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懷腔

鎖定
懷腔,安徽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1]  “戲劇界公認懷寧的石牌地區為黃梅戲的發源地,“懷腔”為黃梅戲的正宗腔系,黃梅戲唸白一律以安慶官話為標準。2008年11月,懷寧縣被國家文化部正式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黃梅戲)之鄉”。 [2-3] 
中文名
懷腔(黃梅戲)
地    點
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
形成區域
懷寧縣石牌皖河兩岸 [1] 
形成時間
大約在元明時期 [1] 

目錄

懷腔文化活動

2018年1月,安徽省公佈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懷寧縣的“懷腔”項目成功入選。
“懷腔”的形成是以懷寧縣石牌皖河兩岸為中心,大約在元明時期由當時田間地頭民歌小調以及各種花腔小調演變而來,被人們稱之為正宗的黃梅戲唱腔。其形成與發展傳承對研究中國民間文化,特別是研究安徽民間戲曲的形成和發展,有着極為珍貴的歷史價值與人文價值。 [1]  [3] 
黃梅戲的起源,大約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間,但形成一個完整的劇種,那還是近代的事情。在這段時間內,由於廣泛吸收山歌、秧歌、茶歌、採花調、花鼓調、鳳陽歌、青陽腔徽調等藝術精華,並與連廂、高蹺、旱船等民間藝術有機融合,在懷寧逐漸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懷腔”或“懷調”,並孕育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獨立劇種——黃梅戲 [2] 

懷腔起源

早在元、明時期,每逢春種秋收之時,當地農民習慣唱山歌小調來歌頌豐收的場景,這種優美抒情的山歌小調,時稱“懷寧調”。大約從清乾隆到道光年間,“懷寧調”廣泛吸收山歌、秧歌、茶歌、採茶調、花鼓調、鳳陽歌、青陽腔、徽調等藝術精華,並與連廂、高蹺、旱船等民間藝術有機融合,在懷寧縣逐漸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懷腔”。清朝中晚期,石牌戲曲藝人程福香成立懷寧縣首家戲曲班社,演員以唱“懷腔”為主,人送外號“懷腔班”,此班社歷時百餘年而不衰,在黃梅丁永泉進城唱戲戲的早期發展中佔有重要一席。至解放初期,懷寧縣仍活躍有近30家懷腔民間班社。 [2-3] 

懷腔發展

黃梅戲早期僅是農民和手工業者在業餘時間演唱的一種戲劇表現形式,沒有職業藝人和職業班社。清朝同治與光緒年間,石牌人程福香開始組建黃梅戲班社,半職業性,農閒時逐村逐鄉演出。光緒二十二年(1896),石牌上街人產成義組建了有正式班名的黃梅戲班“仁義班”,自此以後至清末民初,懷寧職業和半職業班社猶如雨後春筍,次第建成20多個。這些職業和半職業班社的演出範圍,多在廣大農村和中小集鎮,藝人們稱之為“玩鄉班子”。他們根據農業生產季節和農村生活特點,靈活機動地組織演出;演出設施因陋就簡,一般低於商賈露天搭台,俗稱草台,角色穿戴更無合規格的“行頭”,飾演生角的往往只穿長衫短褂,甚至借用和尚的袈裟和道士的法衣;飾演旦角的則多向農村姑娘,嫂子們臨時借用布衣裙,黑色“絲包頭”就是常用的“頭面”,台上設施也僅僅只有一桌兩椅而已。儘管條件和設施都相當落後,但正式由於她娓娓動聽,琅琅上口,為普通老百姓喜聞樂見,黃梅戲這才得以在石牌地區不斷地發揚光大,併為其後來逐漸發展成全國五大劇種之一奠定了基礎。 [2-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