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盤古神話

鎖定
盤古神話,河南省桐柏縣泌陽縣地方傳統民間文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6] 
盤古神話是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説之一,故事講述了遠古時期天地混沌,盤古憑藉着自己的神力開天闢地,其身形化為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的故事。 [9] 
2008年6月7日,河南省桐柏縣、泌陽縣 [10]  聯合申報的盤古神話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Ⅰ-57。 [6] 
中文名
盤古神話
批准時間
2008年6月7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
遺產類別
民間文學
申報地區
河南省桐柏縣泌陽縣
遺產編號
I-57

盤古神話歷史淵源

盤古神話雖未見於先秦古籍,但它和《山海經》所記的燭龍神話卻有相似之處,古史學者劉起釪在對中國古代開天闢地神話進行考察後,也進一步肯定了《山海經》中燭龍、燭陰的故事是“盤古神話”的原型。根據史料記載,盤古神話在形成與發展上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 [12] 
第一階段:開天闢地
盤古開天闢地 盤古開天闢地
盤古神話始見於唐代歐陽詢與令狐德棻、陳叔達、裴矩、趙弘智、袁朗等主編《藝文類聚》所引三國時吳人徐整的《三五曆紀》:“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長地九萬里。“ [12] 
第二階段:軀體生萬物
在另一本著作《五運歷年記》也有一段關於盤古的記載,此書已失傳,清代馬驌《繹史》卷一引雲:“元氣濛鴻,萌芽始茲,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啓陰感陽,分佈元氣,乃孕中和,是為人也。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裏,肌肉為田土,發髭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甿。“此則神話前半仍為陰陽分天地、孕人,後半部分則描寫了盤古軀體化生萬物。 [1] 
第三階段:完善成型
盤古手持斧子形象 盤古手持斧子形象
到明末周遊寫《開闢衍繹》,盤古手裏又給加上了斧頭和鑿子這兩件勞動工具,故事內容發展為包含勞動開闢天地的觀念。 [13] 

盤古神話文化特徵

盤古神話主要內容

河南省桐柏縣、泌陽縣盤古神話羣主要包括創世神話、人類起源神話及懲惡揚善、恩澤子孫的神話等,內容涉及開天闢地、世界毀滅、滾磨成親、繁衍人類、體化萬物等,反映出原始先民對大自然的崇拜,體現了先民的原始宇宙觀。 [10] 
傳説在天地還沒有開闢以前,宇宙就像一個大雞蛋一樣混沌一團。有盤古的巨人在這個“大雞蛋”中一隻酣睡了約十萬八千年後醒來,發現周圍一團黑暗,他就張開巨大的手掌向黑暗劈去,一聲巨響,“大雞蛋”碎了,其中混濁的東西慢慢地下降,變成了腳下的土地。盤古站在這天地之間非常高興。盤古很怕天地再合攏起來變成以前的樣子,就用手撐着青天,雙腳踏着大地,讓自己的身體每天長高一丈,天地也隨着他的身體每天增高一丈。這樣又過了十萬八千年,天越來越高,地越來越厚,天和地之間的距離有九萬里那麼遠了。 [11] 
開天闢地 開天闢地
盤古憑藉着自己的神力終於把天地開闢出來了,可是盤古也累死了。盤古臨死前,他嘴裏呼出的氣變成了四季飄動的雲,聲音變成了雷霆,左眼變成了太陽,右眼變成了月亮,頭髮和鬍鬚變成了夜空的星星,身體變成了東、西南、北四極和雄偉的三山,血液變成了江河,經脈變成了道路,肌肉變成了農田,牙齒、骨骼和骨髓變成了地下礦藏,皮膚和汗毛變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變成了雨露。盤古的精靈魂魄也在他死後變成了人類。 [11] 

盤古神話傳説遺址

盤古山
盤古山位於河南省桐柏、泌陽兩縣交界,海拔459米。傳説此山就是當年的創世大神“盤古”開天闢地、繁衍人類、造化萬物的地方。盤古山山勢巍峨挺拔、高聳入雲,人們為了紀念傳説中的人類始祖盤古,就在高峯處修建了盤古廟,在廟內塑有盤古像。 [15] 
盤古祖殿
盤古祖殿,是祭拜人類始祖盤古的殿宇,位於桐柏縣城西南盤古溪上游,規模宏大的圓頂式盤古祖殿依山坐北朝南、殿中安放着巨型盤古銅像。殿前下方、右有伏羲堂,左有女媧堂,堂下是盤古廣場。 [11] 

盤古神話傳承保護

盤古神話傳承價值

盤古 盤古
盤古神話羣千百年來演繹傳承,有其深厚的民眾與社會根基,因為這些文化層面中藴含中原先民對自然界的原始探索與想象,帶有先民們“宇宙起源,人類起源”學説的信息,因此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4] 

盤古神話傳承狀況

盤古神話主要在民間口耳相傳,且傳承鏈條比較脆弱,急需加以保護。 [10] 

盤古神話保護措施

2008年6月7日,河南省桐柏縣、泌陽縣 [10]  聯合申報的盤古神話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Ⅰ-57。 [6] 
2021年,為保護文化遺產的研究和傳承工作,泌陽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周豫琳編著的民間文學集《盤古神話大觀》一書,由四川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16] 
2022年8月,入選河南省擬推薦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17-18] 
2023年10月,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關於公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的公告,該項目入選2981家評估合格的保護單位名單。 [19]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盤古神話項目原保護單位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泌陽縣文化館。 [20] 

盤古神話社會影響

盤古神話歷史影響

遠在魏晉南北朝時代,在有壯族先民居住的海南一帶,就有追葬盤古氏之魂的“墓地”;特別是當時作為壯族聚居之地的桂林(治所在今柳州市東南),競立有盤古氏的廟宇,人們為之“祝祀”。可見盤古在古代壯族人民的心目中也是很受崇奉的形象。“今南海有盤古氏亙三百餘里,俗雲後人追葬盤古氏之魂也。桂林有盤古氏廟,令人祝祀”。 [3-5] 

盤古神話啓示意義

盤古傳説是中國神話史上流傳百年以至千年以上的經典古老文化體系,在古代文人所創的著作文獻等古籍中均成為了現如今民間數代人家喻户曉的信仰,盤古是神話世界中的頂端存在,世上第一個誕生的遠古神靈,從混沌中出身,再從洪荒後逝去,先有盤古後有天地。這也傳教了一個道理,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世界觀,從創立世界,創造萬物,教化眾生,演化生靈,傳承物種,和種種宇宙食物鏈的存在所有玄妙輪迴的動態之力,這些從出生到死去的流動着時間的過程不斷在增加和消耗,到處都有無量功德的自然演變而成的造化。 [2] 
盤古神話體現文化共識。在多民族對盤古神話的接受、傳承中,人們可以看到民族的文化自信。這種自信不同於西方一些國家的神話信仰傳統。盤古形象本身就源於人的自身觀照,無論盤古生於“渾沌”,還是盤古的多種體貌特徵,都表明盤古是一位接地氣的創世者,是無數個文化祖先、文化英雄的化身,是中國人按照自己的文化不斷豐富和發展形成的創世大神。 [8] 
盤古神話體現文化自覺,正因為盤古開闢人類生存的空間,孕育人類賴以生存的萬物,奠定宇宙的秩序,人的歷史才找到開端,人的內心世界才有了歸屬感。人們對祖先的緬懷,人們落葉歸根的潛意識,往往與盤古神話的產生和傳播相契合。在現代科技日益發達的語境下,一些關於盤古的講述雖然不再有儀式的神聖性,甚至許多關於盤古的母題進入影視、動漫、遊戲、網絡段子之中,但還是可以反映先前文化傳統與當今文化創造的自覺結合。它不僅能夠激活人類對童年的記憶,而且會讓人在追憶童年快樂中找到尊崇祖先、奮發有為的家國情懷。 [8] 

盤古神話盤古文化節

泌陽縣城南15公里處的盤古山,是傳説中盤古開天闢地、造化萬物的地方。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的盤古廟會,都有數萬人從四面八方趕來祭拜盤古。泌陽縣將這一傳統廟會打造成集文化、旅遊、經濟開發、尋根拜祖、展示泌陽形象於一體的盤古文化節。 [2] 

盤古神話文化軼事

盤古神話宗教傳説

盤古 盤古
《盤古至唐虞傳》載:判詞——盤古氏開天闢地,定日月星辰風雨。在早期的道教上古神話中,傳説盤古大神是由一顆名叫“蒼胡頡”的寶珠中誕生的,此珠具有開天闢地的神力,在天地混沌未開時,此珠子(蒼胡頡)是孕育盤古的寶物,爆炸後令盤古甦醒,乃宇宙產生之寶,是這顆珠子造就了天地的分開。因此在道教中故有盤古一氣化三清的説法;在混沌之前無日月星辰,無宇宙存在之時,此珠已存在,蒼胡頡既是一顆孕育盤古的創世之物,爆炸後驚醒了沉睡中的盤古,盤古出生後頂天立地,將天地分開。開創了宇宙,並令天地之間誕生了萬物和生靈。這顆寶珠是道教法祖元始天尊(盤古化身)開天闢地的“奇點”,乃大道之源。(最早的盤古神話中,是蒼胡頡神珠喚醒盤古開創了宇宙,而盤古斧的説法為後期出現的傳説)(蒼胡頡寶珠乃盤古化身元始祖掌中證道之寶,按照大爆炸宇宙説,宇宙產生於一個奇點,而按照道教的説法,宇宙同樣產生於一個“奇點”) [4] 

盤古神話相關歌謠

《盤古開天闢地歌》
盤古開天地,
造山坡河流,
劃洲來住人,
造海來蓄水。
盤古開天地,
分山地平原,
開闢三岔路,
四處有路通。
盤古開天地,
造日月星辰,
因為有盤古,
人才得光明。
(摘自黃現璠著《壯族通史》) [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