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婁師德

(唐代大臣)

鎖定
婁師德(630年—699年),字宗仁,鄭州原武(今河南原陽)人。唐朝宰相、名將。 [40] 
貞觀十八年(644年),婁師德進士及第,擔任江都尉。上元初年(674年)任監察御史,出使吐蕃。後征討吐蕃,擔任朝散大夫從軍。其後,與吐蕃在白水澗八戰八勝。天授初年(690年),升左金吾將軍、檢校豐州都督。長壽元年(692年),被封為夏官侍郎、判尚書事,長壽二年(693年)進同鳳閣鸞台平章事。證聖元年(695年),吐蕃進犯洮州,兵敗被貶為原州員外司馬。萬歲通天二年(697年),任鳳閣侍郎,復為同鳳閣鸞台平章事。聖歷二年(699年),突厥犯境,任檢校幷州長史、天兵軍大總管。九月,在會州去世,享年七十歲,贈幽州都督,諡貞,葬給往還儀仗。 [40] 
婁師德戍邊、為相三十年,忠誠勤樸,得以功名始終。 [40]  婁師德生活於唐武周交替時代,酷吏羅織罪名,朝野因言獲罪者多,造就了其一生氣量寬厚、喜怒不形於色的秉性;在邊疆任職數十年,恭謹待人,孜孜不倦;在朝任官,亦謹慎有加,其弟外放任官,規勸其弟“唾面自乾”被傳為佳話,足見當時官場生態之嚴酷。婁師德能夠善終,在武周統治時期確實難得。 [41] 
宗仁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鄭州原武
出生日期
630年
逝世日期
699年
主要成就
屯田戍邊,兩次拜相
本    名
婁師德
官    職
納言、隴右諸軍大使
爵    位
原武縣男→譙縣子
諡    號

婁師德人物生平

婁師德早期事蹟

婁師德二十歲時考中進士,被任命為江都(今江蘇揚州)縣尉,後累遷至監察御史。 [1] 

婁師德戍邊屯田

婁師德像 婁師德像 [2]
678年(儀鳳三年),唐高宗命李敬玄征討吐蕃,並在河南、河北招募猛士。 [3]  婁師德雖是文臣,卻頭戴紅抹額前去應募。唐高宗大喜,任命他為朝散大夫,讓他隨軍出征。 [4] 
同年九月,洮河道行軍大總管李敬玄率領唐軍徵吐蕃,劉審禮率領的少量唐軍前鋒與吐蕃大軍交戰,而李敬玄不去救援,劉審禮戰沒。黑齒常之夜襲吐蕃軍營,吐蕃軍潰亂,李敬玄率十幾萬唐軍的主力返回鄯州。 [5-6]  婁師德奉唐高宗的命令收集逃散的將士,軍隊又振作起來。唐高宗又命令婁師德出使吐蕃。婁師德與吐蕃將領論贊婆會於赤嶺(今青海日月山)。婁師德宣揚唐朝威信,陳述利害,使吐蕃既敬畏又心悦誠服。婁師德被改任為殿中侍御史,兼河源軍司馬,兼管屯田事務。 [7-8] 
682年(永淳元年),吐蕃入侵河源軍(治今青海西寧)。婁師德率軍在白水澗(今青海湟源南)迎戰,八戰八捷。唐高宗認為他是文武兼備,便任命他為比部員外郎、左驍衞郎將、河源軍經略副使。 [9] 
690年(天授元年),婁師德升任左金吾將軍、檢校豐州都督,仍舊主持屯田事務。 [10]  他身穿皮袴,親自率士卒開墾荒田,儲積糧食數百萬,使得邊軍軍糧充足,不再受糧草轉運之苦,受到武則天的嘉獎。 [11] 

婁師德兩度拜相

692年(長壽元年),婁師德被召回朝中,擔任夏官侍郎、判尚書事,次年又拜同鳳閣鸞台平章事,成為宰相。 [12] 
694年(延載元年),武則天對婁師德道:“軍隊在邊疆,必須開墾荒田,您不能因此事辛勞而畏難。”便任命他為河源、積石、懷遠等軍及河、蘭、鄯、廓等州檢校營田大使。後來,婁師德又改封秋官尚書、原武縣男 [13] 
696年(萬歲通天元年),婁師德被任命為左肅政台御史大夫、肅邊道行軍副總管,與夏官尚書王孝傑一同征討吐蕃。三月,唐軍在素羅汗山被吐蕃大將論欽陵擊敗,王孝傑被削官為民,婁師德則貶為原州員外司馬。 [14-15] 
697年(神功元年),婁師德升任鳳閣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再次擔任宰相。 [16]  不久,婁師德被任命為清邊道副大總管,攻打契丹,後與河內王武懿宗狄仁傑一同安撫河北各州。 [17]  九月,婁師德改任納言,進封譙縣子 [18] 

婁師德晚年生活

698年(聖曆元年),婁師德充任隴右諸軍大使,主持河西屯田事務。 [19] 
699年(聖歷二年),突厥入侵,婁師德出任檢校幷州長史天兵軍大總管。同年九月,婁師德在會州(今甘肅靖遠)病逝,終年七十歲,追贈涼州都督,諡號貞。 [20] 

婁師德軼事典故

婁師德唾面自乾

婁師德的弟弟被任命為代州刺史,臨行之時,婁師德問道:“我是宰相,你也擔任州牧,我們家太過榮寵,會招人嫉妒,應該怎樣才能保全性命呢?”弟弟道:“今後即使有人吐我一臉口水,我也不敢還嘴,把口水擦去就是了,絕不讓你擔心。”婁師德道:“這恰恰是我最擔心的。人家朝你臉上吐口水,是對你發怒。你把口水擦了,説明你不滿,會使人家更加發怒。你應該笑着接受,讓唾沫不擦自幹。” [21] 

婁師德豺狼咬魚

武則天曾頒佈禁屠令,禁止屠宰禽畜。當時婁師德擔任御史大夫,到陝西公幹,吃飯時廚子送上一盤羊肉。婁師德道:“皇帝嚴禁屠殺,怎麼會有羊肉?”廚子道:“這隻羊是豺咬死的。”婁師德笑道:“這隻豺太懂事了。”於是吃了羊肉。廚子又端上一盤魚膾,婁師德又問。廚子又道:“這隻魚是豺咬死的。”婁師德斥罵道:“你這個蠢貨,豺怎麼能咬死魚呢,你應該説是水獺咬死的。” [22] 

婁師德生性寬厚

婁師德曾與李昭德一同上朝,因身體肥胖,行走緩慢。李昭德多次停下等他,他還是趕不上來。李昭德不禁生氣地罵道:“你這個鄉巴佬!”婁師德笑道:“師德不是鄉巴佬,誰是鄉巴佬。” [23] 
婁師德巡視幷州,在驛館與下屬一同吃飯。他發現自己吃的是精細的白米,而下屬吃的卻是粗糙的黑米,便把驛長叫來,責備道:“你為什麼用兩種米來待客?”驛長惶恐的道:“一時沒那麼多浙米,只好給您的下屬吃粗食,死罪。”婁師德道:“是我們來的太倉促,導致你來不及準備。”然後把自己的吃食也換成粗食。 [24] 
婁師德巡察屯田,部下隨從人員已先起程,他因有足疾,便坐在光政門外的橫木上等人牽馬來。這時,有一個縣令不知他的身份,自我介紹一番後,便與他一同坐在橫木上。縣令手下看見,連忙告訴縣令:“這是納言。”縣令大驚,口稱死罪。婁師德道:“你因為不認識我才和我同坐,法律沒規定這也是死罪。” [25] 
婁師德到靈州,在驛館吃完飯準備離去,手下判官道:“我們連水也沒喝上呢,根本沒人答理。”婁師德便把驛長叫來,責問道:“判官與納言有何區別,你竟敢不理他?拿板子來。”驛長連忙叩頭請罪,婁師德又道:“我本想打你一頓,但我這個大使打你這個小小的驛長,傳出去對我名聲不好。告訴你的上官吧,你小命又難保。算了,我饒了你。”驛長叩頭流汗,狼狽而去。婁師德望着他的背影,對判官説,“我替你出氣了。” [26] 

婁師德感愧狄公

婁師德曾推薦狄仁傑擔任宰相。狄仁傑拜相後,對此絲毫不知,多次排擠他,將他放了外任。武則天問狄仁傑道:“婁師德賢明嗎?”狄仁傑道:“他擔任將領謹慎守職,是否賢明,我就不知道了。”武則天又問:“婁師德知人嗎?”狄仁傑道:“臣曾與他同僚,沒聽説過他知人。”武則天道:“我用你為宰相,就是婁師德舉薦的,看來他確實知人啊。”然後拿出當初婁師德舉薦的奏章。狄仁傑大慚,嘆道:“婁公盛德,我被他寬容相待卻不知道,我不及他太遠了!” [27] 

婁師德人物評價

盧承業:子,台輔器也。 [28] 
李治:卿有文武材。 [29] 
狄仁傑:婁公盛德,我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遠矣! [28] 
張鷟:納言直而温,寬而慄,外愚而內敏,表晦而裏明,萬頃之波,渾而不濁,百練之質,磨而不磷,可謂淑人君子,近代之名公者焉。 [30] 
杜牧:婁侍中師德,亦進士也,吐蕃強盛,為監察御史,以紅抹額,以猛士詔,躬衣皮袴,率士屯田,積穀八百萬石,二十四年西征,兵不乏食,薦狄公為相,取中宗於房陵,立為太子。 [31] 
劉昫:① 師德頗有學涉,器量寬厚,喜怒不形於色。自專綜邊任,前後三十餘年,恭勤接下,孜孜不怠。雖參知政事,深懷畏避,竟能以功名始終,甚為識者所重。② 婁師德應召而慷愾,勇也;薦仁杰而入用,忠也;不使仁杰知之,公也;營田贍軍,智也;恭勤接下,和也;參知政事,功名有卒,是人之難也,又何愧於將相乎! [32] 
宋祁:① 師德長八尺,方口博唇。深沉有度量,人有忤己,輒遜以自免,不見容色。總邊要、為將相者三十年,恭勤樸忠,心無適莫,方酷吏殘鷙,人多不免,獨能以功名始終,與郝處俊相亞,世之言長者,稱婁、郝。② 仁軌等以兵開定四夷,其勇無前,至奉上則瞿瞿若不及,行儉臨下以恕,師德寬厚,其能以功名始終者,蓋近乎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者邪! [28] 
司馬光:師德在河隴,前後四十年,恭勤不怠,民夷安之。是時羅織紛紜,師德久為將相,獨能以功名終,人以是重之。 [33] 

婁師德後世地位

780年(建中元年),婁師德與房玄齡杜如晦等三十七人,被唐德宗定為宰臣上等。 [34] 
848年(大中二年),唐宣宗將三十七位功臣的畫像掛在凌煙閣內,其中就有“納言婁師德”。 [34] 

婁師德個人作品

全唐文》收錄有《鎮軍大將軍行左鷹揚衞大將軍兼賀蘭州都督上柱國涼國公契苾府君碑銘》 [35] 

婁師德家庭成員

關係
姓名
簡介
婁■(逸其名)
代州刺史 [42] 
婁思潁
介休令
婁志學
千乘令
[36] 

婁師德史籍記載

《舊唐書·卷九十三·列傳第四十三》 [32] 
新唐書·卷一百八·列傳第三十三》 [28] 
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唐紀十八》 [37] 
《資治通鑑·卷二百三·唐紀十九》 [29]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唐紀二十一》 [38] 
《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唐紀二十二》 [33] 

婁師德影視形象

王崗飾演的婁師德 王崗飾演的婁師德
2004年《無字碑歌》,王崗飾演婁師德

婁師德墓葬紀念

婁師德墓位於河南省原陽縣師寨鎮安莊,東西長7.5米,南北寬6米,高1.45米。墓前原立兩通石碑,其中一通上書“唐封閣老平章婁貞公之墓”,文革期間被毀。 [39] 
參考資料
  • 1.    《舊唐書·婁師德傳》:弱冠,進士擢第,授江都尉。上元初,累補監察御史。
  • 2.    婁師德像取自清光緒修《浙江山陰婁氏宗譜》。
  • 3.    《新唐書·高宗本紀》:三年正月丙子,李敬玄為洮河道行軍大總管,以伐吐蕃。癸未,遣使募河南、河北猛士,以伐吐蕃。
  • 4.    《新唐書·婁師德傳》:後募猛士討吐蕃,乃自奮,戴紅抹額來應詔,高宗假朝散大夫,使從軍。
  • 5.    《資治通鑑 卷第二百零二 唐紀十八》:(九月)丙寅,李敬玄將兵十八萬與吐蕃將論欽陵戰於青海之上,兵敗,工部尚書、右衞大將軍彭城僖公劉審禮為吐蕃所虜。時審禮將前軍深入,頓於濠所,為虜所攻,敬玄懦怯,按兵不救。聞審禮戰沒,狼狽還走,頓於承風嶺,阻泥溝以自固,虜屯兵高岡以壓之。左領軍員外將軍黑齒常之,夜帥敢死之士五百人襲擊虜營,虜眾潰亂,其將跋地設引兵遁去,敬玄乃收餘眾還鄯州。
  • 6.    《舊唐書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敬玄遂擁眾鄯州,坐改為衡州刺史。
  • 7.    《新唐書·婁師德傳》:會吐蕃盜邊,劉審禮戰沒,師德奉使收敗亡於洮河,因使吐蕃。其首領論贊婆等自赤嶺操牛酒迎勞,師德喻國威信,開陳利害,虜為畏悦。有功,遷殿中侍御史,兼河源軍司馬,並知營田事。
  • 8.    《資治通鑑 卷第二百零二 唐紀十八》:敕師德收集散亡,軍乃復振。因命使於吐蕃,吐蕃將論贊婆迎之赤嶺。師德宣導上意,諭以禍福,贊婆甚悦,為之數年不犯邊。師德遷殿中侍御史,充河源軍司馬,兼知營田事。
  • 9.    《資治通鑑·唐紀十九》:吐蕃入寇河源軍,軍使婁師德將兵擊之於白水澗,八戰八捷。上以師德為比部員外郎、左驍衞郎將、河源軍經略副使,曰:“卿有文武材,勿辭也!”
  • 10.    《舊唐書·婁師德傳》:天授初,累授左金吾將軍,兼檢校豐州都督,仍依舊知營田事。
  • 11.    《新唐書·婁師德傳》:衣皮袴,率士屯田,積穀數百萬,兵以饒給,無轉餉和糴之費。武后降書勞之。
  • 12.    《舊唐書·婁師德傳》:長壽元年,召拜夏官侍郎、判尚書事。明年,同鳳閣鸞台平章事。
  • 13.    《新唐書·婁師德傳》:後嘗謂師德:“師在邊,必待營田,公不可以劬勞憚也。”乃復以為河源、積石、懷遠軍及河、蘭、鄯、廓州檢校營田大使。入遷秋官尚書、原武縣男。
  • 14.    《舊唐書·婁師德傳》:萬歲登封元年,轉左肅政御史大夫,仍並依舊知政事。證聖元年,吐蕃寇洮州,令師德與夏官尚書王孝傑討之,與吐蕃大將論飲陵、贊婆戰於素羅汗山,官軍敗績,師德貶授原州員外司馬。
  • 15.    《資治通鑑·唐紀二十一》:春,一月,甲寅,以婁師德為肅邊道行軍副總管,擊吐蕃。己巳,以師德為左肅政大夫,知政事如故。三月,壬寅,王孝傑、婁師德與吐蕃將論欽陵贊婆戰於素羅汗山,唐兵大敗;孝傑坐免為庶人,師德貶原州員外司馬。
  • 16.    《新唐書·婁師德傳》:萬歲通天二年,入為鳳閣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
  • 17.    《資治通鑑·唐紀二十二》:五月,癸卯,又以婁師德為清邊道副大總管,右武威衞將軍沙吒忠義為前軍總管,將兵二十萬擊契丹。六月,辛卯,制以契丹初平,命河內王武懿宗、婁師德及魏州刺史狄仁傑分道安撫河北。
  • 18.    《舊唐書·婁師德傳》:神功元年,拜納言,累封譙縣子。
  • 19.    《舊唐書·婁師德傳》:尋詔師德充隴右諸軍大使,仍檢校河西營田事。
  • 20.    《新唐書·婁師德傳》:聖歷二年,突厥入寇,詔檢校幷州長史、天兵軍大總管。九月,卒於會州,年七十。贈涼州都督,諡曰貞,葬給往還儀仗。
  • 21.    《資治通鑑·唐紀二十一》:其弟除代州刺史,將行,師德謂曰:“吾備位宰相,汝復為州牧,榮寵過盛,人所疾也,將何以自免?”弟長跪曰:“自今雖有人唾某面,某拭之而已,庶不為兄憂。”師德愀然曰:“此所以為吾憂也!人唾汝面,怒汝也;汝拭之,乃逆其意,所以重其怒。夫唾,不拭自幹,當笑而受之。”
  • 22.    《太平廣記·雜錄一》:則天禁屠殺頗切,吏人弊於蔬菜。師德為御史大夫,因使至於陝。廚人進肉,師德曰:“敕禁屠殺,何為有此。廚人曰:“豺咬殺羊。”師德曰:“大解事豺。”乃食之。又進鱠,復問何為有此。廚人復曰:“豺咬殺魚。”師德因大叱之:“智短漢,何不道是獺?”廚人即雲是獺。師德亦為薦之。
  • 23.    《資治通鑑·唐紀二十一》:與李昭德俱入朝,師德體肥行緩,昭德屢待之不至,怒罵曰:“田舍夫!”師德徐笑曰:“師德不為田舍夫,誰當為之!”
  • 24.    《朝野僉載·卷五》:為兵部尚書,使幷州,接境諸縣令隨之。日高至驛,恐人煩擾驛家,令就廳同食。尚書飯白而細,諸人飯黑而粗。呼驛長責之曰:“汝何為兩種待客?”驛將恐,對曰:“邂逅浙米不得,死罪。”尚書曰:“卒客無卒主人,亦復何損。”遂換取粗飯食之。
  • 25.    《朝野僉載·卷五》:檢校屯田,行有日矣,諮執事早出,婁先足疾,待馬未來,於光政門外橫木上坐。須臾,有一縣令,不知其納言也,因訴身名,遂與之並坐。令有一丁,遠覘之,走告曰:“納言也。”令大驚,起曰:“死罪。”納言曰:“人有不相識,法有何死罪。”
  • 26.    《朝野僉載·卷五》:使至靈州,果驛上食訖,索馬,判官諮,意家漿水亦索不得,全不祇承。納言曰:“師德已上馬,與公料理。”往呼驛長責曰:“判官與納言何別?不與供給?索杖來。”驛長惶怖拜伏。納言曰:“我欲打汝一頓,大使打驛將,細碎事,徒涴卻名聲。若向你州縣道,你即不存生命,且放卻。”驛將跪拜流汗,狼狽而走。婁目送之,謂判官曰:“與公躓頓之矣。”
  • 27.    《新唐書·婁師德傳》:狄仁傑未輔政,師德薦之,及同列,數擠令外使。武后覺,問仁杰曰:“師德賢乎?”對曰:“為將謹守,賢則不知也。”又問:“知人乎?”對曰:“臣嘗同僚,未聞其知人也。”後曰:“朕用卿,師德薦也,誠知人矣。”出其奏,仁杰慚,已而嘆曰:“婁公盛德,我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遠矣!”
  • 28.    新唐書:列傳第三十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6-29]
  • 29.    資治通鑑:唐紀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6-29]
  • 30.    朝野僉載:卷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6-29]
  • 31.    全唐文:卷七百五十二  .在線讀書網[引用日期2014-06-29]
  • 32.    舊唐書:列傳第四十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6-29]
  • 33.    資治通鑑:唐紀二十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6-29]
  • 34.    唐會要:卷四十五 功臣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6-29]
  • 35.    全唐文:卷一百八十七  .在線讀書網[引用日期2014-06-29]
  • 36.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6-29]
  • 37.    資治通鑑:唐紀十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6-29]
  • 38.    資治通鑑:唐紀二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6-29]
  • 39.    探訪“宰相之鄉”  .新鄉網[引用日期2014-06-30]
  • 40.    李新民著,河南名人墓 上,大象出版社,2018.09,第349頁
  • 41.    婁師德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6-15]
  • 42.    《資治通鑑》:春,一月,庚子,以夏官侍郎婁師德同平章事。師德寬厚清慎,犯而不校。與李昭德俱入朝,師德體肥行緩,昭德屢待之不至,怒罵曰:"田舍夫!"師德徐笑曰:"師德不為田舍夫,誰當為之!"其弟除代州刺史,將行,師德謂曰:"吾備位宰相,汝復為州牧,榮寵過盛,人所疾也,將何以自免?"弟長跪曰:"自今雖有人唾某面,某拭之而已,庶不為兄憂。"師德愀然曰:"此所以為吾憂也!人唾汝面,怒汝也;汝拭之,乃逆其意,所以重其怒。夫唾,不拭自幹,當笑而受之。"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