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清律

鎖定
三十卷,十冊(2函),律文459條。法學所舊卡片目錄註明為"吳達海等纂,清順治三年(1646)刻本",此即蘇亦工明清律典與條例》所稱之法所甲本,作為參考。
中文名
大清律
全    名
大清律集解附例
起始時間
清朝順治元年(1644)開始編纂
完成時間
清朝順治3年(1646)
廢止時間
1910年(大陸)、1972年(香港)
卷宗數量
共四十卷
律文篇數
分為七篇,篇目冠以律名,謂七律
法典弊端
律既多成空文,而例愈滋繁碎

大清律清世祖敕纂一

檢閲該本,知其曾經人重新裝訂和修繕。卷首一冊,《律附》一冊,正文八冊,每半頁九行二十字。卷首扉頁中題書名"大清律",右上刻"欽定頒行",左下刻"武進縣藏"。其中"律"及"藏"皆殘下半邊,但清晰可辨。諸律圖中"同宗九族五服正服之圖",它本皆作"本宗九族五服正服之圖",明律亦作"本宗"。卷四《户律·户役》律內有"隱匿滿洲逃亡新舊家人"一條,此律名下之"一"當為條例特有標識。或謂此條即順治三年(實在四年)初頒律之標誌也。清代曾於順治、雍正、乾隆間三度頒定律書,惟順治律之初頒原貌至今撲朔迷離,爭議頗多。此本無順治四年以後增補之顯跡,然亦略存疑點。

大清律清世祖敕纂二

三十卷,六冊(1函),律文458條。法學所舊卡片目錄註明為"吳達海編,順治四年(1647)刻本",此即蘇亦工《明清律典與條例》所稱之法所乙本。卷首一冊,含《律附》在內,正文五冊,每半頁九行二十字。卷首開篇載世祖《御製大清律序》,該頁粘籤,上有墨筆手書"此書系前清刑部趙浚川先生用朱墨筆批也"。各律圖之後為剛林題疏,疏內有"皇叔父攝政王"字樣。此題疏不置於《御製序文》後而置於律圖之後,與其它各本不同,頗為怪異,或許也是裝訂錯誤所致。題疏後是《大清律附》。該本亦無順治四年以後增補之明顯痕跡。

大清律清世祖敕纂

三十卷,十冊(1函),律文458條。首冠世祖御製序,繼載剛林疏,吳達海疏,對哈納疏,《大清律總目》。總目之後是順治二年奏定的《大清律附》。其中第10-21頁錯排至第36-47頁之間。第二冊首列諸律圖,然後是律例正文卷之一名例。以後八冊依次為《吏律》至《工律》。法學所舊卡片目錄注錄該本為"吳達海等編,康熙九年(1670)校定刻本",此即蘇亦工《明清律典與條例》所稱之"沈跋本",或"法所丁本"。該本總目小字註明"凡四百五十九條",目錄結尾同體字注"以上通計四百五十八條",前後不一,顯由異本混訂所致。該本剛林題疏內亦有"皇叔父攝政王"字樣,其所收吳達海疏為他本不載。該本卷首扉頁之後半頁粘有白籤,上有10行手書,落款書"壬寅菊秋子敦記"。"子敦",即沈家本之字。核其內容大致可推定為沈氏作《順治律跋》之底稿。該律卷四《户律·户役》律內亦有"隱匿滿洲逃亡新舊家人"條,格式與"甲本"同。順治律頒行後,惟於律外增修條例,而於律文未嘗更易。康熙九年,刑部尚書對哈納等以舊律內參差遺漏,請詳酌校正,奉旨依議,遂有康熙九年校訂刻本傳世。然此本幾經剜補、復經後人重行裝訂,已然面目全非,是否盡合對哈納校訂本之原貌已不可知矣。卷首載世祖序,目錄及諸圖,扉頁中題"大清律",右上刻小字"奉",左上刻小字"旨增添入律",天頭橫書"欽定頒行"。正文計九冊,《律附》一冊。"兵部督捕欽定逃人事宜"及"大清律新例康熙三年三月十二日奉旨增添入律"合為一冊。律文卷四《户律·户役》律內亦有"隱匿滿洲逃亡新舊家人"條,格式與"甲本"同;卷二十三第"又三"頁插補順治十二年十月十八日及同年十一月初七日上諭兩道;卷二十四第"又四"頁插補順治十二年十月初七日上諭一道。書內首揭清世祖序,以下依次為《大清律例總目》、《大清律例目錄》、康熙九年對哈納等題本、順治四年剛林題本,"例分八字之義"及諸圖、《大清律附》。剛林疏內有"皇叔父攝政王"字樣。該本多頁空白處有大量手寫抄補或批語。

大清律大清律輯注

大清律 大清律
〔清〕沈之奇撰
三十卷,十冊 (1函),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刊刻。扉頁中題書名,書前有清世祖御製序、康熙乙未(五十四年)蔣陳錫敍、順治四年剛林題疏、康熙九年對哈納題疏、作者沈之奇康熙五十四年自識,惟此二頁"自識"無標題,書口處刻"凡例"二字,而觀其內容、格式則又似自序。書後有康熙五十四年許大定《大清律輯注後序》。正文前有總目、目錄、"例分八字之義"、諸律圖、制義等。正文卷四《户律·户役》律下有 "隱匿滿洲逃亡新舊家人"條,律上註明"此俱有刑部督捕新例"。是書作者沈之奇,字天易,浙江秀水縣人,積遊幕三十餘載之經驗,"閲六七寒暑"撰成此書,"集諸家之説,參與折中之見",堪稱清代律學經典著述之一。此書另有乾隆十年(乙丑)刻本,六冊(1函),該本首載張嗣昌序,次為乾隆十年朱介圭序,繼接康熙本之原序,書後無"後序"。(蘇亦工)

大清律大清律合鈔

〔清〕錢之青(鳳文)、 陸鳳來編校
六冊(1函),三十卷,律文459條。康熙四十四年刻本。扉頁中題書名 "大清律箋釋合鈔",右上刻"淛西錢鳳文、古吳陸鳳來同校",左下刻"遵道堂藏板",天頭橫書"康熙四十四年鐫"。卷首載清世祖序、剛林疏、康熙九年對哈納等疏。卷首內載《大清律附》。錢之青自述編校是書之緣起謂:"金沙王氏原本雖失,而傳寫至今不衰。……偶與塵事之暇,同友陸鳳來手加校訂,命童子合而鈔之,並附慎刑、醫救諸説,推廣聖天子與賢當事刑期無刑至意,亦聊以便自覽也,乃諸同人輒勸赴剞劂,以公世之留心仕學者……康熙四十四年立春日吳興布衣臣錢之青謹識於東官公署"。
是書保留順治初頒律早期面目頗多,於研究清入關初年之法制實況不無價值。

大清律大清律例

清世祖敕纂,萬古齋主人輯注
三十卷,十冊(1函),律文458條。聽松樓朱墨套印刻本,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重刊。書內扉頁中題書名曰"大清律",右上刻有"附例集解原本"六字,右下硃色套印"六部則例,全判即出",左上套印"朱鈔各家箋釋備載",天頭橫書"康熙四十五年鐫"。扉頁後空白夾頁中鈐有"寓書鋪廊東首奇望街聽松樓發兑"和"大清律例硃批註釋定價紋銀貳兩肆錢"印記。封面題名"大清律朱注廣匯全書",書口上刻有"大清律",下接朱字"例",再下兩行小字"批註""集解",合為"大清律例批註集解"。卷一首行題《大清律集解附例》。按:武新立《明清稀見史籍敍錄》錄同書,上述特徵基本一致,惟武氏本為五冊,法所本為十冊。再,武氏本扉頁左下鈐"聽松樓"方印,法所本則無。右下硃色套印"六部則例,全刊即出",法所本"全刊"作"全判"。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