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司馬承禎

(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師)

鎖定
司馬承禎(639-735年),字子微,法號道隱,自號白雲子河內郡温縣(今河南温縣)人。唐朝道士,道教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師,曹魏太常司馬馗後代,北周琅琊郡公司馬裔的玄孫。 [1]  [6] 
少時篤學好道,無心做官,師從於嵩山道士潘師正,學習上清經法、符籙導引服餌等道術,隱居於天台山玉霄峯。個人文學修養極深,與陳子昂盧藏用宋之問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稱為“仙宗十友”。
開元二十三年,羽化於王屋山陽台宮,時年九十六歲,獲贈銀青光祿大夫,諡號正一先生。 [2]  [4-5] 
子微
白雲子
所處時代
唐代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河內郡温縣(今河南温縣)
出生日期
639年
逝世日期
735年
主要成就
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師,“仙宗十友”之一
主要作品
《形神版坐忘論》《天隱子序》《服氣精義論》
本    名
司馬承禎
諡    號
正一先生
法    號
道隱
隱居地
浙江天台山

司馬承禎人物生平

司馬承禎,字子微,法號道隱,自號白雲子、天台白雲子,河南温縣人,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師。他隱居天台山達四十年,創立了道教“上清天台派”,或稱“南嶽天台派”。
司馬承禎出生官宦世家,曾祖司馬裔,北周晉州刺史,封琅琊公;祖父司馬晟,隋親侍都督;其父司馬仁最,歷任唐襄、滑二州長史。司馬承禎少年好學,精通詩書,但薄於為吏,致志學道。唐乾封二年,二十一歲的司馬承禎,入嵩山,師事潘師正,習符籙、辟穀、導引及服餌之術。潘師正引為嫡傳,非常讚賞司馬承禎。司馬承禎成為陶弘景之後道教上清派第四代傳主。
司馬承禎學道成,辭別師傅,遍遊名山,止於天台山,隱居玉霄峯。居所名為“澄碧”,親自構築廬舍於壇上,取名眾妙台,自號“天台白雲子”。
司馬承禎一生將近一半時間在天台山度過,就修道時間而言,約有三分之二時間在天台度過,他的大部分著述都在天台山完成。 [8] 
據唐人崔尚《唐天台山新桐柏觀頌並序》,司馬
司馬承禎像 司馬承禎像
承禎為“晉宣帝太常馗之後裔”。司馬承禎自少篤學好道,無心仕宦之途。師事嵩山道士潘師正,得受上清經法及符籙、導引、服餌諸術。後來遍遊天下名山,隱居在天台山玉霄峯,自號“天台白雲子”。與陳子昂盧藏用宋之問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為“仙宗十友”。
武則天聞其名,召至京都洛陽講道,親降手敕,讚美他道行高操 [1]  。離京時,武則天特詔麟台監李嶠在洛陽橋東為其餞行。後結庵於王屋山中巖台,自號中巖道士,並創建紫微宮。後返浙江天台山。 [4] 
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召入宮中,詢問陰陽術數與理國之事,他回答陰陽術數為“異端”,理國應當以“無為”為本。頗合帝意,賜以寶琴及霞紋帔。唐玄宗開元九年(721),派遣使者迎入宮,親受法篆,成為道士皇帝。開元十五年(727),又召入宮,請他在王屋山自選佳地,建造陽台觀以供居住。並按照他的意願,在五嶽各建真君祠一所。他善書篆、隸,自為一一體,號“金剪刀書”。玄宗命他以三種字體書寫《老子道德經》,刊正文匍,刻為石經。宰相張九齡、張説等皆師之。開元十五年召入都,卒,羽化後,追贈銀青光祿大夫,諡稱“正一先生”。
附:《道門通教必用集》中為“正一先生”,《全唐文》中為“貞一先生”。前者成書較早,故編者取“正一先生”。

司馬承禎個人作品

創造出一套道家修真的理論和“五漸門”、“七階次”等一系列修真法則,主要著作有:
司馬承禎 司馬承禎
《形神坐忘論》一卷
天隱子序》《修真秘旨》十二篇
《修身養氣訣》一卷
服氣精義論》一卷
修真精義雜論》一卷
《修真秘旨事目歷》一卷
《上清天地宮府圖經》二卷
《上清含象劍鑑圖》一卷
《靈寶五嶽名山朝儀經》一卷
《採服松葉等法》一卷
《登真系》
《茅山貞白先生碑陰記》
素琴傳》一卷

司馬承禎隱居天台山

他對浙東唐詩之路目的地天台山有十大貢獻:
一、司馬承禎為唐代帝王之師。武則天、唐睿宗、唐玄宗三代帝王屢次詔請司馬承禎進京,並要司馬承禎別迴天台山。尤其是武則天召請司馬承禎進京,對唐睿宗、唐玄宗具有導向性的作用。司馬承禎多次謝絕帝王挽留,堅辭迴天台山,説明天台山有吸引人的神奇所在。這正是吸引大批唐代詩人蒞山的關鍵因素。
二、司馬承禎的道術深邃,在天台山創立了道教上清天台派,培養了大批弟子,有七十餘人,多為名士高道,如李含光、薛季昌、胡紫陽、焦靜貞、張太虛、王仙嶠等;其徒子徒孫幾代都為帝師,如弟子李含光繼任王屋山陽台觀主,同樣享受帝師待遇;南嶽薛季昌住持九真降聖觀,亦為帝師。徒孫田虛應率弟子陳寡言、馮惟良、應夷節、徐靈府東入天台,繼承司馬承禎道統,使天台派道脈長存,且影響巨大。
三、司馬承禎的大部分著作在天台山完成,創立了道教上清天台派(南嶽天台派)的系統理論,倡導“坐忘主靜”心性煉養學説。他的《坐忘論》是道教學術史的一座高峯,是道教從外丹術向內丹術即內心煉養轉變的里程碑之作,開道教南宗張伯端內丹學之先聲,併為陽明心學的形成提供了源泉。可見,他的哲學思想、養生理念,以及司馬承禎徒弟對唐代詩人乃至後世內丹理論的影響甚為深遠。
四、司馬承禎隱居桐柏玉霄峯期間,唐睿宗敕命修復桐柏觀,並禁止在桐柏觀周圍方圓四十里範圍內採伐和打獵。之後,司馬承禎的徒孫馮惟良、徐靈府等不斷修建擴建,桐柏觀規模不斷擴大。司馬承禎把天台山道教帶入鼎盛時期,吸引了許多唐人尋仙學道。孟浩然就有《宿天台桐柏觀》詩。
五、唐玄宗還為司馬承禎在桐柏山建造王真君祠。王真君,即王喬,是司馬承禎頂禮膜拜的仙人。司馬承禎在天台山隱居修道期間,曾撰有《上清侍帝晨桐柏真人真圖贊序》一卷,以陶弘景的《真誥》為基礎,整理了王喬十一件事,共十一幅圖,圖文並茂,把王子晉與天台桐柏山形象化地緊密相連。
六、司馬承禎在前人基礎上完善洞天福地學説,使分散的道教修煉場所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既方便修道者尋道,又便於相互之間的交流。值得一提的是,在十大洞天裏,台州有三大洞天,即第二委羽洞天、第六赤城山洞、第十括蒼山洞;七十二福地中,台州有第四黃岩東仙源、第五黃岩西仙源、第十四天台靈墟、第六十天台司馬悔山。在這些洞天福地中,天台就佔了3個。由此可見,司馬承禎對天台山的鐘情程度之深。僅赤城山就吸引了許多唐人如皮日休、陸龜蒙等遊覽,並留下詩篇。
七、司馬承禎與李白、孟浩然等仙宗十友以及與其他唐代詩人的關係密切,比如武則天召請司馬承禎時,滿朝文士300餘人為司馬承禎送行。此外,與司馬承禎有交集的十位唐人中,就有五位宰相,如張悦、張九齡、張嘉貞等。可見司馬承禎的影響之廣,這正是李白、孟浩然等唐人來天台山的重要原因。
八、司馬承禎恢復桐柏觀,建藏經殿,整理天台山歷代道書,並將自己編纂的道經,請人謄抄,計130餘卷,置藏經殿中。《桐柏道藏》初步形成,約藏經300餘卷。開元初年,唐玄宗下詔蒐羅天下道教經書,編纂道經總集,稱《三洞瓊綱》,司馬承禎於開元九年奉詔入京,將藏經帶往京城,藏經被編入《三洞瓊綱》。從此,天台桐柏觀收藏道書,蔚然成風。《桐柏道藏》收進《大宋天宮寶藏》,佔總數的四分之一強。
九、司馬承禎的“神仙亦人也”拉近了人與神仙的距離。他的神仙理論推進了唐代及後世神仙(比如遊仙詩)題材文學創作的發展,如元稹的《桃源二女》,曹唐的《劉晨阮肇遊天台》等,使天台山劉阮傳説的傳播更加廣泛。
十、司馬承禎多才多藝,善於書畫,擅長製作銅鏡、寶劍、琴。司馬承禎把自己製作的銅鏡、寶劍送給唐睿宗、唐玄宗,影響不可估量。又如唐宰相張嘉貞就曾跟隨司馬承禎學書畫,這也影響了許多唐人追隨司馬承禎的腳步進入天台山。
可見,司馬承禎是浙東唐詩之路一面旗幟。他憑自己的德、道、術、藝,提升了天台山知名度,影響和吸引了大批唐代詩人前來天台山尋仙學道,踏歌吟詩。久而久之,天台山逐漸成為浙東唐詩之路的高峯。 [8] 

司馬承禎親屬成員

六世祖:司馬楚之,徵西大將軍、揚州牧、司徒、琅琊貞王。
五世祖:司馬金龍,鎮西大將軍、儀同三司、吏部尚書、司空,琅邪康王。
高祖:司馬悦,鎮南將軍、豫州刺史、漁陽莊侯。
曾祖:司馬裔,北周晉州刺史、琅邪公
祖父:司馬晟,隋朝親侍大都督
父親:司馬仁最,唐朝朝散大夫、襄州長史
參考《北史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 [7] 

司馬承禎主要思想

司馬承禎像 司馬承禎像 [3]
玄宗開元元年(713)來南嶽衡山,先是住九真觀附近白雲庵修煉,後來又在祝融峯頂建息庵,法從者甚眾。武則天聞其名,召至京都,親降手敕,讚美他道行高超。睿宗景雲二年(711)召入宮中,詢問陰陽術數與理國之事,他回答陰陽術數為“異端”,理國應當以“無為”為本,頗合帝意,賜以寶琴及霞紋帔。後至南嶽,結庵九真觀北。張九齡屢謁之。
開元九年(721),玄宗遣使迎司馬承禎到東都洛陽,請司馬承禎授以法籙,並尊其為道首。命校正《道德經》,深加禮待,呼為“道兄”。
開元十二年(724年),唐玄宗詔司馬承禎入東都洛陽內殿,受上清經法,並允其在王屋山“自選形勝,置觀以居之。”司馬承禎遂至濟源王屋山,在天壇峯下選“丹鳳朝陽”之地,建陽台宮,建成後玄宗親題“寥陽殿”榜額。 [4] 
開元十五年(727),又召入宮,按照唐玄宗的意願,在五嶽各建真君祠一所。善書篆、隸,自為一體,號“金剪刀書”。玄宗命他以三種字體書寫《老子道德經》,刊正句文,刻為石經。
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司馬承禎在陽台宮去世,葬於王屋山西北的松台。其弟子表奏皇帝,表中稱:“(師)死之日,有雙鶴繞壇,及白雲從壇中湧出,上連於天。而師容色如生。”玄宗聞後,深為感嘆,旋即下詔:“混成不測,入寥自化。雖獨立有象,而至極則冥。故王屋山道士司馬子微,心依道勝,理會玄遠,遍遊名山,密契仙洞。存觀其妙,逍遙得意之場;亡復其根,宴息無何之境。固以名登真格,位在靈官。林壑未改,遐霄以曠,言念高烈,有愴於懷,宜贈徽章,用光丹籙。賜銀青光祿大夫,號貞一先生。”並御製碑文,在王屋山刊立。現在可以看到的《有唐貞一先生碑》為北宋哲宗年間(1094年),天壇山都監道士崔可安重刻。 [4] 
羽化後,追贈銀青光祿大夫,諡稱“貞一先生”。詔以其南嶽舊居為降真觀,命弟子薛季昌主其觀。覆命衡州鑄銅鐘一口賜觀中,重四千斤。
參考資料
  • 1.    司馬承禎  .道教文化中心數據庫[引用日期2015-08-22]
  • 2.    謝牧夫.司馬承禎與趙志堅思想的比較:《學理論》, 2013
  • 3.    司馬承禎像取自清上官周繪,乾隆八年刻《晚笑堂畫傳》。
  • 4.    道教文化篇 - 手機濟源網  .濟源日報[引用日期2022-05-20]
  • 5.    唐玄宗《贈司馬承禎銀青光祿大夫制》:「混成不測,入寥自化。雖獨立有象,而至極則冥。故王屋山道士司馬子微,心依道勝,理會元遠。遍遊名山,密契仙洞。存觀其妙,逍遙自得之場;歸復其根,宴息無何之境。固以名登真格,位在靈官,林壑未改,遐霄已曠。言念高烈,有愴於懷,宜贈徽章,用光丹籙。可銀青光祿大夫,號真一先生。」
  • 6.    唐《元和姓纂》:(司馬)馗七代孫楚之,後魏封琅邪王.....琅邪王楚之即彭城王懽六代孫也。楚之曾孫裔,裔曾孫元祚,唐庫部郎中,生希奭、希象。希奭,明堂尉,生鍠、銓、鈇。鍠,吏部黃門中書三侍郎、京兆尹。生蒼錘、益錘。【缺漏】,魏郡太守。銓,庫部郎中,生望。希象生【缺漏】,爵郎中,元祚再從子承禎,字子益,天台道士,有髙行。元祚四從子仁節,大理評事,生晧、曜。曜,曹州刺史。
  • 7.    北史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8-08-23]
  • 8.    司馬承禎對天台山的十大功獻--天台報  .天台報[引用日期2023-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