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奉(?-271年),字承淵。廬江安豐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重臣。
丁奉年少從軍,先後隸屬於甘寧、陸遜、潘璋等人,驍勇善戰,累遷至偏將軍。建興元年(252年)東興之戰,丁奉大破魏軍前屯,遷滅寇將軍。吳景帝孫休在位時,丁奉設計斬殺權臣孫綝,替孫休奪回了皇權,官拜大將軍,開始掌握吳國軍政大權。永安三年(260年),假節,領徐州牧。後又扶立烏程侯孫皓為帝,升遷右大司馬、左軍師,建衡三年(271年)去世。
概述內圖片來源:葉雄《三國演義人物譜》
丁奉人物生平
編輯丁奉早年經歷
丁奉雪中奮短兵
主詞條:東興之戰
東吳太傅諸葛恪督率諸將前去抵禦。諸將都對諸葛恪説:“敵人聽説太傅您親自到來,等到我們上岸他們就會逃走。”唯獨丁奉認為:“並非如此。敵人調集境內兵力,帶了許昌、洛陽的全部兵力大舉前來,一定定下了明確的目標,怎能無獲而返?我們不應指望敵人不戰而退,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戰勝敵人。”諸葛恪上岸後,丁奉與將軍唐諮、呂據、留贊等人一起沿着山向西面進發。丁奉説:“現在各部隊行軍太慢,如果敵人佔領了有利地形,我們就難以與他們抗爭了。”於是丁奉離開大部隊的行軍路線,獨自統領手下人五千兵馬前進。當時正刮北風,丁奉軍乘船兩天就到達前線,佔據了徐塘(今屬安徽)。當時天氣寒冷下了大雪,魏軍將領飲酒高談,丁奉見敵人先頭部隊人少,就對手下説:“立功領賞的時候到了!”令士兵脱去鎧甲頭盔,都拿着短兵器。魏將發現後都取笑他們,並不做防備。丁奉率領部隊奮起砍殺魏軍,大破魏軍的前部營寨,正好此時呂據等人的部隊到來,一起擊潰了魏軍。
[2]
戰後,丁奉因功升為滅寇將軍,進爵都鄉侯。
[2]
丁奉解救壽春
五鳳二年(255年),魏將文欽來降,丁奉被任命為虎威將軍,跟隨大將軍孫峻到壽春(今安徽壽縣)去接應文欽,與魏國追兵在高亭(今屬安徽)交戰。丁奉跨馬持矛,衝入敵軍陣中,斬首數百,繳獲大量軍器。戰後,丁奉因功進爵安豐侯。
[3]
太平二年(257年),魏大將軍諸葛誕自據守的壽春向孫吳投降,被魏軍包圍。少帝孫亮、權臣孫綝派遣朱異、唐諮等前去救援,後來又派丁奉和黎斐前去解圍
[4]
。丁奉為先鋒,屯住黎漿(今安徽壽縣南),因力戰有功,封左將軍。
[5]
丁奉誅殺權臣
太平二年(257年),孫亮親政,與孫綝彼此忌憚。其後,孫亮推究姐姐孫魯育被孫峻冤殺的事情,以孫魯班之子朱熊、朱損沒有盡力阻止冤殺為由治罪。丁奉受命於孫亮,在虎林殺了朱熊,又在建業殺了朱損。孫亮與孫綝的矛盾激化。在太平三年九月,孫亮被孫綝廢黜。
[6]
太平三年(258年),吳景帝孫休即位,與左將軍張布合謀,想要誅殺孫綝。張布説:“丁奉雖不能識文斷字,但計略過人,能決斷大事。”於是孫休召見丁奉對他説:“孫綝把持國政,將要圖謀不軌,朕想與將軍一起殺了他。”丁奉説:“丞相的兄弟黨羽很多,恐怕人心不能統一,難以一下子將他制服。可藉口臘月祭祀,請他參加,用陛下的親兵殺了他。”孫休採納了他的計劃。
[7]
永安元年十二月八日(259年1月18日),孫休邀請孫綝參加祭祀,孫綝勉強前來,見勢不妙又欲離開,丁奉與張佈於是以眼神示意左右親兵捆綁孫綝。孫休歷數孫綝的罪過並將他處死。孫休、丁奉等人出示孫綝的首級,赦免其部眾,放下武器投降的有五千人,又追殺了欲北走曹魏的孫綝之弟孫闓。
[8]
丁奉因在此事中的功勞,遷大將軍、加封左右都護,開始掌握吳國軍政大權。
丁奉淮南爭鋒
寶鼎三年(268年),孫皓命丁奉和諸葛靚一起進攻合肥(今屬安徽)。丁奉採用離間之計,給西晉大將石苞寫了封信,石苞果然從前線被調回。
[12]
同年十一月,丁奉從芍陂進軍,為西晉太尉司馬望和安東將軍司馬駿擊退。
丁奉去世
丁奉軼事典故
編輯丁奉人物評價
編輯郝經:丁奉恃功而驕,不容於虐主,宜哉!
[17]
丁奉親屬成員
編輯丁奉籍貫考證
編輯前202年,劉邦滅項羽,統一天下,置安豐縣(治今河南固始縣東南),屬九江郡。元狩二年(前121年),屬六安國。光武帝建武十年(34年),屬廬江郡。魏文帝曹丕(220年-226年在位)設安豐郡,安豐縣屬之。
史書所載丁奉為“廬江安豐人”,據考即是以河南固始縣東南為中心的“安豐”,固始縣東南鄉鎮黎集鎮地方史也記載丁奉在本地出生。所以丁奉籍貫應為今河南固始縣黎集鎮(江淮西部豫皖交界地區)。
丁奉後世紀念
編輯丁奉金寶圩
金寶圩位於安徽省宣城市。前身是一個大湖,叫金錢湖。在三國時代金錢湖屬吳地。在黃初年間(222年-225年),丁奉統領五路大軍共十萬雄兵來到金錢湖,看中了這個有二十多萬畝的金錢湖灘,丁奉親自指揮並督築圩堤,用了四年時間圩堤築成。
此地先叫金錢圩,後改叫惠民圩。後又因為金錢圩盛產魚米,象個金色的寶貝,所以將金錢圩改名為金寶圩。
丁奉總管廟
安徽省宣城市金寶圩內的百姓為了紀念大將軍丁奉,在圩中心(今安徽宣城雙豐村)建造了一座總管廟,立丁奉像於內。百姓把丁奉稱為總管菩薩,四季香火不斷。後世大將軍丁奉被封為靖江侯王、靖天世帝君。
[20]
丁奉紀念館
丁奉南京丁奉墓
2019年下半年開始,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南京市鼓樓區五佰村地塊發現並清理古代墓葬10座,其中四座孫吳磚室墓保存較好,應為一家族墓地。其中一座墓(編號M3)中出土四塊地券磚,字跡清晰可辨,可知墓主為孫吳名將丁奉。丁奉墓是繼馬鞍山朱然墓以後,具有明確記載的官職最高的三國時期吳國名將之墓。
[21]
丁奉廬江丁奉墓
丁奉墓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西門外的龍子口,於1953年被發現,墓地有160多平方米,高5米多,墓室為卷拱形,高3米多,寬2米,長5米,均為古錢紋和幾何圖案的青磚砌成。
丁奉史料記載
編輯《三國志·卷五十五·吳書十·程黃韓蔣周陳董甘凌徐潘丁傳第十》
[14]
丁奉藝術形象
編輯丁奉文學形象
小説《三國演義》中的丁奉前期多次與徐盛搭檔出戰,增加了丁奉參加赤壁之戰的事蹟。小説後期主要描述了丁奉在東興之戰中“雪中奮短兵”的事蹟以及誅殺孫綝時的表現。
[22]
《三國演義》還增加了曹丕在公元224年伐吳,張遼保護曹丕撤退時,丁奉用箭射中了張遼腰部,使張遼回營後舊傷迸發、不治而亡的情節。
[23]
丁奉戲曲形象
丁奉影視形象
年份 | 影視類型 | 劇名 | 飾演者 | 圖集 |
---|---|---|---|---|
1994 | 電視劇 | 《三國演義》 | 劉紹春(青年) | |
王奕(老年) | ||||
1996 | 電視劇 | 《三國英雄傳之關公》 | ||
2010 | 電視劇 | 《三國》 | 姜燚 | |
2016 | 電視劇 | 《武神趙子龍》 |
- 參考資料
-
- 1. 《三國志·吳書·丁奉傳》:丁奉字承淵,廬江安豐人也。少以驍勇為小將,屬甘寧、陸遜、潘璋等。數隨征伐,戰鬥常冠軍。每斬將搴旗,身被創夷。稍遷偏將軍。
- 2. 《三國志·吳書·丁奉傳》:孫亮即位,為冠軍將軍,封都亭侯。魏遣諸葛誕、胡遵等攻東興,諸葛恪率軍拒之。諸將皆曰:“敵聞太傅自來,上岸必遁走。”奉獨曰:“不然。彼動其境內,悉許、洛兵大舉而來,必有成規,豈虛還哉?無恃敵之不至,恃吾有以勝之。”及恪上岸,奉與將軍唐諮、呂據、留贊等,俱從山西上。奉曰:“今諸軍行遲,若敵據便地,則難與爭鋒矣。”乃闢諸軍使下道,帥麾下三千人徑進。時北風,奉舉帆二日至,遂據徐塘。天寒雪,敵諸將置酒高會,奉見其前部兵少,相謂曰:“取封侯爵賞,正在今日!”乃使兵解鎧著胄,持短兵。敵人從而笑焉,不為設備。奉縱兵斫之,大破敵前屯。會據等至,魏軍遂潰。遷滅寇將軍,進封都鄉侯。
- 3. 《三國志·吳書·丁奉傳》:魏將文欽來降,以奉為虎威將軍,從孫峻至壽春迎之,與敵追軍戰於高亭。奉跨馬持矛,突入其陳中,斬首數百,獲其軍器。進封安豐侯。
- 4. 《三國志·吳書·孫綝傳》:綝於是大發卒出屯鑊裏,復遣異率將軍丁奉、黎斐等五萬人攻魏,留輜重於都陸。
- 5. 《三國志·吳書·丁奉傳》:太平二年,魏大將軍諸葛誕據壽春來降,魏人圍之。遣朱異、唐諮等往救,復使奉與黎斐解圍。奉為先登,屯於黎漿,力戰有功,拜左將軍。
- 6. 《三國志·吳書·孫綝傳》:綝以孫亮始親政事,多所難問,甚懼。還建業,稱疾不朝,築室於硃雀橋南,使弟威遠將軍據入蒼龍宿衞,弟武衞將軍恩、偏將軍幹、長水校尉闓分屯諸營,欲以專朝自固。亮內嫌綝,乃推魯育見殺本末,責怒虎林督硃熊、熊弟外部督硃損不匡正孫峻,乃令丁奉殺熊於虎林,殺損於建業。綝入諫不從,亮遂與公主魯班、太常全尚、將軍劉承議誅綝。亮妃,綝從姊女也,以其謀告綝。綝率眾夜襲全尚,遣弟恩殺劉承於蒼龍門外,遂圍宮。使光祿勳孟宗告廟廢亮,召羣司議曰:“少帝荒病昏亂,不可以處大位,承宗廟,以告先帝廢之。諸君若有不同者,下異議。”皆震怖,曰:“唯將軍令。”
- 7. 《三國志·吳書·丁奉傳》:孫休即位,與張布謀,欲誅孫綝,布曰:“丁奉雖不能吏書,而計略過人,能斷大事。”休召奉告曰:“綝秉國威,將行不軌,欲與將軍誅之。”奉曰:“丞相兄弟友黨甚盛,恐人心不同,不可卒制,可因臘會,有陛下兵以誅之也。”休納其計,因會請綝,奉與張布目左右斬之。遷大將軍,加左右都護。
- 8. 《三國志·吳書·孫綝傳》:永安元年十二月丁卯,建業中謠言明會有變,綝聞之,不悦。夜大風發木揚沙,綝益恐。戊辰臘會,綝稱疾。休強起之,使者十餘輩,綝不得已,將入,眾止焉。綝曰:“國家屢有命,不可辭。可豫整兵,令府內起火,因是可得速還。”遂入,尋而火起,綝求出,休曰:“外兵自多,不足煩丞相也。”綝起離席,奉、布目左右縛之。綝叩首曰:“原徙交州。”休曰:“卿何以不徙滕胤、呂據?”綝復曰:“原沒為官奴。”休曰:“何不以胤、據為奴乎!”遂斬之。以綝首令其眾曰:“諸與綝同謀皆赦。”放仗者五千人。闓乘船欲北降,追殺之。夷三族。發孫峻棺,取其印綬,斫其木而埋之,以殺魯育等故也。
- 9. 《三國志·吳書·丁奉傳》:永安三年,假節領徐州牧。
- 10. 《三國志·吳書·丁奉傳》:六年,魏伐蜀,奉率諸軍向壽春,為救蜀之勢。蜀亡,軍還。
- 11. 《三國志·吳書·丁奉傳》:休薨,奉與丞相濮陽興等從萬彧之言,共迎立孫皓,遷右大司馬左軍師。
- 12. 《三國志·吳書·丁奉傳》:寶鼎三年,皓命奉與諸葛靚攻合肥。奉與晉大將石苞書,構而間之,苞以徵還。建衡元年,奉復帥眾治徐塘,因攻晉谷陽。谷陽民知之,引去,奉無所獲。皓怒,斬奉導軍。
- 13. 《三國志·吳書·丁奉傳》:三年,卒。奉貴而有功,漸以驕矜,或有毀之者,皓追以前出軍事,徙奉家於臨川。
- 14. 《三國志·吳書·程黃韓蔣周陳董甘凌徐潘丁傳第十》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2-10-28]
- 15. 《晉書·列傳二十四》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08-28]
- 16. 南直一(4)-讀史方輿紀要 .雲文學網[引用日期2012-12-12]
- 17. 《續後漢書》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15-11-06]
- 18. 《三國志》:奉弟封,官至後將軍,先奉死。
- 19. 《晉書·五行志下》:吳孫皓寶鼎元年,野豕入右大司馬丁奉營,此豕禍也。後奉見遣攻谷陽,無功而反。皓怒,斬其導軍。及舉大眾北出,奉及萬彧等相謂曰:“若至華里,不得不各自還也。”此謀泄,奉時雖已死,皓追討谷陽事,殺其子温,家屬皆遠徙,豕禍之應也。
- 20. 《靖天世帝寶誥》:靖天世帝。五嶽嫡嗣。驍勇善戰。謀略超羣。手持神彈。行水騰雲。三國虎威大將軍,諸天威猛大元帥。佐東吳。勇冠三軍。奇功屢立。輔上帝。蕩魔三界。道炁長存。廣稽善惡。普濟存亡。通關破煞。解厄延生。大仁大義。至剛至勇。護朝護國。顯赫福神。大悲大願。大聖大慈。忠貞靖江侯王,孚佑靖天世帝。靈威應化天尊。
- 21. 南京考古發現“江表之虎臣”之一丁奉及其家族墓地-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社會科學網.2021-01-19[引用日期2021-01-24]
- 22. 三國演義:丁奉雪中奮短兵 孫峻席間施密計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2-10-28]
- 23. 《三國演義》第八十六回《難張温秦宓逞天辨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丕慌忙上馬,岸上一彪軍殺來,為首一將,乃丁奉也。張遼拍馬來迎,被奉一箭射中其腰,卻得徐晃救了,同保魏主而走,折軍無數。背後孫韶、丁奉奪得馬匹、車仗、船隻、器械,不計其數。魏兵大敗而回。吳將徐盛,全獲大功。吳王重加賞賜。張遼回到許昌,箭瘡迸裂而亡。曹丕厚葬之。
- 24. 東吳名將丁奉家族墓展 再現虎將一生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台.2021-04-19[引用日期2022-01-16]
- 25. 電視劇《武神趙子龍》第1集(優酷視頻版/2016年)片尾字幕44分28秒 .優酷視頻[引用日期2022-02-22]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