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 名
- 劉協
- 別 名
-
漢獻帝
董侯
劉伯和 - 字
- 伯和
- 所處時代
- 東漢
- 民族族羣
- 漢族
- 出生地
- 雒陽縣(今河南洛陽)
- 出生日期
- 181年4月2日
- 逝世日期
- 234年4月21日
- 主要成就
- 東漢末代皇帝
- 諡 號
- 孝獻皇帝(魏)、孝愍皇帝(蜀漢)
- 在位時間
- 189年—220年
- 年 號
- 永漢、中平、初平、興平、建安、延康
劉協人物生平
編輯劉協早年經歷
劉協的母親王美人,名王榮(後來追諡為“靈懷皇后”),是前五官中郎將王苞的孫女、王章之女,出身於名門世家,舉止文雅,再加上容貌姣好,身材勻稱,深得漢靈帝劉宏的寵愛。當時主宰靈帝后宮的是何皇后,出身於屠夫之家,靠賄賂宦官被選入宮並當了皇后,對王美人非常嫉妒。因此當王美人懷着劉協時,怕招惹何皇后更深的嫉妒,就沒有告訴靈帝,而是偷偷地墮胎。但服墮胎藥沒有奏效,孩子還是生了下來。何皇后果然妒性大發,怕王美人有了兒子會進一步威脅到她的地位,指使人將毒藥偷偷地放在王美人產後服用的湯藥裏,王美人飲後當即身亡。靈帝聞訊,親往後宮驗視,見王美人四肢青黑,知是中毒而亡,急令追查兇手,很快查出是何皇后所為。靈帝不禁勃然大怒,意欲立即將何皇后廢黜。何皇后事先已用巨金買通受靈帝信任的宦官曹節等人,宦官們一齊跪下,為何皇后求情,靈帝居然赦免了何皇后。劉協這時尚未足月,靈帝擔心將這個兒子留在後宮再遭到暗害,於是將他抱到永樂宮,請董太后撫養,因為覺得這個兒子很像自己,取名為“協”。
[1]
自此,劉協就依董氏為外家,被稱為“董侯”。
[25]
漢靈帝晚年,面臨着選擇太子問題。何皇后生有皇子劉辯,從小寄養在民間一位姓史的道人家裏。劉辯比劉協年長,而且是皇后所生,論理太子位置非其莫屬。但是劉辯舉止輕浮,沒有國君應有的威嚴氣質。劉協自小在永樂宮長大,由董太后悉心撫養,舉止端莊,深得靈帝喜愛。再加上其母王美人死於非命,靈帝難免有隱惻之心,因此,他心下傾向於立劉協為太子。然而,這又有違於立嗣以嫡長子為先的皇室傳統,所以遲遲下不了決心。
[3]
劉協亂中繼位
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病重,遺詔將劉協託付給宦官上軍校尉蹇碩。四月,漢靈帝去世,蹇碩欲搶先立劉協為帝並誅殺大將軍何進,被其麾下司馬潘隱出賣而未果,何進遂擁立劉辯為帝,是為漢少帝。
[34]
何皇后改稱為何太后,臨朝處理政務,但國家大權實際上已為何進掌握。劉協受封為渤海王,後改封陳留王。
[4]
靈帝死後,內宮宦官和朝中重臣展開了爭權奪利的鬥爭。光熹元年(189年)八月,先是何進捕殺蹇碩,接着是宦官張讓、段珪等殺死何進,司隸校尉袁紹、虎賁中郎將袁術和何進的部將帶兵反攻,一下子又殺宦官兩千人。張讓、段珪等無力還擊,劫持劉協和少帝劉辯逃出宮外。尚書盧植、河南中部掾閔貢趕來後,張讓、段珪跳入黃河自殺。劉辯和劉協在回宮途中,在北邙山迎面遇上董卓率領的隴西鐵騎奔騰而來。劉辯見到這樣的情形,嚇得渾身哆哆嗦嗦,雙腿戰慄,口不能言。當董卓問劉辯禍亂緣由時,劉辯口齒不清;問劉協時,劉協卻對答如流。董卓認為劉協比劉辯賢能,又自認為和收養劉協的董太后同族。於是從這時起,董卓就想廢少帝,另立劉協為皇帝。
[33]
回到京城後,董卓的軍隊完全控制了局勢。他先逼少帝策免司空劉弘,自己身居其位;接着,以司空的身份召集百官開會,議改立陳留王劉協為皇帝。百官大驚失色,懾於董卓的淫威,誰也不敢表示反對。九月初一日,董卓宣佈廢黜少帝劉辯,立陳留王劉協為帝,是為獻帝,改元永漢(同年十二月復為中平六年,改明年為初平元年),時年九歲。從此,劉協開始了他作為傀儡皇帝的漫長生涯。
[3]
劉協受制軍閥
劉協登基後,董卓自封為丞相,後又加封為太師,完全控制了中央政權。董卓的軍隊在洛陽劫掠財物,姦淫婦女,無惡不作,後並把洛陽城燒成一片廢墟。
初平元年(190年)春天,各地的州郡牧守以討伐董卓的名義紛紛起兵。由於起兵的州郡都在關東,所以史稱“關東聯軍”。許多地方豪強響應了這次起兵,帶着自己的私兵萬里相赴,自此正式拉開了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序幕。關東軍共推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從北、東、西三面來包圍洛陽。董卓因受關東軍的威脅,挾持劉協由洛陽遷都長安。這時,王允任司徒,主持具體政務。他表面上依附董卓,暗中心向漢室,身邊聚集了一批朝中官員。
初平二年(191年),關東諸侯為了爭奪政治上的領導權,以袁紹、韓馥為首,倡議立幽州牧劉虞為帝。但這個建議遭到袁術、曹操的反對,最後作罷。劉虞的兒子劉和在長安朝廷擔任侍中,劉協想憑藉關東軍的力量還都洛陽,以擺脱董卓的控制,就派劉和潛出武關求援。但這時關東州郡牧守正熱衷於互相兼併以壯大自己的力量,擴張地盤,無意西討董卓。長安方面就轉而依靠內部的力量來推翻董卓。
初平三年(192年),司徒王允與司隸校尉黃琬、僕射士孫瑞、中郎將呂布密謀刺殺董卓。呂布本為董卓的親信,兩人曾結過義父子關係。董卓性格暴烈,有一次呂布為一樁小事違背了董卓的意圖,董卓拔出手戟就向呂布投去。呂布慌忙躲開,事後又向董卓俯身請罪,才算作罷。由此二人有了隔閡。四月,漢獻帝患病初愈,在未央殿大會朝中百官。董卓身穿朝服,乘車入朝。從軍營到皇宮的道路兩側警衞密佈,左側是步兵,右側是騎兵,戒備森嚴,由呂布等在前後侍衞。王允命士孫瑞自己書寫詔書交給呂布。呂布讓同郡人、騎都尉李肅與勇士秦誼、陳衞等十餘人冒充衞士,身穿衞士的服裝,埋伏在北掖門等待董卓。董卓一進門,李肅舉戟刺去,董卓內穿鐵甲,未能刺入,只傷了他的手臂,跌到車下。董卓回頭喊呂布,但被呂布鐵矛刺死。董卓被刺死後,王允錄尚書事,呂布晉升為奮威將軍,二人共同主持朝政。王允得手後,驕傲自滿,加上氣量狹小,未能維持住關中的局勢。不到一個月,董卓部將李傕、郭汜等人擊敗呂布,佔領長安,殺死王允,控制了東漢政權。李傕升為車騎將軍、開府、領司隸校尉、假節、池陽侯,後李傕又升為大司馬,郭汜為後將軍、美陽侯,樊稠為右將軍、萬年侯,張濟被封為鎮東將軍、平陽侯,外出屯駐在弘農。
興平元年(194年),三輔大旱,谷價騰貴,一斛谷值錢50萬,長安城中甚至發生了人吃人的事件。劉協命令侍御史侯汶出太倉米豆煮粥救濟百姓,但因為糧食不夠仍然有很多人餓死。劉協懷疑侯汶沒有如實用全部糧食賑濟災民,而是趁機侵佔公糧,於是派人取米、豆各五升在自己面前熬成粥,最後可以煮出兩盆,證實是侯汶作弊,於是責打侯汶五十廷杖。之後,長安城中饑民得到了救濟。
興平二年(195年),李傕殺樊稠,與郭汜在長安城中各自擁兵相攻。劉協派尚書、侍中去為李、郭二人和解,二人不從。為了爭得政治上的主動權,郭汜陰謀將劉協劫持到自己的軍營,不料未等郭汜下手,消息已經走漏,李傕搶在前面,派兵將劉協、皇后、宮人及大臣們劫去。李傕、郭汜相攻數月,死者萬數,長安城幾乎變成一片廢墟。不久,劉協在原李傕部將楊奉、牛輔部曲董承等的護衞下,擺脱了李、郭的控制,逃往弘農,進駐安邑,又輾轉東行。
[3]
劉協遷都許昌
建安元年(196年)秋,劉協在楊奉、韓暹的護送下回到洛陽。時任兗州牧曹操在荀彧的勸告下派兵迎接劉協,不久又在董承的密召下親自帶兵去洛陽,劉協拜曹操為司隸校尉、錄尚書事,並隨曹操遷都許縣(今河南許昌),升曹操為司空,行車騎將軍事。
[5]
[24]
當時中原地區袁紹和曹操兩大軍閥正進行着頻繁的政治和軍事鬥爭。孫策佔據了江東,劉表佔據了荊州,劉璋割據益州,韓遂、馬騰佔有涼州,公孫度盤踞遼東。劉協東還,無疑是一面可利用的旗幟。曹操搶先率軍進駐洛陽,取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地位。遷都許縣後,劉協是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只能“守位”,漢廷百官也只是“備員而已”。
[22-23]
後來曹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升丞相
[20]
,建安十八年(213年)封魏公,加九錫。
[26]
曹操雖然利用劉協來試圖實現他統一中國的目的,卻不敢直接取代他而自立為皇帝。
[5]
劉協不甘傀儡
建安五年(200年),劉協不滿曹操大權獨攬,不甘心作為傀儡,乃暗下衣帶詔,令董貴人的父親車騎將軍董承設法誅殺曹操。董承遂與左將軍劉備、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一起密謀,結果事情敗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誅殺,懷孕的董貴人也被絞殺。伏皇后畏懼曹操,於是寫信給她的父親伏完,盡數曹操殘暴不仁之事,希望伏完能夠效仿董承,剷除權臣,但伏完始終未敢行動。後來有議郎趙彥曾為劉協陳述時局對策,曹操聽説後將趙彥殺死。其後曹操覲見劉協,劉協憤怒地説:“君若能相輔,則厚;不爾,幸垂恩相舍!”按照漢朝制度,曹操這種“三公”帶兵覲見皇帝是有虎賁持刀挾行的,所以曹操聽到劉協這番可能含有殺機的話之後大驚失色,請求馬上離開,離開後顧視左右,汗流浹背,此後不再覲見劉協。
[18]
建安十九年(214年),伏皇后要求其父伏完誅殺曹操的密謀敗露,曹操要挾劉協廢黜伏皇后,並代劉協寫好了廢黜伏皇后的詔書。接着,派御史大夫郗慮拿着詔書,同尚書令華歆一起帶兵包圍皇宮搜捕皇后。伏皇后藏到宮中的夾牆裏,被華歆拖出。伏皇后披頭散髮赤腳走出,向劉協哭訴求救,劉協無奈地説:“朕也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什麼時候結束!”回過頭來對郗慮説:“郗公!天下有這道理嗎?”伏皇后被幽禁而死,劉協與她所生的兩位皇子亦以毒酒毒殺,伏氏宗族百餘人被處死。
[18]
劉協禪位去世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魏王曹操去世,世子曹丕繼位。其時,雖然有孫權、劉備試圖北上中原,但基本不成氣候,中原腹地的和平已成定局。除舊佈新,建立新朝,已經是人心所向。各種力量都在推動曹丕採取行動。那些曹氏部屬也在設想着如何彈冠相慶,如何分新朝一杯羹。於是便有小臣去逼去勸漢獻帝劉協效唐虞舊例,將帝位禪讓給魏王。
延康元年(220年)12月10日,曹丕逼迫劉協禪讓帝位給他,劉協告祭祖廟,使張音奏璽綬詔冊,禪位於曹丕。曹丕在繁陽亭登上受禪壇,接受玉璽,即皇帝位。隨即進入許都,改延康元年為黃初元年,國號為魏,追尊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封劉協為山陽公,允許他在其封地奉漢正朔和服色,建漢宗廟以奉漢祀。曹丕還同時給劉協留了句客氣話:“天下的好東西,我跟你可以一起享受。”
魏明帝青龍二年(234年)三月庚寅(4月21日),劉協壽終正寢,魏明帝曹叡率羣臣親自哭祭。八月壬申,以漢天子禮儀葬於禪陵。諡號為孝獻皇帝。下葬時魏明帝“制錫衰弁絰,哭之慟”,並立劉協的嫡孫桂氏鄉侯劉康為山陽公。
[3]
[6]
[27]
劉協歷史評價
編輯- 袁術:聖主聰叡,有周成之質。 [7]
- 袁山松:獻帝崎嶇危亂之間,飄薄萬里之衢,萍流蓬轉,險阻備經,自古帝王未之有也。觀其天性慈愛,弱而神惠,若輔之以德,真守文令主也。曹氏始於勤王,終至陷天,遂力制羣雄,負鼎而趨,然因其利器,假而不反,回山倒海,遂移天日。昔田常假湯、武而殺君,操因堯、舜而竊國,所乘不同,濟其盜賊之身一也。善乎!莊生之言:竊鈎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仁義存焉。信矣。
- 范曄:①傳稱鼎之為器,雖小而重,故神之所寶,不可奪移。至令負而趨者,此亦窮運之歸乎!天厭漢德久矣,山陽其何誅焉!②獻生不辰,身播國屯。終我四百,永作虞賓。 [8]
- 劉備:曩者董卓造為亂階,自是之後,羣兇縱橫,殘剝海內。賴陛下聖德威靈,人神同應,或忠義奮討,或上天降降罰,暴逆並殪,以漸冰消。 [9]
- 曹叡:①山陽公深識天祿永終之運,禪位文皇帝以順天命。②嗚呼!昔皇天降戾於漢,俾逆臣董卓播厥兇虐,焚滅京都,劫遷大駕。於時六合雲擾,奸雄熛起。帝自西京,徂唯求定,臻茲洛邑。疇諮聖賢,聿改乘轅,又遷許昌,武皇帝是依。歲在玄枵,皇師肇徵,迄於鶉尾,十有八載,羣寇殲殄,九域鹹乂。惟帝念功,祚茲魏國,大啓土宇。爰及文皇帝,齊聖廣淵,仁聲旁流,柔遠能邇,殊俗向義,乾精承祚,坤靈吐曜,稽極玉衡,允膺歷數,度於軌儀,克厭帝心。乃仰欽七政,俯察五典,弗採四嶽之謀,不俟師錫之舉,幽贊神明,承天禪位。祚逮朕躬,統承洪業。蓋聞昔帝堯,元愷既舉,兇族未流,登舜百揆,然後百揆時序,內平外成,授位明堂,退終天祿,故能冠德百王,表功嵩嶽。自往迄今,彌歷七代,歲暨三千,而大運來複,庸命厎績,纂我民主,作建皇極。念重光,紹咸池,繼韶夏,超羣后之遐蹤,邈商、周之慚德,可謂高朗令終,昭明洪烈之懿盛者矣。非夫漢、魏與天地合德,與四時合信,動和民神,格於上下,其孰能至於此乎?朕惟孝獻享年不永,欽若顧命,考之典謨,恭述皇考先靈遺意,闡崇弘諡,奉成聖美,以章希世同符之隆,以傳億載不朽之榮。魂而有靈,嘉茲弘休。嗚呼哀哉! [27]
- 張紘:①幼主非有惡於天下,徒以春秋尚少,脅於強臣,若無過而奪之,懼未合於湯、武之事。②幼主岐嶷,若除其逼,去其鯁,必成中興之業。 [10]
- 蔡邕:陛下天地之大德,聽納大臣,扶飾文學。 [11]
胡安·岡薩雷斯·德·門多薩:這個獻帝,是個懦弱的人,因此遭到了國內人民的憎恨。
[13]
劉協軼事典故
編輯劉協綜述
漢獻帝劉協被貶為山陽公,居住在山陽城(今焦作)。他倍感世態炎涼,人生如夢,超凡脱俗,大徹大悟,遂拋棄帝王之尊,甘心與民同憂,躬耕菜圃,濟世懸壺,雖當過窩囊皇帝,卻變為稱職“郎中”,身融入田園山水,心遠離深宮重樓,涉足農桑,訪貧問苦,深受百姓愛戴,民眾敬之如父母,由此流傳下了很多傳奇故事。焦作一帶的民眾為了紀念他,形成了許多有趣的民俗,一直流傳至今。
劉協稱父親為“大”,稱母親為“美”
漢獻帝被貶為山陽公後,山陽(今焦作)的老百姓改稱皇上劉協為“大人”,改稱皇后曹節為“美人”,尊他倆為父母,簡呼其為“大”、“美”。久而久之,民間通呼,尊父親為“大”(發第三聲dǎ),尊母親為“美”(發第四聲mèi),尊乳房為“美美”(méi mèi)。直至當代,焦作農村五十歲以上的兒女稱呼父母為“大”和“美”的,仍比比皆是。
劉協中藥不還價,針灸不要錢
漢獻帝劉協貶居山陽城後,遠離政治,一心融入民間,利用在皇宮中學過的醫術,和皇后曹節一起懸壺濟世,醫治百姓。他從雲台山上挖下來的中草藥從不收費,扎針、艾灸、拔罐、刮痧都不要錢,只有對購來的藥物才酌收成本。老百姓出於對他倆的感激之情,沿習成俗,焦作民間對老中醫格外敬重,尊之如君,對中草藥可賒可欠,但從不還價,在農村中針灸、拔罐從不收費,以示遵守漢獻帝留下來的千年老規矩。
劉協叫外公外婆為“魏公、魏婆”
劉協娘瞧閨女
在全國各地,每逢端午節、中秋節,出嫁後的閨女,到了這天,總是攜兒帶女,手提大包小包禮品,回孃家向父母賀節問安,以報父母養育之恩。而在焦作民間,卻顛倒過來,流行“娘瞧閨女”的習俗。緣由是漢獻帝被貶為山陽公,皇后曹節隨之被軟禁在山陽城。曹節逢年過節不能去京城看望母親卞太后,而她的母親卞太后不怕兒子魏文帝曹丕,可以任意到山陽城探望二女兒曹節。後來民間效仿,端午節、中秋節盛行“娘瞧閨女”,流傳至今。
劉協家族成員
編輯劉協父母
關係 | 人物 | 簡介 |
---|---|---|
祖父 | 漢章帝曾孫,封解瀆亭侯,追贈孝仁皇 | |
祖母 | 尊號孝仁皇后 | |
父親 | 諡號孝靈皇帝 | |
母親 | 王榮 | 漢靈帝貴人,追封靈懷皇后 |
兄長 | 漢少帝,追封弘農懷王 | |
姐妹 | 劉氏 | 封萬年公主 |
皇后 | 伏完之女,建安十九年被曹操幽閉而死 | |
曹操之女,諡號獻穆皇后 | ||
嬪妃 | 董承之女,被曹操所殺 | |
曹操之女,封夫人 | ||
曹操之女,封夫人 | ||
宋泓之女,封貴人 |
劉協兒子
爵位 | 人物 | 生卒年 | 簡介 |
---|---|---|---|
劉某 | 生卒年不詳 | 伏壽之子,被曹操所殺 | |
劉某 | 生卒年不詳 | 伏壽之子,被曹操所殺 | |
南陽王 | ?- 200年 | 200年封南陽王 | |
濟陰王 | 生卒年不詳 | 212年封濟陰王 | |
山陽王 | 生卒年不詳 | 212年封山陽王 | |
濟北王 | 劉邈 | 生卒年不詳 | 212年封濟北王 |
東海王 | 生卒年不詳 | 212年封東海王 |
劉協女兒
爵位 | 人物 | 簡介 |
---|---|---|
長樂郡公主 | 劉曼 | |
劉氏 | 曹丕嬪妃 | |
劉氏 | 曹丕嬪妃 |
劉協後代
關係 | 人物 | 簡介 |
---|---|---|
孫子 | ||
曾孫 | 襲爵山陽公 | |
玄孫 | 襲爵山陽公 |
劉協後世紀念
編輯漢獻帝死在葬於禪陵,其地位於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方莊鎮古漢村南,南距修武縣城約23公里,北依太行山,其餘三面皆為平原。陵東南400米處有一低矮山丘,因禪陵在此而得名,曰古漢山。北約5公里的太行山中有一幽靜凹區,曰百家巖,內有一高約10米的高台,當地羣眾相傳,漢獻帝常來此避暑遊玩,高台上建有漢獻帝廟。陵北500米處是因陵而得名的古漢村。
漢獻帝陵坐北朝南,陵內有兩個陪葬墓。一個陪葬墓位於禪陵東北130米處。此冢封土原比禪陵略小,但大部分已被平掉,所剩封土平面直徑約2米,高約1米。另一個陪葬墓位於禪陵東南80米,封土呈半圓狀,築夯,現有高度約2.5米。
漢獻帝陵保存的兩通碑:一塊是漢禪陵基址碑:青石質,上圓下方,高1.4米,寬0.55米,厚0.23米,上刻“碑記”二字,碑文小楷,陰刻。另一塊是漢獻帝陵寢碑:碑為青石質,上圓下方,高1.55米,寬0.585米。楷書,陰刻。
漢獻帝陵現存封土,由於長年自然和人為破壞,現呈不規則方形土冢,南側和西側均已呈直立狀。現存每邊長約20餘米,周長100餘米。封土夯築,但夯層不明顯,夯土中包含有漢代筒瓦、板瓦和鵝卵石。新發現的清代“漢禪陵基址碑記”和“漢獻帝陵寢碑”立於冢前。
劉協史籍記載
編輯- 范曄《後漢書·卷九·孝獻帝紀第九》
劉協影視形象
編輯年份 | 影視類型 | 劇名 | 飾演者 | 圖集 |
---|---|---|---|---|
1976 | 電視劇 | 《三國春秋》 | ||
1988 | 電視劇 | 《貂蟬》 | 張洵 | |
1994 | 電視劇 | 《三國演義》 | 尹申(幼年,第2~5集) | |
蘇可(少年,第14~16集) | ||||
鮑大志(中年,第61集) | ||||
1994 | 歌仔戲 | 《新洛神》 | ||
1996 | 電視劇 | 《三國英雄傳之關公》 | 凱凱 | |
2004 | 電視劇 | 《武聖關公》 | 耿僖 | |
1999 | 電視劇 | 《曹操》 | 王建偉 | |
2003 | 電視劇 | 《貂蟬》 | 徐雅男 | |
2008 | 電影 | 《赤壁》 | 王寧 | |
2010 | 電視劇 | 《三國》 | 叮咚 | |
2011 | 電影 | 《關雲長》 | ||
2012 | 電影 | 《銅雀台》 | ||
2013 | 電視劇 | 《新洛神》 | 王浩 | |
2013 | 電視劇 | 《曹操》 | ||
孫江一 | ||||
2014 | 電視劇 | 《醫聖》 | ||
2015 | 電視劇 | 《武神趙子龍》 | ||
2017 | 電視劇 | 《軍師聯盟》 | ||
2017 | 電視劇 | 《小戲骨放開那三國》 | 黎哲彬 | |
2018 | 電視劇 | 《三國機密》 | ||
2018 | 電視劇 | 《少兒也三國》第二季 | ||
2021 | 電影 | 《真·三國無雙》 | ||
- 參考資料
-
- 1. 《後漢書卷九·孝獻帝紀第九》:李賢注:諡法曰:「聰明睿智曰獻。」協之字曰合。張璠記曰:「靈帝以帝似己,故名曰協。」帝王紀曰:「協字伯和。」
- 2. 《後漢書卷九·孝獻帝紀第九_(南朝宋)範燁編繏(唐)李賢等注》 .國語導航[引用日期2019-11-10]
- 3. 《後漢書·孝獻帝紀第九》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2-27]
- 4. 《後漢書·孝獻帝紀》:中平六年四月,少帝即位,封帝為勃海王,徙封陳留王。
- 5. 《三國志·文帝紀》:(黃初二年,221年)改許縣為許昌縣。
- 6. 《後漢書》:魏青龍二年三月庚寅,山陽公薨。自遜位至薨,十有四年,年五十四,諡孝獻皇帝。八月壬申,以漢天子禮儀葬於禪陵,置園邑令丞。
- 7. 《三國志·卷六·魏書六·董二袁劉傳第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6-21]
- 8. 後漢書 孝獻帝紀第九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2-07-14]
- 9. 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三國志(晉)陳壽(南朝宋)裴松之注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1-16]
- 10. 三國志 卷四十六 吳書一 孫破虜討逆傳第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05-16]
- 11. 《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卷七十一.蔡邕三
- 12. 柏楊.《皇后之死 3 長髮披面》.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4:第171頁
- 13. 胡安·岡薩雷斯·德·門多薩.《中華大帝國史》.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9.10:第1頁
- 14. 司馬光.資治通鑑(上).北嶽文藝出版社:太原,1995:384-442
- 15. 《關雲長》王柏傑飾漢獻帝 傀儡皇帝幹農活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3-12-19]
- 16. 《銅雀台》將映 蘇有朋:漢獻帝戲如人生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1-010-5]
- 17. 電視劇-小戲骨放開那三國 第01集-騰訊視頻-21分06秒 .騰訊視頻[引用日期2021-02-10]
- 18. 《後漢書 卷十下 皇后紀第十下》:議郎趙彥嘗為帝陳言時策,曹操惡而殺之。其餘內外,多見誅戮。操後以事入見殿中,帝不任其憤,因曰:“君若能相輔,則厚;不爾,幸垂恩相舍。”操失色,俯仰求出。舊儀,三公領兵朝見,令虎賁執刃挾之。操出,顧左右,汗流浹背,自後不敢復朝請。董承女為貴人,操誅承而求貴人殺之。帝以貴人有妊,累為請,不能得。後自是懷懼,乃與父完書,言曹操殘逼之狀,令密圖之。完不敢發。至十九年,事乃露泄。操追大怒,遂逼帝廢后,假為策曰:“皇后壽,得由卑賤,登顯尊極,自處椒房,二紀於茲。既無任、姒徽音之美,而陰懷妒害,苞藏禍心,弗可以承天命,奉祖宗。今使御史大夫郗慮持節策詔,其上皇后璽綬,退避中宮,遷於它館。嗚呼傷哉!自壽取之,未致於理,為幸多焉。”又以尚書令華歆為郗慮副,勒兵入宮收後。閉户藏壁中,歆就牽後出。時帝在外殿,引慮於坐。後被髮徒跣行泣過訣曰:“不能復相活邪?”帝曰:“我亦不知命在何時!”顧謂慮曰:“郗公,天下寧有是邪?”遂將後下暴室,以幽崩。所生二皇子,皆酖殺之。後在位二十年,兄弟及宗族死者百餘人,母盈等十九人徙涿郡。
- 19. 《資治通鑑 卷六十二 漢紀五十四》:建安元年……十月,曹操徵奉,奉南奔袁術,遂攻其梁屯,拔之。……丙戌,以操為司空,行車騎將軍事。
- 20. 《資治通鑑 卷六十五 漢紀五十七》:建安十三年……夏,六月,罷三公官,復置丞相、御史大夫。癸巳。以曹操為丞相。
- 21. 《資治通鑑 卷六十七 漢紀五十九》:建安二十年乙未,春,正月,甲子,立貴人曹氏為皇后;魏公操之女也。……建安二十一年丙申……夏,五月,進魏公操爵為王。
- 22. 《後漢書 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自都許之後,權歸曹氏,天子總己,百官備員而已。
- 23. 《後漢書 卷十下 皇后紀第十下》:自帝都許,守位而已,宿衞兵侍,莫非曹氏黨舊姻戚。
- 24. 《資治通鑑 卷六十二 漢紀五十四》:庚子,楊奉、韓暹奉帝東還,張楊以糧迎道路。秋,七月,甲子,車駕至雒陽,幸故中常侍趙忠宅。丁丑,大赦。八月,辛丑,幸南宮楊安殿。……曹操在許,謀迎天子。眾以為"山東未定,韓暹、楊奉,負功恣睢,未可卒帛。"荀彧曰:"昔晉文公納周襄王而諸侯景從,漢高祖為義帝縞素而天下歸心。自天子蒙塵,將軍首唱義兵,徒以山東擾亂,未遑遠赴。今鑾駕旋軫,東京榛蕪,義士有存本之思,兆民懷感舊之哀。誠因此時,奉主上以從人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義以致英俊,大德也。四方雖有逆節,其何能為?韓暹、楊奉,安足恤哉!若不時定,使豪傑生心,後雖為慮,亦無及矣。"操乃遣揚武中郎將曹洪將兵西迎天子……韓暹矜功專恣,董承患之,因潛召操;操乃將兵詣雒陽。既至,奏韓暹、張楊之罪。暹懼誅,單騎奔楊奉。帝以暹、楊有翼車駕之功,詔一切勿問。辛亥,以曹操領司隸校尉、錄尚書事。……庚申,車駕出轘轅而東,遂遷都許。己巳,幸曹操營,以操為大將軍,封武平侯。始立宗廟社稷於許。……冬,十月……丙戌,以操為司空,行車騎將軍事。
- 25. 《後漢書 卷十下 皇后紀第十下》:光和三年,立為皇后。明年,追號後父真為車騎將軍、舞陽宣德侯,因封后母興為舞陽君。時王美人任娠,畏後,乃服藥欲除之,而胎安不動,又數夢負日而行。四年,生皇子協,後遂酖殺美人。帝大怒,欲廢后,諸宦官固請得止。董太后自養協,號曰董侯。
- 26. 《資治通鑑 卷六十六 漢紀第五十八》:建安十八年……五月,丙申,以冀州十郡封曹操為魏公,以丞相領冀州牧如故。又加九錫:大輅、戎輅各一,玄牡二駟;兗冕之服,赤舄副焉;軒縣之樂,八佾之舞;朱户以居;納陛以登;虎賁之士三百人;鈇、鉞各一;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矢千;秬鬯一卣,珪、瓚副焉。
- 27. 卷三 魏書三 明帝紀第三-三國志(晉)陳壽(南朝宋)裴松之注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6-07]
- 28. 趙翼:《廿二史劄記》卷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6-07]
- 29. 修武縣西北有濁鹿城魏受漢禪封獻帝為山陽公城即公所居也道經此地感而賦之 清·顧瑗 .搜韻[引用日期2021-07-14]
- 30. 獻帝 宋•徐鈞 .搜韻[引用日期2021-07-14]
- 31. 電視劇《少兒也三國》第二季第1集(優酷版/2018)片尾字幕20分53秒 .優酷[引用日期2021-11-30]
- 32. 真·三國無雙(粵語)-電影--愛奇藝 片尾演職員表第114分53秒 .愛奇藝[引用日期2022-09-12]
- 33. 《資治通鑑 卷五十九 漢紀五十一》:八月,戊辰,進入長樂宮,白太后,請盡誅諸常侍……紹遂閉北宮門,勒兵捕諸宦者,無少長皆殺之,凡二千餘人,或有無須而誤死者。紹因進兵排宮,或上端門屋,以攻省內。庚午,張讓、段珪等困迫,遂將帝與陳留王數十人步出谷門,夜,至小平津,六璽不自隨,公卿無得從者,唯尚書盧植、河南中部掾閔貢夜至河上。貢厲聲質責讓等,且曰:"今不速死,吾將殺汝!"因手劍斬數人。讓等惶怖,叉手再拜,叩頭向帝辭曰:"臣等死,陛下自愛!"遂投河而死。貢扶帝與陳留王夜步逐螢光南行,欲還宮,行數里,得民家露車,共乘之,至雒舍止,辛未,帝獨乘一馬,陳留王與貢共乘一馬,從雒舍南行,公卿稍有至者。董卓至顯陽苑,遠見火起,知有變,引兵急進;未明,到城西,聞帝在北,因與公卿往奉迎於北芒阪下。帝見卓將兵卒至,恐怖涕泣。羣公謂卓曰:"有詔卻兵。"卓曰:"公諸人為國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至使國家播蕩,何卻兵之有!"卓與帝語,語不可了;乃更與陳留王語,問禍亂由起,王答,自初至終,無所遺失。卓大喜,以王為賢,且為董太后所養,卓自以與太后同族,遂有廢立之意。是日,帝還宮,赦天下,改光熹為昭寧。失傳國璽,餘璽皆得之。以丁原為執金吾。騎都尉鮑信自泰山募兵適至,説袁紹曰:"董卓擁強兵,將有異志,今不早圖,必為所制;乃其新至疲勞,襲之,可禽也!"紹畏卓,不敢發。信乃引兵還泰山
- 34. 《後漢書·何進傳》:“六年,帝疾篤,屬協於蹇碩。碩既受遺詔,且素輕忌於進兄弟,及帝崩,碩時在內,欲先誅進而立協。及進從外入,碩司馬潘隱與進早舊,迎而目之。進驚,馳從儳道歸營,引兵入屯百郡邸,因稱疾不入。碩謀不行,皇子辯乃即位。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