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傅以漸

鎖定
傅以漸(1609年-1665年), 字於磐,號星巖,山東省東昌府(今聊城市東昌府區)人,祖籍江西省吉安府(今吉安市)永豐縣,清朝開國狀元,清初名臣,知名學者、史學家。 [5] 
傅以漸自幼天資聰慧,志向遠大。順治二年(1645年),開科取士。順治三年(1646年),其參加清朝入主中原後舉行的第一次殿試,成為清朝開科後的第一個狀元,授弘文院修撰,次年任會試同考官。順治五年(1648年),被任命為《明史》纂修官,書成後任國史院侍講。順治九年(1652年),傅以漸充《太宗文皇帝實錄》纂修官。次年遷秘書院侍講學士、少詹事,提升為國史院學士;七月,受命教習庶吉士。順治十一年(1654年),順治帝任傅以漸為內翰林秘書院大學士,相當於宰相。順治十二年(1655年),順治帝命其作《資政要覽》後續,加太子太保,太子玄燁的老師。後改為國史院大學士之職,充文華殿試讀卷官,編寫清太祖、清太宗《聖訓》和《通鑑全書》,傅以漸擔任總裁官。又奉旨撰寫《內則衍義》。 [6] 
順治十四年(1657年),傅以漸與庶子曹本榮奉旨匯注《易經》,編成《易經通注》一書。順治十五年(1658年),傅以漸被授為武英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進階光祿大夫。康熙帝即位後,傅以漸告老還鄉,其在家養病期間,主持編纂聊城縣誌。康熙四年(1665年),傅以漸病逝於故鄉聊城,終年57歲。其著有《貞固齋詩集》。對天文、地理、禮樂、法律、兵農、漕運、馬政等均有研究,著述較多,僅《聊城縣誌序》《貞固齋詩集》《續義》尚存。 [6] 
全    名
傅以漸
於磐
星巖
所處時代
清朝
出生地
山東東昌府聊城縣
出生日期
1609年
逝世日期
1665年
本    名
傅以漸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職    業
清朝官吏

傅以漸人物生平

傅以漸畫像 傅以漸畫像
傅以漸生而穎悟強識,三歲能誦書,五歲熟記經史,不遺一字,十歲工屬文,博極羣書。從莘縣司空孫肇興講明理學,二十歲以第一名補邑庠,不久補廩。清順治二年(1645),以鄉試第八名考取舉人。順治三年三月十五日(1646年4月30日),清廷舉行開國後第一次會試,考中進士,奪清代首科殿試狀元。 [1-2] 弘文院修撰。 [3]  次年,即充任會試同考官。順治五年(1648),任《明史》纂修官。順治八年(1651)書成,任國史院侍講。順治九年(1652)正月,又充《清太宗實錄》纂修官。次年正月,遷秘書院侍講學士;五月,遷少詹事閏六月,提升為國史院學士;七月,受命教習庶吉士。順治十一年(1654),遷內秘書院大學士。一日,順治帝問羣臣曰:“‘厄要’二字,其義何分?”皆莫對。公曰:“自彼得之謂‘厄’,自我守之謂‘要’。”上甚喜,有大用意。
順治十二年(1655)正月,奉旨陳時務,又承命作《資政要覽後序。二月上疏安民大計,受到皇帝讚許,被加封為太子太保 [4]  充文武殿試讀卷官。當時正編寫清太祖、清太宗《聖訓》及《通鑑全書》,傅以漸均任總裁官。又承旨撰寫《內則衍義》,逢户部呈進《新編賦役全書》,也命傅以漸複核,倍受皇帝器重。
順治十三年(1656)八月京察,傅以漸上疏自陳,乞罷歸鄉,皇帝親批御旨:“卿輔弼重臣,醇誠樸慎,勤勞密勿,倚任方殷,豈可引例求退?著益抒猷念,佐成化理”(《清史列傳》卷五)。次年二月,傅以漸與庶子曹本榮又奉旨匯注《易經》,僅用10個月的時間,編成《易經通注》一書。
傅以漸墓 傅以漸墓
順治十五年(1658)二月,傅以漸偕同學士李霨充任會試主考官。按舊例,考官入闈均攜帶書籍,而這一年卻被定為禁例。傅以漸上疏請求:“凡出題應用書籍,敕部照例給發,庶免漏誤”(同上)。經過部議決定:令內監察驗以後,仍準攜入。傅以漸因闈中咯血,又上疏乞歸,説:“入闈七日,幸硃卷尚未謄進,乞賜另遣一員,同李霨任事”(同上)。皇帝降旨説:“知卿偶恙,著力疾料理闈事”(同上)。傅以漸只好帶病主考完會試。順治十五年(1658)9月,清廷參照明代官制改內三院(內國史院、內秘書院、內弘文院)為內閣,大學士改加殿閣銜,授為武英殿大學士兵部尚書。十月請病假回原籍療養。
傅氏陵園康熙帝親題聖旨碑 傅氏陵園康熙帝親題聖旨碑
順治十六年(1659)十一月,因病休超過一年,自乞罷黜,皇帝旨命:“加意調理。稍痊即來京入直辦事。不必引請處分”(同上)。次年三月京察,傅以漸再次自陳乞罷,皇帝仍然温旨慰留:“卿清慎素著,佐理有年。著加意調攝,痊日即來京供職,不必求罷”(同上)。順治十八年(1661),聞順治帝崩,直京奔喪後,又以病告歸。順治十八年(1661)正月,清聖祖康熙皇帝即位,傅以漸再一次上疏乞歸,遂解任回原籍。康熙四年(1665)四月去世,終年57歲,遺言勿請恤請諡,葬於聊城傅家墳祖塋。康熙帝曾為其御筆親題對聯:“傳臚姓名無雙士,開代文章第一家,橫批:聖朝元老。“又題“忠樸清慎,文行端良”八字,是對其一生的高度概括和評價。事親至孝,宗族鄉黨及親友有困難者必設法賙濟,聽説百姓有疾苦,則慨嘆拯濟,鄉里有義舉,必幫助成全而不居功。平生從無疾言厲色,不論老少貴賤,都加以善待。工作之餘,手不釋卷,錄書載筆,皆端楷有法。

傅以漸主要作品

順治帝對傅以漸甚為器重,凡機務大政均與其磋商。傅以漸對帝竭誠盡忠。史料記載:公居相位,食不重味,衣皆再浣,與寒素無異。他書奏議,草詔書,擬御製,頗得皇帝賞識。傅以漸曾纂修《明史》、《清太宗實錄》,充任清太祖、太宗《聖訓》總裁,奉命與曹本榮合著《周易通注》。他對天文、地理、禮、樂、法律、兵、農、漕運、馬政等均有研究,著述甚豐。他治學嚴謹,學識淵博,“道德文章實為一時之冠”。在家養病期間,於康熙二年(1663)主持編纂《聊城縣誌》。《御定易經通注》被收入在《湖北叢書》第1~3冊,清光緒十七年(1891)由三餘草堂出版。今中國國家圖書館(分館)尚存《易經通注》4卷刻本。《貞固齋書義》有清初抄本2冊,今尚存於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室。著有《狐白解太史名篇》《中規篇》《易經通注》《內則衍義》《詩經禮記春秋題説》《易經制義》《四書制義》等。 [7] 

傅以漸人物評價

清代第一位狀元傅以漸,康熙的老師,一直為清世祖順治所器重,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兵部尚書,是清初不可忽視的人物之一。明萬曆37年,傅以漸生於山東聊城。幼時聰明過人,三歲能誦書,五歲熟記經史。他少時雖家庭貧窮,但勤學不輟,終成大器。清順治傅以漸以進士及第之第一(即狀元),首奪大魁。他先後任宏文院修纂,國史院侍講,授秘書院大學士等。他出身貧苦,幼年家境清貧,天資聰慧,勤奮苦學,博覽羣書,經史熟記不忘,終成大器。傅以漸一生為官,兢兢業業,鞠躬盡瘁,以清勤著稱於世。他學識廣博,精通經史,工於詩文,學者稱“星巖先生”。傅以漸以狀元而居相位,他鞠躬盡瘁,任勞任怨,以勤政清廉著稱於世。
順治十四年(1657)冬,因皇太后生病,兩月內積壓奏疏800餘件,傅以漸奉旨代擬批閲,於三日之內處理完畢,受到順治皇帝獎譽。他曾扈從順治出行,在騎驢歸帳時被順治看見,因作為畫幅,題“狀元歸去驢如飛”句。此畫為傅氏後人藏於其聊城故居“御畫樓”,畫苑傳為佳話。
在維護清王朝封建統治的羣僚中,傅以漸是一位竭誠盡忠的賢臣良相。有史料記載:順治破格提拔傅以漸為兵部尚書,眾皆贊同,一致認為,選擇得當,用人適時,宮廷和睦,天下太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