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朝歌

(古地名)

鎖定
商代帝乙、帝辛 (紂) 別都。即今河南淇縣。西周為衞國都。春秋屬晉。《左傳》: 襄公二十三年 (前550),“齊侯伐晉,取朝歌”。戰國為魏邑。《史記·魏世家》: 景湣王二年 (前241),“秦拔我朝歌”。秦置朝歌縣 [1]  [5] 
朝歌,曾為殷商末四代帝都和春秋時期衞國國都,兩朝故都。因有北方灕江之稱的淇河流經與此而聞名,具有3000多年的文明史,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這裏人傑地靈,英才輩出。被孔子譽為“殷有三仁”的箕子、微子、國神比干,縱橫家、軍事家、教育家鬼谷子,刺秦義士荊軻等都出自這片古老的土地。林姓、衞姓、康姓、商姓、殷姓、孫姓以及韓國康氏、琴氏等姓氏均起源於此,是中華民族姓氏的重要發源地。
中文名
朝歌
別    名
淇縣 [5] 
朝    代
殷商 [3] 
所屬地區
河南省鶴壁市 [3-5] 

朝歌歷史沿革

淇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河南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古稱朝歌,曾為殷商末四代帝都和春秋時期衞國國都,兩朝故都。因有北方灕江之稱的淇河流經與此而聞名,具有3000多年的文明史,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這裏人傑地靈,英才輩出。被孔子譽為“殷有三仁”的箕子、微子、國神比干,縱橫家、軍事家、教育家鬼谷子,刺秦義士荊軻等都出自這片古老的土地。林姓、衞姓、康姓、商姓、殷姓、孫姓以及韓國康氏、琴氏等姓氏均起源於此,是中華民族姓氏的重要發源地。
淇縣古時稱殷國、雅歌、朝歌縣、臨淇縣。古稱朝歌,曾為古代商朝殷商末四代帝都。西周衞國都朝歌近四百年,春秋時期改為朝歌邑,屬晉國。戰國時期屬魏國。秦朝時期朝歌邑屬三川郡。秦朝末期,西楚霸王項羽分魏地析置殷國,都城設於朝歌。西漢初期,於殷國舊址設朝歌縣,屬河內郡。新王莽時改朝歌為雅歌。東漢時期又復置朝歌縣,漢建安時期年改屬魏郡。
三國時期曹魏國升朝歌為郡屬冀州,轄朝歌、汲、共、林慮、獲嘉、修武六縣。晉朝時期改朝歌郡為汲郡,朝歌縣屬之,屬冀州。南北朝時期,劉宋政權改朝歌縣屬司州部河內郡。北魏十七分朝歌西北置臨淇縣,屬林慮郡。東魏天平元年復置朝歌縣,東魏天平二年分朝歌縣北為魏德縣。北周武帝改義州(今河南衞輝)為汲郡,治所在朝歌。隋朝時期初年改汲郡為衞州,隋大業二年(公元606年)廢清淇縣和朝歌縣,改置衞縣,改置汲郡於縣治。
唐朝貞觀元年(公元627年)改朝歌殷墟地以西為衞縣鹿台鄉。五代時期、宋朝時期、金國時期因之。元朝憲宗五年(公元1255年)於鹿台鄉置淇州,衞縣廢為集,並置臨淇縣;元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廢臨淇縣入淇州。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淇州為淇縣,屬衞輝府。清朝、民國時期因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淇縣因之。1954年淇縣併入湯陰縣,1962年恢復淇縣建制,1986年由屬安陽市轄改屬鶴壁市轄至今。 [8] 
淇縣有7處文物保護單位入選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淇縣古稱朝歌。曾為殷商帝都、衞國國都。 [5]  朝歌與封神榜於2008年被收入鶴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朝歌地理環境

相關爭議
關於晚商時期朝歌的政治地位,學界有很大爭論。郭沫若在其1931年所著的《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中確定帝乙20年之後徙都朝歌。但在其1933年所著的《卜辭通纂·後記》中,根據晚商銅器戊辰彝銘文有武乙配偶妣戊的記載而卜辭不見,結合《帝王世紀》的文獻記載,認為商代末年商都“殷”的地域擴大,包括現在的安陽與朝歌,而帝乙末年確曾移徙其政治中心於朝歌,但安陽舊都仍然存在,商代的宗廟仍在安陽,因此,是所謂的“更不徙都”。1962年,郭沫若主編《中國史稿》,又認為“從盤庚遷殷到商紂滅亡的二百七十三年的時間裏,除商紂有時居於朝歌 (今河南湯陰縣) 外,現在的安陽小屯是商朝的都城”。顯然,郭沫若對朝歌地位的認識有一個發展的過程,開始認為“徙都”朝歌,後來認為安陽與朝歌是同時並存的兩個政治中心。
還有學者認為,安陽與朝歌是一前一後的都城,帝乙時期把都城從安陽遷到朝歌。如白壽彝認為“帝乙……又把都城遷到了朝歌”。現代也有學者認為帝乙之後,商王朝徙都朝歌。還有一種意見,認為朝歌是離宮,但最晚在帝辛時期 (即商紂王時期) ,升為“輔都”。
分析以上意見,可以看出大部分學者都同意,在晚商時期朝歌是一個重要的政治中心。不同意見在於對朝歌政治地位的認識:一是認定朝歌是主都,晚商政權從安陽遷都於此;二是認定朝歌是陪都而安陽為主都。
晚商時期,建立了許多離宮,據古本《竹書紀年》記載,“紂時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距邯鄲及沙丘,皆為離宮別館”。則在帝辛時期,至少有朝歌、邯鄲、沙丘三個離宮,而從“南距”“北距”等詞來看,在朝歌、邯鄲、沙丘之間,應該還有一些離宮別館。《括地誌》雲:“紂都朝歌在衞州東北七十三里朝歌故城是也,本妹邑,殷王武丁始都之。”這裏明言朝歌原本為“妹邑”,可能本來是一個聚落,離宮是商王武丁始建的。由以上記載來看,在興建之初,朝歌的離宮地位應是毋庸置疑的。
到商代末年,朝歌的政治地位越來越凸顯。武丁之後,妹邑仍為一重要的政治中心。如《史記·三代世表》言庚丁時“殷徙河北”,《史記·殷本紀》又言帝武乙時“徙河北”,《史記·周本紀》正義引《帝王世紀》雲:“帝乙復濟河北,徙朝歌。”從以上説法來看,庚丁、武乙、帝乙三王都曾遷都,且遷往同一地方——河北,即朝歌。有學者就根據這些記載認為商王朝後期徙都朝歌,這種説法顯然是説不通的。但是,文獻記載又是如此,如果不是記載有誤,只能是後人的理解有所偏差。這裏不把“徙”看作是單純的遷都,而將之視為商王往返於朝歌與另一政治中心之間的話,會顯得更加合理。此外,文獻中較少有關於“沙丘”“邯鄲”等離宮別館的記載,也可以説明,朝歌已經逐漸超越了一般離宮,其政治地位越來越重要。除了指明某王“徙”往朝歌之外,古代文獻還有不少記載,確切指明朝歌為“都”或“殷虛”,如:《尚書·酒誥》載:“明大命於妹邦。”鄭玄解釋曰:“妹邦者,紂所都之處也。”《左傳·定公四年》載:“命以康誥而封於殷虛。”杜預注曰:“殷虛,朝歌也。”《史記·衞康叔世家》載:“以武庚殷餘民封康叔為衞君,居河、淇間故商虛。”《史記·宋微子世家》載:“箕子朝周,過故殷虛。”《漢書·地理志》載:“河內本殷之舊都……而河內殷虛更屬於晉。”顏師古注云:“殷虛,汲郡朝歌縣也。”《漢書·地理志》載:“朝歌,紂所都,周武王弟康叔所封,更名衞。”為什麼會有“都”朝歌、“徙”朝歌、“殷虛”的説法呢?這可能與帝乙、帝辛常居朝歌導致朝歌政治地位日益重要有關。有文獻記載在帝乙、帝辛時期朝歌的政治地位非常重要。帝辛時期,朝歌新建許多大型建築,如鹿台、瓊室等,據《史記·周本紀》記載,朝歌還有“社及商紂宮”,甚至還有防禦性設施城牆。甚至《史記·周本紀》在記載武王伐紂後,提到“諸侯畢從武王至商國”,其正義則注曰“謂至朝歌”,這就可見朝歌的政治中心地位。也正由於朝歌在紂時的政治地位非常重要,於是古文獻才有朝歌為“紂都”的記載。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朝歌的政治地位有一個非常明顯的變化。興建之初,朝歌是作為離宮之一而存在的,到了商代末期,朝歌地位超越一般離宮,甚至被稱為“紂都”,成為商政權的政治中心。
縱觀古代文獻對朝歌的政治地位的陳述,有稱之為離宮的,有稱之為都城的。對於朝歌究竟是離宮還是都城這一問題仍有待考證。因為,雖然安陽殷墟從盤庚至商代末年“更不徙都”,但主要政治中心有了變化。由於商代末年帝乙、帝辛長期居留,朝歌成為主要的政治中心,有離宮等多種大型建築是毋庸置疑的。但它是否擁有都城所必須具有的大量居民,這是牽涉到朝歌最終地位,確認朝歌是離宮還是都城的重要問題。在文獻資料裏,沒有發現相關記載,這就需要翻閲考古資料。“關於朝歌周圍的遺蹟,當地文物部門曾進行過調查和試掘,收集到一些陶器和骨器等殷代文化遺物,其年代約自武丁至帝乙、帝辛時代,與安陽鄰近的浚縣、輝縣分佈有殷代遺址的現象近似,但由於工作太少,對遺址的內涵、年代等問題還不清楚。”因此,關於朝歌的考古資料欠缺,也無法從考古資料上證明朝歌是否有大量的普通居民。所以,朝歌是否由離宮轉變為陪都還不能定論,只能確認朝歌為商代末年的一個重要的政治中心。 [2] 

朝歌著名地點

鹿台遺址位於淇濱區南約3公里處,東西、南北均長約2.5公里,作為商代晚期都城朝歌的一個重要遺存點,省政府於2000年9月25日公佈鹿台遺址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過幾千年的歷史變遷,鹿台由原來的大平台分割為6個平台,其中4個已成平地,只剩下兩個。據文物專家考證,鹿台為商朝紂王時期的宮苑建築,同時也是紂王藏財聚寶之處,後紂王兵敗,自焚於鹿台。 [6] 

朝歌歷史名人

箕子、微子、國神比干,縱橫家、軍事家、教育家鬼谷子,刺秦義士荊軻 [8]  、許穆夫人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