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安庆内军械所
- 别 名
- 安庆军械所
- 意 义
- 第一个近代军事工业企业
- 创办人
- 曾国藩 [1]
- 主要成就
- 制造出了中国第一艘蒸汽轮船
- 地 址
- 安庆大观亭(1864迁往江苏南京)
- 创立时间
- 1861年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底由两江总督曾国藩筹设于安徽安庆。规模较小,以手工仿制开花炮、弹药及轮船,为湘军提供部分武器装备。所内“全用汉人,未雇洋匠”,集合了一批当时中国著名科学技术专家,如徐寿、华蘅芳、龚芸棠、徐建寅、张斯桂、李善兰、吴嘉廉等,还有上百名工人。1862年(清同治元年)8月,制造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同年底,试制成一艘小火轮,成为尔后“黄鹄”号的雏形。1863年初开始生产各种劈山炮和开花炮弹。1864年湘军攻陷南京后,迁往南京,后并入金陵机器制造局。该所的创办,是晚清近代军事工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发轫。 [2]
典型产品
播报编辑
蒸汽机
1862年,华蘅芳、徐寿等人用3个月成功研制出第一台完全由中国人制造的蒸汽机。曾国藩观看后记道:“同治元年七月初四日,华蘅芳、徐寿所作火轮船之机来此试演。其法以火蒸气贯入筒。筒中三窍。闭前二窍则气入前窍,其机自退而轮行上弦;闭后二窍则气入后窍,其机自进而轮行下弦。火愈大则气愈盛,机之进退如飞,轮行亦如飞。约试演一时。”曾国藩非常满意,感叹道“窍喜洋人之智巧,我中国人亦能为之,彼不能傲我以其所不知矣。”(《曾文正公手书日记》卷14)
蒸汽轮船
黄鹄号蒸汽轮船是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蒸汽机轮船,在安庆内军械所研制由徐寿、华蘅芳设计建造,于1865年在金陵内军械所建成,造价白银八千两。尺寸、下水时间尚存争议,一说"黄鹄"号蒸汽轮船船长17米,航速6节,自重25吨。
机舱设在前部,蒸汽机为单缸,缸长二尺,缸径一尺;锅炉长十一尺,炉径二尺三寸许,炉管四十九条,长七尺二寸,管径一寸五;转轴长一丈二尺八寸,直径一寸八。
历史地位
播报编辑
安庆内军械所为安庆机械工业之始,资金全靠湘军内部供应,产品全部供给湘军内部使用,技术力量完全来自中国国内,相对于外洋器物和洋人而存在,因此得名“内军械所”。
安庆内军械所是中国依靠自己力量建立的第一个近代军事工业企业,也是中国近代机械工业的发起,是中国近代第一家官办军用企业,标志着近代工业的起步。
旧址轶闻
播报编辑
安庆内军械所旧址,疑似位于今安庆市航道处机关大楼北15米处,后安庆市文物局发现1861年这里是湖泊,又改为人民路一小和安庆染织总厂内安庆军械所的遗址,并立文物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