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三年(260年),貶為侯官侯,前往封地途中去世。
孫亮人物生平
編輯孫亮早年經歷
孫亮為大帝孫權的幼子,生於赤烏六年(243年)
[16]
(《建康實錄》稱其赤烏七年生於內殿
[30]
),相傳母親潘淑有孕時時曾夢見有人將龍頭授於自己,之後生下孫亮。孫權年歲大了,而孫亮年又最幼,故此特別疼愛這個孩子。
赤烏十三年(250年)十月,孫權將孫亮改立為皇太子。不久又冊立其母為皇后,孫亮由此成為孫權諸子中唯一的一位嫡子
[1]
。孫亮聰明穎悟,雖然年幼卻有成人的判斷能力,與傅相會面舉止合乎禮節,大臣由是看重他。
[2]
孫亮登基為帝
同年十月,曹魏借孫權駕崩之際,欲藉機攻吳。出動15萬大軍,兵分三路,向東吳的東西兩個方向進擊。太傅諸葛恪率軍堵攔巢湖湖水,修築東興城,派將軍全端守西城,都尉留略守東城。十二月初,魏派遣將軍諸葛誕、胡遵等率領步、騎兵七萬人圍攻東興城,將軍王昶攻打南郡,毌丘儉進軍武昌十日,諸葛恪派大軍迎擊敵兵。大軍抵達東興,與魏軍交戰,大敗魏軍,斬殺魏將韓綜、桓嘉等。
[4]
(東興之戰)
建興二年(253年)正月,全妃為皇后,大赦。二月,大軍從東興回都,孫亮大行封賞。三月,諸葛恪率軍伐魏,圍攻合肥新城,因為瘟疫流行,兵卒死亡過半。八月,諸葛恪率軍退還。由於吳軍戰敗,傷亡慘重,然而諸葛恪為掩飾過失,更為獨斷專權,朝野對諸葛恪怨聲載道。衞將軍孫峻暗中與孫亮合謀,置酒請諸葛恪赴宴,諸葛恪帶劍上殿,向孫亮行禮入坐。侍者端上酒來,酒過數巡,孫亮起身回內殿,孫峻假託如廁,換短裝出來厲聲喝道:“有詔捉拿諸葛恪!”遂用刀砍死諸葛恪。孫峻因殺諸葛恪有功,出任丞相、大將軍,封富春侯。孫峻為人險惡,其驕矜程度不下諸葛恪,在他殺諸葛恪後,有多人想暗殺孫峻,但最後均事敗被迫令自殺或處死。十一月,有五隻大鳥出現在春申。次年,改年號為五鳳。
[5]
太平二年(257年),驃騎將軍呂據等人不滿孫綝的繼任,要求封滕胤為丞相。孫綝沒有理會他們的訴求,轉封滕胤為大司馬,呂據遂與滕胤密謀推翻孫綝,但最終失敗被殺。另一位將領王惇也密謀殺死孫綝,亦事敗被殺。
[6-7]
孫亮親問政事
太平二年(257年)夏,孫亮光臨大殿,大赦,主持政事,時年十五歲。孫亮幾次命中書查閲孫權時代的舊事,於是對左右侍臣説:“先帝多次有手詔過問國家大事。現在大將軍過問國家大事,只不過叫我照着寫罷了。”對孫綝的獨斷專行甚為不滿。
孫亮欲廢其爪牙。此前孫亮的異母姐朱公主被污衊參與對孫峻的政變而被孫峻殺死。孫亮於是指責孫綝的妹夫虎林督朱熊和其弟外部督朱損當時沒匡正孫峻的錯誤,派丁奉誅朱熊和朱損
[8]
。孫亮又徵召兵家子弟十八歲以下、十五歲以上者,得三千餘人,拔選大將的子弟年輕有勇力者作這些人的將帥,又説:“我建立這支軍隊,是要與他們一起成長。”天天在皇苑裏操習。
[9]
魯王孫霸之子孫基在五鳳年間被封吳侯,在宮內侍奉孫亮。因為偷乘御馬,被收捕入獄。孫亮問侍中刁玄説:“盜乘御馬定什麼罪?”刁玄回答説:“應定死罪。然而魯王早逝,希望陛下能哀憐他的兒子。”孫亮説:“法律,天下人所共同遵守的事,怎能因為是親人就有所偏袒呢?應當考慮一個可以免他的罪行的辦法,怎能以追念死去的親人情感為理由呢?”刁玄説:“以前赦免罪犯有大小之分,或則普天下之下的大赦,也有千里、百里範圍的赦免,聽任君主的意向而定。”孫亮説:“能解人意的不正是您嗎?”於是下令赦免宮廷內的犯罪者,孫基因此得以免死。
[10]
諸葛誕在壽春反叛曹魏,並派人請求吳朝出兵援救。孫綝派兵協助諸葛誕但最終失敗,於是歸罪於大都督朱異將其殺害,其他一些參戰的將領也因為怕被孫綝殺死而投降了曹魏。
[11]
孫亮派人多次責難孫綝救援不成而反誅大將之過。孫綝大為恐懼,回到建業後一直稱病不肯上朝。他在朱雀橋南邊修建宮室,命令其弟威遠將軍孫據負責宿衞宮禁蒼龍門,弟武衞將軍孫恩、偏將軍孫幹、長水校尉孫闓分別駐守各個營地,想要以此來控制朝政以求自保。
[12]
太平三年(258年),孫亮下詔復封異母兄孫奮為章安侯。詔曰:"齊王孫奮,之前因為殺官吏,被廢為庶人,現在赦令連連下發,卻唯獨不見恢復。就算不適合王爵,也可以改封侯爵,各位宗室都擔任將領鎮守江邊,獨獨孤的兄弟這樣呢?”有大臣認為可行,於是改封其為章安侯
[13]
。
孫亮謀誅權臣
孫亮與孫綝矛盾愈深,遂與暗中與全公主孫魯班、太常全尚、將軍劉承謀劃準備誅殺孫綝。孫亮召全尚之子、黃門侍郎全紀説:“孫綝極惡專勢,輕看於我。我下詔命令他救援唐諮,他卻沒有一點動作,反推卸責任給朱異。他隨意濫殺有功的臣子,而從不上表告知,現在又築宅邸於朱雀橋南,不來見孤。這般自在,不可久忍。現在圖謀着要逮捕他。你父親現在是中軍都督,讓他嚴整兵馬。當時候我親自率領宿衞虎騎、左右無難等親衞軍隊圍困他,以詔書讓他束手就擒。你回去後務必告訴你的父親,只是千萬不要讓你母親知曉。女人既不明白國家大事,她又是孫綝堂姐,見面怕是會泄露軍情。這就耽誤大事了。”
全紀領命而去。然而全尚謀事不密,果真告訴妻子,結果被告發給孫綝,孫綝連夜率領部曲抓捕了全尚,派其弟孫恩殺死劉承,乘夜發兵往廢孫亮,天明時兵已圍宮。孫亮大怒,上馬帶鞬執弓欲出,説道:“孤是先帝的嫡子,在位已有五年,誰敢不服從?!”侍中近臣及乳母等一起拉住孫亮。孫亮終於不得出,哀嘆二日不進食,並責備全皇后道:"你父親如此昏庸,幾敗國事!“又召她兄弟全紀,全紀説:“我父親奉詔不慎,辜負了陛下,我沒有臉面再見聖上了。”於是自殺。
[14]
孫綝讓光祿勳孟宗上告宗廟廢孫亮帝位,並召羣臣商議道:“少帝精神錯亂,不可以處大位,繼承社稷,我已經告訴先帝廢掉他了。各位有不同意的,提出異議。”羣臣都很害怕孫綝,説:“都聽將軍的。”孫綝遣中書郎李崇強行奪走玉璽,以孫亮的罪狀班告遠近。尚書桓彝因不肯簽名,被孫綝當場殺死。
[15]
孫亮被廢身亡
永安三年(260年),孫亮的封地會稽傳出謠言,説孫亮將返回建業復辟;而孫亮的侍從又聲稱孫亮派巫女祭祀時有怨恨之語。經審判後,孫亮再被貶為候官侯(候官,今福建省閩侯縣)將他送去侯官,孫亮喪命於押送途中
[17]
,押送的人都認罪伏法。據《吳錄》記載,孫亮可能是自殺,也有人説是被景帝派人毒死的,終年18歲。
孫亮主要影響
編輯孫亮政治
孫亮十歲即位,政權主要把持在受託孤大臣諸葛恪、孫峻和孫峻任命接位的孫綝手中。孫峻和孫綝尤為險惡傲慢,嗜好殺戮。羣臣宗親對二孫的統治多有不滿試圖反抗,政變頻頻卻始終無果,其中重臣朱異、呂據、滕胤等都被二孫殺害。治下人民生活一樣十分惡劣,最初諸葛恪廣施德政,取消監視官民情事的制度,免掉拖欠的賦税,取消關税。民眾無不高興。然諸葛恪逐漸獨斷專權濫用民力,失去民心。二孫常常用重刑統治天下,百姓憂愁恐懼。
五鳳二年(255年)發生大旱,也不見有相關惠民措施,人民飢餓,軍士怨聲載道。
孫亮十五歲的時候即開始親政,孫綝一度因為恐懼避其鋒芒。孫亮有意除掉孫綝。但因為外戚謀事不慎,內無良輔,最後竟先被孫綝下先手廢掉了。
孫亮軍事
孫亮即位初期的同年(252年)十一月;魏出動15萬大軍,兵分三路,向東吳的東西兩個方向進擊。其中,東路軍以司馬昭為都督,領兵7萬,直逼東興。太傅諸葛恪為統帥,率軍4萬,迎擊向東興進攻的魏軍。魏軍戰敗,魏將韓綜、樂安太守桓嘉先後遇溺,大批軍需物資被吳軍繳獲。司馬昭因此戰的戰敗而被削去侯爵,諸葛恪則在吳國的聲望達到了頂點。
建興二年(253年)春,諸葛恪又征伐二十萬人出兵合肥新城伐魏,然疾者過半,死傷慘重。而諸葛恪全然不顧,士民怨恨,諸葛恪也被孫峻發動政變殺死。
五鳳二年(255年),孫峻與魏國於淮河一帶交戰獲勝,魏將文欽投降。
太平二年(257年),孫吳與魏臣諸葛誕聯合起兵反魏,孫綝派兵協助諸葛誕但最終失敗。
孫亮行政
孫亮文化
孫亮歷史評價
編輯- 陳壽:孫亮童孺而無賢輔,其替位不終,必然之勢也。 [20]
- 王嘉:孫和、孫亮、劉備,並惑於淫寵之玩,忘于軍旅之略,猶比強大魏,克伐無功,可為嗟矣! [21]
- 孫盛:亮少聰慧。
- 許嵩:帝幼而聰悟有成人之鑑。
- 房玄齡:孫亮未有德政,孫峻驕暴方甚,此與桓帝同事也。 [29]
- 蕭常:亮以童稚受制強臣,身且不保,其能有立哉。
- 羅貫中:亂賊誣伊尹,奸臣充霍光。可憐聰明主,不得蒞朝堂。 [22]
- 盧弼:亮在位七年,即位時年僅十歲。孫權立此幼子當國,可謂老耋昏聵矣。亮為會稽王三年,廢為侯官侯,自殺,死時年十八。如不立為帝,或不至速死,可哀也。 [23]
孫亮軼事典故
編輯孫亮巧斷鼠屎
孫亮路過西邊的花園,想要吃生梅,於是就派黃門官到宮中的倉庫拿蜜來浸泡梅子,黃門官和管倉庫的藏吏有矛盾,故意將老鼠屎放入蜜中,誣陷藏吏不謹慎。
孫亮把藏吏召過來審問,藏吏跪在地上叩頭。孫亮問藏吏説:“黃門官向你要過蜜嗎?”藏吏回答:“黃門官早先索要過,可是在下實在不敢給。”黃門官不同意這個説法,宮中官員刁玄、張邠陳述:“黃門官和藏吏所説各不相同,請讓司法機關徹底查問。”孫亮説:“這很容易知道。”孫亮叫人破開老鼠屎,老鼠屎裏是乾燥的。孫亮笑着對刁玄、張邠説:“如果鼠屎之前在蜜裏,裏面和外面都應該是濕的。現在外面濕,裏面乾燥,一定是黃門官做的。”孫亮又問:“器皿都被遮蓋收藏好,本來就不應該有這個東西。你有什麼事情得罪了黃門官嗎?”官吏叩頭説:“他以前曾經向我要莞席,莞席有一定數量,不敢給他。”孫亮説:“一定就是這個原因了。”孫亮再次問黃門官,黃門官自認服罪,於是接受髡刑交給外署,左右的大臣沒有一個不驚訝害怕的。
[24]
孫亮百濯香
《拾遺記》中説:孫亮製作琉璃屏風,很薄且晶瑩剔透,在月下清夜展開。經常讓四個愛妃坐在屏風內,都是自古以來的絕色美女,分別叫朝姝,麗居,洛珍,潔華。從外面望去,好像沒有阻隔,只是香氣不透於外。
四人身上的香氣,都是異國出產的,經過和休息的地方,香氣沾衣,常年留存,多次洗滌都不會褪去,所以叫“百濯香”,或者以人名命名,稱為朝姝香,麗居香,洛珍香,潔華香。孫亮每次與之遊覽,都與四人同席,以香名前後為順序,不能亂順序,住的地方稱為“思香媚寢”。
[25]
孫亮流光劍
建興二年,孫亮鑄一劍,稱作流光,以篆書書寫
[26]
。
孫亮人際關係
編輯孫亮家世
祖父:武烈皇帝孫堅
父親:吳大帝孫權
母親:潘淑
孫亮兄弟姐妹
孫亮后妃
- 皇后
- 妃嬪
朝姝
洛珍,有櫛名玉雲。
孫亮史料索引
編輯孫亮影視形象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三國志·卷四十八·吳書三·三嗣主傳第三》:孫亮,字子明,權少子也。權春秋高,而亮最少,故尤留意。姊全公主嘗譖太子和子母,心不自安,因倚權意,欲豫自結,數稱述全尚女,勸為亮納。赤烏十三年,和廢,權遂立亮為太子,以全氏為妃。
- 2. 《建康實錄》:年七歲為皇太子,見傅相具師資之禮,大臣重之。
- 3. 《三國志·卷四十八·吳書三·三嗣主傳第三》:太元元年夏,亮母潘氏立為皇后。冬,權寢疾,徵大將軍諸葛恪為太子太傅,會稽太守滕胤為太常,並受詔輔太子。明年四月,權薨,太子即尊號,大赦,改。是歲,於魏嘉平四年也。
- 4. 《三國志·卷四十八·吳書三·三嗣主傳第三》:〔建興元年〕閏月,以恪為帝太傅,胤為衞將軍領尚書事,上大將軍呂岱為大司馬,諸文武在位皆進爵班賞,冗官加等。冬十月,太傅恪率軍遏巢湖,巢音祖了反。城東興,使將軍全端守西城,都尉留略守東城。十二月朔丙申,大風雷電,魏使將軍諸葛誕、胡遵等步騎七萬圍東興,將軍王昶攻南郡,毌丘儉向武昌。甲寅,恪以大兵赴敵。戊午,兵及東興,交戰,大破魏軍,殺將軍韓綜、桓嘉等。是月,雷雨,天災武昌端門;改作端門,又災內殿。
- 5. 《三國志·卷四十八·吳書三·三嗣主傳第三》:二年春正月丙寅,立皇后全氏,大赦。庚午,王昶等皆退。二月,軍還自東興,大行封賞。三月,恪率軍伐魏。夏四月,圍新城,大疫,兵卒死者大半。秋八月,恪引軍還。冬十月,大饗。武衞將軍孫峻伏兵殺恪於殿堂。大赦。以峻為丞相,封富春侯。十一月,有大鳥五見於春申,(明年改)〔改明年〕元。
- 6. 《三國志·卷四十八·吳書三·三嗣主傳第三》:五鳳元年夏,大水。秋,吳侯英謀殺峻,覺,英自殺。冬十一月,星茀於鬥、牛。二年春正月,魏鎮東大將軍毌丘儉、前將軍文欽以淮南之眾西入,戰於樂嘉。閏月壬辰,峻及驃騎將軍呂據、左將軍留贊率兵襲壽春,軍及東興,聞欽等敗。壬寅,兵進於橐皋,欽詣峻降,淮南餘眾數萬口來奔。魏諸葛誕入壽春,峻引軍還。二月,及魏將軍曹珍遇於高亭,交戰,珍敗績。留贊為誕別將蔣班所敗於菰陂,贊及將軍孫楞、蔣脩等皆遇害。三月,使鎮南將軍朱異襲安豐,不克。秋七月,將軍孫儀、張怡、林恂等謀殺峻,發覺,儀自殺,恂等伏辜。陽羨離裏山大石自立。使衞尉馮朝城廣陵,拜將軍吳穰為廣陵太守,留略為東海太守。是歲大旱。十二月,作太廟。以馮朝為監軍使者,督徐州諸軍事,民飢,軍士怨畔。
- 7. 《三國志·卷四十八·吳書三·三嗣主傳第三》:太平元年春一二月朔,建業火。峻用徵北大將軍文欽計,將徵魏。八月,先遣欽及驃騎〔將軍〕呂據、車騎〔將軍〕劉纂、鎮南〔將軍〕朱異、前將軍唐諮軍自江都入淮、泗。九月丁亥,峻卒,以從弟偏將軍綝為侍中、武衞將軍,領中外諸軍事,召還據等。〔據〕聞綝代峻,大怒。己丑,大司馬呂岱卒。壬辰,太白犯南鬥。據、欽、諮等表薦衞將軍滕胤為丞相,綝不聽。癸卯,更以胤為大司馬,代呂岱駐武昌。據引兵還,欲討綝。綝遣使以詔書告喻欽、諮等,使取據。冬十月丁未,遣孫憲及丁奉、施寬等以舟兵逆據於江都,遣將軍劉丞督步騎攻胤。胤兵敗夷滅。己酉,大赦,改年。辛亥,獲呂據於新州。十一月,以綝為大將軍、假節,封(永康侯)〔永寧侯〕。孫憲與將軍王惇謀殺綝,事覺,綝殺惇,迫憲令自殺。十二月,使五官中郎將刁玄告亂於蜀。
- 8. 《三國志·吳書三·卷六十四·諸葛滕二孫濮陽傳》:亮內嫌綝,乃推魯育見殺本末,責怒虎林督朱熊、熊弟外部督朱損不匡正孫峻,乃令丁奉殺熊於虎林,殺損於建業。
- 9. 《三國志·卷四十八·吳書三·三嗣主傳第三》:二年春二月甲寅,大雨,震電。乙卯,雪,大寒。以長沙東部為湘東郡,西部為衡陽郡,會稽東部為臨海郡,豫章東部為臨川郡。夏四月,亮臨正殿,大赦,始親政事。綝所表奏,多見難問,又科兵子弟年十八已下十五已上,得三千餘人,選大將子弟年少有勇力者為之將帥。亮曰:“吾立此軍,欲與之俱長。”日於苑中習焉。
- 10. 《三國志·吳主五子傳》:太平二年,盜乘御馬,收付獄。亮問侍中刁玄曰:“盜乘御馬罪云何?”玄對曰:“科應死。然魯王早終,惟陛下哀原之。”亮曰:“法者,天下所共,何得阿以親親故邪?當思惟可以釋此者,奈何以情相迫乎?”玄曰:“舊赦有大小,或天下,亦有千里、五百里赦,隨意所及。”亮曰:“解人不當爾邪!”乃赦宮中,基以得免。
- 11. 《三國志·卷四十八·吳書三·三嗣主傳第三》:五月,魏徵東大將軍諸葛誕以淮南之眾保壽春城,遣將軍朱成稱臣上疏,又遣子靚、長史吳綱諸牙門子弟為質。六月,使文欽、唐諮、全端等步騎三萬救誕。朱異自虎林率眾襲夏口,夏口督孫壹奔魏。秋七月,綝率眾救壽春,次於鑊裏,朱異至自夏口,綝使異為前部督,與丁奉等將介士五萬解圍。八月,會稽南部反,殺都尉。鄱陽、新都民為亂,廷尉丁密、步兵校尉鄭胄、將軍鍾離牧率軍討之。朱異以軍士乏食引還,綝大怒,九月朔己巳,殺異於鑊裏。辛未,綝自鑊裏還建業。甲申,大赦。十一月,全緒子禕、儀以其母奔魏。十二月,全端、懌等自壽春城詣司馬文王。
- 12. 《三國志》:綝以孫亮始親政事,多所難問,甚懼。還建業,稱疾不朝,築室於朱雀橋南,使弟威遠將軍據入蒼龍宿衞,弟武衞將軍恩、偏將軍幹、長水校尉闓分屯諸營,欲以專朝自固。
- 13. 《江表傳》:亮詔曰:"齊王奮前坐殺吏,廢為庶人,連有赦令,獨不見原,縱未宜復王,何以不侯?又諸孫兄弟作將,列在江渚,孤有兄獨爾云何?"有司奏可,就拜為侯。
- 14. 《江表傳》:亮召全尚息黃門侍郎紀密謀,曰:“孫綝專勢,輕小於孤。孤見敕之,使速上岸,為唐諮等作援,而留湖中,不上岸一步。又委罪朱異,擅殺功臣,不先表聞。築第橋南,不復朝見。此為自在,無復所畏,不可久忍。今規取之,卿父作中軍都督,使密嚴整士馬,孤當自出臨橋,帥宿衞虎騎、左右無難一時圍之。作版詔敕綝所領皆解散,不得舉手,正爾自得之。卿去,但當使密耳。卿宣詔語卿父,勿令卿母知之,女人既不曉大事,且綝同堂姐,邂逅泄漏,誤孤非小也。”紀承詔,以告尚,尚無遠慮,以語紀母。母使人密語綝。綝夜發嚴兵廢亮,比明,兵已圍宮。亮大怒,上馬,帶鞬執弓欲出,曰:“孤大皇帝之適子,在位已五年,誰敢不從者?”侍中近臣及乳母共牽攀止之,乃不得出,嘆吒二日不食,罵其妻曰:“爾父憒憒,敗我大事!”又呼紀,紀曰:“臣父奉詔不謹,負上,無面目復見。”因自殺。孫盛曰:亮傳稱亮少聰慧,勢當先與紀謀,不先令妻知也。江表傳説漏泄有由,於事為詳矣。
- 15. 《三國志·孫綝傳》:孫綝召率眾夜襲全尚,徙之零陵,又遣弟孫恩殺劉丞於蒼龍門外,先圍皇宮,並使光祿勳孟宗告宗廟罷廢孫亮,又召羣司議道:「少帝荒病昏亂,不可以處大位,承宗廟,以告先帝廢之。諸君若有不同者,下異議。」羣臣皆震怖,並道:「唯將軍是令。」孫綝便遣中書郎李崇奪孫亮璽綬,以亮罪狀班告四方。尚書桓彝(懿)不肯署名,孫綝怒殺之。
- 16. 《三國志·卷四十八·吳書三·三嗣主傳第三》:三年(258年)春正月,諸葛誕殺文欽。三月,司馬文王克壽春,誕及左右戰死,將吏已下皆降。秋七月,封故齊王奮為章安侯。詔州郡伐宮材。自八月沈陰不雨四十餘日。亮以綝專恣,與太常全尚,將軍劉丞謀誅綝。九月戊午,綝以兵取尚,遣弟恩攻殺丞於蒼龍門外,召大臣會宮門,黜亮為會稽王,時年十六。
- 17. 《三國志·卷四十八·吳書三·三嗣主傳第三》:(永安)三年春三月,西陵言赤烏見。秋,用都尉嚴密議,作浦裏塘。會稽郡謠言王亮當還為天子,而亮宮人告亮使巫禱祠,有惡言。有司以聞,黜為候官侯,遣之國。道自殺,衞送者伏罪。
- 18. 《建康實錄》:帝年十六,永安二年見殺,崩於候官道上。晉太康中,吳故少府卿丹楊戴顯上表,迎屍歸葬賴鄉。
- 19. 《史通·正史篇》:吳大帝之季年,始命撰《吳書》。至少帝時,更敕韋曜、周昭、薛瑩、梁廣、華核訪求往事,相與記述並作之,中曜、瑩為首。當歸命侯時,昭、廣先亡,曜、瑩徙黜,史官久闕,書遂無聞。核表請召曜、瑩續成前史。其後曜獨終其書,定為五十五卷。
- 20. 《三國志·卷四十八·吳書三·三嗣主傳第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3-11-13]
- 21. 拾遺記卷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3-03-30]
- 22. 丁奉定計斬孫綝 姜維鬥陣破鄧艾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8-04]
- 23. 盧弼.《三國志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 24. 《吳歷》:亮數出中書視孫權舊事,問左右侍臣:“先帝數有特製,今大將軍問事,但令我書可邪!”亮後出西苑,方食生梅,使黃門至中藏取蜜漬梅,蜜中有鼠矢,召問藏吏,藏吏叩頭。亮問吏曰:“黃門從汝求蜜邪?”吏曰:“向求,實不敢與。”黃門不服,侍中刁玄、張邠啓:“黃門、藏吏辭語不同,請付獄推盡。”亮曰:“此易知耳。”令破鼠矢,矢裏燥。亮大笑謂玄、邠曰:“若矢先在蜜中,中外當俱濕,今外濕裏燥,必是黃門所為。”黃門首服,左右莫不驚悚。
- 25. 《拾遺記》:孫亮作琉璃屏風,甚薄而瑩澈,每於月下清夜舒之。常與愛姬四人,皆振古絕色:一名朝姝,二名麗居,三名洛珍,四名潔華。使四人坐屏風內,而外望之,如無隔,惟香氣不通於外。 為四人合四氣香,殊方異國所出,凡經踐躡宴息之處,香氣沾衣,歷年彌盛,百浣不歇,因名曰“百濯香”。或以人名香,故有朝姝香,麗居香,洛珍香,潔華香。亮每遊,此四人皆同輿席,來侍皆以香名前後為次,不得亂之。所居室名為“思香媚寢”。
- 26. 《古今刀劍錄》:少帝孫亮,以建興二年,鑄一劍,文曰流光,小篆書。
- 27. 《奚囊橘柚》載,麗居,孫亮愛姬也。真髮香淨,一生不用洛成,疑其有闢塵犀釵子也。洛成,即今之篦梳之類。
- 28. 《女紅餘志》:吳主亮夫人洛珍,有櫛名玉雲......吳主亮潔華,有雜寶黃金尺,盈盈有畫尺。
- 29. 卷二十八 志第十八-晉書(唐)房玄齡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9-23]
- 30. 《建康實錄》:“廢帝亮,字子明,大帝少子,母潘皇后,赤烏七年生於內殿。”
- 31. 《冊府元龜·卷一百八十二·閏位部·誕生》:廢帝亮以赤烏七年三月生於內殿。
- 收起
- 詞條統計
-
- 瀏覽次數:次
- 編輯次數:173次歷史版本
- 最近更新: 恋如雨过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