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黎斐

(三國時期東吳將領)

鎖定
黎斐(生卒年不詳),三國時期吳國將領。太平二年(257年),曹魏徵東大將軍諸葛誕因反對司馬氏專權,在壽春舉兵反叛。黎斐受孫綝派遣,隨朱異丁奉率軍五萬攻打曹魏。 [1] 
全    名
黎斐
所處時代
三國

黎斐人物生平

黎斐,是三國時期東吳將領。
太平二年(257年),魏將諸葛誕舉壽春反司馬氏,保城向東吳請降。吳國派文欽等人入城救援,之後權臣孫綝親自率大軍出屯鑊裏,遣朱異丁奉、黎斐等五萬人攻擊魏軍。最終朱異軍為魏將石苞州泰等所破。 [2-3] 

黎斐相關爭議

裴松之引用的陸機辨亡論》中,提到東吳有一位叫“鍾離斐”的人物,陸機還稱他與丁奉“以武毅稱”。 [4] 
昭明文選》所錄的《辨亡論》則記載其名為“離斐”。為《文選》作注的李善認為史書記載的黎斐和“離斐”就是同一個人,只是字不同。李善還説,史書記載“黎斐力戰,有功,拜左將軍。” [5-6] 
盧弼三國志集解》指出李善説的“拜左將軍”有誤,按照《丁奉傳》“奉為先登,屯於黎漿,力戰有功,拜左將軍”,拜左將軍的是丁奉,而不是黎斐。 [7] 
潘眉也認為《辨亡論》的“鍾離斐”就是黎斐,潘眉提到,《史記》記載秦後有終黎氏,而《世本》作“終離氏”,則“黎”、“離”二字在古代可以通用。何焯則認為這裏的“鍾離斐”可能是“鍾離牧”之訛。 [7] 
參考資料
  • 1.    卷六十四 吳書十九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三國志(晉)陳壽(南朝宋)裴松之注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3-02-23]
  • 2.    《三國志 卷六十四 吳書十九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魏大將軍諸葛誕舉壽春叛,保城請降。吳遣文欽、唐諮、全端、全懌等帥三萬人救之。魏鎮南將軍王基圍誕,欽等突圍入城。魏悉中外軍二十餘萬增誕之圍。朱異帥三萬人屯安豐城,為文欽勢。魏兗州刺史州泰拒異於陽淵,異敗退,為泰所追,死傷二千人。綝於是大發卒出屯鑊裏,復遣異率將軍丁奉、黎斐等五萬人攻魏,留輜重於都陸。異屯黎漿,遣將軍任度、張震等募勇敢六千人,於屯西六里為浮橋夜渡,築偃月壘。為魏監軍石苞及州泰所破,軍卻退就高。異復作車箱圍趣五木城。苞、泰攻異,異敗歸,而魏太山太守胡烈以奇兵五千詭道襲都陸,盡焚異資糧。
  • 3.    《三國志 卷五十五 吳書十 程黃韓蔣周陳董甘凌徐潘丁傳第十》:太平二年,魏大將軍諸葛誕據壽春來降,魏人圍之。遣朱異、唐諮等往救,復使奉與黎斐解圍。奉為先登,屯於黎漿,力戰有功,拜左將軍。
  • 4.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四十八 吳書三 三嗣主傳第三》:【陸機著辨亡論,言吳之所以亡,其上篇曰:……大司馬陸公以文武熙朝,左丞相陸凱以謇諤盡規,而施績、範慎以威重顯,丁奉、鍾離斐以武毅稱,孟宗、丁固之徒為公卿,樓玄、賀劭之屬掌機事,元首雖病,股肱猶良。】
  • 5.    李善注《昭明文選 卷五十三》:【辯亡論上下二首】……丁奉、離斐以武毅稱,〔《吳志》曰:丁奉,字承淵,廬江人也。少以驍勇為小將。亮即位,為冠軍將軍。魏將諸葛誕據壽春降。魏人圍之,使奉與黎斐解圍。奉為先登,黎斐力戰,有功,拜左將軍。黎與離音相近,是一人,但字不同。〕
  • 6.    卷五十三 論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1-06]
  • 7.    《三國志集解 卷48》:【◎鍾離斐,《文選》作“離斐”。◎李善注:魏將諸葛誕據壽春,魏人圍之,使奉與黎斐解圍。奉為先登,黎斐力戰有功,拜左將軍。“黎”與“離”音相近,是一人,但字不同。◎弼按:本志《丁奉傳》“奉為先登,屯於黎漿,力戰有功,拜左將軍”云云。是黎漿為地名。力戰有功、拜左將軍者,丁奉也。李注以黎漿為黎斐,誤。◎何焯曰:李注所見之本,必可徵信。但此“斐”字恐“牧”字之訛。鍾離牧為武陵太守,以少眾討五溪事,在蜀並與魏之後,作“牧”為得也。【陳浩説本此。】潘眉曰:此即《丁奉傳》之黎斐也。《孫綝傳》亦云丁奉、黎斐。《史記》秦後有終黎氏,《世本》作“終離氏”,“黎”、“離”古字通。◎弼按:何、潘二説均可通。《晉書》亦作“鍾離斐”。此文非衍“鍾”字,即誤“斐”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