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廟

(北京市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鎖定
太廟(Imperial Ancestral Temple),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天安門東側,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祖的地方,舊時北京城“五壇八廟”之一,1950年5月1日改為“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並正式對社會開放 [1]  [12] 
太廟平面呈長方形,佔地面積19.7萬平方米, 南北長475米,東西寬294米,有三重圍牆。牆內主要建築均為坐北朝南,廟內主體建築為享殿(前殿)、寢殿(中殿)、祧廟(後殿)。太廟按照“左祖右社”的古制與故宮同時期建成,歷經明清兩朝,是中國現存較完整的、規模較宏大的皇家祭祖建築羣 [1-2]  [15]  [20] 
1957年10月28日,太廟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北京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3]  [22]  。1988年1月13日,太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中文名
太廟
外文名
Imperial Ancestral Temple
地理位置
北京市東城區天安門東側
所處時代
明朝
佔地面積
197000 m²
保護級別
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春夏季:06:30—19:30;秋冬季:07:00—17:30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3-080-2-028

太廟歷史沿革

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始建太廟,按照“左祖右社”的古制與故宮同時建成 [2] 
明弘治四年(1491年),太廟的祧廟建成。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明世宗朱厚熜將太廟一分為九,改合祀制度為分祭,設九廟分別供奉歷代祖先。
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太廟中的九廟有八廟被雷火焚燬。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太廟中被雷火焚燬的八廟重建,恢復了“同堂異室”的合祀制度。
清順治元年(1644年),清世祖福臨將太祖、太宗等神牌由盛京太廟移至北京太廟供奉 [5] 
民國十三年(1924年),太廟由清室移交北洋政府,改稱和平公園並對外開放,後關閉。
民國十七年(1928年),太廟改歸民國政府內務部。
民國二十年(1931年),太廟由故宮博物院接管。
1950年5月1日,太廟改為“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並正式對外開放 [1] 
2006年8月4日,太廟進行修繕,暫停開放 [1] 
2007年6月9日,太廟修繕竣工,恢復向社會開放 [1] 
2018年,太廟完成全部73户居民住户的騰退工作。
2023年1月9日,太廟祧廟暫停開放 [11] 
2023年9月16日,太廟古建區因古建修繕需要暫停開放。 [23] 

太廟建築格局

太廟總平面圖 太廟總平面圖
太廟平面呈長方形,佔地面積19.7萬平方米, 南北長475米,東西寬294米,有三重圍牆,均為黃琉璃瓦頂紅牆身。牆內主要建築均為坐北朝南,廟內主體建築為享殿(前殿)、寢殿(中殿)、祧廟(後殿),在第一道紅牆的西牆上有西向大門兩座,南邊的一座稱太廟街門,北邊的一座叫太廟右門,距故宮闕左門不遠的東面為太廟西北門,黃琉璃筒瓦歇山頂。在第一重院內的東南角有犧牲所,此所的西側建有六角井亭。天安門端門之間,有東、西兩廡各26間,東廡之中者為太廟門,坐東朝西。在第二重院牆內正門為三開間的琉璃磚門,左右各一門。過前琉璃門有玉帶河,河上有七座單孔漢白玉石橋,稱戟門橋,橋北有兩座六角井亭。內院正門五間,原列有鍍金、鍍銀鐵戟120支,故又稱戟門。戟門正北,即為享殿。寢殿在享殿的北面,祧廟位於二重院落的最北側。在享殿、寢殿間有一紅牆,牆上有中琉璃門五座,均為黃琉璃瓦歇山頂。祧廟後檐的兩側,各有隨牆角門一座。其北為一狹長院落,構成太廟的第三重院牆 [15]  [20] 

太廟主要建築

前琉璃門
前琉璃門位於太廟中牆的南牆正中,中間三座為拱門,旁門二座為過樑式。黃琉璃瓦頂,檐下飾有黃綠琉璃斗拱額及垂蓮柱,牆下為漢白玉須彌座 [18]  [20] 
戟門橋
戟門橋位於前琉璃門正北,寬8米,兩側有漢白玉護欄,龍鳳望柱交替排列。正中的橋是皇帝走的御路橋,邊為王公橋,次為品級橋,邊橋二座供常人行走 [21] 
井亭 井亭
井亭
井亭位於戟門橋北的東、西兩側,高8.55米,為黃琉璃瓦盝頂六角亭,樑架用鎏金斗拱承託,亭內正中有水井一口,上置六角漢白玉井圈 [19-20] 
戟門
戟門位於戟門橋正北,原門內外各列朱漆戟架四座,每座插置金銀鐵載各15支,共120支,故稱戟門。戟門面闊五間,正中三間為三座實榻大門,廡殿頂,黃琉璃瓦屋面,三層漢白玉台基四周都有石護欄。正中有漢白玉石雕御路,從上至下分別雕刻二龍戲珠紋、獅滾繡球紋、海水江崖紋。東西旁門各一座,歇山頂,黃琉璃瓦屋面,面闊各一間 [20] 
享殿
享殿位於戟門正北,又稱前殿或大殿,面闊十一間(長68.2米),進深六間(寬30.2米),坐落在高3.46米的三層漢白玉須彌座上,殿高32.46米。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檐下懸掛滿漢文書寫的“太廟”九龍貼金題額。殿內六十八根大柱皆是整根金絲楠木,最高的達13.32米,直徑最大的達1.2米,殿頂用片金瀝粉彩畫裝飾,地面墁鋪金磚 [14-15]  [20] 
寢殿
寢殿位於享殿正北,又稱中殿,面闊九間(長62.31米),進深四間(寬20.54米),殿高21.95米,黃琉璃瓦單檐房殿頂,漢白玉須彌座,周繞石欄,望柱交錯雕以龍鳳,台階中飾丹陛,是平時供奉歷代皇帝、皇后牌位的地方。內設神椅、香案、牀榻、褥枕等物。清末供奉努爾哈赤皇太極、福臨、玄燁、胤禛、弘曆等十一代皇帝及皇后的牌位。每次祭典前一天,將牌位移至享殿安放於神座之上,祭畢奉回 [16]  [20] 
中琉璃門
中琉璃門位於寢殿正北,原為三座,後增建為五座,均為歇山頂,黃琉璃瓦屋面,檐下施綠琉璃仿木斗拱,門為過樑式,中間三門連為一體,兩側有旁門 [20] 
祧廟
祧廟位於中琉璃門正北,又稱後殿,面闊九間(長61.99米),進深四間(寬20.33米),黃琉璃瓦單檐房殿頂,是供奉追封的清代立國前的四代帝、後神牌位的地方,殿內陳設亦如寢殿。清代規制,正中肇祖、左興祖、再左顯祖、右景祖。每季首月時享皇帝委託官員在本殿祭祀歲末將先祖牌位移至享殿裕祭 [17] 

太廟歷史文化

太廟五壇八廟

舊時老北京有句俗語:“東單西四鼓樓前,五壇八廟頤和園。”這幾處地方是舊北京的鬧市區或壇廟、名勝的典型代表,昔日在北京享有較高的聲譽。“五壇”是指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先農壇,均為明代所建,清代沿用,是明、清兩朝帝王們祭天、地、日、月、山川、太歲等神祇而特意建造的。“八廟”係指太廟、奉先殿傳心殿壽皇殿雍和宮堂子文廟北京孔廟)和歷代帝王廟。這幾處在封建時代都是帝王們祭祀列祖列宗、神佛、歷代聖賢先哲的地方。除奉先殿、傳心殿在故宮內,其餘皆在城內 [12] 

太廟活動

2007年6月9日,北京市在太廟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我身邊——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項目展覽” [1] 
2015年4月17日,“知古鑑今——《資治通鑑》大型展覽”在太廟舉辦 [6] 
2016年1月13日,“文明的迴響(第一部):穿越敦煌”大型藝術展在太廟開幕 [7] 
2017年1月22日,太廟舉辦《文明的迴響:第二部·中華匠作》展 [13] 
2020年9月16日,太廟舉辦由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北京市農業農村局主辦的“匠心獨具——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2020年宮廷金魚特展” [8] 

太廟文物價值

太廟
太廟(3張)
太廟又稱為皇帝的“宗廟”,國家的“大廟”,是古代皇帝祭祀遠祖、近祖的地方,有時候也是國家面臨重大抉擇進行祭祀禱告的場所。太廟之內收錄着本朝皇帝的神位,從開國之初到現任皇帝的更迭,可以被認作是一個朝代的“記錄史冊”。隨着國家的滅亡,前朝的太廟大多都被焚燬,能夠留下來的也寥寥無幾,正因如此,其歷史價值才尤為珍貴。太廟建築不僅反映了一個時代輝煌的營造技藝,還是較完備的禮法建築之一。中國古代太廟的形成不僅僅是隨着建築技術的提高規模變得宏大,構件變得精細的結果,其藴含的禮制思想更是太廟建築的靈魂所在 [9] 

太廟文物保護

1957年10月28日,太廟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北京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3]  [22] 
1988年1月13日,太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太廟所獲榮譽

2023年11月,入選首批“全國標準化工人文化宮”名 [24] 

太廟旅遊信息

太廟地理位置

太廟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天安門東側 [10] 

太廟開放時間

春夏季:06:30—19:30;
秋冬季:07:00—17:30。

太廟門票價格

票價2元/人(老年人憑證免門票) [10] 

太廟交通路線

  • 公交
北京市內乘坐1、2、10、20、52、59、99、120路公交車,在天安門東站下車前往 [10] 
  • 地鐵
北京市內乘坐地鐵1號線,在天安門東站下車前往 [10] 
  • 駕車
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距離太廟約3.2千米,駕車約10分鐘。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