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孫峻

(三國時期吳國宗室、權臣)

鎖定
孫峻(219年~256年10月19日 [18]  ),字子遠,吳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三國時期吳國宗室大臣。定武中郎將孫暠之孫,散騎侍郎孫恭之子。 [13] 
孫峻年少時驍勇果敢,精明強幹,初任武衞都尉、侍中。孫權病危時,受命與諸葛恪共受遺詔輔政,孫亮即位後,升任武衞將軍,封都鄉侯,在設計誅殺政敵諸葛恪後開始掌握吳國大權,拜丞相、大將軍,封富春侯。掌權後,大肆殘害宗親大臣。 [19] 
太平元年(256年),孫峻在征伐魏國時因病去世,時年三十八歲,將後事託付給了堂弟孫綝。景帝孫休在位時,孫綝被殺,孫峻、孫綝兄弟被孫休下詔從族譜上除名,改稱故峻、故綝。 [20] 
全    名
孫峻
別    名
故峻
子遠
所處時代
三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吳郡富春
出生日期
219年
逝世日期
256年10月19日
主要成就
誅殺諸葛恪,專擅朝政
收降文欽,擊敗魏將曹珍 [34] 
官    職
丞相、大將軍
爵    位
富春侯

孫峻人物生平

孫峻早年經歷

孫峻,是東吳宗室孫恭之子。 [21]  在年少時就顯現出驍勇果敢,精明強幹,膽大剛決。孫權晚年時,孫峻升任武衞都尉,並任侍中 [3]  當時發生二宮之爭,內外文武分為兩派,有的支持太子孫和,有的支持魯王孫霸。孫權對孫峻説:“子弟之間不睦,臣下分成黨派,將會出現如同袁氏爭位一樣的敗壞局面,為天下人所恥笑。他們兩個之間無論立哪一個,都會導致大亂。”最終,孫權改立孫亮為太子。 [22] 
孫權病重時,曾一度打算召回孫和,但因孫峻、孫弘及全公主孫魯班力爭而作罷。 [53]  孫權又打算選重臣輔佐太子孫亮,當時羣臣都注意於諸葛恪,孫峻也上表説諸葛恪的才幹足以輔政,可以把大事託付給他。孫權嫌棄諸葛恪剛愎自用,孫峻又認為當時沒有人能比得上諸葛恪,因此極力擔保他,孫權才決定向諸葛恪託付大事。 [23] 
孫權臨終前,孫峻受遺詔與諸葛恪滕胤呂據孫弘共同輔政,孫峻被封為武衞將軍,都鄉侯。 [3]  [4] 
孫弘平時與諸葛恪不和,害怕以後受制於他;孫權去世後,孫弘便封鎖孫權去世的消息,想矯詔除掉諸葛恪。孫峻把這件事告訴諸葛恪,諸葛恪便以諮事為由召請孫弘,趁機將他誅殺,之後為孫權發喪。 [47] 

孫峻殺諸葛恪

建興二年春(253年),諸葛恪不聽勸諫,執意勞師動眾徵調大軍二十萬出兵攻打曹魏,這一舉動使他逐漸失去民心。另一方面,諸葛恪圍攻合肥新城,久攻不下,軍中爆發疾病,很多將士病倒,將領報告諸葛恪,但他認為是謊報,不予理會。 [5]  直到曹魏趁勢進兵,諸葛恪才撤軍,使得吳軍已傷亡慘重,上下怨聲載道。
諸葛恪出征歸來後,將先前選曹奏準任命的各衙署長官全部罷免,重新挑選。又更換宮廷守衞,任用自己的親信,並整理軍備,準備進攻青、徐二州。 [25] 
建興二年(253年)冬十月,孫峻見諸葛恪民心漸失,與吳主孫亮密謀後發動政變,請諸葛恪赴酒宴,諸葛恪心中生疑,將車停在宮門之外,逡巡未入。孫峻此時已在帷帳內埋伏了士兵,擔心諸葛恪不按時進來會導致事情敗露。於是,他親自出去迎接諸葛恪,説:“假如您的身體不舒服,可以以後再來朝見,我去稟告陛下。”想以此來試探諸葛恪。諸葛恪説:“我會盡力進去朝見的。”之後劍履上殿。設酒時,諸葛恪心中生疑,不敢飲酒,孫峻説:“使君的病還未痊癒,應該有經常服用的藥酒,可自己取出來喝。”諸葛恪方才安心,取出自己帶的酒喝。酒過數巡,孫峻藉口如廁,脱掉長衣,換上短服,回來時大喊:”有詔書制裁諸葛恪!“諸葛恪大驚,一時竟拔不出劍來,被孫峻殺死。諸葛恪的心腹大將張約試圖砍傷孫峻,反被砍去左手右臂。當時武衞之士皆衝上殿來,孫峻説:“要殺的是諸葛恪,如今他已經死了。”於是命令刀劍入鞘,把宮殿打掃乾淨,繼續飲酒。 [6]  [24]  [28] 
諸葛恪的中子諸葛竦、少子諸葛建聞訊,帶着母親逃跑,諸葛竦被孫峻派遣的騎督劉丞追斬,諸葛建也在渡江後被追兵逮捕。孫峻又遣無難督施寬使朱績孫壹全熙前往公安攻打諸葛恪之弟諸葛融,諸葛融飲藥而死,他的三個兒子也被誅殺。最終,諸葛恪、張震朱恩等皆被夷滅三族。 [7]  [26-27] 
臨淮人臧均上書,乞求朝廷允許諸葛恪的鄉里和故吏收斂他的屍體,孫亮、孫峻聽從了臧均的請求。 [56] 

孫峻把持朝政

諸葛恪死後,滕胤以自己的女兒是諸葛竦之妻,請求辭位,孫峻説:“鯀、禹尚且罪不相及,滕侯這是幹什麼呢?”兩人雖然關係不融洽,但表面還是互相包容,孫峻進封滕胤為高密侯,與他共事。當時羣臣上奏,共推孫峻為太尉,又商議以滕胤為司徒,但有意討好孫峻的官員以“大權應該在公族手裏,若滕胤為亞公,聲名素重,眾心所附,將使朝政分化”為由反對。 [29] 
最終,孫峻升為丞相大將軍,都督國內外軍事,授予符節,封富春侯。當時吳國只設置丞相,而不設御史大夫,吳國的士人都大失所望。 [8]  [28]  [29] 
孫峻本身並無盛名,性格殘暴驕橫,經常施刑殺人,在他的治下,百姓深感不安。孫峻又姦淫宮女,與全公主孫魯班私通。 [9] 
三國志中的孫峻 三國志中的孫峻
當初,民間傳言諸葛恪打算擁立廢太子孫和;孫魯班又與孫和的生母不和,勸孫峻對付孫和,孫峻於是派人奪取孫和的璽綬,把他帶到新都居住,又遣使者賜死孫和,孫和正妃張氏也隨之自殺。 [30-31] 

孫峻圖謀伐魏

五鳳元年(254年),吳侯孫英密謀誅殺孫峻,因事情敗露而自殺。 [9]  [32]  據《吳歷》記載,孫和被孫峻害死後,吳國士民皆為之憤嘆,前司馬桓慮等人因此招合將吏,打算殺孫峻立孫英,而孫英本人並不知道此事;事發後,桓慮等人都被處死。 [33] 
五鳳二年(255年)正月,魏將毌丘儉文欽起兵反抗權臣司馬師,與魏軍交戰於樂嘉。閏月,孫峻與驃騎將軍呂據左將軍留贊等率兵襲擊壽春,到達東興後,得知文欽戰敗。孫峻進兵橐皋時,文欽率眾投降孫峻,淮南餘眾數萬口也前來依附東吳。孫峻帶着文欽等人前進到壽春,發現城池已被諸葛誕佔據,無法攻克,只得引軍退還,諸葛誕派蔣班率步騎四千追擊吳軍。二月,孫峻在高亭遭遇魏將曹珍,兩軍交戰,曹珍敗退。而留贊在菰陂為魏將蔣班所敗,留贊與將軍孫楞蔣修皆遇害。 [34-36]  文欽入吳後,不能屈節下人,呂據、朱異等大將都很討厭他,只有孫峻厚待他。 [54] 
同年,將軍孫儀、張怡、林恂等想趁孫峻會見蜀漢使者時密謀誅殺孫峻,事情敗露,孫儀自殺,林恂等伏誅,受牽連被殺者數十人; [10]  [37]  孫魯班又誣陷朱公主孫魯育與孫儀同謀,孫峻因此將孫魯育殺死。 [38] 
琅琊王孫休的妻子朱夫人是孫魯育的女兒,孫休得知孫魯育遇害後,將朱夫人送回建業,哭着與她告別。但朱夫人到建業後,孫峻又讓她回到孫休身邊。 [55] 
孫峻想要在廣陵地界修築城防,朝臣都認為那裏難以建城,但因畏懼孫峻而不敢勸諫。只有滕胤一人表示反對,但孫峻不從,令衞尉馮朝修城,結果百姓飢困,軍士怨叛,修城之事也以失敗告終。 [11]  [40] 

孫峻驚懼而死

太平元年(256年)八月,孫峻用文欽之計,遣文欽及驃騎將軍呂據、車騎將軍劉纂、鎮南將軍朱異、前將軍唐諮等自江都入淮、泗,以圖青、徐二州。 [11]  [39] 
孫峻和滕胤來到石頭城為軍隊踐行,孫峻看到呂據率領的軍隊部伍整齊,心生厭惡,藉口心口疼痛離去。當夜做夢被諸葛恪的冤魂擊中,驚懼發病。九月丁亥日(256年10月19日 [18]  ),孫峻去世,時年三十八歲。他將後事託付給了從弟孫綝 [12] 

孫峻族籍除名

孫綝被吳景帝孫休誅殺後,孫峻的墳墓被刨開,殉葬的印章綬帶被沒收,棺槨被削薄後重新安葬,以此追究他殺害孫魯育等人的罪行。 [52]  孫休又恥於與孫峻、孫綝同族,將二人族籍從族譜中削除,稱之為“故峻、故綝”。 [2] 

孫峻人物評價

陳壽:“峻、綝凶豎盈溢,固無足論者。” [13] 
房玄齡:“孫亮未有德政,孫峻驕暴方甚,此與桓帝同事也。” [17] 
葉適:“諸孫多才武,與策、權共起。曹、劉蓋孤弱矣。興亡以道,不在其宗。曹氏以爽亡,孫以峻、綝敗。” [14] 
胡三省:“此時通吳國上下,皆以恪為才,而峻薦之,峻本無殺恪之心也。恪死於峻手,其罪在恪。峻既竊權授之弟綝,以亂吳國,其罪在峻。” [15] 
何焯:“峻始保恪,而後乃相圖,權勢之難共如此。” [16] 

孫峻軼事典故

孫峻藥酒起源

吳主孫亮和心腹孫峻設計謀殺大臣諸葛恪,最後得逞,中間還有一個小插曲。他們請諸葛恪赴宴,宴會中設酒,諸葛恪懷疑有毒而不飲。孫峻看出他的顧慮,就説:“將軍身體不甚健康,一定有經常飲用的藥酒,何不取來飲用?”諸葛恪正中下懷,於是便飲自制的藥酒。酒過數巡,伏兵四起,諸葛恪還是不免一死。由此可見藥酒的起源很早。
這個故事值得注意的是:當時諸葛恪剛剛戰敗回來,並未患病,但確常飲藥酒,想必這種藥酒定是身體虛弱者常飲的補酒;這種酒能在宴會上飲用,必然不太難入口;這種宴會上飲自備藥酒的事當時已非罕見,否則,諸葛恪怎敢在吳主的宴會上飲此種酒?因此,三國時常服藥酒已較流行,這種藥酒的味道偏向於酒而藥味較淡,可於宴會上飲用。這是釀酒和泡製藥材的方法都有了提高和發展的結果。藥酒的普遍流行也可説是飲食療法和藥物學的一種成就。

孫峻宮廷政變

三國志中的孫峻 三國志中的孫峻
孫權晚年逐漸昏聵,但由於魏、蜀持續近十年的戰爭,江東暫處局外,又加之有長江天險和陸遜等將帥主軍,孫權得以偏安。於是,他活着的時候,這些矛盾雖然暴露,但不至於釀成滅國之禍,孫權自己卻是非常明白的,他説過:“我的子孫不和睦,大臣也爭權奪利,以後將會有如袁家內鬥之敗,讓天下所恥笑!(子弟不睦,臣下分部,將有袁氏之敗,為天下笑!)”孫權死後,內亂一起,國無寧日。孫峻在孫權死前力保諸葛恪上台,等到諸葛恪危害到他利益的時候,他又支持孫亮把諸葛恪殺掉。孫峻死後,他弟弟孫綝開始專權,孫亮親政以後,受不了孫綝,要除掉他,事泄,孫亮被廢。隨後,孫休接位,不久,孫休又聯合大將丁奉等把孫綝誅殺。 [5] 

孫峻輩分之亂

孫峻是孫堅的弟弟孫靜(孫權的叔叔)的曾孫,孫峻曾“奸亂宮人,與公主魯班私通”。這位魯班公主是孫權的長女,乳名大虎,她與孫峻私通,害死自己的妹妹小虎。從輩分上排,她比孫峻高一輩,應該是孫峻的堂姑媽。 [9] 

孫峻家族成員

孫峻曾祖

孫靜,孫堅之弟。 [1] 

孫峻祖父

孫暠,孫靜長子。 [41] 

孫峻父親

孫恭,孫暠三子。

孫峻姐妹

孫氏,孫峻姐,嫁全尚 [43] 
孫氏,孫峻妹,嫁朱損 [42] 

孫峻堂弟

孫綝,字子通,孫綽之子。 [13] 
孫恩孫據孫幹孫闓,孫綝的兄弟。 [44] 
孫憲,一作孫慮。 [45] 

孫峻史料記載

《三國志·卷六十四·吳書十九·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 [13]  [46] 

孫峻藝術形象

孫峻文學形象

小説《三國演義》對孫峻的塑造較少。小説中孫峻初登場於第108回,是孫靜曾孫,孫恭之子;孫權在世時,非常喜愛孫峻,命他掌管御林軍馬。諸葛恪令張約、朱恩二人掌御林軍後,孫峻十分不滿,因此與太常卿滕胤共勸孫亮誅殺諸葛恪。諸葛恪死後,孫亮封孫峻為丞相、大將軍、富春侯,總督中外諸軍事,自此吳國權柄盡歸孫峻。 [48]  第110回,毌丘儉、文欽起兵時,孫峻引兵襲擊壽春,致使毌丘儉退兵項城;文欽戰敗後,奔往東吳投降孫峻。 [49]  第111回提到孫峻已經病死,其從弟孫綝輔政。 [50]  第113回孫休誅殺孫綝後,命軍士掘開孫峻墳墓,戮其屍首。 [51] 

孫峻影視形象

參考資料
  • 1.    《三國志·吳書三·卷六十四·諸葛滕二孫濮陽傳》:孫峻字子遠,孫堅弟靜之曾孫也。
  • 2.    《三國志·吳書三·卷六十四·諸葛滕二孫濮陽傳》:休耽與峻、綝同族,特除其屬籍,稱之曰故峻、故綝雲。
  • 3.    《三國志·吳書三·卷六十四·諸葛滕二孫濮陽傳》:靜生暠。暠生恭,為散騎侍郎。恭生峻。少便弓馬,精果膽決。孫權末,徙武衞都尉,為侍中。權臨薨,受遺輔政,領武衞將軍,故典宿衞,封都鄉侯。
  • 4.    《三國志·吳書三·卷六十四·諸葛滕二孫濮陽傳》:久之,權不豫,而太子少,乃徵恪以大將軍領太子太傅,中書令孫弘領少傅。權疾困,召恪、弘及太常滕胤、將軍呂據、侍中孫峻,屬以後事。
  • 5.    《三國志·吳書三·卷六十四·諸葛滕二孫濮陽傳》:孫峻因民之多怨,眾之所嫌,構恪欲為變,與亮謀,置酒請恪。恪將見之夜,精爽擾動,通夕不寐。明將盥漱,聞水腥臭,侍者授衣,衣服亦臭。恪怪其故,易衣易水,其臭如初,意惆悵不悦。嚴畢趨出,太銜引其衣,恪曰:"犬不欲我行乎?"還坐,頃刻乃復起,犬又銜其衣,恪令從者逐犬,遂升車。
  • 6.    司馬光·《資治通鑑·卷七十六》:“恪入,劍履上殿,進謝還坐。設酒,恪疑未飲。孫峻曰:“使君病未善平,有常服藥酒,可取之。”恪意乃安。別飲所齎酒,數行,吳主還內。峻起如廁,解長衣,着短服,出曰:“有詔收諸葛恪。”恪驚起,拔劍未得,而峻刀交下,張約從旁斫峻,裁傷左手,峻應手斫約,斷右臂。”
  • 7.    司馬光·《資治通鑑·卷七十六》:“悉令復刃,乃除地更飲。恪二子竦、建聞難,載其母欲來奔,峻使人追殺之。以葦蓆裹恪屍,篾束腰,投之石子岡。又遣無難督施寬就將軍施績、孫壹軍,殺恪弟奮威將軍融於公安,及其三子。恪外甥都鄉侯張震、常侍朱恩,皆夷三族。”
  • 8.    《三國志·吳書三·卷六十四·諸葛滕二孫濮陽傳》:既誅諸葛恪,遷丞相大將軍,督中外諸軍事、假節,進封富春侯。滕胤以恪子竦妻父辭位。
  • 9.    《三國志·吳書三·卷六十四·諸葛滕二孫濮陽傳》:峻、胤雖內不霑洽,而外相包容,進胤爵高密侯,共事如前。峻素無重名,驕矜險害,多所刑殺,百姓囂然。又奸亂宮人,與公主魯班私通。五鳳元年,吳侯英謀殺峻,英事泄死。
  • 10.    《三國志·吳書三·卷六十四·諸葛滕二孫濮陽傳》:二年,魏毋丘儉、文欽以眾叛,與魏人戰於樂嘉,峻帥驃騎將軍呂據、左將軍留贊襲壽春,會欽敗降,軍還。是歲,蜀使來聘,將軍孫儀、孫邵綝恂等欲因會殺峻。事泄,儀等自殺,死者數十入,並及公主魯育。
  • 11.    《三國志·吳書三·卷六十四·諸葛滕二孫濮陽傳》:峻欲城廣陵,朝臣知其不可城,而畏之莫敢言。唯滕胤諫止,不從,而功竟不就。其明年,文欽説峻徵魏,峻使欽與呂據、車騎劉纂、鎮南朱異、前將軍唐諮自江都人淮、泗,以圖青、徐。
  • 12.    《三國志·吳書三·卷六十四·諸葛滕二孫濮陽傳》:峻與胤至石頭,因餞之,領從者百許人入據營。據御軍齊整,峻惡之,稱心痛去。遂夢為諸葛恪所擊,恐懼發病死,時年三十八,以後事付綝。
  • 13.    《三國志·吳書三·卷六十四·諸葛滕二孫濮陽傳》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2-12]
  • 14.    《習學記言·讀吳志》
  • 15.    《胡三省注資治通鑑》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6-13]
  • 16.    盧弼.三國志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 17.    卷二十八 志第十八-晉書(唐)房玄齡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9-23]
  • 18.    《三國志》:(太平元年)九月丁亥,峻卒。
  • 19.    胡守為,楊廷福主編.中國歷史大辭典,魏晉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12.第315頁
  • 20.    鄭天挺,吳澤,楊志玖主編;翁獨健,蔡美彪,李學勤等副主編.中國歷史大辭典 上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第1278頁
  • 21.    《三國志 卷五十一 吳書六 宗室傳第六》:有五子,暠、瑜、皎、奐、謙。暠三子:綽、超、恭。超為偏將軍。恭生峻。綽生綝。
  • 22.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五十九 吳書十四 吳主五子傳第十四》:【殷基通語曰:初權既立和為太子,而封霸為魯王,初拜猶同宮室,禮秩未分。羣公之議,以為太子、國王上下有序,禮秩宜異,於是分宮別僚,而隙端開矣。自侍御賓客造為二端,仇黨疑貳,滋延大臣。丞相陸遜、大將軍諸葛恪、太常顧譚、驃騎將軍朱據、會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績、尚書丁密等奉禮而行,宗事太子,驃騎將軍步騭、鎮南將軍呂岱、大司馬全琮、左將軍呂據、中書令孫弘等附魯王,中外官僚將軍大臣舉國中分。權患之,謂侍中孫峻曰:"子弟不睦,臣下分部,將有袁氏之敗,為天下笑。一人立者,安得不亂?"於是有改嗣之規矣。臣松之以為袁紹、劉表謂尚、琮為賢,本有傳後之意,異於孫權既以立和而復寵霸,坐生亂階,自構家禍,方之袁、劉,昬悖甚矣。步騭以德度著稱,為吳良臣,而阿附於霸,事同楊竺,何哉?和既正位,適庶分定,就使才德不殊,猶將義不黨庶,況霸實無聞,而和為令嗣乎?夫邪僻之人,豈其舉體無善,但一為不善,眾美皆亡耳。騭若果有此事,則其餘不足觀矣!呂岱、全琮之徒,蓋所不足論耳。】
  • 23.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六十四 吳書十九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吳書曰:權寢疾,議所付託。時朝臣鹹皆注意於恪,而孫峻表恪器任輔政,可付大事。權嫌恪剛很自用,峻以當今朝臣皆莫及,遂固保之,乃徵恪。後引恪等見卧內,受詔牀下,權詔曰:"吾疾困矣,恐不復相見,諸事一以相委。"恪歔欷流涕曰:"臣等皆受厚恩,當以死奉詔,願陛下安精神,損思慮,無以外事為念。"權詔有司諸事一統於恪,惟殺生大事然後以聞。為治第館,設陪衞。羣官百司拜揖之儀,各有品敍。諸法令有不便者,條列以聞,權輒聽之。中外翕然,人懷歡欣。】
  • 24.    《三國志 卷六十四 吳書十九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孫峻因民之多怨,眾之所嫌,構恪欲為變,與亮謀,置酒請恪。恪將見之夜,精爽擾動,通夕不寐。明將盥漱,聞水腥臭,侍者授衣,衣服亦臭。恪怪其故,易衣易水,其臭如初,意惆悵不悦。嚴畢趨出,犬銜引其衣,恪曰:"犬不欲我行乎?"還坐,頃刻乃復起,犬又銜其衣,恪令從者逐犬,遂升車。初,恪將徵淮南,有孝子著縗衣入其閤中,從者白之,令外詰問,孝子曰:"不自覺入。"時中外守備,亦悉不見,眾皆異之。出行之後,所坐廳事屋棟中折。自新城出住東興,有白虹見其船,還拜蔣陵,白虹復繞其車。及將見,駐車宮門,峻已伏兵於帷中,恐恪不時入,事泄,自出見恪曰:"使君若尊體不安,自可須後,峻當具白主上。"欲以嘗知恪。恪答曰:"當自力入。"散騎常侍張約、朱恩等密書與恪曰:"今日張設非常,疑有他故。"恪省書而去。未出路門,逢太常滕胤,恪曰:"卒腹痛,不任入。"胤不知峻陰計,謂恪曰:"君自行旋未見,今上置酒請君,君已至門,宜當力進。"恪躊躇而還,劍履上殿,謝亮,還坐。設酒,恪疑未飲,峻因曰:"使君病未善平,當有常服藥酒,自可取之。"恪意乃安,別飲所齎酒。酒數行,亮還內。峻起如廁,解長衣,著短服,出曰:"有詔收諸葛恪!"恪驚起,拔劍未得,而峻刀交下。張約從旁斫峻,裁傷左手,峻應手斫約,斷右臂。武衞之士皆趨上殿,峻雲:"所取者恪也,今已死。"悉令復刃,乃除地更飲。
  • 25.    《三國志 卷六十四 吳書十九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秋八月軍還,陳兵導從,歸入府館。即召中書令孫嘿,厲聲謂曰:"卿等何敢妄數作詔?"嘿惶懼辭出,因病還家。恪徵行之後,曹所奏署令長職司,一罷更選,愈治威嚴,多所罪責,當進見者,無不竦息。又改易宿衞,用其親近,復敕兵嚴,欲向青、徐。
  • 26.    《三國志 卷六十四 吳書十九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恪長子綽,騎都尉,以交關魯王事,權遣付恪,令更教誨,恪鴆殺之。中子竦,長水校尉。少子建,步兵校尉。聞恪誅,車載其母而走。峻遣騎督劉承追斬竦於白都。建得渡江,欲北走魏,行數十里,為追兵所逮。恪外甥都鄉侯張震及常侍朱恩等,皆夷三族。
  • 27.    《三國志 卷五十二 吳書七 張顧諸葛步傳第七》:恪既誅,遣無難督施寬就將軍施績、孫壹、全熙等取融。融卒聞兵士至,惶懼猶豫,不能決計,兵到圍城,飲藥而死,三子皆伏誅。
  • 28.    《三國志 卷四十八 吳書三 三嗣主傳第三》:冬十月,大饗。武衞將軍孫峻伏兵殺恪於殿堂。大赦。以峻為丞相,封富春侯。十一月,有大鳥五見於春申,明年改元。
  • 29.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六十四 吳書十九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滕胤以恪子竦妻父辭位,峻曰:"鯀禹罪不相及,滕侯何為?"峻、胤雖內不霑洽,而外相包容,進胤爵高密侯,共事如前。【吳錄曰:羣臣上奏,共推峻為太尉,議胤為司徒。時有媚峻者,以為大統宜在公族,若滕胤為亞公,聲名素重,眾心所附,不可貳也。乃表以峻為丞相,又不置御史大夫,士人皆失望矣。】
  • 30.    《三國志 卷五十九 吳書十四 吳主五子傳第十四》:又恪有徙都意,使治武昌宮,民間或言欲迎和。及恪被誅,孫峻因此奪和璽綬,徙新都,又遣使者賜死。和與妃張辭別,張曰:"吉凶當相隨,終不獨生活也。"亦自殺,舉邦傷焉。
  • 31.    《三國志 卷五十 吳書五 妃嬪傳第五》:孫亮即位,孫峻輔政。峻素媚事全主,全主與和母有隙,遂勸峻徙和居新都,遣使賜死,嫡妃張氏亦自殺。
  • 32.    《三國志 卷四十八 吳書三 三嗣主傳第三》:五鳳元年夏,大水。秋,吳侯英謀殺峻,覺,英自殺。
  • 33.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五十九 吳書十四 吳主五子傳第十四》:子璠、希,皆早卒,次子英,封吳侯。五鳳元年,英以大將軍孫峻擅權,謀誅峻,事覺自殺,國除。【吳歷曰:孫和以無罪見殺,眾庶皆懷憤嘆,前司馬桓慮因此招合將吏,欲共殺峻立英,事覺,皆見殺,英實不知。】
  • 34.    《三國志 卷四十八 吳書三 三嗣主傳第三》:二年春正月,魏鎮東大將軍毌丘儉、前將軍文欽以淮南之眾西入,戰於樂嘉。閏月壬辰,峻及驃騎將軍呂據、左將軍留贊率兵襲壽春,軍及東興,聞欽等敗。壬寅,兵進於橐皋,欽詣峻降,淮南餘眾數萬口來奔。魏諸葛誕入壽春,峻引軍還。二月,及魏將軍曹珍遇於高亭,交戰,珍敗績。留贊為誕別將蔣班所敗於菰陂,贊及將軍孫楞、蔣脩等皆遇害。
  • 35.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六十四 吳書十九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吳書曰:留贊字正明,會稽長山人。少為郡吏,與黃巾賊帥吳桓戰,手斬得桓。贊一足被創,遂屈不伸。然性烈,好讀兵書及三史,每覽古良將戰攻之勢,輒對書獨嘆,因呼諸近親謂曰:"今天下擾亂,英豪並起,歷觀前世,富貴非有常人,而我屈躄在閭巷之間,存亡無以異。今欲割引吾足,幸不死而足申,幾復見用,死則已矣。"親戚皆難之。有間,贊乃以刀自割其筋,血流滂沱,氣絕良久。家人驚怖,亦以既爾,遂引申其足。足申創愈,以得蹉步。淩統聞之,請與相見,甚奇之,乃表薦贊,遂被試用。累有戰功,稍遷屯騎校尉。時事得失,每常規諫,好直言不阿旨,權以此憚之。諸葛恪徵東興,贊為前部,合戰先陷陳,大敗魏師,遷左將軍。孫峻徵淮南,授贊節,拜左護軍。未至壽春,道路病發,峻令贊將車重先還。魏將蔣班以步騎四千追贊。贊病困,不能整陳,知必敗,乃解曲蓋印綬付弟子以歸,曰:"吾自為將,破敵搴旗,未嘗負敗。今病困兵羸,眾寡不敵,汝速去矣,俱死無益於國,適所以快敵耳。"弟子不肯受,拔刀欲斫之,乃去。初,贊為將,臨敵必先被髮叫天,因抗音而歌,左右應之,畢乃進戰,戰無不克。及敗,嘆曰:"吾戰有常術,今病困若此,固命也!"遂被害,時年七十三,眾庶痛惜焉。二子略、平,併為大將。】
  • 36.    《三國志 卷二十八 魏書二十八 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吳大將孫峻、呂據、留贊等聞淮南亂,會文欽往,乃帥眾將欽徑至壽春;時誕諸軍已至,城不可攻,乃走。誕遣將軍蔣班追擊之,斬贊,傳首,收其印節。
  • 37.    《三國志 卷四十八 吳書三 三嗣主傳第三》:秋七月,將軍孫儀、張怡、林恂等謀殺峻,發覺,儀自殺,恂等伏辜。
  • 38.    《三國志 卷五十 吳書五 妃嬪傳第五》:五鳳中,孫儀謀殺峻,事覺被誅。全主因言朱主與儀同謀,峻枉殺朱主。
  • 39.    《三國志 卷四十八 吳書三 三嗣主傳第三》:太平元年春二月朔,建業火。峻用徵北大將軍文欽計,將徵魏。八月,先遣欽及驃騎將軍呂據、車騎將軍劉纂、鎮南將軍朱異、前將軍唐諮軍自江都入淮、泗。
  • 40.    《三國志 卷四十八 吳書三 三嗣主傳第三》:使衞尉馮朝城廣陵,拜將軍吳穰為廣陵太守,留略為東海太守。是歲大旱。十二月,作太廟。以馮朝為監軍使者,督徐州諸軍事,民飢,軍士怨畔。
  • 41.    卷五十一 吳書六 宗室傳第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1-27]
  • 42.    《三國志 卷五十 吳書五 妃嬪傳第五》:太平中,孫亮知朱主為全主所害,問朱主死意?全主懼曰:"我實不知,皆據二子熊、損所白。"亮殺熊、損。損妻是峻妹也,孫綝益忌亮,遂廢亮,立休。
  • 43.    《三國志 卷五十 吳書五 妃嬪傳第五》:全尚妻即峻姊,故惟全主祐焉。
  • 44.    《三國志 卷六十四 吳書十九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恩為御史大夫、衞將軍,據右將軍,皆縣侯。幹雜號將軍、亭侯,闓亦封亭侯。
  • 45.    《三國志 卷六十四 吳書十九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初,峻從弟慮與誅諸葛恪之謀,峻厚之,至右將軍、無難督,授節蓋,平九官事。綝遇慮薄於峻時,慮怒,與將軍王惇謀殺綝。綝殺惇,慮服藥死。 《三國志 卷四十八 吳書三 三嗣主傳第三》:孫憲與將軍王惇謀殺綝,事覺,綝殺惇,迫憲令自殺。
  • 46.    卷六十四 吳書十九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1-27]
  • 47.    《三國志·卷六十四·吳書十九·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翌日,權薨。弘素與恪不平,懼為恪所治,秘權死問,欲矯詔除恪。峻以告恪,恪請弘諮事,於坐中誅之,乃發喪制服。
  • 48.    三國演義(第108回)國學子部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3-12-04]
  • 49.    三國演義(第110回)國學子部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3-12-04]
  • 50.    三國演義(第111回)國學子部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3-12-04]
  • 51.    三國演義(第113回)國學子部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3-12-04]
  • 52.    《三國志·卷六十四·吳書十九·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夷三族。發孫峻棺,取其印綬,斫其木而埋之,以殺魯育等故也。
  • 53.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五十九 吳書十四 吳主五子傳第十四》:【吳書曰:權寢疾,意頗感寤,欲徵和還立之,全公主及孫峻、孫弘等固爭之,乃止。】
  • 54.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二十八 魏書二十八 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魏書曰:……戰敗走,晝夜間行,追者不及,遂得入吳,孫峻厚待之。欽雖在他國,不能屈節下人,自呂據、朱異等諸大將皆憎疾之,惟峻常左右之。】
  • 55.    《三國志 卷五十 吳書五 妃嬪傳第五》:孫休朱夫人,朱據女,休姊公主所生也。赤烏末,權為休納以為妃。休為琅邪王,隨居丹陽。建興中,孫峻專政,公族皆患之。全尚妻即峻姊,故惟全主祐焉。初,孫和為太子時,全主譖害王夫人,欲廢太子,立魯王,朱主不聽,由是有隙。五鳳中,孫儀謀殺峻,事覺被誅。全主因言朱主與儀同謀,峻枉殺朱主。休懼,遣夫人還建業,執手泣別。既至,峻遣還休。
  • 56.    《三國志 卷六十四 吳書十九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及亡,臨淮臧均表乞收葬恪曰:"臣聞震雷電激,不崇一朝,大風衝發,希有極日,然猶繼以雲雨,因以潤物,是則天地之威,不可經日浹辰,帝王之怒,不宜訖情盡意。臣以狂愚,不知忌諱,敢冒破滅之罪,以邀風雨之會。伏念故太傅諸葛恪得承祖考風流之烈,伯叔諸父遭漢祚盡,九州鼎立,分託三方,並履忠勤,熙隆世業。爰及於恪,生長王國,陶育聖化,致名英偉,服事累紀,禍心未萌,先帝委以伊、周之任,屬以萬機之事。恪素性剛愎,矜己陵人,不能敬守神器,穆靜邦內,興功暴師,未期三出,虛耗士民,空竭府藏,專擅國憲,廢易由意,假刑劫眾,大小屏息。侍中武衞將軍都鄉侯俱受先帝囑寄之詔,見其奸虐,日月滋甚,將恐蕩搖宇宙,傾危社稷,奮其威怒,精貫昊天,計慮先於神明,智勇百於荊、聶,躬持白刃,梟恪殿堂,勳超朱虛,功越東牟。國之元害,一朝大除,馳首徇示,六軍喜踴,日月增光,風塵不動,斯實宗廟之神靈,天人之同驗也。今恪父子三首,縣市積日,觀者數萬,詈聲成風。國之大刑,無所不震,長老孩幼,無不畢見。人情之於品物,樂極則哀生,見恪貴盛,世莫與貳,身處台輔,中間歷年,今之誅夷,無異禽獸,觀訖情反,能不憯然!且已死之人,與土壤同域,鑿掘斫刺,無所復加。願聖朝稽則乾坤,怒不極旬,使其鄉邑若故吏民,收以士伍之服,惠以三寸之棺。昔項籍受殯葬之地,韓信獲收斂之恩,斯則漢高發神明之譽也。惟陛下敦三皇之仁,垂哀矜之心,使國澤加於辜戮之骸,復受不已之恩,於以揚聲遐方,沮勸天下,豈不弘哉!昔欒布矯命彭越,臣竊恨之,不先請主上,而專名以肆情,其得不誅,實為幸耳。今臣不敢章宣愚情,以露天恩,謹伏手書,冒昧陳聞,乞聖朝哀察。"於是亮、峻聽恪故吏斂葬,遂求之於石子岡。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