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會試

鎖定
會試是科舉考試方式之一,為較鄉試高一級的考試、較殿試低一級的考試。因士子會集京師參加考試,故名。又因在春季由禮部主持,亦稱“春闈”、“禮闈”。相當於唐宋的禮部試(省試)。會試之稱始於金朝,元、明、清沿用。錄取者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 [4] 
考試內容重經義,輕詩賦。明清各省鄉試中式的舉人,於次年二月(清乾隆以後改在三月)入京參加由禮部主持的會試。以往各屆會試中未中的舉人也可一同應試。若鄉試有恩科,則次年也舉行會試,稱會試恩科。
中文名
會試
外文名
metropolitan examination
別    名
春闈春試禮闈
舉辦部門
禮部
地    點
京師
錄取人數
90-410

會試歷史沿革

會試闈墨 會試闈墨
金制,凡府試中選者均可參加會試。泰和二年(1202年)定,策論進士三人取一,詞賦進士、經義進士五人取一,中選者才可參加殿試。其考官仍承宋制,為知貢舉同知貢舉
元代會試於鄉試次年的二月初一、初三、初五日分兩榜進行。以蒙古、色目人為一榜,試兩場:第一場試經問五條,第二場試經史、時務策一道;以漢人、南人為一榜,試三場:第一場試明經、經疑二問,經義一道,第二場於古賦、詔誥、章表內選試一道,第三場試經史、時務策一道。以鄉試所取三百人蔘加,從中選錄一百人,蒙古、色目、漢人、南人各二十五人。然實際中選者常不及此數。會試不中者可授地方學官。考官同金代。
明代每三年舉行一次。定於辰、戌、醜、未年的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分三場進行。第一場試四書義三道,經義四道;第二場試論一道,判語五條,詔、誥、表內選答一道;第三場試經史策五道。凡鄉試錄取的舉人皆可應試。取錄名額,初無定額,多者至四百七十二名,至成化十一年(1475年)後,約取三百名。明初取士,不分南北,洪熙元年(1425年)定取士之額,南人十之六。北人十之四。宣德、正統間曾分南、北、中三卷,數額亦時有變通。取中者可參加殿試。設主考官二員,同考官初為八員,後增為十七員。
清初沿明制。乾隆十年(1745年)改考期為三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主考官稱總裁,同考官十八人,由皇帝欽派。另設監臨、知貢舉、提調、監試等官。錄取人數不定,最多為四百零六人,最少為九十六人,一般為二三百人,分省錄取,欽定錄取名額。 [4] 

會試錄取人數

會試取中者稱“貢士”又稱為“中式進士” ,第一名稱“會元”。錄取名額不定,明代約300名左右,分南、北、中三地域按比例錄取;清代無定額,每科自百餘名至二三百名不等,最多的一次在雍正八年(1730年),錄取406名,最少的一次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共取96名。各省被錄取的名額,以應試人數及省的大小、人口多寡而酌定。會試揭榜後,中試者於下月應殿試。 [1] 

會試考試流程

會試硃卷 會試硃卷
會試於鄉試的第二年舉行(鄉試也是每三年舉行一次,即每逢子卯午酉年舉行,為會試前一級考試) [2]  ,即醜、辰、未、戌年春季,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又稱“禮闈”“春闈”,考三場,每場三日。另有同考官18人(明代初為8人,以後有所增加,多時曾達20人),多由翰林充當。考試時的彌封、謄錄、校對、閲卷、填榜等手續與鄉試一樣。參加會試的舉子應先行復試,道遠不及者,得於會試後另行復試。
會試分三場舉行,三日一場,第一場在初九日,第二場在十二日,第三場在十五日,亦先一日入場,後一日出場。三場所試項目,四書文五言八韻詩、五經文以及策問,與鄉試同。
考中者均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會試後,貢士再由皇帝親自御殿覆試、擇優取為進士。殿試試期一天,依成績分甲賜及第、出身、同出身,然後釋褐授官。 [1] 

會試會試場所

會試詩 會試詩
現存的會試場所保存的最完整的在南京夫子廟,每個人的考試場所十分小,叫單間。在古代這種單間叫 [3]  號,長五尺,寬四尺,高八尺。
在進去前先搜身,每人發三根蠟燭,進去後房門馬上封鎖,考生就在裏面答題,晚上也在裏面休息。也正是在這種環境下,考生才寫出一篇篇妙筆生花的文章。
參考資料
  • 1.    張廷玉.《明史·選舉志》:中華書局,1974
  • 2.    程裕禎.中國文化要略.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7:189
  • 3.    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9
  • 4.    楊學為主編.《中國考試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第1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