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懸壺濟世

(漢語詞彙)

鎖定
懸壺濟世是頌譽醫者救人於病痛的一個詞語。出自《後漢書·方術列傳·費長房》。
中文名
懸壺濟世
寓    意
讚頌醫生救死扶傷的高尚品德
出    處
後漢書-方術列傳-費長房

目錄

懸壺濟世藥葫蘆

書法懸壺濟世 書法懸壺濟世
許多人也許不明白為什麼一些中藥店門前要掛一個葫蘆,但是,提到“葫蘆裏不知賣的什麼藥”這句俗語,你就會知道這葫蘆肯定與藥有關。
葫蘆,古代稱作“壺”,俗稱葫蘆瓜,古代道家的象徵之一。《詩·豳風·七月》中“八月斷壺”,特指的就是盛藥的葫蘆,即“藥葫蘆” [1] 
葫蘆與中醫結緣可謂源遠流長 [1]  ,古今許多神話故事,幾乎涉及藥就有葫蘆。傳説中的“八仙”之一鐵枴李,就常背一個裝有“靈丹妙藥”的葫蘆,周遊江湖,治病救人。相傳太上老君精心煉就的長生不老仙丹,就裝在他的法寶紫金葫蘆裏 [1] 神話小説西遊記》第五回中説:“大聖直至丹房裏面,尋訪(老君)不遇,但見丹灶之旁,爐中有火。爐左右安放着五個葫蘆,葫蘆裏都是煉就的金丹……他就把那葫蘆都傾出來,就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小説中也説到這種葫蘆的作用是盛放丹藥。

懸壺濟世由來

懸壺濟世 雕像 懸壺濟世 雕像
考證“藥葫蘆”的典故,應當出自《後漢書-方術列傳-費長房》的記載 [1]  :“費長房者,汝南(今河南省平輿縣射橋鎮古城村)人,曾為市掾。市中有老翁賣藥,懸一壺於肆頭,及市罷,輒跳入壺中,市人莫之見,唯長房於樓上睹之,異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長房之意其神也,謂之曰:可更來,長房旦日復詣翁,翁乃與俱入壺中。唯見玉堂華麗,旨酒甘餚盈衍其中,其飲畢而出。翁約不聽與人言之,復乃就樓上候長房曰:我神仙之人,以過見責,今事畢當去,子寧能相隨乎?樓下有少酒,與卿為別……長房遂欲求道,隨從入深山,翁撫之曰子可教也,遂可醫療眾疾”。
關於壺翁的記載,則有“壺公謝元,歷陽人,賣藥於市。不二價,治病皆愈。語人曰:服此藥必吐某物,某日當愈,事無不效。日收錢數萬,施市內貧乏飢凍者。”以此觀之,壺翁乃身懷醫技、樂善好施之隱士醫者。因其診病貨藥處常懸一壺為醫幟,所以人稱壺翁。
類似記載,還可見於晉代葛洪(公元261-341年)《神仙傳》及一些古史雜説等。大概説的都是漢代的某年夏天,河南一帶鬧瘟疫,死了許多人,無法醫治。有一天,一個神奇的老人來到這裏,他在一條巷子裏開了一個小小中藥店,門前掛了一個藥葫蘆,裏面盛了藥丸,專治這種瘟疫。這位“壺翁”身懷絕技,樂善好施,凡是有人來求醫,老人就從藥葫蘆裏摸出一粒藥丸,讓患者用温開水沖服。就這樣,喝了這位“壺翁”藥的人,一個一個都好了起來。時有汝南(今河南省平輿縣射橋鎮古城村)人費長房,見此老翁在人散後便跳入壺中,他覺得非常奇怪,於是就帶了酒菜前去拜訪,老翁便邀他同入壺中。費長房從此隨其學道,壺翁盡授其“懸壺濟世”之術。
雖然記載這個傳説有些神話傳奇色彩,但是他二人的醫術令人讚佩,也因為這個故事的流傳,所以後人將行醫愛稱為懸壺,醫生或診所的賀詞無一例外,都是懸壺濟世,而懸掛的那個葫蘆更成了中醫的標誌。

懸壺濟世發展

懸壺濟世 懸壺濟世
看上面的典故,記載雖語涉傳奇,但若揭其神誕外衣,不難知壺公、費長房乃東漢時名醫,藥葫蘆只不過是一隻盛藥的“藥壺”。或曰一種行醫、賣藥的“招幌”而已。不過,醫家掛藥葫蘆還有深意:一是向世人表明其“懸壺濟世”之宏願;二是看重葫蘆之實用價值:用葫蘆保存藥物確實比其他的容器如鐵盒、陶罐、木箱等更好,因其有很強的密封性能,潮氣不易進入,容易保持藥物的乾燥。從歷代史籍中得知,古時候的行醫者無論走到哪裏身上都揹着葫蘆,如唐代藥王孫思邈採藥時就必掛一個藥葫蘆。而且,葫蘆除了能盛藥,本身也可為藥,醫治很多疾病。
因此,後來人皆稱賣藥的、行醫的為“懸壺”,美稱醫生職業為“懸壺濟世”,歷代醫家行醫開業則以“懸壺之喜”等為賀。仍有不少行醫者懸葫蘆在診室當作行醫的標誌,這種做法更被眾多藥店、製藥廠等沿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