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陰刻

(方式)

鎖定
陰刻與陽刻都是我國傳統刻字的兩種基本刻制方法,是一種獨特的雕刻方式。陽刻是將筆畫顯示平面物體之下的立體線條刻出。陰刻,是將圖案或文字刻成凹形。
然而,當今現代刻字不論是陰刻還是陽刻,顯然與傳統的刻字有着本質的劃分與區別。現代刻字對陰刻線條凹鑿和對陽刻底部肌理的處理,都展示了刀與刀之間語言的溝通,以刀代筆,把一刀一刀的痕跡與木質結構紋理的質感,一目瞭然地體現在作品中。陽刻底部肌理的刀痕是衝破傳統刻字的一個新的發展,是現代刻字的一個質的飛躍。現代刻字在逐步由傳統到現代的轉變過程中,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
中文名
陰刻
類    型
雕刻方式
主要方法
以刀代筆

陰刻概念

凹陰刻為凹形狀。陷下去的字是陰字,凸出來的字是陽字。
圖章是一般都刻凸出來的字,這就是陽刻
刻圖章是如果是刻凹陷下去的字,這就是陰刻。
陰刻 陰刻
主要用於篆刻,印章,剪紙等方面。

陰刻引證解釋

1.陰險刻毒。《舊唐書·崔器傳》:“器性陰刻樂禍,殘忍寡恩。” 宋 邵伯温《聞見前錄》卷一:“世謂韓王(趙普)為人陰刻,當其用事時,以睚眥中傷人甚多。”《明史·劉珝傳》:“時內閣三人,安(萬安)貪狡,吉(劉吉)陰刻,珝稍優,顧喜譚論,人目為狂躁。”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湖北謠》:“畢(畢沅)性迂緩,不以公事為務;福(福寧)天資陰刻,廣納苞苴;陳(陳望之)則摘人瑕疵,務使下屬傾囊解橐以贈,然後得免。”
2.謂將圖案或文字刻成凹形。郭沫若《中國史稿》第三編第五章第三節:“在這些石刻畫像裏,孝堂山石室的畫像是陰刻的,直接用線條鈎劃出來;武梁祠是陽刻的,是平面的浮雕。” 葉聖陶《登雁塔》:“最下一層四面拱門的門楣上都有石刻畫,我以為最值得細看。刻的是佛故事,人物和背景全用線條陰刻。”

陰刻微雕

微雕為例:
1991年10月中國書協刻字研究會在柳州成立,中日刻字及全國刻字講習班的舉辦,為中國的現代刻字打開了國門。毫無疑問,作為現代刻字這門生機勃勃的新興藝術,是富有魅力,也最引人注目的藝術樣式,從它身上,我們能夠看到文學、美術、雕塑、造型等多種藝術形式的集結,感受到其內涵的審美複合的光輝。由權希軍先生提出了發展“以陽刻為主的中國刻字”的構想,這一構想的論述,經過10年的初級階段,在形式感、技法和裝潢方面向日本、韓國學習了不少經驗。但要超過以上國家,就不能走他國的路子,要用中國幾千年文化積澱的優勢,找突破口。把陽刻與陰刻的形式變為一種融合藝術,以形影不離、雙腳並行,在陽與陰的結合感上豐富立體藝術形式。通過幾次全國性的刻字展覽,陽刻與陰刻結合在一起的作品如:《美在東方觀道》、《法無二門》、《心誠》、《百年樹人》等作品的陰陽搭配、筆畫錯落有序,這種陰陽線條的結合,為陽刻表現形式找到了一個很好的歸宿,也為陰刻的單調增加了內容與形式感,為我國現代刻字的發展提供了經驗。

陰刻陰刻剪紙

以塊為主,把圖形的線剪去,線線相斷,並且把形剪空,稱為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