 [18] 
此為官方統計的人口峯值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
9214144
65442680 [193] 
-
弘治四年(1491年)
9113446
53281158 [194] 
-
弘治十五年(1502年)
10409788
50908672 [195] 
-
弘治十七年(1504年)
10508935
60155835 [196] 
-
正德元年(1506年)
9151773
46802050 [197] 
此為官方統計的人口谷底
正德十年(1515年)
9383148
62573730 [198] 
-
正德十五年(1520年)
9399979
60606220 [199] 
-
嘉靖元年(1522年)
9721652
60861273 [200] 
-
嘉靖十一年(1532年)
9443229
61712993 [201] 
-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
9599258
63401252 [202] 
-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
1609350
63344107 [203] 
此為官方統計的户數谷底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
9638396
63654248 [204] 
-
隆慶元年(1567年)
10008850
62537419 [205] 
-
隆慶二年(1568年)
10008850
62537419 [206] 
抄舊,即户部官員連年照抄户口數。
隆慶三年(1569年)
10008850
62537419 [207] 
抄舊
隆慶四年(1570年)
10008850
62537419 [208] 
抄舊
隆慶五年(1571)
10008850
62537419 [209] 
抄舊
萬曆六年(1578年)
10621436
60692856 [210] 
-
萬曆三十年(1602年)
10030241
56355050.5 [211] 
口半,即“五分丁”,此年墾田面積達11618948傾,為明代之最。
泰昌元年(1620年)
9835426
51655459 [212] 
-
天啓元年(1621年)
9835426
51655459 [213] 
抄舊
天啓三年(1623年)
9835426
51655459 [214] 
抄舊
天啓五年(1625年)
9835426
51655459.5 [215] 
抄舊,口半。
天啓六年(1626年)
9835426
51655459.5 [216] 
抄舊,口半。
注:本表數據出自《明史》、《明實錄》。

明朝文化

主詞條:明朝文化

明朝圖書

明成祖時期,朱棣令編修百科全書永樂大典》,解縉率三千文人在三年時間內即告完成。 [217]  《永樂大典》有22877卷,又凡例、目錄60卷,11095冊,引書達七八千種,字數約有三億七千多萬。
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

明朝哲學

哲學思想上,王陽明繼承陸九淵的“心學”併發揚光大,他的思想強調“致良知”及“知行合一”,肯定人的主體性地位,將“人”的主動性放在學説的重心。 [218]  而王陽明的弟子王艮更進一部的強化此方面的論述,提出“百姓日用即道”,肯定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意義。而李贄則更肯定“人慾”的價值,認為人的道德觀念系源自於對日常生活的需求,表現追求個體價值的思想。因西學東漸使科學精神與實學風尚也開始流行。明末伴隨着朝代的更替,哲學家開始更多思考現實問題與政治改良,如王夫之、黃宗羲、顧炎武等。 [219] 
晚明書院的興盛衝擊了官學的地位,許多知識分子利用在書院講學之際藉機批評時政,如曾講學於東林書院顧憲成高攀龍,就常諷刺時政,也使東林書院成為與當權派對抗的中心。當時學者也會借用寺廟周邊的空地舉行“講會”,倡導新的思想價值與人生觀。 [220] 
王守仁
王艮
李贄
王夫之

明朝文學

《金瓶梅》書影 《金瓶梅》書影
明代文學以小説達到的藝術成就最高,創作了大量的以歷史、神怪、公案、言情和市民日常生活為題材的長篇章回小説和短篇的話本、擬話本。一些文人加工改寫了宋元話本,還創作擬話本。“三言”、“二拍”就是這種話本和擬話本的代表作。 [221] 
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金瓶梅》被稱為四大奇書。 [221]  馮夢龍加工編輯的三部白話短篇小説集“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與“三言”類似每部四十篇的短篇小説集還有淩濛初編著的“二拍”以及1987年才被發現的《型世言》(陸人龍編著)。
傳統雅文學的發展在明代繼續發展,明代詩文數量卻浩如煙海,不僅作家眾多,而且各成流派。著名文人有劉基宋濂高啓方孝孺唐寅歸有光徐渭王世貞袁宏道錢謙益張岱吳偉業等人。散曲家則有王磐馮維敏薛論道、陳譯、康海等人。 [219]  [220] 
永樂至正統年間,文壇上出現了以內閣大學士楊士奇楊榮楊溥為首的“台閣體”詩派。明中葉,在反對台閣體冗沓文風的鬥爭中,先有弘治、正德年間的李夢陽何景明為首的“前七子”崛起,繼而又有嘉靖、萬曆間李攀龍王世貞為首的“後七子”雄踞文壇。他們以復古為號召,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當前、後七子復古運動興起時,文壇上又相繼迭起“唐宋派”和“公安派”。 [222] 
萬曆時期,猛烈反對前後七子的擬古主義,有以公安袁宗道、袁宏道與袁中道為代表的公安派。他們認為文學是隨着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有各個不同的時代,即有各種不同的文學。竟陵鍾惺譚元春為代表的竟陵派主張獨抒性靈,並且乞靈於古人,目的為“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後人之心目,使其心目有所止焉,如是而已矣”。 [220] 

明朝戲曲

明中葉後,隨着城鎮經濟的繁榮,為羣眾所喜聞樂見的戲曲又出現了新的發展,產生了許多具有進步意義的作品。明代劇作中最負盛名的是《牡丹亭》。 [223-224] 
在明代,流行的戲曲唱腔中,主要有弋陽腔崑山腔(崑腔)。崑腔本侷限於吳中。嘉靖年間,著名音樂家魏良輔對崑腔進行改革,使它既集中表現了南曲的清柔婉轉的特點,又保存了部分北曲激昂慷慨的聲腔,成了當時最有影響的一種戲曲音樂。 [222] 

明朝書法

主詞條:南董北米
明朝書法以行書和草書為主。明初書法陷於台閣體泥沼,沈度學粲兄弟推波助瀾將工穩的小楷推向極致,“凡金版玉冊,用之朝廷,藏秘府,頒屬國,必命之書“。二沈書法被推為科舉楷則,於是台閣體盛行。明中期吳中四家崛起,書法開始朝尚態方向發展。祝允明文徵明王寵唐寅是這個時期的代表,書法開始邁入倡導個性化的新境域。晚明書壇興起一股批判思潮,書法上追求大尺幅,震盪的視覺效果,有名的有張瑞圖黃道周王鐸與倪元瑞等。
文徵明·《草堂十志》 文徵明·《草堂十志》

明朝繪畫

明代繪畫精選
明代繪畫精選(31張)
明初,宮廷畫家居畫壇主流。15世紀中葉,江南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吳門四大家”崛起。他們廣泛吸取了唐、五代、宋、元諸派之長,形成了各具特殊風格的繪畫藝術,又被後世稱為“明四家”。嘉靖時,傑出畫家徐渭,自闢蹊徑,創潑墨花卉。萬曆年,吳門畫家張宏開啓實景山水寫生之先河,在繼承吳門畫派風格和特色的基礎上加以創新,畫面清新典雅,意境空靈清曠。明末還有人物畫家吳彬丁雲鵬陳洪綬崔子忠曾鯨,花鳥畫家陳淳等。
沈周·《廬山高圖》 沈周·《廬山高圖》

明朝音樂

明朝建築

明朝科技

主詞條:明朝科技

明朝天文氣象

十四世紀中葉的《白猿獻三光圖》載有132幅雲圖,並與天氣變化聯繫起來,絕大部分與現代氣象學原理相一致。(歐洲到1879年才出版只有十六幅的雲圖。)
1383年,南京設京師觀象台,1439年造渾天儀置北京(1900年被八國聯軍德國劫走,1921年索回,置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1442年,北京設觀象台
1446年,建晷影堂(位於北京古觀象台西南側)。
1607年,李之藻撰《渾蓋通憲圖説》刊行。
1617年,張燮著《東西洋考》記載海洋占候等的詳細資料。
1634年,正式安裝中國第一架天文望遠鏡:“”(yong)。
1643年,出版《崇禎曆書》。
坤輿萬國全圖 坤輿萬國全圖

明朝數學物理

1450年,吳敬撰《九章算法比類大全》。
1524年,王文素著成54卷總計1500多問近50萬字《新集通證古今算學寶鑑》。
1584年,朱載堉著《律呂精義》出版。 [225] 
1592年,程大位撰《算法統宗》最早記載使用珠算方法開平方和開立方。
1606年,徐光啓利瑪竇開始合譯《幾何原本》。
1613年,李之藻據西人克拉維斯《實用算術概論》和中國程大位《算法統宗》編譯而成《同文算指》。
1637年,宋應星在《論氣·氣聲》中對聲音的產生和傳播作出了合乎科學的解釋,認為聲音是由於物體振動或急速運動衝擊空氣而產生的,並通過空氣傳播,同水波相類似。
方以智在《物理小識》卷2中提出:“宙(時間)輪於宇(空間),則宇中有宙,宙中有宇。”提出了時間和空間不能彼此獨立存在的時空觀。在《物理小識》卷1中正確地解釋了蒙氣差(即大氣折射)現象。
民間光學儀器製造家孫雲球製造放大鏡、顯微鏡等幾十種光學儀器,並著《鏡史》(已佚)。

明朝醫學醫藥

1406年,朱棣等主持收集編成《普濟方》(載方六萬一千七百三十九個,是中國現存最大的一部醫方書)。
1567年在寧國府太平縣試行中國人痘接種方法預防天花。(種痘預防天花是人工免疫法的開端,十七世紀中國種痘技術已相當完善,並已推廣到全國。中國種痘法於十七世紀初傳入歐洲)。
《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
1596年李時珍著《本草綱目》在南京正式出版刊行,同期問世的還有《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等。
1601年,楊繼洲著《針灸大成》。
1617年,陳實功收集了大量有效方劑。他注重實踐,勇於革新,創造性地進行了截趾(指)、氣管縫合等外科手術。著有《外科正宗》,書中對一些腫瘤也作了論述。
1624年,張景嶽撰《類經》刊行,同年,再編《類經圖翼》和《類經附翼》。
1640年,《景嶽全書》64捲成書。
1641年,吳有性撰《瘟疫論》。
王夫之在《思問錄·外篇》中提出了關於生物體的新陳代謝的觀念,他説:“質日代而形如一,……肌肉之日生而舊者消也,人所未知也。人見形之不變而不知其質之已遷,……”

明朝農學農政

徐光啓 徐光啓
1376年,俞宗本著《種樹書》(記載了多種樹木的嫁接方法,如桃、李、杏的近緣嫁接和桑、梨的遠緣嫁接等)。
1406年,朱橚《救荒本草》問世(收集四百一十四種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資料,載明產地、形態、性味及其可食部分和食法,並繪有精細圖譜)。
1547年,馬一龍著《農説》(記載了水稻的精耕細耘、密植、育苗、移栽等的種植經驗,是中國第一部運用哲學觀點來闡述農業技術的著作)。
1596年,屠本畯(jùn)著中國現存最早的海洋生物專著《閩中海錯疏》(記載了沿海一帶以海生無脊椎動物和魚類為主的二百多種水族生物的形態和生活習性等)。
1608年,喻仁、喻傑合著《元亨療馬集》(著名的獸醫學著作,內容包括對馬、牛和駱駝的治療經驗,現今仍有實用價值)。
1617年,趙蛹著《植品》(有關西紅柿的種植技術等)。
1628年,徐光啓撰《農政全書》。

明朝地理科技

1405-1431年鄭和率大型遠洋船隊到達西洋三十餘國;1425年《鄭和航海圖》編成。
1536年,黃衷著《海語》(記錄東南亞史地與中國南洋交通情況)。
1565年,胡宗憲編《籌海圖編》記錄中日交通及抗倭事。 [226] 
1589年,出現最早的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
1639年,顧炎武開始編著《肇域志》、《天下郡國利病書》。
明末徐霞客開始著《徐霞客遊記》。

明朝化學化工

1521年,四川嘉州(今樂山)鑿成深達數百米的石油豎井。
1596年,《唐縣誌》記載以火爆法的採礦技術。 [227] 
1596年,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了二百七十六種無機藥物的化學性質以及蒸餾、蒸發、昇華、重結晶、沉澱、燒灼等技術。 [228] 
1637年,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記述冶煉技術時,把鉛、銅、汞、硫等許多化學元素看作是基本的物質,而把與它們有關的反應所產生的物質看作是派生的物質,從而產生化學元素概念的萌芽。 [229]  《天工開物》中記載了中國古代冶金技術的許多成就,如冶煉生鐵和熟鐵(低碳鋼)的連續生產工藝,退火、正火、淬火、化學熱處理等鋼鐵熱處理工藝和固體滲碳工藝等。
方以智在《物理小識》卷7中記載了煉焦炭的方法:"煤則各處產之。臭者,燒熔而閉之。成石,再鑿而入爐,曰礁。"歐洲到1771年才開始煉焦。 [230] 

明朝西學東漸

徐光啓重視演繹推理,並特別把重點放在數學上,認為數學是其他一切自然科學和工程學的基礎。徐光啓在1629年即成立西局同年的七月二十六日,給崇禎帝上奏,提出“分曹”料理,即分學科研究的思想,並論述數學和其他科學的關係,及數學在生產實踐中作用。 [231]  他認為數學是“從用之基”,提出“度數旁通十事”:治歷、測量、音律、軍事、理財、營建、機械、輿地、醫藥、計時。在他掌管的“歷局”內開展以數學為根本,兼及氣象學、水利工程、軍事工程技術、建築、機械力學、大地測量、醫學、算學及音樂等學科的研究工作。 [232] 
歷局有了科學研究機構的雛形。崇禎帝對此積極反應和支持,下旨批示“度數旁通,有關庶績,一併分曹料理,該衙知道”。徐光啓開創的“格物窮理之學”有李之藻李天經孫元化王徵,其後又有方以智王錫闡等發揚。

明朝民族

明朝東北地區

明朝蒙古族

明朝藏族地區

明朝西北地區

明朝西南地區

明朝外交

主詞條:明朝外交

明朝朝貢體系

明初逐步恢復了唐宋時期的朝貢制度,到明成祖時期開創萬國來朝的外交局面,進一步完善了中華朝貢體系 [233] 

明朝七下西洋

為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聯繫,朱棣派鄭和出使西洋。從1405年到1433年,鄭和七次航海,訪問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地區。

明朝出使西域

明朝派遣吏部驗封司員外郎陳誠出使撒馬兒罕吐魯番火州等西域十八國,並著述《西域番國志》、《西域行程記》等,加強了明朝同世界各國的經濟、政治上的往來。

明朝海禁政策

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盜,經常騷擾中國沿海地區,被稱為倭寇。為防倭寇,朱元璋頒佈了海禁政策。明朝中期,朝廷誤以為“倭患起於市舶,遂罷之” [234]  。合法的私人海外貿易,受到嚴厲限制。中國東南沿海的一些奸商,與倭寇相勾結,共同走私、搶掠分贓,倭患愈演愈烈。

明朝東南倭亂

抗倭的戚繼光 抗倭的戚繼光 [235]
明朝派戚繼光到浙東抗倭。他率領戚家軍,在台州九戰九捷,取得抗倭鬥爭的重大勝利。後來他又率軍開赴福建、廣東,與另一位抗倭名將俞大猷連續重創倭寇。到1565年,東南沿海的倭寇基本剿清。 [236] 
倭寇平息後,朝廷有鑑於對外貿易對沿海居民的重要性,逐步解除海禁,使民間走私貿易逐步正當化,國際貿易使中國進入了逐漸成形的世界貿易體系之中。 [237] 

明朝萬曆援朝

豐臣秀吉統一全日本後,意欲佔領李氏朝鮮。1592年,日本進攻朝鮮,朝鮮國王逃到義州並派使節嚮明朝求救。最終明軍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中日進行和談。但1597年後,日本再次進攻朝鮮。1598年,豐臣秀吉病逝,日軍士氣受挫,決定撤退本土,然遭中朝聯軍攔截,於露梁海戰全殲來援日軍。

明朝中西交流

利瑪竇 利瑪竇
16世紀,新航路開闢以後,葡萄牙人於1511年佔領了馬六甲,愈甚渴望對中國的往來。1513年,葡萄牙國王派出一支對華使團前往中國,並在廣州登陸,希望與明政府建交。後來經過幾次海戰,葡萄牙戰敗,明武宗同意葡萄牙人在澳門開設洋行,修建洋房,並允許他們每年來廣州“越冬”。這是西方國家第一次正式性的登陸中國並接觸中國。 [238] 
1601年,利瑪竇龐迪我身穿儒服來到北京,收到萬曆帝的召見和優禮,並在宣武門附近賜房屋居住。 [262]  他們在中國宣傳天文學、兵工學、數學和地理學,豐富了中國的科學文化。 [263] 

明朝社會

主詞條:明朝社會

明朝帝王世系

廟號
諡號
名字
生卒時間
年號及使用時間
未在位被追尊的皇帝(含南明時期)
德祖 (明太祖追上) [239] 
玄皇帝(明太祖追諡) [239] 
-
-
懿祖 (明太祖追上) [239] 
恆皇帝(明太祖追諡) [239] 
-
-
熙祖 (明太祖追上) [239] 
裕皇帝(明太祖追諡) [239] 
-
-
仁祖 (明太祖追上) [239] 
淳皇帝(明太祖追諡) [239] 
1283年-1344年
-
興宗(明惠宗追上、明成祖剝奪、明安宗覆上) [350] 
孝康皇帝
(明惠宗追諡、明成祖複稱懿文皇太子、明安宗復諡) [350] 
1355年-1392年
-
睿宗(明世宗追上)
知天守道洪德淵仁寬穆純聖恭儉敬文
獻皇帝(明世宗累諡) [251-253] 
1476年-1519年
-
-
悼皇帝 (明監國魯王追諡) [347] 
1629年-1644年
義興1644年(僅建元,未稱帝)
恭宗(明昭宗追上) [343] 
慕天敷道貞純肅哲修文顯武聖敬仁毅
孝皇帝(明昭宗累諡) [343] 
1586年-1641年
-
-
敬皇帝(明紹宗追諡) [344] 
1490年-1560年
-
-
順皇帝(明紹宗追諡) [344] 
1538年-1564年
-
-
端皇帝(明紹宗追諡) [344] 
?-1632年
-
-
裕皇帝(明紹宗追諡) [344] 
?-?
-
禮宗(明昭宗追上) [345] 
體天昌道莊毅温弘興文宣武仁智誠孝
端皇帝 (明昭宗追諡) [345] 
1597年-1645年
-
在位的皇帝(含南明時期)
太祖 [240] 
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
高皇帝(明世宗累諡) [240] 
1328年-1398年
洪武1368年-1398年
惠宗(明安宗追上) [241] 
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
讓皇帝(明安宗追諡) [241] 
恭閔惠皇帝(清高宗追諡) [242] 
1377年-1402年
建文1398年-1402年
太宗,成祖(明世宗改) [243] 
啓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
文皇帝(明世宗累諡) [243] 
1360年-1424年
永樂1402年-1424年
仁宗 [244] 
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
昭皇帝 [244] 
1378年-1425年
洪熙1424年-1425年
宣宗 [245] 
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天昭武寬仁純孝
章皇帝 [245] 
1398年-1435年
宣德1425年-1435年
英宗
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
睿皇帝
1427年-1464年
正統1435年-1449年
代宗(明安宗追上) [246] 
恭仁康定景皇帝(明憲宗追諡) [349] 
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顯德崇孝
景皇帝(明安宗追諡) [246] 
1428年-1457年
景泰1449年-1457年
英宗 [247] 
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
睿皇帝 [247] 
1427年-1464年
天順1457年-1464年(復辟)
憲宗 [248] 
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
純皇帝 [248] 
1447年-1487年
成化1464年-1487年
孝宗 [249] 
建天明道誠純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
敬皇帝 [249] 
1470年-1505年
弘治1487年-1505年
武宗 [250] 
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
毅皇帝 [250] 
1491年-1521年
正德1505年-1521年
世宗 [254] 
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
肅皇帝 [254] 
1507年-1566年
嘉靖1521年-1566年
穆宗 [255] 
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
莊皇帝 [255] 
1537年-1572年
隆慶1566年-1572年
神宗 [256] 
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
顯皇帝 [256] 
1563年-1620年
萬曆1572年-1620年
光宗 [257] 
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
貞皇帝 [257] 
1582年-1620年
泰昌1620年
熹宗 [348] 
達天禪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莊勤
悊皇帝 [348] 
1605年-1627年
天啓1620年-1627年
思宗,毅宗,威宗(明安宗改,明紹宗再改) [258]  [260]  [351] 
懷宗 [259]  (清世祖上,後又取消)
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
烈皇帝(明安宗諡) [258] 
欽天守道敏毅敦儉揆文襄武體仁致孝
莊烈愍皇帝(清世祖諡) [261] 
1611年-1644年
崇禎1627年-1644年
質宗、安宗(明昭宗改) [353] 
奉天遵道寬和靜穆修文布武温恭仁孝
簡皇帝 [353] 
1607年-1646年
弘光1644年-1645年
-
- [352] 
1645年-1653年
監國魯1644年-1645年(僅監國、未稱帝)
紹宗 [354] 
配天至道弘毅肅穆思文烈武敏仁廣孝
襄皇帝 [354] 
1602年-1646年
隆武1645年-1646年
昭宗(明延平文王上) [346] 
匡皇帝(明延平文王諡) [346] 
1623年-1662年
永曆1646年-1662年
參考資料
  • 1.    姜公韜. 《中國通史· 明清史·第五章明清之際》. 九州出版社. 2010-1. 第122-125頁.
  • 2.    《明史·卷一》:十二年春二月,定遠人郭子興與其黨孫德崖等起兵濠州。元將徹裏不花憚不敢攻,而日俘良民以邀賞。太祖時年二十四,謀避兵,卜於神,去留皆不吉。乃曰:“得毋當舉大事乎?”卜之吉,大喜,遂以閏三月甲戌朔入濠見子興。子興奇其狀貌,留為親兵。戰輒勝,遂妻以所撫馬公女,即高皇后也。
  • 3.    《明史·卷一》:二十四年春正月丙寅朔,李善長等率羣臣勸進,不允。固請,乃即吳王位。建百官。
  • 4.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29,洪武元年正月乙亥條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0-05-14]
  • 5.    姜公韜. 《中國通史 明清史·第一章·元明之際·第五節 北伐與統一》. 九州出版社. 2010,第16頁.
  • 6.    《明史·卷四十》:洪武元年八月改為北平府。十月屬山東行省。二年三月改屬北平。三年四月建燕王府。永樂元年正月升為北京,改府為順天府。
  • 7.    《明史·卷七》:丁亥,詔自明年改京師為南京,北京為京師。……十一月戊辰,以遷都北京詔天下。
  • 8.    姜公韜. 《中國通史 明清史·第二章 明太祖的開國規模》. 九州出版社,2010,第40-49頁.
  • 9.    《明史·本紀第九》:即位以後,吏稱其職,政得其平,綱紀修明,倉庾充羨,閭閻樂業。歲不能災。蓋明興至是歷年六十,民氣漸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若乃強藩猝起,旋即削平,掃蕩邊塵,狡寇震懾,帝之英姿睿略,庶幾克繩祖武者歟。
  • 10.    姜公韜. 《中國通史· 明清史·第五章·明清之際·第四節·流寇亡明與清人入關—第五節·南明恢復的失敗》. 九州出版社. 2010,第122-125頁.
  • 11.    宋巖,《中國歷史上幾個朝代的疆域面積估算》:明初直轄領土達468萬平方公里,中國社會科學院,1994年。
  • 12.    《永寧寺碑記》:伏聞天之德高明,故能覆幬;地之德博厚,故能持載;聖人之德神聖,故能悦近而服遠,博施而濟眾。洪惟我朝統一以來,天下太平五十年矣。九夷八蠻,梯山航海,駢肩接踵,稽顙於闕庭之下者,民莫枚舉。惟東北奴兒干國,道在三譯之表,其民曰吉列迷及諸種野人雜居焉。皆聞風慕化,未能自至。況其地不生五穀,不產布帛,畜養惟狗。或野□□□□□□□□□物,或以捕魚為業,食肉而衣皮,好弓矢。諸般衣食之艱,不勝為言。是以皇帝敕使三至其國,招安撫慰,□□安矣。聖心以民安而未善,永樂九年春特遣內官亦失哈等率官軍一千餘人、巨船二十五艘復至其國,開設奴兒干都司。昔遼、金疇民安故業,皆相慶曰:“□□今日復見而服矣!”遂上□朝□□□都司,而餘人上授以官爵印信,賜以衣服,賞以布、鈔,大賚而還。依土立興衞所,收集舊部人民,使之自相統屬。
  • 13.    本書編輯委員會.《地圖的見證——中國疆域變遷與地圖發展》:中國地圖出版社,2015:第85頁
  • 14.    王嘉良 張繼定編著.《新編文史地辭典·中國古代史》: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第402頁
  • 15.    《明太祖實錄·卷七十九》:(洪武六年)詔置烏思藏、朵甘衞指揮使司、宣慰司二、元帥府一、招討司四、萬户府十三、千户所四,以故元國公南哥思丹八亦監藏等為指揮同知、僉事、宣慰使同知、副使、元帥、招討、萬户等官凡六十人,以攝帝師喃加巴藏卜為熾盛佛寶國師,先是遣員外郎許允德使吐番,令各族酋長舉故官至京授職,至是南加巴藏卜以所舉故元國公南哥思丹八亦監藏等來朝貢乞授職名。
  • 16.    《明史·卷三百二十一》:六月朔,詔告天下,改安南為交阯,設三司:以都督僉事呂毅掌都司事,黃中副之,前工部侍郎張顯宗、福建布政司左參政王平為左、右布政使,前河南按察使阮友彰為按察使,裴伯耆授右參議,又命尚書黃福兼掌布、按二司事。設交州、北江、諒江、三江、建平、新安、建昌、奉化、清化、鎮蠻、諒山、新平、演州、乂安、順化十五府,分轄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一縣。又設太原、宣化、嘉興、歸化、廣威五州,直隸布政司,分轄二十九縣。其他要害,鹹設衞所控制之。……六年六月,輔等振旅還京,上交阯地圖,東西一千七百六十里,南北二千八百里。安撫人民三百一十二萬有奇,獲蠻人二百八萬七千五百有奇,象、馬、牛二十三萬五千九百有奇,米粟一千三百六十萬石,船八千六百七十餘艘,軍器二百五十三萬九千八百。
  • 17.    南炳文,湯綱.《明史 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前言頁
  • 18.    《明憲宗實錄·卷一百九十八》:是歲天下户九百二十一萬六百九十户,口七千一百八十五萬一百三十二口。
  • 19.    葛劍雄.《中國人口發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第241-250頁
  • 20.    曹樹基.《中國人口史·第四卷·明時期》: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 21.    徐俊,《中國古代王朝和政權名號探源》, 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0,第298-300頁.
  • 22.    吳晗,《朱元璋傳》,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87-88頁.
  • 23.    商傳. 《明太祖朱元璋(上)》. 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 2013,第112-113頁.
  • 24.    南炳文,湯綱.《明史 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第15頁
  • 25.    姜公韜. 《中國通史 明清史·第一章 元明之際》. 九州出版社. 2010,第1-6頁.
  • 26.    吳晗,《朱元璋傳》,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15—24頁.
  • 27.    吳晗,《朱元璋傳》,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29-30頁.
  • 28.    吳晗,《朱元璋傳》,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42頁.
  • 29.    《明史·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二十四 》:太祖下徽州,以鄧愈薦,召問時務。對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太祖善之。
  • 30.    《明史 卷一 本紀第一》:二十年春二月……閏月丙辰,友諒陷太平,守將朱文遜,院判花雲、王鼎,知府許瑗死之。未幾,友諒弒其主徐壽輝,自稱皇帝,國號漢,盡有江西、湖廣地,約士誠合攻應天,應天大震。諸將議先復太平以牽之,太祖曰:“不可。彼居上游,舟師十倍於我,猝難復也。”或請自將迎擊,太祖曰:“不可。彼以偏師綴我,而全軍趨金陵,順流半日可達,吾步騎急難引還,百里趨戰,兵法所忌,非策也。”乃馳諭胡大海搗信州牽其後,而令康茂才以書紿友諒,令速來。友諒果引兵東。於是常遇春伏石灰山,徐達陣南門外,楊璟屯大勝港,張德勝等以舟師出龍江關,太祖親督軍盧龍山。乙丑,友諒至龍灣,眾欲戰,太祖曰:“天且雨,趣食,乘雨擊之。”須臾,果大雨,士卒競奮,雨止合戰,水陸夾擊,大破之,友諒乘別舸走。遂復太平,下安慶,而大海亦克信州。初,太祖令茂才紿友諒,李善長以為疑。太祖曰:“二寇合,吾首尾受敵,惟速其來而先破之,則士誠膽落矣。”已而士誠兵竟不出。
  • 31.    《明史·卷一》:二十三年春正月丙寅,遣汪河報之。二月壬申,命將士屯田積穀。是月,友諒將張定邊陷饒州。士誠將呂珍破安豐,殺劉福通。三月辛丑,太祖自將救安豐,珍敗走,以韓林兒歸滁州,乃還應天。夏四月壬戌,友諒大舉兵圍洪都。乙丑,諸全守將謝再興叛,附於士誠。五月,築禮賢館。友諒分兵陷吉安,參政劉齊、知府朱叔華死之。陷臨江,同知趙天麟死之。陷無為州,知州董會死之。秋七月癸酉,太祖自將救洪都。癸未,次湖口,先伏兵涇江口及南湖觜,遏友諒歸路,檄信州兵守武陽渡。友諒聞太祖至,解圍,逆戰於鄱陽湖。友諒兵號六十萬,聯巨舟為陣,樓櫓高十餘丈,綿亙數十里,旌旗戈盾,望之如山。丁亥,遇於康郎山,太祖分軍十一隊以御之。戊子,合戰,徐達擊其前鋒,俞通海以火炮焚其舟數十,殺傷略相當。友諒驍將張定邊直犯太祖舟,舟膠於沙,不得退,危甚,常遇春從旁射中定邊,通海復來援,舟驟進,水湧太祖舟,乃得脱。己丑,友諒悉鉅艦出戰,諸將舟小,仰攻不利,有怖色。太祖親麾之,不前,斬退縮者十餘人,人皆殊死戰。會日晡,大風起東北,乃命敢死士操七舟,實火藥蘆葦中,縱火焚友諒舟。風烈火熾,煙焰漲天,湖水盡赤。友諒兵大亂,諸將鼓譟乘之,斬首二千餘級,焚溺死者無算,友諒氣奪。辛卯,復戰,友諒復大敗。於是斂舟自守,不敢更戰。壬辰,太祖移軍扼左蠡,友諒亦退保渚磯。相持三日,其左、右二金吾將軍皆降。友諒勢益蹙,忿甚,盡殺所獲將士。而太祖則悉還所俘,傷者傅以善藥,且祭其親戚諸將陣亡者。八月壬戌,友諒食盡,趨南湖觜,為南湖軍所遏,遂突湖口。太祖邀之,順流搏戰,及於涇江。涇江軍復遮擊之,友諒中流矢死。張定邊以其子理奔武昌。九月,還應天,論功行賞。先是,太祖救安豐,劉基諫不聽。至是謂基曰:“我不當有安豐之行。使友諒乘虛直搗應天,大事去矣。乃頓兵南昌,不亡何待。友諒亡,天下不難定也。”壬午,自將徵陳理。是月,張士誠自稱吳王。冬十月壬寅,圍武昌,分徇湖北諸路,皆下。十二月丙申,還應天,常遇春留督諸軍。
  • 32.    《明史·卷一》:十六年三月癸未,進攻集慶,擒兆先,降其眾三萬六千人,皆疑懼不自保。太祖擇驍健者五百人入衞,解甲酣寢達旦,眾心始安。庚寅,再敗元兵於蔣山。元御史大夫福壽,力戰死之,蠻子海牙遁歸張士誠,康茂才降。太祖入城,悉召官吏父老諭之曰:“元政瀆擾,干戈蜂起,我來為民除亂耳,其各安堵如故。賢士吾禮用之,舊政不便者除之,吏毋貪暴殃吾民。”民乃大喜過望。改集慶路為應天府,闢夏煜、孫炎、楊憲等十餘人,葬御史大夫福壽,以旌其忠。
  • 33.    商傳. 《明太祖朱元璋(上)》. 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 2013年,第121頁.
  • 34.    宋濂,《諭中原檄》:“當此之時,天運循環,中原氣盛,億兆之中,當降生聖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今一紀於茲,未聞有治世安民者,徒使爾等戰戰兢兢,處於朝秦暮楚之地,誠可矜閔。...”
  • 35.    吳晗,《朱元璋傳》,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67-77頁.
  • 36.    姜公韜. 《中國通史 明清史·第二章 明太祖的開國規模》. 九州出版社. 2010,第13-17頁.
  • 37.    馬衞東等,《中學歷史手冊》,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4年,第353頁。
  • 38.    王天有、高壽仙 ,《明史:多重性格的時代·開國制度與政治整肅》. 中信出版社,2017,第20-45頁.
  • 39.    《明史·列傳第一百九十六》:會惟庸子馳馬於市,墜死車下,惟庸殺挽車者。帝怒,命償其死。
  • 40.    《明史·列傳第一百九十六》:十二年九月,占城來貢,惟庸等不以聞。中官出見之,入奏。帝怒,敕責省臣。惟庸及廣洋頓首謝罪,而微委其咎於禮部,部臣又委之中書。帝益怒,盡囚諸臣,窮詰主者。
  • 41.    《明史·卷一百三十二·藍玉傳》:“玉長身赬面,饒勇略,有大將才。中山、開平既沒,數總大軍,多立功。太祖遇之厚。浸驕蹇自恣,多蓄莊奴、假子,乘勢暴橫。嘗佔東昌民田,御史按問,玉怒,逐御史。”
  • 42.    《明史·卷七十二》: "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參知政事。正月,誅丞相胡惟庸,遂罷中書省。其官屬盡革,惟存中書舍人。"
  • 43.    《明史·卷三》:"二十六年春正月戊申,免天下耆民來朝。辛酉,大祀天地於南郊。二月丁丑,晉王統山西、河南軍出塞,召馮勝、傅友德、常升、王弼等還。乙酉,蜀王椿來朝。涼國公藍玉以謀反,並鶴慶侯張翼、普定侯陳桓、景川侯曹震、舳艫侯朱壽、東莞伯何榮、吏部尚書詹徽等皆坐誅。己丑,頒《逆臣錄》於天下。庚寅,耕耤田。三月辛亥,代王桂率護衞兵出塞,聽晉王節制。長興侯耿炳文練兵陝西。丙辰,馮勝、傅友德備邊山西、北平,其屬衞將校悉聽晉王、燕王節制。庚申,詔二王軍務大者始以聞。壬戌,會寧侯張温坐藍玉黨誅。"
  • 44.    《明通鑑》卷十一:至是燕王自北平奔喪,援遺詔止之,於是諸王皆不悦,流言煽動,聞於朝廷。謂子澄曰:“先生憶昔東角門之言乎?”對曰:“不敢忘。”於是始與泰建削藩之議。
  • 45.    《明鑑綱目》卷一:乃命曹國公李景隆以備邊為名,猝至開封,圍王宮,執之以歸。……乃廢橚為庶人,竄蒙化。諸子皆別徙。
  • 46.    《明鑑綱目》卷二:(建文元年)夏四月,湘王柏自焚死,齊王榑、代王桂有罪,廢為庶人。柏膂力過人,握刀槊弓矢,馳馬若飛。至是有告其反者。帝遣使即訊,柏焚其宮室,彎弓躍馬,投火中死。榑累歷塞上,以武功喜,時與燕通,為府中人所告;會代郡亦上變,乃廢二王為庶人,錮榑京師,幽桂大同。
  • 47.    《明鑑綱目》卷二:(建文元年)六月,岷王楩有罪,廢為庶人:西平侯沐晟奏楩不法,廢為庶人,徙漳州。
  • 48.    王天有、高壽仙 ,《明史:多重性格的時代·從創業到守成的轉變》. 中信出版社,2017,第46-65頁.
  • 49.    姜公韜. 《中國通史·明清史·第三章 ·制度的更張與勢力的發揚》. 九州出版社. 2010,第52-56頁.
  • 50.    蔡石山著,江政寬譯,《永樂大帝:一箇中國帝王的精神肖像·永樂和蒙古人》,中華書局,2009,第145-146頁.
  • 51.    《永寧寺記》. "永樂九年春特遣內官亦失哈等率官軍一千餘人、巨船二十五艘復至其國,開設奴兒干都司。昔遼、金疇民安故業,皆相慶曰:“□□今日復見而服矣!”遂上□朝□□□都司,而餘人上授以官爵印信,賜以衣服,賞以布、鈔,大賚而還。依土立興衞所,收集舊部人民,使之自相統屬。"
  • 52.    《殊域周咨錄·卷九》:“自永樂改元,遣使四出,招諭海番,貢獻迭至,奇貨重寶,前代所稀,充溢府庫。貧民承令博買,或多致富,而國用亦羨裕矣。”
  • 53.    《明英宗實錄·卷二百八十七》:永樂、宣德間,屢下西洋收買黃金、珍珠、寶石諸物,今停止三十餘年,府藏虗竭。
  • 54.    《明英宗實錄·卷三百》:永樂間,差內官下西洋,並往廣東買辦採撈珍珠,故國用充足,今久不採,府庫空虛。
  • 55.    姜公韜. 《中國通史·明清史·第三章 ·制度的更張與勢力的發揚》. 九州出版社. 2010. 第56-60頁.
  • 56.    《明史·本紀七》:文皇少長習兵,據幽燕形勝之地,乘建文孱弱,長驅內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後,躬行節儉,水旱朝告夕振,無有壅蔽。知人善任,表裏洞達,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明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
  • 57.    任之.《新編中華歷史五千年—明朝》.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150-151頁
  • 58.    《明史·卷八·本紀第八》贊曰:“當靖難師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濟師。其後成祖乘輿,歲出北征,東宮監國,朝無廢事。然中遘媒孽,瀕於危疑者屢矣,而終以誠敬獲全。善乎其告人曰“吾知儘子職而已,不知有讒人也”,是可為萬世子臣之法矣。在位一載。用人行政,善不勝書。使天假之年,涵濡休養,德化之盛,豈不與文、景比隆哉。
  • 59.    “仁宣之治”的幕後推手  .大河網[引用日期2019-08-06]
  • 60.    《明史·卷九》:“贊曰:仁宗為太子,失愛於成誼。其危而復安,太孫蓋有力焉。即位以後,吏稱其職,政得其平,綱紀修明,倉庾充羨,閭閻樂業。歲不能災。蓋明興至是歷年六十,民氣漸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若乃強籓猝起,旋即削平,掃蕩邊塵,狡寇震懾,帝之英姿睿略,庶幾克繩祖武者歟。 ”
  • 61.    得造化之妙:明宣宗的書與畫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4-04-01]
  • 62.    明朝為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太監帝國(圖)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4-03-26]
  • 63.    《明通鑑·卷22》:“(張太皇太后言)皇帝年幼,豈知此輩自古禍人家國?我聽帝暨諸大臣留振,此後不得令幹國事也。”
  • 64.    《明史紀事本末·卷29》:“朕自在春宮,至登大位,幾二十年。爾夙夜在側,寢食弗違,保護贊輔,克盡乃心,正言忠告,裨益實多。”
  • 65.    《明史紀事本末·卷29》:“朕自在春宮,至登大位,幾二十年。爾夙夜在側,寢食弗違,保護贊輔,克盡乃心,正言忠告,裨益實多。”
  • 66.    王天有、高壽仙 ,《明史:多重性格的時代·土木之變與保衞京師、天順與成化年間的政治變亂》. 中信出版社,2017,第46-65頁.
  • 67.    朱紹侯.《中國古代史 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第208頁
  • 68.    南炳文,湯綱.《明史 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第214頁
  • 69.    《順天目錄》:“明日於土木駐營。宣府報至,遣成國公率五萬兵迎之。勇而無謀,冒入鷂兒嶺,胡寇于山兩翼邀阻夾攻,殺之殆盡,遂乘勝至土木。明日巳時,合圍大營,不敢行。八月十五日也,將午,人馬一二日不飲水,渴極,掘井至二丈,深無泉。寇見不行,退圍。速傳令台營南行就水,行未三四里,寇復圍,四面擊之,竟無一人與鬥,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營中,積疊如山。幸而胡人貪得利,不專於殺,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滿載而還。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況乘輿為其所獲,其偶然哉?”
  • 70.    《明史·卷169》:“帝將親征也先,直率廷臣力諫”。
  • 71.    李賢,《順天目錄》:“明日於土木駐營。宣府報至,遣成國公率五萬兵迎之。勇而無謀,冒入鷂兒嶺,胡寇于山兩翼邀阻夾攻,殺之殆盡,遂乘勝至土木。明日巳時,合圍大營,不敢行。八月十五日也,將午,人馬一二日不飲水,渴極,掘井至二丈,深無泉。寇見不行,退圍。速傳令台營南行就水,行未三四里,寇復圍,四面擊之,竟無一人與鬥,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營中,積疊如山。幸而胡人貪得利,不專於殺,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滿載而還。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況乘輿為其所獲,其偶然哉?”
  • 72.    《明史紀事本末·卷32》:“初,師既敗,上乃下馬盤膝面南坐”。
  • 73.    《明史紀事本末·卷29·王振用事》:“(樊忠言)吾為天下誅此賊。”
  • 74.    《明史紀事本末·卷32》:“軍士脱者逾山墜谷,連日飢餓,僅得達關。騾馬二十餘萬,並衣甲器械輜重,盡為也先所得。太監喜寧降於也先,盡以中國虛實告之。”
  • 75.    《明史·卷一百七十·于謙傳》:“初,大臣憂國無主,太子方幼,寇且至,請皇太后立郕王。王驚謝至再。謙颺言曰:“臣等誠憂國家,非為私計。”王乃受命。”
  • 76.    《明史·卷一百七十·于謙傳》:“帝深納之。十月敕謙提督各營軍馬。”
  • 77.    《明史·卷一百七十·于謙傳》:“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斬其將;軍不顧將先退者,後隊斬前隊;敢違軍令者,格殺勿論。”
  • 78.    《明史·卷一百七十·于謙傳》:“寇轉至西直門,都督孫鏜御之,亨亦分兵至,寇引退。副總兵武興擊寇彰義門,與都督王敬挫其前鋒。寇且卻,而內官數百騎欲爭功,躍馬競前。陣亂,興被流矢死,寇逐至土城。居民升屋,號呼投磚石擊寇,譁聲動天。王竑及福壽援至,寇乃卻。相持五日,也先邀請既不應,戰又不利,知終弗可得志,又聞勤王師且至,恐斷其歸路,遂擁上皇由良鄉西去。謙調諸將追擊,至關而還。”
  • 79.    《明史·卷一百七十·于謙傳》:“論功,加謙少保,總督軍務。謙曰:“四郊多壘,卿大夫之恥也,敢邀功賞哉!”固辭,不允。乃益兵守真、保、涿、易諸府州,請以大臣鎮山西,防寇南侵。”
  • 80.    明·焦竑編,《國朝獻徵錄·兵部尚書於公謙傳》(卷38,王世貞書):“時複議遣使與也先和且迎太上羣臣王直等請之力上意不懌曰我非貧此位而卿等強樹焉而今復作紛紜何眾不知所對謙從容曰天位已定寧復有它言和者覬以解目前而得?備耳上顧而改容曰從汝從汝於是左都御史楊善以使往而上皇返駕”。
  • 81.    沈一民,馮雪飛. 《盛世中國·明朝卷·土木之變》. 華藝出版社. 2009.
  • 82.    《明史·卷一百七十·于謙傳》:“景泰八年正月壬午,亨與吉祥、有貞等既迎上皇復位,宣諭朝臣畢,即執謙與大學士王文下獄。誣謙等與黃竑構邪議,更立東宮;又與太監王誠、舒良、張永、王勤等謀迎立襄王子。亨等主其議,嗾言官上之。都御史蕭惟禎定讞。坐以謀逆,處極刑。”
  • 83.    《稗事彙編》記載:“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後世勿復為。”
  • 84.    蔡美彪,南炳文等.《中國通史(八)》:人民出版社,2009:第169-171頁
  • 85.    查繼佐.《罪惟錄·列傳卷2·皇后列傳》皇太后周氏曰:“彼有何美,而承恩多?”明憲宗曰:“彼撫摩吾安之,不在貌也。”
  • 86.    姜公韜. 《中國通史· 明清史·第四章· 明朝中後期的政局》. 九州出版社. 2010-1. 第51-71頁.
  • 87.    《明史·卷一百八十·列傳第六十八》:“當是時,帝更新庶政,言路大開。新進者爭,欲以功名自見。”
  • 88.    夏燮.《明通鑑·卷40》。
  • 89.    《明史·卷三百四·懷恩傳》:“一時正人匯進,恩之力也。”
  • 90.    《明史·孝宗紀贊》:“孝宗兒能恭儉有制,勤政愛民,兢兢於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寧,民物康阜。”
  • 91.    王天有、高壽仙 ,《明史:多重性格的時代·從弘治中興到正德亂局·嘉靖初政與大禮紛爭》. 中信出版社,2017,第159-171頁. 第211-224頁.
  • 92.    《明史列傳一百八十七·方伎·吳傑傳》“正德中,武宗得疾,傑一藥而癒,即擢御醫。一日,帝射獵還,憊甚,感血疾。服傑藥愈,進一官。自是,每愈帝一疾,輒進一官,積至太醫院使,前後賜彪虎衣、繡春刀及銀幣甚厚。帝每行幸,必以傑扈行。帝欲南巡,傑諫曰:“聖躬未安,不宜遠涉。”帝怒,叱左右掖出。及駕還,漁於清江浦,溺而得疾。至臨清,急遣使召傑,比至,疾已深,遂扈歸通州。時江彬握兵居左右,慮帝晏駕己得禍,力請幸宣府。傑憂之,語近侍曰:“疾亟矣,僅可還大內。倘至宣府有不諱,吾輩寧有死所乎!”近侍懼,百方勸帝,始還京師。甫還而帝崩,彬伏誅,中外晏然,傑有力焉。”
  • 93.    姜公韜. 《中國通史 明清史第四章 明朝中後期的政局 》. 九州出版社. 2010-1: 第82-87頁.
  • 94.    姜公韜. 《中國通史· 明清史·第四章 明朝中後期的政局·第四節 議禮與奉道—第五節 南倭北虜》. 九州出版社. 2010-1. 第82-90頁.
  • 95.    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編》中記述嘉靖末年因海內宴安,社會上書畫古玩收藏之風的興起:“嘉靖末年,海內宴安。士大夫富厚者,以治園亭,教歌舞之隙,間及古玩。”
  • 96.    王天有、高壽仙 ,《明史:多重性格的時代·十三章,世宗失道與隆萬改革; 第十四章 北虜南倭問題及其解決方法》. 中信出版社,2017,第227-271頁.
  • 97.    時濤,宋巖 .《圖説中國曆代君主帝王276——大明王朝》:中國長安出版社,2009.
  • 98.    張居正變法與萬曆怠政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4-03-27]
  • 99.    姜公韜. 《中國通史 明清史第四章 明朝中後期的政局 》. 九州出版社. 2010-1: 第97-105頁.
  • 100.    樊樹志. 《萬曆皇帝傳》. 鳳凰出版社(原江蘇古籍出版社).
  • 101.    《明史紀事本末‧卷六七‧爭國本》:“元子嬰弱,少俟二三年舉行”。
  • 102.    王天有、高壽仙 ,《明史:多重性格的時代·第四篇 ·第十七章 神宗貪怠與東林會議》. 中信出版社,2017, 第327-345頁.
  • 103.    《明實錄·神宗實錄》卷一. "上明習政事,乾綱獨攬,予奪進退,莫可測識。晚頗厭言官,章奏概置不報。然每遇大事,未嘗不折衷羣議歸之。聖裁中外,振聳四封。"
  • 104.    姜公韜. 《中國通史 明清史·第五章 明清之際 》. 九州出版社. 2010-1: 第105-110頁.
  • 105.    《明神宗實錄》卷四一九,記萬曆三十四年大學士沈鯉等上言:“今吏部尚書缺已三年,左都御史亦缺一年,刑、工二部僅以一侍郎兼理,大司馬(指兵部尚書)既久在告,而左、右司馬(指兵部左、右侍郎)亦未有代匱者,禮部止一侍郎李廷機,今亦在告,户部止有一尚書。蓋總計部院堂上官共三十一員,見缺二十四員,其久注門籍者尚不在數內。此猶可為國乎?”
  • 106.    趙翼《廿二史札記·萬曆中礦税之害》:“論者謂明之亡,不亡於崇禎而亡於萬曆。”清高宗在《明長陵神功聖德碑》則道:“明之亡非亡於流寇,而亡於神宗之荒唐,及天啓時閹宦之專橫,大臣志在祿位金錢,百官專務鑽營阿諛。及思宗即位,逆閹雖誅,而天下之勢,已如河決不可復塞,魚爛不可復收矣。而又苛察太甚,人懷自免之心。小民疾苦而無告,故相聚為盜,闖賊乘之,而明社遂屋。嗚呼!有天下者,可不知所戒懼哉?”
  • 107.    《明史·卷350·陳增傳》. "寧夏用兵,費帑金二百餘萬。其冬,朝鮮用兵,首尾八年,費帑金七百餘萬。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費帑金二三百萬。三大徵踵接,國用大匱"
  • 108.    《明史·卷123·王德完傳》. "近歲寧夏用兵,費百八十餘萬;朝鮮之役,七百八十餘萬;播州之役,二百餘萬"。
  • 109.    《明實錄·神宗實錄》卷之五百九十六,七月丙申條. "上疾大漸,召英國公張惟賢、大學士方從哲、吏部尚書周嘉謨、户部尚書李汝華、兵部尚書董嘉善、署刑部事摠督倉場尚書張問達、署工部事協理戎政尚書黃克纘、禮部右侍郎孫如遊等入見於弘德殿。勉以用心辦事,大小諸臣各致詞問安。尚書周嘉謨仍以用人為請隨賜。俞允諸臣叩頭而出。上諭內閣:‘朕嗣祖宗大統歷今四十八年,久因國事焦勞以致脾疾,遽不能起。有負先皇付託惟。皇太子青宮有年,實賴卿與司禮監協心輔佐。遵守祖制,保固皇圖,卿功在社稷萬世不泯。’是日,上崩。"
  • 110.    《明實錄·神宗實錄》卷之五百九十六,七月丙申條. "上疾大漸,召英國公張惟賢、大學士方從哲、吏部尚書周嘉謨、户部尚書李汝華、兵部尚書董嘉善、署刑部事摠督倉場尚書張問達、署工部事協理戎政尚書黃克纘、禮部右侍郎孫如遊等入見於弘德殿。勉以用心辦事,大小諸臣各致詞問安。尚書周嘉謨仍以用人為請隨賜。俞允諸臣叩頭而出。上諭內閣:‘朕嗣祖宗大統歷今四十八年,久因國事焦勞以致脾疾,遽不能起。有負先皇付託惟。皇太子青宮有年,實賴卿與司禮監協心輔佐。遵守祖制,保固皇圖,卿功在社稷萬世不泯。’是日,上崩。"
  • 111.    朱紹侯.《中國古代史 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第250-252頁
  • 112.    《明季北略》(卷1):“科臣何士晉請窮其事,上大怒因召百官進。百官膝而前,時太子、三皇孫俱侍。上曰:昨有風癲張差突入東宮傷人,此是異事,與朕何與?外庭有許多閒説,爾等誰無父子,乃欲離間我父子耶?止將有名人張差、龐保、劉成,即時凌遲處死。其餘不許波及無辜一人。尋執太子手,示羣臣曰:此兒極孝,我極愛惜他。時御史劉光復伏於眾中,喜極揚言曰:陛下極慈愛,太子極仁孝。因班聯稍後,聲頗高,上誤以為別有所爭。命中涓拿下,承旨者梃杖交下,上令押朝房待旨。怒稍夷,又以手約太子體曰:彼從六尺孤,養至今成丈夫矣。我有別意,何不於此時更置。至今長成,又何疑耶?尋誅張差於市,斃龐、劉於內庭,事遂寢。於是罷王之採官,補何士晉於外。”
  • 113.    《明季北略》(卷1):“楊漣論內官崔文升用藥之誤,言帝疾法宜清補,文升反投以相反相伐之劑云云。此八月二十四日疏。九月三日,御史鄭宗周請下文升法司嚴鞫,言往歲張差之變,禍幾不測,張差之後因有文升,致先帝一旦崩逝,當寸斬之。結事惠世揚奏崔文升輕用剝伐之藥,傷損先帝。科臣台臣論之,輔臣方從哲,又何心而代擬出脱。南京太常寺少卿曹珍疏,請究醫藥奸黨陰謀,謂當與先年梃擊青宮,同一奸謀雲。南台御史傅宗皋論崔文升用藥之誤。御史馬逢皋、南御史李希孔交章劾文升用藥之故,宜正典刑。刑部主事王之採奏請復先帝之仇,論李選侍、鄭貴妃、崔文升、李可灼共一線索。禮部尚書孫慎行參方從哲、李可灼進藥之罪。吏部尚書張問達會同户部尚書汪應蛟等公奏曰:李可灼非醫官也,一旦以紅丸輕進,而龍馭上升,罪勝誅乎?崔文升身歷提督,當可灼進紅丸之時,何不詳察,罪又在可灼上矣。上諭李可灼拿解法司究問正罪。崔文升發遣南京三年。戍可灼。御史郭如楚,論李可灼之罪。”
  • 114.    《明史》(卷114):“康妃李氏,光宗選侍也。時宮中有二李選侍,人稱東、西李。康妃者,西李也,最有寵,嘗撫視熹宗及莊烈帝。光宗即位,不豫,召大臣入,帝御暖閣,憑几,命封選侍為皇貴妃。選侍趣熹宗出曰:“欲封后。”帝不應。禮部侍郎孫如遊奏曰:“今兩太后及元妃、才人諡號俱未上,俟四大禮舉行後未晚。”既而帝崩,選侍尚居乾清宮,外廷洶懼,疑選侍欲聽政。大學士劉一燝、吏部尚書周嘉謨、兵科都給事中楊漣、御史左光斗等上疏力爭,選侍移居仁壽殿。事詳一燝、漣傳。”
  • 115.    《明季北略》(卷2). "予按鄭貴妃慧人也,神宗寵之,生福王;李選侍鄭黨也,光宗寵之。當光宗登極,鄭、李進美人等,遂致不起。光宗崩,李選侍猶居幹清宮,欲與熹宗同居,邀封后,垂簾稱制;而楊、左等以選侍素無德,又非生母、嫡母與養母,恐有武氏之禍,必欲令選侍出幹清宮,不與熹宗同居,豎議甚正,未免稍激,遂為羣小所忌,而禍自此始矣。"。
  • 116.    《明季北略》(卷2):“點將錄(阮大鋮作。獻魏奄,指為東林惡黨)天罡星托塔天王李三才、及時雨葉向高、天巧星浪子錢謙益,聖手書生文震孟、白麪郎君鄭鄤、霹靂火惠世揚、鼓上蚤汪文言、大刀楊漣、智多星繆昌期等共三十六人。地煞星神機軍師顧大章、青面獸左光斗、金眼彪魏大中、旱地忽律遊士任等共七十二人。”
  • 117.    《明史: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第四篇 ·第十九章 ·天啓崇禎年間的政治亂象· 第二十章 內外威脅與明朝滅亡》. . 第363頁-第404頁.
  • 118.    《崇禎長編》卷之三十七 諭以袁崇煥付託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款則斬師,縱敵長驅,頓兵不戰,援兵四集盡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潛攜喇麻堅請入城,種種罪惡。命刑部會官磔示依律家屬十六以上處斬,十五以下給功臣家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產兄弟於二千里外,餘俱釋不問。
  • 119.    《甲申朝事小計·抱陽生. 卷六提到》. "崇禎十六年二月北京,“大疫,人鬼錯雜。薄暮人屏不行。貿易者多得紙錢,置水投之,有聲則錢,無聲則紙。甚至白日成陣,牆上及屋脊行走,揶揄居人。每夜則痛哭咆哮,聞有聲而逐有影”。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卷七十八中説““京師內外城堞凡十五萬四千有奇,京營兵疫,其精鋭又太監選去,登陴訣羸弱五六萬人,內閹數千人,守陴不充”。"
  • 120.    《明史·卷三百九》:獻忠遂僣號大西國王,改元大順,冬十一月庚寅,即偽位,以蜀王府為宮,名成都曰西京。
  • 121.    《明史·后妃列傳·莊烈帝愍周皇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暝,都城陷,帝泣語後曰:“大事去矣。”後頓首曰:“妾事陛下十有八年,卒不聽一語,至有今日。”乃撫太子、二王慟哭,遣之出宮。帝令後自裁。後入室闔户,宮人出奏,猶雲“皇后領旨”。後遂先帝崩。帝又命袁貴妃自縊,系絕,久之蘇。帝拔劍斫其肩,又斫所御妃嬪數人,袁妃卒不殊。世祖章皇帝定鼎,諡後曰莊烈愍皇后,與帝同葬田貴妃寢園,名曰思陵。下所司給袁妃居宅,贍養終其身。
  • 122.    《明史》列傳第九曰:“長平公主,年十六,帝選周顯尚主。將婚,以寇警暫停。城陷,帝入壽寧宮,主牽帝衣哭。帝曰:‘汝何故生我家!’以劍揮斫之,斷左臂;又斫昭仁公主於昭仁殿。越五日,長平主復甦。大清順治二年上書言:‘九死臣妾,跼蹐高天,願髡緇空王,稍申罔極。’詔不許,命顯復尚故主,土田邸第金錢車馬錫予有加。主涕泣。逾年病卒。賜葬廣寧門外。”
  • 123.    鄭達,《野史無文》記載:在北京被加以謀為不軌的罪名凌遲處死。
  • 124.    姜公韜. 《中國通史 明清史·第五章 明清之際 》. 九州出版社. 2010-1: 第122頁-第133頁. ISBN 9787510800627.
  • 125.    《南明史·第二節 李成棟以廣東全省反正》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3-27]
  • 126.    黃宗羲:《永曆紀年》:“逮夫李定國桂林、衡陽之戰,兩蹶名王,天下震動。此萬曆戊午以來全盛天下所不能有。”。
  • 127.    劉健《庭聞錄》卷三記十二月初二日,吳三桂派遣高得捷等往迎,“是日日昃,緬紿永曆曰:‘晉王(李定國)至矣。今送帝出就晉王軍。’縛竹椅為肩輿舁永曆入舟,及岸,水淺舟膠,高得捷負以登岸。永曆問其名,曰:‘臣平西王前鋒高得捷也。’永曆曰:‘平西王,吳三桂也。今來此乎!’遂默然。初三日,永曆至舊晚坡。”
  • 128.    劉健《庭聞錄》記:“七月十九日,緬酋盡殺永曆從臣。”
  • 129.    康熙三十五年《雲南府志》卷五《沿革》記:吳三桂“遣固山楊珅、章京夏國相等縊永曆於篦子坡,焚其屍揚之,家屬送京。”
  • 130.    鄧凱《求野錄》記劉文秀遺表:“我死,國事可預知。臣精兵三萬人皆在黎雅建越之間,嘗窖金二十萬,臣將郝承裔知之。臣死之後,若有倉猝,臣妻操盤匜以待,臣子御駕靮以備御。請駕幸蜀,以十三家之兵出營陜、洛,庶幾轉敗為功也。”
  • 131.    姜公韜. 《中國通史· 明清史·第三章 ·制度的更張與勢力的發揚》. 九州出版社. 2010-1. 第40頁-第49頁. ISBN 9787510800627.
  • 132.    《明宣宗實錄·卷三十一》:“升遼東都指揮同知康旺為都指揮使都指揮僉事王肇舟佟答剌哈為都指揮同知東寧衞指揮使金聲為都指揮僉事旺等累使奴兒干”。 正因奴兒干都司非常駐機構,故才會
  • 133.    《明宣宗實錄卷一百十五》:凡採捕造船運糧等事悉皆停止凡帶去物件悉於遼東官庫內寄收其差去內外官員人等俱令回京官軍人等各回衞所
  • 134.    《明史·卷四十一》:鐵嶺衞洪武二十一年三月以古鐵嶺城置。二十六年四月遷於古嚚州之地,即今治也。
  • 135.    《明史·卷三十》:永樂二年,酋長困即來、買住率眾來歸。命置沙州衞,授二人指揮使,賜印誥、冠帶、襲衣。
  • 136.    《殊域周咨錄·卷十三》:長陵初設關外七衞:曰哈密;曰安定;曰阿端;曰赤斤蒙古;曰曲先;曰罕東左。七衞皆在嘉峪關西,哈密又在六衞西。東去肅州,西去土魯蕃各千百里,北至瓦剌數百里。
  • 137.    《明史·卷三百二十九》:八年,把塔木兒子罕慎以父卒請嗣職。帝許之,而不命其主國事,國中政令無所出。土魯番速檀阿力乘機襲破其城,執王母,奪金印,以忠順王孫女為妾,據守其地。……土魯番久據哈密,朝命邊臣築苦峪城,移哈密衞於其地。十八年春,罕慎糾罕東、赤斤二衞,得兵一千三百人,與己所部共萬人,夜襲哈密城破之,牙蘭遁走;乘勢連復八城,遂還居故土。
  • 138.    馬文升《興復哈密國王記》:弘治元年,阿黑麻以罕慎非貴族,乃假結親而殺之。……弘治四年,本酋遂以金印、城池來歸,守臣具聞,事下兵部。 ……弘治五年二月,予集議請以陝巴襲封忠順王主哈密,然尚未給冠服也。守臣急欲成功,倉卒遣使送之於哈密。未幾,諸番夷以陝巴無所犒賜,而阿黑麻復怒大頭目都督阿木郎嘗克其賞賜,又嘗虜其部落頭畜,遂殺阿木郎,復虜陝巴及金印以去,時弘治六年也。……予乃於弘治八年請敕甘州守臣揀選精鋭漢兵如前數,令分守肅州副總兵彭清統領,由南山取快捷方式,馳至罕東,急調番兵齊足,乘夜兼道襲斬牙蘭。而守臣貪功,乃親率漢兵至肅州,又久駐嘉峪關外,候罕東兵不至,即命彭清由無水草常道往。牙蘭預知之,皆遁去。泊兵至哈密,獲城追剿之,僅斬首六十餘,而威大振於西域,巡按御史以功冊聞。予以兵遠至哈密,雖未得牙蘭,而擒斬亦多,且軍士重勞,悉加犒賞。
  • 139.    《明史·卷三百三十》:嘉靖七年夏,率部族五千四百人來歸,沙州遂為土魯番所有。
  • 140.    《明太祖實錄·卷五十三》:故元陝西行省吐蕃宣慰使何鎖南普等,以元所授金銀牌印宣敕詣左副副將軍鄧愈軍門降,及鎮西武靖王卜納剌亦以吐蕃諸部來降。先是,命狹西行省員外郎許允德招諭吐蕃十八族、大石門、鐵城、洮州、岷州等處,至是何鎖南普等來降。
  • 141.    《明太祖實錄·卷九十一》:(洪武七年)詔置西安行都指揮使司於河州,升河州衞指揮司韋正為都指揮使,總轄河州、朵甘、烏思藏三衞,升朵甘、烏思藏二衞為行都指揮使司。
  • 142.    《明太祖·卷七十九》:仍遣詔諭朵甘烏思藏等處曰:“我國家受天明命,統馭萬方,恩撫善良,武威不服,凡在幅員之內,鹹推一視之仁。近者攝帝師喃加巴藏卜以所舉烏思藏、朵甘思地面故元國公司徒,各宣慰司、招討司、元帥府、萬户、千户等官,自遠來朝,陳請職名,以安各族。朕嘉其識達天命慕義來庭,不勞師旅之徵,俱效職方之貢宜,從所請以綏遠人,以攝帝師喃加巴藏卜為熾盛佛寶國師,給賜玉印,南哥思丹八亦監藏等為朵甘、烏思藏武衞諸司等官,鎮撫軍民,皆給誥印,自今為官者,務遵朝廷之法,撫安一方,為僧者務敦化導之,誠率民為善,以共樂太平。”
  • 143.    《明太祖實錄·卷二百二十》:西寧衞所屬西番土酋亦令真奔言:“諸番族皆野居散聚,射獵為食,請歲輸馬二百匹為常賦。”從之。
  • 144.    《明太祖實錄·卷一百五十三》:(洪武十六年)丁丑,松州衞指揮僉事耿忠言:“臣所轄松潘等處安撫司各簇長官司,宜以其户口之數量其民力,歲令納馬置驛,而籍其民充驛夫,以供徭役從之。”
  • 145.    《明太祖實錄·卷一百八十八》:天全六番招討司八鄉之民,宜悉免其徭役,專令蒸造烏茶,運至巖州,置倉收貯,以易蕃馬,比之雅州易馬,其利倍之,且於打煎爐,原易馬處相去甚近,而價增於彼,則番民如蟻之,慕羶歸市,必眾四也,巖州既立倉易馬,則蕃民運茶出境,倍收其税,其餘物貨至者必多,又魚通九枝,蠻民所種水陸之田,遞年無徵,若令歲輸租米。
  • 146.    《明太祖實錄·卷一百五十》:(洪武十六年)敕諭松州衞指揮僉事耿忠曰:“西番之民歸附已久,而未嘗責其貢賦,聞其地多馬,宜計其地之多寡以出賦,如三千户,則三户共出馬一匹;四千户,則四户共出馬一匹,定為土賦。庶使其知尊君親上奉朝廷之禮也。”
  • 147.    《明太宗實錄·卷六十五》:(永樂五年)辛未,敕都指揮同知劉昭、何銘等往西番朵甘烏思藏等處,設立站赤,撫安軍民。
  • 148.    《明太宗實錄·卷八十八》:(永樂七年)陝西都指揮同知何銘等六十人往烏斯藏等處分置驛站,還奏。
  • 149.    《明太宗實錄·卷一百四十七》:(永樂十二年)己卯,遣中官楊三保齎敕往諭烏思藏怕木竹巴灌頂國師闡化王吉剌思巴監藏巴里藏卜、必力工瓦闡教王領真巴兒吉監藏、管覺灌頂國師護教王宗巴幹即南哥巴藏卜、靈藏頂國師贊善王著思巴兒監藏巴藏卜及川卜、川藏、隴答、朵甘、答籠、匝常、剌恰、廣迭、上下卭部,隴卜諸處大小頭目,令所轄地方驛站有未復舊者,悉如舊設置,以通使命。
  • 150.    《明史·卷三百三十一》:明年命與護教、贊善二王,必力工瓦國師及必裏、朵甘、隴答諸衞,川藏諸族,復置驛站,通道往來。十一年,中官楊三保使烏斯藏還,其王遣從子劄結等隨之入貢。明年覆命三保使其地,令與闡教、護教、贊善三王及川卜、川藏等共修驛站,諸未復者盡復之。自是道路畢通,使臣往還數萬裏,無虞寇盜矣。
  • 151.    《明史·卷四十六》:洪武十五年二月癸丑平雲南,置雲南都指揮使司。乙卯置雲南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 152.    《殊域周咨錄·卷九》:於是百夷皆請內附,以次入貢,因而受職。今其地為府者二:曰孟定;曰孟艮。為州者四:曰鎮康;曰灣甸;曰大侯;曰威遠。宣慰司六:曰車裏;曰木邦;曰孟養;曰緬甸;曰八百大甸;曰老撾。宣撫司三:曰南甸;曰幹崖;曰隴川(舊為麓川平緬)。長官司二:曰鈕兀;曰芒市。多有自古不通中國者。其內老撾最遠,西北至布政司三十八程。凡諸聚落至布政司無裏數,但以程計而已。
  • 153.    《明史·卷四十六》:大古剌軍民宣慰使司、底馬撒軍民宣慰使司、小古剌長官司、茶山長官司、底板長官司、孟倫長官司、八家塔長官司俱永樂四年六月置。……底兀刺宣慰使司永樂二十二年三月置。
  • 154.    《明宣宗實錄·卷三十三》:命行在禮部左侍郎李琦、工部右侍郎羅汝敬為正使,通政司右通政黃驥、鴻臚寺卿徐永達為副使,齎詔撫諭安南,詔曰:惟天至仁,從民所欲,惟君體天,順人以治。昔我太祖高皇帝肇膺 天命,統御華夷,安南國王陳日煃首先歸誠,恭效臣節,逮其後嗣始終一心,既為賊臣黎季犛所弒篡陳氏之位,屠陳氏之宗,毒害國人,罔所訴告我太宗文皇帝,命將出師往致天討除殘繼絕,實本聖仁,其黎季犛父子鹹已生擒,而陳氏之後歷詢國中久而未得,乃命郡縣其地,置吏撫綏越歲,既久,所置之吏撫馭乖方,致其弗靖復勤師旅,朕為天下主,詎忍一方久受其弊夙夜,在唸圖惟輯寧今總兵者,以安南頭目黎利等之詞來聞,謂前國王陳氏遺嗣有存人,思其先請,命承繼永奉職貢,覽詞懇切,良契朕懷,宜敷恩命與之維新,凡交趾大小官員軍民人等,有犯罪無大小鹹赦除之,前安南王陳氏之孫令頭目耆老同具實來聞,即遣使冊封朝貢,仍遵洪武舊制,總兵官成山侯王通等即率官軍各回原衞所,交阯都司布政司、按察司、衞、所、府、州、縣文武官吏旗軍人等各帶家屬回還,鎮守公差內官、內使悉皆回京,於戲興滅,繼絕上承。
  • 155.    《殊域周咨錄·卷五·南蠻》:羅汝敬等至交州,黎利已先弒,詐言遇疾卒。設女樂宴飲。汝敬怒,盡碎其器,叱曰:“國嗣亡而用吉禮,何也?”四年二月,汝敬等還。利遣人貢方物。三月,遣通政徐琦、永達、行人張聰敕諭利。三月,琦等還,利遣人貢金銀釒口器方物。並上國人奏,言陳氏孫已卒,子孫並絕。利撫綏有方,得民心,乞令管攝,永為藩臣,奉職貢。六年五月,利上表謝罪,獻代身金人。六月,遣行在禮部侍郎章敞、通政徐琦詔利權署安南國事。七年二月,敞等還。利遣人貢謝。
  • 156.    郭紅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明代卷》,復旦大學出版社,第1版,2007年
  • 157.    《細説明朝》〈二一、州、省〉. 黎東方. 第51頁
  • 158.    《細説明朝》〈三二、內閣〉. 黎東方. 第77頁
  • 159.    《細説明朝》〈二七、六 部〉. 黎東方. 第63頁
  • 160.    《細説明朝》〈二八、都察院、十三道〉. 黎東方. 第69頁
  • 161.    《細説明朝》〈二九、六科 三○、五寺〉. 黎東方. 第71頁-第74頁
  • 162.    丁易,《明代特務政治研究》
  • 163.    《細説明朝》〈三一、三公、三孤;詹事府、翰林院〉. 黎東方. 第75頁
  • 164.    張顯清,《明代政治史》,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版,2003年
  • 165.    《細説明朝》〈二五、軍民分籍、衞所〉. 黎東方. 第59頁-第60頁
  • 166.    《細説明朝》〈二六、五軍都督府、兵部〉. 黎東方. 第61頁-第62頁
  • 167.    姜公韜. 《中國通史·明清史·第七章 五百年社會文化的掠影》. 九州出版社. 2010. 第119-126頁.
  • 168.    (明)吳應箕,《樓山堂集·卷十·兵事策第十》江南“地窄人稠,半仰食於江、楚、廬、安之粟”。
  • 169.    《明世宗實錄·卷五百四十五》,嘉靖四十四年四月丙戍條。
  • 170.    曹鴻濤.《大明風物誌》. 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2008:第123頁
  • 171.    白壽彝總主編;王毓銓主編.《中國通史·第9卷·明時期 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第770頁
  • 172.    李默主編.《中國歷史上的八大盛世時期》.廣州:廣東旅遊出版社,2013:第71-72頁
  • 173.    曹樹基.《中國人口史·第五卷·清時期》.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829頁
  • 174.    李慕南.《社會經濟·社會卷》.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第304-305頁
  • 175.    易中天.《帝國的終結》:浙江文藝出版社,2014-10:第254頁
  • 176.    趙文林、謝淑君.《中國人口史》:人民出版社,1988年:357-376
  • 177.    王育民.《中國歷史地理概論》(下冊):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09頁
  • 178.    何炳棣著,葛劍雄譯.《1368—1953年中國人口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62頁
  • 179.    安格斯·麥迪森著,伍曉鷹、許憲春、葉燕斐、施發啓譯.《世界經濟千年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第27頁
  • 180.    《明太祖實錄·卷一百四十》:是歲,計天下人户一千六十五萬四千三百六十二,口五千九百八十七萬三千三百五。
  • 181.    《明史·本紀第三》:是年,天下郡縣賦役黃冊成,計户千六十八萬四千四百三十五,丁五千六百七十七萬四千五百六十一。
  • 182.    《明史·食貨一》:洪武二十六年,天下户一千六十五萬二千八百七十,口六千五十四萬五千八百十二。
  • 183.    《明太宗實錄·卷十五》:是歲,天下户千六十二萬六千七百七十九,口五千六百三十萬一千二十六。
  • 184.    《明太宗實錄·卷二十六》:是歲天下户千一百四十一萬五千八百二十九,口六千六百五十九萬八千三百三十七人。
  • 185.    《明太宗實錄·卷三十七》:是歲天下户九百六十八萬五千二十,口五千九十五萬四百七十。
  • 186.    《明太宗實錄·卷一百三十五》:是歲天下户一千九十九萬二千四百三十六,口六千五百三十七萬七千六百三十三。
  • 187.    《明仁宗實錄·卷九》:是歲天下户一千六萬六千八十,口五千二百四十六萬八千一百五十二。
  • 188.    《明宣宗實錄·卷十二》:是歲天下户口户九百九十四萬五百六十六,口五千二百八萬三千六百五十一。
  • 189.    《明英宗實錄·卷十二》:是歲天下户口,户九百七十萬二千四百九十五,口五千六十二萬七千五百六十九。
  • 190.    《明英宗實錄·卷一百八十五》:是歲天下户口,户九百四十四萬七千一百七十五,口五千三百一十七萬一千七十。
  • 191.    《明英宗實錄·卷二百七十三》:是歲天下户口,户九百四十四萬七千一百七十五,口五千三百一十七萬一千七十。
  • 192.    《明憲宗·卷十二》:是歲天下户口,户九百一十萬七千二百五,口六千四十九萬九千三百三十。
  • 193.    《明憲宗·卷二百八十三》:是歲天下户,九百二十一萬四千一百四十四户,口六千五百四十四萬二千六百八十口。
  • 194.    《明史·食貨一》:弘治四年,户九百十一萬三千四百四十六,口五千三百二十八萬一千一百五十八。
  • 195.    《明孝宗實錄·卷一百九十四》:是歲,天下户一千四十萬九千七百八十八户,口五千九十萬八千六百七十二口,田八百三十五萬七千四百八十五頃。
  • 196.    《明孝宗·卷二百十九》:是歲天下户一千五十萬八千九百三十五户,口六千一十萬五千八百三十五口。
  • 197.    《明武宗·卷二十》:是歲天下户,共九百一十五萬一千七百七十三户,口共四千六百八十萬二千五十名口。
  • 198.    《明武宗實錄·卷一百三十二》:是歲天下户共九百三十八萬三千一百四十八户,口共六千二百五十七萬三千七百三十名口。
  • 199.    《明武宗實錄·卷一百九十四》:是歲天下户共九百三十九萬九千九百七十九户,口共六千六十萬六千二百二十口。
  • 200.    《明世宗實錄·卷二十一》:是歲天下户口田賦之數,户九百七十二萬一千六百五十二,口六千八十六萬一千二百七十三,田地四百三十八萬七千五百二十六頃二十畝有奇。
  • 201.    《明世宗實錄·卷一百四十五》:是歲天下户口田賦之數,户九百四十四萬三千二百二十九,口六千一百七十一萬二千九百九十三,田地四百二十八萬八千二百八十四頃九十五畝有奇。
  • 202.    《明世宗實錄·卷二百六十九》:是歲天下户口田賦之數,户九百五十九萬九千二百五十八,口六千三百四十萬一千二百五十二,田地四百二十八萬九千二百八十四頃九十五畝有奇。
  • 203.    《明世宗實錄·卷三百九十二》:是歲天下户口田賦之數,户凡百六十萬九千三百五,口六千三百三十四萬四千一百七,田地四百二十八萬三百五十八頃一十五畝有奇。
  • 204.    《明世宗實錄·卷五百十六》:是歲天下户口田賦之數,户九百六十三萬八千三百九十六,口六千三百六十五萬四千二百四十八,田地四百三十一萬一千六百九十四頃七十畝有奇。
  • 205.    《明穆宗實錄·卷十五》:是歲天下户口田賦之數,户一千萬八千八百五,口六千二百五十三萬七千四百一十九,田四百六十七萬七千七百五十頃一十一畝有奇。
  • 206.    《明穆宗實錄·卷二十七》:是歲天下户口田賦之數,户一千萬八千八百五,口六千二百五十三萬七千四百一十九,田四百六十七萬七千七百五十頃一十一畝有奇。
  • 207.    《明穆宗實錄·卷四十》:是歲天下户口一千萬八千八百五,口六千二百五十三萬七千四百一十九,田賦田四百六十七萬七千七百五十頃一十一畝有奇。
  • 208.    《明穆宗實錄·卷五十二》:是歲天下户口田賦之數,户一千萬八千八百五,口六千二百五十三萬七千四百一十九,田地四百六十七萬七千五百五十頃一十一畝。
  • 209.    《明穆宗實錄·卷六十四》:是歲天下户口田賦之數,户一千萬八千八百五,口六千二百五十三萬七千四百一十九,田地四百六十七萬七千七百五十頃一十一畝有奇。
  • 210.    《明史·食貨一》:萬曆六年,户一千六十二萬一千四百三十六,口六千六十九萬二千八百五十六。
  • 211.    《明神宗實錄·卷三百七十九》:是歲户口田賦之數户,共一千三萬二百四十一户,口男婦共五千六百三十萬五千五十口半,官民田土共一千一百六十一萬八千九百四十八頃八十一畝有奇。
  • 212.    《明熹宗實錄·卷四》:是歲,天下户口田賦之數,户九百八十三萬五千四百二十六户,口五千一百六十五萬五千四百五十九口,官民田土共七百四十三萬九千三百一十九頃八十三畝。
  • 213.    《明熹宗實錄·卷十七》:是歲天下户口田賦之數,户九百八十三萬五千四百二十六户,口五千一百六十五萬五千四百五十九口,官民田土共七百四十三萬九千三百一十九頃八十三畝八釐九毫七忽四微三纖二沙八塵五渺。
  • 214.    《明熹宗實錄·卷四十二》:是歲天下户口,户九百八十三萬五千四百二十六,口五千一百六十五萬五千四百五十九,田賦田七百四十三萬九千三百一十九頃八十三畝有奇。
  • 215.    《明熹宗實錄·卷六十六》:是歲天下户口田賦之數,官民田土七百四十三萬九千三百一十九頃八十三畝八釐九毫七忽四微三纖二沙八塵五渺,人户九百八十三萬五千四百二十六户,人口五千一百六十五萬五千四百五十九口半。
  • 216.    《明熹宗實錄·卷七十九》:是歲天下户口田賦之數,官民田土七百四十三萬九千三百一十九頃八十三畝八釐九毫七忽四微三纖二沙八塵五渺,人户九百八十三萬五千四百二十六户,人口五千一百六十五萬五千四百五十九口半。
  • 217.    蔡石山著,江政寬譯,《永樂大帝:一箇中國帝王的精神肖像》,中華書局,2009年11月,ISBN 978-7-101-06977-8,第七章、文皇帝,第123-124頁
  • 218.    《王陽明全集·卷三十五》
  • 219.    《明史: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第三篇 ·第十六章· 思想文化的新樣貌》 . 第309頁-第325頁.
  • 220.    《明史: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第四篇 ·第二十一章 ·社會與文化的多元發展》. . 第409頁-第440頁.
  • 221.    李翠香.《細説大明大全集》:中國華僑出版社,2011,ISBN:9787511312105
  • 222.    明朝文化——中國文化史上的第二次百家爭鳴  .學海網[引用日期2013-09-11]
  • 223.    《明史: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第三篇 ·第十六章 思想文化的新樣貌》 . 第309頁-第325頁.
  • 224.    《明史: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第四篇· 第二十一章· 社會與文化的多元發展》 . 第409頁-第440頁.
  • 225.    《律呂精義》,人民音樂出版社,2006,ISBN:9787103031827
  • 226.    宋克夫、邵金金,《論胡宗憲在《籌海圖編》編撰中的重要作用》,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 227.    張惇徳,《唐縣誌》,成文出版社,密歇根大學,2007年4月。
  • 228.    李時珍寫出《本草綱目》的歷史原因  .中國中央電視台[引用日期2014-03-28]
  • 229.    天工開物  .中國中央電視台[引用日期2014-03-28]
  • 230.    安格斯·麥迪森.《世界經濟千年統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 231.    《徐光啓集·卷七》
  • 232.    沈一民,馮雪飛等,《盛世中國:明朝卷》,華藝出版社,2009.
  • 233.    陳威,明朝建立朝貢體系的動機分析[D],暨南大學,2012.
  • 234.    《明史·卷五十五》:給事中夏言上言:“倭患起於市舶。”遂罷之。
  • 235.    戚繼光   .中華英烈祠[引用日期2013-09-11]
  • 236.    抗倭名將俞大猷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4-03-28]
  • 237.    王天有、高壽仙 ,《明史:多重性格的時代·邊疆經營與對外交往〉. 中信出版社,2017,第66-80頁.
  • 238.    王天有、高壽仙 ,《明史:多重性格的時代·北虜南倭問題及其解決〉》. 中信出版社,2017,第256-266頁.
  • 239.    張廷玉等.《明史·本紀第二》:“洪武元年春正月乙亥,祀天地於南郊,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號曰明,建元洪武。追尊高祖考曰玄皇帝,廟號德祖,曾祖考曰恆皇帝,廟號懿祖;祖考曰裕皇帝,廟號熙祖,皇考曰淳皇帝,廟號仁祖,妣皆皇后。”
  • 240.    張廷玉等.《明史·本紀第三》:“辛卯,葬孝陵。諡曰高皇帝,廟號太祖。永樂元年,諡聖神文武欽明啓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嘉靖十七年,增諡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 241.    錢海嶽.《南明史·志第二》:“特於(弘光元年)七月初三日,祇告天地宗廟社稷……恭上建文君尊諡曰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廟號惠宗。”
  • 242.    張廷玉等.《明史·本紀第四》:“正德、萬曆、崇禎間,諸臣請續封帝后,及加廟諡,皆下部議,不果行。大清乾隆元年,詔廷臣集議,追諡曰恭閔惠皇帝。
  • 243.    張廷玉等.《明史·本紀第七》:“九月壬午,上尊諡曰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廟號太宗,葬長陵。嘉靖十七年九月,改上尊諡曰啓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廟號成祖。”
  • 244.    張廷玉等.《明史·本紀第八》:“仁宗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諱高熾……秋七月己巳,上尊諡,廟號仁宗,葬獻陵。”
  • 245.    張廷玉等.《明史·本紀第九》:“宣宗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諱瞻基……丁酉,上尊諡,廟號宣宗,葬景陵。”
  • 246.    錢海嶽.《南明史·志第二》:“特於(弘光元年)七月初三日,祇告天地宗廟社稷……景皇帝尊諡曰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顯德崇孝景皇帝,廟號代宗。”
  • 247.    張廷玉等.《明史·本紀第十二》:“二月乙未,上尊諡(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廟號英宗,葬裕陵。”
  • 248.    張廷玉等.《明史·本紀第十四》:“己丑,崩,年四十有一。九月乙卯,上尊諡(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廟號憲宗,葬茂陵。”
  • 249.    張廷玉等.《明史·本紀第十五》:“辛卯,崩於乾清宮,年三十有六。六月庚申,上尊諡(建天明道誠純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廟號孝宗,葬泰陵。”
  • 250.    張廷玉等.《明史·本紀第十六》:“五月己未,上尊諡(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廟號武宗,葬康陵。”
  • 251.    張廷玉等.《明史·本紀第十七》:冬十月己卯朔,追尊父興獻王為興獻帝,祖母憲宗貴妃邵氏為皇太后,母妃為興獻後。
  • 252.    張廷玉等.《明史·本紀第十七》:癸丑,追尊興獻帝為本生皇考恭穆獻皇帝
  • 253.    張廷玉等.《明史·列傳第三》:“七年(嘉靖七年)……加上尊諡曰恭睿淵仁寬穆純聖獻皇帝。”
  • 254.    張廷玉等.《明史·本紀第十八》:“隆慶元年正月,上尊諡(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廟號世宗,葬永陵。”
  • 255.    張廷玉等.《明史·本紀第十九》:“七月丙戌,上尊諡(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莊皇帝),廟號穆宗,葬昭陵。”
  • 256.    張廷玉等.《明史·本紀第二十一》:“九月甲申,上尊諡(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廟號神宗,葬定陵。”
  • 257.    張廷玉等.《明史·本紀第二十一》:“冬十月,上尊諡(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廟號光宗,葬慶陵。”
  • 258.    錢海嶽.《南明史·志第二》:“安宗即位,詔議大行皇帝廟諡……其大行皇帝尊諡曰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廟號思宗。”
  • 259.    順治十六年十一月(1659年)以“興朝諡前代之君,禮不稱,數不稱宗”為由,去懷宗廟號,改諡莊烈愍皇帝,清代史書多簡稱為“莊烈帝”。
  • 260.    錢海嶽.《南明史·志第二》:“弘光元年理清疏請改思宗廟號……遂於是年二月丙子,改上思宗廟號曰毅宗。”
  • 261.    張廷玉等.《明史·本紀第二十四》:是年夏四月,我大清兵破賊于山海關,五月,入京師,以帝體改葬,令臣民為服喪三日,諡曰莊烈愍皇帝,陵曰思陵。
  • 262.    顧長聲,《傳教士與近代中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頁。
  • 263.    顧長聲,《傳教士與近代中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0頁。
  • 264.    ·《明史·卷一·太祖本紀第一》:十七年春二月,耿炳文克長興。三月,徐達克常州。夏四月丁卯,自將攻寧國,取之,別不華降。五月,上元、寧國、句容獻瑞麥。六月,趙繼祖克江陰。秋七月,徐達克常熟。胡大海克徽州,八思爾不花遁。冬十月,常遇春克池州,繆大亨克揚州,張明鑑降。十二月己丑,釋囚。是年,徐壽輝將明玉珍據重慶路。
  • 265.    《明史·卷一·太祖本紀第一》:十九年春正月乙巳,太祖謀取浙東未下諸路。戒諸將曰:“克城以武,戡亂以仁。吾比入集慶,秋毫無犯,故一舉而定。每聞諸將得一城不妄殺,輒喜不自勝。夫師行如火,不戢將燎原。為將能以不殺為武,豈惟國家之利,子孫實受其福。”庚申,胡大海克諸暨。是月,命甯越知府王宗顯立郡學。三月甲午,赦大逆以下。丁巳,方國珍以温、台、慶元來獻,遣其子關為質,不受。夏四月,俞通海等復池州。時耿炳文守長興,吳良守江陰,湯和守常州,皆數敗士誠兵。太祖以故久留甯越,徇浙東。六月壬戌,還應天。秋八月,元察罕帖木兒復汴梁,福通以林兒退保安豐。九月,常遇春克衢州,擒宋伯顏不花。冬十月,遣夏煜授方國珍行省平章,國珍以疾辭。十一月壬寅,胡大海克處州,石抹宜孫遁。時元守兵單弱,且聞中原亂,人心離散,以故江左、浙右諸郡,兵至皆下,遂西與友諒鄰。
  • 266.    《國初羣雄事略·卷一》:龍鳳七年辛丑(至正二十一年)正月,亳都升太祖為吳國公。
  • 267.    商傳.《明太祖朱元璋(上)》:浙江文藝出版社,2013:58-61
  • 268.    《明史·卷一百二十三 ·張士誠列傳第十一 》:李伯升知士誠困甚,遣所善客逾城説士誠曰:“初公所恃者,湖州、嘉興、杭州耳,今皆失矣。獨守此城,恐變從中起,公雖欲死,不可得也。莫若順天命,遣使金陵,稱公所以歸義救民之意,開城門,幅巾待命,當不失萬户侯。且公之地,譬如博者,得人之物而復失之,於公何損?”士誠仰觀良久曰:“吾將思之。”乃謝客,竟不降。士誠故有勇勝軍號“十條龍”者,皆驍猛善鬥,每被銀鎧錦衣出入陣中,至是亦悉敗,溺萬里橋下死。最後丞相士信中礮死,城中洶洶無固志。二十七年九月,城破,士誠收餘眾戰於萬壽寺東街,眾散走。倉皇歸府第,拒户自縊。
  • 269.    《明史·卷一·太祖本紀第一》:胡廷瑞為徵南將軍,何文輝為副將軍,取福建。湖廣行省平章楊璟、左丞周德興、參政張彬取廣西。己巳,朱亮祖克温州。十一月辛巳,湯和克慶元,方國珍遁入海。丁未,方國珍降,浙東平。
  • 270.    《明史·卷一·太祖本紀第一》:二十七年十月庚申,召諸將議北征。太祖曰:“山東則王宣反側,河南則擴廓跋扈,關隴則李思齊、張思道梟張猜忌,元祚將亡,中原塗炭。今將北伐,拯生民於水火,何以決勝?”遇春對曰:“以我百戰之師,敵彼久逸之卒,直搗元都,破竹之勢也。”太祖曰:“元建國百年,守備必固,懸軍深入,饋餉不前,援兵四集,危道也。吾欲先取山東,撤彼屏蔽,移兵兩河,破其藩籬,拔潼關而守之,扼其户檻。天下形勝入我掌握,然後進兵,元都勢孤援絕,不戰自克。鼓行而西,雲中、九原、關隴可席捲也。”諸將皆曰善。
  • 271.    《明史·卷一·太祖本紀第一》:二十七年十月甲子,徐達為徵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帥師二十五萬,由淮入河,北取中原。
  • 272.    《明史·卷一·太祖本紀第一》:湖廣行省平章楊璟、左丞周德興、參政張彬取廣西。
  • 273.    《明史·卷一·太祖本紀第一》:十二月張興祖下東平,兗東州縣相繼降。己酉,徐達下濟南。
  • 274.    《明史·卷二·太祖二》:洪武元年春正月乙亥,祀天地於南郊,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號曰明,建元洪武。
  • 275.    《明史·卷二·太祖二》:丙申,命馮勝留守開封。閏月丁未,至自開封。己酉,徐達會諸將兵於臨清。壬子,常遇春克德州。丙寅,克通州,元帝趨上都。
  • 276.    《明史·卷二·太祖二》:三年春正月癸巳,徐達為徵虜大將軍,李文忠、馮勝、鄧愈、湯和副之,分道北征。
  • 277.    《明史·卷二·太祖二》:三年四月徐達大破擴廓帖木兒於沈兒峪,盡降其眾,擴廓走和林。
  • 278.    《明史·卷二·太祖二》:三年五月甲辰,李文忠克應昌。元嗣君北走,獲其子買的裏八剌,降五萬餘人,窮追至北慶州,不及而還。
  • 279.    《明史·卷二·太祖二》:四年正月丁亥,中山侯湯和為徵西將軍,江夏侯周德興、德慶侯廖永忠副之,率舟師由瞿塘,潁川侯傅友德為徵虜前將軍,濟寧侯顧時副之,率步騎由秦隴伐蜀。……夏四月丙戌,傅友德克階州,文、隆、綿三州相繼下。……六月壬午,傅友德克漢州。辛卯,廖永忠克夔州。戊戌,明升將丁世貞破文州,守將朱顯忠死之。癸卯,湯和至重慶,明升降。秋七月辛酉,傅友德下成都,四川平。
  • 280.    《明史·卷二·太祖二》:十四年九月壬午朔,傅友德為徵南將軍,藍玉、沐英為左、右副將軍,帥徵雲南。
  • 281.    《明史·卷三·太祖三》:十五年正月壬午,元曲靖宣慰司及中慶、澄江、武定諸路俱降,雲南平。二月甲寅,以雲南平,詔天下。閏月癸卯,藍玉、沐英克大理,分兵徇鶴慶、麗江、金齒,俱下。
  • 282.    《明史·卷三·太祖三》:二十年春正月癸丑,馮勝為徵虜大將軍,傅友德、藍玉副之,率師徵納哈出。六月丁未,納哈出降。
  • 283.    《明史·卷三·太祖三》:二十一年夏四月丙辰,藍玉襲破元嗣君於捕魚兒海,獲其次子地保奴及妃主王公以下數萬人而還。
  • 284.    洪武皇帝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1-11-06]
  • 285.    衞所制度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1-11-06]
  • 286.    中書省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1-11-06]
  • 287.    《明史·卷二·太祖二》:洪武六年閏十一月庚寅,頒定《大明律》。
  • 288.    《明史·卷三·太祖三》:十八年冬十月己丑,頒《大誥》於天下。
  • 289.    趙翔,劉鵬主編.《貴州法學論壇 第二屆文集》.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560
  • 290.    《明史·卷一百二十八·宋濂列傳》:十三年,長孫慎坐胡惟庸黨,帝欲置濂死。皇后太子力救,乃安置茂州。其明年,卒於夔,年七十二。知事葉以從葬之蓮花山下。蜀獻王慕濂名,復移塋華陽城東。
  • 291.    《明史·卷一百二十九·傅友德傳》:二十五年,友德請懷遠田千畝。帝不悦曰:“祿賜不薄矣,復侵民利何居?爾不聞公儀休事耶?”尋副宋國公勝分行山西,屯田於大同、東勝,立十六衞。是冬再練軍山西、河南。明年,偕召還。又明年賜死。
  • 292.    《明史·卷一百二十九·馮勝傳》:太祖春秋高,多猜忌。勝功最多,數以細故失帝意。藍玉誅之月,召還京。逾二年,賜死,諸子皆不得嗣。
  • 293.    《明史·卷三·太祖三》:二十七年冬十一月乙丑,潁國公傅友德坐事誅。十二月乙亥,定遠侯王弼坐事誅。
  • 294.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中國大百科全書 簡明版 10》: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5844
  • 295.    《明史·卷七·明成祖三》:丁亥,詔自明年改京師為南京,北京為京師。……十一月戊辰,以遷都北京詔天下。十二月己未,皇太子及皇太孫至北京。癸亥,北京郊廟宮殿成。
  • 296.    《明史·卷七·明成祖三》:十一月壬寅,詔文武羣臣集議營建北京。
  • 297.    《明史·卷六·成祖二》:永樂元年春正月己卯朔,御奉天殿受朝賀,宴羣臣及屬國使。乙酉,享太廟。辛卯,大祀天地於南郊。復周王橚、齊王榑、代王桂、岷王楩舊封。以北平為北京。
  • 298.    《明史·卷七·明成祖三》:十八年二月己酉,薄台妖婦唐賽兒作亂,安遠侯柳升帥師討之。三月辛巳,敗賊於御石柵寨,都指揮劉忠戰沒,賽兒逸去。甲申,山東都指揮僉事衞青敗賊於安丘,指揮王真敗賊於諸城,獻俘京師。
  • 299.    《明史·卷七·明成祖三》:是年(十八年),始設東廠,命中官剌事。
  • 300.    《明史·卷五·成祖一》:建文四年大索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五十餘人,榜其姓名曰奸臣。……丁丑,殺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並夷其族。坐奸黨死者甚眾。
  • 301.    《明史·卷一百四十一·齊泰傳》:時購泰急。泰墨白馬走,行稍遠,汗出墨脱。或曰:“此齊尚書馬也。”遂被執赴京,同子澄、方孝孺不屈死。泰從兄弟敬宗等皆坐死,叔時永、陽彥等謫戍。
  • 302.    《明史·卷一百四十一·黃子澄傳》:子澄至,成祖親詰之。抗辨不屈,磔死。族人無少長皆斬,姻黨悉戍邊。
  • 303.    《明史·卷一百四十一·景清傳》:燕師入,諸臣死者甚眾。清素預密謀,且約孝孺等同殉國,至是獨詣闕自歸,成祖命仍其官,委蛇班行者久之。一日早朝,清衣緋懷刃入。先是,日者奏異星赤色犯帝座,甚急。成祖故疑清。及朝,清獨著緋。命搜之,得所藏刃。詰責,清奮起曰:“欲為故主報仇耳!”成祖怒,磔死,族之。籍其鄉,轉相攀染,謂之“瓜蔓抄”,村裏為墟。
  • 304.    江耀琴.《中國古代史》.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17:487
  • 305.    白壽彝總主編;王毓銓主編.《中國通史第9卷·中古時代明時期·下(第2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987
  • 306.    《明史·卷六·成祖二》:秋七月辛卯,朱能為徵夷將軍,沐晟、張輔副之,帥師分道討安南,兵部尚書劉俊參贊軍務,行部尚書黃福、大理卿陳洽督餉。詔曰:“安南皆朕赤子,惟黎季犛父子首惡必誅,他脅從者釋之。罪人既得,立陳氏子孫賢者。毋養亂,毋玩寇,毋毀廬墓,毋害禾稼,毋攘財貨掠子女,毋殺降。有一於此,雖功不宥。”
  • 307.    《明史·卷六·成祖二》:五年五月甲子,張輔擒黎季犛、黎蒼獻京師,安南平。
  • 308.    《明史·卷六·成祖二》:五年六月癸未,以安南平,詔天下,置交阯布政司。
  • 309.    《明史·卷六·成祖二》:(永樂八年)二月辛丑,以北征詔天下,命户部尚書夏原吉輔皇長孫瞻基留守北京。乙亥,誓師。
  • 310.    《明史·卷六·成祖二》:(永樂八年)五月丁卯,更名臚朐河曰飲馬。甲戌,聞本雅失裏西奔,遂渡飲馬河追之。己卯,及於斡難河,大敗之,本雅失裏以七騎遁。
  • 311.    《明史·卷六·成祖二》:(永樂八年五月)丙戌,還次飲馬河,詔移師徵阿魯台。六月甲辰,阿魯台偽降,命諸將嚴陣以待,果悉眾來犯。帝自將精騎迎擊。大敗之,追北百餘里。丁未,又敗之。己酉,班師。
  • 312.    《明史·卷七·明成祖三》:十二年二月己酉,大閲。庚戌,親征瓦剌。……六月甲辰,劉江遇瓦剌兵,戰於康哈里孩,敗之。戊申,次忽蘭忽失温,馬哈木帥眾來犯,大敗之,追至土剌河,馬哈木宵遁。庚戌,班師,宣捷於阿魯台。戊午,次三峯山,阿魯台遣使來朝。己巳,以敗瓦剌詔天下。
  • 313.    《明史·卷七·成祖三》:(永樂)二十年三月……乙亥,阿魯台犯興和,都指揮王喚戰死。丁丑,親征阿魯台,皇太子監國。戊寅,發京師。辛巳,次雞鳴山,阿魯台遁……秋七月己未,阿魯台棄輜重於闊欒海側北遁,發兵焚之,收其牲畜,遂旋師。謂諸將曰:「阿魯台敢悖逆,恃兀良哈為羽翼也。當還師翦之。」簡步騎二萬,分五道並進。庚午,遇於屈裂兒河,帝親擊敗之,追奔三十里,斬部長數十人。辛未,徇河西,捕斬甚眾。甲戌,兀良哈餘黨詣軍門降。
  • 314.    《明史·卷七·成祖三》:秋七月戊戌,復親征阿魯台……九月戊子,次西陽河。癸巳,聞阿魯台為瓦剌所敗,部落潰散,遂駐師不進……十月甲寅,次上莊堡,迤北王子也先土幹帥所部來降,封忠勇王,賜姓名金忠。庚午,班師。十一月甲申,至京師。
  • 315.    西藏七百年編委會.《西藏七百年 上編》.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0:173
  • 316.    《劍橋中國明代史》洪熙統治時期  .國學導航.2006-09-12[引用日期2021-11-07]
  • 317.    宣德皇帝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1-11-07]
  • 318.    洪熙皇帝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1-11-07]
  • 319.    正統皇帝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1-11-07]
  • 320.    成化皇帝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1-11-07]
  • 321.    倉聖.《正説中國三百五十帝·明景帝朱祁鈺》: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439-440
  • 322.    (英)崔瑞德、(美)牟復禮.《劍橋中國明代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326-327
  • 323.    弘治皇帝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1-11-09]
  • 324.    正德皇帝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1-11-09]
  • 325.    嘉靖皇帝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1-11-09]
  • 326.    嚴嵩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1-11-09]
  • 327.    隆慶皇帝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1-11-09]
  • 328.    崇禎皇帝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2-03-10]
  • 329.    天啓皇帝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2-03-10]
  • 330.    泰昌皇帝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2-03-10]
  • 331.    南明政權的興亡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2-03-10]
  • 332.    永曆政權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2-03-10]
  • 333.    萬曆皇帝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2-03-10]
  • 334.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委會..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03-01:145
  • 335.    杜洪濤.明代的國號出典與正統意涵[J].史林,2014(02):52-57.
  • 336.    蔡美彪,南炳文,湯綱.《中國通史·第八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207
  • 337.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四·鄭經列傳》:(康熙)十二年,耿精忠將以福建叛應吳三桂,使約錦為援。十三年,精忠遂反,錦仍稱永曆年號。以永華輔長子克犭翏居守,與諸將馮錫範等督諸軍渡海而西,入思明,取同安。
  • 338.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四·鄭經列傳》  .國學導航.2006-09-12[引用日期2022-09-20]
  • 339.    南炳文,湯綱.《明史》(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01:第217-218頁
  • 340.    崇禎實錄 崇禎十七年 三月 十八日  .明清實錄資料庫[引用日期2023-09-23]
  • 341.    六百年前,大明為何遷都北京?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司法部紀檢監察組[引用日期2023-12-31]
  • 342.    永樂皇帝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4-01-30]
  • 343.    錢海嶽.《南明史·第五冊·列傳·第二》:昭宗即位,加上尊諡曰恭宗慕天敷道貞純肅哲修文顯武聖敬仁毅孝皇帝。
  • 344.    錢海嶽.《南明史·第五冊·列傳·第二》:紹宗即位,追尊諡曰敬、順、端、裕四世為皇帝,妃趙、周、魏、張、毛為皇后。
  • 345.    錢海嶽.《南明史·第五冊·列傳·第二》:昭宗即位,追尊諡曰禮宗體天昌道莊毅温弘興文宣武仁智誠孝端皇帝,陵曰興陵。
  • 346.    錢海嶽.《南明史·第二冊·本紀·昭宗》:永曆十七年癸卯,春正月庚午朔,上兇問至,延平王鄭經為發喪,上諡曰匡皇帝,廟號昭宗。
  • 347.    錢海嶽.《南明史·第五冊·列傳·第二》:弘光元年……尋諡慈烺曰獻愍。……魯王監國,追尊慈烺諡曰悼皇帝。
  • 348.    張廷玉等.《明史·本紀第二十二》:“冬十月庚子,上尊諡(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莊勤悊皇帝),廟號熹宗,葬德陵。”
  • 349.    張廷玉等.《明史·本紀第十一》:“成化十一年十二月戊子,制曰:“朕叔郕王踐阼,戡難保邦,奠安宗社,殆將八載。彌留之際,奸臣貪功,妄興讒構,請削帝號。先帝旋知其枉,每用悔恨,以次抵諸奸於法,不幸上賓,未及舉正。朕敦念親親,用成先志,可仍皇帝之號,其議諡以聞。”遂上尊諡(恭仁康定景皇帝)。敕有司繕陵寢,祭饗視諸陵。”
  • 350.    張廷玉等.《明史·列傳第三》:建文元年追尊為孝康皇帝,廟號興宗。燕王即帝位,複稱懿文皇太子。
  • 351.    錢海嶽.《南明史·志第二》:“隆武元年十一月,復改上毅宗廟號曰威宗。”
  • 352.    《監國魯王壙志》:禮部議諡。今聖天子遠在滇雲,道路阻梗,末繇上請,姑同島上諸文武敍王本末及生薨年月,勒石藏諸壙中,指日中興,特旨賜諡改葬也,此亦足備考訂雲。
  • 353.    張翼之.《清史紀事本末·卷八載》:永曆十四年夏四月,上聖安皇帝諡號曰安宗簡皇帝。
  • 354.    張翼之.《清史紀事本末·卷八載》:永曆十四年夏四月,上思文皇帝諡號曰紹宗襄皇帝。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