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

鎖定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於1958 年在中國科學院原長春機械電機研究所部分研究室的基礎上籌建,1963年在北京正式成立。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是中國科學院唯一以電氣工程學科為主要研究方向的專業研究所,也是中國科學院能源領域核心研究所之一,主要從事新能源技術、 新型電力技術及電氣科學前沿交叉的研究。 [1] 
截至2014年底,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共有在職職工426人(其中科技人員323人、科技支撐人員44人);建設有4箇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共有在學研究生307人(其中博士生142人、碩士生151人、聯合培養14人),在站博士後20人。 [2] 
中文名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
外文名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成立時間
1963年
主管部門
中國科學院
簡    稱
電工所,IEECAS
研究所地址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二條六號
博士後流動站
1個
博士點
8個(1個一級學科+7二級學科
碩士點
9個(1個一級學科+8二級學科)
專職院士數
3人(截止2022年7月) [20] 
現任所長
肖立業
屬    性
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2002)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歷史沿革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3張)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是1958年在原中國科學院機械電機研究所的部分研究室的基礎上在北京籌建,1963年正式成立的。在建所初期,全所工作圍繞中國電力建設與發展的需要,國防特種電工裝備的需要和電加工技術的發展,開展了電力系統穩定和運行方式,電力系統自動化,大型電機,高電壓技術,電工測量和儀器儀表,暫衝式電弧風洞用電弧加熱器脈衝放電風洞電源,大型電感儲能裝置,電火箭,微電機,特種電源,電火花、電子束離子束與等離子體加工技術等多方面的研究與研製工作。
1965年,由予中國全國統一動力系統建設的要求放慢,併為了避免與產業部門和高等院校間的不必要重複,科學院對該所的研究方向進行了調整,由原來研究全國統一動力系統建設中的關鍵電工科技改為針對相對近期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的需要,大力發展電工新技術及其應用的研究。並對原有的研究工作作了相應的調整,中止和外調了有關電力系統穩定和電力系統自動化方面的工作。調整了高電壓技術和大型電機的研究內容。高電壓技術的研究從過去主要研究高電壓輸變電工程中的高電壓技術問題改為開展高壓脈衝放電技術及其應用的研究,特別是液中高壓脈衝放電和快脈衝放電技術的研究,大型電機的研究除保留部分原有的內容外,重點轉為開展特種電機的研究。
十年動亂期間,體制變動較多。1968年該所劃歸國防科委領導,改名為國防科委第五0六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是發展電火箭技術,並計劃分建第一五·八所,發展大功率脈衝電源。1970年重回中國科學院,恢復了原來的所名和工作。1972年為了加強磁流體發電研究,將原來的磁流體發電研究組改建為磁流體發電研究室。1973年該所與科學院其他五所一廠一起下放北京市,實行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市的雙重領導,改稱為中國科學院北京電工研究所。1978年,該所重新歸中國科學院領導,仍稱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
自七十年代以來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該所陸續開闢了超導電工、計算機在電工中的應用和微電子束加工技術等新型學科的研究,並建立了相應的研究室。1979年所的研究方向根據中國科學院長遠發展規劃的要求,定為“發展電工電能的應用基礎理論及其新技術”。為此,對有關課題作了一些調整,新開闢了太陽能熱發電研究,調出了電火箭的工作。1982年太陽能熱發電研究轉為太陽能熱利用與光伏發電研究,與風力發電研究一起於1986年組建成新能源研究室。
1984年,為了貫徹中國科研體制改革的方針,該所建立了“中國科學院電氣高技術公司”(原名“中國科學院電工新技術開發公司”),從事科研產品的開發、生產、技術貿易和技術服務等工作。
1990年,該所進行了初步的機構調整,原特種電機與微電機研究室合併為統一的電機研究室,在原電加工研究室、機電控制系統實驗室與伺服電機組基礎上組建了電加工和數控技術工程研究發展中心,並組織開展了電工裝備CAD,電力電子,磁懸浮技術與磁流體推進技術方面的研究發展工作。
2000年,該所起成立了戰略研究小組開展持續的發展戰略研究。
2002年4月,該研究所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二期試點。 [3-4]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科研條件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人員編制

截至2014年底,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共有在職職工426人。其中科技人員323人、科技支撐人員44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員及正高級工程技術人員55人、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技術人員123人。有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9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入選7人,盧嘉錫青年人才獎4人,院青年創新促進會12人。 [2] 
中國科學院院士:嚴陸光
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國彪 [5]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王秋良馬衍偉王志峯王文靜肖立業張國民劉向鑫、劉珠明、徐菊 [6]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王秋良、肖立業、馬衍偉 [7] 
中國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温旭輝王秋良肖立業、許洪華、宋濤、馬衍偉、李耀華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科研部門

截至2014年底,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設有6個實驗室下設18個研究部,建設有2個國家能源研究中心、4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2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1個北京市工程實驗室、1個北京市工程技術中心、2個檢測中心(站)。該所還與地方政府合作共建了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無錫分所等4個研究機構;與企業合作共建了8個聯合研究機構;與國際研究機構共同成立了5個國際聯合實驗室(機構)。
所設實驗室: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實驗室、電力設備新技術實驗室、電力電子與電能變換技術實驗室、直流電網科學技術實驗室、超導與新材料應用研究實驗室、電磁生物學與電磁探測技術實驗室
國家能源研究中心:國家能源超導電力技術研發中心、國家能源電力電子技術研發中心;
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應用超導重點實驗室、太陽能熱利用及光伏系統重點實驗室、風能利用重點實驗室(聯)、電力電子與電氣驅動重點實驗室;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太陽能發電技術重點實驗室和生物電磁學重點實驗室;
北京市工程實驗室:電驅動系統大功率電力電子器件封裝技術北京市工程實驗室;
北京市工程技術中心:北京市太陽能熱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檢測中心(站):中國科學院太陽光伏發電系統和風力發電系統質量檢測中心、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避雷裝置安全檢測站。 [2]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設施資源

  • 館藏資源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圖書館成立於1958年,是以收藏電工電能、電子、計算機、生物醫學、機械、數理等相關專業的文獻為主的專業性較強的小型圖書館。據2016年3月該圖書館官網顯示信息,該圖書館有館舍面積200平方米,藏有1.2萬冊圖書、1.3萬冊期刊合訂本、1600冊內部資料、200冊學位論文及5000冊電子圖書。 [8]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合作交流

2014年,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全年新籤各類橫向合同95份,新籤合同總金額為6000萬元,正在開展的國際合作項目10項;新申請到國際合作項目2項;新簽署雙邊和多邊國際協議1項。出訪91人次,接待來訪100餘人次。主辦或承辦了2次國際學術會議,包括“2014國際太陽能熱發電和熱化學大會”和“2014交通電氣化大會”;共有18人次在國際科技機構任職。 [2] 
該所還是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一級學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專業委員會(二級學會)、中國電工技術學會機電一體化專業委員會(二級學會)、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超導與磁流體發電專業委員會(二級學會)、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小型電源專業委員會(二級學會)、中國電工技術學會超導應用專業委員會(二級學會)、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高壓專業委員會高壓新技術分專業委員會(三級學會)的掛靠單位。 [2]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科研成就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科研成果

2014年
2014年,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共有在研項目502項(包括新增項目105項)。其中,主持(或承擔)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和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課題12項(新增3項),主持(或承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項目40項(新增3項),主持(或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1項(新增3項);主持(或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2項(新增30項),其中,重點項目3項、面上項目40項;主持(或承擔)院重點部署項目4項;承擔重點國際合作項目15項(新增3項);承擔院地合作項目32項(新增6項)。 [2] 
2014年,電工研究所研製成3MW雙饋式變速恆頻風電機組變流器產品樣機,性能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技術水平,具備了產業化能力;研製並建成了國內最大開口寬度(6.77米)的槽式聚光器;在廣州(番禺)互太紡織園區建成1000平方米基於太陽能導熱油/蒸汽雙迴路太陽能鍋爐系統,為紡織工業定型過程提供160℃飽和蒸汽;攻克了MW級薄膜硅/晶體硅異質結太陽電池產業化關鍵技術,電池大面積效率為20.35%,太陽電池組件輸出功率達到了218.4Wp,;首次參加了世界8個國家的光伏標準電池一級校準能力驗證,獲得了國際認可,標誌着中國已建立並形成了完備的光伏器件量值溯源與傳遞體系;研製成功的噴淋式蒸發冷卻超級計算機(QSC-1),通過全系統持續無故障運行72小時以上測試,冷卻系統節電40%,標誌着噴淋蒸發冷卻熱管理技術在工業示範應用中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2014年,電工研究所發表論文512篇,其中EI收錄289篇,SCI收錄113篇;申請專利192項(含2項PCT),其中發明專利190項,實用新型2項;獲得授權專利117項(含2項PCT),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15項,實用新型授權2項;軟件著作權20項;主持和參與撰寫著作(含譯著)10部。
2013年
2013年,電工研究所共有在研項目487項(包括新增項目91項)。其中,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課題3項,主持(或承擔)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和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課題9項,主持(或承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項目42項(新增7項),主持(或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1項(新增6項);主持(或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2項(新增24項),其中,重點項目5項、面上項目27項;主持(或承擔)院重點部署項目4項(新增4項);承擔重點國際合作項目12項(新增3項);承擔院地合作項目14項(新增2項)。
2013年,電工研究所研製成功的±160kW/50MW柔性直流輸電設備在世界首座多端柔性直流輸電工程———廣東南澳三端口直流輸電工程中的青澳站得到實際應用,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大功率柔性直流輸電系統變流技術的國家之一,該直流輸電工程的投入運行,標誌着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將多端柔性直流輸電技術投入工程化應用的國家;研製成功的362m、10kA、1.5kV高温超導直流電纜,實現了併網運行,節能65%以上,是當時世界上傳輸電流最大的超導電纜和世界上第一組示範運行的超導直流電纜;中國首台9.4T高場人體成像MRI超導磁體的工藝驗證取得成功;研製成功的世界臨界傳輸電流性能最高的鐵基線帶材;研製成功的海拔最高、規模最大的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水/光/儲互補微網發電示範項目實現聯網運行,成為解決中國邊遠缺電地區羣眾生活用電問題的成功範例;建成的1.5MW大型光伏併網逆變器測試平台,填補了國內空白;研製成功的基於SQUID的掃描式弱磁檢測系統,在中國國內首次獲得了玄武岩岩石切片天然弱剩磁信號的分佈圖;完成的2m蒸發冷卻立環磁選機的研製工作,為中國國內外首創;建成的中國國內首套太陽能電水聯產實驗示範系統,解決了海南地區太陽能規模化應用系統選址、太陽能中高温熱利用系統低成本化以及系統集成等關鍵問題。
2013年,電工研究所發表論文429篇,其中EI收錄151篇,SCI收錄116篇;申請專利175項,其中發明專利161項(含5項國際發明),實用新型9項;獲得授權專利100項(含1項國際發明),其中發明專利授權86項,實用新型授權8項;軟件著作權47項;制定行業標準2項;主持和參與撰寫著作(含譯著)9部。 [9] 
2012年
2012年,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共有在研項目434項(包括新增項目112項)。其中,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課題3項(新增3項),主持(或承擔)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和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8項(新增2項),主持(或承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項目31項(新增13項),主持(或承擔)國家科技支撐項目17項(新增4項);主持(或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4項(新增1項)、面上項目21項(新增8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項;主持(或承擔)院重點部署項目1項(新增1項)、(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財政部和院)重大儀器研製項目3項;承擔重點國際合作項目10項(新增4項);承擔院地合作項目14項(新增3項)。
2012年,該所研製的三峽地下電站第二台70萬千瓦蒸發冷卻水輪發電機,即三峽發電工程最後一台機組成功通過72小時試運行考核,正式投入商業運行;該所在北京延慶建成了亞洲第一座兆瓦級塔式太陽能熱發電站;建成的全球唯一的配電級超導變電站,被評為2012年度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成功開發的高性能鐵基超導帶材的製備新工藝,將鐵基超導帶材的臨界傳輸電流密度提高到17000A/cm2(4.2K、10T);研製了國際上傳輸電流最大,首組面向工業節能領域應用研究的高温超導電纜系統,正式投入併網運行;搭建了中國第一台計量型掃描電子顯微鏡;研製了中國國內首創的MW級併網光伏電站的現場測試平台;研製的生物人工肝系統獲得2012年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012年,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發表論文410篇,其中EI收錄155篇,SCI收錄115篇;申請專利185項,其中發明專利179項(含7項國際發明),實用新型6項;獲得授權專利84項(含1項國際發明);軟件著作權30項;主持和參與撰寫著作3部,制定標準1項。 [10]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學術期刊

  • 《電工電能新技術》
《電工電能新技術》創刊於1982年,是電工類綜合性科技刊物,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該期刊主要報道新型發電技術;大、中、小、微型電機技術;超導電工、磁懸浮技術;高電壓及強脈衝放電技術;電力電子與電氣傳動;電加工、電子束和離子束技術;電力系統自動化以及計算機在電工領域中的應用等。主要欄目有: 院士論壇;論文報告;綜述與述評和新技術應用。
《電工電能新技術》已被國際知名檢索系統SA,INSPEC, AJ, CSA及JSTChina收錄,同時也是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引文分析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數據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羣、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以及中國學術期刊文摘(英文版)和中國學術期刊文摘(中文版)來源期刊。 [11]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人才培養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學科建設

1977年,當中國恢復研究生招生制度後,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按照中國科學院部署,在同年下半年啓動研究生招生工作。1981年,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被國家批准為首批學位授予單位;2000年,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獲得“電氣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2012年,獲得“生物醫學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01年,被人事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批准設立電氣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2006年在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整體水平排名位列中國全國科研院所第一。 [1] 
截至2014年底,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具有電氣工程一級學科博士(碩士)研究生培養點,設有電機與電器、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高電壓與絕緣技術、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工理論與新技術、生物電工、能源與電工的新材料及器件等七個專業、設有“生物醫學工程”學術型碩士培養點和“生物工程”全日制專業學位工程碩士培養點;還設有電氣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 [2] 
博士後流動站:電氣工程
一級學科學術型博士研究生培養點:電氣工程
二級學科學術型博士研究生培養點:電機與電器電力系統及自動化高電壓與絕緣技術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工理論與新技術、生物電工、能源與電工的新材料及器件
一級學科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培養點:電氣工程
二級學科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培養點:電機與電器、電力系統及自動化、高電壓與絕緣技術、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工理論與新技術、生物電工、能源與電工的新材料及器件、生物醫學工程
全日制專業學位工程碩士培養點:生物工程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教學建設

2014年,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共有在學研究生307人(其中博士生142人、碩士生151人、聯合培養14人),在站博士後20人。 [2] 
2013年,該研究所姚超、牛錚、劉怡、蔡華 、陳晶、周峯、黃偉民、牛耕等8位研究生獲得2013年度研究生國家獎學金。 [12] 
2013年,該研究所共有在學研究生277人(其中博士生140人、碩士生137人),在站博士後16人。 [9] 
2012年,該研究所共有在學研究生283人(碩士生152人、博士生131人)、在站博士後12人。 [10] 
2011年11月,該研究所研究生朱磊 、張書霞2人獲2011年度中國科學院朱李月華獎學金。 [13]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文化傳統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文化標識

  • 所徽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標識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標識 [14]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的標識是融國際觀念、中國情結、綠色電工為一體的圖案。
國際觀念:標識主體為一個象徵着地球的圓形,“”的英文開頭字母“e”飛旋其上,形象的傳達着電工研究所全球觀和國際化的發展理念。
中國情結:一條白色的光跡自上而下的圍繞地球飛過,即傳達了“”運動概念,這條光跡又巧妙地與字母“e”組成了漢字“”的形態,將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的行業特徵鮮明的加以彰顯。
綠色電工:“地球”左側為“森林綠”,右側為“海洋藍”,由右向左的動感,演義出電工研究所為綠色全球作貢獻的崇高理念。
標識整體簡潔、舒展,定位較準確,形象的表達了電工研究所立足“電工”,面向世界,勃勃向上的創新精神。 [14-15]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文化活動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會定期在所內舉辦各類文化活動,例如知識競賽、定向越野、籃球友誼賽、趣味運動會和節日聯歡會等等。 [16] 
2014年10月21日下午,為增強研究生愛國主義教育,提高科學與人文素養,該研究所研究生黨支部舉辦了“智慧之光”知識競賽。來自該所各實驗室的5組代表隊參加了該次比賽。 [17]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機構領導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所長:李耀華
黨委副書記、副所長:馬衍偉 [22] 
副所長:李耀華、胡新寧、李子欣
紀委書記:周翔 [21] 
行政助理:張和平 [18]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歷任領導

歷任領導圖冊
歷任領導圖冊(5張)
第一任所長:林心賢,任期(1963.1-1968.7);
第二任所長:趙志萱,任期(1981.3-1982.9);
第三任所長:楊昌琪,任期(1984.4-1987.8);
第四任所長:嚴陸光,任期(1987.9-1999.5);
第五任所長:孔力,任期(1999.5-2007.6)。 [1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