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錢謙益

(明末清初詩人)

鎖定
錢謙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東澗遺老、絳雲老人。 [33]  學者稱虞山先生。明末清初詩壇的盟主之一。蘇州府常熟縣鹿苑奚浦(今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塘橋鎮鹿苑奚浦)人。
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進士第三。授翰林院編修。天啓時參修《神宗實錄》。崇禎時為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崇禎末築絳雲樓為藏書之所。南明弘光時官禮部尚書。入清後,以禮部侍郎兼管秘書院事,充《明史》館副總裁。順治三年(1646年)稱病歸裏。五年,因江陰黃毓祺反清案牽連入獄。出獄後居家,秘密從事反清復明活動,與黃宗羲、李定國、鄭成功、瞿式耜等皆有聯繫。詩文在當時極負盛名,東南一帶奉為“文宗”和“虞山詩派”領袖。閻若璩稱與海內讀書者遊,博而能精者,僅有錢謙益與顧炎武、黃宗羲三人。尤以詩名,與吳偉業、龔鼎孳合稱為“江左三大家”。論詩論文既反七子之復古模擬,又反公安派之膚淺、竟陵派之狹隘,既提倡“情真”,又重視學養。著作甚豐,有《初學集》《有學集》《投筆集》《杜詩箋註》,編有《吾炙集》《列朝詩集》,另有《開國功臣事略》《明史斷略》《楞嚴蒙鈔》等。 [33] 
錢謙益的評價富於爭議,尤其是降清、仕清之舉成為其道德癥結, [1]  清乾隆帝將之視作失節者,刪禁其著作;但也有學者指出,入清後錢謙益仍多次私下策反降清武將、暗中資助鄭成功反清等等。 [2]  若就文學地位而言,則錢謙益仍應得到肯定。
(概述圖片來源:清·楊鵬秋《清代學者像傳·錢謙益像》 [3] 
全    名
錢謙益
別    名
虞山先生
受之
牧齋、蒙叟、東澗遺老、絳雲老人 [33] 
所處時代
明末清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江蘇常熟
出生日期
1582年10月22日
逝世日期
1664年6月17日
安葬地
虞山南麓
主要成就
吳偉業龔鼎孳並稱江左三大家
主要作品
初學集
有學集
投筆集
最高官職
禮部尚書(明朝)、禮部侍郎管秘書院事(清朝) [34-35] 

錢謙益人物生平

錢謙益萬曆進士

錢謙益是吳越武肅王錢鏐及宋代名臣錢惟演的後裔。十三世祖錢元孫遷至常熟奚浦,形成海虞錢氏。從錢謙益的曾祖錢體仁發奮教子開始,錢氏家族終於由素封之家變為詩書簪纓之家,祖父錢順時、叔祖錢順德均考中進士,但其父錢世揚並未中舉,將希望寄託在錢謙益身上。 [32] 
萬曆十年九月二十六日(1582年10月22日),錢謙益出生於蘇州府常熟縣鹿苑奚浦。 [4]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錢謙益成為府學生員。
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錢謙益考取一甲三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同年,父親錢世揚去世,回鄉丁憂守制。 [5] 

錢謙益天啓出仕

錢謙益像 錢謙益像
明天啓元年(1621年),錢謙益出任浙江鄉試主考官,轉右春坊中允,參與修撰《神宗實錄》。同年,浙江發生了科場舞弊案,受到牽連遭到罰俸的處分。天啓二年(1622年),因病告假,迴歸故鄉常熟。
天啓四年(1624年),再度復出,主要承擔《神宗實錄》的編纂工作.。作為“東林魁首”,受到魏忠賢為首的“閹黨”的排擠,同年,受御史崔呈秀和陳以瑞的彈劾,錢謙益被革職回鄉。
明崇禎元年(1628年),再度復出任詹事、禮部侍郎。此時正當推舉閣臣的時候,錢謙益考慮如果禮部尚書温體仁、禮部侍郎周延儒並推入閣,則名在己上,故陰謀阻止,遂派門人、禮部給事中瞿式耜進言主推者拋棄温體仁和周延儒,以成基命及錢謙益等11人面上。這件事讓錢謙益與温體仁、周延儒結怨。
錢謙益主考浙江時,考生錢千秋科考作弊,將“一朝平步上青雲”寫在每段話的末尾作為暗號,與考場官員金保元、徐時敏勾結,事發後錢謙益受牽連被罰俸。此時,温體仁、周延儒趁機追論錢謙益受賄。崇禎帝在文華殿親自召見對質,錢謙益引咎撤職,坐杖罰。
崇禎十年(1637年),受温體仁指使,常熟人張漢儒誣告錢謙益貪肆不法,巡撫張國維、巡按路振飛上書為其鳴冤,錢謙益曾為太監王安寫過碑文,為司禮太監曹化淳所知,故求救於曹化淳,刑斃張漢儒,且告發温體仁,温體仁稱病辭職,錢謙益削籍歸鄉。
崇禎十四年(1641年)59歲時,因大禮迎娶23歲的名妓柳如是,當時致非議四起。婚後,錢謙益為柳如是在虞山蓋了壯觀華麗的“絳雲樓”和“紅豆館”。兩人同居絳雲樓,讀書論詩相對甚歡。錢謙益戲稱柳如是"柳儒士"。柳如是後生有一女。 [6]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帝自縊身亡,明亡。史可法呂大器商議立君江寧,錢謙益暗中推舉潞王朱常淓,與馬士英意見不同。及福王朱由崧即位,錢謙益懼得死罪,上書給馬士英歌功頌德,馬士英遂推薦錢謙益任南明弘光朝廷禮部尚書。錢謙益力薦閹黨阮大鋮為兵部侍郎,此時,東林黨預謀立潞王事被揭發,馬士英盡誅東林黨諸人,但放過了參與人錢謙益。

錢謙益剃髮降清

錢謙益像 錢謙益像 [6]
清順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清兵近逼南京。兵臨南京城下時,柳如是勸錢謙益與其一起投水殉國,錢謙益沉思無語,最後走下水池試了一下水,説:“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奮身欲沉池水中”,卻給錢謙益硬托住了。
五月十五日,錢謙益率諸大臣在滂沱大雨中開城向清軍統帥多鐸迎降。史敦《慟餘雜記》記載:“豫王(多鐸)南下江南,下令剃頭。南明民眾對此議論紛紛。一日,錢謙益忽然説:‘頭皮癢得厲害",突然出門而去。家人以為他去用篦子篦發。不一會兒,剪了頭髮,留着辮子進來了。”時人有詩“錢公出處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聞。國破從新朝北闕,官高依舊老東林。” 而當時與錢謙益交好的河南巡撫越其傑(馬士英妹夫)和河南參政兵巡道袁樞(兵部尚書袁可立子)俱誓不仕清相繼絕食而死。
南明弘光政權亡。同年秋,上京候用。順治三年(1646)正月,清廷任其為禮部右侍郎管秘書院事,充修《明史》副總裁。柳如是留居南京。

錢謙益辭官歸鄉

錢謙益印鑑“牧齋” 錢謙益印鑑“牧齋”
清順治三年(1646)六月,錢謙益稱疾乞歸,返回南京,清廷令巡撫、巡按隨時監視上報,攜柳如是返常熟。
順治四年(1647),錢謙益突然被逮鋃鐺北上,關入刑部大獄。柳如是扶病隨行,上書陳情,誓願代死或從死。
順治五年(1648)四月,錢謙益因黃毓祺案被株連,囚南京獄。經柳如是全力奔走營救,斡旋,錢謙益才得以免禍,對此感慨萬千:“慟哭臨江無孝子,從行赴難有賢妻”。出獄後,被管制在蘇州,寄寓拙政園。 [7] 

錢謙益暗中復明

順治六年(1649),從蘇州返回常熟,表面上息影居家,暗中與西南和東南海上反清復明勢力聯絡。
順治六年(1649),曾致書南明桂王政權桂林留守瞿式耜,以“楸秤三局”作比喻,痛陳天下形勢,列舉當務之急著、要著、全著,並報告江南清軍將領動態及可能爭取反正的部隊。 瞿式耜得書後,上奏桂王説:錢謙益“身在虜中,未嘗須臾不念本朝,而規劃形勢,瞭如指掌,綽有成算”,“忠軀義感溢於楮墨之間”。
順治七年(1650)起,不顧年邁體弱,多次親赴金華策反總兵馬進寶反清。
順治九年(1652),李定國克復桂林,承製以臘丸書命錢謙益及前兵部主事嚴拭聯絡東南。錢謙益便“日夜結黨,運籌部勒”。
順治十一年(1654),鄭成功張名振北伐,錢謙益與柳如是又積極響應“盡囊以資之”。起事失敗後,錢並未灰心,仍先後與反清復明志士魏耕歸莊、鶴足道人等秘密策劃,以接應鄭成功再度北伐。還在長江口白茅港卜築紅豆莊,作為隱居之所,以便與各地聯絡,刺探海上消息。
順治十七年(1660),鄭成功、張煌言率水陸大軍再度北伐,連克數鎮,錢謙益欣喜若狂、慨然賦詩作《金陵秋興八首次草堂韻己亥七月初一作》等詩歌,歌頌抗清之師,直斥清廷“溝填羯肉那堪臠”,“殺盡羯奴才斂手”。當這次北伐再度失敗後,他才心灰意冷,痛感“敗局真成萬古悲”。“忍看末運三辰足,苦恨孤臣一死遲"。
清康熙三年五月二十四日 [8]  (1664年6月17日),錢謙益八十三歲高齡去世,葬於虞山南麓。乾隆四十一年(1776)十二月,乾隆帝親詔錢謙益列傳《貳臣傳》乙編,以示與洪承疇等人之別。

錢謙益歷史評價

錢謙益總體評價

錢謙益是個思想和性格都比較複雜的人。他的身上,不乏晚明文人縱誕的習氣,但又時時表現出維護傳統道德的嚴肅面貌;他本以“清流”自居,卻因熱衷於功名而屢次陷入政治漩渦,留下諂事閹黨、降清失節的污名;他其實對忠君觀念並不執着(《陸宣公墓道行》詩有云:“人生忠佞看到頭,至竟延齡在何許?”),卻又在降清後從事反清活動,力圖在傳統道德觀上重建自己的人生價值。這種進退維谷、反覆無常的尷尬狀態,給自己造成心理的苦澀,雖取得南明諸王及明遺民的諒解,但仍被後世清朝皇帝所憎厭。
尤其在乾隆時期,乾隆帝的一道道諭令,將錢謙益打入最低谷,不僅徹底否定了其人品,也否定了他的學問“文章哪有光?”首開對錢評價中“以人廢言”之先例。此後,不僅錢本人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其著作也被禁而長期不能流傳,甚至和錢同時與之有交往的人,其著作中有錢氏一序,或者有酬和之詩文,“亦在禁燬之列!” [7]  錢基博在《明代文學》中評價“錢氏以明代文章鉅公,而冠遜清貳臣傳之首,人品自是可議!” [11]  在他身上,反映了明清之際一些文士人生態度的矛盾。
但他在學界文壇的宗主地位,未因此而動搖。當其八十華誕時,歸莊仍送壽聯雲:“居東海之濱;如南山之壽。”黃宗羲在錢逝世後所作的《八哀詩》中,仍將其引為“平生知己”,且肯定其“四海宗盟五十年”的學術地位;即使是像顧炎武至死不仕清廷,不願列名於錢的“門生”的人,仍肯定其是“文章宗主”。 [7] 
近代著名史學家陳寅恪曾撰寫了一部百萬字的史學名著,以錢謙益小妾柳如是為書名,叫做《柳如是別傳》,表面上是柳如是的傳記,實際上寫的卻是錢謙益在降清之後如何與鄭成功合作反清復明。當然,也有很多人質疑、挑戰陳寅恪的觀點,至今仍無定論。這就是説不清、道不明的歷史。 [7] 

錢謙益歷代評價

陳子龍:“閣下雄才峻望,薄海具瞻,嘆深微管,捨我其誰?” [12] 
黃道周:“虞山尚在,國史猶未死也。” [13] 
黃宗羲:“四海宗盟五十年,心期末後與誰傳?憑煙引燭燒殘話,囑筆完文抵債錢。紅豆俄飄迷月路,美人慾絕指箏弦。平生知己誰人是?能不為公一泫然。” [14]  “王弇州後文壇最負盛名之一。”
閻爾梅:“絳雲樓外鑿山池,剪燭春宵念昔時。鼎甲高題神廟榜,先朝列刻黨人碑。邵侯無奈稱瓜叟,沈令何言答妓師。大節當年輕錯過,閒中提起不勝悲。” [15] 
歸莊:“先生通籍五十餘年,而立朝無幾時,信蛾眉之見嫉,亦時會之不逢。抱濟世之略,而纖毫不得展,懷無涯之志,而不能一日快其心胸……窺先生之意,亦悔中道之委蛇,思欲以晚蓋,何天之待先生之酷,竟使之齎志以終。人誰不死,先生既享耄耋矣。” [16] 
徐鼒:“謙益負文章重望,羽翼東林,主持壇坫;百年後,文人猶豔稱之。論者徒誚其不死國難,而餘事無述焉。而不知其名辱身危者,非一日之積矣。獻台之媚,瓦礫盈舟;同乘之羞,招搖過市。身死未寒,破巢毀卵。夫豈無罪而獲斯報於宗族鄉黨也!純廟之諭曰:‘謙益一有才無行之人。’真萬世斧鉞之公哉!” [17] 
張廷玉等《明史》:“至啓、禎時,錢謙益、艾南英準北宋之矩矱,張溥、陳子龍擷東漢之芳華,又一變矣。” [18] 
乾隆帝:“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進退都無據,文章那有光。真堪覆酒甕,屢見詠香囊,末路逃禪去,原是孟八郎。”“至錢謙益之自詡清流,靦顏降附;及金堡、屈大均等之幸生畏死,詭託緇流:均屬喪心無恥!若輩果能死節,則今日亦當在予旌之列。乃既不能捨命,而猶假語言文字以自圖掩飾其偷生,是必當明斥其進退無據之非,以隱殛其冥漠不靈之魄。” [19] 
紀昀:“首鼠兩端,居心反覆。”
鄒鎡:“牧齋先生產於明末,乃集大成。其為詩也,擷江左之秀而不襲其言,並草堂之雄而不師其貌,間出入於中、晚、宋、元之間,而渾融流麗,別具爐錘。北地為之降心,湘江為之失色矣。” [20] 
周星譽:“時我世祖定鼎已六七年,而牧齋謬託於淵明甲子之例,於國號紀年皆削而不書,已悖甚矣。”“是時殘明遺孽,猶假號嶺越間,江浙遺民,與海上之師互為影響,故牧齋自附於孤臣逸老,想望中興,以表其故國舊君之思,真無恥之尤者也。” [21] 
趙爾巽:“錢謙益……博學工詞章……為文博贍,諳悉朝典,詩尤擅其勝。明季王、李號稱復古,文體日下,謙益起而力振之。”
劉聲木:“自知大節已虧,欲藉此以湔釋恥辱,此所謂欲蓋彌彰,懺悔何益?” [21] 
張鴻:“先生以外家顧氏之產,置紅豆山莊,託跡嘯詠,人不措意,實則密使往來,傳達消息,招募志士,調達軍令,特為樞鑰。讀集中時有流露,否則呂留良、黃宗羲、歸莊、鄧起西、吳之振及松江、嘉定諸遺老,志節貞介。若稍有異趣,必至割席,何肯往來如家人兄弟乎?” [22] 
章炳麟:“鄭成功嘗從受學,既而舉舟師入南京,皖南諸府皆反正。謙益則和杜甫《秋興》詩為凱歌,且言新天子中興,己當席蒿待罪。當是時,謂留都光復在俾倪間,方偃卧待歸命,而成功敗。後二年,吳三桂弒末帝於雲南,謙益復和《秋興》詩以告哀。凡前後所和百章,編次為《投筆集》,其悲中夏之沉淪、與犬羊之俶擾,未嘗不有餘哀也。” [23] 
徐世昌:“牧齋才大學博,主持東南壇坫,為明清兩代詩派一大關鍵。” [24] 
柳亞子:“及去秋武昌發難,滬上亦義軍特起。餘為寓公斯土,方閉户吟虞山《秋興》諸詩,以當鐃吹。”
陳寅恪:“送客筵前花中酒,迎春湖上柳同舟。縱回楊愛千金笑,終剩歸莊萬古愁。”
顧誠:“降清的官員也不能一概而論……錢謙益就是一個相當特殊的例子。”“幕後聯絡東南和西南復明勢力高層人物的正是錢謙益。”
錢仲聯:“有清一代詩人,工七律者無過牧齋……然則牧齋志節,歷久不渝,委曲求全,固不計一時之譭譽也。” [25] 
錢海嶽:“謙益清流領袖,首先迎附,皆為國罪人,乃失身於前,歸正於後。” [5] 
吳晗:“人品實在差得很,年輕時是個浪子,中年是熱中的政客,晚年是投清的漢奸,居鄉時是土豪劣紳,在朝是貪官污吏。一生翻翻覆覆沒有立場,沒有民族氣節,除了想作官以外,從沒有想到別的。”“就錢牧齋對明初史料的貢獻説,我是很推崇這個學者的。二十年前讀他的《初學集》《有學集》《國初羣雄事略》《太祖實錄辨證》諸書,覺得他的學力見解,實在比王弇州、朱國禎高。” [26] 
日本著名漢學家吉川幸次郎先生,早在1965年就曾發表長文——《錢謙益與清朝的經學》,文中指出:“錢謙益是明末清初17世紀前半葉中國文學或文明史的巨人,他不僅是文學家、批評家、理論家,也是政壇鉅子,但他卻未能受到重視,研究論著很少。” [7] 

錢謙益人際關係

元配夫人:陳氏,錢謙益的元配夫人。先於錢謙益去世,與錢謙益合葬。
妾室:王氏、朱氏。
繼室夫人:柳如是(1618年—1664年7月21日 [9]  ),明末清初歌妓才女 [29]  ,本姓楊,名愛,改姓柳,名隱,後改名是,因讀辛棄疾詞:“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後又稱“河東君”、“蘼蕪君”,盛澤鎮人,生於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幼年被賣到盛澤鎮歸家院歌妓徐佛家為養女。受徐教養,柳詩擅近體七言,分題步韻,作書得虞世南褚遂良筆法。與錢謙益婚禮完畢後,柳如是如願成了繼室夫人,錢謙益吩咐家人一律叫“夫人”,不得稱為“姨太”,而自己敬稱柳如是“河東君”。
女兒:趙錢氏。錢謙益與柳如是的女兒,後來嫁給趙管為妻,人稱趙錢氏。 [31]  [10] 
兒子:錢孫愛。錢謙益與除柳如是外的其他妻妾所生,順治四年時錢孫愛十九歲。 [31] 

錢謙益主要作品

錢謙益史學著作

明史稿》,毀於火。
錢謙益作品 錢謙益作品

錢謙益文學著作

《牧齋詩抄》《有學集》《初學集》《投筆集》,清代版被禁燬。
另有《楞嚴經蒙抄》《金剛心經註疏》等10餘種。 [5] 

錢謙益軼事典故

錢謙益背禮娶姬

與錢謙益出生官宦、中科舉、當大官的人生相比,柳如是無疑就是一個苦命人。她生於嘉興,家貧如洗,從小被賣到盛澤鎮歸家院 [30]  。逆境中成長的柳如是性格倔強,極其聰慧,精通文墨,擅長琴棋書畫,不但名列“秦淮八豔”,更為重要的是,她非常有抱負:一定要嫁一個“博學好古,曠代逸才”的男人。她甚至還宣稱:“天下有一人知己,死且無憾。”
一開始,柳如是看中了名士陳子龍。陳子龍不但年紀輕輕就高中進士,而且文采風流,震動江南。可惜的是,比她大10歲的陳子龍早已成家立業。對此,柳如是並不介懷,認為能成為陳子龍的小妾也可以。於是,她前往松江(今上海市松江區),到陳子龍家隔壁住下,希望有機會與其不期而遇,後來乾脆去陳子龍家中求見。陳子龍為人方正,沒有接納她。當時還有一種説法,説柳如是到陳子龍家中住了下來,遭到正妻的忌妒,被趕出了家門。不管怎麼樣,柳如是一心想嫁到陳家的夢想算是破滅了。
之後讓大家驚訝的事情發生了。崇禎十四年(1641),賦閒在家的文壇領袖錢謙益在一艘船上迎娶了柳如是。這一年,錢謙益剛好59歲,而柳如是才23歲。依照明末的道德標準,士大夫納妾,會被看作是風流韻事,但要大禮婚娶歌妓 [29]  ,則是悖禮之舉,被視為洪水猛獸。錢謙益愛柳如是心切,全然不顧世俗偏見和禮法名器,堅持用大禮聘娶柳如是。因為他的聲望實在太高了,此舉讓許多循規蹈矩的讀書人無法接受,輿論譁然。於是在婚禮當天,許多人站在岸邊,撿起石頭往他們結婚的船上砸去。
然而,柳如是不在乎,她只求“知己”,錢謙益更不在乎。為了置辦風風光光的婚禮,他忍痛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宋刻《漢書》出售。據説錢謙益有一天對柳如是説:“我愛你烏黑頭髮白個肉”,柳如是俏皮地回答説:“我愛你雪白頭髮烏個肉。”這些不知是真是假的閨房私話竟然成為公眾樂此不疲的話題,被廣泛傳播,其中藴含的譏諷、嘲笑和豔羨等複雜情緒,不言而喻。 [10] 

錢謙益老夫少妻

政壇文壇上的錢謙益,因為複雜性格與心理及其在明清政權更替中的表現,被世人及後人爭論不止。但他與柳如是的愛情故事,數百年來卻為人津津樂道。 [10] 
牧齋先生像 牧齋先生像 [3]
婚姻是戀愛的墳墓,現代人如是説。不過從錢謙益與柳如是的婚姻來看,似乎並不如此。他們確實是“知己”。他們的生活裏,充滿了文化的氣息。
錢謙益是當時最為著名的藏書家,在與柳如是結婚後,他蓋了一座精美的藏書樓,取名“絳雲樓”。裏面陳列着他辛苦收集而來的書籍、古玩,包括金石文字、宋刻書數萬卷,以及秦漢的鼎彝、晉唐宋元以來的書畫作品,各種名貴的瓷器、硯台等。就好像宋朝的趙明誠和李清照夫婦一樣,錢謙益和柳如是也躲在自家的藏書樓裏,每天看書、寫字,做做歷史的考證,互相之間開開玩笑。總之,生活過得非常閒適。
然而,時代的激烈變化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思想上的分歧。錢謙益投降清朝,而柳如是堅決反對,她奮不顧身地跳入水中自殺,想以身殉國。雖然最後被救了起來,但兩人之間的感情不免受到傷害。沒過多久,錢謙益也不願意在北京為清朝當官,所以又返回故鄉。
當時政治環境險惡,清朝對於前朝的大臣非常不放心,時常加以監控。順治四年(1647),錢謙益突然被捕,押往北京。危難時刻,卧病在牀的柳如是冒死隨行,決定向朝廷上書代替錢謙益而死,如果錢謙益真的避不過此禍,則共同赴死。他們一路北上,歷盡艱辛。好在朝廷沒找到什麼把柄,於順治五年(1648)將錢謙益釋放回家。柳如是當時剛好30歲,錢謙益十分感激柳如是挺身而出的勇氣,特意在柳如是生日那天寫下名為《和東坡西台詩六首》的一組詩歌,博取柳如是的歡心。兩人之間的感情因此和好如初。
在隨後的時間裏,錢謙益一直從事反清復明的地下活動,柳如是都輔助在旁。他們和鄭成功聯絡,一起計劃策反清軍的將領,甚至還一起視察過鄭成功的海上艦隊。順治十六年(1659),鄭成功進攻南京,前期形勢大好時,錢謙益寫了振奮人心的《金陵秋興》,大唱“長乾女唱平遼曲,萬户秋聲息搗砧”。然而最後功敗垂成,錢謙益又寫下了悲涼傷心的《後秋興》組詩:“荷鋤父老雙含淚,愁見橫江虎旅班”。他甚至想隨鄭成功入海抗清。此時的錢謙益,已是白髮蒼蒼,年近八旬了!
共同的理想,消除了錢謙益和柳如是之間曾經有過的矛盾,使得他們的婚後感情日益加深。他們生育了一個女兒,可惜詳情已經無法得知,只知道她後來嫁入趙家,大家都喊她趙錢氏。 [10] 

錢謙益生死依靠

在與柳如是恩愛20多年之後,83歲的錢謙益終於撒手人寰。那是康熙三年五月二十四日。彌留之際的錢謙益掛心自己還未完成的著述,希望族孫錢曾幫助他完成。錢曾是錢謙益晚年最為心愛的學生,也是錢氏宗族中的晚輩。然而錢謙益萬萬沒想到,在他死後僅僅一個月,屍骨未寒,錢曾就夥同錢氏家族中的其他人向柳如是勒索金銀、田產、房產、香爐、古玩等。柳如是不堪受人欺凌,於六月二十八日憤然自盡,留下一紙遺囑。作為一代才女,柳如是一生寫作了許多絕豔的詩詞,讓文人學士佩服和讚賞。然而她的遺囑卻完全用白話寫成,可謂字字見血。她在遺囑中叮囑女兒説:
我來汝家二十五年,從不曾受人之氣,今竟當面凌辱。我不得不死,但我死之後,汝事兄嫂,如事父母。我之冤仇,汝當同哥哥出頭露面,拜求汝父相知。我訴陰司,汝父決不輕放一人。
在這場史稱“錢氏家難”的不幸事件中,柳如是毅然地自盡了,她希望已到陰間的錢謙益能夠為她作主,幫她報復仇人。即使在陰間,錢謙益也被柳如是視為生命中最後的依靠。 [10] 

錢謙益後世紀念

錢謙益墓,位於常熟市虞山景區尚湖北岸中山路南側劉神浜。錢謙益卒後葬於所建拂水山莊東側,其父錢世揚墓昭穴。墓地原範圍較廣,有墓道、拜台、石坊等,後毀,建國後多次修繕。今存墓坐北朝南,背山面湖,佔地743平方米,封土高1.3米,圍以羅城,冢後豎清代嘉慶間書法家錢泳書“東澗老人之墓”和民國間立“錢牧齋先生墓”碑二通,墓前有新建石亭一座,亭柱上鐫錢謙益書“遺民老似孤花在,陳跡閒隨舊燕尋”楹聯一副,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錢謙益墓 錢謙益墓

錢謙益影視形象

時間
影視片
飾演者
2002年
電視劇《魂斷秦淮
李鳴 [27] 
2012年3月8日
電影《柳如是
秦漢 [28] 
參考資料
  • 1.    錢謙益如何洗刷“貳臣”名聲  .解放日報.2019-08-13[引用日期2020-05-22]
  • 2.    訪談︱宋華麗:如何書寫家族史  .澎湃新聞.2019-07-02[引用日期2020-05-22]
  • 3.    錢謙益  .中國曆代名人圖像[引用日期2016-11-29]
  • 4.    《錢謙益柳如是年譜合編》:錢牧齋先生以明神宗萬曆十年壬午九月二十六日生於常熟城中坊橋東故第。
  • 5.    錢海嶽:《南明史·錢謙益傳》
  • 6.    錢謙益像取自《清代學者像傳》第二集,葉公綽輯,楊鵬秋摹繪。
  • 7.    錢謙益與明末清初學術演變  .中華文史網[引用日期2014-11-12]
  • 8.    《錢謙益柳如是年譜合編》:康熙三年甲辰,八十三歲...越數日,先生遂卒,五月二十四日也。
  • 9.    《錢謙益柳如是年譜合編》:(康熙三年)六月二十八日,柳如是留有遺囑,自縊於榮木樓,殉錢氏家難。
  • 10.    錢謙益,一生最愛柳如是(歷代文人傳奇之二十一)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4-11-13]
  • 11.    錢基博: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9月
  • 12.    陳子龍:《上少宗伯牧齋先生書》
  • 13.    錢謙益:《題程穆倩卷》,載《牧齋有學集》卷47《題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549頁
  • 14.    黃宗羲:《八哀詩(其五,錢宗伯牧齋)》
  • 15.    閻爾梅:《錢牧齋招飲池亭談及國變事慟哭,作此志之,時同嚴武伯熊》
  • 16.    歸莊:《祭錢牧齋先生文》
  • 17.    《小腆紀年》  .殆知閣[引用日期2015-08-03]
  • 18.    明史· 卷二百八十五·列傳第一百七十三·文苑一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0-05-22]
  • 19.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
  • 20.    鄒鎡:《有學集序》
  • 21.    劉聲木:《論錢謙益》,載《萇楚齋四筆》卷2
  • 22.    張鴻:《錢牧齋先生年譜序》
  • 23.    章炳麟:《訄書·別錄甲》
  • 24.    徐世昌:《晚晴簃詩匯》
  • 25.    錢仲聯:《夢苕盦詩話》
  • 26.    吳晗:《“社會賢達”錢牧齋》,載《中國建設》1948年第6卷第5期
  • 27.    魂斷秦淮  .豆瓣影視[引用日期2014-12-03]
  • 28.    萬茜《柳如是》挑大樑 馮紹峯秦漢甘做綠葉  .新浪娛樂[引用日期2014-11-22]
  • 29.    五月榴花照眼明  .聯誼報數字報[引用日期2022-07-02]
  • 30.    “女俠名姝”柳如是  .鄭州日報.2007-04-06[引用日期2022-07-11]
  • 31.    陳寅恪 著.柳如是別傳:私人出版,1980年8月:第三十七章 復明運動(附錢氏家難)(四)
  • 32.    孫之梅.《錢謙益與明末清初文學》:齊魯書社,1996年:第11—18頁
  • 33.    錢謙益  .常熟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7-13]
  • 34.    《清史列傳》:十七年,流賊李自成陷京師,明臣史可法、呂大器等議立君江寧;謙益陰推戴潞王常淓,與馬士英議不合。及福王由崧立,謙益懼得死罪,上疏頌士英功,士英乃引謙益為禮部尚書。
  • 35.    《清史列傳》:本朝順治二年五月,豫親王多鐸定江南,謙益迎降。尋至京候用;三年正月,命以禮部侍郎管秘書院事,充修「明史」副總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