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烈

(西晉將領)

鎖定
胡烈(220年―270年7月9日),字玄武 [1-2]  ,安定臨涇 (今甘肅鎮原)人。三國曹魏至西晉時期將領,車騎將軍胡遵之子,鎮軍大將軍胡奮之弟 [3] 
曹魏時,累遷泰山太守、襄陽太守、南安太守、右將軍、荊州刺史,參與魏伐蜀之戰。司徒鍾會謀反時,胡烈挑動軍士對鍾會的對抗情緒,誘使其子胡淵率軍攻殺鍾會。擔任秦州刺史期間,與當地民族部落失和,引發秦涼之變
泰始六年六月戊午日(270年7月9日),大戰鮮卑首領禿髮樹機能於萬斛堆,遭到敵軍圍困,沒有援軍救援,兵敗陣亡。
本    名
胡烈
別    名
胡列
玄武
所處時代
曹魏→西晉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安定臨涇
出生日期
220年
逝世日期
270年7月9日
主要成就
反擊鐘會之亂
官    職
秦州刺史

胡烈人物生平

胡烈初仕曹魏,擔任將領。
甘露二年(257年),諸葛誕在淮南發動兵變,並且聯合東吳,東吳派朱異等支援他。泰山太守常時稱病不出,被主政的大將軍司馬昭斬殺。胡烈代任為泰山太守,派出五千人的軍隊突襲都陸(在今安徽六安西),全部焚燒了朱異部隊的輜重和糧草。 [4-5] 
景元二年(261年),胡烈時任襄陽太守,上書朝廷吳將鄧由、李光意圖歸降。司馬昭命徵南將軍、督荊州軍事王基安排諸軍,胡烈率軍萬人接應受降。王基認為此事有詐,勸阻了司馬昭出兵,最終鄧由等人果然沒來投降。 [6] 
景元四年(263年),胡烈隨軍攻打蜀漢,在鎮西將軍鍾會指揮下擔任徵蜀護軍,經駱谷進攻漢中。 [2]  [7]  蜀漢陽安關(在今陝西漢中寧強縣陽平關鎮附近)守將蔣舒出城向胡烈投降,胡烈乘虛襲擊陽安關,守將傅僉戰死,胡烈攻克關城。 [8-9]  蜀漢後主劉禪投降後,胡烈負責追擊姜維等人率領的蜀漢主力軍隊,迫使姜維放下武器、將節傳交給胡烈並投降。 [10]  此後胡烈又與鍾會、師纂等人上奏魏將鄧艾行為悖逆、有反叛嫌疑,致使鄧艾被捕。 [11] 
景元五年(264年)正月,胡烈時任南安太守、右將軍。鍾會反叛,胡烈和眾多將領都被關禁於成都城中。鍾會親信帳下督丘建過去是胡烈舊部,因憐憫胡烈而請求鍾會,允許安排親兵為胡烈等將領運送飲食。胡烈暗中命親兵與在外的兒子胡淵 [12]  聯繫,欺騙説:“丘建秘密傳出消息,鍾會已經準備好大坑和數千根白色大棒,想要以賜給每人一頂白帽並拜為散將的名義,將城外所有駐軍都引入城中坑殺。”這一消息被親兵一夜之間傳遍鍾會軍中,導致士兵們自發地攻入成都殺死鍾會等人。 [13-15]  [25]  胡烈之子胡淵當時年十八歲,身先士卒,攻殺鍾會,名揚遠近。 [16-17] 
鹹熙元年(264年),胡烈擔任荊州刺史。當年二月,東吳以援救蜀漢的名義,派鎮軍將軍陸抗、撫軍將軍步協、徵西將軍留平、建平太守盛曼率軍圍攻蜀漢巴東(蜀漢郡治永安,今重慶奉節白帝城)守將羅憲,不能攻克。羅憲在確認蜀漢滅亡後選擇投降魏國。胡烈接任荊州刺史後,於此年七月奉命率步騎二萬進攻東吳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成功迫使東吳撤軍,巴東解圍。 [18-19] 
西晉建立後,泰始四年(268年),吳將萬鬱進攻襄陽,被荊州刺史胡烈擊退。 [20] 
泰始四年至泰始五年(268年―269年),河西、隴西地區連年大旱。胡烈就任秦州刺史後,鎮撫西方,先屯兵於高平川(今寧夏固原市清水河流域),後派兵進佔麥田一帶(今甘肅、寧夏兩省區的靖遠、中衞兩縣市交界地區)的“河西鮮卑”聚居地。
泰始六年六月戊午日(270年7月9日),禿髮樹機能率領鮮卑部眾與胡烈指揮的官軍在萬斛堆(今寧夏中衞、甘肅靖遠交界地區,黃河北岸騰格裏沙漠南緣)進行惡戰,胡烈遭敵軍圍困,因沒有援軍救援,兵敗陣亡。 [21] 

胡烈歷史評價

襄陽耆舊傳曰:襄陽太守胡烈有惠化。百姓歌曰:
襄陽民為胡烈歌 其一
美哉明後,俊哲惟嶷。陶廣乾坤,周孔是則。文武播暢,威振遐域。
襄陽民為胡烈歌 其二
譬春之陽,如冬之日。耕者讓畔,百姓豐溢。惟我胡父,恩惠難置。
(○太平寰宇記百四十五。○逯案,寰宇記雲:襄陽城有古堤,皆後漢胡烈所築。嘗為襄陽太守,惠化及人,塞補決堤,民因歌曰云雲。似此歌應入漢詩。在查《水經注》二十八沔水注雲:襄陽太守胡烈有惠化。補塞堤決,民賴其利,景元四年九月,百姓刊石銘之,樹碑於此。據此應入魏詩。) [24] 
陳騫:“胡烈、牽弘皆勇而無謀,強於自用,非綏邊之材,將為國恥。” [22] 
傅玄:“秦州刺史胡烈素有恩信於西方,今烈往,諸胡雖已無惡,必且消弭,然獸心難保,不必其可久安也。若後有動釁,烈計能制之。” [23] 

胡烈家族成員

胡烈父親

胡遵,曹魏車騎將軍,封陰密侯。

胡烈兄弟

胡廣,胡烈兄,官至散騎常侍、少府。
胡奮,胡烈兄,官至左僕射、鎮軍大將軍,封夏陽子。
胡岐,胡烈弟,官至幷州刺史。
胡世

胡烈兒子

胡烈藝術形象

胡烈文學形象

在小説《三國演義》中,胡烈為曹魏右將軍。隨鍾會伐蜀,後鍾會陰謀反魏,囚禁魏諸將。鍾會心腹丘建過去是胡烈舊部,丘建將鍾會的陰謀告發。胡烈暗中命他與在外領兵的兒子胡淵聯繫,胡淵引軍攻殺鍾會。

胡烈影視形象

胡烈影視形象 胡烈影視形象
1994年電視劇《三國演義》:蔣崇俠飾演胡烈。
參考資料
  • 1.    裴松之注《三國志·卷二十八·魏書二十八·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引晉諸公贊曰:次烈,字玄武,秦州刺史。
  • 2.    《晉書·卷五十七·列傳第二十七》:列字武玄,為將伐蜀。
  • 3.    《晉書·卷五十七·列傳第二十七》:奮兄弟六人,兄廣,弟烈,並知名。
  • 4.    《晉書·文帝紀》:將軍李廣臨敵不進,泰山太守常時稱疾不出,並斬之以徇。八月,吳將朱異帥兵萬餘人,留輜重於都陸,輕兵至黎漿。監軍石苞、兗州刺史州泰御之,異退。泰山太守胡烈以奇兵襲都陸,焚其糧運。
  • 5.    《三國志》卷六十四《孫綝傳》:魏大將軍諸葛誕舉壽春叛,保城請降。吳遣文欽、唐諮、全端、全懌等帥三萬人救之。魏鎮南將軍王基圍誕,欽等突圍入城。魏悉中外軍二十餘萬增誕之圍。硃異帥三萬人屯安豐城,為文欽勢。魏兗州刺史州泰拒異於陽淵,異敗退,為泰所追,死傷二千人。綝於是大發卒出屯鑊裏,復遣異率將軍丁奉、黎斐等五萬人攻魏,留輜重於都陸。異屯黎漿,遣將軍任度、張震等募勇敢六千人,於屯西六里為浮橋夜渡,築偃月壘。為魏監軍石苞及州泰所破,軍卻退就高。異復作車箱圍趣五木城。苞、泰攻異,異敗歸,而魏太山太守胡烈以奇兵五千詭道襲都陸,盡焚異資糧。
  • 6.    《三國志》卷二十七《王基傳》裴松之注引司馬彪《戰略》:景元二年春三月,襄陽太守胡烈表上“吳賊鄧由、李光等,同謀十八屯,欲來歸化,遣將張吳、鄧生,並送質任。剋期欲令郡軍臨江迎拔”。大將軍司馬文王啓聞。詔徵南將軍王基部分諸軍,使烈督萬人徑造沮水,荊州、義陽南屯宜城,承書夙發。若由等如期到者,便當因此震盪江表。基疑賊詐降,誘致官兵,馳驛止文王,説由等可疑之狀。……文王累得基書,意疑。尋敕諸軍已上道者,且權停住所在,須後節度。基又言於文王曰:“昔漢祖納酈生之説,欲封六國,寤張良之謀,而趣銷印。基謀慮淺短,誠不及留侯,亦懼襄陽有食其之謬。”文王於是遂罷軍嚴,後由等果不降。
  • 7.    《晉書》卷二《文帝紀》:鎮西將軍鍾會帥前將軍李輔、徵蜀護軍胡烈等自駱谷襲漢中。
  • 8.    《三國志》卷四十四《姜維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蔣舒將出降,乃詭謂傅僉曰:"今賊至不擊而閉城自守,非良圖也。"僉曰:"受命保城,惟全為功,今違命出戰,若喪師負國,死無益矣。"舒曰:"子以保城獲全為功,我以出戰克敵為功,請各行其志。"遂率眾出。僉謂其戰也,至陰平,以降胡烈。烈乘虛襲城,僉格鬥而死,魏人義之。
  • 9.    《三國志》卷二十八《鍾會傳》:使護軍胡烈等行前,攻破關城,得庫藏積穀。
  • 10.    《三國志》卷二十八《鍾會傳》:會乃進軍至涪,遣胡烈、田續、龐會等追維。艾進軍向成都,劉禪詣艾降,遣使敕維等令降於會。維至廣漢郪縣,令兵悉放器仗,送節傳於胡烈,便從東道詣會降。會上言曰:"賊姜維、張翼、廖化、董厥等逃死遁走,欲趣成都。臣輒遣司馬夏侯鹹、護軍胡烈等,經從劍閣,出新都、大渡截其前,參軍爰、將軍句安等躡其後,參軍皇甫闓、將軍王買等從涪南出衝其腹,臣據涪縣為東西勢援。維等所統步騎四五萬人,擐甲厲兵,塞川填谷,數百里中首尾相繼,憑恃其眾,方軌而西。臣敕鹹、闓等令分兵據勢,廣張羅罔,南杜走吳之道,西塞成都之路,北絕越逸之徑,四面雲集,首尾並進,蹊路斷絕,走伏無地。臣又手書申喻,開示生路,羣寇困逼,知命窮數盡,解甲投戈,面縛委質,印綬萬數,資器山積。”
  • 11.    《三國志》卷二十八《鄧艾傳》:鍾會、胡烈、師纂等皆白艾所作悖逆,變釁以結。詔書檻車徵艾。
  • 12.    裴松之注《三國志·卷二十八·魏書二十八·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引晉諸公贊曰:胡烈兒名淵,字世元,遵之孫也。
  • 13.    《三國志》卷二十八《鍾會傳》:所請羣官,悉閉著益州諸曹屋中,城門宮門皆閉,嚴兵圍守。會帳下督丘建本屬胡烈,烈薦之文王,會請以自隨,任愛之。建愍烈獨坐,啓會,使聽內一親兵出取飲食,諸牙門隨例各內一人。烈紿語親兵及疏與其子曰:"丘建密説消息,會已作大坑,白棓數千,欲悉呼外兵入,人賜白㡊,拜為散將,以次棓殺坑中。"諸牙門親兵亦鹹説此語,一夜傳相告,皆遍。或謂會:"可盡殺牙門騎督以上。"會猶豫未決。十八日日中,烈軍兵與烈兒雷鼓出門,諸軍兵不期皆鼓譟出,曾無督促之者,而爭先赴城。
  • 14.    常璩《華陽國志》卷七《劉後主志》:魏太后崩,會命諸將發喪,因欲誅之。諸將半入,而南安太守胡烈等知其謀,燒成都東門以襲殺會及維、張翼、後主太子璿等。
  • 15.    《晉書》卷二《文帝紀》:鍾會遂反於蜀,監軍衞瓘、右將軍胡烈攻會,斬之。
  • 16.    裴松之注《三國志·卷二十八·魏書二十八·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引晉諸公贊曰:淵小字鷂鴟,時年十八,既殺會救父,名震遠近。
  • 17.    《晉書·卷五十七·列傳第二十七》:鍾會之反也,烈與諸將皆被閉。烈子世元,時年十八,為士卒先,攻殺會,名馳遠近。
  • 18.    《三國志》卷四十八《孫休傳》:(永安七年)二月,鎮軍將軍陸抗、撫軍將軍步協、徵西將軍留平、建平太守盛曼,率眾圍蜀巴東守將羅憲。……(秋七月)魏使將軍胡烈步騎二萬侵西陵,以救羅憲,陸抗等引軍退。
  • 19.    《三國志》卷四十一《霍弋傳》裴松之注引《襄陽記》:吳聞鍾、鄧敗,百城無主,有兼蜀之志,而巴東固守,兵不得過,使步協率眾而西。憲臨江拒射,不能御,遣參軍楊宗突圍北出,告急安東將軍陳騫,又送文武印綬、任子詣晉王。協攻城,憲出與戰,大破其軍。孫休怒,復遣陸抗等帥眾三萬人增憲之圍。被攻凡六月日而救援不到,城中疾病大半。或説憲奔走之計,憲曰:"夫為人主,百姓所仰,危不能安,急而棄之,君子不為也,畢命於此矣。"陳騫言於晉王,遣荊州刺史胡烈救憲,抗等引退。
  • 20.    《晉書》卷三《武帝紀》:(泰始四年)冬十月,吳將施績入江夏,萬鬱寇襄陽。遣太尉義陽王望屯龍陂。荊州刺史胡烈擊敗鬱。
  • 21.    《晉書·卷五十七·列傳第二十七》:烈為秦州刺史,及涼州叛,烈屯於萬斛堆,為虜所圍,無援,遇害。
  • 22.    國學原典·史部·二十四史系列·晉書·卷三十五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9-04]
  • 23.    卷四十七 列傳第十七-晉書(唐)房玄齡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1-20]
  • 24.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魏詩卷十一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22-02-06]
  • 25.    《三國志·陳留王紀》:(鹹熙元年正月)鍾會反於蜀,為眾所討。……(五月)甲戌,改年。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