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鋌而走險

(漢語成語)

鎖定
鋌而走險(拼音:tǐng ér zǒu xiǎn)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春秋·左丘明左傳·文公十七年》。 [1] 
鋌而走險指無路可走的時候採取冒險行動。多用作褒義,有時也用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補語。 [3] 
中文名
鋌而走險
拼    音
tǐng ér zǒu xiǎn
近義詞
逼上梁山孤注一擲
反義詞
安分守己循規蹈矩
出    處
左傳·文公十七年》
注音字母
ㄊㄧㄥˇ ㄦˊ ㄗㄡˇ ㄒㄧㄢˇ
語法結構
偏正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補語

鋌而走險成語出處

春秋·左丘明《左傳·文公十七年》:“鋌而走險,急何能擇?”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鋌而走險”。 [1] 

鋌而走險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一百七十多個諸侯國互相爭權奪利。到中期,晉國和楚國成了兩個陣營的首領,勢均力敵。 [2] 
公元前610年,晉國會聚了一部分諸侯國,一起向楚國示威,施加壓力。晉國國君懷疑鄭國與楚國暗中勾結,懷有二心,不肯與前來的鄭國國君相見,弄得鄭國十分尷尬惶恐。鄭國公子歸生便給晉國執政大臣趙盾寫了一封信。信中説,鄭國和晉國一直很尊敬友好,但仍不能使你們滿意。我們如今左右為難,既怕得罪晉國,又怕得罪楚國。就象一頭被獵人窮追猛趕的小鹿,本來是不願意離開肥嫩豐腴的水草和森林的,可是一旦被獵人逼得走投無路時,再危險的懸崖絕壁也會不顧一切地跳下去。如果你們把我們逼急了,鄭國也只好鋌而走險,去尋求楚國的保護了。那時,你們晉國可不要後悔呀! [2] 
趙盾接到信後,認為很有道理。便説服晉國國君改變了對鄭國的態度,以免他們投入楚國的懷抱。然而,在此後的幾十年裏,鄭國時而依附晉國,時而追隨楚國,弄得晉楚兩國都哭笑不得。 [2] 

鋌而走險成語寓意

鄭國公子歸生在國家危難之際寫信表明心跡,使得晉國改變了對鄭國的態度,屬於是“三寸不爛之舌強於百萬之師”。生活中有時人們會被別人誤會,會讓自己走進死衚衕,這時不妨把握機會,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別人,不要讓自己處於被動的局面。看似無路可走之時,也許就是人們找到新希望之際。孤注一擲鋌而走險並不會讓人恥笑,有時反而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2] 

鋌而走險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鋌而走險”指無路可走的時候採取冒險行動。 [3] 
多用作褒義,有時也用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補語。 [3] 
運用示例
唐·馮萬石《對議邊塞事策》: “蠢彼林胡,阻分遼漢,鋌而走險,代構其患。”清代紀昀《閲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一》:“此婢遭逢患難,不辭詭語以自污,可謂鋌而走險。” [3]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無業可食,懦弱者或成餓莩,強暴者鋌而走險。” [3] 
作家·張愛玲《私語·世態·中國人的宗教》:“有志氣的動植物對於它們的貧窮愚魯感到不滿,不得不鋌而走險,要得到一點人氣,惟有偷竊。” [3] 
作家·韓靜霆《市場角落的“皇帝”》: “他反覆琢磨了處於經濟變革時期的形勢,想做個‘亂世英雄’,趁此機隙鋌而走險,豁出去,‘撈,一把。” [3] 
作家·楊沫《青春之歌》:“像這種鋌而走險的人有幾個有好結果的!” [3] 

鋌而走險成語辨析

鋌而走險—逼上梁山
“鋌而走險”與“逼上梁山”意義相近,兩者都有無路可走被逼冒險的意思;區別在於“鋌而走險”偏重在冒險;“逼上梁山”偏重在反抗。“鋌而走險”所指的行動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不好的;“逼上梁山”所指的是反抗,是革命行動。 [3] 
參考資料
  • 1.    王濤,阮智富等. 中國成語大辭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4:1080
  • 2.    陳營編著. 開闊閲讀 讓孩子更聰明的成語故事 中華成語故事[M]. 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2014:113-114
  • 3.    王俊編著. 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做事篇 2[M].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15.07: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