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唐諮

(三國時期將領)

鎖定
唐諮(生卒年不詳),利城(今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西)人,三國時期將領。
魏文帝黃初年間,利城郡推唐諮為主,起兵反魏,為魏軍所破,逃亡吳地,任前將軍,封侯、持節。後奉孫綝之命進入壽春救援諸葛誕,城陷後投降,被封為安遠將軍
全    名
唐諮
所處時代
三國時期
出生地
利城郡(今江蘇贛榆西)
主要成就
擒獲南海賊羅厲
官    職
前將軍(吳)、安遠將軍(魏)

唐諮人物生平

唐諮叛魏入吳

唐諮,是利城郡人。
魏黃初六年(225年)六月,利城郡兵蔡方起兵,殺太守徐質(一作徐箕),並推舉唐諮為主。曹魏遣屯騎校尉任福、步兵校尉段昭與青州刺史等諸軍共同討伐唐諮,最終平定利城,唐諮逃到海上,之後投靠了東吳。 [1-2] 

唐諮屢有功勞

賊帥董嗣憑藉險阻搶劫抄掠,豫章等地皆受其害。唐諮與吾粲以三千兵馬攻守數月,始終不能擊敗董嗣,最終董嗣被周魴設計誘殺。 [30] 
遊戲《三國羣英傳7》中的唐諮 遊戲《三國羣英傳7》中的唐諮
嘉禾四年(235年),廬陵賊李桓、路合、會稽東冶賊隨春、南海賊羅厲等一同起兵反吳,吳主孫權呂岱劉纂、唐諮等分部討擊。 [3] 
嘉禾五年(236年),唐諮擒殺羅厲,並將他的首級送到都城。 [3]  [4] 
赤烏二年(239年),蔣秘所領都督廖式起兵作亂,殺臨賀太守嚴綱,自稱平南將軍,與其弟廖潛攻打零陵、桂陽,搖動交州諸郡,眾有數萬人。孫權遣呂岱、唐諮等討伐廖式,一年多後,呂岱、唐諮擊破叛軍,斬殺廖式及其所設臨賀太守費楊等,郡縣平定。 [5-6] 
建興元年(252年)冬,曹魏發動東興之戰,三路攻打東吳,魏將胡遵諸葛誕等率眾七萬圍攻東興兩塢。吳太傅諸葛恪親自救援,並遣留贊呂據、唐諮、丁奉為前部。諸將沿着山向西面進發,丁奉乘船進擊,大破魏軍前屯,呂據等人也趕到,大破魏軍,殺傷數萬。 [7-8] 
太平元年(256年)八月,權臣孫峻用徵北大將軍文欽之計,遣文欽及驃騎將軍呂據、車騎將軍劉纂、鎮南將軍朱異、前將軍唐諮自江都入淮、泗,以圖青、徐二州。九月,孫峻去世,他的從弟孫綝代他統領朝政,並令呂據等回軍。呂據得知孫綝掌政後大怒,與唐諮、文欽等諸將連名共表薦滕胤為丞相,孫綝不從,以滕胤為大司馬。呂據引軍退還,決定討伐孫綝,孫綝派使者帶着詔書告喻文欽、劉纂、唐諮等人,讓他們合兵攻擊呂據。十月,孫綝派從兄孫憲與丁奉、施寬等逆擊呂據於江都,呂據事敗自殺。 [9]  [10]  [11] 
唐諮在東吳,官至將軍,封侯、持節 [2] 

唐諮迴歸曹魏

太平二年(257年),魏將諸葛誕起兵反抗司馬昭,舉壽春之地投降東吳,孫綝遣文欽、唐諮、全端全懌王祚等率步騎三萬救援諸葛誕。當時魏將王基督諸軍包圍壽春,圍勢未成,唐諮、文欽軍從壽春東北而來,憑藉山勢衝入壽春,曹魏諸將引兵逆擊,不能成功,唐諮等人順利進入城內。孫綝親自出兵,遣朱異為前部攻魏,朱異大敗而回,被孫綝斬殺。不久後,孫綝引兵退回建業,壽春孤立無援。 [12]  [13]  [23]  [25]  諸葛誕部將蔣班焦彝、吳將全端、全懌先後投降。 [26] 
太平三年(258年),文欽對諸葛誕、唐諮等人説:“蔣班、焦彝因為我軍不能突圍而出走,全端、全懌又率眾出降,現在正是敵人沒有防備的時候,可以與他們一戰了。”眾人都很贊同,於是製造出很多攻具,連續五、六天猛攻南圍,欲圖突圍而出。南圍諸軍站在高處,用發石車和火箭摧毀了諸葛誕軍的攻具,魏軍箭石如雨,諸葛誕軍死傷遍野,血盈塹壕,只得退回城內。不久後,諸葛誕殺死文欽,文欽的兒子文鴦文虎也投降了司馬昭,城中日漸飢困,諸葛誕、唐諮等人計窮力竭,再也無力抵抗。魏軍趁機對壽春發動猛攻,成功殺入城內,諸葛誕率其麾下從小城門逃走,卻被魏將胡奮擊殺。 [27] 
諸葛誕死後,唐諮、王祚、孫彌孫曼等皆面縛而降,司馬昭上表為他們封爵,並賜糧充飢,唐諮被拜為安遠將軍。當時投降的吳將都受到任命,人心悦服,東吳感念魏國的做法,也沒有誅戮他們的家屬。 [14]  [15]  [28] 
遊戲形象 遊戲形象
景元三年(262年)冬,司馬昭即將派大軍伐蜀,令青、徐、兗、豫、荊、揚諸州作船,並令唐諮作浮海大船,做出打算伐吳的樣子。 [16] 

唐諮人物評價

曹奐:“欽、諮逋罪,同惡相濟,帥其蝥賊,以入壽春,憑阻淮山,敢距王命。” [22] 
鍾會:“文欽、唐諮為國大害,叛主仇賊,還為戎首。” [24] 

唐諮官職爭議

《三國志·諸葛誕傳》記載唐諮在東吳官至左將軍。 [2] 
根據《三嗣主傳》、《孫峻傳》記載,太平元年(256年)唐諮任前將軍。 [9]  [10]  太平二年(257年)唐諮進入壽春城救援諸葛誕; [12]  次年城陷投降。 [14]  而吳將丁奉在太平二年(257年)被拜為左將軍,因此唐諮在吳可能並非官至左將軍。 [18] 

唐諮文學形象

小説《三國演義》中,唐諮生平與正史大同小異。東興之戰時,諸葛恪令丁奉引兵先行,並派呂據、唐諮、留贊各引一萬馬步兵分三路接應。 [17]  諸葛誕起兵時,孫綝令唐諮為先鋒,與全懌、全端等率軍救援壽春。 [19]  壽春陷落後,司馬昭用鍾會之計,將擒獲的吳人放回江東。唐諮畏懼孫綝,不敢回吳,因此降魏,得到司馬昭重用。 [20]  孫綝得知唐諮、全端等人降魏後,將他們的家眷盡皆處死。 [29]  後來司馬昭決定伐蜀,又用鍾會之計,令青、兗、豫、荊、揚等五處各造大船,又遣唐諮於登、萊等州傍海之處,拘集海船,做出伐吳的樣子,一方面牽制東吳,一方面為日後真正伐吳做準備。 [21] 
參考資料
  • 1.    《三國志·卷二·魏書二·文帝紀第二》:六年……六月,利成郡兵蔡方等以郡反,殺太守徐質。遣屯騎校尉任福、步兵校尉段昭與青州刺史討平之;其見脅略及亡命者,皆赦其罪。
  • 2.    《三國志·卷二十·魏書二十八·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唐諮本利城人。黃初中,利城郡反,殺太守徐箕,推諮為主。文帝遣諸軍討破之,諮走入海,遂亡至吳,官至左將軍,封侯、持節。
  • 3.    《三國志 卷六十 吳書十五 賀全呂周鍾離傳第十五》:嘉禾三年,權令岱領潘璋士眾,屯陸口,後徙蒲圻。四年,廬陵賊李桓、路合、會稽東冶賊隨春、南海賊羅厲等一時並起。權復詔岱督劉纂、唐諮等分部討擊,春即時首降,岱拜春偏將軍,使領其眾,遂為列將,桓、厲等皆見斬獲,傳首詣都。
  • 4.    《三國志 卷四十七 吳書二 吳主傳第二》:五年春,鑄大錢,一當五百。詔使吏民輸銅,計銅畀直。設盜鑄之科。二月,武昌言甘露降於禮賓殿。輔吳將軍張昭卒。中郎將吾粲獲李桓,將軍唐諮獲羅厲等。自十月不雨,至於夏。冬十月,彗星見於東方。鄱陽賊彭旦等為亂。
  • 5.    《三國志 卷六十 吳書十五 賀全呂周鍾離傳第十五》:潘濬卒,岱代濬領荊州文書,與陸遜並在武昌,故督蒲圻。頃之,廖式作亂,攻圍城邑,零陵、蒼梧、鬱林諸郡騷擾,岱自表輒行,星夜兼路。權遣使追拜岱交州牧,及遣諸將唐諮等駱驛相繼,攻討一年破之,斬式及遣諸所偽署臨賀太守費楊等,並其支黨,郡縣悉平,復還武昌。
  • 6.    《三國志 卷四十七 吳書二 吳主傳第二》:二年……冬十月,將軍蔣秘南討夷賊。秘所領都督廖式殺臨賀太守嚴綱等,自稱平南將軍,與弟潛共攻零陵、桂陽,及搖動交州、蒼梧、鬱林諸郡,眾數萬人。遣將軍呂岱、唐諮討之,歲餘皆破。
  • 7.    《三國志 卷六十四 吳書十九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恪以建興元年十月會眾於東興,更作大堤,左右結山俠築兩城,各留千人,使全端、留略守之,引軍而還。魏以吳軍入其疆土,恥於受侮,命大將胡遵、諸葛誕等率眾七萬,欲攻圍兩塢,圖壞堤遏。恪興軍四萬,晨夜赴救。遵等敕其諸軍作浮橋度,陳於堤上,分兵攻兩城。城在高峻,不可卒拔。恪遣將軍留贊、呂據、唐諮、丁奉為前部。時天寒雪,魏諸將會飲,見贊等兵少,而解置鎧甲,不持矛戟。但兜鍪刀楯,倮身緣遏,大笑之,不即嚴兵。兵得上,便鼓譟亂斫。魏軍驚擾散走,爭渡浮橋,橋壞絕,自投於水,更相蹈藉。樂安太守桓嘉等同時並沒,死者數萬。故叛將韓綜為魏前軍督,亦斬之。獲車乘牛馬驢騾各數千,資器山積,振旅而歸。
  • 8.    《三國志 卷五十五 吳書十 程黃韓蔣周陳董甘凌徐潘丁傳第十》:魏遣諸葛誕、胡遵等攻東興,諸葛恪率軍拒之。諸將皆曰:"敵聞太傅自來,上岸必遁走。"奉獨曰:"不然。彼動其境內,悉許、洛兵大舉而來,必有成規,豈虛還哉?無恃敵之不至,恃吾有以勝之。"及恪上岸,奉與將軍唐諮、呂據、留贊等,俱從山西上。奉曰:"今諸軍行遲,若敵據便地,則難與爭鋒矣。"乃闢諸軍使下道,帥麾下三千人徑進。時北風,奉舉帆二日至,遂據徐塘。天寒雪,敵諸將置酒高會,奉見其前部兵少,相謂曰:"取封侯爵賞,正在今日!"乃使兵解鎧著胄,持短兵。敵人從而笑焉,不為設備。奉縱兵斫之,大破敵前屯。會據等至,魏軍遂潰。
  • 9.    《三國志 卷四十八 吳書三 三嗣主傳第三》:太平元年春二月朔,建業火。峻用徵北大將軍文欽計,將徵魏。八月,先遣欽及驃騎將軍呂據、車騎將軍劉纂、鎮南將軍朱異、前將軍唐諮軍自江都入淮、泗。九月丁亥,峻卒,以從弟偏將軍綝為侍中、武衞將軍,領中外諸軍事,召還據等。據聞綝代峻,大怒。己丑,大司馬呂岱卒。壬辰,太白犯南鬥。據、欽、諮等表薦衞將軍滕胤為丞相,綝不聽。癸卯,更以胤為大司馬,代呂岱駐武昌。據引兵還,欲討綝。綝遣使以詔書告喻欽、諮等,使取據。冬十月丁未,遣孫憲及丁奉、施寬等以舟兵逆據於江都,遣將軍劉丞督步騎攻胤。胤兵敗夷滅。己酉,大赦,改年。辛亥,獲呂據於新州。
  • 10.    《三國志 卷六十四 吳書十九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其明年,文欽説峻徵魏,峻使欽與呂據、車騎將軍劉纂、鎮南將軍朱異、前將軍唐諮自江都入淮、泗,以圖青、徐。峻與胤至石頭,因餞之,領從者百許人入據營。據御軍齊整,峻惡之,稱心痛去,遂夢為諸葛恪所擊,恐懼發病死,時年三十八,以後事付綝。孫綝字子通,與峻同祖。綝父綽為安民都尉。綝始為偏將軍,及峻死,為侍中武衞將軍,領中外諸軍事,代知朝政。呂據聞之大恐,與諸督將連名,共表薦滕胤為丞相,綝更以胤為大司馬,代呂岱駐武昌。據引兵還,使人報胤,欲共廢綝。綝聞之,遣從兄慮將兵逆據於江都,使中使敕文欽、劉纂、唐諮等合眾擊據,遣侍中左將軍華融、中書丞丁晏告胤取據,並喻胤宜速去意。
  • 11.    《三國志 卷五十六 吳書十一 朱治朱然呂範朱桓傳第十一》:太平元年,帥師侵魏,未及淮,聞孫峻死,以從弟綝自代,據大怒,引軍還,欲廢綝。綝聞之,使中書奉詔,詔文欽、劉纂、唐諮等使取據,又遣從兄憲以都下兵逆據於江都。左右勸據降魏,據曰:"恥為叛臣。"遂自殺。夷三族。
  • 12.    《三國志 卷四十八 吳書三 三嗣主傳第三》:二年……五月,魏徵東大將軍諸葛誕以淮南之眾保壽春城,遣將軍朱成稱臣上疏,又遣子靚、長史吳綱諸牙門子弟為質。六月,使文欽、唐諮、全端等步騎三萬救誕。朱異自虎林率眾襲夏口,夏口督孫壹奔魏。秋七月,綝率眾救壽春,次於鑊裏,朱異至自夏口,綝使異為前部督,與丁奉等將介士五萬解圍。八月,會稽南部反,殺都尉。鄱陽、新都民為亂,廷尉丁密、步兵校尉鄭胄、將軍鍾離牧率軍討之。朱異以軍士乏食引還,綝大怒,九月朔己巳,殺異於鑊裏。辛未,綝自鑊裏還建業。甲申,大赦。
  • 13.    《三國志 卷六十四 吳書十九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魏大將軍諸葛誕舉壽春叛,保城請降。吳遣文欽、唐諮、全端、全懌等帥三萬人救之。魏鎮南將軍王基圍誕,欽等突圍入城。魏悉中外軍二十餘萬增誕之圍。朱異帥三萬人屯安豐城,為文欽勢。魏兗州刺史州泰拒異於陽淵,異敗退,為泰所追,死傷二千人。綝於是大發卒出屯鑊裏,復遣異率將軍丁奉、黎斐等五萬人攻魏,留輜重於都陸。異屯黎漿,遣將軍任度、張震等募勇敢六千人,於屯西六里為浮橋夜渡,築偃月壘。為魏監軍石苞及州泰所破,軍卻退就高。異復作車箱圍趣五木城。苞、泰攻異,異敗歸,而魏太山太守胡烈以奇兵五千詭道襲都陸,盡焚異資糧。綝授兵三萬人使異死戰,異不從,綝斬之於鑊裏,而遣弟恩救,會誕敗引還。綝既不能拔出誕,而喪敗士眾,自戮名將,莫不怨之。綝以孫亮始親政事,多所難問,甚懼。還建業,稱疾不朝,築室於朱雀橋南,使弟威遠將軍據入蒼龍宿衞,弟武衞將軍恩、偏將軍幹、長水校尉闓分屯諸營,欲以專朝自固。
  • 14.    《晉書 卷二 帝紀第二》:三年春正月壬寅,誕、欽等出攻長圍,諸軍逆擊,走之。初,誕、欽內不相協,及至窮蹙,轉相疑貳。會欽計事與誕忤,誕手刃殺欽。欽子鴦攻誕,不克,逾城降。以為將軍,封侯,使鴦巡城而呼。帝見城上持弓者不發,謂諸將曰:"可攻矣!"二月乙酉,攻而拔之,斬誕,夷三族。吳將唐諮、孫曼、孫彌、徐韶等帥其屬皆降,表加爵位,稟其餒疾。
  • 15.    《三國志·卷二十·魏書二十八·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誕、欽屠戮,諮亦生禽,三叛皆獲,天下快焉。拜諮安遠將軍,其餘裨將鹹假號位,吳眾悦服。江東感之,皆不誅其家。其淮南將吏士民諸為誕所脅略者,惟誅其首逆,餘皆赦之。聽鴦、虎收斂欽喪,給其車牛,致葬舊墓。
  • 16.    《三國志·卷二十·魏書二十八·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文王以蜀大將姜維屢擾邊陲,料蜀國小民疲,資力單竭,欲大舉圖蜀。惟會亦以為蜀可取,豫共籌度地形,考論事勢。景元三年冬,以會為鎮西將軍、假節都督關中諸軍事。文王敕青、徐、兗、豫、荊、揚諸州,並使作船,又令唐諮作浮海大船,外為將伐吳者。
  • 17.    三國演義(第108回)國學子部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3-11-04]
  • 18.    《三國志 卷五十五 吳書十 程黃韓蔣周陳董甘凌徐潘丁傳第十》:太平二年,魏大將軍諸葛誕據壽春來降,魏人圍之。遣朱異、唐諮等往救,復使奉與黎斐解圍。奉為先登,屯於黎漿,力戰有功,拜左將軍。
  • 19.    三國演義(第111回)國學子部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3-11-04]
  • 20.    國學子部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3-11-04]
  • 21.    三國演義(第115回)國學子部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3-11-04]
  • 22.    卷二 帝紀第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1-04]
  • 23.    《晉書 卷二 帝紀第二》:吳使文欽、唐諮、全端、全懌等三萬餘人來救誕,諸將逆擊,不能御。將軍李廣臨敵不進,泰山太守常時稱疾不出,並斬之以徇。八月,吳將朱異帥兵萬餘人,留輜重於都陸,輕兵至黎漿。監軍石苞、兗州刺史州泰御之,異退。泰山太守胡烈以奇兵襲都陸,焚其糧運。苞、泰復進擊異,大破之。異之餘卒餒甚,食葛葉而遁,吳人殺異。
  • 24.    卷二十八 魏書二十八 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1-06]
  • 25.    《三國志·卷二十·魏書二十八·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吳人大喜,遣將全懌、全端、唐諮、王祚等,率三萬眾,密與文欽俱來應誕。以誕為左都護、假節、大司徒、驃騎將軍、青州牧、壽春侯。是時鎮南將軍王基始至,督諸軍圍壽春,未合。諮、欽等從城東北,因山乘險,得將其眾突入城。六月,車駕東征,至項。大將軍司馬文王督中外諸軍二十六萬眾,臨淮討之。大將軍屯丘頭。使基及安東將軍陳騫等四面合圍,表裏再重,塹壘甚峻。又使監軍石苞、兗州刺史州泰等,簡鋭卒為遊軍,備外寇。欽等數出犯圍,逆擊走之。吳將朱異再以大眾來迎誕等,渡黎漿水,泰等逆與戰,每摧其鋒。孫綝以異戰不進,怒而殺之。城中食轉少,外救不至,眾無所恃。
  • 26.    裴松之注《三國志·卷二十·魏書二十八·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將軍蔣班、焦彝,皆誕爪牙計事者也,棄誕,逾城自歸大將軍。【漢晉春秋曰:蔣班、焦彝言於諸葛誕曰:"朱異等以大眾來而不能進,孫綝殺異而歸江東,外以發兵為名,而內實坐須成敗,其歸可見矣。今宜及眾心尚固,士卒思用,併力決死,攻其一面,雖不能盡克,猶可有全者。"文欽曰:"江東乘戰勝之威久矣,未有難北方者也。況公今舉十餘萬之眾內附,而欽與全端等皆同居死地,父子兄弟盡在江表,就孫綝不欲,主上及其親戚豈肯聽乎?且中國無歲無事,軍民並疲,今守我一年,勢力已因,異圖生心,變故將起,以往準今,可計日而望也。"班、彝固勸之,欽怒,而誕欲殺班。二人懼,且知誕之必敗也,十一月,乃相攜而降。】大將軍乃使反間,以奇變説全懌等,懌等率眾數千人開門來出。城中震懼,不知所為。
  • 27.    裴松之注《三國志·卷二十·魏書二十八·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三年正月,誕、欽、諮等大為攻具,晝夜五六日攻南圍,欲決圍而出。【漢晉春秋曰:文欽曰:"蔣班、焦彝謂我不能出而走,全端、全懌又率眾逆降,此敵無備之時也,可以戰矣。"誕及唐諮等皆以為然,遂共悉眾出攻。】圍上諸軍,臨高以發石車火箭逆燒破其攻具,弩矢及石雨下,死傷者蔽地,血流盈塹。復還入城,城內食轉竭,降出者數萬口。欽欲盡出北方人,省食,與吳人堅守,誕不聽,由是爭恨。欽素與誕有隙,徒以計合,事急愈相疑。欽見誕計事,誕遂殺欽。欽子鴦及虎將兵在小城中,聞欽死,勒兵馳赴之,眾不為用。鴦、虎單走,逾城出,自歸大將軍。軍吏請誅之,大將軍令曰:"欽之罪不容誅,其子固應當戮,然鴦、虎以窮歸命,且城未拔,殺之是堅其心也。"乃赦鴦、虎,使將兵數百騎馳巡城,呼語城內雲:"文欽之子猶不見殺,其餘何懼?"表鴦、虎為將軍,各賜爵關內侯。城內喜且擾,又日飢困,誕、諮等智力窮。大將軍乃自臨圍,四面進兵,同時鼓譟登城,城內無敢動者。誕窘急,單乘馬,將其麾下突小城門出。大將軍司馬胡奮部兵逆擊,斬誕,傳首,夷三族。
  • 28.    《三國志·卷二十·魏書二十八·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唐諮、王祚及諸裨將皆面縛降,吳兵萬眾,器仗軍實山積。
  • 29.    三國演義(第113回)國學子部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3-11-06]
  • 30.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六十 吳書十五 賀全呂周鍾離傳第十五》:賊帥董嗣負阻劫鈔,豫章、臨川並受其害。【臣松之案:孫亮太平二年始立臨川郡,是時未有臨川。】吾粲、唐諮嘗以三千兵攻守,連月不能拔。魴表乞罷兵,得以便宜從事。魴遣間諜,授以方策,誘狙殺嗣。嗣弟怖懼,詣武昌降於陸遜,乞出平地,自改為善,由是數郡無復憂惕。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