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費長房

(東漢時方士)

鎖定
費長房,汝南(今河南平輿縣射橋鎮古城村)人。曾為市掾。傳説從壺公入山學仙,未成辭歸。能醫重病,鞭笞百鬼,驅使社公。一日之間,人見其在千里之外者數處,因稱其有縮地術。後因失其符,為眾鬼所殺。事見《後漢書·方術列傳八十二》。
所處時代
東漢
民族族羣
出生地
河南省平輿縣射橋鎮古城村
主要成就
中醫著名典故“懸壺濟世”起源
本    名
費長房
來    源
後漢書-方術列傳-費長房》
墓地位置
平輿縣東和店鎮仙翁廟村西端

費長房註釋

影視作品中的費長房 影視作品中的費長房
費長房:《神仙傳》:“費長房學術於壺公,公問其所欲,曰:‘欲觀盡世界。’公與之縮地鞭,欲至其處,縮之即在目前。”
女媧氏:古代神話,上古女媧氏曾煉五色石以補天。

費長房正史

《後漢書·卷八十二下·方術列傳第七十二下》 [1] 
費長房者,汝南人也。曾為市掾。市中有老翁賣藥,懸一壺於肆頭,及市罷,輒跳入壺中。市人莫之見,唯長房於樓上睹之,異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長房之意其神也,謂之曰:“子明日可更來。”長房旦日復詣翁,翁乃與俱入壺中。唯見玉堂嚴麗,旨酒甘餚,盈衍其中,共飲畢而出。翁約不聽與人言之。後乃就樓上候長房曰:“我神仙之人,以過見責,今事畢當去,子寧能相隨乎?樓下有少酒,與卿與別。”長房使人取之,不能勝,又令十人扛之,猶不舉。翁聞,笑而下樓,以一指提之而上。視器如一升許,而二人飲之終日不盡。
長房遂欲求道,而顧家人為憂。翁乃斷一青竹,度與長房身齊,使懸之舍後。家人見之,即長房形也,以為縊死,大小驚號,遂殯葬之。長房立其傍,而莫之見也。於是遂隨從入深山,踐荊棘於羣虎之中,留使獨處,長房不恐。又卧於空室,以朽索懸萬斤石於心上,眾蛇競來齧索且斷,長房亦不移。翁還,撫之曰:“子可教也。”復使食糞,糞中有三蟲,臭穢特甚,長房意惡之。翁曰:“子幾得道,恨於此不成,如何!”
長房辭歸,翁與一竹杖,曰:“騎此任所之,則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葛陂中也。”又為作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長房乘杖,須臾來歸,自謂去家適經旬日,而已十餘年矣。”即以杖投陂,顧視則龍也。家人謂其久死,不信之。長房曰:“往日所葬,但竹杖耳。”乃發冢剖棺,杖猶存焉。遂能醫療眾病,鞭笞百鬼,及驅使社公。或在它坐,獨自恚怒,人問其故,曰:“吾責鬼魅之犯法者耳。”
汝南歲歲常有魅,偽作太守章服、詣府門椎鼓者,郡中患之。時魅適來,而逢長房謁府君,惶懼不得退,便前解衣冠,叩頭乞活。長房呵之雲:“便於中庭正汝故形!”即成老鱉,大如車輪,頸長一丈。長房復令就太守服罪,付其一札,以敕葛陂君。魅叩頭流涕,持札植於陂邊,以頸繞之而死。知
東海君來見葛陂君,因淫其夫人,於是長房劾繫之三年,而東海大旱。長房至海上,見其人請雨,乃謂之曰:“東海君有罪,吾前繫於葛陂,今方出之,使作雨也。”於是雨立注。
長房曾與人共行,見一書生黃巾被裘,無鞍騎馬,下而叩頭,長房曰:“還它馬,赦汝死罪。”人問其故,長房曰:“此狸也,盜社公馬耳。”又嘗坐客,而使至宛市鮓,須臾還,乃飯。或一日之間,人見其在千里之外者數處焉。
後失其符,為眾鬼所殺。

費長房評語

世上難解者,惟相思二字。胡適先生有詩云:“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幾次細思量,情願相思苦。”相思之為病,豈是不想便能治得?正是“不想相思亦相思,若想相思思更苦。”費長房縱有縮地之術,又豈能為天下男女盡縮其地?有男女處便有相思,若欲盡縮相思地,直須將天下人共納一枕方得。至如幽冥異路,天人永隔,又豈能奈何?
女媧能補天,卻難補離恨天,天以石補,情豈能為之?天本無恨,離人心自有恨。天本無缺,離人心自有缺。寶玉雖為頑石,難補絳珠魂歸之恨,石本無情,竟而為人,卻又牽扯出許多幽情纏綿,傷心恨事。這情天到底是補得還是補不得?女媧補天到底是補竟還是未補竟?也惟有情人知道了。

費長房登高避疫

費長房 費長房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桓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桓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於收留了桓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桓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桓景叫到跟前説:“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桓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桓景騎着仙鶴趕回家去。 桓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準備。中午時分,隨着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桓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梁人吳均在他的《續齊諧記》一書裏曾有此記載,附原文如下:汝南桓景隨費長房遊學累年,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係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景如言,齊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

費長房丹道故事

費長房,汝南人,曾為市椽。有老翁賣藥於市,懸一壺於肆頭,及市罷輒跳入壺中。市人莫之見,惟長房於樓上睹之,異焉。因往再拜,翁曰:“子明日更來。”長房旦日果往,翁乃與俱入壺中。但見玉堂廣麗,旨酒甘餚,盈衍其中。共飲畢而出,翁囑不可與人言。後乃就長房樓上曰:“我仙人也。以過見責,今事畢,當去。子寧能相隨乎?樓下有少酒與卿為別。”
長房使十人扛之,猶不能舉。翁笑而以一指提上。視器如有一升許,而二人飲之,終日不盡。長房心欲求道,而念家人為憂。翁知,乃斷一青竹,使懸之舍後。家人見之,長房也。以為縊死,大小驚號,遂殯殮之。長房立其傍,而眾莫之見。於是隨翁入山,踐荊棘。於羣虎之中,留使獨處,長房亦不恐。又卧長房於空室,以朽索懸萬斤石於其上,眾蛇競來齧索,欲斷,長房亦不移。翁還撫之曰:“子可教也。”復使食糞,糞中有三蟲,臭穢特甚。長房意惡之。翁曰:“子幾得道,恨於此不成奈何?”長房辭歸,翁與一竹杖曰:“騎此任所之,頃刻至矣。至當以杖投葛陂中。”長房乘杖須臾來歸。自謂去家適經旬日,而已十餘年矣。即以杖投陂,顧視則龍也。家人謂其死久,驚訝不信。長房曰:“往日所葬竹杖耳。”乃發冢剖杖棺,猶存焉。遂能醫療眾病,鞭笞百鬼。又嘗食客,而使使至宋市鮓,須臾還,乃飯。桓景嘗學於長房。一日謂景曰:“九月九日汝家有大災,可作絳囊盛茱萸係臂上,登高山,飲菊花酒,禍可消。”景如其言,舉家登山。夕還,見牛羊雞犬皆暴。

費長房譯文

《後漢書·方術列傳》:東漢時汝南郡有個叫費長房的人。一日,他在酒樓喝酒解悶,偶見街上有一賣藥的老翁,懸掛着一個藥葫蘆兜售丸散膏丹。賣了一陣,街上行人漸漸散去,老翁就悄悄鑽入了葫蘆之中。費長房看得真切,斷定這位老翁絕非等閒之輩。他買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見老翁。老翁知他來意,領他一同鑽入葫蘆中。他睜眼一看,只見朱欄畫棟,富麗堂皇,奇花異草,宛若仙山瓊閣,別有洞天。後來,費長房隨老翁十餘日學得方術,臨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騎上如飛。返回故里時家人都以為他死了,原來已過了十餘年。從此,費長房能醫百病,驅瘟疫,令人起死回生。
費長房墓
位於平輿縣東和店鎮仙翁廟村西端。傳説漢代學道成仙的費長房雲遊四方,為民驅邪看病。一日偶經此地,涉葛水時將杖符丟失,為眾鬼所殺。當地百姓,如喪考妣,將其葬於罹難之處,並在附近的高處建仙翁廟,世代祭祀。而其墓冢雖處窪地但從未被大水淹沒過,堪稱奇事。墓冢於60年代被剷平,90年代重修。
1998年電視劇《東遊記》:常鋮飾演費長房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