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立北平研究院

鎖定
1929年9月9日中國國民政府在北平(今北京)成立的學術研究機構。1927年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議決設立國立中央研究院時,籌備委員李煜瀛提議同時設立局部或地方性的研究機構 。 國民政府 1928 年 9月 通過李煜瀛所提議案 ,1929 年5月成立籌備委員會 ,任李煜瀛為籌委會主任,蔡元培、張人傑為籌備委員 。同年8月 ,行政院決議以北平大學的研究機構為基礎組建國立北平研究院,並於9月9日宣佈正式成立,由李煜瀛任院長。
中文名
國立北平研究院
時    間
1929年9月9日
成    立
中國國民政府
成立地點
今北京

國立北平研究院下設機構

北平研究院隸屬於教育部,下分行政事務與研究機構兩部分。行政事務設總辦事處,處理全院行政事務。研究機構分理化、生物、人地三部,設物理、化學、鐳學(後改稱原子學)、藥物、生理、動物 、植物、地質 、歷史等9個研究所和測繪事務所。除藥物、鐳學兩研究所設於上海外,其餘各所均設在北平 。 1937 年 7 月抗日戰爭爆發後 ,李書華於1938年在昆明成立北平研究院總辦事處,遂將物理、化學 、生理、藥物、動物、植物 、地質 、歷史8個研究所遷至昆明,繼續開展研究工作。抗戰勝利後,除生理所暫設上海外,其餘各所均遷返北平。1949年10月,北平研究院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科學院接管。

國立北平研究院機構歷史

1930年4月北平研究院歡宴特約研究員 1930年4月北平研究院歡宴特約研究員
成立於1928年6月的國立中央研究院和成立於1929年9月的國立北平研究院,是1949年前我國兩個最重要的“國字號”大型綜合科研機構,標誌着我國科學研究的體制化進程的基本完成。在兩院的基礎上,1949年成立了中國科學院。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同時籌備並相繼掛牌,其所處的政治、經濟、文化背景以及社會條件也基本相同,它們的創建者和主持人之間也有緊密的聯繫與互動。但兩個機構的組織形式、學術羣體、戰略佈局、研究旨趣和歷史地位等卻不盡相同。目前,人們對北平研究院的關注——相對於它在中國科學事業建制化過程中的貢獻而言,還顯得極不相稱。同樣,相比於蔡元培及留美學人在中國近代科學、教育、文化與學術史上均留下了顯赫聲名,北平研究院的創始人李石曾及留法學人羣體也幾乎被人遺忘。 [1] 
1930年4月北平研究院歡宴特約研究員(前排左起翁文灝、劉慎諤、桑志華、李書華、普意雅、斯文·赫定)
據統計,1949年前歸國的科技人員,留法羣體只佔4%,位居美、英、日、德之後。然而,在近代中國的科技界和教育界,留法羣體格外引人注目,甚至一度與留美學人相抗衡。留法羣體的特殊性在於:其一,有較強的組織性,李石曾及其世界社團體是留法教育的倡導者和組織者,以團體或機構的形式開展,人為推動的色彩濃厚;其二,留法羣體兼具科學研究與改良社會的使命,幾位領導者本身即革命活動家,在投身政治革命之後,視教育與科學為社會革命之手段,他們對法國的體制和文化極為推崇,長期致力在中國實踐;其三,留法羣體有明確的社會建設理念,故回國後能集中到某些機構和團體,保持與法國知識界的緊密聯繫,從而形成特有的文化現象,以至有“法國文化派”之稱。 [1] 
從科學體制化的進程看,自19世紀末以來,世界科學研究的重心由大學向研究所轉移。李石曾有在法國巴斯德研究所從事研究的經歷,蔡元培則瞭解德國成立威廉皇帝學會的創新意義。兩個研究院的奠基者均重視開展具體的科學研究,因此兩院沒有效仿西方傳統科學院的院士(會員)制度,而是直接採用了“研究所”模式。在體制方面,北平研究院更具有探索性。不僅設立了完備的行政體系,還將研究所與研究會並立,研究會實行會員制。北平研究院還率先召開“學術會議”,為會員(相當於院士)制度在中國的建立進行了有益的嘗試。1949年成立的中國科學院,延續了這種研究所體制,而且很大程度上參照了北平研究院的行政體系。 [1] 
理化部正門(左方為理化樓,今科學出版社) 理化部正門(左方為理化樓,今科學出版社)
科學研究方面,雖然法國科學的整體水平在西方國家中並不突出,但仍有其優勢。其一是物理領域,有兩代居里夫婦、郎之萬等科學大家,他們與北平研究院均有聯繫。郎之萬是北平研究院聘任的唯一名譽研究員,居里夫人的第一位中國學生鄭大章、約里奧-居里夫婦指導過的錢三強、何澤慧、楊承宗等都進入了北平研究院。嚴濟慈主持的北平研究院物理學研究所成績居國內領先,在法國發表論文數十篇,郎之萬、狄拉克、玻爾等國際著名物理學家都曾到訪。而且,效仿巴黎鐳學研究所,在居里夫人的幫助下,北平研究院也設立鐳學研究所,並於1948年改組為原子學研究所,這是我國當時唯一的核物理研究機構,後來在錢三強的領導下,新中國的核物理事業即從這裏起步。其二是生物學領域。法國既有雄厚的博物學傳統,也有巴斯德研究所這樣先進的實驗生物學機構。李石曾本人還在巴斯德研究所率先用化學方法研究大豆並發表專著。北平研究院的生物學研究門類較為齊全,建院之初即分設三個研究所,分別從事動物學、植物學和生理學研究。 [1] 
當然,受制於這些特點,北平研究院的侷限性也是顯而易見的。法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損失慘重,世界影響持續降低。過於倚重法國,使得北平研究院的學術資源難以為繼。政府沒有發展科學的長遠規劃,經費投入一直沒有增加,研究規模得不到擴充。它作為一個研究機構,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擔負了太多的社會職能。而在世界社體系下過於封閉,“留法派”的特色使得研究人員長期穩定,與外界形不成流動和互動,密切合作的高校僅中法大學一家,致使其科學研究和社會意義也較少為外界所關注。直到後期,北平研究院撤銷了與科學研究關係不大的各類研究會和附設機構,打破地域界限,在上海、陝西、昆明等地建立機構,廣泛引進留學各國的人才,簡化了行政體系,其地方性和法國色彩才逐漸淡化。(本文為《國立北平研究院簡史》導言的一部分)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