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

鎖定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是中國科學院下屬的科研機構。 [1]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的前身系吳仲華先生1956年創建的中國科學院動力研究室。 [1] 
截至2022年底,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共有職工522名;截至2022年12月,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共設有12個研究單元,7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中心),6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截至2023年10月,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1個,設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擁有在站博士後35人;博士生導師60餘人,碩士生導師約90人。 [1]  [27] 
中文名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
外文名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創辦時間
1980年
主管部門
中國科學院
現任領導
所長:陳海生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副所長:黃從利
專職院士數
2人(中國科學院院士)
碩士點
1個(一級學科)
1個(專業型學位類別)
博士點
2個(一級學科)
博士後
1個(科研流動站)
地    址
中國北京北四環西路11號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歷史沿革

1956年,中國科學院動力研究室成立。
1961年初,該室併入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1964年,國家批准在上海成立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因故未能組建。
1980年5月,國家發文批准恢復“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建制。 [2] 
2009年8月,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與馬來西亞海鷗能源有限公司在北京工程熱物理所舉行共建“高強度傳熱新技術聯合實驗室”協議簽字和實驗室揭牌儀式。 [3] 
2011年1月,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成立燃氣輪機實驗室。 [4] 
2019年6月,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與大連理工大學成立吳仲華未來能源技術學院。 [5] 
2023年9月,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與瀋陽航空航天大學共同建設的吳仲華班揭牌儀式在遼寧瀋陽舉行。 [6] 
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科研條件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人員編制

截至2022年底,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共有職工522名,其中專業技術人員488名,含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高級崗位人員215人。 [1] 
中國科學院院士(專職):徐建中金紅光 [7] 
國務院政府津貼獲得者:淮秀蘭、肖波 [8-9]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科研部門

截至2022年12月,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共設有12個研究單元,7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中心),6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1] 
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中心):國家能源風電葉片研發(實驗)中心、國家能源分佈式能源研發(實驗)中心
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先進能源動力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風能利用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輕型動力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能源動力中心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市分佈式供能重點實驗室 [34] 
所屬研究單元:國家能源風電葉片研發(實驗)中心、能源動力研究中心、輕型動力實驗室、循環流化牀實驗室、分佈式供能與可再生能源實驗室、儲能研發中心、傳熱傳質研究中心、先進燃氣輪機實驗室、無人飛行器實驗室、新技術實驗室、智能巡飛技術實驗室(籌)、數字孿生研究中心(籌) [10]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科研樓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科研樓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設施資源

  • 儀器設備
據2023年11月研究所官網數據,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下屬的所級公共技術中心擁有科研儀器設備百餘台套。 [11] 
部分科研儀器設備
平台類別
設備名稱
航空發動機/燃機熱物理技術平台
密封間隙動態測量儀、葉片振動測量儀、燃油噴嘴高壓高温霧化特性平面激光測量系統、高功率高穩定性專用LEDs陣列光源、實時數據採集系統、動態信號分析處理系統、穩態壓力測量儀、高精度傳感器信號與電機模組、磁控濺射鍍膜機、三座標測量機、高精度紅外熱像儀、粒子成像測速場系統 [12] 
含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技術平台
多普勒粒度分析儀、三維激光多普勒測速儀、粒子成像測速系統、全自動工業分析儀、智能灰熔融測試儀、高速像增強探測器、同步熱分析儀、熱重質譜聯用儀、微波層析成像系統、電容層析成像系統、微波多普勒測速儀、便攜式煙氣分析儀 [13] 
分佈式能源系統與儲能技術平台
高壓綜合熱分析儀、高轉速葉輪機械動態測量系統、熱電功能纖維製備與檢測系統、同步高頻激光成像儀、風力機外場氣動/結構綜合測試系統、聲音信號採集系統、恆温式熱線風速儀、多通道熱膜流場測量系統、微量熱儀、熱流法隔熱材料熱導儀、DHR-2流變儀、寬温域同步熱分析儀 [14] 
傳熱傳質與智能製造技術平台
多維跨尺度材料熱性能測量儀、粒子圖像測速系統(Micro-PIV系統)、真空釺焊爐、橢圓偏振儀、高速運動分析儀 [15] 
無人機仿真與測試技術平台
指控模擬訓練系統、衞星導航信號模擬器、伺服系統負載加載器、高精度三軸仿真轉枱 [16] 
  • 文獻資源
據2023年11月研究所官網數據,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擁有全文或文摘數據庫共計36種。 [17]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合作交流

  • 國際合作
截至2022年12月,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先後與美國、英國、加拿大等1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開展了合作與交流。是國際內流氣動熱力學會議(ISAIF)、國際吸氣式發動機會議(ISABE)、亞洲燃氣輪機會議(ACGT)、亞洲推進與動力聯合會議(AJCPP)、世界儲能技術大會(WESC)等國際會議的發起單位。並舉辦了十餘場重要國際會議,是國際儲能技術與產業聯盟的秘書處所在地。 [1] 
  • 合作簽約
2020年9月22日,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與江蘇海洋大學合作簽約儀式在研究所報告廳舉行。 [18] 
2022年9月21日,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與格盟國際能源有限公司戰略合作協議簽訂儀式在山西太原舉行。 [19] 
2023年1月28日,河南省信陽市人民政府、豫東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中儲國能(北京)技術有限公司簽訂四方戰略合作協議。 [20]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科研成就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研究方向

  • 主攻方向
先進動力裝備方向以“兩機”基礎理論創新、系統集成實驗和型號研製為牽引,開展高效壓縮、燃燒、熱力循環等基礎研究和核心技術攻關,建設“高效低碳燃氣輪機大裝置”和“發動機熱物理試驗裝置”,研製新原理髮動機和系列化輕型動力裝備。
分佈式能源系統與儲能方向瞄準分佈式能源領域前沿技術,在能的有序轉化原創理論突破基礎上,開展風能、太陽能、儲能和分佈式能源系統技術研發,突破風光儲單項技術,完成系統集成與示範。
高碳能源低碳燃燒利用方向探索煤炭高效清潔燃燒利用新工藝和高耗能工業低碳流程開發全新技術路線,為國家“雙碳”目標提供關鍵技術和解決方案。
高空長航時無人機技術與應用方向重點開展鄰近空間太陽能無人機和中高空長航時無人機研製,突破新能源、新構型、新材料等關鍵技術難題,完成飛行系統研製。 [21] 
  • 新興前沿方向和未來技術
氫能轉化利用方向開展化石能源制氫、太陽能制氫、多能互補制氫、氫能利用的關鍵技術研究,完成百千瓦級制氫示範。
超臨界二氧化碳布雷頓循環熱-功轉換方向開展SCO2葉輪機械高精度氣動設計、熱流材控耦合問題於優化控制研究,突破一體化主機、高效換熱器、複雜環境下閉式容積效應及自適應調控等關鍵技術,研製兆瓦級SCO2循環系統樣機。
高適應性功能新材料與器件方向開展超薄超導柔性系列熱質傳遞強化技術與器件、高性能熱電纖維與熱界面材料、高功率密度跨時空熱化學儲能材料與裝備研究,突破極端條件高效熱質傳遞協同調控、新型熱功材料與裝備設計製造關鍵技術。
空間系統及微重力燃燒方向突破微重力多場耦合在軌檢測、無機固化材料製備等關鍵技術,實現燃燒科學實驗系統在軌運營和升級改造。
智能網絡訊飛系統方向協同全院智能化、網絡化優勢力量,突破系統總體設計、智能算法技術、高可靠抗干擾等技術,研製智能巡飛系統,並實現演示驗證。 [21]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科研成果

  • 概述及綜合成果
截至2022年12月,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共獲國家級、省部級獎項90餘項,2022年,研究所共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等各類項目300餘項,合同經費共計約90億元。 [1] 
部分獲獎成果
獲獎名稱
獲獎時間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2020年
2020中科院傑出成就獎
2020年
中科院傑出成就獎
2018年
新型壓氣機設計方法
2016年12月
超臨界空氣儲能系統(北京市發明專利獎)
2017年2月
可再生原料CO2原位吸附強化制氫理論與方法(遼寧省科技進步獎)
2017年2月
先進納米功能材料能量傳遞機理研究(黑龍江省科技進步獎)
2016年8月
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關鍵科學問題研究
2014年12月
中國城鎮用能方式研究
2013年
適合中國風資源狀況的系列化風輪葉片研究開發
2012年 [22] 
部分專利
專利名稱
第一發明人
一種雙油路航空發動機燃油泄油裝置
李偉
分級蓄冷式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系統及方法
林曦鵬
一種液態燃料計量裝置
曾德堂
等離子體壓力傳感器及等離子體壓力傳感系統
李帆
燃氣輪機柔和燃燒室
熊燕
毛細通道換熱器及其製備方法
梁世強
一種五孔探針數據處理方法
張彬彬
一種高壓氣體環境下測量材料導熱係數的裝置
王亮
一種預混燃燒室的火焰前頭部半預混通道結構
楊暘
一種高強度導熱硅膠墊片及其製備方法
劉斌 [23]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學術期刊

工程熱物理學報》由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和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主辦,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原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理事長、原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所長吳仲華教授於1980年創刊,為單月刊。主要刊登工程熱力學與能源利用、熱機氣動熱力學、傳熱傳質學、燃燒學、多相流、流體機械和工程熱物理研究中實驗測試方法及技術等方面具有創造性的學術論文。 [24]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熱科學學報)為1992年創刊,是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主辦的英文期刊,發表能源、動力、環境等學科方向的實驗、數值和理論研究的高質量文章,聚焦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傳質、燃燒、儲能、太陽能等多個學科領域的最新進展。為雙月刊,與Springer出版社簽訂國際合作協議,面向中國國內外發行。 [25] 
工程熱物理縱橫》創刊於2007年1月,是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內部綜合性刊物,開設有“一三五”專欄、政策法規解讀、綜合所訓、科研動態、合作與交流、隊伍建設、黨羣之窗、簡訊等欄目。 [26] 
《工程熱物理學報》 《工程熱物理學報》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工程熱物理縱橫》 《工程熱物理縱橫》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人才培養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學科建設

截至2023年10月,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1個,設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27]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環境科學與工程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能源動力 [27]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教學建設

  • 教學概況
截至2023年10月,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擁有在站博士後35人;博士生導師60餘人,碩士生導師約90人。 [27] 
  • 基金獎勵
截至2023年7月,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有6位青年學者獲吳仲華優秀青年學者獎,12位同學吳仲華優秀研究生獎。 [28]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文化傳統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形象標識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形象標識設計中的所徽為英文字母“ET”的變形,表示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的特徵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同時又突出了一個“e”的象形,表示研究所主要從事energy, engine, environment方面的科學研究;英文大寫字母 “IET”為研究所英文縮寫(Institute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藍、紅、綠為研究所的代表色。藍色表示研究所從事着能源領域的科學研究;紅色圓形象徵富有動感的葉輪機械,表示研究所從事着動力領域的科學研究;變形的綠色“T” 字象徵山川、大地,表示研究所從事着環境領域的科學研究。圖案新穎,富有視覺衝擊力和想象力,預示年輕的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象一輪初升的太陽,充滿着朝氣和生命力。 [29] 
研究所形象標識 研究所形象標識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精神文化

所訓:工於致熱、誠以聚能
工於制熱:“工”,意為工程、工作,是研究所的事業與專長;“工於”意為擅長;“致”,意為到達、獲得、專注於;“熱”,熱力、熱忱,表明研究所的專業和敬業的作風;“工於致熱”第一層意思是:研究所擅長獲得並利用熱力;第二層意思是:研究所的滿懷熱忱從事專業研究;這一句的主旨在於立足行業,追求卓越。
誠以聚能:“誠”,意為誠信、誠意,是研究所的信念與操守;“聚能”,意為綜合利用各種能源,也引申為團結具有各種能力的人才;“誠以聚能”,第一層意思是:研究所以嚴謹誠信的科學態度從事綜合利用各種能源的事業;第二層意思是:研究所滿懷信心和誠意凝聚各類精英人才,為了同一個夢想攜手並進,共創輝煌;這一句的主旨在於嚴謹誠信,合力共贏。
工是立所之本,誠為興所之道,八字兩句,首尾呼應:誠與程同音,兩句之首合為“工程”,包含了我們的所名;壓軸二字組成“熱能”,指明瞭研究所的專業;平仄對仗又朗朗上口,內涵豐富且寓意深遠。 [33]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文化活動

2023年5月13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九屆公眾科學日暨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工程熱物理所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開幕。 [30]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機構領導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所長
黨委書記、副所長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副所長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歷任領導

屆次與時間
職務
名單
第一屆(1980——1984)
所長
第二屆(1984——1987)
所長
吳仲華
第三屆(1987——1992)
所長
陳乃興
第四屆(1992——1994)
所長
第五屆(1994——1998)
所長
陳靜宜
第六屆(1998——2002)
所長
黃偉光
第七屆(2002——2006)
所長
第八屆(2006——2010)
所長
秦偉
第九屆(2010——2015)
所長
秦偉
第十屆(2015——2020)
所長
第十一屆(2020――2025)
所長
朱儁強(2020.7-2023.11) [3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