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科學院

鎖定
中國科學院(英文名稱: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成立於1949年11月,為中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科學技術最高諮詢機構、自然科學與高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 [102] 
中國科學院提出了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的構想,先後實施知識創新工程、“創新2020”、《“率先行動”計劃暨全面深化改革綱要》,提出了《迎接知識經濟時代,建設國家創新體系》《創新促進發展,科技引領未來》《創新2050:科學技術與中國的未來》《科技發展新態勢與面向2020年的戰略選擇》等戰略研究報告。
據2021年11月中國科學院官網顯示,全院共擁有11個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3所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上海市共建上海科技大學)、130多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68個國家野外觀測研究站、20個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台,承擔30餘項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建設與運行,正式職工6.9萬餘人,在學研究生7.9萬餘人;建成了完整的自然科學學科體系,物理、化學、材料科學、數學、環境與生態學、地球科學等學科整體水平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一些領域方向也具備了進入世界第一方陣的良好態勢。在解決關係國家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上,已成為不可替代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一批科學家在國家重大科技任務中發揮了關鍵和中堅作用,並作為我國科技界的代表活躍在國際科技前沿。 [1]  2019年9月,經黨中央批准,十九屆中央第四輪巡視將對中國科學院黨組織開展常規巡視。 [2] 
中文名
中國科學院
外文名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成立時間
1949年11月
機構地址
北京市三里河路52號
主管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現任院長
侯建國
下轄分院
11個 [1] 
性    質
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
拉丁文名
Academia Sinica

中國科學院發展歷史

中國科學院奠基創業

1949年10月,毛主席向郭沫若頒發中科院印信 1949年10月,毛主席向郭沫若頒發中科院印信
1949年3月下旬,中共中央進駐北平,開始醖釀中國科學院,由郭沫若負責。
1949年6月,中共中央決定由陸定一負責籌備建立科學院,惲子強丁瓚協助,錢三強黃宗甄參與。
1949年9月,錢三強和丁瓚共同起草《建立人民科學院草案》,確定中國科學院基本框架。
1949年9月27日,中國科學院成立,為政務院下設單位,行使管理全國科學研究事業的政府行政職能。
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任命郭沫若為第一任中國科學院院長,陳伯達李四光陶孟和竺可楨為第一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1949年11月1日,中國科學院在北京開始辦公,並將11月1日定為中國科學院成立日。
1949年11月5日,中國科學院接收國立北平研究院總辦事處及所屬的原子學、物理學、化學、植物學、動物學和史學6個研究,以及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在北京的圖書史料整理處所。 [3] 
1949年11月23日,中國科學院院址遷入北京王府大街9號;1950年6月23日,中國科學院院址遷至北京文津街3號靜生生物調查所原址;1966年,中國科學院院址遷往北京西郊友誼賓館北館;1970年7月,中國科學院院址遷往北京三里河路52號原國家科委舊址。
1949年12月16日,中國科學院接收靜生生物調查所,成立靜生生物調查所整理委員會。
1949年12月21日,中國科學院接收西北科學考察團
1950年3月,經政務院批准,中國科學院華東辦事處在上海成立;1955年2月更名為中國科學院上海辦事處;1958年11月,正式成立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
1950年3月21日,中國科學院接收中央研究院上海的化學、植物、動物和工學四個研究所,醫學和藥學兩個研究所籌備處,接收北平研究院在上海的生理學、藥物兩個研究所和物理學研究所的結晶學研究室。
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籌備會合影 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籌備會合影
1950年4月6日,在中國科學院接收中央研究院辦事處和社會、物理、氣象、天文、地質5個研究所以及中國地理研究所。至此,中國科學院對原中研和北研的直屬研究所接收完畢。
1950年5月,首批15個研究機構及3個研究機構籌備處成立。中國科學院接收華北大學研究部歷史研究室。
1950年11月,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被中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接收;1955年1月,中國科學院將此兩研究所收回。
1950年9月-1951年2月,中國科學院先後接收雲南農林植物調查所、北研植物學所云南工作站、廬山森林植物園、中國西北植物調查所、國民黨政府國史館中國海洋研究所。與中央軍委氣象局共同接收徐家彙觀象台、佘山觀象台。
1950年,研究機構改組,把原有研究機構,合併改組為17個研究所、台、館,1個委員會,另設3個研究所籌備處。
1950年,中國科學院開始統一與審訂自然科學名詞;1955年11月15日,學術名詞統一工作委員會劃歸中國科學院領導。
1951年2月3日,中國科學院圖書館成立。
1951年6月,中國科學院與教育部聯合發佈《1951年暑期招收研究實習員、研究生辦法》,成為新中國開始研究生培養的標誌。 [4] 
1952年8月28日,中國科學院東北分院(現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長春分院)成立。 [5] 
1954年3月,中央確立建設以中國科學院為中心的國家科技體系。
1954年9月21日,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不再把科學院列為政府部門。
1954年11月10日,國務院發出《關於設立、調整中央和地方國家行政機關及其有關事項的通知》,宣佈中國科學院不再作為國務院的組成部分,但工作仍受國務院指導。
1955年5月12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招生委員會成立。
1955年6月,中國科學院學部成立。首批選聘233位學部委員。
1955年8月,周恩來簽發頒佈《中國科學院研究生暫行條例》。
1955年9月26日,中國科學院石油研究所學術委員會成立,各中國科學院下屬研究所開始建立各自的學術委員會。 [6] 
院部歷史變遷 院部歷史變遷

中國科學院進軍科學

1956年1月1日中國科學院院部機構調整:(1)原“辦公廳學術行政工作”與原秘書處合併成學術秘書處,原辦公廳撤銷。(2)成立管理局。(3)成立聯絡局。(4)成立科學幹部培養部。(5)原人事局改稱幹部局。(6)撤銷原編譯局,將其部分工作併入科學出版社。(7)成立綜合考察委員會。(8)原四個學部名稱及職責均不變。
1956年7月,成立計算技術所等三個研究所籌委會,並建立半導體物理研究小組。
周恩來在政協上發出“向科學進軍”的號召 周恩來在政協上發出“向科學進軍”的號召
1957年1月1日,中國科學院機關調整:(1)撤消學術秘書處。(2)恢復辦公廳、計劃局,設立宣傳局和器材局。(3)幹部培養部改為幹部培養局。
1957年,中國科學院黨組成立“哲學社會科學部分黨組”。
1958年,中國科學院創辦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現長春理工大學),1971年該校劃歸第五機械工業部領導。 [7-8] 
1958年7月,中國科學院原子核科學委員會成立。
1958年9月20日,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北京成立,中國科學院對中國科大實施“全院辦校,所繫結合”的辦學方針。 [9] 
1958年9月13日,中國科學院黨組成立中國科學院黨組新技術辦公室。
1958年12月,成立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1961年廣州分院與武漢分院合併成立中南分院;1969年中南分院撤銷;1978年5月恢復廣州分院 )。 [98] 
1960年1月,中國科學院獲准建設四個配備全套設備的工廠。
1960年7月2日,中國科學院新技術局成立。
1960年9月,由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開辦的甘肅科學技術大學正式開學,1961年8月合併到蘭州大學 [10] 
1961年6月至1962年底,進行大規模精簡,撤銷除新疆分院外的各省級分院和大批研究所,成立5個大區分院和華北辦事處。
1961年7月,“科學十四條”經中央批准正式以中央文件下發執行。
1964年9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中關村試辦“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1966年“文革”開始後,研究生院停辦。
1964年10月16日,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中國科學院為此做了大量關鍵性的工作。
1964年12月,趙九章致函周恩來。不久,人造衞星研製工作重新上馬。
1965年9月,上海生物化學所、上海有機化學所與北京大學化學系合作,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具有較高生物活性的牛胰島素結晶

中國科學院文革浩劫

中國科學院革命造反派聯合奪權大會現場 中國科學院革命造反派聯合奪權大會現場
1967年6月,中國成功爆炸第一顆氫彈,中國科學院對此做出了重大貢獻。
1967年7月30日,中國科學院革命委員會成立。
1967年11月28日,中國科學院地震辦公室成立。
1968年至1972年,中國科學院大批院屬機構被劃歸國防部門,或下放地方,或撤銷。
1970年4月,以中國科學院為主研製的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衞星成功發射。
1970年7月1日,國家科委與中國科學院合併,成立新的中國科學院革命委員會。
胡耀邦整頓科學院 胡耀邦整頓科學院
1973年,國務院科教組的科技組併入中國科學院。
1975年6月20日,中國科學院將1968年交給國防部門三十個科研事業單位中的六個從國防部門劃回。
1975年7月-11月,胡耀邦等整頓中國科學院。
1977年5月,哲學社會科學部改稱中國社會科學院
1977年8月,中國科學院和教育部受鄧小平委託召開科教工作座談會。
1977年9月18日起,中國科學院不再承擔原國家科委的職能。
1978年3月,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學院承擔了大會籌備的大量工作。
1978年3月1日,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創辦的新中國第一個研究生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在北京成立;1982年5月,中國科學院黨組批准同時使用校名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北京);2000年12月正式更名為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年6月27日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 [11] 
1978年4月,開始大規模收回和新建研究所,重建分院。同年,中國科學院在原有1所中國科技大學基礎上,接收黑龍江工學院(更名為哈爾濱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成都工學院(更名為成都科學技術大學)3所大學。從1981年起,浙江大學、成都科技大學、哈爾濱科技大學不再屬科學院領導。 [12-13] 
1979年1月,中國科學院學部恢復活動。次年10月,增補283位學部委員。

中國科學院改革探索

第四次學部委員大會 第四次學部委員大會
1981年3月6日,中央首次明確中國科學院辦院方針。
1981年5月11-20日,第四次學部委員大會召開,推選盧嘉錫任院長。
1982年3月,設立面向全國的中國科學院科學基金。
1984年1月,中央宣佈中國科學院實行院長負責制。中國科學院試行博士後制度。8月8日,建立研究所開放日製度,每年在建院週年日(11月1日)前後開放一次,每次開放3天左右。
1985年4月1日,全面實行所長負責制。
1985年7月1日,中國科學院在全國率先建立了開放實驗室,首批開放2個研究所和17個實驗室。 [14] 
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等4位學部委員提出“關於跟蹤研究外國戰略高技術的建議”。“863計劃“隨即啓動。
863倡議人王淦昌、王大珩、楊嘉墀、陳芳允 863倡議人王淦昌、王大珩、楊嘉墀、陳芳允
1987年2月,周光召院長提出新的辦院方針,其後又提出實行“一院兩種運行機制”。
1991年,中國科學院增選210名學部委員,確定了規範化的增選制度。
1993年10月,國務院批准“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改稱“中國科學院院士”。
1994年1月22日,推出吸引優秀中青年科技人才的“百人計劃”。
1995年8月30日,中國科學院與上海市人民政府簽定全面科技合作協議。在此前後,科學院在本年內還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浙江省、雲南省簽訂了科技合作協議書。 [15-16] 
1996年6月,中國科學院國家基因研究中心於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構建了高分辨率的水稻基因組物理圖。8月,由近代物理所和高能所合作,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並鑑別出新核素鎇-235。 [17] 
1998年2月4日,江澤民總書記批示支持中國科學院先行進行國家創新體系試點。7月9日,知識創新工程正式啓動。
1999年,聯合有關部門啓動建設中國高速互聯網絡示範工程(CNCnet)骨幹網。
1999年,中國科學院決定在全國20所高校設立"中國科學院獎學金"。 [18] 
1999年,中國科學院與甘肅省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19] 
2001年,自1992年起,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等35個單位參與了“神舟”飛船應用系統的研究工作。
創新2020-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研討會 創新2020-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研討會
2002年1月,路甬祥院長提出新時期辦院方針。
2004年3月12日,中國科學院與黑龍江省簽署全面科技合作協議。 [20] 
2004年4月14日,中國科學院與雲南省簽署全面科技合作協議。 [21] 
2005年3月1日,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成立。 [22] 
2005年7月6日,中國科學院和天津市簽署全面科技合作協議。 [23] 
2006年3月,頒佈《中國科學院章程》。
2007年3月16日,中國科學院與新疆簽署科技合作協議書。 [24] 
2000年7月,中國科學院與山西省簽訂長期合作協議。 [25] 
2008年9月26日,中國科學院與上海市人民政府簽訂《進一步深化院市合作協議書》,中國科學院上海浦東科技園同時揭牌。 [26] 
2009年1月21日,中國科學院知識產權網建成開通。 [27] 
2009年1月22日,中國科學院與廣東省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28] 
2009年3月3日,中國科學院與青島市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29] 
2009年3月6日,中國科學院與山東省人民政府在北京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30] 
中國科學院與深圳市人民政府簽署在深合作辦學備忘錄 中國科學院與深圳市人民政府簽署在深合作辦學備忘錄
2009年3月10日,中國科學院與甘肅省在京簽署《全面戰略科技合作協議》。 [31] 
2009年3月13日,中國科學院與西藏自治區、浙江省在京分別簽署《科技合作協議書》、《院市全面科技合作協議》。 [32] 
2009年6月10日,《創新2050:科學技術與中國的未來》系列研究報告發布。
2010年3月12日,中國科學院與貴州省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33] 
2010年3月31日,國務院決定中國科學院實施“創新2020”,創新2020隨即啓動。
2011年3月,白春禮院長提出“民主辦院、開放興院、人才強院”發展戰略。
2011年3月10日,中國科學院與遼寧省簽署全面科技合作協議。 [34] 
2011年10月31日,中國科學院與河北省簽署全面戰略科技合作協議。 [35] 
2012年3月,中國科學院分別與江西省、甘肅省在北京簽署《江西省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共建江西省科學院協議》、《共同支持甘肅省科學院發展協議》。 [36-37] 
2012年11月25日,中國科學院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簽署科技合作協議和共同支持廣西科學院建設和發展協議。 [38] 
2013年1月28日,中國科學院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39] 
2013年7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中國科學院,提出“四個率先”。 [6] 
2013年9月30日,中國科學院與上海市共建的上海科技大學正式建立。 [40] 
2015年7月28日,中國科學院與上海市簽署全面深化合作協議。 [41] 
2016年8月16日,中國科學院與河南省人民政府在京簽署科技合作協議。 [42] 
2016年9月21日,中國科學院與四川省簽署第四輪全面科技合作協議。 [43] 
2016年11月19日,中國科學院與深圳市人民政府簽署在深合作辦學備忘錄,雙方將依託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作建設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校區 [44] 
2016年12月8日,中國科學院與廣東省人民政府簽署“十三五”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45] 
2017年1月,中國科學院與江西省人民政府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46] 
2017年11月10日,中國科學院與國家海洋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47] 
2017年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與吉林省簽署科技創新合作協議。 [48] 
2017年12月3日,中國科學院與深圳市簽署合作協議,共建深圳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 [49] 
2017年12月20日,中國科學院與福建省政府、福州市政府在福州簽署共建中國科學院大學福建學院協議。 [50] 
2018年2月6日,中國科學院與陝西省簽署共建西安科學園協議。 [51] 
2018年3月22日,中國科學院與軍事科學院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52] 
中國科學院與深圳市人民合作辦學協議簽署協議 中國科學院與深圳市人民合作辦學協議簽署協議
2018年4月4日,中國科學院與重慶市人民政府在重慶簽署共建新型科教創產融合發展聯合體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攜手共建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學院 [53] 
2018年11月4日,中國科學院倡議並聯合40多個國家、地區的科教機構和相關國際組織發起成立了“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ANSO)。 [54] 
2018年11月8日,中國科學院與香港特區政府在港簽署《關於中國科學院在香港設立院屬機構的備忘錄》,推動中國科學院在港的研發工作。 [55] 
2018年11月16日,中國科學院與深圳市人民政府簽署協議書,合作共建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 [56] 
2018年11月18日,中國科學院與廣東省簽署共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合作協議。 [57] 
2018年11月21日,中國科學院分別與內蒙古自治區、中國鐵路總公司簽署全面科技合作協議、戰略合作協議。 [58-59] 
2019年1月31日,中國科學院與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60] 
2019年5月6日,中國科學院與廣州市簽署了《中國科學院廣州市共建南沙科學城合作協議》和《中國科學院廣州市共建中國科學院明珠科學園合作協議》,並公佈了擬入駐明珠科學園15個建設項目,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大學(國科大)廣州學院。 [97-98] 
2020年5月13日,作為第一批倡議方,與國家發展改革委等發起“數字化轉型夥伴行動”倡議。 [61] 
2020年9月24日,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正式揭牌。 [62] 
2020年10月10日,中國科學院贛江創新研究院揭牌儀式在贛州市舉行。 [63] 
2021年11月12日,Intel與中國科學院計算所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係,雙方將共同建立中國首個oneAPI卓越中心。 [95] 
2022年6月6日,國務院同意在廣東省廣州市設立華南國家植物園,中國科學院作為合作共建單位參與建設。 [99] 
2023年7月11日,中國科學院辦公廳發佈《關於中國科學院簡稱的通知》根據《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關於印發國務院機構簡稱的通知》(國辦秘函〔2023〕18號),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對中國科學院簡稱作了修訂,修訂後簡稱為中國科學院。按照通知要求,中國科學院全稱和簡稱均為“中國科學院”。 [103] 
2024年1月25日上午,由中國科學院、浙江省合作共建的中國科學院杭州醫學研究所在杭州舉行揭牌活動。 [108] 

中國科學院組織體系

中國科學院機構概覽

據2021年11月中國科學院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設有院機關13個,分院11個,研究單位115個,學校及公共支撐單位7個,其他單位4個,共建單位12個,院直接投資的全資及控股企業32個,四類機構34個,院非法人單元113個,相關組織6個。
學校及公共支撐單位: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創新發展中心、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文獻情報中心、*成都文獻情報中心、*武漢文獻情報中心 [64] 
研究單位:
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中國科學院三亞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長春人造衞星觀測站*
中國科學院農業技術中心 [64] 
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籌)
中國科學院上海健康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學部院士

  • 學部概況
學部組織機構 學部組織機構
中國科學院學部成立於1955年,是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諮詢機構。負責對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規劃、計劃和重大科學技術決策提供諮詢,對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提出研究報告,對學科發展戰略和中長期目標提出建議,對重要研究領域和研究機構的學術問題進行評議和指導。
據2016年1月中國科學院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院士從全國最優秀的科學家中選出,每兩年增選一次。全體院士大會是學部的最高組織形式,學部主席團是院士大會閉會期間的常設領導機構,由中國科學院院長擔任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設有數學物理學部、化學部、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地學部、信息技術科學部和技術科學部6個學部。
學部成立初期,組織學部委員參與制定了《1956-1967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成為新中國科技發展史上第一個里程碑。1986年,89位學部委員建議在中國科學院實行面向全國的自然科學基金,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為中國基礎研究發展奠定了基礎。同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陳芳允楊嘉墀4位學部委員上書黨中央,建議加強中國高科技的研究和發展,形成了國家“863”計劃,對促進中國高技術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993年,在王大珩師昌緒張光鬥張維羅沛霖侯祥麟等學部委員的倡議下,成立了中國工程院,推動和提升了中國工程科技事業的發展。1993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改稱中國科學院院士。 [65] 
  • 院士數據概覽
據2022年8月中國科學院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有院士849人,其中數學物理學部156人,化學部136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54人,地學部140人,信息技術科學部106人,技術科學部157人;此外中國科學院還擁有外籍院士129人。 [66]  [90] 
截至2020年5月,中國科學院院士工作地分佈在全國27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其中,北京市418人,上海市103人,江蘇省47人,湖北省25人,陝西省23人,廣東省22人,安徽省21人,香港特別行政區20人,遼寧省19人,浙江省18人;以上1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共有院士716人,佔全體院士的87%;院士性別比例男性佔94%,女性佔6%;院士平均年齡為73歲。 [66]  [91] 
2021年11月18日,2021年中國科學院增選院士65人。 [94] 
2023年11月22日,2023年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59名中國科學院院士。 [107] 
中國科學院院士
備註:院士名單詳見參考資料 [66]  [92-93] 
  • 院士大會
截至2017年11月,中國科學院院士大會是中國科學院學部的最高組織形式。自1955年中國科學院學部成立暨第一次學部委員大會召開以來,1957年、1960年、1981年、1984年、1992年中國科學院學部先後組織召開了第二次到第六次學部委員大會。1993年,國務院決定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改稱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中國科學院第七次院士大會召開,此後院士大會形成了每兩年召開一次、公曆逢雙年份舉行的制度,已舉辦了十八次。 [67] 
  • 院士增選
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的規定,在科學技術領域做出系統的、創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貢獻,熱愛祖國,學風正派,具有中國國籍的研究員、教授或同等職稱的學者、專家,可被推薦並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55年學部成立時選聘172名學部委員,1957年增聘18名學部委員,1980、1991年分別選舉283、210名學部委員。1992年4月,第六次學部委員大會制定並通過《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章程(試行)》,經國務院同意後由中國科學院發佈,明確學部委員和外籍學部委員的標準和選舉程序,院士增選工作步入規範化軌道。
院士增選和外籍院士選舉每兩年一次。至2019年12月底,共有1431名來自全國各部門、各地區(含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學者、專家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自1994年開始外籍院士選舉以來,共選舉外籍院士136名 [68] 
  • 科技隊伍
據2016年1月中國科學院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有300餘位“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000餘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40餘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羣體,900餘人在重要國際科技組織、學術期刊擔任重要職務。 [69] 
2017年2月,已放棄外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的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楊振寧、姚期智兩位教授日前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70] 

中國科學院國際交流

中科院加入的國際組織有36個(2016年1月中科院官網顯示)
亞洲科學院及學會協會
國際第四紀研究聯盟
國際空間研究委員會
聯合國糧農組織
國際科學基金會
發展中國家婦女科學家組織
國際熱帶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協會
國際沙漠化治理研究與培訓中心
國際長期生態學研究網絡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聯合國亞洲和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
世界數據系統
資料來源: [71] 

中國科學院科學研究

中國科學院創新單元

  • 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據2016年1月中國科學院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運行設施13個,在建設施9個,將建設施1個。按照主要用途,設施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用於科學技術前沿領域或前沿研究方向的專用研究設施(8個);第二類是為多學科領域的科學研究提供支撐的大型公共實驗設施(5個);第三類是用於公益性科學研究的公益科技設施(7個)。 [72] 
運行設施: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蘭州重離子研究裝置、郭守敬望遠鏡(LAMOST)、合肥同步輻射裝置、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HT-7、EAST、遙感飛機、中國遙感衞星地面站、長短波授時系統、神光高功率激光實驗裝置、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上海光源、“實驗1”科學考察船、東半球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子午鏈(子午工程) [72] 
在建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部分運行)、陸地觀測衞星數據全國接收站網、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武漢鄭店實驗室、航空遙感系統、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散裂中子源、EAST輔助加熱系統 [72] 
將建設施:軟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試驗裝置 [72] 
  • 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
據2016年1月中國科學院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有國家實驗室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84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211個。截至2015年6月,中國科學院共有國家工程實驗室10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1家,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家。
國家實驗室: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籌)、北京分子科學國家實驗室(籌)、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籌) [73] 
國家重點實驗室:
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
植物細胞與染色體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複雜系統智能控制與管理國家重點實驗室
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農業蟲害鼠害綜合治理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
理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
多相複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微生物資源前期開發國家重點實驗室
發光學及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稀土資源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核探測與核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高温氣體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生命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新藥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
細胞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煤轉化國家重點實驗室
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分子發育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羰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
植物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膜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腦與認知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植被與環境變化國家重點實驗室
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
遺傳資源與進化國家重點實驗室
電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應用光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幹細胞與生殖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波譜與原子分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
集成光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聲場聲信息國家重點實驗室
傳感技術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
現代古生物學和地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半導體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
信息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
土壤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國家重點實驗室
強場激光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
機器人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科學與工程計算國家重點實驗室
紅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
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非線性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微細加工光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分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植物分子遺傳國家重點實驗室
凍土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計算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淡水生態與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礦牀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
城市與區域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
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
信息功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系統與進化植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有機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
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
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數值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
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
湖泊與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
岩土力學與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計算機體系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
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
同位素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森林與土壤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
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
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環境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大氣邊界層物理和大氣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荒漠與綠洲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
黃土與第四紀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
空間天氣學重點實驗室 [73] 


國家工程實驗室:甲醇制烯烴國家工程實驗室、中藥標準化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工業酶國家工程實驗室、煤炭間接液化國家工程實驗室、濕法冶金清潔生產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遙感衞星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信息內容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真空技術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碳纖維製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土壤養分管理國家工程實驗室 [74]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機器人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檔數控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精細石油化工中間體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膜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塑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基礎軟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信息安全共性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光電子器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性能均質合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手性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燃料電池及氫源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74]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網絡新媒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遙感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並行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高性能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專用集成電路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岩土工程研究中心、國家衞星定位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淡水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金屬腐蝕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真空儀器裝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催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光柵製造與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節水灌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天然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光電子晶體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環境光學監測儀器中心 、國家荒漠-綠洲生態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半導體泵浦激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海洋腐蝕防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74] 
  • 野外台站網絡
中國科學院總部 中國科學院總部
據2016年1月中國科學院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有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10個,中國科學院特殊環境與災害監測網絡10個,區域大氣本底觀測網8個,日地空間環境觀測台鏈7個,中國科學院近海海洋觀測研究網絡4個。
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FACE研究基地、CERN生物分中心、CERN水體分中心、CERN土壤分中心、CERN大氣分中心、CERN水分分中心、CERN綜合中心、北京城市生態站、神農架站、阿克蘇站 [75] 
中國科學院特殊環境與災害監測網絡:塔中站、珠峯站、納木錯站、藏東南站、長春淨月潭遙感試驗站、北京遙感試驗場、東川泥石流觀測研究站、平涼雷電和雹暴試驗站、格爾木青藏高原綜合站、天山冰川與觀測試驗站 [75] 
區域大氣本底觀測網:敦煌站、通榆站、鐵塔、阜康站、鼎湖山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站、貢嘎山高山生態站、興隆大氣本底觀測站、大氣本底數據中心 [75] 
日地空間環境觀測台鏈:香河綜合觀測站、武漢電離層觀測站、三亞地磁台、漠河地磁台、地磁台鏈網絡數據中心、羊八井站、動力大地測量中心實驗站 [75] 
中國科學院近海海洋觀測研究網絡:南沙站、西沙站、東海站、黃海站 [75] 

中國科學院科研成就

  • 開創性科技成果
——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和探月工程以及載人深潛關鍵核心科技問題的攻克,為國家安全和戰略科技任務做出了重大貢獻。
——從成功研製第一台計算機、曙光超級計算機、龍芯系列通用芯片,到單精度千萬億次超級計算系統,在中國計算機技術自主創新中發揮了骨幹作用。
——從發出中國第一個電子郵件,到建立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中國網通與無線傳感試驗網,成為網絡科技和網絡產業的開拓者。
——從順丁橡膠工業生產新技術,到煤制乙二醇技術、甲醇制烯烴技術、煤合成油技術及工業化應用,不斷開闢中國化學工業的新方向和生長點。
——從陸相成油理論,到海相成油的探索,為中國摘掉貧油帽子、大規模開發油氣田提供了科學理論支持。
——從自主研製的氯黴素、青黴素,到原創的青蒿素合成、丹蔘多酚酸鹽、鹽酸安妥沙星,在中國藥物自主創新方面走在了前列。
——從開創中國海洋養殖業,到黃淮海中低產田改造,到生物育種,引領了中國高新農業科技的發展。
——從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到首次證明誘導多能幹細胞、人類基因測序,在生命科學領域取得了重要原創成果。
——從開創數學機械化證明、有限元方法,到多元複變函數論、辛幾何、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登上世界數學的高峯,奠定了數學研究國家科學中心的地位。
——從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到建成上海光源等一批大科學裝置,打造了多學科創新的重要平台。
——從鐵基超導紀錄刷新,到中微子振盪模式、量子通信、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研究,在物理學領域不斷實現新的突破。 [69] 
  • 重大科技任務
據2016年1月中國科學院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有A類先導科技專項10個,B類先導科技專項11個,國家科技重大科技專項14個。
A類先導科技專項: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未來先進核裂變能、空間科學、應對氣候變化的碳收支認證及相關問題、面向感知中國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究、低階煤清潔高效梯級利用、分子模塊設計育種創新體系、變革性納米技術聚焦、江門中微子實驗、熱帶西太平洋海洋系統物質能量交換及其影響 [76] 
B類先導科技專項:量子系統的相干控制、腦功能聯結圖譜、青藏高原多層圈相互作用及其資源環境效應、超導電子器件應用基礎研究、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海鬥深淵前沿科技問題研究與攻關、拓撲與超導新物態調控、生物超大分子複合體的結構&功能與調控、宇宙結構起源——從銀河系的精細刻畫到深場宇宙的統計描述、頁岩氣勘探開發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國家數學與交叉科學中心 [76] 
國家科技重大科技專項: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產品專項、極大規模集成電路製造裝備與成套工藝專項、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專項、高檔數控機牀與基礎製造裝備專項、大型油氣田及煤層氣開發專項、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專項、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專項、重大新藥創制專項、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專項、大型飛機專項、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專項、載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北斗衞星導航系統 [77] 
  • 科技獎勵
據2016年1月中國科學院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9項;國家自然科學獎390項,其中一等獎19項,二等獎202項,三等獎133項,四等獎36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82項,其中一等獎4項,二等獎51項,三等獎95項,四等獎3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537項,其中特等獎3項,一等獎35項,二等獎265項,三等獎234項。 [78] 

中國科學院資源條件

  • 文獻中心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主要為自然科學、邊緣交叉科學和高技術領域的科技自主創新提供文獻信息保障、戰略情報研究服務、公共信息服務平台支撐和科學交流與傳播服務,同時通過國家科技文獻平台和開展共建共享為國家創新體系其他領域的科研機構提供信息服務。
截至2009年8月,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館藏圖書1145餘萬冊(件),該中心啓動了國家科學數字圖書館建設項目,已逐步完成了從傳統圖書館向數字圖書館的模式轉變,開始走上知識情報研究與知識服務中心的發展道路;同時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是國際圖書館協會與機構聯合會(IFLA)的成員。 [79] 
  • 科學數據庫
據2016年1月中國科學院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有科學數據庫23個,其中生物與生命科學類8個,材料科學類2個,地球科學類8個,物理與化學類3個,能源與環境類1個,其他類1個。
生物與生命科學:淡水藻種庫、中國動物數據庫、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中國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基礎數據庫、中國西南資源植物數據庫、中國西南地區動物資源數據庫、中國微生物資源數據庫、病毒資源數據庫 [80] 
材料科學:納米科技基礎數據庫、光學系統數據庫 [80] 
地球科學:亞熱帶農業生態系統要素數據庫、中國寒區旱區數據資源中心、黃土高原水土保持數據庫、中國東北黑土農業生態數據庫、中國土壤數據庫、中國沼澤濕地數據庫網站、南海海洋科學數據庫、人地系統主題數據庫 [80] 
物理與化學:理化性能及分析數據庫、工程化學數據庫、化學專業數據庫 [80] 
能源與環境:新能源及環保專業數據庫 [80] 
其他類:中國科學院數據應用環境 [80] 
  • 學術期刊&電子雜誌
據2016年1月中國科學院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出版有126種期刊,出版有6種電子雜誌。
電子雜誌:中國科學院之聲電子雜誌、科學網電子雜誌、科普博覽電子雜誌、《芯天地》電子雜誌、《基因世界》電子雜誌、《雨林故事》電子雜誌 [81] 
學術期刊
中國科學院院刊
岩土力學
金屬學報
燃料化學學報
中國科學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
新型碳材料
科學通報
地球化學
材料研究學報
遙感學報
植物學報(英)
山地學報
海洋科學集刊
計算機與應用化學
沉積學報
光子學報
海洋與湖沼
過程工程學報
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
高原氣象
海洋科學
聲學技術
數學學報
中國沙漠
分析化學
地球信息科學學報
系統科學與數學
湖泊科學
化學通訊
中國圖像圖形學報
應用數學學報
鹽湖研究
應用化學
人類學學報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冰川凍土
光學精密工程
古脊椎動物學報
物理學報
數學物理學報
中國光學
大氣科學
中國物理快報
中國科技史料
天文學進展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原子核物理評論
農業現代化研究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地質科學
中國物理C
新電氣
中國化學
第四紀研究
聲學學報
微生物學通報
有機化學
地球物理學進展
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
菌物學報
化學學報
地球物理學報
動物學研究
生物工程學報
家庭用藥
植物生態學報
應用聲學
生物多樣性
功能材料與器件學報
植物分類學報
網絡新媒體技術
氣候與環境研究
天文學報
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
岩石學報
土壤
植物學報
現代物理知識
工程地質學報
土壤學報
生命世界
力學學報
天文望遠鏡原理和設計
波譜學雜誌
昆蟲學報
化學通報
磁學和磁應用
土工基礎
應用昆蟲學報
高分子學報
資源科學
岩土工程學報
動物學雜誌
中國管理科學
半導體學報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
動物分類學報
科研管理
電子與信息學報
計算機學報
心理科學進展
色譜
電工電能新技術
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心理學報
催化學報
工程熱物理縱橫
軟件學報
微生物學報
生態學雜誌
芯天地
影像科學與光化學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
應用生態學報
空間科學學報
中文信息學報
遺傳
機器人
中國科技史雜誌
計算機系統應用
光電子技術
信息與控制
自然科學史研究 [82] 


中國科學院人才培養

中國科學院教育創新

據2016年1月中國科學院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機遇和挑戰,提出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的構想,實施知識創新工程和“創新2020”,率先建立研究生制度,成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建立新中國第一家研究生院,率先實行學位制,率先建立博士後制度。實施知識創新工程、“創新2020”以來,高質量規模化發展研究生教育,形成了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學(原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為核心、覆蓋全院研究所的教育體系,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兩段式研究生教育模式;擁有在學研究生5.2萬餘人;建成了完整的自然科學學科體系,物理、化學、材料科學、數學、環境與生態學、地球科學等學科整體水平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69] 

中國科學院培養模式

  • 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各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簡稱“國科大”,是一所以科教融合為辦學模式、研究生教育為辦學主體、精英化本科教育為辦學特色的創新型大學。國科大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批授權學位自主審核的20所高校之一,是環太平洋大學聯盟(APRU)成員高校、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雙一流”建設高校國際交流分會副會長單位及中澳一流大學合作機制首批加盟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成立於1978年,是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創辦的第一所研究生院,培養了新中國第一個理學博士、第一個工學博士、第一個女博士、第一個雙學位博士。2012年6月,教育部批准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2014年,國科大開始招收本科生,形成了覆蓋本、碩、博三個層次的高等教育體系。
國科大以“科教融合、育人為本、協同創新、服務國家”為辦學理念,與中國科學院直屬研究機構(包括所、院、台、中心等,以下簡稱“培養單位”)在管理體制、師資隊伍、培養體系、科研工作等方面高度融合。截至2019年12月,學校共有學校由京內四個校區(玉泉路、中關村、奧運村、雁棲湖)、京外五個教育基地(上海、武漢、廣州、成都、蘭州)和分佈在全國的116個培養單位組成。近年來,國科大不斷深化科教融合體制機制改革和組織建設,與各培養單位“共建、共治、共享、共贏”。截至2019年12月,學校共有直屬教學科研單位58個,其中,京內40個、京外18個;另有附屬醫院19所。 [83]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簡稱“中國科大”,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醫學、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1958年9月創建於北京,首任校長由郭沫若兼任。她的創辦被稱為“我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建校後,中國科學院實施“全院辦校,所繫結合”的辦學方針,學校緊緊圍繞國家急需的新興科技領域設置系科專業,創造性地把理科與工科即前沿科學與高新技術相結合,注重基礎課教學,高起點、寬口徑培養新興、邊緣、交叉學科的尖端科技人才,彙集了嚴濟慈、華羅庚、錢學森、趙忠堯、郭永懷、趙九章、貝時璋等一批國內最有聲望的科學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1970年初,學校遷至安徽省合肥市,開始了第二次創業。1978年以後,學校在全國率先提出並實施了一系列具有創新精神和前瞻意識的教育改革措施,創辦少年班、經國務院批准創建了全國第一所研究生院、建設國家大科學工程、面向世界開放辦學等,使學校得以恢復並迅速發展。學校是國家首批實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學之一,也是唯一參與國家知識創新工程的大學。在國家“雙一流”建設中,入選A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84] 
  • 上海科技大學
上海科技大學 上海科技大學
上海科技大學(ShanghaiTech University),簡稱“上科大,是一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共同舉辦、共同建設,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2013年9月30日經教育部批准同意正式建立。學校致力於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培養科技創新創業人才,提供科技解決方案及發揮思想庫作用,積極投身高等教育改革、參與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努力建設一所小規模、高水平、國際化的研究型、創新型大學。學校位於上海—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中區,是建設中的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全力推進科技與教育的融合,參與中國科學院牽頭的國家級科研項目,與中國科學院相關院所建立聯合實驗室開展全面科研合作。 [85] 

中國科學院科學普及

中國科學院科普場館

中科院擁有的科普場館有34所(2016年1月中科院官網顯示)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合肥現代科技館
中國科學院南京中山植物園標本館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標本館
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廣西桂林植物研究所廣西植物標本館
中國古動物館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藏高原生物標本館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熱帶雨林民族文化博物館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標本館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古生物博物館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標本館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國家動物博物館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中國病毒標本館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魚類博物館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標本館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上海昆蟲博物館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標本館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生物標本館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昆明動物博物館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海海洋生物標本館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鼎湖山樹木園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標本館
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樹木園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所中國濕地植物標本館
中國科學院廬山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南京中山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廣西桂林植物研究所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園
華南植物園
國家天文台
國家動物博物館
資料來源: [86] 

中國科學院科普博覽

中國科普博覽成立於1999年,是中國最早啓動的大型綜合性科普網站之一,是國內最早以虛擬博物館傳播科學知識的網站。截至2010年12月,中國科普博覽累計訪問量超過1億人次,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文化網站、聯合國世界信息峯會大獎(The World Summit Award)、全國優秀科普網站獎項,並且出版了《中國科普博覽系列叢書》。
中國科普博覽通過數百個科學家視頻講座、視頻短片、科學遊戲、科學動畫,以及虛擬科學體驗和虛擬科學實踐等形式來表現科學內容;通過科學家專欄系統和科學SNS社區,為公眾、科學家提供相互交流的環境。 [87] 
路甬祥、師昌緒和王綬琯為中國科普博覽題詞 路甬祥、師昌緒和王綬琯為中國科普博覽題詞

中國科學院創新文化

中國科學院形象標識

  • 院徽
一、圖案
中國科學院院徽外環為"中國科學院"字樣,上為第一任院長郭沫若的手書,下為英文。
環內是由六個晶體組成的一個物質結構圖案,象徵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學、生物六大學科融匯和結合的基礎作用;中間自然形成一齒輪,象徵基礎科學凝聚、派生的技術科學的推進作用。
二、顏色
外環、環內的六個晶體和中間的圓點為孔雀藍色;中國科學院的中外文字和環內晶體之外的部分為白色。
三、含義
整個圖案莊重、大方。象徵中國科學院作為國家自然科學和高新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面向國家戰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學前沿,加強原始科學創新,加強關鍵技術創新與集成,攀登世界科學高峯,為中國經濟建設、國家安全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不斷做出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創新貢獻。 [100] 
院徽 院徽
  • 院旗
一、圖案
中國科學院院旗上為綴白色院徽和第一任院長郭沫若手書和英文的“中國科學院”字樣的橫式組合標誌。
二、顏色
中國科學院院旗的旗面為藍色,院徽和中英文字樣為白色。
三、含義
象徵中國科學院作為國家自然科學和高新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面向國家戰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學前沿,加強原始科學創新,加強關鍵技術創新與集成,攀登世界科學高峯,為我國經濟建設、國家安全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不斷做出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創新貢獻。 [101] 
院旗 院旗

中國科學院文化精神

  • 院風
唯實、求真、協力、創新 [69] 
  • 優良傳統
科學、民主、愛國、奉獻 [69] 
  • 辦院方針
作為國家科研機構,中國科學院在歷史上的不同發展時期,曾先後提出過5個辦院方針:
第一個:按人民政協共同綱領規定的文教政策,改革過去的科研機構,以期培養科學建設人才,使科學研究真正能夠服務於國家的工業、農業、保健和國防事業的建設。(1950年)
第二個:側重基礎,側重提高,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服務。(1978年)
第三個:大力加強應用研究,積極而有選擇地參加發展工作,繼續重視基礎研究。(1984年)
第四個:把主要力量動員和組織到國民經濟建設的主戰場,同時保持一支精幹力量從事基礎研究和高技術跟蹤。(1987年)(注:1991年修改為:把主要力量動員和組織到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的主戰場,同時保持一支精幹力量從事基礎研究和高技術創新。)
第五個:面向國家戰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學前沿,加強原始科學創新,加強關鍵技術創新與集成,攀登世界科技高峯,為中國經濟建設、國家安全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不斷作出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創新貢獻。(2002年)
第六個: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2015年) [88] 

中國科學院領導集體

中國科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組書記、院長
黨組成員、駐院紀檢監察組組長
黨組成員、副院長
秘書長
副秘書長
參考資料: [104-106]  [109-110] 

中國科學院歷任領導

歷任院長
任數
任期
姓名
第一任
1949年10月-1978年6月
第二任
1979年7月-1981年5月
第三任
1981年5月-1987年1月
第四任
1987年1月-1997年7月
第五任
1997年7月-2011年3月
第六任
2011年3月-2020年11月
第七任
2020年11月-
資料來源: [89] 

中國科學院傑出大師

中國科學院匯聚和造就出一大批為新中國科技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其中代表人物有“兩彈一星元勳于敏王大珩王希季王淦昌鄧稼先朱光亞孫家棟任新民吳自良陳芳允陳能寬楊嘉墀周光召趙九章錢驥錢三強錢學森郭永懷屠守鍔黃緯祿程開甲彭桓武
新中國主要學科的奠基人和開拓者華羅庚蘇步青吳有訓周培源嚴濟慈莊長恭、曾昭倫、張鈺哲竺可楨貝時璋童第周馮德培錢偉長李薰周仁等,還有馮康王應睞陳景潤等一批勇攀世界科技高峯的傑出科學家。 [69] 
放棄外國國籍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振寧、姚期智。 [70] 
所獲榮譽
2022年3月,中國科學院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獲得中國科學院三八紅旗集體稱號。 [9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