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假節

鎖定
假節是一個漢語詞語,出自《貞觀之治》中的節仗在漢、魏、兩晉、南北朝時,掌地方軍政的官往往加使持節、持節或假節的稱號。使持節得誅殺中級以下官吏;持節得殺無官職的人;假節得殺犯軍令者。
中文名
假節
拼    音
jiǎ jié
解釋一
假(通加)以符節,持節
解釋二
虛偽的節操

假節詞語解釋

《貞觀之治》中的節仗 《貞觀之治》中的節仗
1、假(通“借”)以符節,持節。是皇帝將節借給執行臨時任務的臣子使用,用以威懾一方,當這個臣子臨時任務完成後,這個節將會被收回。古代使臣出行,持節為符信,故稱。 漢末與魏晉南北朝時,掌地方軍政的官往往加使持節、持節或假節的稱號。使持節得誅殺中級以下官吏;持節得殺無官職的人;假節得殺犯軍令者。
(《後漢書·董卓傳》:“ 傕(李傕)又遷車騎將軍開府,領司隸校尉,假節。汜後將軍,稠右將軍張濟鎮東將軍,並封列侯。傕、汜、稠共秉朝政。濟出屯弘農。”)。 《後漢書·袁術傳》:"李傕入長安,欲結術為援,乃授以左將軍,假節,封陽翟侯。" 《晉書·職官志》:"使持節得殺二千石以下;持節殺無官位人,若軍事,得與使持節同;假節唯軍事得殺犯軍令者。" 《周書·泉企傳》:"孝昌初,又加龍驤將軍、假節、防洛州別將,尋除上洛郡守。"至隋唐時,持節、假節已有名無實,但仍通稱出任刺史、太守為假節。
2、虛偽的節操(此處“假”字意為“虛偽”)。

假節歷史淵源

皇帝不能事事躬親,所以必須指派人代行,然空口無信,乃以節為憑,漢朝使節沒有區分層級,到了晉朝,使節開始區分層級。
節代表皇帝的身分,凡持有節的使臣,就代表皇帝親臨,象徵皇帝與國家,可行使權力。舉凡如持節分封諸侯、持節收捕罪犯、持節鎮壓起兵叛亂、持節出使外國及持節簽約議和等事。連諸侯在叛變時,除了私刻璽印,也不忘偽造節杖,江都易王建在叛亂時,就因此製造「二十根」使節,以供使用。
蘇武持節不降、還有馬日磾袁術所欺,被騙失節而死(注),各臣所持有的這根節扙,實物上為長八尺的竹竿,最上頭裝飾着旄羽,顏色上在漢初為赤、後來易黃。節材在後來也有金質銅身,類似金刀鐵券之類,極盛裝飾之能事,不全為竹。
另外假節之「假」為借給、短期代理,非為真假之意,像假司馬就是代理司馬,假齊王就是代理齊王,以有別於正牌司馬及真齊王,當初韓信就是想當假王,結果劉邦封真王給韓信,此為真假之別。

假節漢魏假節

晉朝之前的使節沒有區分層級,不管是“假節”、“持節”還是“使持節”、“假節鉞(或“假黃鉞”)”,都是同等地位,表示代表皇帝不分大小,區別在於禮儀。例如,假節的辛毗可以依據皇命而約束假節鉞的司馬懿 [1-4]  。再例如,曹真在本傳為「假節」,但在奏上尊號時列名「使持節」,連出土的曹真碑也是「使持節」;又如魏延在本傳為「假節」,但在彈劾李嚴聯名上表時卻為「使持節」。倒不是説虛名較高而實權較低,而是代表皇帝不分大小,所以孫慮「假節」開府,長期駐軍鎮守、統治一方,卻沒有短期代理之意。相反的,汲黯私自「持節」發河南倉粟以振貧民,本應為「假節」,即臨時借用節杖而事後歸還,但是此行卻視為「持節」。而前四史也沒有記載節將的分工,甚至於漢武帝在發兵收捕太子時,為示區別(因為太子亦擁有節),特意將節杖改色,這也左證節杖原來無高低之分,否則漢武帝直接明示「使持節」不就高於太子的「持節」或「假節」,何必擔心皇令與太子令相混淆。

假節晉代假節

晉朝使節開始區分層級,“假節”、“持節”和“使持節”、“假節鉞(或“假黃鉞”)”代表不同的權力和名望。
整理一下後來晉朝的持節都督權利:
(一)假節:平時沒有權利處置人,戰時可斬殺犯軍令的人。
(二)持節:平時可殺無官位之人,戰時可斬殺二千石以下官員。
(三)使持節:平時及戰時皆可斬殺二千石以下官員。
(四)假節鉞(或假黃鉞):可殺節將(含假節、持節、使持節)。
鉞為斧鉞,一種刑具,即:「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必然專屬君王,故偶爾暫借人臣,應為「假」節鉞而不為「持」節鉞。孔明被「授之以旄鉞之重,付之以專命之權」及「親秉旄鉞以歷三軍」,指的就是假節鉞。
晉朝節將的開始時間可追溯曹魏時期,至於吳、蜀則不一定照辦,因為魏晉管轄跨州越郡,所以有假節刺史或持節都督出現,而吳蜀所統寡州少郡,沒有分區統治的需要,悉數皆為中央直轄。蜀將廖化、吳壹、張翼等人雖持節,但是真正軍事用兵卻得憑視大將軍姜維所舉止;吳將長江各督鎮守各地,也非人人持節──因此吳蜀節將的權力,不如魏晉節將來得大。吳蜀之節將,與其代表中央,更像差遣使者。
持節都督鎮守一方,也是後來割據地方的「節度使」之前身。
Pseudoknots 假節
complex structure resulted from base pairing of discontiguous RNA segments
參考資料
  • 1.    《三國志·辛毗傳》:乃以毗為大將軍軍師,使持節;六軍皆肅,準毗節度,莫敢犯違。
  • 2.    《三國志·辛毗傳》裴松之注引《魏略》:宣王數數欲進攻,毗禁不聽。宣王雖能行意,而每屈於毗。
  • 3.    《晉書·帝紀第一》:四年,遷大將軍,加大都督、假黃鉞,與曹真伐蜀。
  • 4.    《晉書·帝紀第一》:帝怒,表請決戰,天子不許,乃遣骨鯁臣衞尉辛毗杖節為軍師以制之。後亮復來挑戰,帝將出兵以應之,毗杖節立軍門,帝乃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