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家彙觀象台

鎖定
徐家彙觀象台,坐落於中國上海,成立於1872年,是一座集氣象天文、地磁等於一體的觀象台,曾被譽為遠東氣象第一台,中國大陸第一座百年氣候站,是中國近代氣象發展歷史的見證,其中包括1879年7月31日發佈的中國第一個颱風警報。在國際氣象史上有着較高的地位,作為世界三大測量基準點之一
中文名
徐家彙觀象台
坐    落
中國上海
成    立
1872年
功    能
氣象、天文、地磁

徐家彙觀象台概述

徐家彙觀象台是報告航海船舶氣象的中心,並設有準確報時的時政部、研究天文現象的天文部、觀測和研究地磁要素變化的物理部,尤因其對航海船舶氣象的報告而深受航海人員感謝。
早期關於颶風的警告都從信號台發出,後來改由法租界無線電台發出。

徐家彙觀象台世紀氣候站

觀測業務持續百年以上的氣象站,即為“世紀氣候站”。徐家彙觀象台140年的觀測資料從無間斷。徐家彙觀象台資料被應用於全球地表温度序列重建,如英國東英吉利大學ClimaticResearchUnit重建的全球氣温序列中就使用了徐家彙觀象台的資料,該序列被IPCC第四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所引用。徐家彙觀象台作為中國推薦的唯一的世紀氣候站,獲得了WMO雅羅秘書長頒發的證書。

徐家彙觀象台什麼是觀象台

觀象台
[解釋]觀測天文、氣象、地磁、地震等現象的機構,按其任務不同,現已分別採用天文台、氣象台、地磁台、地震台等名稱。
觀象台(Ziggurat)又稱山嶽台,是古代西亞人崇拜山嶽、崇拜天體,觀測星象的塔式建築物。當地居民崇拜天體,但從東部山區來的居民帶來了崇拜山嶽的信仰,他們認為山嶽支承着天地,山裏藴藏着生命的源泉,天上的神住在山裏,山是人與神之間交通的道路。他們把廟宇叫做“山的住宅”,造在高高的枱面上。隨着生產力的發展和對集中式高聳構圖的紀念性加深了認識,終於形成了叫做山嶽台的宗教建築物。後來,當地居民的天體崇拜也採用了這種高台建築物,它的型制同天體崇拜的宗教觀念也是適合的。

徐家彙觀象台歷史沿革

徐家彙觀象台建立

鴉片戰爭後,法國天主教耶穌會提出在南京或上海建立天文台的計劃,並得到法國經度局的支持。19世紀60年代,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已在上海開展一些氣象觀測活動。1865年,耶穌會派傳教士劉德耀(Henri Le Lec)攜帶氣象觀測儀器來到上海。他偕同羅禮思(Louis Helot)、伊宗尹(CharLes de Argy)兩神父向監會鐸戴元英(Michel Fessard)遞交建立科研機構的報告。經會議研究,認為建立科研機構為時尚早,但不反對以個人名義參與科研。於是劉德耀被任命為董家渡修道院的科學教授,用所攜帶的儀器進行氣壓、氣温、濕度、降水、風及有關天氣現象等觀測。每日5時、9時、12時、16時、21時各觀測一次。
1869年1月,耶穌會派遣傳教士高龍鞶(Augustin Colombel)來到上海,以實現在江南教區建立觀象台的計劃。隨後劉德耀與高龍鞶被派往南京考察觀象台的選址。然而他們發現南京並不具備設立觀象台的條件。且他們抵達南京時,正值該地發生教案。兩人不得不離開南京,返回上海。
1872年8月,江南教區郎懷仁(Languillat)主教與耶穌會江南傳教會會長谷振聲(A.Della Corte)在徐家彙舉行會議,決定成立“江南科學委員會”。該委員會由四個部分組成,其中包括一座“與耶穌會相稱”的觀象台。籌建觀象台的工作交由高龍鞶完成。同年12月1日起,觀象台正式進行天文和氣象觀測。
最初的觀測工作是在徐家彙天主教堂教士住所東面的平台上進行的。1873年2月,於蒲西路221號動工興建二層平台的五開間平房。7月建成後,作為正式的觀察場地。

徐家彙觀象台發展

1873年9月,能恩斯(M. Dechevrsns)神父被派往上海,負責在徐家彙觀象台建立地磁業務。他於11月29日抵達上海。1874年,觀象台設立地磁部,利用佩裏(Perry)神父寄來的儀器,開始進行簡單的地磁觀測。同年,能恩斯接替高龍鞶管理觀象台的工作。1876年,能恩斯成為觀象台第一任台長。
1879年7月31日,上海遭受強颱風的襲擊,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然而此前,能恩斯已通過分析沿海各燈塔站及周邊各站的氣象數據,撰寫論文《1879年7月31日的颱風》,分析並預報了這次颱風。這是首次較為準確地作出的颱風預報,拉開了中國天氣預報的序幕。事後,在法租界公董局和外商輪船公司一致要求下,觀象台籌設了航海服務部,並於翌年擴建成三層平台的八開間二層樓房。1881年,上海總商會會長來信建議觀象台開設航海警報服務,得到了批准。氣象服務隨即展開。1882年1月1日起,觀象台利用這些數據在中、西文報紙上發佈天氣預報。
1883年4月19日,能恩斯向法租界公董局總董寫信,希望能夠設置信號台,以報告天氣和校準時刻。公董局經會議商量,決定出資在法蘭西外灘建立信號台。信號台隸屬市政總理處領導,業務工作則交由徐家彙觀象台管理。1884年5月底,外灘信號台老台建成,它依據徐家彙觀象台的電報傳來的氣象信息,為往來船隻懸掛氣象信號,並在江海關大樓對面的佈告欄中逐日公佈相關重要港口的天氣實況。
觀象台自1884年起開展授時業務。最初每週週一、週五於正午十二點鳴炮示意,外灘信號台落成後,改為懸掛電動球。
1895年,觀象台繪製了中國首張東亞地面天氣圖
1897年,時任徐家彙觀象台台長的勞積勳神父(Aloysius Fros)致信海關總税務司赫德,希望沿海各港口城市統一採用徐台的氣象代碼。這一代碼於1898年1月1日起正式採用。
至19世紀末,觀象台的聯絡網絡已經北及西伯利亞,南至馬尼拉,東到日本,西至印度半島。並向中國沿海各地氣象台及航海船舶發佈氣象消息,是當時報告航海船舶氣象的中心。此外,觀象台還發表了大量關於熱帶風暴季風和氣壓的研究論文。

徐家彙觀象台遷址

為滿足其日益增長的業務需求,1900年,觀象台在原址西側100米處,今蒲西路166號處動工建造新樓。翌年1月1日,觀象台遷入新址工作。1901年,為擴展其天文業務,觀象台在佘山山頂,原天主教聖母堂東側建立一座圓頂的天文台,開始對天文星象、太陽的觀測、計算、研究等工作,即為佘山觀象台。
1902年,公共租界工部局擬開通一條直達徐家彙的電車路線。由於電車行駛會對地磁儀產生影響,時任觀象台台長的馬德賚神父(Josephus de moidrey)多次與工部局交涉,最終於1906年達成共識,由工部局出資5000兩白銀,作為搬遷地磁台的補償。新台選址於江蘇菉葭浜,1908年建成。之後經批准,在該台與徐台之間架設電線,以便互換數據。1904年起,觀象台進行地震測量工作。自此,徐家彙觀象台先後建成外灘、佘山、菉葭浜三個功能各異的附屬台,由徐家彙觀象台總枱長統一領導。
1909年,觀象台增設夜間報時服務。1914年5月18日起,觀象台利用法租界公董局設在顧家宅村一帶的電台收集天氣報告,每日2次向海船播發時間信號和海洋氣象預報。自1920年3月1日起,又增加了每天11時和17時高空氣流情況的廣播預報,以提供航空服務。
20世紀20年代,徐台的科研工作達到鼎盛。為驗證大陸漂移學説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決定進行國際經度聯測。這需要選取同一緯度線上經度彼此相距120度的三個基準點,而徐家彙、阿爾及爾聖地亞哥符合這一條件。徐家彙觀象台先後於1926年、1933年兩次參加國際經度聯測。1933年,徐台與北平研究院合作,測定東北、華北、華東、華南等208個重力點,徐家彙觀象台成為重力加速度的基點。
1937年,日本對華宣戰。1940年,日軍佔領徐家彙周邊地區,觀象台的預報業務被迫中止,原有的刊物也停止出版,但觀象台的觀測工作並未因此而受到影響。

徐家彙觀象台接管

上海解放後,徐家彙觀象台由上海軍管會接管,其氣象部分併入上海氣象台,天文部分劃歸紫金山天文台。1951年1月,上海氣象台遷入徐家彙觀象台原址至今。1962年,其天文觀測部分與佘山觀象台合併,成立上海天文台,遷入南丹路80號。

徐家彙觀象台世紀氣候站

徐家彙觀象台自1872年12月開展氣象觀測以來,其觀測資料從未間斷。2012年11月12日,適逢徐家彙觀象台建站140年之際,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雅羅授予其國際“世紀氣候站”證書,以表彰其對世界氣象組織全球系統和計劃做出的突出貢獻。

徐家彙觀象台歷史建築

徐家彙觀象台舊址內的歷史建築建於1902年,佔地面積0.3公頃,為三層文藝復興風格建築。建築立面結構對稱,材質為清水磚。建築擁有圓拱形的窗户,窗框則飾以紅磚。平台和室外樓梯配有古典式寶瓶狀欄杆。該建築分別於2004年和2005年,入選徐彙區文物保護單位和第四批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2014年,徐家彙觀象台舊址作為徐家彙天主教歷史建築羣的一部分,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2012年,上海市氣象局出資修繕該建築,將其打造為氣象博物館。博物館展現了徐家彙觀象台的歷史。2013年起,博物館作為徐家彙源景區的一部分,限時對遊客免費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