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

鎖定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National Science Libra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是中國科學院直屬事業單位,為國家級研究型科技信息機構,實行黨委領導下的行政領導人負責制。 [43]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發端於1950年4月成立的中國科學院圖書管理處,1951年2月定名為“中國科學院圖書館”,1985年11月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2001年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試點工程序列、牽頭建設國家科學數字圖書館、組織全院文獻情報系統共同建設數字化網絡化的科技信息集成服務體系。 [1] 
據2024年4月中心官網數據,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館藏以自然科學基礎學科和高技術類圖書、期刊、數據庫為主,全系統館藏印本書刊926餘萬冊件,數據庫160種,古籍善本46萬冊件。 [5] 
中文名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
外文名
National Science Libra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簡    稱
文獻中心
主管部門
中國科學院
館舍類型
國家級研究型科技信息機構
建館時間
1950年4月
地    址
總中心:北京中關村北四環西路33號
成都中心: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區羣賢南街289號
武漢中心: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小洪山西區25號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李猛力
主任:劉細文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發展歷史

1950年4月,中國科學院設立圖書管理處。
1951年2月,正式定名為“中國科學院圖書館”。
1955年,編印《中國科學院圖書館圖書分類法簡表》。
1957年9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57次全體會議批准該館為全中國第一中心圖書館委員會成員。
1976年10月,試驗QT-11計算機文獻檢索系統。
1977年12月,籌備成立科學情報研究室。
1985年11月,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同時保留“中國科學院圖書館”的名稱。
1986年,成為圖書館學、科技情報學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
1987年,開展國際聯機檢索終端。
1993年,成為圖書館學專業博士學位授予點;4月,APTLIN項目(又稱“中關村地區書目文獻信息共享系統”)實施。
1995年,與南京大學聯合獲得科技情報學專業博士學位授予點;6月,開通internet網絡。
2000年6月,參與組建“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承擔着國家科學圖書館的職能和任務。
2001年10月,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試點工程序列;12月,啓動國家科學數字圖書館建設項目。
2002年6月,新館正式投入使用。
2006年3月,確定為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籌)。
2014年3月,正式確定為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下設中國科學院蘭州文獻情報中心、成都文獻情報中心、武漢文獻情報中心。 [2] 
2023年9月21至25日,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免疫與感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腫瘤與基礎醫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3]  11月1日,“PubScholar公益學術平台”在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正式發佈。 [4]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館藏實力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館藏資源

據2024年4月中心官網數據,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館藏以自然科學基礎學科和高技術類圖書、期刊、數據庫為主,全系統館藏印本書刊926餘萬冊件,數據庫160種,古籍善本46萬冊件。 [5] 
  • 資源數據庫
據2024年4月中心官網數據,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通過集團引進開通網絡數據庫170餘個,涵蓋1.9萬種外文電子期刊,1.8萬種中文電子期刊,18.4萬卷/冊外文電子圖書,35萬種中文電子圖書。數據庫包含全文數據庫、文摘數據庫、數值型數據庫和工具型數據庫等多種類型。 [6] 
中文數據庫: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中國科學院學位論文、中國經濟統計數據庫、科學文庫、維普中文科技期刊(中國科技經濟新聞)數據庫、CSCD引文數據庫、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數據庫、EPS(Economy Prediction System)數據庫、中國經濟網產業數據庫、中國科學院機構知識庫
外文數據庫: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Journal Citation Reports、Scopus數據庫、Annual Reviews、JSTOR、Reaxys、IEEE Electronic Library、Elsevier ScienceDirect、ACS Journals、SciFinder-n [7]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支撐保障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面向院內讀者和社會公眾提供圖書借閲、期刊閲覽、複印、電子文獻檢索下載,以及遠程文獻傳遞服務。保障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體系的館際互借、全院統一自動化系統等和麪向公眾的參考諮詢等圖書館陣地服務有序運轉。 [5]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在長期的科研活動、數據加工、情報服務及網絡數據抓取中產生和積累了大量多科技服務領域、多層次的大數據信息,以及與科睿唯安、Springer、Elsevier、維普等數據庫商在元數據層面進行合作, 實現對其中的科技創新要素進行採集匯聚、知識抽取與知識計算,從基礎數據庫、領域知識庫與知識圖譜3 大層次創建了支撐科技創新的“科技大數據知識資源中心”, 為精準服務、知識圖譜、智能計算、智能情報提供不同階段及不同層次的數據支撐。截至2020年8月,建成了覆蓋各類實體數據4億,建成領域專題數據200多個,人才數據9000萬,機構數據1100萬,重要國家地區項目數據600萬,知識圖譜關係數據60.5億。
從科研主體、科研活動、科研成果、科研裝置與科學數據五大維度設計了基礎數據資源建設模型,已經建成了擁有專家學者、科研機構、學術期刊、資助機構、科研項目、學術會議、情報資訊、科技政策、論文、專利、報告、獲獎、專著、標準、軟著等10多種基礎數據資源。 同時該基礎數據資源庫也集成了NSTL 研製的STKOS(科技知識組織體系),其中規範概念達到65萬,規範術語達到230萬,覆蓋理工農醫。
建成的基礎數據資源,從學科分類、產業分類、主題分類、STKOS範疇分類進行深度標引,對於知識分類計算提供了基礎高質量數據;從機構名稱及學者名稱進行了自動規範。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經過長期的積累和建設,提供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 中國科學院學位論文知識發現系統、院士文庫、 古籍資源、中國科學院檔案、中國科學院機構知識庫網格(IRGrid)、 全球科學基金數據等特色資源服務。
中國科技雲認證聯盟(CSTCloud)基於Shibboleth/OAuth2雙認證體系,實現中國科技雲通行證(中國科學院用户即郵箱賬號)統一登錄認證,訪問出版商數據服務平台,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基於該認證聯盟推出文獻獲取服務,有效支撐了中國科學院科研人員居家科研辦公。中國科技雲認證聯盟已經成功接入了包括中國知網、Web of Science、Elsevier、Springer等多家中國國內外主要數據庫資源,有效支持中國科學院以及其他接入聯盟的科研用户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在居家、差旅等非指定IP範圍內,通過ID身份認證方式隨時、隨地訪問該機構訂購開通的各類型中國國內外數據庫資源。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通過“領域科技情報監測服務雲平台”,在領域情報專家的參與下,建成了面向納米科技、集成電路、重大疾病、水污染、生物安全、先進製造等200多個領域專題門户, 有效支撐了市場研究人員、一線科研團隊、研究所圖書館員以及戰略情報分析人員的快速瞭解領域最新重要科技動態,掌握同行或競爭對手的科技活動動向,發現領域重點及熱點主題, 把握領域發展概貌,輔助科技決策。該領域專題數據資源來自於中國國內外相關機構網站,自動蒐集、遴選、描述、組織和揭示各機構發佈的重大新聞、研究報告、預算、資助信息、科研活動等。 [6]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總館、分館、特色分館以及各研究所成員館通過文獻傳遞與館際互借系統為中國科學院內、省科學院及企業的研究人員及個人提供期刊、圖書章節、會議文獻、科技報告、標準、學位論文等各種文獻類型的全文文獻的查詢和傳遞服務、專題檢索服務以及文獻查證服務等,併為院內機構讀者提供館際互借服務。
總館、分館及100餘個研究所圖書館的印本及電子期刊資源;NSTL服務成員館之一,可以利用NSTL9家成員館的豐富文獻資源;與中國國內多傢俱有特色資源的研究機構合作提供領域內獨家專業的文獻資源;聯合國外大型文獻機構,擴大資源保障範圍。目前的合作機構包括大英圖書館、德國SUBITO、匹斯堡東亞大學圖書館、香港科技大學等。 [8]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是國際圖書館協會與機構聯合會(IFLA)的重要成員。 [1]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組織體系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機構部門

據2024年4月中心官網數據,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下設2個文獻情報中心,院中心下設6個職能部門、10個業務部門,擁有3個掛靠單位、2個掛靠學會和1家所屬企業。 [9] 
組織機構 組織機構
職能部門
黨委辦公室
綜合辦公室
科技管理處
人力資源處
財務資產處
研究生教育處
業務部門
數據資源部
知識系統部
情報研究部
諮詢服務部
文獻服務部
科學傳播部
編輯出版部
計量與評價部
知識產權研究部
智能情報重點實驗室
――
―― [9]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隊伍建設

截至2024年1月,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擁有職工500餘人(含成都和武漢文獻中心),其中專業技術人員佔87%,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人員佔43%,擁有一批國家級、院級領域領軍人才和專家學者。 [10]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人才培養

  • 學科建設
據2024年4月中心官網數據,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擁有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 [1]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圖書館學、情報學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圖書館學、情報學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圖書館學、情報學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圖書館學、情報學 [1] 
2013年,經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批准,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設立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博士後流動站,依託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各業務部門開展科研工作。 [11] 
  • 教學情況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自1979年招生圖書館學情報學碩士研究生,是首家開設該專業研究生教育的非高校型研究機構。1986年圖書館學和情報學兩個專業同時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獲圖書館學專業博士學位授予權,1996年與南京大學聯合獲得情報學專業博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獨立獲情報學專業博士學位授予權,2011年獲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2023年變更為:信息資源管理)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擁有博士、碩士兩級學科研究生培養體系,是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領域在博士層面將科學研究、學科教育與創新實踐相融合的培養單位。2012年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12]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研究開發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研究成果

獲獎成果
項目名稱
獎項名稱
面向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信息素養通識教育改革研究與實踐
2020年中國科學院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13] 
科技期刊一體化融合出版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應用
202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14] 
把一生與國家焊在一起——潘際鑾
2023年中國科學院科普視頻圖片大賽科普視頻類(公開組)一等獎
腐蝕探秘:理解、預防和利用
2023年中國科學院科普視頻圖片大賽科普視頻類(公開組)一等獎
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向宇宙要答案
2023年中國科學院科普視頻圖片大賽科普視頻類(公開組)二等獎
什麼是納米
2023年中國科學院科普視頻圖片大賽科普視頻類(公開組)二等獎 [15] 
部分論文
題名
作者
來源
發表時間
基於全代引證的專利累積影響力評價改進研究
席崇俊、呂璐成、趙亞娟、孫文君、王翼虎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24-4-3 [16] 
“數字絲綢之路”建設與共建國家價值鏈優化
梁昊光、秦清華
統計與決策
2024-3-31 [17] 
基於Incopat專利信息的膜法天然氣提氦技術發展態勢分析
張超、鄭佩君、費鵬飛、路厚源、羅雙江
膜科學與技術
2024-3-27 [18] 
美國能源部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對我國開放服務趨勢研究及啓示
董璐、李宜展、李雲龍、王學昭、李澤霞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24-3-20 [19] 
基於政府與公眾話語構建的信息公開質量感知研究
張雲開、李月琳、王珏
情報科學
2024-3-18 [20] 
基於本地大語言模型和提示工程的材料信息抽取方法研究
時宗彬、樂小虯
數據分析與知識發現
2024-3-15 [21] 
基於ChatGPT和提示工程的查詢式摘要數據集AMTQFSum構建研究
商錦鈴、張建勇
數據分析與知識發現
2024-3-14 [22] 
民國時期文獻普查工作實踐與思考——以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為例
莫曉霞、楊華
圖書館研究與工作
2024-3-10 [23] 
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文化路徑探析——基於公共圖書館視角
陳諾、許春漫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2024-3-10 [24] 
基於大模型知識蒸餾的專利技術功效詞自動抽取方法研究:以車聯網V2X領域為例
王奎芳、呂璐成、孫文君、王翼虎、趙亞娟
數據分析與知識發現
2024-3-8 [25]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學術期刊

圖書情報工作》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主辦的面向“信息資源管理”一級學科國家級大型學術期刊,主要報道信息資源管理學科領域及相關領域理論和實踐的研究與實踐進展。自1956年創刊以來,以其較高的學術性、前沿性、實用性、權威性在業界享有聲譽,並多次獲國家、中國科學院、中國圖書館學會授予的各種獎項。 [26] 
《The Journal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Science》(《數據與情報科學學報》,簡稱JDIS)是中國大陸圖書情報領域第一本英文刊,擁有由來自美國、荷蘭、比利時、加拿大、西班牙、中國大陸和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39位知名圖書館學、情報學、計算機科學、數據科學專家組成的國際化編輯委員會。 [27] 
化學進展》是由中國科學院基礎科學局、化學部、文獻情報中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科學部共同主辦, 是中國國內基礎化學研究領域綜述性學術期刊。讀者可從中瞭解化學專業領域中國國內外研究動向、研究成果及發展趨勢。主要欄目有綜述,評論,中國化學印記,Mini Accounts等。該刊可供化學及相關學科領域的科研、教學、決策管理人員及研究生閲讀。 [28] 
數據分析與知識發現》(Data Analysis and Knowledge Discovery)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主辦的學術性專業期刊。期刊創刊於2017年,由《現代圖書情報技術》(1985-2016)更名。期刊依靠並融匯計算機科學、科學計量學、社會計量學、網絡計量學、數據科學、管理科學、預測分析、循證政策分析等領域,幫助人們從數據發現知識、從知識提煉智慧(洞察力)、從知識和智慧推演並設計解決方案,並且嵌入到知識密集和知識驅動的各行各業流程管理和決策支持。 [29] 
《Data Intelligence》(《數據智能》,簡稱DI),是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主辦、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出版的英文學術期刊。刊載數據智能相關研究新成果、新方法、新技術、促進學術交流,推動數據融合及數據與數據處理平台的有效共享,助力知識實時構建,提高中國在該領域的研究應用水平和國際影響力。 [30] 
智庫理論與實踐》是中國國智庫界專注智庫理論研究與智庫實踐創新相結合的高端專業學術期刊,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與南京大學聯合主辦。2016年2月創刊,在智庫研究領域率先發聲,填補了國內外智庫研究領域沒有專門學術期刊的空白。主要欄目有理論研究、實踐探索、案例剖析、專家訪談、智庫報告、特稿/專稿等。 [31]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是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期刊編輯研究會的會刊,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期刊編輯研究會、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聯合主辦,是面向全中國的綜合研究科技期刊學術理論與實踐創新的專業性核心期刊,是中國期刊出版界有重要影響力的學術期刊。1990年2月創刊,最初為季刊,2000年改為雙月刊,2014年改為月刊。主要欄目有論壇,數字出版,質量建設,編輯規範,管理與改革,評價與分析,能力建設等。 [32] 
中國生物工程雜誌》創刊於1976年,是中國生物工程學會會刊,由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和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主辦,是報道中國生物技術研究開發的重要成果和中國國內外生物工程研究與產業化進展的全國性大型專業核心學術刊物。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文核心期刊)、美國化學文摘(CA)、荷蘭Elsevier Scopus數據庫、英國CABI數據庫等中國國內外多個著名檢索系統收錄。 [33] 
電子政務》雜誌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主辦,創刊於2004年,是“電子政務”專業學術期刊。是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南大核心)、中國人文社會科學A刊核心期刊(中國社會科學院)、《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期刊(北大核心)。在中國知網(CNKI)《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人文社會科學·2021版)》中,位列“中國政治”類176種期刊的影響力指數(CI)學科排序第5位、影響因子學科排序第3位。 [34] 
科學觀察》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主辦的反映世界科學發展態勢的學術期刊。主要欄目有前沿觀察、數據觀察、政策觀察、科學焦點、專題分析、中國熱點論文分析等。讀者對象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科研管理部門的科研、教學和管理人員。由科睿唯安獨家授權《科學觀察》出版Clarivate Analytics中文版專欄。 [35] 
知識管理論壇》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主辦、《圖書情報工作》雜誌社出版的純網絡學術期刊,旨在推動知識時代知識的創造、組織和有效利用,促進知識管理研究成果的快速、廣泛和有效傳播。 [36] 
高科技與產業化》雜誌是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聯合主辦、中國科技金融促進會協辦的綜合性產業經濟類中央級雜誌。 [37] 
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為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的中國國內外正式公開發行的專業性學術月刊,是中國最早報道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的刊物,由中國科學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與中國科學院成都地奧製藥公司、國家天然藥物工程技術中心合辦。刊物面向當代生命科學前沿研究,設有“研究論文”“研究簡報”“開發研究”“數據研究”和“綜述”等欄目。主要刊載具生物活性的天然產物以及藥用動植物的研究與開發的創新性成果,尤其是天然產物的生物活性、作用機理、提取分離新方法,複雜混合物快速分離分析,天然產物的結構改造、生物合成及生物轉化、合成新方法、構效關係研究、活性評價新手段,天然產物綜合利用等,涵蓋天然藥物化學、藥學及分子生物學等領域。 [38] 
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主辦,在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科技雙月刊。創刊於1979年10月,1993年經國家科委批准向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曾用名《科技拾零》《世界研究與發展》,1995年根據錢學森院士建議改為現名。主要刊登科技發展評述與展望、科技發展戰略與規劃、科技發展態勢與趨勢、科學技術前沿與進展、科技政策與管理、科技評價與評估、科技決策與諮詢等方面的研究類、綜述評述類、戰略決策諮詢建議類文章等。 [39]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創辦於1992年,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主辦,於2009年改為月刊。主要讀者對象為從事相關工作的科研人員、決策管理人員以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等。該刊被國際數據庫Scopus、俄羅斯文摘雜誌(PЖ)、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 、日本科學技術文獻數據庫(JICST)、英國動物學記錄(ZR)、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即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國土資源文摘、中國地理科學文摘、中國地質文摘、中國林業文摘、中國農業文摘、中國水產文摘、環境科學文摘、中國學術期刊文摘(英文版)等收錄。 [40] 
《圖書情報工作》 《圖書情報工作》
《數據與情報科學學報》 《數據與情報科學學報》
《化學進展》 《化學進展》
《數據分析與知識發現》 《數據分析與知識發現》
《數據智能》 《數據智能》
《智庫理論與實踐》 《智庫理論與實踐》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中國生物工程雜誌》 《中國生物工程雜誌》
《電子政務》 《電子政務》
《科學觀察》 《科學觀察》
《知識管理論壇》 《知識管理論壇》
《高科技與產業化》 《高科技與產業化》
《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 《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
《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 《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榮譽表彰

2022年11月,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入選2021-2025年度第一批補充認定的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41]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文化傳統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形象標識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的標誌圖形創意以抽象的幾何形為主題,簡潔明快。
在視覺上,表現了富於變幻運動、無限伸展的空間,具有“科學、邏輯、理性”的感覺。標誌外形既聚合又開放,以“文獻情報中心”的功能為切入點,突出信息(知識)的聚散和科學的交流。
造型上,標誌是以“L”為基本型的雙向複製而成,暗示了“文獻情報中心”的基本屬性。同時,“L”不僅表現了“Library”這一詞義,更體現着“Live”、“Life”的主題,表達了科技以人為本的思想。
標誌展示了“文獻情報中心”豐富的信息資源和辦館思想的開放性和現代感。現代圖書館是沒有“圍牆”的。“文獻情報中心”既是物理的,也是虛擬的。
標誌利用方向變化擺脱了僵化的可能,整體形象上統一又不對稱,體現了嚴謹與活潑、人文與科技的結合,具有現代感和親近性,個性鮮明、獨特。
標誌在色彩上採用紫色,象徵科學。專色印刷時以“國科圖”專用色(PANTONE261CVC)為準,普通四色印刷時則為:蘭70,紅100,黃40,黑10。 [42] 
中心標誌 中心標誌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精神文化

服務精神:甘當人梯,敢為人先
服務宗旨:用户至上、服務第一 [43]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文化活動

2024年2月2日,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舉辦2024年職工迎新春聯歡會。 [44] 
領導班子向全體職工送上新春的祝福併為屬龍職工頒發吉祥物 領導班子向全體職工送上新春的祝福併為屬龍職工頒發吉祥物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機構領導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黨委書記
主任、黨委副書記
紀委書記
副主任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歷任領導

歷任館長/主任
名單
任期時間
陶孟和
1951-1960年任職
範新三
1961-1978年任職
佟曾功
1978-1979、1984-1986年任職
黃履冰
1979-1984年任職
史鑑
1986-1995年任職
徐引篪
1995-2003年任職
張曉林
2003-2015年任職
黃向陽
2015-2017年任職
劉會洲
2017-2020年任職
歷任書記
名單
任期時間
範新三
1957-1972年任職
王健
1972-1978年任職
宋筠
1978-1983年任職
徐德鄰
1984-1992年任職
賈寶琦
1992-1996年任職
李廣山
1996-2003年任職
沈穎
2003-2006年任職
許平
2006-2012年任職
何林
2012-2020年任職 [46]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讀者服務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讀者指南

  • 入館須知
1、該館實行預約制服務,讀者到館閲覽前請先登陸“中科知匯”小程序進行預約。到館後請刷個人讀者卡、身份證或中國科學院大學一卡通,簽到後有序進入。
2、該館不設專門自習區域,所有區域按閲覽區統一管理。
3、因館藏及空間功能設置不同,三層閲覽區允許使用透明口袋攜帶電腦、學習資料入內;四層、五層閲覽區僅允許攜帶電腦入內(內膽包不可帶入),其它書籍、個人箱包等物品請提前存入存包櫃,貴重物品請隨身攜帶。
4、請勿攜帶以下物品入館:其它圖書館的圖書文獻、食品及有色飲料(可攜帶礦泉水及帶有密封蓋的水杯)、剪刀、裁紙刀等。
5、嚴禁攜帶易燃易爆品、管制刀具入館;嚴禁在館內任何地方使用火源,如吸煙等(一經發現將通知中心保衞及派出所處理)。
6、請注意用電安全,除固定設置插線板外,不可擅接電源、使用大功率電器。
7、請勿在閲覽區進食,隨手帶走廢紙等垃圾並將其投放至垃圾箱。
8、請愛護公共設施,勿在桌面、牆面、門窗及其它公共物品上書寫、刻畫、塗抹、粘貼;請勿隨意挪動桌椅。
9、請勿使用書本、水杯、衣物等物品佔座。
10、為保持館內良好的學習閲覽氛圍,請注意着裝整潔、言行文明。請勿大聲交談、喧譁;請關閉手機鈴聲,勿在閲覽區接打手機、使用外放功能播放音視頻等。
11、三層、四層閲覽區設置有靜音艙,可為讀者提供相對安靜的空間,請保持艙內環境衞生,勿長時間佔用。
12、閲覽區內謝絕個人參觀,禁止隨意拍攝。團體參觀需提前預約,並遵守館內相關管理規定。
13、請自覺遵守圖書館的各項規章制度,服從工作人員的管理。對於違反規定不聽勸告的讀者,該館將限制其入館資格。情節嚴重者,將由中心保衞交由派出所處理。 [47] 
  • 上網服務指南
該館為讀者提供免費無線網絡服務。為維護網絡安全,建議使用無線網的讀者入網前檢查所使用設備的安全情況,包括:
1、所有上網計算機必須安裝殺毒軟件,及時更新病毒庫,定期查殺病毒。
2、及時更新操作系統補丁,避免安全漏洞。
3、不訪問非法網站,不下載、安裝來歷不明的軟件。
4、如果出現帶毒入網情況,將暫停讀者網絡使用權限。造成嚴重不良後果的,將追究相應責任。
(一) 無線網絡説明
網絡名稱:LAS-OPEN
服務:普通上網,讀者憑手機號可直接申請臨時密碼。
網絡名稱:LAS-CAS
服務:院內用户憑中國科學院郵箱登陸,可檢索使用電子資源
(二) 網絡檢索區使用説明
該區域為讀者提供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訂購的各種數據庫資源檢索及下載服務,包括電子期刊全文數據庫、電子圖書全文數據、文摘數據庫、引文數據庫、數值數據庫等。
1、地點:三層閲覽區
2、使用方法
首次使用需到諮詢台憑讀者身份證建立賬户。
密碼重置、充值等服務,請到諮詢台辦理。
院內讀者憑院內有效證件免費使用。
院外讀者需付費使用,上機費4元/小時,每15分鐘為一個計價單位。
使用前需在刷卡機上刷身份證,再登錄使用。為避免盜用或誤扣費用,使用完畢請關機,再刷身份證離開。
下機前請務必將個人文件另存到移動設備或郵箱,電腦關機後無法保留下載文件。
3、重要提示
請讀者合理使用數據庫,惡意下載者將封號處理。 [47] 
  • “中科知匯”小程序使用説明
“中科知匯”小程序為該館讀者服務對外平台,可實現借閲信息查詢、逾期情況查詢、館藏資源檢索、個人到館預約、圖書薦購、文獻傳遞與館際互借等功能。
(一)訪問途徑
掃描二維碼進入;
在微信中搜索“中科知匯”小程序進入;
關注 “中科知匯” 微信公眾號,在“服務”欄目下選擇“知匯微服務”進入。
(二)賬號登陸
1、初次使用小程序,需選擇“賬號登陸”。具體登錄方式如下:
持卡讀者,包括讀者卡(LCAS卡)、中國科學院大學一卡通、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職工卡,請使用卡號和密碼登錄。
無卡讀者,請使用“無卡讀者入口”,按要求登記實名信息登錄。
2、首次登陸成功後,後續使用無需重新登陸。忘記登陸密碼,可根據提示進行重置。
3、登錄賬號後方可使用“進館預約”“我的圖書館”等功能。如使用“圖書續借”功能,需以“持卡讀者”身份登陸。
(三)服務功能
1、借閲信息查詢
需以“持卡讀者”身份登陸賬號。
點擊“我的圖書館”→“借閲歷史”,可查看個人全部借閲記錄。
點擊“我的圖書館”→“圖書續借”,可查看在借圖書。點擊借閲書籍列表下的“續借”,可完成該冊圖書的自助續借。
點擊“我的圖書館”→“逾期款項”,可查看當前是否有逾期費用以及金額。
2、館藏資源檢索
小程序首頁頂部為“館藏資源檢索”框,點擊進入檢索界面,可檢索印本館藏,還可限定資源的“種類”“範圍”以及“館藏機構”進行精確檢索,檢索結果可按指定規則排序展示。
3、進館預約
登錄賬號後,點擊“進館預約”,可預約和查看當天及未來五天預約名額。
點擊某一時段可完成該時段的入館預約,再次點擊可取消預約。
請認真閲讀“預約須知”,並按照預約時間入館。無法如期到館需提前取消預約,無故爽約將對下次預約造成影響。
4、入館簽到
讀者於約定時間到館進入各閲覽區前,須點擊“進館預約”,使用界面右上角處 圖標,掃描閲覽區入口處 “簽到二維碼”即可完成入館簽到。
5、圖書薦購
該館為讀者提供圖書薦購平台,薦購圖書經審核後通過資源採購納入館藏。讀者可登錄賬號後,點擊“圖書薦購”,填寫薦購書單,其中帶*號為必填項。
6、文獻傳遞與館際互借
讀者可點擊“文獻傳遞與館際互借”,進入中國科學院文獻傳遞系統官網,申請遠程全文文獻的查詢、獲取和傳遞服務。 [47] 
  • 館藏分部與開放時間
臨時開館時間變動請關注首頁開館通知
服務區
服務內容
開放時間
服務提示
三層
1991年(含)之後西文期刊
科學與人文通識閲覽
館藏目錄查詢
數據庫及網絡檢索
週一至週日09:00-21:00
開架閲覽服務
借還服務
辦理讀者卡
週一至週五09:00-16:30
提供讀者證的辦理和退證服務
複印掃描服務
週一至週五09:00-17:00
提供到館複印服務
原文傳遞和館際互借服務
週一至週五09:00-21:00
週六、週日12:00-17:00
提供委託查詢服務
四層
中文、西文自然科學圖書
週一至週五09:00-17:00
提供開架閲覽和外借服務
五層
院士著作
中國科學院學位論文
參考工具書
中文社會科學圖書
圖書館學情報學資料
週一至週五09:00-16:30
提供閉架閲覽和外借服務(查詢及服務通過三層諮詢台提供)
古籍閲覽
週二、週三09:00-16:30
預約到館閲覽(到館服務暫停,恢復時間以該館通知為準)
六層
1966-1990年西文期刊
週一至週五09:00-16:30
提供閉架閲覽服務(查詢及閲覽服務通過三層諮詢台提供)
七層
1990年(含)以前中文期刊
西文社會科學圖書
週一至週五09:00-16:30
提供閉架閲覽服務(查詢及閲覽服務通過三層諮詢台提供)
地下一層
特藏文獻
週一至週五09:00-16:30
提供閉架閲覽服務
注:所有閉架閲覽服務在三層總諮詢台辦理相關手續 [48]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借閲制度

  • 館藏服務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收藏以自然科學基礎學科和高技術為主的圖書、期刊、數據庫、以及古籍等特色資源,向讀者提供圖書借閲、期刊閲覽、複印、電子文獻檢索和下載等服務。讀者可憑藉書證及有效證件享受圖書館提供的各項服務。 [49] 
名稱
簡介
二層
二層網絡區多媒體電影放映:多媒體視聽室面積為110平方米,可以容納40個視聽座位。多媒體視聽室主要用於科普影片放映、教學影片放映以及內部觀摩學習。常年舉辦各種科普科研類影片觀摩、視聽體驗以及面向院內研究生的影展活動。採用丹麥數字多聲道THX環繞聲系統以及數字高清晰播放設備,可以重放碼流100M/S的高清晰數字影片。面對超大畫面,在各個座位都可以體驗到優秀的視覺和環繞聲效果。影訊會在中心主頁左側“服務公告”流動欄及“中科知匯”官方微信公眾號中公佈。
二層咖啡廳:咖啡廳位於西門二層台階上,提供簡餐和飲料。
三層
【資源區】
1991年(含)以後的自然科學西文期刊閲覽
人文社科及科普類圖書借閲、 雜誌閲覽
【服務區】
總諮詢台:證卡辦理、其它樓層閉架閲覽服務手續辦理
數據庫檢索服務
原文傳遞和館際互借服務
複印及掃描服務
學習共享空間、互動研究、培訓教室
四層
中西文自然科學圖書借閲
五層
中文社會科學圖書借閲;院士著作、中國科學院學位論文、參考工具書、圖書館學情報學資料閲覽
古籍閲覽室:古籍、善本閲覽(需預約)
六層
1966~1990年自然科學西文期刊閉架閲覽。
七層
1990年以前中文期刊、西文社會科學圖書閉架閲覽。
地下書庫
特藏文獻閉架閲覽。 [50] 
  • 讀者證(LCAS卡)辦理辦法
年滿18週歲的中國公民可申請辦理。
1、院內讀者
該館統一辦理:中國科學院各單位可統一為職工申請讀者證。由單位統一填寫《讀者信息表》並加蓋公章,掃描或拍照後將電子版及辦證讀者電子照片發送至該館辦證郵箱。辦證費用由各單位統一代收,證件辦理完畢將統一返回各單位。
各單位圖書館自主辦理:加盟全院統一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的各單位圖書館可自主在系統中為職工辦理讀者證。辦證費用由各單位統一代收,證件辦理完畢將統一返回各單位。
院內職工(含離退休職工)自行辦理:須下載並填寫《讀者證申請表》並加蓋該單位圖書館或相關部門公章(離退休職工無需蓋章),提前發送讀者電子照片至該館辦證郵箱。後攜帶身份證、工作證(退休證)及《讀者證申請表》前往該館三層總諮詢台辦理。辦證費用現場交納,讀者證現場製作併發放。
中國科學院大學教職工及學生:中國科學院大學校園一卡通即為讀者證,無需重複辦理。首次使用前須通過文獻情報中心官網→讀者借閲→使用學生/教工證號和密碼登入“我的圖書館”,在“更新地址”界面補充個人郵箱及手機號等信息,即可持一卡通於該館進行借閲。 學生信息變更的,如碩轉博、換卡、延期等情況,需攜帶新的一卡通或相應延期證明前來該館進行變更。
2. 院外讀者
須提前通過郵件發送電子證件照至該館辦證郵箱,並於辦證時間內攜帶讀者有效身份證件前往該館三層總諮詢台填寫《讀者證申請表》辦理。辦證費用現場交納,讀者證現場製作併發放。 [51] 
  • 讀者證分類及説明
1. 借閲範圍
讀者證用於借閲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的中外文普通圖書。
院內讀者證:可借10冊圖書,無文種限制。
院外讀者證(重點):可借10冊圖書,其中外文圖書限借3冊。
院外讀者證(普通):可借3冊中文圖書。
2. 證件有效期
讀者證自辦證之日起生效,到期後須重新註冊。到期未註冊的讀者卡將暫停借閲功能,需重新註冊後方可正常使用。
院內讀者證(學生):有效期同在讀學期。
院內讀者證(職工):首次有效期三年,之後有效期二年,到期後憑工作證免費驗證續期。無工作證或學生證的院內讀者需出示所在單位圖書館、人事部門或研究生管理處開具的有效證明。
院內讀者證(離退休職工):有效期一年,到期後免費驗證續期。
院外讀者證(重點):有效期一年,到期後憑有效身份證件驗證續期,並須交納年度使用費(見收費標準)。
院外讀者證(普通):有效期一年,到期後憑有效身份證件驗證續期,並須交納年度使用費(見收費標準)。
3. 借閲期限及續借
院內讀者證:首次借閲期限為30天,可續借2次,每次30天,續借日期從操作第二天起算。
院外讀者證(重點):首次借閲期限為30天,可續借2次,每次30天,續借日期從操作第二天起算。
院外讀者證(普通):首次借閲期限為30天,可續借1次,每次30天,續借日期從操作第二天起算。 [51] 
  • 讀者證掛失及補辦
掛失:為避免給讀者造成損失,讀者證丟失須及時前往該館三層總諮詢台,或撥打辦證諮詢電話掛失,暫停證件功能。掛失前已借圖書由讀者負責歸還或賠償。
解除掛失:如原卡找回,讀者可憑有效身份證件前往該館三層總諮詢台説明情況並解除掛失,恢復讀者證功能。
補辦:讀者證掛失一週後,讀者可憑有效身份證件前往該館三層總諮詢台補辦新卡並交納工本費,原卡作廢。 [51] 
  • 讀者證退證
讀者須配合工作人員對所辦理的讀者證進行核驗,如存在欠書或欠款,須先結清後予以辦理。
院內職工及學生辦理離所退證手續,須攜帶讀者證、中國科學院大學校園一卡通或學生身份證辦理手續。也可由所在單位的圖書館、人事部門等代辦。
已加盟全院統一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的院內單位,單位須在自動化系統中進行核查,確定該讀者無欠書、欠款後方可為其辦理離所退證手續。
未加盟統一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的院內單位,單位可通過電話、郵件等方式聯繫該館,核查讀者借書情況;也可請讀者自行前往該館核查。確定無欠書、欠款後方可為其辦理離所退證手續。
院內讀者如有欠書、欠款未還且已離開單位的,所在單位有義務協助進行追繳。
需退押金的讀者,需攜帶讀者證、押金條及讀者身份證辦理退費手續,如押金條丟失,需現場填寫《讀者證退押金申請》後予以辦理。
退證手續可由他人代辦,代辦人需攜帶讀者身份證、讀者證、押金條及代辦者讀者身份證。
手續辦理完畢該館將收回讀者證。 [51] 
  • 讀者證管理
讀者證每人限辦一張,讀者應妥善保管、使用讀者證件,並保管好押金收據,遺失不補。
讀者證只限自己使用,到館刷卡,離館攜卡,請勿轉借。
讀者證持有者須遵守該館相關規定,按時還書,逾期交納延期服務費,如丟失圖書需按相關收費標準進行賠償,未盡事宜由該館負責解釋。 [51] 
讀者證(LCAS卡)種類及相應收費標準
身份
辦理材料
借閲權限
收費標準
有效期及驗證
院內職工
申請表(該單位圖書館領取、蓋章)、工作證及電子照片,也可由各單位集體代辦。
可借10冊圖書,無文種限制
工本費10元
三年有效。到期後憑工作證免費驗證。
院內學生
中國科學院大學校園一卡通即為讀者卡,請提前完善電話、郵箱信息
可借10冊圖書,無文種限制
――
有效期與學籍相同。
院內離退休人員
退休證、身份證、電子照片
可借10冊圖書,無文種限制
工本費10元、押金100元(現金)
一年有效。到期後憑退休證免費驗證。
院外重點讀者
有效身份證件(身份證)、電子照片
可借10冊圖書,其中限借3冊外文書
工本費10元、年度使用費100元、押金1000元(現金)
一年有效。到期後憑有效身份證件驗證,交納年度使用費100元。
院外一般讀者
可借3冊中文圖書
工本費10元、年度使用費20元、押金100元(現金)
一年有效。到期後憑有效身份證件驗證,交納年度使用費20元。 [5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