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 名
- 朱異
- 字
- 季文
- 所處時代
- 三國
- 民族族羣
- 漢族
- 出生地
- 吳郡吳縣
朱異人物生平
編輯朱異代父統軍
東吳嘉禾六年(237年),朱桓稱病到建業治療,孫權升任朱異為騎都尉,代替朱桓掌管軍隊。
[4-5]
東吳赤烏元年(238年),朱桓逝世,朱異繼承嘉興侯爵位。
[6]
朱異計破樊城
朱異文欽詐降
赤烏十三年(250年),文欽詐降,秘密致信給朱異,想讓朱異親自去迎接他。朱異上表呈文欽書信,説明他的投降是假意,不可立即迎接他。孫權下詔説:“如今北方土地尚未統一,文欽來信想要歸順,應當馬上迎接他,如果懷疑他有詐,就應當設計將其網羅住,佈置大部隊來防備他就可以了。”於是派遣呂據督率二萬人馬,與朱異合力挺進,到吳國北方邊界,文欽果然不降。
[7]
朱異大敗魏軍
東吳建興元年(252年),朱異升任為鎮南將軍。同年,魏國派遣胡遵、諸葛誕等出兵攻打東興,太傅諸葛恪領領四萬兵力到東興防禦,朱異督率水軍攻打魏軍浮橋,魏軍不敵,從浮橋撤退,浮橋不勝負荷斷裂,大量魏軍在水中遇溺,於是大敗魏軍。
[8]
朱異又跟隨諸葛恪圍攻新城,新城未能攻克,朱異等人都説應該快速返回豫章,襲擊石頭城,不出數日就可以攻克。諸葛恪以書信曉諭朱異,朱異將書信扔在地上説:“不用我計,而用傒子言。”諸葛恪大怒,立即奪了朱異的兵權,並將朱異罷官遣還建業。
[9]
朱異慘遭殺害
東吳太平二年(257年)五月,魏國徵東大將軍諸葛誕在壽春反叛魏國,誕動用淮南的軍隊保衞壽春城,派遣將軍朱成前來吳國稱臣上疏,諸葛誕又派兒子諸葛靚、長史吳綱各位牙門子弟到吳國作人質,請求吳國出兵援救。六月,孫亮派文欽、唐諮、全端等率領步兵、騎兵三萬救援諸葛誕。又任命朱異為假節、大都督,率軍前往壽春援救諸葛誕,朱異從虎林率兵襲擊夏口,夏口督孫壹投奔魏國。七月,孫綝率軍救援壽春,進抵鑊裏,朱異從夏口趕來,孫綝派他為前部督,與丁奉等統領甲兵五萬解壽春之圍。八月,朱異因為軍中缺糧,於是引兵撤退,孫綝大怒,於九月己巳日(9月26日
[10]
)在鑊裏殺害朱異。
[10]
[11]
朱異歷史評價
編輯孫權:“本知季文膽定,見之復過所聞。”
[12]
陳壽:“呂據、朱異、施績鹹有將領之才,克紹堂構。若範、桓之越隘,得以吉終,至於據、異無此之尤而反罹殃者,所遇之時殊也。”
[12]
朱異個人作品
編輯朱異家庭成員
編輯父親:朱桓,官至前將軍、青州牧,封嘉興侯。
朱異史料記載
編輯朱異藝術形象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三國志·卷五十六·吳書十一·朱治朱然呂範朱桓傳第十一》:赤烏四年,隨朱然攻魏樊城,建計破其外圍,還拜偏將軍。魏廬江太守文欽營住六安,多設屯砦,置諸道要,以招誘亡叛,為邊寇害。異乃身率其手下二千人,掩破欽七屯,斬首數百,遷揚武將軍。權與論攻戰,辭對稱意。權謂異從父驃騎將軍據曰:“本知季文膽定,見之復過所聞。”
- 2. 《全三國文·卷七十三·吳十一》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4-09-28]
- 3. 裴松之注《三國志·卷五十六·吳書十一·朱治朱然呂範朱桓傳第十一》引文士傳曰:張惇子純與張儼及異俱童少,往見驃騎將軍朱據。據聞三人才名,欲試之,告曰:“老鄙相聞,飢渴甚矣。夫騕褭以迅驟為功,鷹隼以輕疾為妙,其為吾各賦一物,然後乃坐。”儼乃賦犬曰:“守則有威,出則有獲,韓盧、宋鵲,書名竹帛。”純賦席曰:“席以冬設,簟為夏施,揖讓而坐,君子攸宜。”異賦弩曰:“南嶽之幹,鍾山之銅,應機命中,獲隼高墉。”三人各隨其目所見而賦之,皆成而後坐,據大歡悦。
- 4. 《三國志·卷五十六·吳書十一·朱治朱然呂範朱桓傳第十一》:異字季文,以父任除郎,後拜騎都尉,代桓領兵。
- 5. 《三國志·卷五十六·吳書十一·朱治朱然呂範朱桓傳第十一》:桓佐軍進諫,刺殺佐軍,遂託狂發,詣建業治病。權惜其功能,故不罪。使子異攝領部曲,令醫視護,數月復遣還中洲。
- 6. 《三國志·卷五十六·吳書十一·朱治朱然呂範朱桓傳第十一》:(朱桓)年六十二,赤烏元年卒。吏士男女,無不號慕。又家無餘財,權賜鹽五千斛以周喪事。子異嗣。
- 7. 《三國志·卷五十六·吳書十一·朱治朱然呂範朱桓傳第十一》:十三年,文欽詐降,密書與異,欲令自迎。異表呈欽書,因陳其偽,不可便迎。權詔曰:“方今北土未一,欽雲欲歸命,宜且迎之。若嫌其有譎者,但當設計網以羅之,盛重兵以防之耳。”乃遣呂據督二萬人,與異併力,至北界,欽果不降。
- 8. 《三國志·卷五十六·吳書十一·朱治朱然呂範朱桓傳第十一》:建興元年,遷鎮南將軍。是歲魏遣胡遵、諸葛誕等出東興,異督水軍攻浮樑,壞之,魏軍大破。
- 9. 裴松之注《三國志·卷五十六·吳書十一·朱治朱然呂範朱桓傳第十一》引吳書曰:異又隨諸葛恪圍新城,城既不拔,異等皆言宜速還豫章,襲石頭城,不過數日可拔。恪以書曉異,異投書於地曰:“不用我計,而用傒子言!”恪大怒,立奪其兵,遂廢還建業。
- 10. 《三國志·卷四十八·吳書三·三嗣主傳第三》:五月,魏徵東大將軍諸葛誕以淮南之眾保壽春城,遣將軍朱成稱臣上疏,又遣子靚、長史吳綱諸牙門子弟為質。六月,使文欽、唐諮、全端等步騎三萬救誕。朱異自虎林率眾襲夏口,夏口督孫壹奔魏。秋七月,綝率眾救壽春,次於鑊裏,朱異至自夏口,綝使異為前部督,與丁奉等將介士五萬解圍。八月,會稽南部反,殺都尉。鄱陽、新都民為亂,廷尉丁密、步兵校尉鄭胄、將軍鍾離牧率軍討之。朱異以軍士乏食引還,綝大怒,九月朔己巳,殺異於鑊裏。
- 11. 《三國志·卷五十六·吳書十一·朱治朱然呂範朱桓傳第十一》:太平二年,假節,為大都督,救壽春圍,不解。還軍,為孫綝所枉害。
- 12. 《三國志·卷五十六·吳書十一·朱治朱然呂範朱桓傳第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4-30]
- 13. 《續後漢書》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15-11-06]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