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簡稱“豫”,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鄭州,位於中國中部,河南省界於北緯31°23'-36°22',東經110°21'-116°39'之間,東接安徽、山東,北接河北、山西,西連陝西,南臨湖北,總面積16.7萬平方千米。河南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稱,是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
[1-2]
河南地處“天下之中”,是夏商周三代文明的核心區。
[136]
從炎黃五帝的傳説和遺蹟,到夏商周三代的都邑,都在以洛陽為中心、由黃河洛河哺育的河洛地區。歷史上,先後有20多個朝代200多位帝王在河南建都興業。
[148]
目錄
河南歷史沿革
編輯河南地名由來
河南建置沿革
河南地處黃河中下游,是中國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至遲在50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裏生息和繁衍。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崗文化時期,這裏就產生了農業、畜牧業和製陶等手工業;到了4000多年前的龍山文化中晚期,中原進入了石、銅器並用時代,產生了私有制和階級的萌芽。
夏朝時期,夏朝在中原地區建立。
商朝時期,先後定都於亳、西亳(今洛陽)
[126]
、囂、相、邢、殷和朝歌等地。
西周,周成王營建都城成周洛邑。
東周,定都洛邑(今洛陽)。
東漢,劉秀定都洛陽。東漢末期,遷都許昌。
曹魏,曹操定都洛陽,末期遷都許昌。
西晉,司馬炎定都洛陽。
北魏統一後,孝文帝遷都洛陽。
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均定都安陽。
隋朝,以洛陽為東都,在河南設立河南郡、滎陽郡、陳留郡、梁郡等郡。
炎黃二帝(2張)
五代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均定都於開封、洛陽。
北宋定都開封,以開封府(今開封)為東京、以河南府(今洛陽)為西京、以應天府(今商丘)為南京。
南宋,趙構定都南京應天府(今商丘)繼承了宋朝皇位,為了延續宋朝皇統和法統,定國號仍為宋,史稱南宋。
金朝貞祐二年(1214年),遷都開封,末期遷都商丘。宋、金劃淮河而治之後,河南省淮河以南地區屬南宋。
元朝,在河南境內設置河南江北行省,開封為省會。
清朝,基本沿襲了明朝區劃。
中華民國時期,1913年,設立豫東道,豫西道,豫北道,豫南道,洛陽曾是吳佩孚的基地。1926年(民國十五年),馮玉祥參加北伐戰爭,進駐河南。1928年(民國十七年),張國燾、徐向前等在大別山區開闢鄂豫皖革命根據地,信陽新縣是根據地的首府。1930年(民國十九年)5月,河南省會駐地從開封市移駐商丘市。同年10月6日,河南省會駐地由商丘市遷駐開封市。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一二八事變後,中華民國遷都洛陽。1938年,中國共產黨領導豫東人民建立水東抗日根據地,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彭雪楓等無產階級革命家開闢豫皖蘇抗日根據地,商丘永城為根據地的首府,1944年,根據中央開闢河南經略中原的指示,冀魯豫軍區派兵南下援助水東抗日根據地,開闢水西抗日根據地,和其他部隊一起實現控制中原的目標,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
[93]
[99]
1946年12月12日,以水東軍分區等為基礎組建豫皖蘇軍區,1948年5月9日,中原軍區成立,1949年1月10日,淮海戰役勝利結束,河南全境解放。
[95]
1949年3月7日,中原臨時人民政府成立。
[96]
1949年8月,黃河以北地區成立平原省,省會駐新鄉市,河南省保留黃河以南地區。1952年11月,撤銷平原省,其行政區域大部分併入河南省。1954年10月,河南省會駐地從開封市遷駐鄭州市。
[8-13]
2021年3月,國務院批覆同意撤銷縣級偃師市,設立洛陽市偃師區,以原偃師市的行政區域為偃師區的行政區域,偃師區人民政府駐槐新街道民主路27號;撤銷孟津縣、洛陽市吉利區,設立洛陽市孟津區,以原孟津縣、吉利區的行政區域為孟津區的行政區域,孟津區人民政府駐城關鎮桂花大道328號。
[74]
河南行政區劃
編輯省轄市 | 區號 | 車牌 | 市轄區、縣級市、縣 | |||||
---|---|---|---|---|---|---|---|---|
0371 | ||||||||
0371 | 豫B | |||||||
0379 | ||||||||
0375 | 豫D | |||||||
0372 | 豫E | |||||||
0392 | 豫F | |||||||
0373 | 豫G | |||||||
0391 | 豫H | |||||||
0393 | 豫J | |||||||
0374 | 豫K | |||||||
0395 | 豫L | |||||||
0398 | 豫M | |||||||
0370 | 豫N | |||||||
0394 | 豫P | |||||||
0396 | 豫Q | |||||||
0377 | 豫R | |||||||
0376 | 豫S | |||||||
0391 | 豫U |
河南地理環境
編輯河南位置境域
河南省位於華北平原南部的黃河中下游地區。地理座標:西起東經110°21′,東至東經116°39′,跨經度6°18′,直線距離約580千米;南自北緯31°23′,北到北緯36°22′,跨緯度4°59′,直線距離約550千米。東連山東、安徽,西鄰陝西,北與河北、山西相接,南臨湖北;全省總面積16.7萬平方公里。
[1-2]
河南地形地貌
河南省地勢呈望北向南、承東啓西之勢,地勢西高東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別山沿省界呈半環形分佈;中、東部為黃淮海沖積平原;西南部為南陽盆地。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別佔總面積的55.7%、26.6%、17.7%。靈寶市境內的老鴉岔為全省最高峯,海拔2413.8米;海拔最低處在固始縣淮河出省處,僅23.2米。
[2]
河南氣候特徵
河南省大部分地處暖温帶,南部跨亞熱帶,屬北亞熱帶向暖温帶過渡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同時還具有自東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氣候過渡的特徵,具有四季分明、雨熱同期、複雜多樣和氣象災害頻繁的特點。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氣温為10.5~16.7℃,年均降水量407.7~1295.8毫米,降雨以6~8月份最多,年均日照1285.7~2292.9小時,全年無霜期201~285天,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
[2]
河南水文概況
河南省地跨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河南省內河流大多發源於西部、西北部和東南部山區,流域面積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560條。全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403.5億立方米、居全國第19位;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約383立方米,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2]
河南自然資源
編輯河南水資源
河南省內河流大多發源於西部、西北部和東南部,境內有1500多條主幹河流縱橫交錯,其中流域面積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493條。河南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405億立方米,常年人均水資源擁有量440立方米。河南省水力資源藴藏量490.5萬千瓦,可供開發量315萬千瓦。河南是國家特大型水利重點工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地、主要受水地以及輸水總乾渠工程渠首所在地,開通以來河南段常年平均受水量達8.7億立方米。
河南植物資源
河南省植物兼有南北種類,維管植物有198科、1142屬、3979種,佔全國維管植物的10%,其中蕨類植物29科、70屬、205種及變種多裸子植物10科、28屬、74種及變種多被子植物159科、1044屬、3670種及變種,其中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63種,省級保護植物64種,它們共同組成了河南的植物區系。
[19]
河南動物資源
河南省已知動物3500多種,其中原生動物51種,多孔動物和腔腸動物6種,扁形動物10種,線形動物23種,環節動物10種,軟體動物17種,節肢動物2500餘種,魚類110種,兩棲類19種,爬行類37種,鳥類300餘種,哺乳類72種,大部分種類有重要經濟價值,少部分對農、林業生產和人類健康有很大危害。
河南動物的地理分佈成分屬古北界和東洋界,按“中國自然區劃分類單位”制定的原則,河南動物區劃分為2個區、6個省,全省兩棲類19種,屬東洋界的12種,佔總種數的63.1%;古北界7種,佔總種數的36.8%。爬行動物37種中,屬古北界的5種,佔總種數的13.5%;古北界和東洋界的共有種計8種,佔總種數的21.6%;東洋界24種,佔總種數的64.9%,哺乳動物72種,除廣佈種外,屬古北界26種,佔總種數的52%;東洋界24種,佔總種數的48%。
[20]
濟源太行山中國豹通過影像累計辨識個體不少於6只。
[21]
河南林業資源
2017年,河南省共營造林481.67千公頃,其中人工造林126.28千公頃。年末共有自然保護區30個,面積762千公頃,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3個。森林公園118個,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31個。森林覆蓋率24.53%。
[18]
河南礦產資源
2014年,河南省發現的礦種142種,已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種109種,已開發利用的礦產93種。其中:能源礦產6種,金屬礦產23種,非金屬礦產62種,水氣礦產2種。優勢礦產可歸納為煤、石油、天然氣“三大能源礦產”,鉬、金、鋁、銀“四大金屬礦產”,天然鹼、鹽礦、耐火粘土、藍石棉、珍珠岩、水泥灰岩、石英砂岩“七大非金屬礦產”。在已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中,居全國首位的有11種,居前3位的有32種,居前5位的有58種。其中煤炭保有儲量居全國第8位,石油居第12位,天然氣居第17位。
[2]
截至2017年末,河南境內已發現的礦種144種,已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種110種,已開發利用的礦種93種。已開發利用的礦種中,能源礦產6種,金屬礦產23種,非金屬礦產62種,水氣礦產2種。全年新發現大中型礦產地11處。
[18]
河南人口
編輯河南人口數量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2020年11月1日零時河南省的常住人口為99365519人,
[80]
[107]
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94023567人相比,十年共增加5341952人,增長5.68%。
[80]
全省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31782693户,集體户1442292户,家庭户人口為90744073人,集體户人口為8621446人,平均每個家庭户的人口為2.86人。
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55078554人,
[81]
佔55.43%;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44286965人,佔44.57%。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城鎮人口增加18858787人,鄉村人口減少13523207人,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6.91個百分點。
2021年末,河南省常住人口9883萬人,全年淨增-58萬人,
[120]
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579萬人,鄉村常住人口4304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6.45%,比上年末提高1.02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79.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8.00‰;死亡人口73.0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36‰;自然增加人口6.3萬人,自然增長率為0.64‰。
[113]
年度 | 常住人口 | 家庭户數 | 平均每家庭户人口 | 少數民族人口占比 | 城鎮人口 | 城市化率 |
---|---|---|---|---|---|---|
2020 | 2.86人 | 1.16% | 5507萬人 | |||
2019 | - | - | - | 5129萬人 | 53.21% | |
2018 | 9605萬人 | - | - | - | 4967萬人 | 51.71% |
2015 | 9480萬人 | 2770萬户 | 3.4人 | - | 4441萬人 | 46.85% |
2010 | 9402萬人 | 2592萬户 | 3.47人 | 1.2% | - | - |
2005 | 9371萬人 | 2732萬户 | 3.42人 | 1.18% | 2872萬人 | 30.65% |
2000 | 9256萬人 | 2479萬户 | 3.7人 | 1.22% | 2147萬人 | 23.2% |
河南民族構成
截止2020年11月,河南全省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98210038人,佔98.84%;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155481人,佔1.16%。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5314754人,增長5.72%;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27198人,增長2.41%。河南少數民族人口分佈於全省158個縣(市、區),呈大分散、小聚居的顯著特徵
[23]
。
河南政治
編輯書記 | 樓陽生
[83-84]
| |
副書記 | ||
省委常委 | ||
主任 | 樓陽生
[88]
| |
副主任 | ||
秘書長 | 吉炳偉
[24]
| |
省長 | 王凱
[87]
| |
副省長 | ||
秘書長 | 劉世偉
[77]
| |
主席 | ||
副主席 | ||
秘書長 | 汪中山
[29]
|
河南經濟
編輯河南綜合
2020年
2020年,河南全省實現生產總值54997.0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353.74億元,增長2.2%;第二產業增加值22875.33億元,增長0.7%;第三產業增加值26768.01億元,增長1.6%。
[5]
2021年
2021年,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全省地區生產總值58887.41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3%,兩年平均增長3.6%;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5620.82億元、24331.65億元、28934.9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4%、4.1%、8.1%。
[113]
經濟運行特點:一是增速雖仍低於全國但整體差距收窄。全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與全國差距較一季度分別縮小1.1、4.9、10.6、1.6個百分點。二是經濟總量接近6萬億。自2005年河南地區生產總值邁上萬億元台階後,用五年邁上2萬億元台階,再用三個三年接連“進階”,相繼邁上3、4、5萬億元三個台階,2021年生產總值5.89萬億元,已接近6萬億元。三是部分指標增速超過全國。全年全省工業投資、進出口總值增速分別高於全國0.3、1.5個百分點。
[116]
2021年,河南省財政總收入6611.24億元,比上年增長5.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347.38億元,增長4.3%,其中税收收入2842.52億元,增長2.8%,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65.4%。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419.86億元,增長0.5%。
[113]
2021年末,河南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82430.22億元,比上年末增長7.8%,其中境內住户存款餘額51767.01億元,增長12.4%;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69444.62億元,增長10.5%,其中境內住户貸款餘額29120.01億元,增長11.6%。
[113]
全省GDP為58887.41億元,同比增長6.3%
全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58887.41億元,比上年增長6.3%,兩年平均增長3.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620.82億元,比上年增長6.4%;第二產業增加值24331.65億元,增長4.1%;第三產業增加值28934.93億元,增長8.1%。
三次產業結構為9.5∶41.3∶49.1。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9410元,比上年增長6.4%。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988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579萬人,鄉村常住人口4304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6.45%,比上年末提高1.02個百分點。
全年出生人口79.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8.00‰;死亡人口73.0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36‰;自然增加人口6.3萬人,自然增長率為0.64‰。
全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25.39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40.46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7.63萬人,新增返鄉下鄉創業20.23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總量3134.33萬人,其中省內轉移1878.36萬人,省外輸出1255.97萬人。
全年全省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9%,商品零售價格上漲1.5%,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7.8%。
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9.5%,農產品生產者價格下降2.0%。
全年全省糧食種植面積10772.31千公頃,比上年增加33.52千公頃,全年全省糧食產量6544.19萬噸,比上年減少281.61萬噸,減產4.1%。
全年全省油料產量657.28萬噸,比上年減產2.3%。全年全省豬牛羊禽肉總產量641.17萬噸,比上年增長19.1%。
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5%
《公報》顯示,全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下同)比上年增長4.5%。其中,第一產業投資下降10.4%,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1.6%,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4%。基礎設施投資增長0.3%,民間投資增長4.4%,工業投資增長11.7%。
全年全省房地產開發投資7874.35億元,比上年增長1.2%。全年全省億元及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在建項目10324個,完成投資比上年增長7.0%。
全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381.70億元,比上年增長8.3%。分城鄉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0029.82億元,增長8.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4351.89億元,增長8.0%。
全年全省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0.6%,石油及製品類增長11.0%,汽車類增長5.9%。
全年全省網上零售額2948.2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2426.4億元,增長10.1%。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8.1%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11元,比上年增長8.1%。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95元,增長6.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33元,增長8.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為2.12,比上年縮小0.04。
河南第一產業
河南省耕地面積為687.1萬公頃,名列中國第2。總播種面積達1207萬公頃,其中主要是種植糧食作物,是全國糧食產量超過3000萬噸大關的3個省區之一。河南省小麥種植面積大,佔糧播面積的54%,產量一直佔全國的20%以上,高居全國第一。玉米是僅次於小麥的河南省第2大糧食作物,薯類作物是河南第3大類糧食作物。水稻是河南省的第4大糧食作物,種植面積佔全省糧播面積的4%,其產量佔總產量的8%。河南是我國大豆的主要產區之一,是我國第2產豆大省。河南是我國主要產棉區之一,棉花總產量居全國第2位,煙葉總產量一直居全國第1,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煙葉生產基地。河南油料作物的生產主要包括花生、油菜籽和芝麻,其播料播種面積和產量列全國各省區第3位。1990年10月,中國鄭州糧食批發市場經中國國務院批准正式成立,1993年,鄭州商品交易所成立。“鄭州價格”的產生結束了中國沒有糧油批發價格的歷史,逐漸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糧食市場的“晴雨表”。
河南糧食總產量佔到中國的近十分之一,小麥總產量更佔全國的四分之一多,花生、芝麻產量均居全國第1,蔬菜及食用菌產量居全國第3。作為中國重要的畜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河南牛、豬、禽飼養量以及禽、蛋、肉、奶產量均居中國前4位。河南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轉化,成為全國第1的糧食轉化加工大省、第1肉製品大省、第1肉牛大省。中國市場1/2的火腿腸、1/3的方便麪、1/4的饅頭、3/5的湯圓、7/10的水餃產自河南。
[30]
2018年,河南省糧食種植面積10906.08千公頃,河南省糧食產量6648.91萬噸,棉花產量3.79萬噸,油料產量631.03萬噸。蔬菜及食用菌產量7260.67萬噸,瓜果類農作物產量1585.37萬噸。
[31]
2021年,河南省糧食種植面積10772.31千公頃,比上年增加33.52千公頃,其中小麥種植面積5690.69千公頃,增加17.02千公頃;玉米種植面積3853.33千公頃,增加34.32千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604.37千公頃,增加6.83千公頃,其中花生種植面積1292.93千公頃,增加31.09千公頃。蔬菜種植面積1758.07千公頃,增加4.29千公頃。河南省糧食產量6544.19萬噸,比上年減少281.61萬噸,減產4.1%。其中,夏糧產量3803.19萬噸,增產1.3%;秋糧產量2741.00萬噸,減產10.8%。小麥產量3802.81萬噸,增產1.3%;玉米產量2051.73萬噸,減產12.4%。
[113]
2021年,河南省油料產量657.28萬噸,比上年減產2.3%,其中花生產量588.21萬噸,減產1.1%。蔬菜產量7428.99萬噸,減產0.1%。食用菌產量178.16萬噸,增產0.4%。瓜果產量1459.49萬噸,減產6.5%。
[113]
2021年,河南省豬牛羊禽肉總產量641.17萬噸,比上年增長19.1%。其中,豬肉產量426.78萬噸,增長31.4%;牛肉產量35.53萬噸,下降3.2%;羊肉產量28.87萬噸,增長0.8%;禽肉產量149.98萬噸,增長1.3%。禽蛋產量446.42萬噸,下降0.7%。牛奶產量212.15萬噸,增長1.0%。年末生豬存欄4392.29萬頭,比上年末增長13.0%;全年生豬出欄5802.77萬頭,比上年增長34.6%。
[113]
河南第二產業
- 工業
河南工業經濟總量穩居全國第5位、中西部省份第1位,
[32]
新中國成立初期至21世紀前10年,河南工業結構以冶金、化學、建材、輕紡、能源等傳統行業為主。進入21世紀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全省大力發展高技術產業和先進製造業,積極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不斷向中高端邁進。手機、盾構機等產品產量躋身世界前列,礦山機械、起重機等加快追趕國際先進水平。
[33]
汽車工業是河南省的支柱產業之一,宇通、少林、日產和海馬等“河南製造”的各類車輛奔馳在大街小巷,尤其是宇通客車,已經佔據全國大客車行業四分之一的市場份額。
[34]
中國第一台大型拖拉機、第一台大型球磨機、第一台高速柴油機、第一台液壓支架、第一顆人造金剛石、第一塊浮法玻璃、第一張簾子布、第一輛純電動客車、第一台隧道盾構機由河南製造。
[32]
2017年,河南省全部工業增加值18807.16億元,比上年增長7.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0%。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5.6%;集體企業增長7.3%,股份制企業增長8.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7.6%;私營企業增長6.0%。分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增長3.9%,製造業增長8.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4.3%。
2017年末發電裝機容量7992.58萬千瓦,比上年末增長10.7%。其中,火電裝機容量6601.29萬千瓦,增長3.5%;水電裝機容量399.04萬千瓦,與上年末持平;併網風電裝機容量233.07萬千瓦,增長124.0%;併網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703.46萬千瓦,增長147.4%。
2017年,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80605.71億元,比上年增長9.1%;利潤總額5272.37億元,增長8.5%。
2017年,河南省產業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3.3%,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64.9%;主營業務收入54838.93億元,增長16.0%;利潤總額3254.49億元,增長19.1%。
2021年,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3%。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2.3%;股份制企業增長4.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18.0%;私營企業增長5.3%。分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下降7.6%,製造業增長7.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3.6%。分重點產業看,能源原材料工業增加值增長2.0%,佔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44.1%;消費品製造業增長8.4%,佔規模以上工業26.1%;五大主導產業增長9.6%,佔規模以上工業46.1%;傳統支柱產業增長2.1%,佔規模以上工業48.4%;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14.2%,佔規模以上工業24.0%;高技術製造業增長20.0%,佔規模以上工業12.0%;高耗能工業增長2.1%,佔規模以上工業38.3%。全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98.0%。
[113]
[115]
2021年末,河南省發電裝機容量11113.69萬千瓦,比上年末增長9.3%。其中,火電裝機容量7300.58萬千瓦,增長3.3%;水電裝機容量407.20萬千瓦,下降0.2%;併網風電裝機容量1850.35萬千瓦,增長21.9%;併網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1555.56萬千瓦,增長32.4%。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2813.13億千瓦時,比上年下降0.2%。其中,清潔可再生電力(水電、風電、光電)發電量365.84億千瓦時,增長18.5%,佔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13.0%。
[113]
2021年,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4006.42億元,比上年增長13.1%;實現利潤總額2581.17億元,增長1.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7.58元,比上年增加0.58元;每百元資產實現的營業收入為102.7元,增加7.2元。
[113]
河南第三產業
2021全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1%,增速分別高於生產總值、第二產業增加值1.8、4.0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4.8%。全年全省貨物運輸量、週轉量分別增長16.2%、20.1%;郵政、電信業務總量分別增長28.2%、33.8%。12月末,全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餘額分別增長7.8%、10.5%。
[115]
國內貿易
2021年,河南省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4468.02億元,比上年增長6.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3378.36億元,增長18.2%;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1114.17億元,增長6.4%;金融業增加值3101.60億元,增長2.6%;房地產業增加值3719.67億元,增長2.9%;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1408.28億元,增長16.2%;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2004.87億元,增長7.4%。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7418.50億元,比上年增長9.3%;利潤總額611.32億元,下降9.2%。
[113]
2021年,河南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381.70億元,比上年增長8.3%。分城鄉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0029.82億元,增長8.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4351.89億元,增長8.0%。
[113]
2021年,河南省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0.6%,飲料類增長11.3%,煙酒類增長26.2%,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4.2%,日用品類增長14.3%,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5.2%,中西藥品類增長4.4%,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6.3%,石油及製品類增長11.0%,汽車類增長5.9%。全年全省網上零售額2948.2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2426.4億元,增長10.1%。
[113]
對外貿易
2019年全年河南省貨物進出口總值5711.63億元,比上年增長3.6%。出口總值3754.64億元,增長4.9%;進口總值1956.99億元,增長1.2%。全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資(不含銀行、證券、保險)新設立企業214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187.2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6%。實際利用省外資金9993.80億元,增長3.6%。
[35]
全年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業務新籤合同額44.2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8.2%;營業額41.63億美元,增長20.7%。
金融、證券和保險業
2019年末河南全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69508.66億元,比上年末增長8.8%,其中境內住户存款餘額40513.55億元,增長12.2%;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55659.00億元,增長16.4%,其中境內住户貸款餘額22156.90億元,增長22.1%。
如意湖中央商務區(2張)
2019全年保險公司保費收入2430.84億元,比上年增長7.4%。其中,財產險532.17億元,人身險1898.67億元。全年賠款支出與給付668.59億元。其中,財產險293.30億元,人身險375.29億元。
固定資產投資
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比上年下降12.1%,第二產業投資增長9.0%,第三產業投資增長9.0%。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6.1%,民間投資增長6.7%,工業投資增長9.7%。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7464.59億元,比上年增長6.4%。其中,住宅投資6055.37億元,增長12.4%。商品房待售面積2529.37萬平方米,下降9.7%。其中,商品住宅1694.00萬平方米,下降11.4%。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新開工21.51萬套,基本建成24.53萬套。
[35]
全年億元及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在建項目8767個,完成投資比上年增長8.1%。鄭萬、鄭阜、商合杭高鐵河南段開通運營,高速公路“雙千工程”項目全部開工,引江濟淮、小浪底南北岸灌區等水利工程加快建設,出山店水庫建設完成,青電入豫工程順利實施。
[35]
旅遊業
2018年,河南省共接待海內外遊客78582.9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8.2%。其中,入境遊客321.73萬人次,增長4.7%。旅遊總收入8120.21億元,增長20.3%。年末4A級以上景區178處,星級酒店432個,旅行社1137家。
[36]
2021年,河南省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4468.02億元,比上年增長6.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3378.36億元,增長18.2%;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1114.17億元,增長6.4%;金融業增加值3101.60億元,增長2.6%;房地產業增加值3719.67億元,增長2.9%;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1408.28億元,增長16.2%;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2004.87億元,增長7.4%。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7418.50億元,比上年增長9.3%;利潤總額611.32億元,下降9.2%。
[113]
河南社會事業
編輯河南教育事業
2021全年全省研究生招生30546人,在學研究生79744人,畢業生17397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89.32萬人,在校生268.64萬人,畢業生67.84萬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30.81萬人,在校生63.74萬人,畢業生20.53萬人。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招生55.85萬人,在校生149.52萬人,畢業生45.12萬人。普通高中招生85.11萬人,在校生237.69萬人,畢業生71.76萬人。初中招生167.44萬人,在校生479.19萬人,畢業生157.60萬人。小學招生162.93萬人,在校生1011.87萬人,畢業生167.67萬人。學前教育在園幼兒399.48萬人。特殊教育招收殘疾兒童1.00萬人,在校殘疾兒童6.80萬人。全年共安排“兩免一補”經費170.73億元,共資助義務教育階段學生1491.06萬人次。
[122]
高等教育
2021年,河南全省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11萬所,教育人口2888.35萬人,其中,在校生2695.03萬人,教職工193.32萬人。全省共有高等學校166所,其中,普通本科學校56所;本科層次職業學校1所;高職(專科)學校99所;成人高等學校10所。全省擁有博士學位授權普通本科學校10所,碩士學位授權普通本科學校19所;博士一級學科授權點97個,碩士一級學科授權點368個。
[127]
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學率53.13%。研究生畢業生1.74萬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36人),招生3.05萬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201人),在學研究生7.97萬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607人)。
[127]
普通、職業本專科畢業生67.84萬人,本專科畢業生分別為30.59萬人和37.25萬人,本專科畢業生之比為4.5:5.5。招生89.32萬人,本專科招生分別為36.94萬人和52.38萬人,本專科招生之比為4.1:5.9。在校生268.64萬人,本專科在校生分別為130.85萬人和137.79萬人,本專科在校生之比為4.9:5.1。普通、職業高等學校校均規模17217人,其中,普通、職業本科學校校均規模26603人;高職(專科)學校校均規模11812人。
[127]
普通、職業高等學校教職工18.40萬人,其中專任教師14.25萬人,生師比18.78:1。專任教師中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4.65萬人(其中,正高級1.11萬人),佔總數的33.72%;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8.19萬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27萬人),佔總數的59.49%;碩士及以上學位9.69萬人(其中,博士學位2.34萬人),佔總數的70.38%。普通、職業高等學校佔地面積22.08萬畝;校舍建築面積7316.45萬平方米;圖書2.09億冊,教學科研實習儀器設備資產值342.95億元。
[127]
成人本專科畢業生20.53萬人,招生30.81萬人,在校生63.74萬人。成人高等學校教職工850人,其中專任教師537人。專任教師中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170人,佔總數的34.55%;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178人,佔總數的36.18%;碩士及以上學位225人,佔總數的45.73%。
[127]
2020年,河南全省研究生培養機構27處;普通高等學校151所(含4所獨立學院),其中,本科院校57所(其中公辦38所),高職高專院校94所(其中,公辦63所,中外合作辦學1所)。獨立設置成人高等學校10所。
[45]
博士學位授權普通高等學校9所,碩士學位授權普通高等學校19所;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7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3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23個。擁有第九批重點學科410個,其中一級學科288個,二級學科122個。
[45]
依託高校建設國家“2011協同創新中心”6個,國家大學科技園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6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個,國家國際聯合研究中心7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2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7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含省部共建)。
[45]
高校名單 | 所在城市 | 高校名單 | 所在城市 |
---|---|---|---|
鄭州(洛陽) | 新鄉 | ||
洛陽(三門峽) | |||
焦作 | |||
鄭州(漯河) | 鄭州 | ||
鄭州 | 鄭州 | ||
鄭州 | 新鄉 | ||
新鄉 | 信陽 | ||
鄭州 | 鄭州 | ||
鄭州 | 鄭州 | ||
鄭州 | 鄭州(洛陽、開封) | ||
鄭州 | 鄭州 | ||
許昌 | 新鄉 | ||
洛陽 | 洛陽 | ||
新鄉 | 信陽 | ||
平頂山 | 平頂山 | ||
南陽 | 南陽 | ||
安陽 | |||
商丘 | 周口 | ||
安陽 | - | - |
高校名單 | 所在城市 | 高校名單 | 所在城市 | 高校名單 | 所在城市 |
---|---|---|---|---|---|
鄭州 | 鄭州 | 河南開封科技傳媒學院
[50]
| 開封 | ||
安陽 | |||||
鄭州輕工業大學易斯頓國際美術學院
[90]
| 商丘(開封) | ||||
商丘 | |||||
中原科技學院
[50]
| 鄭州(許昌) | 信陽 | |||
新鄉工程學院
[89]
| 新鄉 | 焦作 | |||
周口 |
城市 | 高校名單 |
---|---|
鄭州 | 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職業技術學院、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河南信息統計職業學院、河南建築職業技術學院、河南應用技術職業學院、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河南機電職業學院、河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河南檢察職業學院、河南經貿職業學院、河南農業職業學院、河南輕工職業學院、河南藝術職業學院、河南測繪職業學院、鄭州旅遊職業學院、鄭州交通職業學院、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鄭州職業技術學院、鄭州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鄭州城市職業學院、鄭州理工職業學院、鄭州信息工程職業學院、鄭州商貿旅遊職業學院、鄭州黃河護理職業學院、鄭州財税金融職業學院、鄭州經貿職業學院、鄭州信息科技職業學院、鄭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鄭州工業安全職業學院、鄭州澍青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鄭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嵩山少林武術職業學院 |
洛陽 | |
開封 | |
焦作 | |
商丘 | |
南陽 | |
安陽 | |
許昌 | |
漯河 | |
平頂山 | |
鶴壁 | |
新鄉 | |
濮陽 | |
三門峽 | |
周口 | |
駐馬店 | |
信陽 | |
濟源 |
高中與義務教育
全省高中階段教育學校1558所,
[45]
招生127.92萬人,在校生353.75萬人。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1.62%。普通高中889所,其中十二年一貫制學校119所。在校生215.88萬人。共有3.83萬個班。普通高中學校教職工18.57萬人,其中專任教師16.30萬人。中等職業學校669所,
[45]
其中技工學校95所。畢業生42.94萬人,招生52.94萬人,在校生137.87萬人。
普通初中4603所,其中九年一貫制學校1117所。
[45]
畢業生141.19萬人,招生157.87萬人,在校生468.48萬人。共有9.47萬個班。普通初中學校教職工39.43萬人,其中專任教師35.74萬人。
小學1.81萬所,另有教學點1.37萬個。
[45]
畢業生158.13萬人,招生173.76萬人,在校生1012.48萬人。共有28.00萬個班。小學學校教職工53.94萬人,其中專任教師51.04萬人。
2021年,河南省研究生招生30546人,在學研究生79744人,畢業生17397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89.32萬人,在校生268.64萬人,畢業生67.84萬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30.81萬人,在校生63.74萬人,畢業生20.53萬人。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招生55.85萬人,在校生149.52萬人,畢業生45.12萬人。普通高中招生85.11萬人,在校生237.69萬人,畢業生71.76萬人。初中招生167.44萬人,在校生479.19萬人,畢業生157.60萬人。小學招生162.93萬人,在校生1011.87萬人,畢業生167.67萬人。學前教育在園幼兒399.48萬人。特殊教育招收殘疾兒童1.00萬人,在校殘疾兒童6.80萬人。全年共安排“兩免一補”經費170.73億元,共資助義務教育階段學生1491.06萬人次。
[113]
河南科技事業
河南省鄭州市龍子湖智慧島(3張)
2019年底,有效發明專利37311件,每萬人口擁有發明專利3.88件。全年簽訂技術合同9310份,技術合同成交金額234.07億元。
[39]
共有通過資質認定的檢驗檢測機構2749個。產品質量、體系認證機構7個,累計完成對23353家企業的認證。法定計量技術機構285個,全年強制檢定計量器具671萬台件。62種產品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制定、修訂地方標準197項,新建計量標準156項。年末共有天氣雷達站18個,自動氣象站2625個。地震觀測台站130個,地震觀測台網17個。
[39]
河南省科學院是河南省唯一的省屬綜合性自然科學研究機構,也是河南省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共建單位
[41]
。《河南省科學院發展促進條例》將於2022年9月1日正式實施,這是全國首例為科研單位“量身打造”的創制性立法典範
[137]
,將推動河南省科學院與中原科技城、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的融合發展
[138]
。
2016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正式批覆河南省依託鄭州、洛陽、新鄉3個城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中原地區的國家高科技產業中心“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42]
11月,河南省正式獲批“國家大數據河南綜合試驗區”,成為全國第二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
[43]
2020年11月,在原河南省超級計算中心基礎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批覆同意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通過驗收並納入國家超級計算中心序列管理,“國家超算鄭州中心”正式成為全國第7家國家超級計算中心,也是河南省首個國家級重大科研基礎設施。
[44]
2021年12月,科技部發函支持河南省鄭州市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117]
2021年末全省共有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315個,其中國家級99個。省級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1082個,其中國家級49個。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882個。省重點實驗室242個。重大新型研發機構16家。高新技術企業8387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5145家。新建省實驗室3家、省中試基地8家、省產業研究院10家、省技術創新中心23家。全年專利授權量達到158038件。截至年末,有效發明專利55749件。全年技術合同成交金額608.89億元,較上年增長58.4%。
[122]
河南文化事業
截至2017年末,河南省共有公有制藝術表演團體171個,文化館206個,公共圖書館158個。博物館335個,其中新增民辦及行業博物館52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58處,省文物保護單位1231處。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13個。有線電視實際用户1023.21萬户。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8.62%,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8.84%。全年圖書出版總印數2.71億冊,期刊出版總印數0.85億冊,報紙出版總印數18.15億份。年末共有綜合檔案館177個,已開放各類檔案494.22萬卷(件)。
[18]
2020年末全省共有公有制藝術表演團體167個,文化館205個,公共圖書館165個。博物館359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2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170處。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13個。有線電視實際用户891.69萬户。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9.64%,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9.58%。全年圖書出版總印數3.87億冊,期刊出版總印數0.70億冊,報紙出版總印數12.31億份。年末共有綜合檔案館177個,已開放各類檔案544.57萬卷(件)。
[110]
2021年末全省共有公有制藝術表演團體161個,文化館207個,公共圖書館169個。博物館361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2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521處。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25個。有線電視實際用户698.84萬户。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9.66%,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9.64%。全年圖書出版總印數4.39億冊,期刊出版總印數0.68億冊,報紙出版總印數12.72億份。年末共有綜合檔案館177個,已開放各類檔案609.92萬卷(件)。
[122]
河南體育事業
河南人才工作
河南衞生事業
2019年年末,河南全省共有衞生機構70735個,
[52]
其中醫院1974個,衞生院2049個,社區衞生服務機構1523個,村衞生室56079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63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80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2個,衞生監督機構179個,擁有P3等級生物實驗室一個(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BSL-3實驗室)。
[52]
衞生機構牀位64.01萬張,其中醫院48.13萬張,衞生院11.94萬張。衞生技術人員65.40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25.14萬人,註冊護士27.89萬人。按機構分,醫院衞生技術人員43.28萬人,衞生院衞生技術人員8.59萬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衞生技術人員0.93萬人,婦幼保健院(所、站)機構衞生技術人員3.08萬人。
2020年末全省共有衞生機構74654個,其中醫院2205個,社區衞生服務機構1654個,衞生院2027個,村衞生室57004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64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80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1個,衞生監督機構182個。衞生機構牀位66.73萬張,其中醫院50.30萬張,衞生院12.26萬張。衞生技術人員70.67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27.62萬人,註冊護士30.42萬人。按機構分,醫院衞生技術人員46.10萬人,衞生院衞生技術人員8.83萬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衞生技術人員0.95萬人,婦幼保健院(所、站)機構衞生技術人員3.26萬人。全年總診療人次5.74億人次,總出院人數1824.07萬人。
[110]
2021年末,河南省共有衞生機構77878個,其中醫院2392個,在醫院中有公立醫院727個,民營醫院1665個;基層醫療衞生機構74537個,其中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站)1774個,衞生院2019個,村衞生室58280個,診所11356個;專業公共衞生機構789個,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83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1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63個,衞生監督所(中心)183個。衞生機構牀位71.68萬張,其中醫院53.35萬張,衞生院13.10萬張。年末衞生技術人員75.34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29.67萬人,註冊護士32.72萬人。按機構分,醫院衞生技術人員48.78萬人,衞生院衞生技術人員9.12萬人,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站)衞生技術人員2.83萬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衞生技術人員0.98萬人,婦幼保健院(所、站)衞生技術人員3.46萬人。全年總診療人次6.18億人次,總出院人數1910.37萬人。其中醫院診療人次2.32億人次,出院人數1513.67萬人;基層醫療衞生機構診療人次3.65億人次,出院人數312.02萬人。全年全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342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326例,累計死亡0人。全省共有407家醫療衞生機構提供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服務,總檢測能力達到100.33萬份/天。
[113]
2022年9月,《河南省“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出台。
[140]
河南勞動就業
2017年,河南省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44.21萬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43.98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7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76%。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3萬人,年末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總量2939萬人,其中省內轉移1762萬人,省外轉移1177萬人。
[18]
河南社會保障
2017年,河南省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897.49萬人。其中,參保職工1437.62萬人,參保離退休人員459.87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5010.22萬人。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人數1228.23萬人。其中,參保職工883.86萬人,參保離退休人員344.37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9182.47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805.57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900.88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692.73萬人。
[18]
2017年,河南省共發放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3.75億元,城鎮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數67.78萬人。發放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55.04億元,農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87.93萬人。全年106.2萬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脱貧。
[18]
2021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11元,增長8.1%。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95元,增長6.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33元,增長8.8%。全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分別增長2.4%、1.2%。
[115]
2021年末,河南省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377.50萬人。其中,參保在職職工1841.51萬人,參保離退休人員535.99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342.22萬人。其中,參保在職職工933.92萬人,參保退休人員408.31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1004.94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1045.44萬人。
[113]
河南環境保護
2017年,河南省18個省轄市PM10平均濃度為106微克/立方米(剔除沙塵後),同比降低22微克/立方米,下降17.2%;PM2.5平均濃度為62微克/立方米(剔除沙塵後),同比降低11微克/立方米,下降15.1%;SO2平均濃度為22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11微克/立方米,下降33.3%。
[18]
2020年,全省國考河流監測斷面中,水質符合Ⅰ-Ⅲ類標準的比例77.7%,符合Ⅳ類標準的比例22.3%,水質為Ⅴ類和劣Ⅴ類的比例為零。全年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66.7%,PM10平均濃度為83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濃度為52微克/立方米。全年新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1個,新增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3個。
[110]
2021全年全省國考河流監測斷面中,水質符合Ⅰ-Ⅲ類標準的比例79.9%,水質為劣Ⅴ類的比例為零。全年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70.1%,PM10平均濃度為77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濃度為45微克/立方米。全年新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2個,新增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3個、省級生態縣4個。
[122]
河南脱貧攻堅
河南交通運輸
編輯河南運輸
2019年全省貨物運輸總量21.86億噸,貨物運輸週轉量8595.74億噸公里。旅客運輸總量11.15億人次,比上年下降1.0%。旅客運輸週轉量2012.66億人公里,機場旅客吞吐量3184.7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7.7%。機場貨郵吞吐量52.42萬噸。年末全省鐵路營業里程6080.26公里,其中高鐵1915.15公里。高速公路通車裏程6966.76公里。
[55]
截止2019年末,民用汽車保有量1620.60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1.1%,其中私人汽車1480.08萬輛,增長11.5%。民用轎車保有量870.77萬輛,增長12.3%,其中私人轎車833.39萬輛,增長12.5%。
[55]
河南交通
- 公路
河南境內有京港澳高速、連霍高速、濟廣高速、大廣高速、二廣高速、洛寧高速等17條國家高速公路大動脈及50餘條區域高速公路及105、106、107、207、220、310、311、312、343等23條國道。
- 鐵路
類型 | 線路 | 主要車站 | |
- | |||
- 軌道交通
截至2022年9月,河南省共開通軌道交通線路10條,其中鄭州市8條,全長232.6千米,洛陽市2條,全長43.5千米。
線路名稱 | 起點站 | 終點站 | 標識色 | 編組 | 開通日期 | 所屬城市 |
---|---|---|---|---|---|---|
中國紅 | 6B | 2013年12月28日 | 鄭州市 | |||
黃河黃 | 6B | 2016年8月19日 | ||||
盛世橘 | 6A | 2020年12月26日 | ||||
科技藍 | 6B | 2020年12月26日 | ||||
梧桐綠 | 6A | 2019年5月20日 | ||||
儒雅紫 | 6A | 2022年9月30日 | ||||
抹茶綠 | 6B | 2017年1月12日 | ||||
夢幻紫 | 6B | 2019年9月19日 | ||||
牡丹紅 | 6B | 2021年3月28日 | 洛陽市 | |||
豆綠色 | 6B | 2021年12月26日 | ||||
- 航空
- 水運
截至2017年末,河南省有內河航道1675千米。
[4]
河南的水路航運主要集中在豫東南和豫中地區的鄭州、開封、商丘、許昌、平頂山、漯河、周口、駐馬店、信陽、南陽等地市,已初步形成了淮河、唐河、白河、賈魯河、沙潁河等多條通江達海的內河航運通道。
河南歷史文化
編輯河南古城文化
- 歷史古都
夏朝、商朝、西周、東周、西漢、東漢、曹魏、西晉、後趙、冉魏、前燕、北魏、東魏、北齊、隋朝、唐朝、武周、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遼朝、北宋、南宋、金朝、民國等先後有20多個正統朝代先後建都或遷都河南。中國八大古都河南佔有四個,分別為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從夏朝在河南建都起,河南孕育了洛陽、開封、安陽、鄭州、商丘、南陽、濮陽、許昌、登封、夏邑、偃師、禹州、長葛、虞城、柘城、濟源、湯陰、內黃、温縣、鶴壁、淇縣、淮陽、新鄭、新蔡、遂平、平頂山等古都。
朝代 | 都城 |
---|---|
三皇 五帝 | 燧人氏(三皇之一),出生、定都並長眠於商丘,開創華夏文明; 伏羲氏(三皇之一),定都、長眠於周口淮陽; 炎帝(三皇之一),建都、長眠於商丘柘城; 葛天氏,出生、建都於商丘寧陵和許昌長葛一帶; 軒轅黃帝(五帝之首),出生、定都於鄭州新鄭; 顓頊(五帝之一),建都於商丘,後遷都於濮陽,長眠於濮陽; 帝嚳高辛氏(五帝之一),出生、建都、長眠於商丘 |
夏朝 | 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曾多次遷都,主要國都有:陽城(今鄭州登封王城崗遺址)、陽翟(今許昌禹州)、斟鄩(今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商丘(今商丘市睢陽區)、綸城(今商丘虞城東)、帝丘(今濮陽西南)、原(今濟源)、老丘(今開封祥符區東北)、西河(今安陽湯陰縣菜園鎮西河村)等 |
商朝 | 商朝曾多次遷都,主要國都有:亳(今商丘虞城縣谷熟鎮西南三十五里)、西亳(今洛陽偃師商城遺址)、囂(今鄭州商城遺址)、相(今安陽內黃)、邢(今焦作温縣)、殷(今安陽殷墟)、朝歌(今鶴壁淇縣)等 |
西周 | 周成王營建都城成周洛陽。主要諸侯國:宋國(都商丘)、杞國(都杞縣)、陳國(都柘城、淮陽)、蔡國(都新蔡)、息國(都息縣)、黃國(都潢川)、衞國(都淇縣)、管國(都鄭州)、應國(都平頂山)、房國(都遂平)等 |
東周 | 東周定都洛陽。主要諸侯國:宋國(都商丘)、陳國(都淮陽)、蔡國(都新蔡)、衞國(都濮陽)、鄭國(都新鄭)、許國(都許昌)、魏國(都開封)、韓國(都新鄭)、楚國(都淮陽)等 |
西漢 | 西漢先後定都南陽、洛陽 |
東漢 | 東漢定都洛陽,設南都南陽。東漢末遷都許昌 |
曹魏 | 曹魏定都洛陽,期間遷都許昌 |
西晉 | 西晉定都洛陽 |
後趙 | 後趙定都安陽 |
冉魏 | 冉魏定都安陽 |
前燕 | 前燕定都安陽 |
北魏 |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
東魏 | 東魏定都安陽 |
北齊 | 北齊定都安陽 |
隋朝 | 隋設東都洛陽。楊廣遷都洛陽 |
唐朝 | 唐設東都洛陽。李治、李顯、李旦都洛陽;李顯、李隆基都洛陽;李曄、李柷都洛陽 |
武周 | 武周定都洛陽,改洛陽為神都 |
後梁 | 後梁定都開封,期間遷都洛陽 |
後唐 | 後唐定都洛陽 |
後晉 | 後晉初都洛陽,後遷都開封 |
後漢 | 後漢定都開封 |
後周 | 後周定都開封 |
遼朝 | 契丹滅後晉於開封改國號遼,定都開封 |
北宋 | 北宋定都開封,設西京洛陽、南京商丘 |
南宋 | 南宋定都商丘 |
金朝 | 金後期先後遷都開封、商丘 |
民國 |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民國遷都洛陽 |
- 歷史名城
河南中原文化
- 神龍文化
河南是中華神龍的故鄉。被稱為三皇之首、人文始祖的太昊伏羲氏,在周口淮陽“以龍師而龍名”,創造的龍圖騰,實現了上古時期中原地區多個部落的第一次大融合。被稱為五帝之首、人文始祖的軒轅黃帝,在統一黃河中下游流域各部落族之後,為凝聚各部落族的思想和精神,在鄭州新鄭也用龍作為新部落族的圖騰,中國人自稱為“炎黃子孫”和“龍的傳人”就因此而來。濮陽蚌龍距今6400多年,是中國最早的“龍”形象,被考古學和社會學界譽為“中華第一龍”。
[65]
- 漢字文化
黃帝時代商丘虞城人倉頡造字,甲骨文起源於商朝晚期的都城安陽殷墟,駐馬店上蔡人李斯“書同文”、制定了規範的書寫字體“小篆”,漯河人許慎編寫了世界第一部字典《説文解字》,規範化的“宋體”產生在北宋的都城開封,活字印刷術也發明於北宋的都城開封。
[65]
- 姓氏文化
河南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和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也是中國姓氏的主要發源地,在中國300個主要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個,按照人口數量多少而排列的中國100個大姓中有78個姓氏的源頭之根在河南,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之稱的海內外四大姓氏均起源於河南。春秋戰國時期,河南是“百家爭鳴”的主陣地,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縱橫家等主流思想均發源於河南。
[7]
[65]
- 農耕文化
中國的早期農業文明最早發源於河南。中原早期農耕文化包含了眾多耕作技術與科學發明。裴李崗文化的遺存中出土了不少農業生產工具,為中原早期發達的農耕文明提供了佐證。炎帝朱襄氏建都陳國都城株野(今商丘柘城胡襄鎮),創造了中原早期發達的農業文明。
[65]
- 商業文化
商人、商品和商業起源於商丘。夏代的商族部落首領商丘人王亥“肇牽車牛遠服賈”,用牛車拉着貨物到遠地去做生意,被奉為商業鼻祖。春秋時期的鶴壁浚縣人子貢,不僅能做官而且善於經商致富。商聖的南陽淅川人范蠡,幫助勾踐滅吳復國後,悄然歸隱到了宋國,把才能用於經商。鄭國都城人弦高,在經商途中遇到秦軍入侵,以自己十五頭牛為代價智退秦軍。職業商人誕生於西周的都城洛陽,法規《質誓》誕生於春秋時期的鄭國都城鄭州新鄭,以“城門之徵”為代表的最早的關税徵收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宋國都城商丘。
[65]
- 思想文化
中原思想文化是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的核心。伏羲在周口淮陽一帶演八卦,周文王在伏羲八卦的基礎上,在安陽湯陰羑里城的監獄裏寫下了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的《易經》。周公旦在西周都城洛陽制禮作樂、建立典章制度。祖籍商丘夏邑的孔子在河南境內的各諸侯國講學論道,傳播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名家思想、法家思想、縱橫思想等思想等均起源於河南。
[65]
- 科技文化
中國早期的天文學家閼伯在商丘睢陽觀星測辰,建立了中國第一座觀星台閼伯台(火神台)。安陽殷墟出土的商朝時期的後母戊大方鼎,
[66]
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器。東漢焦作衞輝人杜詩發明的“水排”鼓風技術,比歐洲早1000多年。《鸛魚石斧圖陶缸》被稱為中國最早的國畫,已有6000多年曆史,被國家文物局列為全國不可移動文物之一。
[65]
- 中醫文化
- 詩文文化
河南是中國文學的發祥地。中國最早的散文總集《尚書》,是經過東周洛陽的史官整理成書的。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屬於河南省境內的作品有100多篇,佔總篇目的三分之一以上。魯迅説過,在秦代可稱之為作家的,僅河南上蔡的李斯一人。漢魏時期,有“漢魏文章半洛陽”之説。
[65]
- 武術文化
河南文化遺產
世界文化遺產 | |
---|---|
名單 | 所在城市 |
洛陽、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濟源、三門峽 | |
洛陽 | |
安陽 | |
鄭州 | |
洛陽、鄭州、開封、商丘、焦作、新鄉、鶴壁、安陽 | |
洛陽、三門峽 |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摘選) | ||||
---|---|---|---|---|
《盤古神話》 | 《梁祝傳説》 | 《牛郎織女傳説》 | 《董永傳説》 | 《木蘭傳説》 |
《豫劇》 | 《河南墜子》 | 《越調》 | 《四平調》 | 《宛梆》 |
《少林功夫》 | 《太極拳》 | 《黃帝祭典》 | 《朱仙鎮木版年畫》 | |
《曲劇》 | 《大平調》 | 《大弦戲》 | 《懷梆》 | 《泥塑》 |
《重陽節》 | 《中藥炮製技術》 | 《邵原神話羣》 | 《汴繡》 | 《信陽民歌》 |
《嗩吶藝術》 | 《板頭曲》 | 《道情戲》 | 《目連戲》 | 《河洛大鼓》 |
《麒麟舞》 | 《汝瓷燒製技藝》 | 《馬街書會》 | 《皮影戲》 | 《唐三彩》 |
河南方言
河南方言直接繼承了古代漢民族共同語的語法、詞彙和語音系統發展演變而成,具有較強的內部一致性。語法中的句法結構在廣大縣市中表現相當一致,只是詞法方面稍有不同。詞彙中的基本詞,特別是根詞大體相同,只是讀音有些差別,一部分非基本詞的差異較為明顯。語音在聲調方面除黃河以北有19個縣市尚保留古入聲外,其餘100多個縣市均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4個調類,而且中部、東部和西南部廣大地區的調值基本一致,聲母、韻母多數相同,不同之處也存在看明顯的對應規律。除極少數邊遠的縣、鄉説話較為特殊外,其餘100來個縣市的人們互相交際不致發生困難。由於政區劃分、人口遷徙、山河分佈、水陸交通,以及鄰近省份方言的影響,河南方言內部又形成了許多方言片。黃河以北因有黃河阻隔,與中心區域交往不便,入聲尚未消失,形成了獨特的北部方言片,淮河以南由於淮河攔截,與中心區域交往較少,而與毗鄰的湖北、安徽一些縣交往較多,產生了接近於江淮方言的南部方言片;西部因篙山橫亙,陝縣、靈寶縣與中心區域的聯繫少於與陝西東部的聯繫,形成了西部方言片,中間廣大區域是河南方言的主體,河南方言的特徵即靠這個區域的語法、詞彙、語音來體現,但其內部仍存在看某些差異。
[68]
河南文物
全省現有不可移動文物65519處,數量居全國第二,其中世界文化遺產5處(洛陽龍門石窟、安陽殷墟、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羣、絲綢之路河南段、大運河河南段),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2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170處;國家文物局公佈和立項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13處(漢魏洛陽故城、隋唐洛陽城、殷墟、鄭韓故城等4個掛牌,鄭州商代遺址、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城陽城址、仰韶村遺址、廟底溝遺址、賈湖遺址、大河村遺址、三楊莊遺址等9個立項);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8個(洛陽市、開封市、商丘市、安陽市、南陽市、鄭州市、浚縣、濮陽市)、名鎮10個(禹州市神垕鎮、郟縣冢頭鎮、淅川縣荊紫關鎮、遂平縣嵖岈山鎮、社旗縣賒店鎮、滑縣道口鎮、開封縣朱仙鎮、光山縣白雀園鎮、鄭州市古滎鎮、確山縣竹溝鎮)、名村2個(郟縣堂街鎮臨灃寨、郟縣李口鄉張店村),省級歷史文化名城15個、名鎮51個、名村46個。中國傳統村落123處,省級傳統村落811處。開放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970處;2019年底,全省各類博物館數量348家,其中,文物系統博物188家,行業博物館36家,非國有博物館124家,參觀人數7174萬人次,舉辦展覽1787個,實施教育活動8806次。
[112]
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
全省共普查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各類線索180餘萬條,其中基本立項22萬餘條。全省有3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二十四節氣、皮影戲、太極拳,均為共同申報項目),113個項目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728個項目列入省級非遺名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27名,省級代表性傳承人832名。現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5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基地2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2個、河南省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8個、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33個、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社會傳承基地25個。
[112]
河南節日
舉辦時間 | 承辦城市 | 名稱 |
---|---|---|
每年農曆正月初一-二月初二 | 商丘市 | |
每年農曆二月初二 | 周口市 | |
每年農曆三月初三 | 鄭州市 | |
每年4月1日-5月10日 | 洛陽市 | |
每年4月28日-30日 | 信陽市 | |
每年4月28日-5月5日 | 南陽市 | |
每年5月16日-18日 | 漯河市 | |
每年5月18日-25日 | 三門峽市 | |
每年5月22日-6月6日 | 安陽市 | |
每年6月26日-7月2日 | 鄭州市 | |
每年8-10月 | 焦作市 | |
每年8月20日-26日 | 焦作市 | |
每年8月26日-28日 | 鄭州市 | |
每年8月28日-30日 | 各省轄市 | |
每年9月6日-8日 | 駐馬店市 | |
每年9月8日-10月8日 | 商丘市 | |
偶數年農曆九月初九 | 商丘市 | |
每年9月21日-10月7日 | 南陽市 | |
每年10月18日-11月 | 開封市 | |
每年10月20日左右 | 南陽市 | |
每年11月5日-7日 | 鄭州市 | |
每年11月8日-10日 | 信陽市 |
河南風景名勝
編輯河南綜述
截至2020年,河南省共有A級景區519處,其中5A級景區14處,4A級以上景區171處。全省共有世界地質公園4個,國家地質公園15個,省級地質公園15個,國家礦山公園3個,國家級恐龍蛋化石羣自然保護區1個,星級酒店406個,其中五星級酒店21家,旅行社1156家。
[4]
世界地質公園 | |
---|---|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 |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
國家歷史文化名鎮 |
河南景區
所在城市 | 景區名錄 |
---|---|
鄭州市 | 嵩山少林景區 |
洛陽市 | 洛陽市龍門石窟景區、洛陽白雲山國家森林公園、洛陽市老君山-雞冠山景區、龍潭大峽谷 |
焦作市 | 修武縣雲台山風景名勝區(神農山-青天河) |
安陽市 | 安陽市殷墟景區、紅旗渠-林州太行風景區 |
開封市 | 開封清明上河園 |
平頂山市 | 堯山-大佛景區 |
南陽市 | 老界嶺-恐龍遺蹟園景區 |
駐馬店市 | |
商丘市 | |
所屬城市 | 景區名稱 | ||
---|---|---|---|
鄭州市 | |||
南陽市 | |||
洛陽市 | 洛陽白馬寺、洛陽關林、新安縣千唐志齋博物館、欒川縣重渡溝風景區、龍峪灣國家森林公園、洛陽伏牛山滑雪度假樂園、養子溝景區、抱犢寨景區、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風景區、木札嶺旅遊區、天池山國家森林公園、神靈寨國家森林公園、中國國花園、洛陽市隋唐城遺址植物園、中國河南西泰山風景區、黛眉山、洛陽·薰衣草莊園、洛陽恐龍谷漂流、天河大峽谷、青要山景區、二程文化園、洛陽·豪澤國際鬱金香花海歡樂城、洛陽鳳翔温泉旅遊區、欒川竹海野生動物園、花果山國家森林公園 | ||
信陽市 | |||
商丘市 | |||
新鄉市 | |||
開封市 | |||
三門峽市 | 虢國博物館、天鵝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函谷關歷史文化旅遊區、豫西大峽谷、靈寶漢山景區、燕子山生態旅遊景區、娘娘山景區、三門峽黃河公園、雙龍灣風景區、三門峽黃河丹峽、仰韶文化博物館、三門峽甘山國家森林公園、陝州地坑院景區、豫西百草園 | ||
漯河市 | |||
濟源市 | |||
安陽市 | |||
許昌市 | |||
濮陽市 | |||
焦作市 | |||
周口市 | |||
駐馬店市 | |||
鶴壁市 | |||
平頂山市 | |||
河南地方特產
編輯農業特產 | ||||
---|---|---|---|---|
林州山楂 | ||||
魯山生薑 | 潢川板鴨 | 南陽獨山玉 | ||
特色小吃 | ||||
開封桶子雞 | ||||
駐馬店小磨香油 | ||||
藝術品 | 開封汴繡 | 商丘宋繡 | ||
永城書法 | 羅店麥草畫 | 洛陽平樂農民畫 | ||
禹州神垕鈞瓷 | 汝陽梅花玉 | |||
洛陽大鼓 | 安陽青銅器 | 滑縣年畫 | ||
名貴花樹 |
河南著名人物
編輯河南古代
政治家 | ||||
太昊伏羲氏 | ||||
虞舜 | ||||
陳平 | ||||
- | - | - | - |
軍事家 | ||||
思想家、文學家 | ||||
—— | ||||
科學家 | ||||
— | ||||
經濟學家 | ||||
民族英雄 | ||||
書畫家 | ||||
宗教領域 | |||||
河南當代
軍政界 | |||||
王軍 | |||||
[94]
李國英 | 徐起零
[97]
| 李橋銘
[98]
| 王廣華
[131]
| 王凱
[145]
| 張國清
[147]
|
科學界 | |||||
張國偉 | |||||
王曉東 | |||||
文學、學術界 | |||||
豫商界 | |||||
李偉 | |||||
體育界 | |||||
演藝界 | |||||
範朋飛
[105]
| 馬可
[105]
| ||||
張子楓
[105]
| |||||
- | - | - |
主持界 | |||||
河南所獲榮譽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引言 .河南志[引用日期2018-09-20]
- 2. 河南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9-19]
- 3. 河南省2020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02-21]
- 4. 省情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9-20]
- 5. 全省生產總值54997.07億元!2020年河南經濟持續恢復、穩定向好 .河南省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01-23]
- 6. 河南省概況 .河南省人民政府官網[引用日期2019-03-25]
- 7. 河南旅遊概況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9-19]
- 8. 歷史沿革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9-19]
- 9. 歷史沿革 .河南省情網[引用日期2018-09-24]
- 10. 清代晚期(1840.6~1911.12) .河南省情網[引用日期2018-09-24]
- 11. 中華民國時期(1912.1~1949.9) .河南省情網[引用日期2018-09-24]
- 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49.10~1987.12) .河南省情網[引用日期2018-09-24]
- 13. 區域建置志 .河南省情網[引用日期2018-09-24]
- 14. 數據庫 .河南省志[引用日期2020-12-26]
- 15. 行政區劃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6-10]
- 16. 官宣!鄭州要有“豫V”號牌了,按全國統一的選號系統發牌 .河南商報[引用日期2020-07-09]
- 17. 河南長垣撤縣設市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9-08-31]
- 18. 2017年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9-19]
- 19. 概述 .植物誌[引用日期2018-09-20]
- 20. 概述 .動物志[引用日期2018-09-20]
- 21. 雄姿英發!濟源又見金錢豹 累計辨識個體不少於6只 .中國網[引用日期2020-03-12]
- 22. 2019年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11-23]
- 23. 人口民族 .河南省地方史志辦公室[引用日期2018-09-20]
- 24. 李公樂當選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吉炳偉當選秘書長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1-01-23]
- 25. 王國生當選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趙素萍馬懿當選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河南省紀委監察委網站[引用日期2019-01-20]
- 26. 周霽任河南省副省長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1-01-16]
- 27. 王戰營任河南省副省長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0-08-05]
- 28. 劉玉江出任河南省副省長 .新京報網[引用日期2020-06-08]
- 29. 朱煥然當選河南省政協副主席 汪中山當選秘書長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1-01-23]
- 30. 河南成全國第一糧食轉化加工大省 .鄭州市農業農村工作委員會[引用日期2020-03-12]
- 31. 河南省經濟概況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7-04]
- 32. 工業大省強勢崛起 河南製造走向世界 .大河網[引用日期2020-03-12]
- 33. 河南工業70年:工業經濟跨越發展 新興工業大省崛起 .大河網[引用日期2020-03-12]
- 34. 營收超百億的大塊頭 咱省有30家 .豫台視窗[引用日期2020-03-12]
- 35. 河南省經濟概況 .河南省人民政府官網[引用日期2020-06-10]
- 36. 2018年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河南省統計局.2019-03-02[引用日期2019-07-02]
- 37. 河南省A級旅遊景區名錄 - 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 .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引用日期2020-08-09]
- 38. 河南省新增11家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河南交通廣播[引用日期2020-08-09]
- 39. 河南省科技概況 .河南省人民政府官網[引用日期2020-06-10]
- 40. 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大數據研究院介紹 .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大數據研究院[引用日期2020-06-10]
- 41. 院況介紹 .河南省科學院[引用日期2019-09-24]
- 42. 國務院關於同意鄭洛新國家高新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批覆 .國務院[引用日期2021-02-05]
- 43. 關於進一步推進河南省國家大數據 綜合試驗區鄭州片區發展的建議 .鄭州市政協[引用日期2021-02-05]
- 44. 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正式通過驗收 .科技部官網[引用日期2021-01-27]
- 45. 河南省教育概況 .河南省人民政府官網[引用日期2020-06-10]
- 46. 鄭州大學與洛陽市人民政府共建鄭州大學洛陽校區簽約儀式在洛陽舉行 .鄭州大學官網[引用日期2021-02-23]
- 47. 龍子湖校區 .河南大學官網[引用日期2021-02-23]
- 48. 河南農業大學介紹 .河南農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02-23]
- 49. 信陽市人民政府與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校地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順利舉行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引用日期2021-02-05]
- 50. 關於擬同意設置本科高等學校的公示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20-12-24[引用日期2020-12-26]
- 51.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將於2019年9月舉行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1-02-05]
- 52. 河南省衞生健康事業發展概況 .河南省人民政府官網[引用日期2020-06-10]
- 53. 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脱貧摘帽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0-11-23]
- 54. 交通運輸部關於公佈第一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單位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引用日期2019-12-10]
- 55. 河南省交通概況 .河南省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0-08-05]
- 56. 京廣高鐵全線開通運營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0-08-05]
- 57. 徐蘭高鐵全線貫通 全程運行約7個小時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0-08-05]
- 58. 鄭渝高鐵鄭襄段開通運營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0-08-05]
- 59. 鄭阜高鐵順利開通運營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08-05]
- 60. 鄭開城際鐵路開通運營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0-08-05]
- 61. 鄭機城際鐵路開通運營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0-08-05]
- 62. 鄭焦城際鐵路正式開通運行 鄭州到焦作縮短至1小時 .央廣網[引用日期2020-08-05]
- 63. 鄭登洛城際鐵路即將開工建設 .鄭州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0-08-05]
- 64. 2018年河南轄區完成旅客吞吐量2965萬人次 .中國民用航空局[引用日期2019-01-30]
- 65. 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 .中國廣播網 [引用日期2018-09-20]
- 66. 劉繡華,俞力主編. 上海世博會博物館館藏精品 1[M]. 2013:第122頁
- 67. 連接“一帶一路”傳承中華文脈 千年大運河盛世續輝煌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9-20]
- 68. 方言志 .河南省情網[引用日期2018-09-24]
- 69. 河南省A級旅遊景區名錄 .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01-16]
- 70. 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關於確定18家旅遊景區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的公告 .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01-16]
- 71. 關於表彰2018-2019年度全國無償獻血表彰獎勵獲獎者的決定 .國家衞健委[引用日期2020-12-30]
- 72. 國務院同意河南省洛陽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3-18]
- 73. 國務院同意河南省洛陽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3-18]
- 74. 國務院同意河南省洛陽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3-18]
- 75. 鄭州地鐵-鄭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運營分公司 .鄭州地鐵[引用日期2021-03-25]
- 76. 首頁 - 洛陽軌道交通 .洛陽地鐵[引用日期2021-03-25]
- 77. 劉世偉任河南省政府秘書長 朱煥然不再擔任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21-04-02]
- 78. 河南省人大常委會任免名單公佈,顧雪飛、費東斌任副省長 .河南日報網[引用日期2021-04-02]
- 79.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三號)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5-11]
- 80. 河南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一號) .河南省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5-15]
- 81. 河南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六號) .河南省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5-15]
- 82. 權威發佈: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任免名單 .河南人大網[引用日期2021-05-28]
- 83. 樓陽生任河南省委書記,林武任山西省委書記 .網易新聞[引用日期2021-06-01]
- 84. 山西、河南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職務調整 .《廣州日報》官方[引用日期2021-06-01]
- 85. 樓陽生 簡歷 .人民網 地方領導資料庫[引用日期2021-06-01]
- 86. 河南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職務調整 樓陽生任河南省委書記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1-06-01]
- 87. 王凱當選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長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6-16]
- 88. 樓陽生當選河南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河南省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06-16]
- 89. 新鄉工程學院簡介 .新鄉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21-07-21]
- 90. 學院簡介 - 易斯頓美術學院--鄭州輕工業學院 .鄭州輕工業大學易斯頓美術學院[引用日期2021-07-21]
- 91. 人大概況-河南人大網 .河南人大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92. 一週人事觀察:多位省部級領導調整,2名副省長跨省履新 .大眾日報[引用日期2021-07-25]
- 93.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1-08-09]
- 94. 李國英 簡歷 - 人民網 地方領導資料庫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1-08-29]
- 95. 中國人民解放軍之第二野戰軍 .中國軍網[引用日期2021-09-11]
- 96. 中原臨時人民政府成立 .大河網[引用日期2021-09-11]
- 97. 驕傲!淮陽籍軍人徐起零晉升中將軍銜!厲害了老鄉! .搜狐網[引用日期2021-09-18]
- 98. 北部戰區陸軍司令員李橋銘升任北部戰區司令員 .澎湃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09-18]
- 99. 抗戰勝利前夕的河南各抗日根據地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1-09-23]
- 100. 2020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縣以上行政區劃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引用日期2021-10-27]
- 101. 中國共產黨河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 .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10-29]
- 102. 中國共產黨河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 .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10-29]
- 103. 孫守剛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北京日報客户端[引用日期2021-11-27]
- 104. 河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任免名單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1-11-27]
- 105. 最強盤點:這些明星居然是河南人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1-12-24]
- 106. 洛陽地鐵2號線正式開通運營 .洛陽軌道交通官網[引用日期2021-12-28]
- 107.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三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1-06]
- 108. 河南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 補選戴柏華、霍金花為省政協副主席 .微信[引用日期2022-01-08]
- 109. 任免 .微信[引用日期2022-01-08]
- 110. 統計公報 .河南省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1-17]
- 111. 中部第一,河南外貿總值突破8000億 .正觀新聞[引用日期2022-01-19]
- 112. 河南文化概況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1-19]
- 113. 統計公報 .河南省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3-13]
- 114. 剛剛,河南發佈重磅數據:58887.41億元! .河南日報[引用日期2022-01-20]
- 115. 最新發布與解讀 .河南省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1-20]
- 116. 河南發佈重磅數據:58887.41億元! .網信鄭州[引用日期2022-01-21]
- 117. 鄭州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河南新添一國家級平台 .大河網[引用日期2022-02-22]
- 118. 河南省2021年統計公報出爐,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6811元 .正觀新聞[引用日期2022-03-14]
- 119. 2021年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河南省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3-14]
- 120. 23省份2021年出生人口數據出爐(數據在表格中) .九派新聞[引用日期2022-04-04]
- 121. 霍金花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4-06]
- 122. 統計公報 .河南省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4-21]
- 123. 查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引用日期2022-04-29]
- 124. 交通部公示擬激勵省份名單,山東上榜 .正觀新聞[引用日期2022-04-30]
- 125. 尊貴榮華付丹青:探訪東都洛陽的唐墓壁畫——人民政協網 .人民政協網[引用日期2022-05-09]
- 126. 夏商文化界標 偃師商城遺址 .洛陽網[引用日期2022-05-09]
- 127. 2021年河南省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河南省教育廳[引用日期2022-05-11]
- 128. 15省份發佈2021年平均工資,這些行業有“錢途”-新華網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2-06-07]
- 129. 海南被列入全國森林資源價值核算試點名單 -新華網海南頻道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2-06-12]
- 130. 河南大學註冊地從開封變更為鄭州 .瀟湘晨報[引用日期2022-06-13]
- 131.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王廣華履新該部黨組書記 .百度網[引用日期2022-06-23]
- 132. 宋爭輝為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河南人大[引用日期2022-06-27]
- 133. 國家統計局:2022年全國夏糧總產量2948億斤 喜獲豐收--經濟·科技--人民網 .人民網.2022-07-15
- 134. 河南首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超短超強激光平台正式開工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引用日期2022-07-30]
- 135. 王東偉已任財政部副部長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8-12]
- 136. 上博領略夏商周--文旅·體育--人民網 .人民網.2022-08-24
- 137. 重建重振省科學院 河南率先為科研單位立法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2-08-29]
- 138. 河南省擬立法推動省科學院重建重振,將優先保障引進人才的配偶就業、子女入學 .今報網[引用日期2022-08-29]
- 139. 河南省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將於9月23日舉行 .其他.2022-09-17
- 140. 《河南省“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出台 .中國政府網.2022-09-25
- 141. 8位院士受聘,超26萬個崗位需求發佈,河南這場大會“引鳳歸巢”-中國科技網 .其他.2022-09-25
- 142. 氣象乾旱預警已連發34天 江西等多地旱情持續-大江氣象-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其他.2022-09-27
- 143. 費東斌任國家鐵路局黨組書記 .北京日報.2022-09-27[引用日期2022-09-27]
- 144. 11點26分!鄭州地鐵6號線一期首通段今日開通 .正觀新聞[引用日期2022-09-30]
- 145. 王凱 .河南省人民政府網站[引用日期2022-10-04]
- 146. 河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任免名單 .河南人大[引用日期2022-10-25]
- 147. 張國清同志簡歷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2-11-21]
- 148. 瞭望丨傳統文化緣何頻成時代頂流——河南古都迎來文化覺醒 .新華社[引用日期2022-11-30]
- 149. 張雷明任河南省委常委 .長安街知事.2022-12-22[引用日期2022-12-22]
- 150. 宋軍繼任山東省副省長,顧雪飛任山東省人民檢察院代理檢察長 .大眾日報.2022-12-30[引用日期2022-12-30]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