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簡稱“宜”,安徽省轄地級市,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一
[67]
,位於安徽省西南部,長江下游北岸,西接湖北,南鄰江西,西北靠大別山主峯,東南倚黃山餘脈,介於北緯29°47′—31°16′、東經115°45′—117°44′之間,總面積13589.99平方千米
[1]
。截至2021年末,全市下轄3個區、5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常住人口為417.1萬人,城鎮化率56.17%。
[70]
2021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56.88億元
[64]
。
安慶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63]
、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62]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十大秀美之城
[59]
、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全國文明城市
[1]
。安慶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是長三角區域重點城市
[2]
、聯動長三角與中部地區的區域重點城市
[60]
、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節點城市
[61]
。
安慶素有“文化之邦”、“戲劇之鄉”、“禪宗聖地”的美譽,是“桐城派”的故里,黃梅戲起源地
[58]
,京劇鼻祖徽班成長的搖籃,也是中國新文化運動先驅陳獨秀、“兩彈元勳”鄧稼先、通俗小説大師張恨水等人的故鄉。古皖文化、禪宗文化、戲劇文化和桐城派文化交相輝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安慶文化。
安慶是中國較早接受近代文明的城市,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曾國藩創辦的安慶內軍械所,製造了中國第一台蒸汽機和第一艘機動船。安徽省的第一座發電廠、第一座自來水廠、第一家電報局、第一部電話、第一條官辦公路、第一個飛機場、第一個現代圖書館、第一所大學、第一張報紙都誕生於安慶
[1]
。
目錄
安慶歷史沿革
編輯安慶地名由來
安慶是東周時期古皖國所在地,安徽省簡稱“皖”即由此而來。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改舒州德慶軍為舒州安慶軍,“安慶”自此得名。安慶城始建於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已有近800年的歷史。東晉詩人郭璞曾稱“此地宜城”,故安慶又別名“宜城”。
[1]
安慶建置沿革
人類在安慶這塊土地上生活繁衍的歷史,至少可以上溯到舊石器時代。1992年在潛山市彭嶺出土的157件由古人類打製的石錐、砍砸器等,距今已有10萬年曆史。而以潛山市“薛家崗文化”類型為代表的20多處新石器時代遺址,集中分佈於市境各縣(市)區,説明在5000—7000年前,市境已成為具有地方特色的人類聚居地。
戰國時,復屬楚。
秦,屬九江郡。
三國時,初屬魏,後屬吳。
五代十國,為舒州,治懷寧,仍領5縣。先後屬吳、南唐和後周。
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置舒州德慶軍。
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年),改德慶軍為安慶軍(安慶之名始於此年)。慶元元年(1195年),升舒州為安慶府,府治懷寧。嘉定十年(1217年),知府黃幹築新安慶城(在今潛山市境,一説在今安慶市區盛塘灣宜城渡)。景定元年(1260年),於宜城渡重建安慶城,懷寧縣始遷附郭。安慶城自此府、縣同城而治。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安慶府為安慶路。至治三年(1323年),劃懷寧縣清朝、玉照2鄉,設置潛山縣。安慶路領懷寧、桐城、太湖、宿松、望江、潛山6縣。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八月,朱元璋改安慶路為寧江府,次年四月改為安慶府,仍領6縣。
明永樂元年(1403年),安慶府直隸南京(又稱南直隸)。
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安慶府隸江南左布政使司(治江寧)。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左布政使司改為安徽布政使司(俗稱安徽省),仍寄治江寧。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安徽省治由江寧移駐安慶,安慶始為省會,自此省、府、縣同城而治。咸豐三年(1853年),太平軍佔領安慶,清廷將省府遷廬州(今合肥),太平軍改安慶府為安慶郡,咸豐十一年(1861年),安徽省府遷回安慶。同治四年(1865年),設安廬滁和道,道署駐安慶,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裁撤。
民國二年(1913年),廢安慶府,各縣直屬省。民國三年(1914年),設安慶道,領懷寧、桐城、潛山、太湖、宿松、望江、合肥、廬江、舒城、無為、巢縣、和縣、含山、滁縣、全椒、來安16縣(後滁縣、全椒、來安3縣歸屬淮泗道,六安、英山、霍山劃人入安慶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安慶道,各縣直屬省。民國十六年(1927年)十一月至民國十八年(1929年)二月,析懷寧縣城建立安慶市,併成立市政府。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安慶為安徽省第一行政督察區,統懷寧、桐城、潛山、太湖、宿松、望江6縣。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增加嶽西縣。督察區專員公署駐太湖,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改駐桐城(同時無為、廬江2縣劃入,第一區統9縣)。安慶淪陷時,省會遷往六安。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立皖江抗日根據地。
[57]
抗日戰爭勝利後,督察區專員公署移駐安慶,督察區統懷寧、桐城、潛山、太湖、宿松、望江、東流、至德等縣。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十二月省會遷回安慶,1949年3月遷往屯溪。
1949年2月,中共皖西區黨委、皖西行署決定,以懷寧縣城原有4鎮建立安慶市。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解放安慶。
[52]
安慶專區轄桐城、懷寧、桐廬、潛山、太湖、宿松、望江、嶽西8縣和安慶市。9月,專、市合併,保留安慶市的名稱。1950年5月,撤銷安慶市,改為懷寧縣城關區。10月,恢復安慶市,隸安慶專區。1951年2月,桐廬縣更名為湖東縣。8月,改安慶市為皖北行政區轄市,由安慶專區代管。1952年1月,皖北安慶專區與皖南池州專區合併為安徽省安慶專區,轄桐城、懷寧、湖東、潛山、太湖、宿松、望江、嶽西、貴池、東流、至德、青陽、銅陵13縣,仍代管安慶市。10月,安慶市由省直轄。1955年7月,湖東縣改名為樅陽縣。1958年10月,安慶專區與安慶市合併。1959年3月,專、市分開,安慶市由專區代管。1961年4月安慶市改為省直轄市。1965年7月,安慶市改為專區所轄;恢復池州專區,貴池、東至、青陽、銅陵4縣劃歸池州專區。1968年8月,安慶專區改稱安慶地區。
1979年11月4日,安慶市改為省轄市,並代管國營皖河農場。
1988年8月17日,撤銷安慶地區和原安慶市,實行地、市合併。新組建的安慶市轄迎江區、大觀區、郊區和桐城、懷寧、樅陽、潛山、太湖、宿松、望江、嶽西8縣。
1996年8月,撤銷桐城縣,設立桐城市(縣級市),安慶市轄3區1市7縣。1998年9月,懷寧縣在高河鎮建設新縣城。
2005年5月,調整安慶市部分縣(市)區行政區劃,市轄迎江、大觀、宜秀3區和桐城、懷寧、樅陽、潛山、太湖、宿松、望江、嶽西等1市7縣。
2011年3月,宿松縣被列為省直接管理試點縣。
2018年8月,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撤銷潛山縣設立縣級潛山市的通知》(皖政秘〔2018〕153號)精神,同意撤銷潛山縣,設立縣級潛山市,以原潛山縣的行政區域為潛山市行政區域,潛山市人民政府駐梅城鎮潛陽路370號。
[4]
安慶行政區劃
編輯安慶簡介
安慶政區
區縣 | 下轄地區 |
---|---|
宜城路街道、新河路街道、華中路街道、人民路街道、孝肅路街道、濱江街道、龍獅橋鄉、長風鄉、新洲鄉 | |
德寬路街道、玉琳路街道、龍山路街道、菱湖街道、集賢路街道、石化路街道、花亭路街道、海口鎮、十里鋪鄉、山口鄉 | |
菱北街道、楊橋鎮,白澤湖鄉、大龍山鎮、五橫鄉、羅嶺鎮 | |
高河鎮、石牌鎮、平山鎮、月山鎮、臘樹鎮、江鎮鎮、洪鋪鎮、黃龍鎮、三橋鎮、茶嶺鎮、金拱鎮、黃墩鎮、小市鎮、公嶺鎮、馬廟鎮、雷埠鄉、清河鄉、涼亭鄉、秀山鄉、石鏡鄉 | |
晉熙鎮、徐橋鎮、新倉鎮、小池鎮、寺前鎮、天華鎮、牛鎮鎮、彌陀鎮、北中鎮、百里鎮、大石鄉、城西鄉、江塘鄉、湯泉鄉、劉畈鄉 | |
華陽鎮、楊灣鎮、漳湖鎮、賽口鎮、高士鎮、鴉灘鎮、長嶺鎮、太慈鎮、涼泉鄉、雷池鄉 | |
天堂鎮、店前鎮、來榜鎮、菖蒲鎮、頭陀鎮、白帽鎮、温泉鎮、響腸鎮、河圖鎮、五河鎮、主簿鎮、冶溪鎮、黃尾鎮、中關鎮、毛尖山鄉、蓮雲鄉、青天鄉、包家鄉、古坊鄉、田頭鄉、石關鄉、姚河鄉、和平鄉、巍嶺鄉 | |
孚玉鎮、復興鎮、匯口鎮、許嶺鎮、下倉鎮、長鋪鎮、華亭鎮、二郎鎮、涼亭鎮、洲頭鄉、九姑鄉、千嶺鄉、程嶺鄉、高嶺鄉、五里鄉、佐壩鄉、隘口鄉、河塌鄉、陳漢鄉、柳坪鄉、趾鳳鄉、北浴鄉 | |
桐城市 | 龍眠街道、文昌街道、龍騰街道、新渡鎮、雙港鎮、青草鎮、範崗鎮、金神鎮、嬉子湖鎮、孔城鎮、呂亭鎮、大關鎮、唐灣鎮、鱘魚鎮、黃甲鎮 |
潛山市 |
安慶地理環境
編輯安慶地理位置
安慶,位於安徽省西南部,長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處,西接湖北,南鄰江西,西北靠大別山主峯,東南倚黃山餘脈。介於北緯29°47′—31°16′和東經115°45′—117°44′之間,總面積13589.99平方千米,其中市區面積821平方千米。
[1]
安慶地形地貌
安慶地貌多樣,襟江帶淮,山地、丘陵、河湖面積約各佔三分之一。總體特徵西北部是大別山中低山區,東南部為長江洲圩灘地,中部丘陵起伏,間有低山、湖泊。大別山逶迤於西北,長江環繞於東南,兩者之間為丘陵崗地。山區主要分佈於嶽西、潛山、太湖、宿松縣,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1600米(吳淞高程,下同)。其中最高峯為嶽西縣北與霍山縣交界處的天河尖(一名天鵝尖),達1755米,也是大別山的主峯。其它著名的山峯還有古南嶽天柱山(1488米),禪宗聖地司空山(1227米),貌若駝鳥的駝尖(1751米),巨石嶙峋的明堂山(1563米)等。丘陵海拔大多在100—500米之間。一部分起伏較大,相對高度大於100米,主要以北東走向分佈在大別山前沿桐城、潛山、太湖中部;一部分起伏度小,大多被河流切割破碎,走向多變,主要分佈在平原的邊緣。平原主要位於沿江、沿湖,多由河流沖積或湖灘淤積形成,其間水網交織,土地肥沃,十分適宜農作物種植。
[5]
安慶氣候條件
安慶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適宜農林牧漁全面發展。主要特點是: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氣候濕和,雨量適中,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嚴寒期短。太陽輻射總量112—117千卡/平方釐米,年平均氣温14.5—16.6℃,秋季略低於春季。年均降水1250—1430毫米。
[5]
安慶水系水文
安慶境內河流以嶽西縣多枝尖為分水嶺。多枝尖以南的廣大地區分別以皖河水系的長河、皖水、潛水(流域面積6441平方千米),華陽河水系的二郎河、涼亭河(流域面積5511平方千米),菜子湖水系的大沙河、龍眠河、掛車河、孔城河(流域面積3234平方千米),白蕩湖水系的羅昌河、楊市河(流域面積約550平方千米)等匯入長江。多枝尖以北約600平方千米的流域則以淠河水系的包家河、黃尾河、頭陀河向北注入淮河。全市流域面積在3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條,其中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4條。長江干流流經市境全長237千米,市境長江干堤總長295千米,分為同馬大堤、廣濟圩江堤和樅陽大堤3大堤圈。
湖泊主要分佈在沿江宿松、望江和安慶市區,總面積在1147平方千米左右。面積超過100平方千米的湖泊有6個。其中宿松縣與湖北省黃梅縣交界處的龍感湖東西長28千米,南北最寬處20千米,平均水深3.7米,常年水面在350平方千米以上,且與大官湖(湖面積156平方千米)、黃湖(湖面積133平方千米)、泊湖(湖面積180平方千米)連成一片,岸線曲折,湖汊眾多,湖水位穩定,水產資源豐富。其它主要湖泊還有望江縣的武昌湖(湖面積122平方千米),跨桐城和宜秀區的菜子湖(湖面積200平方千米),跨宜秀、大觀區和懷寧縣的石門湖(湖水面隨長江水位的變化而變化較大),市郊的破罡湖(湖面積34平方千米)、石塘湖(湖面積20平方千米)等。
[5]
安慶土壤類型
安慶自然資源
編輯安慶水資源
地表水是安慶水資源的主體,徑流量多年平均為91.15億立方米,過境流量多年平均為9104億立方米;年平均地下水儲量約20億立方米,可開採量約6億立方米。水能資源的理論藴藏量44.98萬千瓦,可開發利用量24.21萬千瓦,其中裝機1.2萬千瓦以上中型電站可開發總量為12.28萬千瓦。
[5]
安慶土地資源
安慶濕地資源
安慶市境濕地總面積13.3億平方米,佔全市總面積的8.7%,其中沿江濕地12.06億平方米,佔全省濕地面積的30%以上,位居全省之首。有濕地植物152種,佔全省濕地植物種數的76.5%;脊椎動物349種,佔全省脊椎動物種數的50.7%,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頭鶴的數量佔全球的3.3%,全國的30%;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鶴的數量佔全球的6.7%。據調查統計,沿江濕地計有水鳥54種13.8萬多隻,約佔全省水鳥查出總數的80%,其中有國家重點保護的水鳥白鶴、白頭鶴、白枕鶴等7種。
[5]
安慶森林資源
安慶林業用地902.2萬畝,森林覆蓋率38%,活立木總蓄積量1260多萬立方米。在山丘、灘塗和圩畈等多種地形中擁有各類喬灌木1048種,其中被國家列入保護樹種有香杲樹、銀杏、大別山五針松、馬掛木、金錢松、樟樹等。天然草場17億多平方米,可利用面積達90%,其中650萬平方米以上的草場50餘處。
[5]
安慶生物資源
安慶陸生脊椎動物有200種,其中獸類30種、鳥類132種、爬行類24種、兩棲類14種。中藥材1281種,分屬269科,其中藥用植物類200科1160種、藥用動物類69科102種、藥用礦物類12種、其他類7種。
[5]
安慶礦產資源
安慶有各類礦產資源70餘種,其中非金屬礦藏中肥料、建築材料、化工原料、美術工藝原料等類儲量大,品種全,品質優,為全省之最。在對1000多個礦(牀)點、礦化點的普查和詳查中發現,境內礦種主要有銅、鐵、金、銀、鉬、鉛、鋅、鈷、鎳、鈾、硫鐵礦、石灰石、大理石、花崗石、重晶石、硅灰石、白雲石、紅柱石、磷、玻璃石英、石墨、瓷土、硅線石、金紅石、藍晶石、透輝石、透閃石、蛇紋石、煙煤、無煙煤、石煤、泥炭、天然氣、礦泉水等。探明儲量的主要有銅礦、鐵礦、鉛鋅礦、金礦、銀礦、鎢鉬礦、鈷礦、煤礦、石煤、磷礦、硫礦、大理石、石灰石。據統計,全市有各類礦產資源70餘種,其中非金屬礦藏中肥料、建築材料、化工原料、美術工藝原料等種類儲量大,品種全,品質優,為全省之最。全市各地均有礦點分佈,其中懷寧、樅陽較多。懷寧金屬礦、非金屬礦、能源礦等均較豐富。
[5]
安慶人口
編輯安慶政治
編輯中國共產黨安慶市委員會 | 書記 | 張祥安
[40]
|
副書記 | ||
常委 | ||
秘書長 | ||
安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 主任 | |
副主任 | ||
秘書長 | 齊申勇 | |
安慶市人民政府 | 黨組書記、市長 | |
副市長 | 花家紅、呂棟、陸應平、王趙春、唐厚明
[56]
| |
黨組成員 | ||
秘書長 |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安慶市委員會 | 主席 | 章松
[55]
|
黨組副書記 | 胡紅兵 | |
副主席 | ||
黨組成員 |
安慶經濟
編輯安慶綜述
2021年,安慶市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2656.88 億元,比上年增長6.6%,兩年平均增長5.0%。第一產業增加值253.16億元,增長 6.7%;第二產業增加值1162.36 億元,增長 4.4%,其中工業增加值 919.64 億元,增長3.8%,佔全市生產總值比重的34.6%,比上年提升 0.6 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 1241.36 億元,增長 8.5%。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 10.2:42.8:47.0 調整為 9.5:43.8:46.7。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 63707 元,比上年增加 7073元。
[70]
2021年,安慶市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156.1 億元,比上年增長10.2%,其中税收收入 114.6 億元,增長 9.9%。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 483.0 億元,增長 0.1%。重點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增長 1.6%,教育支出增長 2.3%,科學技術支出增長 12.1%,文化旅遊體育與傳媒支出增長 9.9%,衞生健康支出下降 0.4%,交通運輸支出下降 12.2%,城鄉社區支出下降 9.5%,農林水支出增長 8.9%,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下降 0.9%。全年 33 項民生工程累計投入 128.3 億元。全年新增減税降費 15.85 億元。
[70]
固定資產投資
2020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0%,增幅比全省高1.9個百分點,居全省第6位。分行業看,工業投資增長3.4%,技改投資增長10.5%,民間投資增長3.2%,基礎設施投資增長5.3%。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257.5億元,增長12.7%。商品房銷售面積410.1萬平方米,增長4.6%;商品房銷售額275.4億元,增長4.0%。
[6]
財税收支
2020年,全年財政收入322.5億元,增長0.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增長3.3%。財政支出482.4億元,增長4.1%。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3763.5億元,增長11.4%。其中,人民幣存款餘額3749.7億元,增長11.3%。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2616.8億元,增長16.9%。其中,人民幣貸款餘額2614.3億元,增長17.0%;本外幣當年新增貸款379.2億元,同比增多118.4億元。
[6]
人民生活
2020年,全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947元,增長5.6%,比全省高0.5個百分點;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67元,增長8.5%,比全省高0.7個百分點。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7%。其中,食品煙酒類價格上漲8.4%;衣着類價格上漲2.5%;居住類價格下跌0.2%;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0.6%;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下跌4.2%;教育文化和娛樂類價格上漲1.0%;醫療保健類價格上漲1.2%;其他用品和服務類價格上漲3.5%。
[6]
安慶第一產業
種植業
2020年,全年糧食種植面積34.5萬公頃。其中,稻穀種植面積24.2萬公頃,小麥種植面積4.7萬公頃。棉花種植面積2.0萬公頃,油料種植面積9.9萬公頃,蔬菜種植面積4.5萬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190.3萬噸,產量下降2.2%。其中,稻穀148.9萬噸,下降3.5%。小麥18.6萬噸,增長2.8%。全年油料產量23.6萬噸,下降11.9%。棉花產量1.7萬噸,下降26.0%。蔬菜產量149.4萬噸,增長3.6%。
[6]
畜牧業
漁業
生產條件
截至2020年末,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345.4萬千瓦,比上年增長2.3%;農用拖拉機98012台,增長0.4%;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18.0萬噸,下降 3.2%。農村用電量149633萬千瓦小時,增長3.0%。
[6]
安慶第二產業
工業
截至2020年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1660户,比上年淨減98户。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增長7.4%。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13.2%;集體企業下降9.5%;股份制企業增長7.1%;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增長6.2%。分門類看,採礦業下降2.8%,製造業增長8.0%,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下降1.4%。規模以上工業中,37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18個行業的增加值保持增長。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19.9%,黑色金屬礦採選業下降7.8%,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8.4%,汽車製造業增長18.9%,通用設備製造業下降2.8%,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22.6%,紡織服裝、服飾業下降12.6%,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增長10.3%,非金屬礦物製品業下降1.2%,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42.6%,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下降2.7%,農副食品加工業下降9.0%。三大工業主導產業增加值增長12.7%,其中,裝備製造業增長11.6%,紡織服裝業增長4.0%,石油化工業增長17.0%。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6.3%。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30.1%。規模以上工業統計的主要產品產量中,發電量減少6.0%,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氣分別增長2.8%、1.3%、8.9%,水泥減少5.6%,大米減少3.8%,印染布增長1.6%,電力電纜增長24.2%。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營業收入2328.9億元,下降2.3%;實現利潤149.6億元,下降7.2%。
建築業
安慶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20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28.4億元,增長3.1%。分城鄉看,全年城鎮消費品零售額878.5億元,增長2.9%;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49.8億元,增長3.9%。分行業看,批發零售業零售額1017.1億元,增長3.9%;住宿餐飲業零售額111.3億元,下降3.6%。
[6]
對外經濟
2020年,全年進出口總額18.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2.9%。其中,出口14.8億美元,增長19.3%;進口3.9億美元,下降6.0%。在出口中,機電產品、技術產品出口額佔全部出口額的34.5%。全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34421萬美元,增長11.0%;新增項目17個,合同外資2532萬美元。
[6]
房地產業
2019年,安慶市房地產開發投資228.47億元,同比增長21.4%。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392.1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3.1%;銷售額264.86億元,同比下降17.3%。房屋施工面積2131.9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5%;房屋竣工面積200.8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5.8%。
[6]
郵電通信
2019年,安慶市郵電業務總量58.1億元,增長20.1%。其中,郵政業務總量33.1億元,增長39.8%;電信業務總量25.1億元,增長1.2%。年末本地固定電話用户38.3萬户;移動電話用户400.2萬户;年末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户125.9萬户。
[6]
旅遊業
2020年,全年接待海外遊客2.5萬人次,同比下降91.7%;接待國內遊客4267.9萬人次,下降44.7%;旅遊總收入394.7億元,下降51.8%。其中,旅遊外匯收入797.0萬美元,下降95.8%;國內旅遊收入394.2億元,下降51.1%。
[6]
金融業
2020年,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年末餘額為3763.5億元,比上年末增加386.5億元,增長11.4%。其中,住户存款餘額2472.1億元,增長13.3%。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年末餘額為2616.8億元,比上年末增加379.2億元,增長16.9%。
[6]
保險業
2020年,全年全市實現保費收入93.76億元,同比增長2.13%。其中財產保險30.74億元,同比增長1.69%,人壽保險63.03億元,同比增長2.35%。行業累計支付賠(給)付款31.11億元,同比增長12.31%:其中財險業賠付22.13億元,同比增長17.51%;壽險業給付8.98億元,同比下降1.27%。
[6]
安慶社會事業
編輯安慶科技事業
2019年,安慶市獲省級科技項目76項,市級科技項目20項。全年認定技術企業108家。全年受理專利申請量8605件,專利授權量3171件,已實施的專利授權量2167件,全年簽訂各類技術合同212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48028萬元。全市共有縣以上產品質量檢驗機構103個,其中系統內12個,國家檢測中心2個。完成產品認證的企業3785家。法定計量技術機構8個,強制檢定計量器具20.84萬台件,報省級修訂地方標準數4項。
[6]
安慶教育事業
截至2020年末,年末,全市有普通高校5所,當年招生20403人,在校學生55277人,畢業生11474人。其中,碩士研究生當年招生433人,在校生842人,畢業生198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含技工學校)當年招生1.38萬人,在校生3.40萬人,畢業生1.02萬人。普通高中招生2.98萬人,在校生8.91萬人,畢業生2.94萬人。初中招生4.46萬人,在校生13.53萬人,畢業生4.56萬人。普通小學招生4.33萬人,在校生26.04萬人,畢業生4.38萬人。初中階段適齡人口入學率為100%,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為100%。
[6]
類別 | 學校名單 | ||
主要中專學校 | |||
- | |||
成人高等學校 | - | - | |
普通高等學校 | |||
- |
安慶文化事業
截至2020年末,年末,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52個,文化館11個,文化站148個,公共圖書館12個,博物館17個。全市廣播電視台8座,中短波轉播發射台1座,調頻電視轉播發射台9座。全市有線電視用户70.93萬户,其中,數字電視用户36.75萬户,全市廣播電視農村直播衞星用户32.85萬户。年末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9.79%,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9.78%。全年出版報紙3種,總印數1315.17萬份;期刊(雜誌) 4種。年末全市共有各級檔案館11個,館藏檔案資料15.2萬冊,庫館總建築面積46345平方米。
[6]
安慶體育事業
2020年,全年我市運動健兒在國際和國內的重大比賽中,共獲得金牌2枚,銅牌2枚。一級運動員發展數23人,二級動員發展數98人,發展社會體育指導員1080人。全民健身運動蓬勃發展,全年共舉辦百人以上的體育健身活動399次,參加體育健身活動人數17.35萬人。
[6]
安慶衞生事業
截至2020年末,全市共有衞生機構(含診所、衞生室)2303個。其中,醫院、衞生院226個,衞生防疫機構11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1個。醫院、衞生院牀位25726張。全市衞生人員數34481人,其中衞生技術人員27678人,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1000人,註冊護士12094人。鄉村衞生院135個,鄉村醫生和衞生員2659人。全市農村有醫療點的村佔總村數的比重達100%。
[6]
安慶勞動就業
安慶社會保障
截至2020年末,年末全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66.17萬人,比2019增加2.46萬人,其中,參保職工46.04萬人,參保的離退休人員20.13萬人。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為284.37萬人,其中,領取養老金人數76.01萬人。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為28.33萬人,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為0.53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49.12萬人, 比上年增加3.64萬人,其中,參保職工31.93萬人,參保的離退休人員17.19萬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441.61萬人,領取待遇165.39萬人次。參加工傷保險人數40.54萬人,領取待遇0.34萬人次。參加生育保險人數28.49萬人,領取待遇1.08 萬人次。全市年末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為2.02萬人,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為13.62萬人。
[6]
安慶社會福利
截至2020年末,安慶市有各類收養性單位213個,擁有牀位數43646張,收養各類人員8147人。其中: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158個,擁有牀位數26019張,收養6257人。全市建立各類社區服務設施298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45個,社區服務站253個。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4.97億元,籌集社會福利資金1.36億元。
[6]
安慶環境保護
2020年,全市當年審批的建設項目環保投資總額35.29億元。2020年末,全市省、市、縣環境監測站8個。全年環境檢測站檢測到的縣(市)、區中,空氣質量達二級以上的天數為322天。全市已建成自然保護區7個,其中國家級2個、省級4個、市級1個。
[6]
安慶安全生產
安慶交通運輸
編輯安慶交通
安慶市境內擁有國家高速公路網中的上海—重慶高速公路(滬渝高速G50)、濟南—廣州高速公路(濟廣高速G35)、合肥—安慶高速公路(合安高速G4212)、上海至武漢(嶽武高速G42S)4條高速公路,3條國道(G105、G206、G318)和7條省道。三條國道和合九鐵路在市境交匯,通過已建成的安慶長江公路大橋和安慶長江鐵路大橋、建設中的望東長江大橋,跨江與寧安高鐵、沿江鐵路、沿江高速公路、安慶——景德鎮高速公路連接。安慶天柱山機場已開通至北京、上海、廣州、海口、西安、廈門、昆明、寧波等航線。安慶集公路、鐵路、水運、航空,以及油、氣管道運輸為一體的立體交通網絡已經形成。
[1]
公路
民國十一年(1922年),安徽省第一條官辦公路——懷集路在安慶修築。此路沿古驛道而建,由城區至集賢關,長10千米,土路面,晴通雨阻。到1949年,安慶有5條公路,通車裏程218千米。建國後,安慶對原有公路不斷進行拓寬改造,同時新修了數十條公路。北京至珠海105線、煙台至汕頭206線、上海至聶拉木318線3條國道和6條省道貫穿全市。1990年代以來,安慶市規劃建設由“三縱三橫”的高速公路網和國道、省道構成區域的快速公路交通系統,加強國道和連接各中心鎮的一級公路建設。1996年實現全市鄉鎮鄉鄉通油路。
1999年建成國家主幹線上海—成都高速公路高河至界子墩段公路。2002年10月建成合肥—安慶高速公路安慶段,2004年12月完成連接多條高速公路的安慶長江公路大橋及北岸接線建設,2005年1月建成合銅黃高速公路安慶段,2009年濟南—廣州高速公路安慶段嶽西至潛山通車。2012年,安慶由3條國道和9條省道組成全市公路主骨架,102條縣道,153條鄉道和47條專用公路聯接主幹線公路形成全市公路網。
2013年,全市國道為6條,里程1010千米;省道為21條,里程1396千米。其中國道增加618千米,省道增加811千米,重要縣道減少611千米,累計增加里程818千米。2014年嶽武高速、望東大橋及北岸接線等高速在建項目進展迅速。池州長江公路大橋北岸接線工程已開展徵地拆遷工作。安慶高速互通遷建項目的前期工作全部完成。至2015年,安慶市境內有國家高速公路網中的上海至重慶(滬渝高速G50)、濟南至廣州(濟廣高速G35)、合肥至安慶(合安高速G4212)、上海至武漢(嶽武高速G42S)4條高速公路,3條國道(G105、G206、G318)和7條省道。
[8]
鐵路
1995年10月1日,安慶市無鐵路的歷史宣告結束。總投資10億元的合九鐵路安慶段,僅用2年時間就建成通車。市境內鐵路總長200餘千米,呈“人”字形貫通桐城、懷寧、潛山、太湖、宿松和安慶,設有安慶站、安慶西站、桐城站、天柱山站等12個車站。
2015年安慶市轄區內共有7個縣級駐地車站,分別為安慶站、安慶北站、安慶西站、桐城站、太湖站、天柱山站、宿松站。客流覆蓋包括本市轄區的7縣(市)3區,涵蓋銅陵、池州、九江等地區,每天辦理旅客列車26趟,分別直達北京、上海、南京、南昌、昆明、濟南、廣州、福州、深圳、西安等全國大中城市。辦理整車貨物全國直通運輸,設有中鐵快運業務,發送主要品類為石油、焦炭、化肥、糧食,到達主要品類為煤炭、化肥、棉花。2015年12月6日寧安高鐵開通,新增上海、北京、南京、合肥等方向始發動車組列車20對。春運期間,加開北京、上海、南京南、蘇州、銅陵方向始發動車組列車3對,部分上海、南京南、合肥南方向動車組改重聯編組運行。
2015年12月6日,寧安高鐵開通運營,安慶正式邁入高鐵時代。寧安高鐵東起江蘇省南京市,經馬鞍山、蕪湖、銅陵、池州市等長江南岸沿江地帶,跨長江後,西至安慶市,線路全長258千米。寧安高鐵東接京滬高速鐵路、滬寧城際鐵路、寧杭高速鐵路,西與合九鐵路、規劃中的合九高速鐵路相連,在蕪湖樞紐、銅陵地區、池州地區分別與商合杭鐵路、淮南鐵路、寧蕪鐵路、皖贛鐵路、蕪銅鐵路、合福鐵路、銅九鐵路交會。
[8]
水運
安慶港素有“千年渡口百年港”之稱,是長江下游北岸的大型港口,為長江干線十大港口之一。早在建城前,安慶便有盛唐灣古渡溝通大江南北。因安慶得名宜城,故稱宜城渡。南宋建城後,安慶與沿江各埠交往日益頻繁,成為皖西南重要商品集散地。鴉片戰爭後,安慶先後被闢為外輪暫停口岸和通商口岸。新中國成立以後,安慶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86年,安慶港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1991年首次承擔國際集裝箱運輸業務,1994年開闢與港澳之間的貨物運輸,1996年對外籍輪船開放,2011年獲准對台直航。現為全國內河28個主要港口之一。
安慶市內河航道里程645.66千米,其中長江干流航道岸線長184千米。安慶港是全國28個主要港口之一,由中心港區、宿松港區、望江港區三大港區組成,1986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1996年對外籍輪開放,2011年獲准對台直航,2015年獲批全國進境糧食指定口岸和安慶(皖西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擁有生產用泊位124個,港口貨物綜合通過能力為4200萬噸、集裝箱設計通過能力為7.46萬標箱。2015年,水路完成貨運量5996萬噸、貨物週轉量305億噸千米;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4002.39萬噸,比上年增長10%;集裝箱完成5.1032萬標箱,增長12.1%,其中外貿佔64%。在冊營運船舶數為1418艘(貨船數為1261艘),淨載重噸為206.6542萬噸、貨船平均噸位為1457噸,分別增長3.43%、2.82%。完成非税收入1620.28萬元,增長10.24%。完成水運建設固定資產投資2.58億元,增長80%。
[8]
航空
安慶民航事業起步較早。民國二十年(1931年)春,上海歐亞航空公司在安慶設航運站,未建陸地機場,由飛機從水上吊運,以船上下郵件,接送乘客。次年停辦。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在東郊李家窪(原安慶農科所址)新建機場。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機場被日軍炸燬。安慶淪陷後,日軍選址東郊駝龍灣重建機場。抗戰勝利後收為軍用。1953年將駝龍灣軍用機場改為民航機場,屬省民航局。第二年因長江破圩被泥沙覆蓋而停航。1958年修復,次年正式通航。1964年改建,設安慶民航站,以客運業務為主,每週3個航班,安慶作為往返合肥、屯溪線的中間停靠站。因乘客少,1979年停航,民航站隨之撤銷。
1993年,利用軍用機場新建安慶民航站。除機場跑道外,其他設施均自成一體,建有獨立的航管樓、候機樓,並配備有盲降系統,能正常保障各類航班獨立起降。飛行區等級標準為4-C級,可起降波音737型以下飛機。1993年12月22日9時,首航合肥—安慶—上海的班機,從安慶民航站飛向藍天,開創了安慶民航的新局面。此後,又先後開通安慶至北京、廣州、廈門等地的航線。2005年10月,安慶市政府和海南航空集團簽署合作協議,將安慶機場更名為安慶天柱山機場,由海航集團控股經營。
[8]
安慶運輸
2020年,全年公路運輸客運量[3]為1691萬人次,同比下降44.74%;完成旅客週轉量為15.24億人公里,同比下降55.39%。完成公路貨運量8416萬噸,同比上漲4.32%;完成貨物週轉量為90.06億噸公里,同比上漲5.37%。全年水路共完成旅客運輸2萬人次,同比基本持平;完成旅客週轉量49萬人公里,同比提升81.5%。完成貨運量3388萬噸,同比下降6.38%;貨物週轉量228.3億噸公里,同比下降6.12%。安慶港2020年完成貨物吞吐量2066.4萬噸,同比減少18%。全市民航機場旅客吞吐量43.15萬人次,同比下降27.22%。
[6]
安慶歷史文化
編輯安慶綜述
安慶名人輩出,代表人物有方苞、劉大櫆、姚鼐、方東樹、姚瑩、吳汝綸等。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陳獨秀,京劇鼻祖程長庚,書法篆刻家鄧石如,章回小説家張恨水,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兩彈元勳鄧稼先,佛教領袖趙樸初等都生長在這片熱土上。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長篇敍事詩《孔雀東南飛》,就出自安慶境內懷寧、潛山一帶民間,是漢代詩歌中的傑出作品。唐代詩人李白從天寶元年(742)至寶應元年(762)流連江淮20餘年,先後在太湖、宿松、望江、嶽西等地,留下大量膾炙人口的詩篇。北宋舒州人李公麟,成為北宋一代的藝術大師。明清時期,安慶地區的文學藝術得到迅速發展,並達到了極高境界。書法、篆刻以懷寧鄧石如最為傑出;清乾隆五十八年前後,懷寧一帶藝人組成“四大徽班”進京,為皇帝壽誕演出,從此,徽劇在京城紮下了根,併為京劇的產生打下了基礎。潛山人程長庚,成為徽班領袖、京劇鼻祖。還有高朗亭、楊月樓、楊小樓等,各有高超的藝術造詣,是早期戲劇界的名優。清乾隆年間,發源於皖鄂交界處的採茶調傳至安慶市後與本地方言相結合,經老一輩藝術家的繼承與發揚,逐漸成為蜚聲海內外的劇種——黃梅戲,《天仙配》、《女駙馬》等著名曲目膾炙人口。明代中期以來,桐城學派大興,人才迭起。先有何唐、童自澄、方學漸等結社講學,繼有方以智、錢澄之等著名學者興辦學館,傳播學説,講述文論。到清康、乾之際,以方苞、劉大櫆為首,開始形成桐城文派。他們主張文道合一,把唐宋八大家文章和程朱理學結合起來,深得當時統治者的推崇。道、鹹年間,時人就有“天下文章盡歸桐城”之説。
安慶,由於地處要津,早在建城之前就逐漸成為黎庶聚落、商賈集市、官府驛站。北宋熙寧八年(1075)在設置舒州同安監,鑄造銅、鐵幣。清光緒二十八年,《中英續議通商行船條約》簽訂,正式開安慶為通商口岸。曾國藩於咸豐十一年在安慶設立內軍械所,開始製造輪船、軍械,安慶成為近代中國工業的發祥地之一。當時安慶雲集了諸如徐壽、華衡芳、李善蘭等科學家,製造了中國第一台蒸汽機和第一艘機動船。清末“維新運動”中,安徽巡撫鄧華熙等人積極推動,安徽的第一座發電廠、第一座自來水廠、第一家電報局、第一個圖書館、第一所大學、第一張報紙都誕生於此。
戲曲(2張)
安慶黃梅戲
清末湖北省黃梅縣一帶的採茶調傳入毗鄰的安徽省懷寧縣等地區,與當地民間藝術結合,並用安慶方言歌唱和唸白,逐漸發展為一個新的戲曲劇種,當時稱為懷腔或懷調,這就是早期的黃梅戲。其後黃梅戲又借鑑吸收了青陽腔和徽調的音樂、表演和劇目,開始演出“本戲”。後以安慶為中心,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黃梅戲成為安徽主要的地方戲曲劇種和全國知名的大劇種。
黃梅戲的唱腔屬板式變化體,有花腔、彩腔、主調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戲為主,曲調健康樸實,優美歡快,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民歌小調色彩;彩腔曲調歡暢,曾在花腔小戲中廣泛使用;主調是黃梅戲傳統正本大戲常用的唱腔,有平詞、火攻、二行、三行之分,其中平詞是正本戲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調嚴肅莊重,優美大方。黃梅戲以抒情見長,韻味豐厚,唱腔純樸清新,細膩動人,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且通俗易懂,易於普及,深受各地羣眾的喜愛。在音樂伴奏上,早期黃梅戲由三人演奏堂鼓、鈸、小鑼、大鑼等打擊樂器,同時參加幫腔,號稱“三打七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黃梅戲正式確立了以高胡為主奏樂器的伴奏體系。
黃梅戲的腳色行當體制是在“二小戲”、“三小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包括正旦、正生、小旦、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老生、花臉、刀馬旦、武二花等行。雖有分工,但並無嚴格限制,演員常可兼扮他行。黃梅戲的表演載歌載舞,質樸細緻,真實活潑,富於生活氣息,以崇尚情感體驗著稱,具有清新自然、優美流暢的藝術風格。黃梅戲中有許多為人熟知的優秀劇目,而以《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夫妻觀燈》、《打豬草》、《紡棉紗》等最具代表性。
安慶徽劇
徽劇的形成,融匯着西部的秦腔和東南的弋陽腔、崑腔。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相繼進京,使徽劇紮根京城,進而風靡全國,並最終演化成京劇。潛山人程長庚,是促進這種演化的主要人物,人稱“京劇鼻祖”。
安慶風景名勝
編輯安慶綜述
安慶市境內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處、省級風景名勝區6處,國家森林公園5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2座,世界地質公園1處(天柱山),國家地質公園1處(天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鷂落坪)1個,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0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6種、省級非遺23種。具有雄、奇、靈、秀特色的天柱山,為國家級5A風景名勝區,景區面積83.45平方千米,保護帶面積333平方千米。司空山因古洞、危崖、險峯、瀑布等景觀稱勝,更因禪宗二祖在此築壇説法而揚名。長江絕島”小孤山矗立江中,素有“江上小蓬萊”之美譽。“南國小長城”白崖寨、花亭湖風景名勝區和大龍山風景區均各具特色。市區的迎江寺振風塔,塔影橫江,有“過了安慶不説塔”之譽。
安慶擁有“世界地質公園”、“國家首批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自然與文化遺產地”、“最具潛力十大風景名勝區”等稱號的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天柱山,有花亭湖、巨石山、五千年文博園、嬉子湖、孔雀東南飛、明堂山、天峽、石蓮洞等十餘處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有大龍山、小孤山、白崖寨、鷂落坪、妙道山、薛家崗等數十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濕地保護區或國家文物保護單位,而且是黃山、九華山、廬山等世界著名風景區之間交通的幾何中心。天柱山,古稱“南嶽”,為漢武帝南巡封禪之地;小孤山屹立於宿松以南的長江北岸,陸游曾流連於此。唐宋年間,禪宗成為中國佛教的主流,中華禪宗開山鼻祖二祖慧可受達摩心法隻身南下司空山,開宗立派,三祖僧璨完成了禪宗的理論體系。截至2021年,安慶境內仍留有二祖禪堂、三祖寺和迎江寺等諸多的佛教活動場所
[1]
。
序號 | 所屬縣市 | 等級 | |
1 | 潛山市 | 天柱山風景區 | 5A |
2 | 潛山白馬潭景區 | 4A | |
3 | 潛山山谷流泉文化園景區 | 4A | |
4 | 潛山天龍關景區 | 4A | |
5 | 潛山皖光苑 | 4A | |
6 | 潛山板倉旅遊區 | 3A | |
7 | 潛山天柱大峽谷景區 | 3A | |
8 | 潛山九曲河漂流景區 | 3A | |
9 | 潛山望虎園林景區 | 3A | |
10 | 潛山官莊鎮德馨莊景區 | 3A | |
11 | 潛山查衝生態農業觀光園景區 | 3A | |
12 | 潘鋪生態休閒農莊 | 3A | |
13 | 野雞灣生態園 | 3A | |
14 | 潛山中聯(天柱山)露營地 | 3A | |
15 | 薛家崗遺址公園 | 3A | |
16 | 黃鋪田園景區 | 3A | |
17 | 黑虎瀑旅遊區 | 2A | |
18 | 嶽西縣 | 明堂山旅遊景區 | 4A |
19 | 嶽西天峽旅遊景區 | 4A | |
20 | 大別山彩虹瀑布旅遊景區 | 4A | |
21 | 嶽西妙道山旅遊景區 | 4A | |
22 | 天悦灣養生度假區 | 4A | |
23 | 嶽西司空山景區 | 3A | |
24 | 嶽西紅軍中央獨立二師司令部舊址 | 3A | |
25 | 紅二十八軍軍政舊址 | 3A | |
26 | 大歇嶺文化旅遊景區 | 3A | |
27 | 大別山滑雪樂園 | 3A | |
28 | 嶽西縣王步文故居 | 2A | |
29 | 太湖縣 | 太湖縣花亭湖景區 | 4A |
30 | 太湖五千年文博園景區 | 4A | |
31 | 羅河谷景區 | 3A | |
32 | 玖玖花海景區 | 3A | |
33 | 龍潭古寨景區 | 3A | |
34 | 蔡家畈古村落景區 | 3A | |
35 | 海會寺景區 | 2A | |
36 | 太湖縣三千寨景區 | 2A | |
37 | 桐城市 | 安慶市桐城市仙龍湖活海歡樂水世界景區 | 4A |
38 | 安慶市桐城孔城老街 | 4A | |
39 | 桐城嬉子湖生態景區 | 4A | |
40 | 桐城市桐城文廟-六尺巷 | 3A | |
41 | 桐城玉雕文化產業園景區 | 3A | |
42 | 桐城市烈士陵園 | 2A | |
43 | 桐城市披雪瀑景區 | 2A | |
44 | 懷寧縣 | 懷寧孔雀東南飛旅遊景區 | 4A |
45 | 懷寧縣獨秀山觀音湖景區 | 3A | |
46 | 春耕園景區 | 3A | |
47 | 宿松縣 | 宿松縣石蓮洞旅遊景區 | 4A |
48 | 安慶市宿松白崖寨風景區 | 4A | |
49 | 宿松小孤山景區 | 3A | |
50 | 望江縣 | 雷池濕地度假小鎮 | 3A |
51 | 望江縣香茗山景區 | 2A | |
52 | 迎江區 | 迎江區趙樸初故居 | 3A |
53 | 天主堂景區 | 2A | |
54 | 黃鎮生平事蹟陳列館 | 2A | |
55 | 南關清真寺-探花第景區 | 2A | |
56 | 宜秀區 | 安慶巨石山生態文化旅遊區 | 4A |
57 | 大龍山烏龍溪景區 | 4A | |
58 | 安慶鄧石如•鄧稼先故居 | 3A | |
59 | 宜秀區靈山石樹景區 | 3A | |
60 | 龍湫池景區 | 3A | |
61 | 宜秀區鮑衝湖景區 | 3A | |
62 | 葉篤正生平陳列館 | 3A | |
63 | 安慶市烈士陵園 | 3A | |
64 | 大觀區 | 菱湖風景區 | 4A |
65 | 獨秀園景區 | 4A | |
66 | 美好甜園生態園 | 3A | |
小計 | 七縣(市)三區 | 66 | 1家5A,21家4A,34家3A,10家2A |
安慶著名景點
天柱山
位於安慶市潛山市境內的天柱山是安徽之源,國家5A級旅遊區、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森林公園、中國最早五嶽之南嶽(古南嶽),是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黃山、九華山、天柱山)。天柱山主景區面積82.46平方千米,分8個景區和3個外圍景點,有45峯、17嶺、18崖、22洞、86怪石、18瀑、17泉。主要景點有煉丹湖、飛來峯、天柱峯、薛家崗古文化遺址、龍潭河、三祖禪寺、石牛古洞、神秘谷、大天門等。
1982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1992年被批為國家級森林公園,2010年獲“AAAAA”旅遊區稱號。
迎江寺、振風塔
位於安慶市區樅陽門外長江邊上,古稱護國永昌禪寺,又名萬佛寺。始建於北宋開寶七年(974年)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邑紳阮自華募資重修,殿宇華麗,氣勢恢宏,為沿江名剎。寺由殿、堂、閣、樓、房、塔、園等古建築羣組合而成,佔地2.2萬平方米。臨江的山門上嵌有清朝光緒皇帝手書的”迎江寺”三個金字。截至2016年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0]
迎江寺中的振風塔坐落於安慶市區的長江邊上,建於明代隆慶二年(1568年),隆慶四年(1570年)完工。
菱湖風景區
位於安慶市區,居老城東北,總佔地面積4.496平方千米,其中水面2.107平方千米、陸地2.389平方千米。菱湖風景區包含菱湖公園,蓮湖公園,皖江公園和安慶皖江廣場四大景區,共由五個湖泊組成,分別是菱湖、蓮湖、小菱湖、東湖、西湖,其中東湖和西湖並稱為大湖。
2007年,”安徽省安慶市菱湖風景區綜合整治工程”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2011年1月31日,經國家旅遊局評定,安慶菱湖風景區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安慶蓮湖公園
位於大湖風景區東南部,始建於1985年,因其內有一蓮湖而命名,是安慶市開放型公園。
安慶動物園
1956年在安慶市菱湖公園內現址建園,安慶市動物園圈養有野生動物50種300多頭只,其中70%以上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物種。
巨石山滑雪場
位於安慶市北城,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巨石山,是皖南國際旅遊文化示範區重點項目之一。巨石山滑雪場是安徽省首家户外山地滑雪場,於2014年1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陳獨秀紀念館
位於安慶市大觀區,建築面積1030平方米,採用具有徽派特點並糅合現代氣息的建築設計。陳獨秀紀念館以大量的圖片資料和珍貴的文物史料形象生動地再現了陳獨秀的生平事蹟,分為6個專題部分,共有實物100多件,圖片300多幅,採用編年體手法展現陳獨秀一生的歷程。
安慶黃梅戲藝術中心
規劃佔地面積6284平方米,總建築面積9212平方米,其中,劇場6500平方米,輔樓主要為由安徽中國黃梅戲博物館,教室、小劇場、排練及部分展示空間組成。建設黃梅戲藝術中心,使之成為集研究、創作、教學、排練演出、藝術製作等多功能,融文化、經濟為一體的綜合性黃梅戲藝術中心。
安慶永順植物園
地處安慶市宜秀區楊橋鎮,北依安慶市大龍山國家森林公園,東臨石塘湖景區,西靠安樅公路,距安慶市中心10千米,距安慶天柱山機場3千米。國家AAA級旅遊區、首批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植物園規劃面積2400畝,核心景區佔地約300餘畝,分為露地植物和温室植物兩大展區。主要種有銀杏、杜英、紅楓、千年紅油桃等百十種名貴樹種。
安慶特產美食
編輯胡玉美蠶豆辣醬
中華百年老字號,清朝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胡玉美醬園採用川中辣醬風味,試製成“胡玉美蠶豆辣醬”,曾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金質國際榮譽獎章,並先後在上海國際展覽會、西湖博覽會上,獲“國光”銀質獎章,被評為安徽省優質產品和輕工業部優質產品。
嶽西桑皮紙
安徽省安慶市嶽西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嶽西桑皮紙紙張質地纖維細密,紋理清晰,百折不損,光而不滑,吸水性強,色澤潔白,墨韻層次鮮明,不腐不蠹。
嶽西翠蘭
安徽省安慶市嶽西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嶽西翠蘭其外形優美,芽葉相連,自然舒展,酷似小蘭花;其湯翠綠明亮,香氣持久;其味醇厚而回甘。該茶外形芽葉相連,舒展成朵,色澤翠綠,形似蘭花,香氣清高持久,湯色淺綠明亮,滋味醇濃鮮爽,葉底嫩綠明亮。
嶽西茭白
安徽省安慶市嶽西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該縣是中國最大的無公害高山茭白基地。由於嶽西的高山茭白色白味嫩、品質優良,在南京、合肥、武漢等長三角地區很受歡迎。
嶽西黑豬
安徽省安慶市嶽西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嶽西黑豬肉質細嫩,含水量少,脂肪潔白,有光澤;肌肉色澤鮮紅,肌內脂肪豐富,大理石紋明顯,具有肉紅、膘白、骨細、髓滿、花緹,氨基酸、脂肪酸含量高等顯著特點。煮沸烹飪後肉湯澄清透明,脂肪團聚於表面,香味濃郁,入口粘而不膩,肉味香嫩,肉質筋道有彈性。
懷寧貢糕(石牌貢糕)
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懷寧貢糕色澤潔白如雪,香味自然純正,有彈性、韌性,入口即化,口感細膩軟糯。
天華谷尖
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天華谷尖形似稻穀,滋味鮮爽、醇厚,色澤翠綠,湯色碧綠,葉底勻整明亮。理化指標。水浸出物≥38%。
桐城小花
安徽省安慶市桐城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桐城小花成品茶外形舒展、色澤翠綠、形似蘭花;湯色嫩綠明亮;香氣清鮮持久有蘭花香;滋味鮮醇回甘;葉底嫩勻綠明。其獨特的品質特徵是“色翠湯清、蘭香甜韻”。
黃湖大閘蟹
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舒席
安徽省安慶市潛山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舒席古稱“竹簟”,潛山歷史上稱“舒州”,舒席因此而得名,又稱竹蓆、涼蓆,是潛山縣特有的竹編工藝製品,有近2000年生產歷史。舊縣誌載:“潛山南鄉,盛行竹編,男女老幼,多精編技,明代舒席,名聞江淮,晚清遠銷南洋”。
舒席產品採用當地世代傳承的製作技藝,經十幾道工序製作而成,具有細薄柔滑、堅韌耐磨、吸水性強、涼爽消汗、不腐不蝕、折卷不斷、攜帶方便等質量特色。品種有牀蓆、枕蓆、掛席、榻榻米等。
天柱山瓜簍籽
安徽省安慶市潛山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天柱山瓜簍籽外觀呈淺棕色或棕褐色、雙邊微凸、子粒飽滿。採用傳統工藝加工後,入口鹹(甜),破殼後子仁鮮美,潤脆可口,香、鹹(甜)純正,具備殼薄、仁肥、質脆、香濃、口感好的特色。
墨子酥
安慶糕點名坊“麥隴香”的傳統特產。麥隴香墨子酥製作須經過九道工序,精心配料。主要原料是上等黑芝麻、小磨麻油、精細白糖等。產品形同烏墨,油而不膩,香甜爽口。
[21]
天柱劍毫
安慶著名人物
編輯安慶政界
安慶商界
安慶知識界
安慶文藝界
安慶榮譽稱號
編輯獲得時間 | 榮譽名稱 | 頒發部門 |
2006年1月27日 | 國家園林城市 | 國家建設部 |
2010年6月1日 | 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城市 | 中國城市國際協會(CCIA) |
2011年12月3日 | 第四屆中國綠色發展高層論壇 | |
2014年5月 | 2013年度安徽省旅遊安全工作先進單位 | 安徽省旅遊局 |
2014年9月25日 | 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 | |
2015年4月14日 | 國務院 | |
2016年3月 | 全國綠化模範城市 | 全國綠化委員會 |
2016年6月27日 | 第三屆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市 | 國土資源部 |
2017年 | CEIC數據庫、國家旅遊局及各地旅遊局、統計局 | |
2017年2月 | 2016年度全國旅遊廁所革命先進城市 | 國家旅遊局 |
2017年11月14日 | 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 | 中央文明委 |
2017年12月 | 愛國華商投資促進機構美中經貿投資總商會(USCGC)、世界品牌組織(WBO)、世界城市世界企業研究會(WWRA)、歐美亞工商界投資開發聯盟(EAAIU)、亞投世界基金管理聯盟(AIWFU)、全球戰略經濟發展委員會(GSEDC)等機構聯合推選 | |
2019年8月 | 中國海關總署 | |
2019年8月12日 |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 和人民銀行辦公廳 | |
2019年11月06日 | 2019年中國地級市百強第67名 | 國家統計局、國家信息中心 |
2019年11月25日 | 2019中國城市品牌評價百強榜(地級市)第69
[31]
| - |
2020年6月 | 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 | |
2020年8月 | 海關總署 | |
2020年10月 | - | |
2020年10月21日 | - | |
2020年12月25日 | 國家衞生健康委等 | |
2021年-4月23日 | - | |
2021年5月 | 中國地級市百強品牌城市 | |
2021年10月 | 海關總署 | |
2022年2月 | 安徽省委、省政府 |
- 參考資料
-
- 1. 安慶概覽 .安慶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6-24]
- 2.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4-03]
- 3. 信息公開指南 .安慶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1-26]
- 4. 建置區劃 .安慶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6-24]
- 5. 自然環境 .安慶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6-24]
- 6. 2020年安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安慶市統計局.2021-04-27[引用日期2021-04-27]
- 7. 文化和旅遊部關於公佈第六次全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上等級圖書館名單的通知 .文化和旅遊部
- 8. 交通運輸 .安慶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6-24]
- 9. 黃梅戲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引用日期2021-07-03]
- 10. 安徽迎江寺 .中國佛教協會官方網[引用日期2021-07-03]
- 11. 關於受理贛南茶油等產品申報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的公告 .中國質量新聞網.2015-10-12[引用日期2021-01-28]
- 12. 關於批准對戎子酒莊葡萄酒等產品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的公告 .中國質量新聞網.2013-12-26[引用日期2021-01-28]
- 13. 關於批准對玉田白菜、嶽西茭白、金堂紫薯、昭化韭黃、德陽醬油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的公告 .中國質量新聞網.2011-12-12[引用日期2021-01-28]
- 14. 嶽西黑豬成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中安在線.2017-08-15[引用日期2021-01-28]
- 15. 關於批准對高平大黃梨等產品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的公告 .中國質量新聞網.2016-01-04[引用日期2021-01-28]
- 16.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 第40號 .農業農村部.2018-07-03[引用日期2021-01-28]
- 17. 黃湖大閘蟹 .安慶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2019-09-06[引用日期2021-01-28]
- 18. 關於受理大營裘皮等產品申報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的公告 .中國質量新聞網.2013-12-26[引用日期2021-01-28]
- 19. 關於批准對復州灣海鹽等22個產品實施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中國質量新聞網.2018-03-14[引用日期2021-01-28]
- 20. 關於批准對撫順林下參、三塊石大果榛子、天柱山瓜簍籽、蒲江彌猴桃、新津黃辣丁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的公告 .中國質量新聞網.2010-10-21[引用日期2021-01-28]
- 21. 安慶美食推薦 麥隴香墨子酥(圖)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7-07-02]
- 22. 天柱劍毫茶葉 .中安在線[引用日期2021-07-03]
- 23. 安慶人物 .安慶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6-24]
- 24. 安慶榮獲2011中國十佳綠色城市稱號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9-08-17]
- 25. 17個城市獲“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中國政府網.2014-09-25[引用日期2021-07-03]
- 26. 國務院關於同意將安徽省安慶市列為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覆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05-04-14[引用日期2019-08-17]
- 27. 安慶入選2017中國旅遊城市排行榜50強 位列第45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9-08-17]
- 28. 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出爐 .央廣網[引用日期2017-12-25]
- 29. 2018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出爐:深圳上海東莞排名前三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9-08-10]
- 30. 兩部門關於印發第二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區)名單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19-08-13]
- 31. 2019中國地級市品牌百強榜發佈(附榜單) .央廣網[引用日期2019-12-01]
- 32. 安徽省文明城市(城區)、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名單公佈 .安徽文明網[引用日期2020-06-22]
- 33. 安慶位列2019年外貿百強城市第38位 .安慶市商務局(貿促會).2020-08-06[引用日期2020-08-14]
- 34. 名單來了!命名411個全國雙擁模範城(縣),表彰59個模範單位和100名模範個人 .中國軍網[引用日期2020-10-20]
- 35. 民航局關於公佈首批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 試驗區) 的通知 .中國民用航空局[引用日期2020-10-28]
- 36. 關於表彰2018-2019年度全國無償獻血表彰獎勵獲獎者的決定 .國家衞健委[引用日期2021-01-08]
- 37. 學校概況 .安徽理工學校 安慶師範大學理工專業學院[引用日期2021-03-22]
- 38. 學校簡介 .安徽化工學校 安慶師範大學化工專業學院[引用日期2021-07-03]
- 39. 安慶師範大學2019年高職擴招招生章程 .安慶師範大學本科招生網[引用日期2021-03-22]
- 40. 張祥安任安慶市委書記 .中安在線[引用日期2021-03-29]
- 41. “中國美好生活城市”揭曉,你的城市上榜了嗎? .中新網.2021-04-23[引用日期2021-04-25]
- 42. 中國地級市品牌百強出爐,温州位列第三!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1-05-10]
- 43. 安徽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二號) .安徽省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6-22]
- 44. 領導之窗 .安慶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7-03]
- 45. 人大概況 / 常委會領導 .安慶人大[引用日期2021-07-03]
- 46. 政協領導 .安慶政協[引用日期2021-07-03]
- 47. “兄弟雙雄”——陳延年和陳喬年 .懷寧縣政府網.2021-05-13[引用日期2021-07-07]
- 48. 領導之窗 .安慶市人名政府[引用日期2021-08-02]
- 49. 密集調整!安徽12市迎來新任市委副書記 .聊時局[引用日期2021-08-05]
- 50. 張君毅任安慶市代市長 .安慶先鋒[引用日期2021-08-09]
- 51. 張君毅當選安慶市人民政府市長 .安慶先鋒[引用日期2021-08-28]
- 52. 圍敵於城,古城安慶不戰而下 .安慶黨史方誌網[引用日期2021-09-26]
- 53. 《中國海關》發佈2020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海口榜上有名!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1-10-24]
- 54.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黃梅戲之鄉:唱大戲 奔小康 .央視網[引用日期2021-11-01]
- 55. 章松當選政協第十六屆安慶市委員會主席 .安慶新聞頻道[引用日期2022-01-14]
- 56. 快訊 | 周東明當選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張君毅當選市人民政府市長 .安慶之聲[引用日期2022-01-14]
- 57. 皖江抗日根據地 .光明網[引用日期2022-01-15]
- 58. 享譽全國的黃梅戲 .安徽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6-05]
- 59. 印記·2021|細數安慶這一年的“高光時刻” .中安在線.2022-01-11[引用日期2022-01-21]
- 60. 張祥安在安慶市代表團審議省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 打造聯動長三角和中部地區的區域重點城市 在安徽奮勇爭先跨越發展的新徵程上展現更大作為 .安慶機關黨建.2022-01-18[引用日期2022-01-21]
- 61. 皖江示範區 潮湧長三角 .安徽省人民政府.2021-06-08[引用日期2022-01-21]
- 62. 關於命名第五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的公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2021-10-12[引用日期2022-01-21]
- 63. 國務院關於同意將安徽省安慶市列為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覆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05-04-14[引用日期2022-01-21]
- 64. 2021年我市生產總值增長情況 .安慶市統計局.2022-01-30[引用日期2022-01-30]
- 65. 2021年安慶市A級旅遊景區名單 .安慶市文化與旅遊局.2021-08-11[引用日期2022-01-30]
- 66. 安徽首批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設立 這6市入選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2-02-26]
- 67.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20-04-03[引用日期2022-03-01]
- 68. 查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引用日期2022-03-04]
- 69. 2021年行政區劃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4-13]
- 70. 2021年安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安慶市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5-11]
- 71. 黃梅戲 .湖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6-05]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