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濡須塢

鎖定
濡須口,漢語詞語,讀音rú xū wù,意思是實指濡須山和七寶山之間的水口。濡須山在今含山縣東關鎮境,臨河設關謂東關;七寶山在今無為縣黃龍鄉境,臨河設關謂西關。兩山對峙,形勢險要,為巢湖的出口,曾為吳魏相爭的古戰場。
中文名
濡須塢
讀    音
rú xū wù

目錄

濡須塢出處

《三國志·吳志·吳主傳》:“﹝ 建安 ﹞十六年, 權 徙治 秣陵 。明年,城 石頭 ,改 秣陵 為 建業 。聞 曹公 將來侵,作 濡須塢 。” 清 錢謙益 《刑部尚書沉公神道碑》:“仿 曹操 之開 芍陂 , 孫權 之立 濡須塢 以足餉。”
建安十七年,曹操起軍四十萬欲報赤壁之仇,孫權大驚商議拒敵之策,人報長史張紘病故有哀書勸孫權遷居秣陵,言秣陵山川有帝王之氣,遂命遷至建鄴(今南京),築石頭城。呂蒙進曰:“曹操兵來,可於濡須水口築塢以拒之。”遂差軍數萬築濡須塢。建安十八年和三國魏黃初四年的兩次濡須口之戰就發生在此地,兩次戰爭均以曹軍無功而返告終。濡須塢,吳軍於濡須水口所築之塢,乃東關。今含山縣東關鎮。

濡須塢解釋

堡塢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