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台前縣

鎖定
台前縣,隸屬河南省濮陽市,位於濮陽市東北隅、黃河下游北岸,豫東北平原與魯西平原交界地帶。東與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南與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菏澤市鄆城縣黃河相望,西與範縣毗鄰,北依金堤與山東省聊城市陽穀縣接壤。地處北緯35°50′—36°06′42″,東經115°39′50″—116°05′28″之間。台前縣東西座標長40.4千米,南北座標寬31千米,總面積393.97平方千米, [5]  屬黃河沖積平原,地勢隨黃河流向,由西南向東北自然傾斜,屬黃河流域、金堤河水系, [5]  屬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6]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台前縣常住人口323113人。 [7] 
夏商,屬兗州之域。西周,分屬齊、魯兩國。1978年12月29日,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台前縣。1983年10月24日,濮陽市成立,台前縣隸屬濮陽市。1978年12月,建台前縣,屬安陽行署。1983年,改屬濮陽市。 [5]  截至2020年6月,台前縣轄6個鎮、3個鄉, [10]  縣人民政府駐緯六路10號。
2020年,台前縣生產總值完成118.6億元,同比增長3.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03億元,增長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79元,增長4.7%;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94元,增長7.7%。 [9] 
中文名
台前縣
外文名
Taiqian County
行政區劃代碼
410927000000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河南省濮陽市
地理位置
濮陽市東北隅、黃河下游北岸
面    積
393.97 km²
下轄地區
6個鎮、3個鄉
政府駐地
緯六路10號
電話區號
0393
郵政編碼
457600
氣候條件
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323113 人(2020年) [7] 
著名景點
將軍渡
晉王城遺址
火車站
台前站台前西站台前北站
車牌代碼
豫J
地區生產總值
118.6 億元

台前縣歷史沿革

夏商,屬兗州之域。
西周,分屬齊、魯兩國。
春秋,分屬齊、魯、衞、晉四國。
戰國,屬齊國。
秦,分屬薛郡張縣、須昌縣和東郡范陽縣、東阿縣。
西漢,分屬東郡壽良、須昌、範、東阿四縣。東漢,分屬東平國壽張縣、須昌縣和東郡範縣、東阿縣。
三國魏,分屬兗州東平國壽張縣、須昌縣、範縣和濟北國東阿縣。
東晉,分屬兗州東平國(後改東平郡)壽張縣、須昌縣、範縣和濟北郡東阿縣。
南北朝,宋時分屬東平郡壽昌縣、須昌縣、範縣和濟北郡谷城縣。
北魏時分屬兗州東平郡壽張縣、範縣,濟州東平郡壽張縣、範縣和濟北郡東阿縣;東魏時分屬濟州東平郡壽張縣、範縣和濟北郡東阿縣;北齊、北周時分屬東平郡壽張縣和濟北郡東阿縣。
隋,分屬濟州(後改濟北郡)壽張縣、範縣、東阿縣。
唐,分屬鄆州(後屬東平郡)壽張縣、濟州(後屬濮州)範縣和濟州(後屬濟陽郡,再後又屬鄆州東平郡)東阿縣。
五代,分屬鄆州壽張縣、東阿縣和濮州範縣。
北宋,分屬京東西路鄆州(後改東平府)壽張縣、東阿縣和濮州範縣。
金,分屬山東西路東平府壽張縣、東阿縣和大名府路濮州範縣。
元,分屬中書省東平路總管府壽張縣、東阿縣和濮州範縣。
明,分屬山東布政使司兗州府東平州壽張縣、東阿縣和東昌府濮州範縣。
清,分屬兗州府壽張縣、東平州東阿縣和東昌府(後屬曹州府)範縣。
中華民國初年,分屬東臨道壽張縣、東阿縣和曹濮道範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分屬山東省壽張縣、東阿縣、範縣。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分屬山東第六專署壽張縣、東阿縣、範縣。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分屬魯西行署運西專署壽張縣、範縣,運東專署東阿縣。民國三十年(1941年),分屬冀魯豫行署二專署【後改稱九專署,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改稱八專署】壽張縣、張秋縣、範縣。
抗日戰爭勝利至新中國成立前夕,先後分屬二專署壽張縣、張秋縣、範縣,九專署壽張縣、範縣。1949年8月,分屬平原省聊城專區壽張縣、濮陽專區範縣。
1952年底,分屬山東省聊城專區壽張縣、範縣。
1956年,屬壽張縣。
1964年4月,撤銷壽張縣,金堤以南地區(今台前縣境)併入範縣,劃屬河南省,隸安陽地區。是年,經中共河南省委批准,成立中共範縣委員會駐壽張工作委員會和範縣人民委員會駐壽張辦事處,領導壽張縣併入地區的工作。
1968年3月,範縣革命委員會成立,駐壽張工委和辦事處撤銷。
1973年12月,經河南省委批准,設立中共範縣台前工作委員會和範縣台前辦事處(縣級建制),直屬安陽地區管轄。
1975年3月,經河南省委批准,“中共範縣台前工作委員會”和“範縣台前辦事處”分別改為“中國共產黨台前工作委員會”和“河南省台前辦事處”。
1978年12月29日,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台前縣,屬安陽行署。
1983年10月24日,濮陽市成立,台前縣隸屬濮陽市。 [5] 

台前縣行政區劃

台前縣區劃沿革

明清兩代,境內實行鄉、裏、保、甲制。
民國時期,行政區劃歷經變動。民國十八年(1929年),國民政府頒佈《區自治施行法》和《鄉鎮自治施行法》,將基層政權劃為區、鄉(鎮)、閭、鄰四級。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壽張縣為6個區,一區以城關為中心,北至三支王,南至孫口;二區在西南部裴城寺、後方以西,北起關門口、祝口、蓮花池,南至清水河一帶;三區以張秋鎮為中心,與陽穀、東阿縣犬牙交錯;四區在蔡樓、趙堌堆以東,大路口、小路口一帶;五區以梁山為中心;六區在小吳、黑虎廟以西、楊集、李集以東。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陽穀縣第六區劃歸壽張縣為第七區。
民國三十年(1941年),三區劃歸張秋縣,五區劃歸崑山縣,四區分為四區、八區和十六區,六區分為五區和六區,金斗營一帶劃歸範(縣)、壽(張)、朝(城)、陽(谷)小邊區。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金斗營一帶回歸壽張縣為第三區,五、六區合併,四、十六區合併、壽張縣轄8個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6月,張秋縣撤銷,西部4個區劃歸壽張縣,壽張縣黃河南4個區即四區(趙垓)、五區(小吳)、六區(大楊集)、八區(小路口),計186個村劃歸鄆北縣,壽張縣轄城關、侯廟、金斗營、清水河、打漁陳、張秋、十五里園、夾河8個區,其中城關區大部、金斗營區南部和侯廟、清水河、打漁陳、夾河區現屬台前縣。
新中國建立後,壽張縣設城關、侯廟、金斗營、馬樓、打漁陳、夾河、張秋、十五里園8個區,其中城關區大部、金斗營區南部和侯廟、馬樓、打漁陳、夾河區現屬台前縣。
1950年,金斗營區併入侯廟區,打漁陳區與十五里園區合併(區公所駐葛堤口),壽張縣轄6個區,其中城關區大部,侯廟、葛堤口區南部和馬樓、夾河區現屬台前縣。
1952年,撤葛堤口區,恢復打漁陳、十五里園區。
1956年3月,陽穀、觀朝、範縣撥16個鄉88個村劃歸壽張縣,壽張縣黃河以東劃歸梁山縣,壽張縣轄城關、侯廟、馬樓、打漁陳、夾河、張秋、十五里園7個區85個鄉,其中城關區南部、侯廟區南部和馬樓、打漁陳、夾河區計44個鄉和趙升白、關門口2鄉南部現屬台前縣。
1958年3月,壽張縣撤區並鄉,共劃為17個鄉,其中城關鄉南部和後方、侯廟、清水河、馬樓、孫口、打漁陳、夾河、張書安鄉現屬台前縣。同年8月23日至26日,撤銷鄉建制,壽張縣成立8個人民公社,即:台前、侯廟、馬樓、打漁陳、夾河、張秋、十五里園、李台公社,其中台前公社南部和侯廟、馬樓、打漁陳、夾河公社現屬台前縣。同年12月15日,撤銷陽穀縣建制,其轄區及東阿縣劉集、徐屯2公社併入壽張縣,時壽張縣為18個人民公社。
1961年7月1日,恢復陽穀縣建制後,其轄區同撤縣前,劉集、徐屯2公社迴歸東阿縣,壽張縣將原來8個人民公社劃為18個,即:台前、後方、侯廟、徐嶺、清水河、馬樓、孫口、打漁陳、張書安、夾河、王營、張秋、十五里園、朱坊、四棚、倉上、李台、金斗營,其中台前、後方、侯廟、徐嶺、清水河、馬樓、孫口、打漁陳、張書安、夾河10個公社現屬台前縣。
1963年1月,人民公社規模縮小,壽張縣劃為8個區,即:城關、侯廟、馬樓、打漁陳、夾河、張秋、十五里園、李台。其中城關區大部和侯廟、馬樓、打漁陳、夾河區現屬台前縣。
1964年4月,壽張縣撤銷,城關區中部、南部改為台前區。台前、侯廟、馬樓、打漁陳、夾河區劃歸範縣。是年,成立範縣人民委員會駐壽張辦事處。
1968年3月,範縣革命委員會成立,撤銷壽張辦事處。同年8月,撤銷區建制,台前境內5個區改為5個人民公社,原規模縮小以後的人民公社撤銷,設基點工作片。
1973年5月,析馬樓公社西部設清水河公社,析夾河公社北部設吳壩公社。同年12月範縣台前辦事處建立,轄台前、侯廟、清水河、馬樓、打漁陳、夾河、吳壩7個公社。
1976年11月,析侯廟公社東部、台前公社西南部設後方公社,析台前公社南部、打漁陳公社西南部設孫口公社。
1978年,台前建縣時,轄9個公社、49個基點片、324個生產大隊、1446個生產隊。1980年春,撤銷基點片,設立管理區。
1982年7月,台前人民公社改為城關鎮。
1984年1月,全縣人民公社均改為鄉,鄉(鎮)建立人民政府。生產大隊改為行政村,建立村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為羣眾自治組織,生產隊改為村民組。
1995年,全縣有1鎮8鄉,即:城關鎮、後方鄉、侯廟鄉、清水河鄉、馬樓鄉、孫口鄉、打漁陳鄉、夾河鄉、吳壩鄉;全縣鄉鎮轄56個管理區、370個行政村、1652個村民組。
2017年年末,台前縣有6鎮3鄉,即城關鎮、侯廟鎮、孫口鎮、打漁陳鎮、馬樓鎮、吳壩鎮,後方鄉、清水河鄉、夾河鄉,372個行政村。 [5] 

台前縣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台前縣轄6個鎮、3個鄉,有城關鎮 侯廟鎮孫口鎮 打漁陳鎮馬樓鎮吳壩鎮後方鄉 清水河鄉 夾河鄉 [10]  縣人民政府駐緯六路10號。

台前縣地理環境

台前縣位置境域

台前縣位於濮陽市東北隅、黃河下游北岸,豫東北平原與魯西平原交界地帶。東與山東省東平縣,南與山東省梁山縣鄆城縣隔黃河相望,西與範縣毗鄰,北依金堤與山東省陽穀縣接壤。地處北緯35°50′—36°06′42″,東經115°39′50″—116°05′28″之間。台前縣東西座標長40.4千米,南北座標寬31千米,總面積393.97平方千米。 [5] 

台前縣地質

台前縣地處華北斷陷盆地東南邊緣魯西隆起上,屬渤海凹陷地塊。魯西隆起地殼厚度為35千米,較東濮凹陷地殼厚度(29.5千米)為大,二者之間為緩斜坡。縣境地表為新生界第四紀地層所覆蓋,沒有基岩出露。所覆蓋地層自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至新生界均有發育。新生界第四系、第三系地層厚度變化大,侯廟、清水河以西厚達800米;吳壩厚400米;再往東,厚度不足300米。新生界地層下,地殼斷裂結構複雜,在城關至夾河之間,有一南北向地塹斷陷,兩側發育兩條近南北向斷裂。縣境附近,還有對台前影響較大的蘭(考)聊(城)深斷裂。斷裂的發育,使岩層、礦層連續性遭到破壞,形成地下岩漿上升通道,是地殼結構薄弱部分,屬地震易發生地帶。 [5] 

台前縣地形地貌

台前縣境屬黃河沖積平原,地勢隨黃河流向,由西南向東北自然傾斜,平均坡降為1/8000。海拔最高處48.8米,最低處39.3米。黃河沿縣境南部,由西南向東北曲折68.5千米;金堤河沿縣境北部,由西向東橫貫46千米,匯流入黃河。臨黃堤、金堤和金堤河把縣境分割為黃河灘區、背河窪地和黃泛平原三大部分。 [5] 
台前縣的大地構造屬華北地台,其轄區位於東濮凹陷之上。東濮凹陷夾在魯西隆起區、太行山隆起帶、秦嶺隆起帶大構造體系之間。東有蘭聊斷裂,南接蘭考凸起,北界馬陵斷層,西連內黃隆起。東濮凹陷是一個以結晶變質岩系及其上地台構造層為基底,在新生代地殼水平拉張應力作用下逐漸裂解斷陷而成的雙斷式凹陷,走向北窄南寬,呈琵琶狀。該凹陷形成過程中,在古生界基岩上,沉積了一套巨厚以下第三係為主的中、新生界陸相沙泥岩地層,是油氣生成與儲存的極有利地區。
地貌系中國第三級階梯的中後部,屬於黃河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地勢較為平坦,自西南向東北略有傾斜,地面自然坡降南北為1/4000~1/6000,東西為1/6000~1/9000。地面海拔一般在48~58米之間。濮陽縣西南灘區局部高達61.8米,台前縣東北部最低僅39.3米。由於歷史上黃河沉積、淤塞、決口、改道等作用,造就了濮陽平地、崗窪、沙丘、溝河相間的地貌特徵。境內有臨黃堤、金堤及一些故道殘堤。平地約佔全市面積的70%,窪地約佔20%,沙丘約佔7%,水域約佔3%。 [6] 

台前縣氣候

台前縣屬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温度適中,光照充足,春旱夏澇交替明顯。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雨量大,秋季涼爽多陰雨,冬季乾冷少雨雪。日照時數值高,熱量、降水較豐富,雨熱同期,但降水時空分佈不均,旱澇災害頻繁。日照時數值偏高,有利於農作物生長。太陽輻射量呈增長趨勢,光能資源較為豐富。 [6] 

台前縣水文

台前縣屬黃河流域、金堤河水系,黃河自清水河鄉南王莊村南入境,於吳壩鎮張莊村東北入陽穀縣境,流經台前縣清水河、馬樓、孫口、打漁陳、夾河、吳壩6鄉鎮,曲折68.5千米。金堤河源於新鄉,流域面積5047平方千米,入台前境最寬處9.5千米,一般約6千米。金堤河干流起自滑縣耿莊,經濮陽縣、範縣境入台前,流經侯廟、後方、城關、打漁陳、夾河、吳壩6鄉鎮,由吳壩鎮張莊村東北注入黃河。幹流總長158.6千米,流經台前境(含陽穀段)46千米。 [5] 

台前縣土壤

台前縣成土母質為河流沖積物,質地較好,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但肥力較低,養分比例不夠合理。全縣土壤均屬潮土土類。黃河灘區,分佈黃潮土亞類土壤,其中嫩灘和生產堤決口的主流區多為砂土,老灘漫流區和回水區多為兩合土和淤土。背河窪地,以鹽化潮土和濕潮土為主。黃泛平原多分佈黃潮土亞類土壤,極少有次生鹽漬化。 [5] 

台前縣自然資源

台前縣水資源

台前縣地勢低窪,水源補充條件好,地下水資源較豐富。地下水埋深一般在1.5~6米之間,淺層地下水含水層多為細砂和粉砂,厚度一般為12~28米。每年地下水補給總量為7611萬立方米,除去入滲、蒸發,淺層地下水可採總量為4853萬立方米。全縣年均實際採用量為1642萬立方米,佔淺層地下水可採總量的33.8%。淺層地下水的動態流化,主要受天然降水、河道入滲和潛水蒸發等因素影響,地下水年降幅一般為1.5~2.5米。黃河水尚有較大開發利用潛力。
台前縣水資源可利用總量,平水年為10157萬立方米,其中地表徑流、過境水、地下水分別佔12.7%、39.5%、47.8%。人均佔有水資源408立方米。全縣水資源包括地表徑流、過境水和地下水三部分。縣境年平均降水總量21826萬立方米,除去入滲、蒸發,形成地表徑流量約為1304萬立方米,平均徑流深50毫米。由於地表徑流時空集中,攔蓄工程不夠配套,年利用量僅260萬立方米,佔地表徑流總量的20%,其餘除少量補充地下水外,大部分入金堤河排出境外。
台前縣水質好,黃河水礦化程度低,養分豐富;地下水,除侯廟鎮約有6平方千米、清水河鄉約有5平方千米苦鹹水外,其餘近於中性,pH值在7.2~7.4之間,礦化度低於59.9毫克/升,是良好的工農業用水和生活用水。 [5] 

台前縣土地資源

台前縣屬純平原地區,轄區土地面積590952.1畝。權屬面積590808.6畝,其中國有土地96476.8畝,佔16.33%;勞動羣眾集體所有土地494331.8畝,佔83.67%。全縣土地中耕地360149.7畝,佔土地總面積的60.86%。 [5] 

台前縣生物資源

林木主要有毛白楊、小青楊、銀白楊、箭桿楊、太青楊、沙蘭楊等。
木本花卉主要有玫瑰、月季等。草本花卉主要有芍藥、鳳仙、水仙等。水生植物主要有蓮。菌類主要有黑木耳、平菇等。藥材根類主要有芍藥、藕節等。果實類主要有無花果、絲瓜絡、花椒、紅棗等。花類主要有月季、槐花、玉米鬚等。全草類主要有葱白、蒜等。藤木類主要有皂針、柳枝等。皮類主要有綠豆皮、冬瓜皮等。
野生動物主要有獸類、鳥類、爬行類、水生類、兩棲類、昆蟲類。獸類主要有家鼠、田鼠、蝙蝠等。鳥類主要有白鷺、麻雀、喜鵲、燕子等。爬行類主要有蜥蜴、蚯蚓等。水生類主要有鯉、鯽、鰱、草魚等。兩棲類主要有青蛙、蟾蜍等。昆蟲類益蟲主要有馬蜂、蜘蛛、蜻蜓、蟻等,害蟲主要有蠐螬、螻蛄、金針蟲、小麥吸漿蟲、麥蚜、麥蜘蛛、麥蛾、麥象、地老虎、玉米螟等。 [5] 

台前縣礦產資源

台前縣礦產資源的種類、分佈、儲量、質量等,除煤有一定的物探資料外,其餘皆未專門鑽探,情況不明。夾河鄉東、北部和吳壩鎮富含煤層,南起黃河中心沿線,北至金堤河,為一南北向、南窄北寬的鈍角三角形地帶,總面積23平方千米。第一組煤埋藏於石炭系上統,煤層為1~4層,可採煤一層,儲量為3530萬噸;第二組煤埋藏於二疊系下統,煤層為3層,可採煤一層,儲量為14122萬噸。可採煤層煤質特徵為:第一組屬氣煤;第二組低水分,特低硫、低磷(局部中磷),富灰,發熱量高,亦屬氣煤,部分煤變質為天然焦,可作為煉焦用煤、工業動力用煤,亦可作為民用燃料。在煤層勘探過程中探明,石炭系上統地層中儲存有菱鐵礦,含菱鐵礦礦物55%,全鐵含量26%左右,層位穩定,但厚度不大。二疊系下統底部、石炭系上統頂部,含有磷礦,磷灰石含量小於1%。 [5] 

台前縣人口

2019年末,台前縣總人口38.88萬人,常住人口32.14萬人。全年人口出生率為12.88‰,死亡率為7.03‰;自然增長率為5.85‰。年末城鎮常住人口11.5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35.79%。縣境居民以漢族為主。至2019年底,少數民族有30個,人數總數為1503人。其中,蒙古族11人、回族1129人、藏族6人、苗族35人、彝族23人、壯族90人、布依族26人、朝鮮族4人、滿族63人、侗族7人、瑤族10人、白族11人、土家族30人、哈尼族2人、傣族3人、黎族2人、傈僳族31人、佤族3人、畲族2人、拉祜族1人、水族2人、納西族1人、景頗族1人、達斡爾族1人、羌族1人、布朗族1人、仡佬族2人、怒族1人、鄂温克族1人、鄂倫春族3人。 [5]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台前縣常住人口323113人。男性佔比49.64%,女性佔比50.36%;0—14歲人口占比27.22%,15—59歲人口占比54.8%,60歲以上人口占比17.98%,其中65歲以上人口占比13.25%。 [7] 

台前縣經濟

台前縣綜述

2020年,台前縣生產總值完成118.6億元,同比增長3.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03億元,增長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79元,增長4.7%;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94元,增長7.7%。 [9] 

台前縣第一產業

2020年,台前縣高標準農田、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成,王集灌區節水改造項目完工。新希望六和肉鴨養殖屠宰、種豬繁育等全產業鏈項目建成投運,惠民養驢、設施農業等項目完成,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大企業達到20家,成功申創“省級肉鴨現代農業產業園”。 [9] 

台前縣第二產業

2020年,台前縣實施省市重點項目26個,完成投資189億元,佔年度計劃的173.9%,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投用。實施園區基礎設施項目6個,產業集聚區工業增加值增長7.9%。
2020年,台前縣實施省市重點工業項目8個,完成投資17.85億元,佔年度計劃的136%,實施市控“三大改造”項目16個,完成投資11.34億元,佔年度計劃的115%,9個項目竣工投產。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2%、18%。
2020年,台前縣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23個、開工19個,實際利用省外資金23.5億元、境外資金6404萬美元,分別增長3.5%、4.1%。 [9] 

台前縣第三產業

2019年,台前縣完成郵電業務總量57329萬元,比上年增長17.1%。其中,郵政業務量3900萬元,增長18.2%;電信業務量53429萬元,增長17%。 [5] 
2020年,台前縣發展文化旅遊業,立足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謀劃京杭大運河(河南段)文化公園等12個項目,概算總投資64.15億元,全部納入省“十四五”重大項目庫,滾水壩遺址、故道水系、運河古渡等項目啓動實施;銀基國際醫療康養旅遊產業新城完成初步規劃設計。加快發展商貿物流業,多個項目有序推進。
2020年,台前縣金融機構新增貸款7.55億元、增長12.0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5.05億元。全年新增市場主體4500户、增長17.9%。 [9] 

台前縣交通運輸

台前境內現有三座火車站。京九鐵路過境並設台前站, 晉豫魯鐵路與之在此交匯。投資3000萬元的京九鐵路台前物資轉運站年轉運能力達100萬噸。台前西站為湯台鐵路貨運站。台前北站為晉豫魯鐵路萬噸級解編站。
台前縣有342國道貫通全境。S101鄭吳線與濮範高速相連,聊城至菏澤的聊菏公路、以鄭吳、聊菏、德商公路為骨幹的交通網絡已經形成。 [8] 
2019年,台前縣公路運輸完成貨物運輸量294萬噸,比上年下降3.1%;貨物週轉量66810萬噸千米,增長2.9%。完成旅客運輸量163萬人次,下降1.2%;旅客週轉量10026萬人千米,下降0.8%。 [5] 

台前縣政治

台前縣主要領導
縣委書記
縣委副書記、縣長
領導信息截至2023年9月,參考資料: [16] 

台前縣社會事業

台前縣教育事業

2019年,台前縣中等職業教育招生866人,在校生2050人,畢業生856人。普通高中招生2697人,在校生7272人,畢業生2265人。初中招生4457人,在校生15559人,畢業生5153人。普通小學招生6544人,在校生42569人,畢業生4902人。年末全縣教職工4147人,其中專任教師4010人。 [5] 
2020年,台前縣遷建安置區2所幼兒園、3所小學、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完成建設,縣一高圖書藝術樓主體完工,3所農村中小學改擴建項目全部竣工,農村教師住房啓動實施。 [9] 
濮陽市油田第六中學到台前縣清水河鄉中學開展幫扶活動

台前縣醫療衞生

2019年,台前縣有鄉鎮以上醫療衞生機構18個,其中醫院6個,鄉鎮衞生院9個。衞生技術人員2096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826人,註冊護士901人。醫療衞生機構牀位2306張,其中醫院990張,鄉鎮衞生院1146張。村設置的醫療點486個,鄉村醫生762人。 [5] 
2020年,台前縣人民醫院實現“先診療後付費”和“刷臉就醫”,縣婦幼保健院、縣中醫院與市級醫院組建的緊密型醫聯體啓動運營,縣域醫共體建設紮實推進。 [9] 

台前縣社會保障

2020年,台前縣為企業減税降費2.05億元;發放穩崗補貼63.21萬元,惠及職工1450人。
2020年,台前縣實現了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清零”目標。統籌整合涉農資金5.45億元,實施扶貧項目243個,其中產業扶貧項目42個,持續加快黃河灘區居民遷建進度,一期搬遷工作基本完成,二期搬遷工作有序推進。
2020年,台前縣實施百城建設提質項目40個,完成投資37.98億元。新建改造城區道路13.8千米,鋪設雨污水管網29.7千米。完成鳳翔大道提升工程,新增綠化面積40萬平方米。喬坊等4個棚改項目基本完成,郭莊等10個棚改安置區加快推進,建業城、鳳棲台等小區進展順利。
2020年,台前縣新改建農村公路198.8千米,打造省級四美鄉村24個、市級四美鄉村30個、縣級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100個。
台前縣“安全生產月”活動
2020年,台前縣城鎮新增就業4108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返鄉創業均超額完成市定目標,陽光安康養老項目基本竣工,3所敬老院改擴建工程基本完工。高血壓、糖尿病納入醫保報銷範圍。 [9] 
台前縣開展“慶七一、學雷鋒”義診活動

台前縣環境保護

2020年,台前縣PM2.5、PM10平均濃度分別下降9%、14%,空氣優良天數增加37天,實現了“兩降一增”;嚴格落實“河長制”,堅持“四水同治”,出境斷面水質全部達標。開展黃河流域“清四亂”,縣城區生態水系綜合治理工程等項目竣工投用,引黃調蓄生態工程完成蓄水任務。 [9] 

台前縣郵政電信

2019年,台前縣電話用户總數289650户,其中移動電話用户277904户,固定電話用户11746户。電話普及率為90.12部/百人。年末互聯網用户90937户。 [5] 

台前縣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台前縣城坐落在縣境中北部古鳳凰台前,金堤河縈於南,金堤亙於北。明代劉姓人家從山西遷此建村,名台前劉莊,民國初改稱台前,1978年縣城設在台前村,故名台前縣。 [5] 

台前縣飲食

台前人習慣一日三餐,早、午餐稱“吃飯”,晚餐稱“喝湯” [18] 

台前縣非遺

台前縣 現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項,分別是台前縣棗梆戲和台前縣大洪拳。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5項,有玉皇嶺廟會,肖霞山東梆子等。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42項 ,有泥哨、架鼓、化妝墜子等 [19] 
台前縣主要非物質文化遺產
門類
項目名稱
項目級別
傳統戲曲
台前縣棗梆戲
省級
傳統體育、雜技
台前縣大洪拳
省級
民俗
玉皇嶺廟會
市級
傳統戲曲
肖霞山東梆子
市級
傳統技藝
葛家肉旋子
市級
傳統技藝
喬師傅香油
市級
傳統技藝
武口手工掛麪
市級
傳統舞蹈
裴城寺舞獅
市級
傳統技藝
裴城寺袁家燒雞
市級
傳統戲曲
台前二夾弦
市級
傳統技藝
杜氏虎頭鞋
市級
傳統美術
李愛華剪紙
市級

台前縣文物古蹟

境內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將軍渡黃河風景遊覽區,將軍渡紀念館、紀念碑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有晉冀魯豫野戰軍渡黃河紀念地、八里廟治黃碑刻、魏氏墓碑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張公藝墓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晉王城、徐堌堆龍山文化遺址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0餘處 [20] 

台前縣著名人物

歷史名人
名字
生卒年
簡介
張公藝
577—676
孫口鄉橋北張村人,生於北齊承光元年,卒於唐儀鳳元年,壽99歲。以治家有方,名垂青史
王倫
?—1774
壽張縣后王莊人,出身寒微,但能文善武,膂力過人,又精通醫道
徐茂謙
1915年—1938年
革命烈士,吳壩鄉十里井村人
汪洋
1913年—1942年
革命烈士,原名之正,字誠齋,號洪波,夾河鄉顧莊村人
曹華亭
1918年—1944年
革命烈士,城關鎮楊崗村人
徐代根
1926年—1944年
革命烈士,城關鎮徐嶺村人
劉玉清
1914年—1947年
革命烈士,馬樓鄉劉樓村人
李玉安
1924年—1997年
革命烈士,吳壩鄉吳壩村人 [17] 

台前縣風景名勝

  • 將軍渡
將軍渡 將軍渡
1947年6月30日,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12萬人以孫口為中心渡口強渡黃河天險,挺進中原,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解放戰爭戰略進攻的序幕。為紀念這一具有歷史轉折點意義的偉大事件,1981年6月,台前縣人民政府在孫口村南臨黃河大堤北側立碑紀念。2005年3月被列入河南省紅色旅遊景點。2006年投資30萬元完成一期工程,建成了將軍渡紀念館。2007年投資245萬元完成二期工程,建成了紀念碑及廣場。2014年投資2000萬元建設三期工程,建成了主題紀念館及浮雕碑刻長廊。 [11] 
  • 八里廟治黃碑刻
2000年,八里廟治黃碑刻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碑文記載了治理河道的過程,用工、用料、建閘數及建閘地點,是除害興利的經驗總結。碑的撰文及書丹均出於徐有貞之手,有較高的書法藝術價值。此碑是治黃史上的重大發現,是研究治理黃河與漕運並舉的珍貴資料,另有明代鎮水獸、鐵鼠各一,明代祭祀碑一通,清順治重修大河神祠碑一通,均為珍貴文物。 [11] 
  • 魏氏墓碑
2006年,魏氏墓碑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墓碑原位於張秋鎮西南,1986年移至夾河鄉張廣村內,有明代碑6通。魏君墓表碑記述了始祖魏紹隨明太祖起事,後隨燕王掃北屢立戰功及其子孫受誥封、玄孫女為王妃等事。 [11] 
  • 張公藝墓
百忍堂 百忍堂
張公藝墓位於孫口鄉橋北張村南200米處。張公藝祠堂始建於唐嗣聖元年(684年),以張公藝向唐高宗敬獻百忍的典故,命名為“百忍堂”。1994年,縣人民政府撥款1萬元,張氏族人集資3萬元,重新在孫口鄉橋北張村南建起百忍堂。 [11] 
  • 晉王城遺址
晉王城遺址位於吳壩鄉晉城村內,1957年、1976年先後被山東省人民委員會、河南省革命委員會公佈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8年深翻土地時,在晉城村附近挖出許多人骨、馬骨。60年代北城牆尚存殘餘部分,長約5米~6米,土質堅硬,性能耐火,村民常挖城牆土墊屋基或盤火爐。至1977年,地面上城牆全部被毀。該遺址地表面現立碑一塊。 [11] 
  • 蚩尤冢
蚩尤冢 蚩尤冢
當地人稱蚩尤墳,位於今城關鎮後三里村東南約300米處。該冢西南1千米有一村名尤坊,以鄰近蚩尤冢而得名,後訛稱油坊。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黃河決口,蚩尤冢淤沒。後附近村民在原址堆起一土冢,佔地1畝。1956年,該冢被剷平,闢為耕地。 [11] 
  • 古賢橋
張公藝墓前的古賢橋又名“訪賢橋”,位於孫口鄉古賢橋村南100米。2006年4月,濮陽市文物保護管理所和台前縣文化旅遊局協作,按照河南省文物鑽探工作規程進行了文物鑽探,初步斷定此橋為石拱橋,東南、西北走向,深埋地下約6米,橋長52米,寬6米,建於唐初,比著名的趙州橋僅晚幾十年,可稱“中華第二橋”,極具科研價值和文物價值 [11] 
  • 玉皇嶺古墓
玉皇嶺古墓位於後方鄉玉皇嶺村西南約300米處。原為一土丘,高3米,佔地面積1500平方米。1959年修築圍村堰時將土丘挖平,露出墓頂,發現墓穴內有一懸樑吊棺,遂用土掩復。今墓址稍高於地面,已墾為耕地。傳説墓主為明代奸相嚴嵩,但無史可考。1957年、1976年和1977年,該墓先後被山東省人民委員會、河南省革命委員會以“嚴嵩墓”為名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1] 

台前縣榮譽稱號

2020年,台前縣獲“全市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第一名”“全市脱貧攻堅工作第一名”“全市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第二名”“省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省四好農村路示範縣”“省級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示範縣”“中國羽絨之鄉”“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羽絨)”“河南省美麗庭院創建示範縣”“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全國信訪工作‘三無’縣”“河南省信訪工作成績突出縣”“河南省食品安全示範縣”“河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河南省平安建設優秀縣”。 [9] 
2020年6月30日,台前縣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1] 
2020年7月4日,台前縣被河南省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命名為“河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2] 
2020年7月10日,台前縣入選2020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名單。 [3] 
2020年12月22日,台前縣入選全國第五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名單。 [4] 
2021年9月8日,入選國家能源局綜合司整縣(市、區)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 [12] 
2021年12月27日,列入2021年河南省省級森林城市擬批准名單 [13] 
2023年2月,入選第一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範縣(市)名單。 [14] 
2023年2月17日,河南省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公示擬命名為“河南省食品安全示範縣(市、區)”。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