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薛家崗遺址

鎖定
薛家崗遺址,位於安徽省西南部,天柱山東南麓,安徽省安慶市潛山市王河鎮薛家崗村境內,北距潛山市區直線距離約10千米,東臨長江支流潛水約300米。 [1] 
薛家崗遺址是長江中下游地區以新石器時代遺存為主的遺址,其地勢呈東高西低走向,形狀為一條寬窄不一的狹長的丘崗。 [2]  薛家崗遺址的發現為研究黃河、長江兩大流域的文化發展關係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3] 
1978年,薛家崗遺址被潛山市政府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1981年9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  1996年12月,被國務院批准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2022年6月,獲安徽省級考古遺址公園稱呼。 [12] 
中文名
薛家崗遺址
所屬時期
新石器時代
所處地區
安徽省潛山市王河鎮薛家崗村
佔地面積
約 100000 m²
保護級別
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國務院
編    號
Ⅳ—9

薛家崗遺址歷史沿革

1977年12月,薛家崗遺址是由潛山市文化局的餘本愛在文物普查中發現的。
1978年5月,通過現場勘查和地面採樣,發現該遺址在新石器文化區系分佈中呈現出的不同於周邊地區其他文化的獨特面貌,立即引起了省內考古界的重視。
1979—2000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當地文物部門聯合對遺址進行過6次發掘,揭露面積2332平方米,發現房址、灰坑及墓葬等多處遺蹟,出土各類遺物3000餘件。 [1] 

薛家崗遺址遺址特點

薛家崗遺址夏商文化與江淮中部同期文化存在差別,又具有皖西南地方特色。 [1]  薛家崗遺址地勢呈東高西低走向,形狀為一條寬窄不一的狹長的丘崗。丘崗長約1400米,東端寬約200米,西端寬約400米,中間一段窄面寬度約50米,丘崗四周分佈着農田和少量屋舍,相對農田高度3—8米,屬典型的河旁台地型遺址。遺址以新石器時代晚期、夏商文化遺存為主,北宋末年遺址上曾建有永明寺廟,遺址邊緣有唐宋時期的土垣(寨牆)等遺蹟。 [1] 
薛家崗遺址分佈範圍實際上順着崗身一直向西延伸至少有500米,但多數地點只有很少量的文化層和遺物,堆積厚度也較薄,而且是斷斷續續地不太連貫,較集中的只有狹義的薛家崗地點(現保護區)和崗身中段的永興村民組曬稻場兩處,兩地相距約300多米。而在崗身周圍的農田中,則歷年來從未發現過遺物,經鑽探也未發現文化層。薛家崗地點和永興地點這兩處應是遺址的主要部分,而廣義的薛家崗遺址的總面積可能超過10萬平方米。 [4] 
薛家崗遺址所處地帶為平原圩畈區,但西邊有較大一片低矮的崗地它從永崗村永興組所在地開始急劇收縮並向東延伸,因而在廣袤的農田中間形成一條呈東西走向的狹長山崗,崗身長約1400米,西端寬約400米,中間最窄處寬不過50米,到東端又漸增寬到約200米。山崗四周為大面積的水稻田,海拔高度在20米左右,山崗相對於周圍稻田的高度則自西向東遞增,西端僅為1—2米,中間達到4米左右,而東端則達6米左右,最高可達8米以上。山崗上面較為平坦,整個山崗稱為薛家崗,又因崗身自西向東伸向潛水,形似長龍探水,故也俗稱“龍山”。其中位於山崗最東頭的“龍頭”部位為一台地,這是該地習稱的狹義上的薛家崗
在其東部約350米,現有潛水自西北向東南流過。台地大體呈橢圓形,中間有一道土埂將其分為兩部分,東部俗稱汪家山,東、南、西三面較陡峭,北面較平緩,整個地勢呈東、南高,西、北低,東南部高亢而平坦,相對於周圍水稻田的高度達6—8米不等,明顯高於西北部;西南部和中間部位有斷續的土埂,高約1—3米,南部土埂與東南的高台地漸漸連接;西、北部台地本身相對於周圍水稻田的高度約2—4米,與東南部相比顯得較為低平。台地西部當地俗稱張家山,相對於周圍水稻田的高度約2—4米,較為平坦。整個台地總面積約6萬平方米,也就是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薛家崗遺址”的範圍。汪家山文化層較厚,東半部主要是商周時期堆積,西半部則有新石器時代和商周時期堆積,在汪家山之西的張家山,也有新石器時代和商周兩個時期的堆積,但文化層較薄。 [4] 

薛家崗遺址文物遺存

遺蹟現狀分佈圖 遺蹟現狀分佈圖
薛家崗遺址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包括6期,可分為早晚兩個大的時期。
一至五期:早期包括一至五期,發現有紅燒土殘房基及150座墓葬。墓葬大小不一,隨葬品多寡不均,主要有陶器、石器和玉器,並有豬下顎骨隨葬,早期陶器以夾砂紅陶、夾細砂或泥質灰陶、泥質黑衣陶為主,另有少量夾植物殼或夾蚌末陶。在器型上,以鼎、豆、壺、鬻、碗或盆為基本組合,紡輪、陶球也是常見的器物。這些器物都具有較強的自身特點:鼎足以鑿形、鴨嘴形、楓葉形最具特點,豆柄的上部呈算珠形或足沿陡折成台狀為典型特徵,壺以球腹或扁腹為主,鬻則以長頸喇叭口、鑿形足、扁長三角形或麻花形的把手為主要形態。陶球表面常有鏤孔或戳印紋,並按經緯線的形式構成複雜而精美的圖案,搖之有聲,是薛家崗遺址最具特徵的器類之一。石器有刀、鉞、錛、斧、鑿、鏃等,通體精磨,稜角分明,對面鑽孔,少數刀、鉞的孔眼周圍還繪有紅色花果形圖案。其中以奇數相列的一至十三孔石刀很特殊,而十三孔石刀長達51.6釐米。玉器以禮器、裝飾品為主,有鉞、璜、鐲、環、管、飾片和半球形玉飾,還有小玉琮。這些玉器雕刻精美,圖案對稱,工藝水平很高。其中風字形鉞、半璧形和器體瘦長的橋形璜、弓背形璜以及半球形玉飾特徵明顯。
文物遺存
文物遺存(4張)
第六期:新石器晚期遺存為薛家崗第六期文化,即原《考古學報》報道的第四期文化,文化遺存較少,僅見於零星地層,還發現土坑墓1座。主要遺物有夾砂紅陶圓腹罐形鼎、扁足深腹罐形鼎、廣肩罐、缽形豆、長頸紅陶翯、黑陶髙柄杯等,器表多飾弦紋、籃紋等。文化特徵與安慶張四墩類型相似,距今約4600年。薛家崗遺址發現的夏商文化遺存比較重要。夏代文化以H25、T48K2、H30、H35等為代表,陶器中的側裝帶按窩鼎足的鼎、扁平足罐形鼎、鼎式鬲、深腹罐小盤凸柄豆、斝、爵等與中原二里頭文化晚期同類器皿風格接近。商代遺存主要有錐足鬲、假腹豆、形帶把盉、附耳甌、盆、簋、罐等,還有坩堝、細方格紋、葉脈紋等原始瓷片和銅削等,與鄭州二里崗商文化接近。 [1] 

薛家崗遺址歷史文化

薛家崗文化
薛家崗文化是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因安徽省潛山市薛家崗遺址而得名,是以薛家崗遺址二、三期文化為代表的遺存被命名為“薛家崗文化”。 [6]  薛家崗文化主要分佈在大別山東南麓兩側的山前或平原地帶,中心範圍則分佈在皖河流域及其南部以武昌湖,泊湖為代表的湖區。文化面貌上受黃河下游諸多文化影響,部分文化面貌具有多元性的特點,並與太湖流域和寧鎮地區的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關係,文化年代為距今6000—5000年。 [7] 

薛家崗遺址研究價值

薛家崗遺址面積大,年代延續時間長,文化內涵豐富,特徵明顯,地位重要,對探索皖西南及長江中下游地區聚落形態及發展、玉石器製作工藝水平、區域文明化進程以及夏商時期考古學文化面貌等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1] 
薛家崗遺址中墓葬大小不一,隨葬品多寡不均,主要有陶器、石器和玉器,並有豬下顎骨隨葬,反映了當時的氏族社會已出現新的社會分工、私人佔有、貧富分化、等級劃分等文明進程的萌芽。 [4]  在薛家崗遺址裏的紅燒土上發現稻殼痕跡,表明當時的人們過着臨水而居的農業經濟生活。 [1] 

薛家崗遺址科研成果

潛山薛家崗 潛山薛家崗
2004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出版了《潛山薛家崗》。 [7] 

薛家崗遺址保護措施

保護措施
保護措施(3張)
1978年,薛家崗遺址被潛山市政府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1981年9月,薛家崗遺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 
1996年12月,薛家崗遺址被國務院批准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2000年12月12日,潛山市市委、市政府在恆華大酒店召開了薛家崗遺址考古發掘報告暨保護利用研討會。 [8] 
2012年,安徽省省政府公佈了薛家崗遺址保護規劃方案,使薛家崗遺址保護有法可依。 [1] 
2009年以來,有關薛家崗遺址保護展示工作逐步啓動。在遺址本體保護方面,劃定了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樹立了標誌牌和界樁,搬遷了佔壓遺址的居民,修建了防止水土流失的護坡、護欄和防護棚,暢通了遺址遊覽道路,修建了遺址陳列館,遺址環境風貌得到有效整治。按照規劃,薛家崗遺址將依據大遺址保護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的理念要求,向世人展現“薛家崗人”原貌。 [1] 
2022年6月,薛家崗遺址擬入選為安徽省首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公示名單 [10]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安徽省主場活動啓動儀式6月9日舉行,安徽首批6個省級考古遺址公園集中揭牌,其中包括薛家崗遺址。 [11] 

薛家崗遺址旅遊信息

薛家崗遺址地理位置

薛家崗遺址位於安徽省安慶市潛山市王河鎮薛家崗村,北緯30°40′、東經116°30’,北距潛山市區直線約10公里。 [4] 

薛家崗遺址交通信息

從潛山城區出發經滬渝高速、濟廣高速、X043可到達薛家崗遺址。

薛家崗遺址恢復開放

2022年4月1日起,薛家崗遺址公園景區恢復開放。 [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