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滁州學院

鎖定
滁州學院(Chuzhou University),位於安徽省滁州市,是安徽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高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應急安全智慧學習工場(2020)”暨應急管理學院建設首批試點學校 [1] 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
滁州學院前身是創辦於1950年的滁州師範學校;1977年設立安徽師範大學滁縣教學點(滁州分校);1980年更名為滁州師範專科學校;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准,升格並定名為滁州學院。 [2]  2019年,學校正式被納入安徽省省級碩士立項建設單位。
截至2023年9月,學校有會峯、琅琊兩個校區,佔地面積1647.8畝,校舍建築面積48.4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3.8億元,館藏紙質圖書139.8萬冊,電子圖書156.6萬冊;設有15個二級學院,開設62個本科專業;有教職工1404人,其中專任教師1055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7294人,聯合培養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93人,成人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在籍學生12000多人。 [3] 
中文名
滁州學院
外文名
Chuzhou University
簡    稱
CHZU
創辦時間
1950年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學校類別
綜合類
學校特色
安徽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安徽省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學校(2014年)
主管部門
安徽省
現任領導
畢明福(黨委書記)
鄭朝貴(院長) [42] 
本科專業
62個
院系設置
15個二級學院
校    訓
修德、求是、博學、篤行
校    歌
《琅琊翰墨育棟樑》 [4] 
地    址
安徽省滁州市會峯西路1號(會峯校區)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西路2號(琅琊校區)
院校代碼
10377
主要獎項
2011年安徽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標兵單位(2012年2月)
第三屆全國文明單位(2011年12月)
第四屆全國文明單位(2015年2月)
全國綠化模範單位(2010年)
全國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2014年)
知名校友
舒楠

滁州學院歷史沿革

學校前身是創建於1950年的滁州師範學校(滁縣師範學校)。
學校建築
學校建築(11張)
1950年4月,皖北行署決定籌辦“皖北滁州師範學校”。9月,新創辦的滁州師範學校開始招生,首次招生計劃100人。開辦中師班、初師班,不少學生在讀期間兩次參加各類招工考試、參軍入伍,到1953年首屆學生畢業時,剩下56人。
1951年暑期,學校遷至定遠爐橋辦學,開設了師資輪訓班,招收了一個初師班、兩個中師班。
1952年初,學校回遷到滁縣園藝場處(今滁州學院北校區)辦學;皖北區滁縣師範學校更名為安徽省滁縣師範學校。
1966—1969年停止招生。
1970年秋始,恢復招生,連續招收兩屆一年制師範類速成班學生。1973年開始恢復考試入學,學制兩年。
1977年11月11日,滁縣師範學校經安徽省革命委會批准成立“安徽師範大學滁縣教學點”。依託滁州師範學校設立的安徽師範大學滁縣教學點1977年開始招生,首次招收中文、數學兩個本科專業學生204人,這批學生於1978年春入學。 [5] 
1978年,安徽師範大學滁縣教學點更名為安徽師範大學(滁州分校)。 [5] 
1981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安徽師範大學(滁州分校)、滁縣師範學校合併組建滁州師範專科學校。 [6] 
滁州學院校園風光
滁州學院校園風光(33張)
2001年3月9日,滁州市人民政府召開滁州師專擴建工作協調會,5月30日,初步決定徵用正大飼料廠北側土地建設新校區。4月4日,安徽省教育廳下發關於滁州師專新校區規劃的批覆,原則上同意校園設計規劃,要求加快新校區建設,確保實現2005年新校區在校規模達到6000人的發展目標。6月12日,校黨委研究決定成立滁州師專南校區建設指揮部。
2002年8月27日,南校區首期工程竣工啓用,2540名學生正式入住。南校區與教學大樓遙相對應的實驗樓、圖書館、風雨操場在2005年建成投入使用。
2004年5月,學校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升格為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更名為滁州學院。滁州學院首批6個本科專業,當年首次招收500名本科生。
2005年,滁州學院新增6個本科專業,其中,部分專業首次面向新疆江蘇等省區招生,這是滁州學院建校以來首次面向全國招生。 [7] 
2014年,入選“安徽省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學校。 [3] 
2019年11月,滁州學院鳳陽花鼓傳承基地入選《2019年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名單》。12月,滁州學院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署校企合作框架協議。 [8-9] 
2020年3月,入選“應急安全智慧學習工場(2020)”暨應急管理學院建設首批試點學校。 [1] 
2022年10月28日,滁州學院黨委書記畢明福,黨委副書記、院長鄭朝貴為學校老年大學揭牌,滁州學院老年大學正式成立。 [50] 

滁州學院辦學條件

滁州學院院系專業

截至2023年9月,學校設有15個二級學院,開設62個本科專業。 [3]  [48] 
滁州學院院系專業一覽表
學院
專業名稱
科類
地理信息科學
理學
測繪工程
工學
地理科學
理學
旅遊管理
管理學
導航工程
工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工學
網絡工程
工學
物聯網工程
工學
軟件工程
工學
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
工學
智能科學與技術
工學
應急技術與管理
工學
電子信息工程
工學
自動化
工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中外合作辦學)
工學
機器人工程
工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工學
車輛工程
工學
機械電子工程
工學
應用化學
工學
化學工程與工藝
工學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工學
製藥工程
工學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工學
生物科學
理學
食品質量與安全
工學
食品科學與工程
工學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工學
土木工程
工學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工學
風景園林
工學
金融工程
經濟學
經濟統計學
經濟學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工學
數學與應用數學(師範)
理學
工商管理
管理學
市場營銷
管理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經濟學
財務管理
管理學
審計學
管理學
物流工程
管理學
漢語言文學(師範)
文學
新聞學
文學
網絡與新媒體
文學
英語
文學
英語(師範)
文學
商務英語
文學
小學教育(師範)
教育學
學前教育(師範)
教育學
音樂學
藝術學
美術學(師範)
藝術學
視覺傳達設計
藝術學
環境設計
藝術學
產品設計
藝術學
數字媒體藝術
藝術學
體育教育(師範)
教育學
旅遊管理(對口)
管理學
酒店管理(對口)
管理學
學前教育(對口)
教育學
音樂學(對口)
藝術學
體育教育(對口)
教育學 [47] 

滁州學院學科建設

截至2023年9月,學校“地理學”獲批安徽省“雙一流”建設國內一流學科(B類),入選安徽省高等學校Ⅲ類高峯學科。“電子信息”“生物與醫藥”入選安徽省應用型高峯培育學科。 [3] 
類別
名稱
安徽省重點學科
安徽省高等學校Ⅲ類高峯學科
地理學 [46] 

滁州學院師資力量

截至2023年9月,學校有教職工1404人,其中專任教師1055人、高級職稱347人、博士380人。擁有教育部高等學校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教師、安徽省先進工作者、安徽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安徽省最美教師等61人次。 [11] 
類別
名單
全國模範教師
許志才
全國優秀教師
省級教學名師
許志才、鄭平建 [13]  、戴仕寶、陳桂林 [14]  、許雪峯、薛連海、宋德如 [15]  、諸立新、張曉旭 [16] 
省級教壇新秀
李慶宏、賁培雲、鄭愛龍、葛浩、於春燕、吳文傑 [17]  、翟明清、夏巖磊 [14]  、王敏、秦莉、黃述亮、張玲 [15]  、姚光順、顧留碗、吳小芳、周亮廣 [16] 
全省模範教師
葛秀濤、景剛副
省級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
李虎、翟明清
全省高校優秀德育工作者
邢存海
全省優秀教師
王曉梅、葉高副、邢存海、劉利副、許雪峯
全省優秀教育工作者
吳開華
全省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
趙生慧 [12] 
省級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
團隊負責人
立項年度
應用數學教學團隊
許志才
2008年
地理信息系統教學團隊
鄭平建
2010年
化學工程與工藝教學團隊
薛連海
2010年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汪才明
2011年 [18] 
金融工程教學團隊
翟明清
2013年 [14] 
大學數學本科教學團隊
李慶宏
2014年
教師教育教學團隊
宋德如
2014年 [15] 
食品加工與品質控制教學團隊
蔡華珍
2015年
化工原理教學團隊
鄭建東
2015年 [16] 

滁州學院教學建設

截至2023年9月,學校有3個專業成功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測繪工程等17個專業被確定為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建有省級特色(品牌)專業8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2個,擁有的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數位居省內同類高校前列。2023年起,17個國家級、省級一流專業納入本科一批招生。《管理學》《面向對象程序設計(JAVA)》《計算機網絡》《空間分析原理和方法》4門課程獲批國家一流課程;獲批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安徽省教學成果特等獎3項、教育部及安徽省“四新”項目22項。建有省級現代產業學院4個、示範實驗實訓中心、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大學生創客實驗室等15個。 [3] 
類別
名稱
國家級特色專業
地理信息科學 [3]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地理信息科學 [19] 
安徽省特色專業
地理信息系統、自動化、農產品質量與安全、網絡工程 [20]  、物聯網工程 [15]  、新聞學 [16] 
安徽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網絡工程 [21]  、測繪工程、工商管理 [14]  、食品質量與安全、地理科學、化學工程與工藝 [15]  、學前教育、旅遊管理、自動化 [16] 
安徽省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
應用型信息人才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 [21]  、滁州學院—安徽華塑鹽(化工)實習實訓基地建設 [14]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 [15]  、滁州學院—安徽金禾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化工實踐教育基地 [16] 
安徽省精品課程
計算機基礎、計算機網絡、中國地理、地理信息系統概論、地理信息系統應用技能、計算機網絡 [22] 
安徽省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地理信息系統原理、中國古代文學、高等數學、Java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21]  、單片機應用技術、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14]  、GIS基礎應用技能、大學物理、數據結構、旅遊地理學 [15]  、食品化學、教育心理學 [16] 
安徽省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21]  、卓越食品工程師計劃 [14]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卓越小學教師教育培養計劃 [15]  、卓越機械工程師培養計劃、卓越國際商務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16] 
安徽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地方性高校地理信息系統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實驗區、卓越工程師計劃、地方性高校地理信息系統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實驗區 [23] 
安徽省示範實驗實訓中心
先進製造技術與裝備綜合訓練中心 [20]  、食品實驗實訓教學中心 [15]  、測繪實驗實訓中心 [16] 
安徽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網絡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15]  、地理信息科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16] 

滁州學院教學交流

截至2023年9月,學校堅持開放辦學,與美國、英國、德國、俄羅斯、塞爾維亞、韓國、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台灣地區的37所高校、企業和科研機構開展交流合作。與泰國易三倉大學合作舉辦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教育項目。建有安徽省橋樑結構數據診斷與智慧運維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主辦四屆“食品低温加工國際學術研討會”,承辦中國僑聯“親情中華·為你講故事”網上冬(夏)令營系列活動。舉辦十屆“皖台物聯網研討會”,成為皖台教育交流合作品牌。學校獲批“安徽省對台交流基地”。加強與國內知名應用型高校交流,與省內應用型聯盟高校共享資源。 [3] 

滁州學院學校榮譽

時間
獎項名稱
2010年
獲全國綠化模範單位。 [24] 
2011年6月
獲2010年度“全國高校節能管理先進院校”。 [25] 
2011年11月
被評為第九屆“安徽省文明單位”。 [26] 
2011年12月
獲第三屆全國文明單位。 [27] 
獲全國高校後勤十年社會化改革先進院校。 [28] 
2011至2014年度
連續四年獲得省教育廳節能工作考核“優秀”等次。 [29] 
2012年2月
獲2011年安徽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標兵單位。 [30] 
2011年12月
獲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的“第三批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31] 
2014年
獲全國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
入選安徽省第一批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 [29] 
2015年2月
獲第四屆全國文明單位。 [27] 
2020年11月20日
入選“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名單。 [32] 
2020年12月25日
被國家衞生健康委等授予“無償獻血促進獎”。 [43] 
2022年2月
選入2021年安徽省發明專利百強排行榜。 [44] 

滁州學院學術研究

滁州學院科研機構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12張)
截至2023年9月,學校擁有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鳳陽花鼓)傳承基地、實景地理環境安徽省重點實驗室、數字技術與鄉村振興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安徽省新型產業共性技術研究中心等省部級科研平台21個。 [3] 
類別
名稱
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
安徽地理信息集成應用協同創新中心 [3] 
高校省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江淮分水嶺生態環境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 [3] 
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安徽省熱敏性物料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3] 
校級研究機構
地理信息技術研究所、化工技術研究所、滁州特色農產品深加工工程中心、物聯網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地理國情與區域環境研究所、皖東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研究所、鳳陽花鼓音樂研究所 [33] 

滁州學院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9月,自2017年以來,學校獲批省級以上質量工程項目558項;獲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410項;在各類學科競賽和創新創業類比賽中,獲國家級獎項599項、省級獎項6092項。 [3] 
2010年至今學校獲批省部級科研獎勵一覽表
序號
獲獎項目
獲獎類別
獲獎年度
1
農業機械化發展關鍵影響因素的辨識與分析
黑龍江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2010
2
植物蛋白擠壓組織化技術研究與推廣
中華農業科技獎二等獎
2011
3
廢墟上的陽光
安徽省社會科學文學藝術出版獎三等獎
2011
4
WDX60特大比表面積吸附樹脂研發
安徽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12
5
小地老虎性信息素的鑑定及相關生物學研究
貴州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2015
6
動物線粒體基因組及相關類羣的系統進化研究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15
7
塔里木盆地荒漠林監測技術與方法研究
新疆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15
8
國產陸地衞星定量遙感關鍵技術及應用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16
9
半導體納米材料的合成、生長機理及其物理與化學性能研究
陝西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16
10
專項項目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2018
11
禪宗北宗研究(著作)
2013-2016年度安徽省社會科學獎三等獎
2019
12
天天向上(繪畫)
2013-2016年度安徽省社會科學獎三等獎
2019
13
《禪宗北宗敦煌文獻錄校與研究》(著作)
2017-2018年度安徽省社會科學獎二等獎
2020
14
實景地理環境關鍵技術與示範應用
安徽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20
15
長江流域新石器時代以來環境考古
江蘇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2020
16
支持跨組織業務過程智能的可靠服務計算關鍵技術
上海市科學技術三等獎
2020
17
入海河流泥沙通量劇減關鍵誘因及沉積地貌響應規律甄別
上海市科學技術二等獎
2020
18
量子羣的構造及其在離散形變與量子楊-Baxter方程中的應用
貴州省自然科學三等獎
2020
19
EOODA空地協同高層建築火災救援關鍵技術與應用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2021
20
食用菌智能化生產成套裝備關鍵技術及應用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2022
21
陳銓評傳
2019-2020年度安徽省社會科學三等獎
2022
22
蔬菜節能節水加工與廢棄物綠色利用關鍵技術創新及應用
安徽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2023
23
智能感知高透光液晶顯示技術及應用
安徽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2023
24
自然資源多模態數據協同調查關鍵技術及應用
安徽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2023
參考資料 [54] 

滁州學院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22年12月,學校圖書館擁有紙質圖書137.29萬冊,電子圖書156.6萬種, [3]  中外文紙質報刊1500餘種。同時,我館還收藏有清華同方《中國期刊網全文數據庫》、清華同方《中國優秀碩博全文數據庫》、萬方《中國數字化期刊羣全文數據庫》、《讀秀學術搜索》、萬方《中國學位論文數據庫》、《全國報刊索引數據庫》、《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全文數據庫》、《中國法規大典》、《SpringerLink》、《Ebscohost》《銀符考試模擬題庫》、超星數字圖書館、中國數字圖書館、書生之家數字圖書館的電子圖書以及自建的特色數據庫《吳敬梓研究專題數據庫》等50餘個數據庫。 [34] 
  • 學術期刊
學報封面 學報封面
滁州學院學報》為綜合性雙月刊,逢雙月月末出版,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向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1982年創刊,是中國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全文數據庫來源期刊、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羣入網期刊。 [35] 
滁州學院學報》每年1、3、4、6期刊登社會科學研究類學術論文;2、5期刊登自然科學研究類學術論文;開設“江淮分水嶺研究”“皖東文化研究”和“皖東發展研究”三個特色欄目。
2009年學報被安徽省教育廳和新聞出版局聯合評為優秀學報;2010年榮獲全國高校社科學報優秀期刊稱號。

滁州學院文化傳統

滁州學院校徽校名

滁州學院校名、校徽 滁州學院校名、校徽
“滁州學院”四字系郭沫若先生書法字體。郭沫若曾於1964年為滁州學院前身“滁縣師範學校”題寫過校名,“滁”“學”二字均源自其中;“州”“院”二字均選自郭沫若的其他書法手跡。
滁州學院校徽以“滁”、“U”(University的縮寫)和“1950”為基本元素。篆字“滁”為核心,呈現了滁州學院建設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的辦學目標。旗幟的形制,代表着滁州學院團結進取、勇往直前的堅定信念。盾牌的形制,承載了滁州學院人知難而進、敢為人先的奮鬥精神。獎盃的形制,抒發了滁州學院人崇高的集體榮譽感和不斷創新的卓越情懷。結構精密的芯片形制,象徵着滁州學院科技與人文並舉的時代風範。校名“滁州學院”採用郭沫若的字體,突顯了學校深厚的文化底藴。“1950”字樣標誌了滁州學院人半個多世紀以來的奮鬥歷程。中英文有機融合的方式,體現了滁州學院國際化辦學的豪邁姿態。呈現開放形態,展示着滁州學院人海納百川的胸懷。漢字“滁”中的山、水、人的元素,描繪了滁州學院依山傍水的美麗校園,闡述了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 [36] 

滁州學院校訓

修德、求是、博學、篤行。
“修德”,即做人之本,應努力提高道德修養,養成良好的言行習慣。
“求是”,即勇於追求真理,探索規律。
“博學”,即廣泛地學習各類知識。
“篤行”,即強調重視實踐,實現知行統一。 [36] 

滁州學院精神

思變尚新 務實求真。
思變尚新:思變就是力求改變現狀,是一種強烈的憂患意識、危機意識和自我更新觀念;尚新就是一種追求卓越、敢為人先、獨具一格的開拓創新精神。
務實求真:務實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腳踏實地,不好高騖遠,做實事、求實效,踏踏實實做人,實實在在做事。求真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努力探索,認識事物的本質,把握事物的規律。
“思變尚新 務實求真”是滁州學院數代人篳路藍縷、艱苦創業的生動寫照,是凝聚並激勵全體師生腳踏實地、開拓進取、勇於創新、奮發圖強的精神旗幟。 [4] 

滁州學院校風

愛國榮校 尊學敬道。
愛國榮校:愛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滁州學院人最基本的道德情操,是推動滁州學院人志存高遠、擔當濟世的巨大力量。榮校就是熱愛學校,不計一己之得失,勇於為校爭光,這是凝聚人心的思想基礎和情感源泉。
尊學敬道:就是尊重知識、尊重教育、尊重人才、尊重科學、尊重規律、尊重創造。既要謙遜有禮,虛心好學,尊敬師長,又要重視自己品德和意志的磨練,提高自己的修養。
“愛國榮校 尊學敬道”濃縮着滁州學院人對國家和學校深沉的摯愛,寄寓着滁州學院人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執着。 [4] 

滁州學院教風

博學善導 敬業愛生。
博學善導:“博學”就是廣泛涉獵各種書籍,提高專業水平,掌握教學技藝;既要有紮實的專業功底,又要有廣博的知識視野。“善導”就是要因材施教,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疏導學生的困惑,對學生循循善誘。
敬業愛生:“敬業”就是熱愛自己的工作,真心真意的投入,長期保持對工作的熱情,工作踏實勤懇,一絲不苟,精益求精。“愛生”就是真誠地、發自內心地關愛自己的學生。教師只有以“愛”為出發點,才能對學生竭盡所能傾盡所有,做到誨人不倦,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
“博學善導 敬業愛生”是教師文化素質和人格修養的綜合體現和簡要概括。 [4] 

滁州學院學風

勤學善思 知行合一。
勤學善思:“勤學”就是勤奮刻苦,孜孜以求,對真理和知識充滿強烈的渴望,養成自覺學習、主動學習、終身學習的習慣。“善思” 取自《論語》中孔子名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充分説明了學貴精思之理,鼓勵學生勇於質疑,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中國明代哲學家王守仁(曾在滁州講學)提出的認識論和道德修養學説,也是陶行知的重要教育思想。“知”是指科學知識,“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行合一”,指在知與行的關係上,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為表裏,不可分離。
“勤學善思 知行合一”,要求學生勤於求學、善於思考、注重實踐、強調應用,是求知問學的最好原則和方法,符合學校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4] 

滁州學院校歌

校歌 校歌

滁州學院名人題詞

  • 時任美國東亞太平洋總幹事朱曉陵為學校題詞
2003年11月27日,美國基督教協會東亞太平洋總幹事朱曉陵先生(滁州籍人)來校參觀考察時用大紅紙為學校題詞:“今天見到家鄉有這樣的大學,終生難忘。祝願在新的進程中更有豐碩的成果。” [37] 
  • 著名音樂人舒楠校友為母校題詞
2010年4月22日,著名音樂人、滁州學院音樂系1992屆校友舒楠用大紅紙為學校題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靈家園,母校在我心中是永遠的温暖和寧靜!祝福她!” [38] 
  • 時任教育部師範司司長管培俊題詞
2004年5月,時任國家教育部師範司司長管培俊用大紅紙為學校題詞:“辦好滁州學院,培養高素質人才,為社會經濟、基礎教育發展服務。” [39] 

滁州學院學校領導

滁州學院歷任領導

滁州師範學校時期
職務
姓名
在職時間
校長
楊漢章
1950-1951年
沈長纓
1951-1953年
辛艱
1953-1956年
馬孝伯
1956-1957年
耿基
1957-1968年
熊盛發
兼革委會主任,1968-1969年
張鳴洲
1969-1977年
張有理
1977-1979
安徽師範大學滁縣教學點(分校)時期
職務
姓名
在職時間
教學點領導小組組長
孫秀山
1978年
黨委第一書記
馬愛民
1979-1980年
黨委書記
趙璧如
1978-1979年
馬孝伯
1979-1980年
滁州師範專科學校時期
職務
姓名
在職時間
職務
姓名
在職時間
黨委第一書記
張曙東
1980-1984年
校長
馬孝伯
1980-1984年
黨委書記
馬孝伯
1980-1984年
孫秀山
1984-1988年
孫秀山
1984-1993年
寧永祿
1988-1993年
孫謙
1993-1997年
甘霖
1993-1998年
凌炳餘
2000-2004年
邱克
2000-2004年
滁州學院時期
職務
姓名
在職時間
滁州學院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陳賢忠
2004年6-12月
黨委書記
2005-2012年
2012-2017 [40] 
陳潤
2017年-至今
校長
邱克
2005-2010年
許志才
2010-至今 [41] 

滁州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校長
黨委副書記
張敏 [52] 
黨委常委、副校長
陳桂林、曾獻功 [51] 
黨委常委、黨委組織部部長
黨委常委、黨委宣傳部(統戰部)部長
吉曉華
黨委委員、常委、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
項東 [52] 
副院長
王春 [49] 
參考資料 [42]  [5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