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鎖定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的化工冶金研究機構。 [1]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成立於1958年10月1日,於2001年正式更名為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實現了從“化工冶金創所”到“過程工程強所”的歷史性跨越。 [1] 
據2023年11月研究所官網數據,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擁有2000餘人的高水平科研隊伍,其中,兩院院士5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8名,研究員和副研究員等高級專業技術人員400餘名;擁有4個國家級研發平台,2箇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能源局重點實驗室,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2個研究部;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領域1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2個,以及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1] 
中文名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外文名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創辦時間
1958年10月1日
主管部門
中國科學院
現任領導
所長:楊超
黨委書記、副所長:朱慶山
專職院士數
4人(中國科學院院士)
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
碩士點
3個(一級學科)
2個(專業類別)
博士點
3個(一級學科)
1個(專業領域)
博士後
2個(科研流動站)
地    址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二街1號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歷史沿革

1958年10月,中國科學院創建化工冶金研究所。
1986年,成立中國科學院多相反應開放研究實驗室。
1992年,成立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1996年,成立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
2001年,正式更名為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2] 
2012年9月,由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組建的資源化工綠色過程與產品協同創新中心成立。 [3] 
2017年9月,中國科學院大學化學工程學院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在國科大雁棲湖校區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4] 
2019年3月,中國科學院綠色過程製造創新研究院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 [5]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園區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園區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科研條件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人員編制

據2023年11月研究所官網數據,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擁有2000餘人的高水平科研隊伍,其中,兩院院士5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8名,研究員和副研究員等高級專業技術人員400餘名,35歲以下青年科研人員佔全所人員33%。 [1] 
中國科學院院士(專職):李靜海、李洪鐘、張鎖江、馬光輝
中國工程院院士(專職):張懿 [6]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李靜海、劉會洲、馬光輝、張鎖江、陳運法、楊超、齊濤、葛蔚、朱慶山、王丹、張香平、曹宏斌、李會泉、鄭詩禮、阮仁滿、王維、楊寧、李春山、閆學海、張欣、魏煒 [7]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科研部門

據2023年11月研究所官網數據,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擁有4個國家級研發平台,2箇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能源局重點實驗室,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2個研究部。 [1] 
國家重點實驗室: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多相複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戰略金屬資源綠色循環利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離子液體清潔過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北京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市過程污染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8] 
所屬研究部:介科學研究部、離子液體研究部、材料工程研究部、資源環境研究部、資源化工研究部、生物劑型研究部、綠色化工研究部、生化交叉研究部、環境研究部、生化過程研究部、清潔燃料研究部、生物醫藥研究部 [9]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設施資源

  • 儀器設備
據2023年11月研究所官網數據,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公共技術中心擁有對外提供共享分析測試的儀器124台,價值2.66億元。其中,50萬元以上的大型儀器設備75台,價值1.62億元。 [10] 
  • 館藏資源
據2023年11月研究所官網數據,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圖書館擁有多個全文或文摘數據庫。 [11]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合作交流

2017年8月18日,中鋼集團天澄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12] 
2023年2月26日,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與SINOVAC科興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 [13]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榮譽表彰

2022年3月30日,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命名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14]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科研成就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科研成果

據2023年11月研究所官網數據,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獲國際、國家、省部級成果獎580項,其中國外機構授獎9項,國家三大獎39項;近十年來發表論文8855篇,其中SCI論文居全國同類機構第22名,EI排名第12位。有效授權專利1900餘件,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授權量排名中,位居全國同領域首位。 [1] 
獲獎成果
項目名稱
獲獎等級
獲獎時間
新型熱噴塗技術和塗層材料的研究與開發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00
鉻鹽清潔工藝與集成技術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2005
含砷難處理金銀精礦的催化氧化酸浸濕法冶金新工藝體系及工業開發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2005
乳鏈菌肽(NisinZ)的研究與開發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05
多相體系的化學反應工程和反應器的基礎研究及應用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09
尺寸均一、可控的乳液、微球和微囊的製備技術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2009
真菌殺蟲劑產業化及森林害蟲持續控制技術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09
離子液體的構效關係及其化學工程基礎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10
室温催化氧化甲醛和催化殺菌技術及其室內空氣淨化設備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2011
工業釩鉻廢渣與含重金屬氨氮廢水資源化關鍵技術和應用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2013
新型功能化超順磁性顆粒的製備及在分離技術中的應用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2014
含高濃度分散相的攪拌反應器數值放大與混合強化的新技術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2015
全過程優化的焦化廢水高效處理與資源化技術及應用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18
粘性粉體流態化過程強化與放大技術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2019
芯片用超高純電子級磷酸及高選擇性蝕刻液生產關鍵技術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19
鋼鐵行業多工序多污染物超低排放控制技術與應用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21 [15]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學術期刊

過程工程學報》創刊於1976年,原名《化工冶金》,2001年更為現名,是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原化工冶金所研究所)主辦、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學術刊物。刊登的主要學術論文分別被中國國內外重要檢索刊物和機構收錄,如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分析數據庫、美國化學文摘(CA)、Elsevier Scopus、英國Cambridge Scientific Abstracts和日本科學技術文獻速報等。 [16] 
PARTICUOLOGY》(《顆粒學報》)是由中國科協主管,中國顆粒學會和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主辦,科學出版社和Elsevier出版集團共同出版的英文版雙月刊,正式創刊於2003年4月。主要刊登中國國內外顆粒學領域在研究、工程和應用方面的優秀原創論文,包括顆粒測試與表徵、顆粒製備與處理、流態化與顆粒流體系統、氣溶膠,以及超微顆粒、能源顆粒、生物顆粒等應用技術方面的學術論文、綜述、研究快報、研究簡報和科技快訊等。刊登內容涉及顆粒特性、顆粒製備與處理方法、氣溶膠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納米顆粒技術、能源顆粒技術、生物顆粒技術、固體散料技術、模擬與仿真技術、膠體、結晶、沉澱和乳化技術,及在藥品、食品、催化劑、電池、複合材料、陶瓷、塗料、顏料、填充材料、粘結劑等方面的理論與應用基礎研究。 [17] 
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綠色能源與環境》,GEE)創刊於2016年4月,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和科學出版社共同主辦,被Elsevier開放獲取(Open-access)的英文學術期刊。2019年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梯隊項目”,2020年影響因子達到8.207,JCR學科排名位列Q1區,入選中科院期刊分區“工程技術”1區TOP期刊。 [18] 
《Green Chemical Engineering》(《綠色化學工程》)於2020年創刊,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主辦,愛思唯爾有限公司代表科愛傳播有限公司進行製作和託管的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的英文期刊。 [19] 
《Industrial Chemistry & Materials》(《工業化學與材料》)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主辦,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電子材料國際創新研究院協辦,英國皇家化學會(RSC)全球出版發行的英文學術期刊。 [20] 
《過程工程學報》 《過程工程學報》
《顆粒學報》 《顆粒學報》
《綠色能源與環境》 《綠色能源與環境》
《綠色化學工程》 《綠色化學工程》
《工業化學與材料》 《工業化學與材料》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人才培養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學術交流

據2023年11月研究所官網數據,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為國家首批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同時建有首批博士後流動站。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領域1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2個,以及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1]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環境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化學工程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化學工程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領域:材料與化工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生物與醫藥、資源與環境 [1]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教學建設

據2023年11月研究所官網數據,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先後培養博士、碩士2000餘人。 [1]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文化傳統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形象標識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標識涵蓋研究所英文縮寫“IPE”,體現化學、物理、生物轉化及學科交叉,以“IPE”組成鑰匙形狀寓意解決過程工業中從實驗室成果向產業化過渡的瓶頸問題;背景由綠到藍過渡象徵“綠地藍天”,具有發展的無限空間和環境生態可持續發展。 [21] 
研究所標識 研究所標識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精神文化

  • 所風
敬業、團結、求實、創新
  • 釋義
敬業:熱愛祖國,樂於奉獻,忠於職守,刻苦鑽研。
團結:愛所如家,共謀發展,競爭協作,合力攻堅。
求實:實事求是,誠信明理,遵紀守法,堅持正義。
創新:獻身科學,追求真理,努力向上,開拓進取。 [21]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文化活動

2022年9月29日,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2022年度秋季趣味運動會在中關村園區舉辦。 [22]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機構領導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所長
黨委書記、副所長
副所長
李春山、朱慶山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曹紅梅 [23]  [25]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歷任所長

名單
任期時間
備註
1958年10月-1971年
所長
康子文
1972年10月-1974年2月
領導小組負責人
1974年2月-1976年
領導小組負責人
郭慕孫(代)
1978年10月-1980年10月
所負責人
郭慕孫
1980年10月-1986年6月
――
許志宏
1986年6月-1991年3月
――
謝裕生
1991年3月-1999年10月
――
1999年19月-2004年5月
――
劉會州
2004年5月-2008年1月
――
張鎖江
2008年1月-2013年3月
2008年1月-2010年7月任常務副所長
張鎖江
2013年3月-2018年9月
―― [2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