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青霞

(辛亥革命志士)

鎖定
劉青霞(1877-1922),女,原姓馬,安陽縣蔣村人,後嫁於開封尉氏縣劉耀德為妻,遵夫姓,改稱劉青霞,劉青霞是我國近代歷史上傑出的女性教育家、社會活動家、辛亥女志士。辛亥革命前後,她被選為北平女子法政學校校長、北平女子學務維持會會長、北平女子參政同盟會會長。她在尉氏縣創辦了河南省第一所私立女校——華英女校;以巨資支援同盟會河南分部成立大河書社;辛亥革命河南起義時她又有鉅額捐助;她還拿出9000兩白銀在賈魯河上修築歇馬營大石橋一座,造福鄉里,贏得了羣眾的稱讚。孫中山先生為她題寫了“天下為公”和“巾幗英雄”八個大字。老百姓把她比作秋瑾,有“南秋瑾,北青霞”之説。 [1] 
中文名
劉青霞
別    名
馬青霞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河南安陽
出生日期
1877年
逝世日期
1922年
主要成就
創辦《中國新女界》,捐資《河南》雜誌等
贊助革命創辦了河南的第一所女校
清廷榮譽
一品誥命夫人
民國榮譽
巾幗英雄

劉青霞人物生平

劉青霞,1877年生於河南安陽縣蔣村。原姓馬,18歲時嫁與尉氏縣劉耀德,故人稱劉青霞。25歲時夫亡,因無兄弟子嗣,劉氏族人為爭財產而與青霞發生訴訟。1905年劉青霞隨兄攜子赴日考察,這在劉青霞的一生中有着重要的意義。在那裏,她接觸了孫中山同盟會人士;在那裏,她瞭解到豫籍留日學生中的同盟會會員因缺款不能辦《河南》雜誌,遂慷慨捐資,使該雜誌在東京出版。她與友人在東京創辦《中國新女界》月刊,宣傳婦女解放。不久,她加入了同盟會,成了一名社會活動家。1908年創辦的公立中州女子學堂附小(今開封市二師附小)的創辦人之一便有劉青霞;1909年,劉青霞在尉氏創辦了華英女子學校,這是當時河南的第一所女校。又捐地2公頃,興辦蠶桑學校。以鉅款先後資助過河南和北京的許多學校。她還修建橋樑,開辦"孤貧院"、"平民工廠"。回國後,又捐鉅款資助同盟會河南支部在開封開設的"大河書社",作為開展革命活動的經費。同盟會員張鍾端由日本返國,策動起義,她設法予以掩護。民國初年舉辦愛國捐,被推舉為河南國民捐事物所總理。積極參加京津地區婦女要求參政的運動,並被選為北京女子參政同盟會會長。劉青霞還於1911年夏天營救了一批革命黨人,又捐巨資作為武裝起義經費。劉青霞曾兩次去上海見孫中山,表示要拿個人全部財產報效國家,作建築鐵路之用。雖然孫中山嘉納其意,終因種種原因,未能成行。劉青霞的這個願望直到1922年,馮玉祥第一次督豫時才得以實現。馮認為:“與其族人爭訟,不如收歸公有。”於是,劉家的大部分財產歸公,移作辦學之用。 [2] 

劉青霞人物事蹟

劉青霞遭遇族人爭產

18歲時,遵父母之命,馬青霞嫁給了開封尉氏的劉耀德,改名劉青霞,後來只稱“劉青霞”。婚後不久,劉青霞丈夫去世。在名義上,劉耀德留下來的財產有:桐茂典一(當鋪)、小鋪三四處、公茂典與桐茂典本金各15萬,土地200頃。另外,劉青霞還有私產50頃土地。劉青霞和丈夫並沒有兒女,很多族人爭着把自己的孩子過繼給她。她的一個女傭出主意説,不如謊稱已懷孕,然後抱養個孩子。於是,她抱了劉耀德姐姐的一個男孩兒,詐稱是自己親生,起名劉鼎元,以便繼承家產。
但是,看着一個外姓女子佔有這麼多家產,劉氏族人心裏極其不平衡,強烈要求分掉她的財產。1917年11月17日《自由報》上,劉青霞發青了文章《豫人劉馬青霞披露》。其中説,應該歸她的200頃土“俱被族人霸種久假不歸”。而她擁有本金若干(相當於股份)的公茂典,不要説給她分紅了,由於族人經常從中支款,虧損得簡直一塌糊塗。在此情況下,劉青霞將自己佔有的資產並房屋全數讓出,但族人還不願意。於是,她又從私產中撥出18.5萬兩白銀,捐給公茂,以此斷絕和公茂典的全部關係。“以有用之金錢填彼無益之慾壑,亦青霞所飲恨無窮者也。”她説。後來,劉鼎元也聲明和她脱離母子關係。在1921年5月的《新中州報》上,即登出了兩人“離異分居”的官方消息。
1913年,為了從無邊無際的財產訴訟中脱離出來,她曾兩次南下與孫中山會面,想把全部的百萬家產捐給政府修築鐵路。當時正缺資金的孫中山很感動,揮筆題寫“天下為公”、“巾幗女傑”八字贈給她。但由於信息傳遞方式的落後,孫中山的令文還沒到尉氏,南北談判已決裂。劉氏族人由此陷害劉青霞私通南方政府。
1922年,當馮玉祥任河南督軍後,劉青霞主動將家產捐出去。充公的財產很難再回來,這樣,才平息了這場家族紛爭。對於劉青霞來説,鉅額財產充公,自己從此也身無牽掛。 [3] 

劉青霞熱心社會公益

1907年,劉青霞跟着二哥馬吉樟遊歷日本。正是在日本,她加入了同盟會,開始接受民主自由等進步思想。這之後,她的公益活動便與革命、辦學聯繫了起來:出巨資資助進步刊物《河南》的創辦;捐給《中國新女界》雜誌6600多兩白銀;資助同盟會地下聯絡點“大河書社”。回國後,她在尉氏創辦“華英女校”,捐給尉氏高等小學堂、開封女學堂等各3000兩白銀,捐給中州公學1000兩白銀等。
後來,河南旅京人士在北京成立“河南公立旅京豫學堂”。這所學校是在“嵩雲草堂”的地址上修建的,它原是袁世凱的祖父創建,為河南同鄉京官平時宴會之所。康有為等人發起著名的公車上書時,也聯合1300多人在此開會。
此次建校共需5萬兩白銀,劉青霞自己就捐了3萬兩,時任直隸總督的袁世凱捐了1萬兩。“我1947年接任校長時,松筠庵禮堂上還懸掛着劉女士的遺像。這説明河南人對劉女士慷慨好義,公而忘私的行為是銘刻在心中的。”曾在該校任校長的李茂永寫道。
該校幾經易名,1956年,北京各私立中學併入市立中學,該學校才宣告結束。劉青霞説:“凡屬公益善舉,寧節己襄助,未敢做守財之奴。”正因此,1912年,她被河南各大團體公舉為河南省國民捐總理。她上任之時,天津的《民約報》如此報道:“劉女士競爭慨然以為己任……各大團體接電後均至車站歡迎(計有30餘團)。是時汽笛鳴鳴,劉女士至矣。遂皆肅然脱帽致禮,劉女士亦依次答還,頗極一時之盛。”
1921年,劉青霞還捐給尉氏縣平民工廠5萬元捐款,給開封難民收容所衣衫襤褸的孩子們捐了40套新衣服。 [3] 

劉青霞親屬關係

父親馬丕瑤,從知縣、知州、知府一路升遷,做到巡撫,成為封疆大吏。二哥馬吉樟
丈夫劉耀德,捐“山西試用道”,為四品候補官。 [4] 

劉青霞人物故居

劉青霞故居是劉青霞在開封的住所,200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具有極高的文物研究價值和歷史紀念意義。故居建於1880年,由位於劉家衚衕路北東西並排兩座三進四合院及路南一進院落組成,是中原地區不可多得的典型清末民居。 
紀念館內景 紀念館內景 [1]
故居基本陳設為劉青霞生平事蹟展,展覽主要分佈在東院一進院的四個展廳,以家國情懷為主題,分別講述了“富貴劉青霞”“樂善鄉梓興教辦學”“扶桑遊學支持革命”“爭女權 襄助革命天下為公”四方面內容。故居作為劉青霞生活及奮鬥的實物載體,不僅可以直觀瞭解到她傳奇的人生,而且對於當今社會也具有積極的教育和借鑑意義。
故居管理機構為開封市劉青霞故居紀念館,於2011年11月成立並免費對外開放。開封市劉青霞故居紀念館現為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河南省國防教育基地、河南省社科普及基地、河南省家風家教示範基地。 [1] 

劉青霞社會紀念

豫劇《劉青霞》以辛亥革命為背景,以劉青霞的革命經歷與家庭生活兩條線索交叉鋪敍構思故事情節,遵循“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歷史劇創作原則,對劉青霞的生平事蹟進行了合理想象和大膽改編。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