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適

(唐朝第十位皇帝)

鎖定
李適[kuò](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小名 [138]  ,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唐朝第十位皇帝,唐代宗李豫長子,母為睿真皇后沈氏。 [130] 
李適最初被封為奉節郡王。寶應元年(762年)擔任天下兵馬元帥,改封魯王、雍王,在名義上統軍平定安史之亂。次年拜尚書令廣德二年(764年),被立為皇太子大曆十四年(779年),李適即位。李適在位前期,以強明自任,堅持信用文武百官,嚴禁宦官干政,用楊炎為相,廢租庸調製,改行“兩税法”,頗有一番中興氣象。之後任用倖臣盧杞等,並在全國範圍內增收間架、茶葉等雜税,致使民怨日深。建中二年(781年),李適發動削藩戰爭,但因社會和政治條件不成熟,反而致使四鎮之亂涇原兵變接連爆發,他被迫出逃,輾轉奉天梁州等地,最後依靠宰相李泌及大將李晟渾瑊等人協力平亂。執政後期,轉而委任宦官為禁軍統帥,並對藩鎮多事姑息。 [171]  貞元二十一年(805年),李適於會寧殿駕崩,享年六十四歲,在位二十七年。諡號神武孝文皇帝,廟號德宗,葬於崇陵 [2] 
李適在位時期,內部興起了古文運動;在對外關係上,他聯合回紇南詔大食,打擊吐蕃,為“元和中興”創造了較為有利的外部環境。 [12]  一度重開安史之亂後被吐蕃切斷的東西陸路交通。 [170]  李適善屬文,尤工於詩。《全唐詩》等錄有其詩 [108] 
概述圖來源 [1] 
全    名
李適
別    名
岧郎(小名) [138] 
諡    號
神武孝文皇帝
封    號
奉節郡王、魯王、雍王、皇太子(即位前) [4-5]  [8] 
尊    號
聖神文武皇帝(後取消)、應乾聖壽太上皇帝(內禪後) [2]  [176] 
廟    號
德宗
年    號
建中、興元、貞元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長安大內之東宮(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 [3] 
出生日期
742年5月27日
逝世日期
805年2月25日
逝世地
會寧殿(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 [14] 
陵    墓
崇陵
在位時間
779年6月12日 至 805年2月25日
前    任
李豫(唐代宗)
繼    任
李誦(唐順宗)
主要成就
廢除“租庸調製”,改行“兩税法
聯合回紇南詔大食打擊吐蕃,為“元和中興”創造了較為有利的外部環境。
促成“古文運動”發展
主要作品
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
中和節日宴百僚賜詩
重要事件
兩税法奉天之難貞元之盟
籍    貫
隴西成紀(位於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

李適人物生平

李適早年經歷

天寶元年四月十九日(742年5月27日),李適出生於長安大內的東宮中。是唐肅宗李亨的長孫、唐代宗李豫的長子,母為睿真沈皇后 [3]  同年十二月,拜特進,封奉節郡王 [4] 
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一月,李適十四歲,安史之亂爆發。次年(756年)長安失守,他的曾祖父唐玄宗出逃四川,天下陷於大動亂之中。李適和其他皇室成員一起飽嘗了戰亂和家國之痛,也親身經歷了戰火的洗禮和考驗。

李適儲君元帥

寶應元年(762年)四月,代宗即位。五月,委任李適為天下兵馬元帥,改封魯王,肩負起與安史叛軍最後決戰的使命。同年八月,改封雍王。 [5]  十月,出鎮陝州 [6] 
寶應二年(763年),安史之亂平定,李適因功拜為尚書令,實封食邑二千户,和平叛名將郭子儀李光弼等八人一起被賜鐵券、圖形凌煙閣 [7] 
廣德二年(764年)正月,李適以長子身份被立為皇太子,並於二月舉行冊禮。 [8] 

李適慝政失國

李適側身像 李適側身像 [1]
大曆十四年(779年)五月,代宗病逝於長安宮中。李適即位,時年三十八歲,即唐德宗。李適在居喪期間,一切行為都遵照禮法規定。他曾經召韓王李迥進餐,只吃馬齒羹,不放鹽和乳酪。 [9] 
建中元年(780年)正月,羣臣為李適上尊號“聖神文武皇帝”。 [10] 
李適即位之初,任用崔佑甫為相,為政清簡,頗有一番中興氣象。 [146]  崔佑甫又推薦楊炎為相,不久,因崔祐甫患病去世, [153]  另一位宰相喬琳也被免職,楊炎得以獨攬大權。 [152]  楊炎針對玄宗以後租庸調製的基礎被破壞的情況,主張推行兩税法,建議:以“量出為入”代“量入為出”;以“計資而税”代替“計丁而税”;徵收貨幣而非徵收實物;合併徭役名目,集中納税期限,等等。主管賦税的官吏反對楊炎的建議,他們認為租庸調製實行了四百餘年,舊制不可輕改。 李適則表示支持,使之得以貫徹實施。 [161] 
但楊炎生性狹隘,以私害公。崔祐甫曾經推薦楊炎與自己同任宰相,楊炎卻在專權後對崔祐甫的舉措多加破壞。 [160]  楊炎早年依附宰相元載,對元載感恩戴德,尤其敵視那些曾經參與處置元載一案、進而使自己也受到牽連被貶道州的人,由此陷害了段秀實,罷其兵權, [158]  構陷劉晏致死。 [159] 
建中二年(781年),任命盧杞為相。盧杞為官期間迎合聖意,嫉妒賢能,黨同伐異,先後陷害楊炎顏真卿嚴郢張鎰李揆杜佑等人。 [139]  為籌集軍餉,實行括率、增收房屋間架税、設立除陌税,實施後市場商人壟斷買賣權,國家收入減半,廣泛引起民憤。 [140]  同年,李適為了革除藩鎮父子相傳、不聽朝命的弊端,決定武力削藩,初期取得勝利,山南梁崇義和成德李惟嶽授首,克復二鎮。重創魏博田悦,其部將紛紛投降。朝廷又將成德轄地分割為三,削弱其勢力。 [157] 
但是,李適在削藩過程中,利用藩鎮打藩鎮,導致了參與朝廷削藩戰役的諸多節度使的不滿。建中三年(782年)底,盧龍節度使朱滔自稱冀王、成德王武俊稱趙王、淄青李納稱齊王、魏博田悦稱魏王,“四鎮”以朱滔為盟主,聯合對抗朝廷,同時,淮西節度使李希烈也自稱天下都元帥、太尉、建興王(不久又稱楚帝),與四鎮勾結反叛。 [25] 
建中四年(783年)十月,“涇原兵變”爆發,叛亂的涇原軍佔據長安,擁立曾擔任涇原軍統帥的太尉朱泚稱秦(後改為漢)帝。 [25]  李適出逃奉天(今陝西乾縣)和梁州(李泌、大將李晟渾瑊等人平亂。興元元年(784年)正月,李適下罪己詔, [163]  七月,李適回到長安。同年,河中節度使李懷光與部分宦官藩鎮將領矛盾激化,舉兵反叛,李適派渾瑊與河東節度使馬燧、鎮國節度使駱元光等率軍討伐,於次年八月平定叛亂。 [11] 

李適綏寧內外

經歷數次的變亂之後,李適開始委任親信宦官為禁軍統帥,他對藩鎮多事姑息,晚年對淮西鎮用兵失利,致使藩鎮的勢力日漸增強。
貞元年間,唐與吐蕃的戰爭日益激烈。 [151]  朝廷財政用度亦日益窘迫。李適以“進奉”、“宣索”、“宮市”等手段大肆斂財。 [136]  另一方面,其時唐朝天災頻發,李適在斂財的同時,亦多次賑災免税以安民心。 [147]  又出兵收復了瓊州、 [148]  姚州、 [149]  巂州、 [150]  會州、 [154]  原州、 [155]  翼州 [156]  等地。
大曆、貞元間,以賈至梁肅權德輿韓愈白居易為代表的復古主義思潮,發展成為一種廣泛的社會思想運動,正是從意識領域內來挽救這個嚴重危機,促進中興局面的出現,以鞏固唐帝國。它反映了廣大階階層人民的現實要求。而空洞華美的駢文已經成為表達思想的桎梏。因而自然地需要反對駢文,開展一個文體革新運動,提倡古文。古文不僅語言長短不拘,抒寫自由,便於表達思想。在此影響下,“唐傳奇”小説創作也進入興盛期。李適善屬文,工於詩。因而“古文運動”得到了皇帝的大力支持,重視科舉,不斷網羅人才,文治大興。 [162] 
除此之外,李適在位時,曾根據宰相李泌的建議,北和回紇、南和南詔、西結大食,打擊吐蕃,成功扭轉對吐蕃的戰略劣勢,為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創造了較為有利的外部環境。 [12]  並且利用“回鶻道”,一度重開安史之亂後被吐蕃切斷的東西陸路交通。 [170] 

李適病重崩逝

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初一,各宗室、外戚都前來宮中向李適祝賀,唯獨太子李誦因病無法前來,李適因而流淚哀嘆,自此一病不起,在二十多天中,內宮與外廷訊息中斷 [13]  。正月二十三日(2月25日),李適在長安會寧殿駕崩,享年六十四歲 [14]  。九月一日,羣臣為其上諡號神武孝文皇帝,廟號德宗。十月十四日,葬於崇陵 [15] 

李適為政舉措

李適政治

  • 前期
李適在位前期,以強明自任,堅持信用文武百官,嚴禁宦官干政,頗有一番中興氣象。
收罷兵權
李適即位後,尊名將郭子儀尚父,加太尉中書令,罷其所領副元帥等職,讓他的部將李懷光、常謙光、渾瑊等分領節度使。 [16]  同時,李適召“恃地險兵強,恣為淫侈”的西川節度使崔寧入朝,將其留居京師。 [17] 
清明節儉
李適即位之初,就在任命崔佑甫為相的兩天後,詔告天下,停止諸州府、新羅、渤海歲貢鷹鷂。又隔一天,李適又詔山南枇杷、江南柑橘每年只許進貢一次以供享宗廟,其餘的進貢一律停止。幾天後,他連續頒佈詔書,宣佈廢止南方一些地方每年向宮中進貢奴婢和春酒、銅鏡麝香等;禁令天下不得進貢珍禽異獸,甚至規定銀器不得加金飾。為了顯示自己的決心,他又下令將文單(今老撾)所獻的三十二頭舞象,放養到荊山之陽;對那些專門供應皇帝狩獵的五坊鷹犬更是統統放出。同時,還裁撤了梨園使及伶官之冗食者三百人,需要保留者均歸屬到太常寺。為了顯示皇恩浩蕩,他詔令放出宮女百餘人。在生日時,又拒絕各地的進獻,並將藩鎮李正己田悦所獻的三萬匹縑全歸度支,以代租賦。 [18]  李適的作為,的確顯示出新君登基以後的新氣象。
疏斥宦官
李適 李適
李適初即位時,總的情況是“疏斥宦官”而親近朝廷官員的。
李適的父親代宗,因為是由宦官擁立,所以對宦官很是優寵,特別是派往各地出使的宦官,任由其公開索賄、大肆搜刮。李適為皇太子時,就很清楚其中的弊端,所以他即位伊始,就下決心加以整治。 [19] 
在即位當年的閏五月,李適派宦官往淮西給節度使李希烈頒賜旌節。此人回京後,李適得知,李希烈不僅送了他七百匹縑、二百斤黃茗,還送了他駿馬和奴婢。李適大怒,將其杖責六十以後又處以流刑。此事傳出京城,那些奉使出京還沒有回來的,都悄悄地把禮品扔到山谷之中,沒有收到禮品的就再不敢亂來了。 [19] 
不僅如此,在即位的當月,李適還將暗懷異圖的宦官劉忠翼賜死。 [169] 
  • 後期
在“奉天之難”後,李適委任宦官為禁軍統帥,在全國範圍內增收間架、茶葉等雜税,導致民怨日深。對藩鎮多事姑息,使其勢力日漸增強。
猜忌大臣
朝廷之上頻頻發生人事變動,尤其是頻繁地更換宰相,顯示了對高級官員的不完全信任。 [20]  使李適在位時期的朝政,即使偶爾能夠呈現令人鼓舞的新氣象,也都不過是曇花一現而無法保持下去。人事的紛爭使李適徒有宏圖壯志,而不能實現救國興邦。
姑息藩鎮
李適在遭受削藩的挫折以後,特別是由於引發了“奉天之難”,他對藩鎮由強硬的武力轉為姑息。據説,李適在離開京城時,曾打算逃亡成都,説明他在朱泚反叛以後對自己能否重回京師感到絕望,對能否消滅叛亂的藩鎮和長安的朱泚感到前景渺茫。如果不是李晟和山南西道節度使嚴震的勸阻,他也許會真的遠逃四川了 [21]  。李適一旦遭受挫折立即鋭氣大傷的狀況,從他對待藩鎮的態度上可見一斑。李適對待藩鎮態度的轉變,使登基以來解決藩鎮問題的大好形勢和良好機遇,也轉瞬即逝。藩鎮割據專橫,遂成積重難返。
任用宦官
在遭遇“涇師之變”出逃避難的過程中,李適逐漸改變了對宦官的態度。原因是他信賴的禁軍將領在叛軍進城時竟然不能召集到一兵一卒保衞宮室,而他倉促逃亡時身邊最可以依靠的,竟然是自己在東宮時的內侍宦官竇文場霍仙鳴及其所率的百餘名宦官。宦官的忠心可依與朝廷武將的難以依靠給李適以深深的刺激。慢慢地,李適開始將統領禁軍的事宜交付竇文場和霍仙鳴等人,説明他已經開始改變了即位之初疏斥宦官的態度。興元元年(784年),李適重返京師剛三個月,就將神策軍分為左右兩廂,同時以竇文場和霍仙鳴(開始為另外一個宦官王希遷)為監神策軍左、右廂兵馬使,開啓了宦官分典禁軍的先河。神策軍自李適重返長安以後,駐紮在京師四周和宮苑之內,成為比羽林軍龍武軍更加重要的中央禁軍和精鋭機動武裝部隊。貞元二年(786年),李適將神策軍左右廂擴建為左、右神策軍,竇文場等宦官仍然擔任監軍,稱為“監勾當左、右神策軍”,反映出對宦官的信賴和寵重。到貞元十二年(796年),李適又設立了左、右神策軍護軍中尉,分別由竇文場和霍仙鳴擔任,這一職務直接由皇帝授任,成為地位高於神策軍大將軍之上的實際統帥。從此,神策軍的統率權掌握在宦官手中。 [22]  在貞元十一年(795年),李適還將宦官任各地藩鎮監軍的辦法固定下來,專門為擔任監軍使的宦官置印 [23]  ,不僅提高了監軍的地位,也使之制度化。
李適對宦官態度的轉變,使宦官由刑餘之人而口含天憲,成為李適以後政治中樞當中重要的力量。李適以後的唐朝皇帝當中,有兩位死於宦官之手。史學家往往把宦官專權稱為唐晚期政治腐敗和黑暗的表現之一。這一狀況的最終形成,與李適對宦官態度的改變有直接的關係。 [24] 
寵信奸臣
李適在建中(780年-783年)年間崇信奸相盧杞,不僅使顏真卿等忠臣身受其害,而且加劇了建中年間的動亂。一直到貞元年間,他又寵任奸臣裴延齡掌管財政,裴延齡為人奸詐,欺君罔上,為了迎合李適的貪慾,不顧百姓貧困,大肆聚斂財物。宰相陸贄上奏書極力揭露裴延齡奸詐欺妄,不可信任,其“侵削兆民,為天子取怨於下”,將會招致禍亂,言語極為深切。但李適卻不聽忠告,反而貶斥陸贄等人。 [12] 
宰相
使相
劉元佑
渾瑊
劉滋

在位時期宰相及使相參考資料: [2] 

李適軍事

  • 削藩之戰
李適即位後,一直試圖削奪擁兵自重的地方藩鎮節度使的權力。為此,他不惜使用武力。建中二年(781年)正月,河北成德鎮(駐恆州,今河北正定)節度使李寶臣病死。按照以往藩鎮節度使死後將職位和土地傳給子孫的規矩,他的兒子李惟嶽上表請求繼承父位。李適早想革除藩鎮父子相傳、不聽朝命的弊端,堅決拒絕了這一要求。魏博節度使田悦、淄青節度使李正己、山南節度使梁崇義與李惟嶽密謀,準備以武力抗拒朝廷。李適徵調京西防秋兵萬餘人戍守關東,並親自在長安設宴犒勞征討兵馬,打響了武力削藩的戰役,並在最初階段取得了巨大成果:淄青李正己病死後,其子李納被擊敗,李惟嶽被其部將王武俊殺死,只有田悦負隅頑抗。成德鎮的大將張忠和投降,被任命為成德節度使。但是,李適在削藩過程中,利用藩鎮打藩鎮,導致了參與朝廷削藩戰役的幽州節度使朱滔等人的不滿。建中三年(782年)底,盧龍節度使朱滔自稱冀王、成德王武俊稱趙王、淄青李納稱齊王、魏博田悦稱魏王,“四鎮”以朱滔為盟主,聯合對抗朝廷。 [25] 
同時,淮西(淮寧)節度使李希烈也自稱天下都元帥太尉、建興王(不久又稱楚帝),與四鎮勾結反叛。戰火一下從河北蔓延到河南,而且東都告急。建中四年(783年)十月,李適準備調往淮西前線平叛的涇原兵馬途經長安時,因為沒有得到夢寐以求的賞賜,加上供應的飯菜又都是糙米和素菜,士兵發生了譁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涇師之變”。李適倉皇出逃到奉天(今陝西乾縣)。亂軍擁立朱滔的兄長、曾擔任涇原軍統帥的太尉朱泚,稱秦(後改為漢)帝,年號應天。朱泚進圍奉天,前線李晟、朔方節度使李懷光等軍從河北撤軍勤王,李適的削藩之戰被迫終止。 [25] 
興元元年(784年)正月,李適痛下“罪己詔”,聲明“朕實不君”,公開承擔了導致天下大亂的責任,表示這都是自己“失其道”引起的。李適在詔書中宣佈,李希烈、田悦、王武俊、李納等人叛亂是因為自己的失誤,所謂“朕撫御乖方,致其疑懼”,故而赦免了這些叛亂的藩鎮,表示今後“一切待之如初”。除了朱泚以外,甚至連朱滔也予以寬大,許其投誠效順。從此,開始調整了對藩鎮用兵的政策。王武俊、李納、田悦見到大赦令,取消了王號,上表謝罪。二月,由於朔方節度使李懷光聯絡朱泚反叛,李適又不得不再次逃往梁州(今陝西漢中)避亂。一直到七月,李適才因為李晟在五月打敗朱泚、收復京師,李適才得以重返長安,結束了顛沛流亡的生活。 [25] 
貞元元年(785年)秋,馬燧收復河中,李懷光兵敗自殺。次年四月,淮西將陳仙奇殺李希烈投降,李適就任命陳仙奇為節度使。七月,淮西兵馬使吳少誠殺陳仙奇,李適又任命吳少誠為節度使留後。 [26] 
  • 安定西陲
大曆十四年(779年)十月,吐蕃、南詔組成了號稱二十萬的聯軍進犯蜀地。李適派右神策都將李晟率四千神策軍、金吾大將軍曲環率領由邠寧、隴右、范陽各鎮組成的五千士兵前往蜀地,與山南東、西道的唐軍聯合,一同擊敗蕃詔聯軍。范陽軍追擊至七盤,再次擊破蕃詔聯軍,並攻克新城、維州、茂州;李晟率軍追擊到大度河外,再次大破蕃詔聯軍。聯軍飢寒交迫、隕死於崖谷的達到八、九萬人。南詔國王異牟尋大為恐懼,遷都苴咩城(今雲南大理)以避唐軍。 [27-29] 
貞元二年(786年),吐蕃大相尚結贊率軍入侵。李晟派部將王佖伏兵於汧城,大敗吐蕃,幾乎生擒尚結贊。十月,李晟派猛將野詩良輔、王佖率領步騎五千出擊,擊敗吐蕃軍兩萬,攻克摧砂堡,斬其將領扈屈律悉蒙。 [30]  河東節度使馬燧率軍降服河曲六胡州。 [31] 
貞元四年(788年),吐蕃軍二萬入侵清溪關,一萬攻東蠻。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命韋晉鎮要衝城,督諸軍防禦。巂州經略使劉朝彩等出關連戰,大破吐蕃。 [32-33] 
貞元五年(789年)夏,吐蕃軍三萬犯寧州(今甘肅寧縣),金吾將軍高崇文率甲士三千解救,於佛堂原大破吐蕃,吐蕃軍陣亡過半。 [34]  十月,韋皋派部將王有道率軍大破東蠻、兩林蠻及吐蕃青海、臘城二節度使,吐蕃軍投崖及溺死者不可勝數,驍將乞藏遮遮被殺。數年後,韋皋收復巂州。 [35] 
貞元八年(792年),山南西道節度使嚴震於芳州擊敗吐蕃,又攻取黑水堡。 [36] 
貞元九年(793年),李適令邠寧慶副元帥渾瑊與靈鹽節度使杜希全等重修鹽州(今寧夏鹽池縣北)城,經兩年時間完工。史稱“由是靈武、銀夏、河西稍安,虜不敢深入”。 [37] 
貞元十一年(795年)九月,唐朝為了安定西南,設立雲南安撫使,由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兼任, [164]  並在南詔境內屯戍軍隊。 [165] 
貞元十三年(797年),邠寧節度使楊朝晟於邊境要地修築方渠、合道、木波三城,又在馬嶺(今甘肅環縣)築城,闢地三百里。 [38] 
貞元十六年(800年),吐蕃進攻靈州,兵敗烏蘭橋。韋皋攻佔吐蕃末恭、顒二城。 [39] 
貞元十七年(801年)八月至貞元十八年(802年)正月,唐軍經維州之戰渡瀘之役,大破吐蕃軍十萬,生擒吐蕃大相論莽熱,並降服部分黑衣大食康國軍隊。 [40-41] 

李適經濟

  • 行兩税法
主詞條兩税法
為了革除税收的弊病,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並解決對藩鎮的軍事費用,李適於建中元年(780年)採納宰相楊炎的建議,開始實行“兩税法”。 [12]  [42]  “兩税法”使唐的税收有了明確的規定,將之前雜亂的税賦改為夏、秋兩收。
兩税法的推行,在當時確有其一定的優越性,並取得了一定成效。《舊唐書·楊炎傳》稱:實行兩税法“天下便之,人不土斷而地著,賦不加斂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虛實,貪吏不誡而奸無所取,自是輕重之權始歸於朝廷”。兩税法與租庸調不同,它“唯以資產為宗,不以丁身為本,資產少者則其税少,資產多者則其税多。”這樣就多少改變了貧富負擔賦税不合理現象。同時,貴族官僚和商人也要按財產納税,擴大了納税面,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兩税法是中國税制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改革,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 [43-44] 
  • 苛捐雜税
李適在位時新增了許多苛捐雜税,主要有:
  1. 榷酒:建中元年(780),兩税法剛實行不久,朝廷便開始榷酒(朝廷專利賣酒),規定京都長安以外,全國只許官釀,不許私人釀酒。官釀因各地糧價不同,每斛收錢二千或三千。貞元二年(786)規定,在京城和畿縣禁止私自釀酒,其他地方允許設店賣酒,但每賣一斗酒要交納一百五十文錢,當時一斗酒酒價三百文,即徵收百分之五十的銷售税。制酒需要酒麴,唐朝廷在貞元二年榷酒的同時,在淮南、忠武、宣武、河東實行榷曲。唐末到五代,榷曲之風盛行。
  2. 茶税:唐朝初期,茶同鹽、酒一樣,不徵税。榷茶(朝廷專利買賣茶)或税茶是唐中期出現的。兩税法實行後不久,建中四年(783),唐德宗根據户部侍郎趙贊的建議,對茶、漆、竹、木十分税一。貞元九年(793),根據鹽鐵使張滂的建議,在產茶州縣的山場和商運要路,設官抽税,十税其一,當年得税錢四十萬緡,等於劉晏初出時的鹽税。此後,唐代的茶税徵收再沒中斷過。
  3. 礦税:隋至唐初,朝廷對礦冶業並不重視,礦藏的開採、冶煉和鑄造都不徵税。開元十五年(722),朝廷初税伊陽(河南汝陽)五重山銀、錫,這是唐代徵收礦税的開始。唐德宗時(780—805),户部侍郎韓洄提議,應將銅鐵等山澤之利收歸國家所有,由鹽鐵使管理,德宗採納了他的建議。
  4. 間架税除陌錢:間架税和除陌錢都屬唐代所創之雜税。建中四年(783),由於朝廷用兵,常賦不能供給,户部侍郎趙贊建議推行間架税與除陌錢法。間架税是以房屋為徵課對象的房產税。凡屋兩架為一間,按屋的質量好壞分為三等,上屋税二千錢,中屋税一千錢,下屋税五百錢,收税官吏常闖入民户家中計算其數。房產多的人動輒出錢數十萬。若隱匿一間不報者,杖六十,賞給告發者五十貫錢。這種非常嚴苛的税收遭到人民的強烈反對,德宗被迫廢除。除陌錢屬於交易税性質。凡交易所得和支付錢物,都要向官府納税。唐玄宗天寶九年(750),規定“除陌錢每貫二十文”,這是百分之二的税率。建中四年(783),趙贊建議再次徵收,每千錢官收五十錢税錢,税率為百分之五。如果以物易物,就要將物品摺合成錢,再依税率抽取相當的貨物作為税收。唐代的市場交易,除買賣雙方直接交易外,還經常通過牙商(即市場經紀人)來進行,牙商持有官府發給的印紙,遇有買賣便進行登記,由牙商負責核算交税。不通過牙商自行貿易者,要備有商業成交的帳簿,即私簿,沒有私簿,偷税漏税錢達百文的,杖六十,罰錢兩千,賞給告發者十貫錢,由犯者承擔。除陌錢税率苛重,牙商得專其柄,多有隱資,“公家所入,曾不得半”,而百姓“怨懟之聲,囂然滿於天下”。興元二年與間架税同時廢除。 [135] 
  • 聚斂政策
自從因朱泚事變出逃奉天以後,李適意識到錢財的重要性,開始改變了態度。從這時起,他不僅開始喜歡錢財,而且還主動地要求地方向他進貢。此外,李適還經常派中使宦官直接向政府各衙門以及地方公開索取,稱為“宣索”。
為了滿足李適的貪慾,節度使以進奉為名,巧立各種名目,對百姓進行額外的剝削。節度使有的每月進奉,稱為“月進”,有的每天進奉,稱為“日進”,每年進奉的錢財約為五十萬緡,給百姓造成了沉重的負擔。 [12] 
舊制,宮廷裏需要的日用品,由官府承辦,向民間採購。德宗貞元末年,改為由宦官直接辦理,經常派幾百人遍佈各熱鬧街坊,叫作“白望”。他們不攜帶任何文書和憑證,看到所需的東西,稱為“宮市”,隨意付給很少的代價,還要貨主送到宮內,並向他們勒索“門户錢”和“腳價錢”。曾有一名農夫以驢負柴至城賣,遇宦官以“宮市”的名義取走,才給了幾尺絹,又索要“門户錢”,把他的驢一起送到宮中。農夫涕泣,寧肯將所絹付之,農夫不肯受,宦官説:“須汝驢送柴至內。”農夫説:“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後食。今以柴與汝,不取直而歸,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於是毆打毆宦官。李適得報後,罷黜這名宦官,並賜農夫絹十匹,但“宮市”一如既往。 [136] 

李適文化

大曆、貞元間,逐漸興起了反對駢文,提倡古文的文體革新運動。在此影響下,“唐傳奇”小説創作也進入興盛期。李適善屬文,工於詩。因而“古文運動”得到了皇帝的大力支持。 [162] 
貞元二年(786年),科舉新設“開元禮”科,考試形式為問義與試策。 [166] 
貞元年間,李適每逢壽誕之時,便會組織儒釋道代表人物進行“三教論衡”。提倡辯難切磋,求同存異,促進三教調和。 [168] 

李適民族、對外關係

大曆十四年(779年)七月,李適詔令鴻臚寺蕃客(泛指外國商旅)入京,各自穿本國的服裝。 [45]  八月,派太常少卿韋倫出使吐蕃,將吐蕃俘虜五百人送還,以示修好之意。 [46] 
建中元年(780年)五月,李適派韋倫出使吐蕃。同年冬,吐蕃宰相論欽明思等人隨韋倫入朝,並進獻方物。 [47-48]  次年三月,李適派殿中少監崔漢衡出使吐蕃。 [49] 
建中二年(781年),李適主動派使者謀求與吐蕃和好,詔書改“獻”為“進”,“賜”為“寄”,“領取”為“領之”。以表示兩國的對等地位。 [50] 
建中四年(783年)正月,鳳翔節度使張鎰與吐蕃大相尚結贊於清水(今甘肅省清水縣)會盟,釐定兩國邊界。 [51] 
貞元三年(787年)五月,尚結贊多次遣使求和,卑辭厚禮求和於河東節度使馬燧。李適命大將渾瑊為吐蕃清水會盟使,後定盟於平涼川(今甘肅省平涼市)。十月,唐蕃會盟,尚結贊埋伏大量士兵,圖謀劫獲渾瑊。最終渾瑊逃脱,會盟副使及唐朝將士多人被俘獲。 [52-54]  此後十餘年,李適對吐蕃不談合盟、不見蕃使、不接國書。 [167] 
貞元十九年(803年)五月,吐蕃遣其臣論頰熱入貢。 [141] 
建中三年(782年)六月,李適任命李涵為入回紇弔祭使。 [55] 
貞元三年(787年),回紇開始再次稱臣於唐朝。 [56] 
貞元四年(788年)十一月,唐朝與回紇和親,以鹹安公主(李適第八女)下嫁回紇長壽天親可汗。李適冊命可汗為汨咄祿長壽天親毗伽可汗,並允許其改族名為“回鶻”。 [57-58]  次年十二月,汨咄錄長壽天親昆伽可汗去世。次年,李適命鴻臚卿郭鋒持節,冊拜其子為愛登裏邏汩沒蜜施俱錄毘伽忠貞可汗(忠貞可汗)。 [59]  回鶻派達北勒梅錄將軍前來,告知前任可汗逝世的消息。 [60] 
貞元十二年(796年)十二月,回鶻可汗前來朝賀。 [61] 
自貞元四年(788年)起,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與南詔即以書信往返商洽。
貞元七年(791年),唐朝派南詔舊臣段義忠回南詔洽商。次年,韋皋致信南詔異牟尋,願同南詔驅逐吐蕃於雲嶺之外,相互保衞,永為一家。異牟尋與清平官、大軍將等密謀大計,一心歸唐。次年,南詔派使臣由戎州、黔州、安南三路獻表,願歸唐朝。李適賜異牟尋詔書,下令韋皋派使者到南詔安撫。
貞元十年(794年),唐與南詔於點蒼山神祠會盟,結束了兩國四十餘年的戰爭狀態。唐冊封異牟尋為王,賜“貞元冊南詔印”。 [62] 
貞元十二年(796年)十二月,異牟尋前來朝賀。 [61] 
貞元十四年(798年)十二月,異牟尋派遣使者前來祝賀正旦(元旦)。 [63] 
貞元十六年(800年)正月,南詔進獻《奉聖樂舞曲》,李適在麟德殿前觀賞。 [64] 
貞元二十年(804年)十二月,南詔派遣使者朝貢。 [65] 
貞元元年(785年)四月,德宗執行李泌計策,特派宦官楊良瑤充任聘國使,由海路出使黑衣大食,進行盟好活動。貞元四年(788年)七月,楊良瑤回國後因功獲封弘農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户。 [142] 
貞元七年(791年)正月,黑衣大食遣使來朝。 [143] 
貞元十四年(798年)九月,黑衣大食遣使含嵯、焉雞、沙北三人來朝,都被賜封為中郎將,賞賜後送使歸國。 [144-145] 
其它
建中元年(780年)二月,日本國遣使朝貢 [66]  八月,東僰、烏蠻遣使前來朝貢。 [67] 
貞元八年(792年)十二月,牂柯室韋靺鞨都遣使前來朝貢。 [68] 
貞元九年(793年)七月,劍南西山羌的女國王湯立志、哥鄰王董卧庭、白狗王羅陀匆、弱水王董避和、逋租王弟鄧告知、南水王侄尚悉曩等六國君王,親自前來朝貢。李適授予他們官職俸祿,送其歸國。 [69] 
貞元十二年(796年)十二月,劍南西山國女國王前來朝賀。 [61] 
貞元十六年(800年)四月,李適任命權知新羅國事金俊邕襲任開府檢校太尉、雞林州都督、新羅國王。 [70] 
貞元十八年(802年)正月,驃國國王派遣使者悉利移來朝貢,並獻上驃國樂十二曲與樂工三十五人。 [71] 
貞元二十年(804年)十二月,日本國派遣使者朝貢。 [65] 

李適歷史評價

李適像,取自明代王圻輯,萬曆刻《三才圖會》。 李適像,取自明代王圻輯,萬曆刻《三才圖會》。 [1]
賈隱林:然陛下性靈太急,不能容忍,若舊性未改,賊雖奔亡,臣恐憂未艾也。 [72] 
陸贄:陛下嗣位之初,務遵理道,敦行儉約,斥遠貪饕。雖內庫舊藏,未歸太府,而諸方曲獻,不入禁闈,清風肅然,海內丕變。近以寇逆亂常,鑾輿外幸,既屬憂危之運,宜增儆勵之誠。臣昨奉使軍營,出經行殿,忽睹右廓之下,榜列二庫之名,戄然若驚,不識所以。何者?天衢尚梗,師旅方殷,痛心呻吟之聲,噢咻未息;忠勤戰守之效,賞賚未行。諸道貢珍,遽私別庫,萬目所視,孰能忍情?竊揣軍情,或生觖望,或忿形謗讟,或醜肆謳謠,頗含思亂之情,亦有悔忠之意。是知氓俗昏鄙,識昧高卑,不可以尊極臨,而可以誠義感。 [73] 
崔寧:聖上聰明英邁,從善如轉規,但為盧杞所惑至此爾。 [74] 
杜黃裳:德宗自經憂患,務為姑息,不生除節帥。有物故者,先遣中使察軍情所與則授之。中使或私受大將賂,歸而譽之,即降旄鉞,未嘗有出朝廷之意者。 [75] 
李吉甫:德宗自任聖智,不信宰相而信他人,是使奸臣得乘間弄威福。 [76] 
劉昫:①德宗皇帝初總萬機,勵精治道。思政若渴,視民如傷。凝旒延納於讜言,側席思求於多士。其始也,去無名之費,罷不急之官;出永巷之嬪嬙,放文單之馴象;減太官之膳,誡服玩之奢;解鷹犬而放伶倫,止榷酤而絕貢奉。百神鹹秩,五典克從,御正殿而策賢良,輟廷臣而治畿甸。此皆前王之能事,有國之大猷,率是而行,夫何敢議。加以天才秀茂,文思雕華。灑翰金鑾,無愧淮南之作;屬辭鉛槧,何慚隴坻之書。文雅中興,夐高前代,《二南》三祖,豈盛於茲。然而王霸跡殊,淳醨代變,揆時而理,斟酌斯難。苟於交喪之秋,輕取鄙夫之論,歷觀近世,靡不敗亡。德宗在籓齒胄之年,曾為統帥;及出震承乾之日,頗負經綸。故從初罷郭令戎權,非次聽楊炎謬計,遂欲混同華裔,束縛奸豪,南行襄漢之誅,北舉恆陽之代。出車雲擾,命將星繁,罄國用不足以餽軍,竭民力未聞於破賊。一旦德音掃地,愁嘆連甍,果致五盜僭擬於天王,二朱憑陵於宗社,奉天之窘,可為涕零,罪已之言,補之何益。所賴忠臣戮力,否運再昌。雖知非竟逐於楊炎,而受佞不忘於盧杞。用延賞之私怨,奪李晟之兵符;取延齡之奸謀。罷陸贄之相位,知人則哲,其若是乎!貞元之辰,吾道窮矣。 [77]  ②聰明文思,惟睿作聖。保奸傷善,聽斷不令。御歷三九,適逢天幸。賜宴之辰,徒矜篇詠。 [77]  ③德宗黜賢相,位奸臣,致朱泚、懷光之亂,是失其人也,豈尤其時哉! [78] 
孫何:故德宗之初,首降詔書,追行古制,天下錢穀,皆歸文昌,鹹謂太平可致。而天未悔禍,叛亂相仍,經費不充,使額又建,於是裴延齡以利誘君,甚於前矣。 [79] 
歐陽修:德宗猜忌刻薄,以強明自任,恥見屈於正論,而忘受欺於奸諛。故其疑蕭復之輕己,謂姜公輔為賣直,而不能容;用盧杞、趙贊,則至於敗亂,而終不悔。及奉天之難,深自懲艾,遂行姑息之政。由是朝廷益弱,而方鎮愈強,至於唐亡,其患以此。 [80] 
宋祁:德宗之不亡,顧不幸哉!在危難時聽贄謀,及已平,追仇盡言,怫然以讒幸逐,猶棄梗。至延齡輩,則寵任磐桓,不移如山,昏佞之相濟也。 [73] 
吳奎:唐德宗猜疑大臣,信任羣小,陸贄以直道昌言,反見斥逐;裴延齡、韋渠牟、李齊運以纖屑狡獪,倚為腹心,天下至今稱德宗為至闇之主。 [81] 
司馬光:德宗憤積世之弊,憫唐室之卑,南面之初,赫然有撥亂之志,而識度闇淺,資性猜愎,親信多非其人,舉措不由其道,賦斂煩重,果於誅殺,故關外之寇未平而京城之盜先起,於是困辱於興元,播遷於山南,公卿拜於賊庭,鋒鏑集於黃屋,尚賴陸贄盡心於內,李晟渾瑊輸力於外,故能誅夷元兇,還奉宗社。 [82] 
王安石:陛下(宋神宗)能為堯、舜、禹、湯、文、武所為,即髃臣自當同心同德,若與漢元帝、唐德宗同道,即不須怪人臣多乖戾不忠信也。 [83] 
蘇轍:帝即位之初,好名而貪功。河朔三叛,父子相襲三十年矣,帝將以天下之力勝之。田悦驚疑而起,朱滔、王武俊和之。帝使馬燧、李抱真、李芃三將往迎其鋒,勝負之勢未決也。帝急於成功,復使李晟出禁衞之兵,李懷光舉朔方之眾,五將萃於魏郊。而淮西李希烈乘間而起,兵連禍結,常賦所不能贍。於是為之抽貫算間,假貸商賈,空內以事外,關中已亂,而帝不知也。……帝猶意西師可以必克,忽其言不用。未幾而涇原叛卒之變起,倉皇避寇,半年而歸,帝亦老而厭兵矣。於是行一切之政,專以姑息涵養藩鎮。凡節度使死,將佐之得士心者,皆就命留後。雖以篡奪請命者亦如之。……由此觀之,帝常持無常之心,故前勇而後怯;贄常持有常之心,故勇怯各得其當。 [84] 
範祖禹:①德宗於危亂之中,斯須不可無贄,及其用裴延齡之譖,則棄之如脱屣然,於所厚如此,宜其無所不薄也。 [85]  ②德宗好察而不明,是以致亂,而不自知其非。 [85] 
何去非:陵夷至於大曆、貞元之間,兩河方鎮日以強肆。而當時之君,畏縮摧抑,常若抱虎包羞,含垢媚嫵不暇,以苟旦暮之無事。而陵犯益至,雖內設禁軍,統以閹尹,然亦不足以待天下之變。故涇師之亂,而神策六軍,召之無一至者,從奉天之幸者四百士耳。 [86] 
任伯雨:人才固不當分黨與,然自古未有君子小人雜然並進可以致治者。蓋君子易退,小人難退,二者並用,終於君子盡去,小人獨留。唐德宗坐此致播遷之禍,建中乃其紀號,不可以不戒。 [87] 
羅從彥:若唐德宗,則察而不明。 [88] 
宣和書譜》:初在宗藩,譽望已著。性識強敏,一經於目,往往不待學而能。其所以自任者,亦復如此。齒胄之年,便為統帥。既總萬幾,頗勵精治道,思前王能事,以壯大猷。故羣臣章奏來上,皆即批答,筆無滯思,翰墨落落可觀。 [89] 
洪邁:朱泚據京師,德宗播遷奉天,李懷光繼叛,李晟孤軍堅壁,竟平大難,而德宗用張延賞之譖,訖罷其兵,且百端疑忌,至於鞅鞅以死。自古昏主不明,輕棄功臣如此,真可嘆也! [90] 
錢時:德宗,猜忌之主也。 [91] 
孫承恩:疇諮惟勤,志意亦鋭。斤斤其明,強幸自遂。忌刻於始,姑息於終。弊源在茲,多言何庸。 [92] 
王家屏:猜防苛細,即使聽斷甚精,如漢宣帝、唐德宗,竟何補於治哉? [93] 
劉宗周:説者謂漢業衰於孝、宣,則刑名之過也。唐德宗強明自用,指姜公輔為賣直。恥見屈於公論,而甘受欺於羣小。至盧杞之奸,信任不疑,卒有奉天之禍,則猜忌壅蔽之患也。此皆三代以後,不數得之英主,而操術若此,禍敗若彼,祈陛下斷然設誠而制行焉……漢宣帝綜核苛察,唐德宗恣行猜忌,宋神宗鋭意紛更,兼而有之,何得不敗! [94] 
王夫之:唐德宗之初政,舉天寶以來之亂政,疾改於旬月之中,斥遠宦寺,閒制武人,慎簡賢才以在位,其為善也,如日不足,察常袞之私,速奪其相位,以授所斥責之崔祐甫,因以震動中外,藩鎮有聰明英武之言,吐蕃有德洽中國之譽;乃不一二年而大失其故心,以庇奸臣、聽讒賊,而海內鼎沸,幾亡其國。人徒知其初吉終亂之善不長,而不知其始之善非固有之,道聽而襲取之;迨乎物情之變,固不可知,期效迫而不副其所期,則懲往而急於改圖,必然之勢也……所欲行者齟齬,所相信者二三,猶豫於善敗藏否之無據,奸佞起而熒之,無惑乎窮年猜忌,內蠱而外離也。向令德宗於踐阼之始,曲體事幾之得失,而權其利害之重輕;深察天人之情才,而則其名實之同異;析理於心,窮心於理,鄭重研精,不務皎皎之美名,以需效於歲月。則一事之失,不以沮眾事;一人之過,不以疑眾人。其失也,正其所以得也;其可疑也,正以無不可信也……躁人浮慕令名,奚足以及此哉?故於德宗之初政,可以決其不克有終也。……德宗始召叛臣之亂,中徇藩鎮之惡,終授宦豎之權,樹小人之黨,其不君也足以亡,而不亡者,幸也。乃夷考其行,非有徵聲逐色、沈溺不反之失也,非有淫刑濫殺、暴怒不戢之惡也,抑非有聞善不知、遇事不察之暗也;疑其可進中主而上之,以守成而保其福祚;然而卒為後世危亡之鑑者,論者以為好疑之過,是已。 [95] 
谷應泰:德宗甚喜盧杞、裴延齡,甚不喜陸贄、顏真卿。猜忌之主,喜用柔媚之臣,理有固然,無足怪者。 [96] 
愛新覺羅·弘曆:世之論德宗者,以為有三失焉:一曰事姑息,二曰任閹宦,三曰好聚斂。而不知其致亂之由,則在於用小人,而忌君子也。觀其即位之初,用崔佑甫為相,而天下清寧,屢有善政。卻李正己之幣,而賜其本軍,非務姑息也。杖中使邵光超,非任閹宦也。詔罷四方貢,獻非好聚斂也。故翕然稱治,防於貞觀。而盧杞一用,三者皆反之,馴致涇原之亂,豈非治亂興衰之明驗與!在奉天時,朱泚圍城,救兵不至。於是始信陸贄,言聽計從,下罪己之詔,而軍士感泣。懷光再叛,帝幸梁州,中路失贄,至於痛哭,用其謀社稷復安。至於復國之後,鳥盡弓蔵,以讒見遠。懼藩鎮之禍,而繼以姑息。念窘窮之敝,而加以好貨。中使用事,天下衰微,是猶弱病方愈,而懲其不能飲食,加之以飽食酣飲,豈不殆哉!原其本末,則始之清眀,由用崔佑甫;其亂,由用盧杞;其復故都,由信任陸贄;其後復防至於亂,由不卒用陸贄而貶斥之。一人之身,所為如是,蓋能戒之於有事之日,而不能謹之於無事之時也。其致亂,顧不宜哉! [97] 
陳爾幹:若夫豔知人之美名,而不降心以求其所近者,唐德宗、宋神宗是也。德宗有一陸贄不能用,而寄小以耳目,伺廷臣之幽隱,意欲人之驚其獨見也。而傾險之徒,如裴延齡輩得而乘之。 [98] 
愛新覺羅·昭槤:自漢文帝短喪後,歷代帝王皆蹈其陋,惟晉武帝、魏孝文、唐德宗、宋孝宗四君絕意行之。然武帝終惑杜預之議,孝文妄尊篡逆之婦,唐德宗空騖虛名,宋孝宗感慕私恩,皆未得其正,故後世亦無述者。 [99] 
蔡東藩:①杞乘梁崇義之叛,借刀殺炎,用計尤毒,德宗一再不悟,且寵任李希烈,以墮入杞之奸謀! [100]  ②代宗之誤,誤於姑息,德宗之誤,誤於好猜。 [101]  ③唐室不謂無人,誤在德宗之信用奸佞,疏斥忠良耳。 [102] 
崔瑞德:本書(《劍橋中國隋唐史》)認為,傳統史籍把唐德宗説成剛愎自用,貪得無厭,但又説他輕信和柔弱,兩種説法彼此矛盾。關於他允許宦官和節度使自行其是的記載也是誇張之説。所謂唐德宗779至781年的勵精圖治同樣是記載不實。實際上,他的政策和行為,表現了相當程度的內在連貫性。他志在振興中央權力,以使滿朝文武相形見絀。由於儘量保存現有中央權力並非易事,他必須與藩鎮作必要的妥協,這是審慎之策,不是人們指責的姑息之政。對唐德宗完全聽從家奴的指責,也不符事實,因宦官並未損害他,他一直是最高統治者。所謂外廷受宦官壓抑,這是史籍對宦官影響的誇大。 [103] 
白壽彝:德宗在位二十五年,自稱勵精治道,但沒有玄宗開元盛世那樣輝煌業績,卻有天寶之亂那樣動盪不安。 [12] 
陳寅恪:蓋唐代科舉之盛,肇於高宗之時,成於玄宗之代,而極於德宗之世。德宗本為崇獎文詞之君主,自貞元以後,尤欲以文治粉飾苟安之政局。就政治言,當時藩鎮跋扈,武夫橫恣,固為紛亂之狀態。然就文章言,則其盛況殆不止追及,且可超越貞觀開元之時代。此時之健者有韓柳元白,所謂“文起八代之衰”之古文運動,即發生於此時,殊非偶然也。又中國文學史中別有一可注意之點焉,即今日所謂唐代小説者,亦起於貞元元和之世,與古文運動實同一時,而其時最佳小説之作者,實亦即古文運動中之中堅人物是也。此二者相互之關係,自來未有論及之者。 [162] 
趙劍敏:唐德宗君臨天下共二十六年,算是在位比較長的君主。然他的大多數時間,都耗費在與藩鎮的對抗之中,卻少有建樹。在他的晚年,由於對朝臣的失望,開始大力依靠宦官,遂致使在唐代宗之時遭到沉重打擊的宦官勢力,重新開始抬頭。宦宮取得了禁軍的控制權,在朝中極其飛揚跋息。……史家對唐德宗的評論是:他極力想做個至聖至明的天子,然實際效果恰恰相反,昏庸地用了許多小人,靠着幸運才維持了統治。 [25] 

李適軼事典故

李適玄宗預言

據《隋唐嘉話》記載,李適出生三日時,曾祖父玄宗李隆基去看他。太子李亨(唐肅宗)和其子李豫(唐代宗)依次站在旁邊。保姆用兒衣裹着李適抱給他們看。李適膚色不白,身體向前傾。李亨和李豫看了都不喜歡。他倆依次捧着李適給玄宗看。玄宗一看説道:“真是我的兒子呀!”然後對李亨説:“你不如他。”又對李豫説:“你也不如他,他彷彿像我。”(確實,李適的壽命和在位時間比李亨、李豫要長久)。安史之亂,玄宗避難四川,走到途中説:“岧郎(唐德宗小名)也要到這裏走一趟。”以後李適果然到過陝西韓城(也就是玄宗路過的地方)。 [138] 

李適排公在

李適晚年時杜絕嗜慾,非常擅長作詩,羣臣無人可比。羣臣每次御製奉和,退下後都笑着説:“排公在。”俗稱投石的兩頭作標記,稱其為:“排公。”用中或不中作為判斷勝負的依據。 [112] 

李適不信鬼神

唐代宗將要出殯的時候,李適親自護送靈車,看到靈車不是在道路中間行走,而是稍微偏向道路外邊,便詢問此中的原故。主管部門答説:“陛下本命在午,指向正中,所以不敢衝犯。”李適哭着説:“哪有委屈靈車來謀求自身好處的呢!”於是命令靈車改向,對着午方即在道路中間行進。唐肅宗和代宗都喜好陰陽鬼神,無論事情大小,必定要求佔問卜。李適素來不相信這一套,代宗入葬的日期只依禮法定在七月期滿之時,諸事準備停當便出殯下葬,不再另擇日期。 [113] 

李適追尋生母

李適的生母沈氏(睿真皇后)於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再次攻陷洛陽時失蹤。 [114]  代宗李豫即位後,雖派人到處尋訪,十餘年卻始終一無所獲。李適即位後,於建中元年(780年)遙尊沈氏為“睿貞皇太后”,在含元殿具冊立牌,上皇后朝服,李適親自奉冊伏拜,痛哭不止,左右羣臣也都為之流淚。 [115] 
為了尋找生母,李適採納了中書舍人高參的建議,任命睦王李述為奉迎使,沈氏族人四人為判官,派使多人分行天下,四處尋訪,多方查找,同時對沈氏家族大加封贈,以期母子團聚。 [116] 
建中二年(781年),消息傳來,在洛陽找到了沈氏,長安城中一片喜悦。然而,很快就證實所謂的“沈太后”只是高力士的一位養女,因為年紀相貌酷似沈氏並與之在宮中有所接觸,誘於名利而行冒充之舉。李適左右都很氣憤,紛紛請求對之治罪,而思母心切的李適不但不予治罪,還對身邊的人説:“只要能找到真正的生母,我受一百次騙也沒關係。”從此之後,冒名者越來越多,然而,終德宗一生,也未能找到真正的沈氏。 [117] 

李適迎奉佛骨

貞元六年(790年),是法門寺真身寶塔“三十年一開”,唐皇室禮迎佛骨舍利的法定之期。李適按慣例而行,下詔請出岐州無憂王寺(即法門寺)佛指骨迎入長安皇宮供養,之後又送到長安各大寺院供養。京城內外,舉家出動者比比皆是。二月,遣中使送佛骨回法門寺,復葬於故處。 [134] 

李適只復一家

李適曾在一個叫辛店的地方打獵時,來到農民趙光奇的家中,李適問:“百姓們生活的高興嗎?”趙光奇回答説:“不高興。”李適説:“今年莊稼獲得了豐收,你們為什麼不高興呢?”
趙光奇回答道:“國家的詔令不守信用。前邊説的是除兩税以外不再有其他徭役,現在除了兩税之外的各種強迫收費比兩税還要多很多。後來又説這是和糴,實際上是對百姓巧取強奪,而且還不給百姓們錢。開始時説收百姓的糧食由官府到百姓家中收取,現在卻強迫百姓們把糧食送到幾百裏外的京西行營。由於路途遙遠,很多人家幹農活的牲口被累死了,車也壞了,導致家庭破產,難以維繫。人們的生活如此愁苦,有什麼可高興的呢!國家每次發佈的優恤百姓的政策,只不過是一紙空文而已!聖上深居在防衞森嚴的皇宮裏,哪裏會知道這些呢!”李適聽後,便下令免除了趙光奇家的賦税和徭役。 [110] 
宋人司馬光評點這段歷史,認為李適不懂治國之道。司馬光指出,李適本應徹查有關部門的貪官污吏及身邊小人的過失,然後細察民情,改革弊端,推行新政,摒棄浮華。李適卻只免除了趙光奇一家的徭役。司馬光説:“夫以四海之廣,兆民之眾,又安得人人自言於天子而户户復其徭賦乎!” [111] 

李適準敕惡詩

杜佑任淮南節度使時,向朝廷進獻崔叔清的詩一百篇。李適對使者説:“這是惡詩(拙劣或猥賤的詩),為什麼要獻來!”當時稱此為“準敕惡詩”。 [118] 

李適舊仇未忘

李適還在作為皇子擔任天下兵馬大元帥時,曾在陝州與藥子昂等數十位僚屬、隨從會見回紇牟羽可汗。當時回紇可汗與唐代宗結為弟兄,牟羽可汗因此認為自己是唐朝皇帝之弟、皇子李適的叔父,認為他應該行侄子見叔父的“舞蹈”之禮,但是李適自始至終沒有行此禮。藥子昂力爭許久,回紇車鼻將軍將藥子昂、魏琚、韋少華、李進各杖打一百。魏琚、韋少華在一夜後便傷重而死。回紇可汗之母前來致歉,並親送李適乘馬返回。唐軍將要合力攻擊回紇,李適因安史之亂尚未平定,加以阻止。 [119-120] 
二十多年後,回紇合骨咄祿可汗(長壽天親可汗)多次請求和親,李適不允。 [121]  宰相李泌建李適“北和回紇,南通雲南,西結大食、天竺”以對抗吐蕃,李適大體同意此戰略,只對回紇,多次堅拒。李適認為韋少華等人受自己牽連而死,但李泌指出,當年害死韋少華的牟羽可汗已經被合骨咄祿可汗殺死。這樣一來,合骨咄祿可汗反倒是有功於德宗。他又拿出唐將張光晟殺回紇可汗叔父突董等九百多人與合骨咄祿可汗不敢殺唐朝使者進行對比,認為合骨咄祿可汗確實無罪。隨後,李泌更進一步指出,當年韋少華等人不該輕率讓李適前往回紇大營,更不該在沒有事先確定會見禮儀就讓李適會見牟羽可汗,所以是韋少華等人對不起李適。李泌還指出,當年李適沒有向牟羽可汗行禮,不曾屈服;而牟羽可汗的母親又有親自向李適賠罪的行為,實際上並不存在李適“屈於”牟羽可汗的情況。大將李晟馬燧也支持李泌。李適聽完這段話後頗為信服,這才允許在回紇可汗稱臣於唐朝皇帝、並且認唐朝皇帝為父的前提下才與回紇和親。 [120]  [122]  自此後,回紇可汗上表時稱臣、稱兒於唐朝,回紇再次開始稱臣於唐朝。 [56] 

李適人際關係

關係
姓名
父親
唐代宗李豫
母親
皇后
昭德皇后王氏(秘書監王遇 [137]  女)
妃嬪
王妃,王景先女
德妃 [123] 
修儀(未知與趙惠妃是否為同一人)
王才人 [125] 
金井蘭(新羅所獻美女,受封品位不詳) [126] 
王美人(未知是否為其他王姓嬪妃) [127] 
韋美人(未知是否為韋賢妃曾經的封號) [127] 


兒子
唐順宗李誦
舒王李誼(德宗侄,昭靖太子李邈子,被收養)
通王李諶
虔王李諒
肅王李詳
文敬太子李謜(順宗子,被德宗收為子)
資王李謙
代王李諲
昭王李誡
欽王李諤
珍王李諴

女兒
韓國貞穆公主(母昭德皇后,先封唐安公主)
魏國憲穆公主(先封義陽公主,嫁王士平
鄭國莊穆公主(先封義章公主,嫁張茂宗
永陽公主(下嫁崔諲
普寧公主(夭折)
義川公主(夭折)
宜都公主(下嫁柳昱
晉平公主(夭折)
表格參考資料: [128-132] 

李適主要作品

李適醫學

李適自撰《貞元集要廣利方》,又稱《廣利方》,原書五卷,書中有方五百八十六首。 [104]  是書為唐德宗年間頒行,但未見傳世。宋人高保衡等《新校備急千金要方序》稱作“正元廣利”,正元同貞元。後世之《醫心方》、《證類本草》等均有引文,其中《醫心方》二十餘處引到《廣利方》。 [105] 

李適詩文

李適善屬文,尤工於詩。常於宮中唱和,親自品評等次。與學士論詩,深夜不寐。又常親試製科舉人文辭,中者稱門生。李肇稱:“德宗晚年絕嗜慾,尤工詩句,臣下莫可及。” [106]  胡震亨評:“德宗詩尚雅正。” [107] 全唐詩》錄其詩十五首,《全唐詩逸》補斷句2句,《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拾》補詩2首。 [108] 
李適部分詩文作品
《中和節日宴百僚賜詩》《中和節賜百官燕集因示所懷》《重陽日賜宴曲江亭,賦六韻詩用清字》《九月十八賜百僚追賞因書所懷》《送徐州張建封還鎮》《麟德殿宴百僚》《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中和節賜羣臣宴賦七韻》《三日書懷因示百僚》《重陽日中外同歡,以詩言志,因示羣官》《重陽日即事》《豐年多慶,九日示懷》《七月十五日題章敬寺》《中春麟德殿會百僚觀新樂詩一章,章十六句》《九日絕句》

李適書法

李適天資幹練、機敏,批答羣臣奏章時,言辭流暢無滯。《宣和書譜》稱:“觀其行書,筆意亦不愧前人云。”還曾收錄有他的行書作品《批答趙惠伯表》。 [89]  陶宗儀在《書史會要》中稱其“翰墨落筆可觀”。 [109] 

李適後世紀念

主詞條:崇陵
崇陵 崇陵
崇陵位於陝西省涇陽縣西北20公里嵯峨山上,陵周圍約20公里,崇陵依山為陵,居高臨下,山環水抱,墓冢高突,全用方型和長方型青石迭砌而成,石塊鑿出凹槽,卡有鐵拴板,澆灌鐵汁,極為堅固。陵園有四門,均有石獅一對,朱雀門外有石人十對,華表一對,翼馬一對,鴕鳥一對,仗馬五對。玄武門有仗馬三對。在朱雀門外還有立人石像八尊,均系王賓,現只存下一人。石刻雖遭破壞,但大部分仍存,十分雄偉壯觀。史載崇陵陪葬墓43座,今名位均無可考。在其陵區邊緣發現奉詔出使過黑衣大食的宦官楊良瑤墓神道碑。2001年6月5日,崇陵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33] 

李適影視形象

年份
劇名
飾演者
圖冊
1987
張珣
1995
1997
2005
2013
雷牧 [174] 
2017
董澤宸(小李適) [173] 
章哲諭(大李適) [173] 

李適史料索引

舊唐書》卷12~13 [77]  [130] 
新唐書》卷7 [80] 
資治通鑑·唐紀》
參考資料
  • 1.    名人圖像(李適)  .浙江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10-31]
  • 2.    《唐會要·卷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8-11]
  • 3.    《唐會要·卷一》:德宗神武孝文皇帝諱適。(代宗長子。母曰睿真皇后沈氏。)天寶元載壬戌歲四月十九日。生於長安大內之東宮。
  • 4.    《舊唐書·卷十二·本紀第十二》:德宗神武孝文皇帝諱適,代宗長子,母曰睿真皇后沈氏。天寶元年四月癸巳,生於長安大內之東宮。其年十二月,拜特進,封奉節郡王。
  • 5.    《舊唐書·卷十二·本紀第十二》:代宗即位之年五月,以上為天下兵馬元帥,改封魯王。八月,改封雍王。
  • 6.    《唐會要·卷一》:十月。出鎮陝州。
  • 7.    《舊唐書·卷十二·本紀第十二》:以元帥功拜尚書令,食實封二千户,與郭子儀等八人圖形凌煙閣。
  • 8.    《舊唐書·卷十二·本紀第十二》:廣德二年二月,立為皇太子。
  • 9.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二十五·唐紀四十一》:五月,癸卯,上始有疾,辛酉,制皇太子監國。是夕,上崩於紫宸之內殿,遺詔以郭子儀攝冢宰。癸亥,德宗即位,在諒陰中,動遵禮法;嘗召韓王迥食,食馬齒羹,不設鹽、酪。
  • 10.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二十六·唐紀四十二》:春,正月,丁卯朔,改元。羣臣上尊號曰聖神文武皇帝;赦天下。
  • 11.    《新唐書·卷七·本紀第七》:興元元年……二月甲子,李懷光為太尉,懷光反……四月……丙子,李抱真、王武俊及朱滔戰於經城,敗之。壬辰,尚可孤及朱泚戰於藍田之西,敗之。乙未,李晟又敗之於苑北。戊戌,又敗之於白華,復京師。六月癸卯,姚令言伏誅。甲辰,朱泚伏誅……貞元元年正月……四月……壬午,渾瑊及李懷光戰於長春宮,敗之。丙戌,馬燧、渾瑊為河中招撫使。六月……戊子,馬燧及李懷光戰於陶城,敗之……八月……甲戌,李懷光伏誅。
  • 12.    白壽彝.《中國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
  • 13.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六·唐紀五十二》:(貞元二十一年)春,正月,辛未朔,諸王、親戚入賀德宗,太子獨以疾不能來,德宗涕泣悲嘆,由是得疾,日益甚。凡二十餘日,中外不通,莫知兩宮安否。
  • 14.    《舊唐書·卷十三·本紀第十三》:二十一年春正月……癸巳,會郡臣於宣政殿,宣遺詔:皇太子宜於柩前即位。是日,上崩於會寧殿,享壽六十四。
  • 15.    《舊唐書·卷十三·本紀第十三》:永貞元年九月丁卯,羣臣上諡曰神武孝文,廟號德宗。十月己酉,葬於崇陵,昭德皇后王氏祔焉。
  • 16.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二十五·唐紀四十一》:郭子儀以司徒、中書令領河中尹、靈州大都督、單于、鎮北大都護、關內、河東副元帥、朔方節度、關內支度、鹽池、六城水運大使、押蕃部並營田及河陽道觀察等使,權任既重,功名復大,性寬大,政令頗不肅,代宗欲分其權而難之,久不決。甲申,詔尊子儀為尚父,加太尉兼中書令,增實封滿二千户,月給千五百人糧、二百馬食,子弟、諸婿遷官者十餘人,所領副元帥諸使悉罷之;以其裨將河東、朔方都虞候李懷光為河中尹、邠、寧、慶、晉、絳、慈、隰節度使,以朔方留後兼靈州長史常謙光為靈州大都督、西受降城、定遠、天德、鹽、夏、豐等軍州節度使,振武軍使渾瑊為單于大都護、東、中二受降城、振武、鎮北、綏、銀、麟、勝等軍州節度使,分領其任。
  • 17.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二十六·唐紀四十二》:西川節度使、同平章事崔寧,在蜀十餘年,恃地險兵強,恣為淫侈,朝廷患之而不能易。至是,入朝,加司空,兼山陵使。
  • 18.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二十六·唐紀四十二》:代宗之世,每元日、冬至、端午、生日,州府於常賦之外競為貢獻,貢獻多者則悦之。武將、奸吏,緣此侵漁下民。癸丑,上生日,四方貢獻皆不受。李正己、田悦各獻縑三萬匹,上悉歸之度支以代租賦。
  • 19.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二十五·唐紀四十一》:上素知其弊。遣中使邵光超賜李希烈旌節;希烈贈之僕、馬及縑七百匹,黃茗二百斤。上聞之,怒,杖光超六十而流之。於是中使之未歸者,皆潛棄所得於山谷,雖與之,莫敢受。
  • 20.    劍橋中國隋唐史:內廷的發展(786—805年)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10-22]
  • 21.    《舊唐書·卷一百一十七·列傳第六十七》:山南地貧,糧食難給,宰臣議請幸成都府。震奏曰:“山南地接京畿,李晟方圖收復,藉六軍聲援。如幸西川,則晟未見收復之期也。幸陛下徐思其宜。”議未決,李晟表至,請車駕駐蹕梁、洋,以圖收復,羣議乃止。
  • 22.    《資治通鑑·卷二百三十五·唐紀五十一》:六月,乙丑,以監句當左神策竇文場、監句當右神策霍仙鳴皆為護軍中尉,監左神威軍使張尚進、監右神威軍使焦希望皆為中護軍。
  • 23.    《資治通鑑·卷二百三十五·唐紀五十一》:癸巳,以李説為河東留後,知府事。説深德王定遠,請鑄監軍印,從之。監軍有印自定遠始。
  • 24.    唐德宗李適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17-01-17]
  • 25.    趙劍敏.《細説隋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0
  • 26.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二·唐紀四十八》:希烈兵勢日蹙,會有疾。夏,四月,丙寅,大將陳仙奇使醫陳山甫毒殺之。因以兵悉誅其兄弟妻子,舉眾來降。甲申,以仙奇為淮西節度使。…… 秋,七月,淮西兵馬使吳少誠殺陳仙奇,自為留後。少誠素狡險,為李希烈所寵任,故為之報仇。己酉,以虔王諒為申、光、隨、蔡節度大使,以少誠為留後。
  • 27.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二十六·唐紀四十二》:初,馬璘忌涇原都知兵馬使李晟功名,遣入宿衞,為右神策都將。上髮禁兵四千人,使晟將之,發邠、隴、范陽兵五千,使金吾大將軍安邑曲環將之,以救蜀。東川出軍,自江油趣白壩,與山南兵合擊吐蕃、南詔,破之。范陽兵追及於七盤,又破之,遂克維、茂二州。李晟追擊於大度河外,又破之。吐蕃南詔飢寒隕於崖谷死者八、九萬人。
  • 28.    《舊唐書·卷一百一十七·列傳第六十七》:乃髮禁兵四千、范陽兵五千,赴援東川。出軍自江油趣白壩,與山南兵合擊,蠻兵敗走。范陽軍又擊破於七盤,遂拔新城,戎、蠻大敗。凡斬馘六千,生擒六百,傷者殆半,飢寒隕於崖谷者八、九萬。
  • 29.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二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上》:異牟尋立,悉眾二十萬入寇,與吐蕃併力。一趨茂州,逾文川,擾灌口;一趨扶、文,掠方維、白壩;一侵黎、雅,叩邛郲關。令其下曰 :“為我取蜀為東府,工伎悉送邏娑城,歲賦一縑 。”於是進陷城聚,人率走山。德宗髮禁衞及幽州軍以援東川,與山南兵合,大敗異牟尋眾,斬首六千級,禽生捕傷甚眾,顛踣厓峭且十萬。異牟尋懼,更徙苴咩城,築袤十五里,吐蕃封為日東王。
  • 30.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二·唐紀四十八》:貞元二年……冬,十月,癸亥,李晟遣蕃落使野詩良輔與王佖將步騎五千襲吐蕃摧砂堡。壬申,遇吐蕃眾二萬,與戰,破之,乘勝逐北,至堡下,攻拔之,斬其將扈屈律悉蒙,焚其蓄積而還。
  • 31.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二·唐紀四十八》:貞元二年……又使馬燧以河東軍擊吐蕃。燧至右州,河曲六胡州皆降,遷於雲、朔之間。
  • 32.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三·唐紀四十九》:然吐蕃業已入寇,遂分兵四萬攻兩林驃旁,三萬攻東蠻,七千寇清溪關,五千寇銅山。皋遣黎州刺史韋晉等與東蠻連兵御之,破吐蕃於清溪關外。
  • 33.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三·唐紀四十九》:吐蕃恥前日之敗,復以眾二萬寇清溪關,一萬攻東蠻。韋皋命韋晉鎮要衝城,督諸軍以御之。巂州經略使劉朝彩等出關連戰,自乙卯至癸亥,大破之。
  • 34.    《舊唐書·卷一百五十一·列傳第一百一》:五年夏,吐蕃三萬寇寧州,崇文率甲士三千救之,戰於佛堂原,大破之,死者過半。
  • 35.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三·唐紀四十九》:貞元五年……冬,十月,韋皋遣其將王有道將兵與東蠻、兩林蠻及吐蕃青海、臘城二節度戰於巂州台登谷,大破之,斬首二千級,投崖及溺死者不可勝數,殺其大兵馬使乞藏遮遮。乞藏遮遮,虜之驍將也,既死,皋所攻城柵無不下。數年,盡復巂州之境。
  • 36.    《新唐書·卷二百三十一·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下》:山南西道節度使嚴震破虜於芳州,取黑水壁,焚積聚。
  • 37.    《新唐書·卷一百五十八·列傳第八十三》:九年,天子城鹽州,策虜且來撓襲,詔皋出師牽維之。乃命大將董勔、張芬分出西山、靈關,破峨和、通鶴、定廉城,逾的博嶺,遂圍維州,搏棲雞,攻下羊溪等三城,取劍山屯焚之。南道元帥論莽熱來援,與戰,破其軍,進收白岸,乃城鹽州。
  • 38.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五·唐紀五十一》:上以方渠、合道、木波皆吐蕃要路,欲城之……二月,(楊)朝晟分軍為三,各築一城……三月,三城成。夏,四月,庚申,楊朝晟軍還至馬嶺,吐蕃始出兵追之,相拒數月而去。朝晟遂城馬嶺而還,開地三百里,皆如其素。
  • 39.    《新唐書·卷二百三十一·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下》:十六年,靈州破虜於烏蘭橋,韋皋拔末恭、顒二城。
  • 40.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二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上》:十七年春,夜絕瀘破虜屯,斬五百級。虜保鹿危山,毗羅伏以待,又戰,虜大奔。於時,康、黑衣大食等兵及吐蕃大酋皆降,獲甲二萬首。又合鬼主破虜於瀘西。
  • 41.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列傳第九十》:自八月出軍齊入,至十月破蕃兵十六萬,拔城七、軍鎮五、户三千,擒生六千,斬首萬餘級,遂進攻維州。救軍再至,轉戰千里,蕃軍連敗。於是寇靈、朔之眾引而南下,贊普遣論莽熱以內大相兼東境五道節度兵馬都羣牧大使,率雜虜十萬而來解維州之圍。蜀師萬人據險設伏以待之,先出千人挑戰。莽熱見我師之少,悉眾追之。發伏掩擊,鼓譟雷駭,蕃兵自潰,生擒論莽熱,虜眾十萬,殲夷者半。
  • 42.    趙德馨 主編.中國經濟史辭典.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1990:294-295
  • 43.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二十六·唐紀四十二》:始用楊炎議,命黜陟使與觀察使、刺史“約百姓丁產,定等級,作兩税法。比來新舊徵科色目,一切罷之;二税外輒率一錢者,以枉法論。”唐初,賦斂之法曰租、庸、調,有田則有租,有身則有庸,有户則有調。玄宗之末,版籍浸壞,多非其實。及至德兵起,所在賦斂,迫趣取辦,無復常準。賦斂之司增數而莫相統攝,各隨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紀極。民富者丁多,率為官、為僧以免課役,而貧者丁多,無所伏匿,故上户優而下户勞。吏因緣蠶食,民旬輸月送,不勝困弊,率皆逃徙為浮户,其土著百無四五。至是,炎建議作兩税法,先計州縣每歲所應費用及上供之數而賦於人,量出以制入。户無主、客,以見居為簿;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為行商者,在所州縣税三十之一,使與居者均,無僥利。居人之税,秋、夏兩徵之。其租、庸、調雜徭悉省,皆總統於度支。上用其言,因赦令行之。
  • 44.    《中國通史·第六卷·第二節 楊炎》  .爾雅教育導航[引用日期2020-04-17]
  • 45.    《舊唐書·卷十二·本紀第十二》:(大曆十四年)七月……庚辰,詔鴻臚寺,蕃客入京,各服本國之服。
  • 46.    《舊唐書·卷十二·本紀第十二》:(大曆十四年)八月……乙巳,遣太常少卿韋倫使吐蕃,以蕃俘五百人還之,修好也。
  • 47.    《舊唐書·卷十二·本紀第十二》:五月甲子朔。戊辰,以太常少卿韋倫為太常卿,復使吐蕃。
  • 48.    《舊唐書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下 吐蕃下》::其冬,遣宰相論欽明思等五十五人隨倫至,且獻方物。吐蕃見倫再至,甚歡。既就館,聲樂以娛之,留九日而還,兼遣其渠帥報命。
  • 49.    《舊唐書·卷十二·本紀第十二》:(建中二年)三月……以萬年令崔漢衡為殿中少監,使吐蕃。
  • 50.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六下·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下》:二年十二月,入蕃使判官常魯與吐蕃使論悉諾羅等至自蕃中。初,魯與其使崔漢衡至列館,贊普令止之,先命取國信敕。既而使謂漢衡曰 :“來敕雲:‘所貢獻物,並領訖 ;今賜外甥少信物,至領取。’我大蕃與唐舅甥國耳,何得以臣禮見處 ?又所欲定界,雲州之西,請以賀蘭山為界。其盟約,請依景龍二年敕書雲:‘唐使到彼,外甥先與盟誓;蕃使到此 ,阿舅亦親與盟。’”乃邀漢衡遣使奏定。魯使還奏焉 ,為改敕書 ,以“貢獻”為 “進”,以“賜”為“寄”,以“領取”為“ 領之“。
  • 51.    《舊唐書·卷十二·本紀第十二》:(建中)四年春正月戊寅朔。丁亥,鳳翔節度使張鎰與吐蕃宰相尚結贊同盟於清水。
  • 52.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二·唐紀四十八》:貞元三年……又聞李晟克摧沙,馬燧、渾瑊等各舉兵臨之,大懼,屢遣使求和,上未之許。乃遣使卑辭厚禮求和於馬燧,且請修清水之盟而歸侵地,使者相繼於路。燧信其言,留屯石州,不復濟河,為之請於朝。
  • 53.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二 唐紀四十八:乙巳,尚結贊遣其屬論泣贊來言:“清水非吉地,請盟於原州之土梨樹,既盟而歸鹽、夏二州。”上皆許之。神策將馬有麟奏:“土梨樹多阻險,恐吐蕃設伏兵,不如平涼川坦夷。”時論泣贊已還,丁未,遣使追告之。
  • 54.    《舊唐書·卷十二·本紀第十二》:五月丁亥,以侍中渾瑊為吐蕃清水會盟使,兵部尚書崔漢衡副之……十月……辛未,侍中渾瑊與吐蕃宰相尚結贊同盟於平涼,為蕃兵所劫,瑊狼狽遁而獲免,崔漢衡已下將吏陷沒者六十餘人。
  • 55.    《舊唐書·卷十二·本紀第十二》:(建中三年)六月……以左散騎常侍李涵為入回紇弔祭使,京兆少尹源休為光祿卿。
  • 56.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三·唐紀四十九》:既而回紇可汗遣使上表稱兒及臣,凡泌所與約五事,一皆聽命。
  • 57.    《舊唐書·卷十二·本紀第十二》:(貞元三年)八月……癸亥,回紇可汗遣使合闕將軍請婚於我,許以鹹安公主降之。
  • 58.    《舊唐書·卷十三·本紀第十三》:(貞元四年)冬十月……戊子,回紇公主將妾媵六十餘人、馬二千匹來迎鹹安公主,命刑部尚書關播送公主歸蕃。
  • 59.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七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上》:貞元五年,可汗死,子多邏斯立,國人號“泮官特勒”,以鴻臚卿郭鋒持節冊拜愛登裏邏汩沒蜜施俱錄毘伽忠貞可汗。
  • 60.    《舊唐書·卷十三·本紀第十三》:(貞元七年)冬十月……辛亥,回紇弔祭使、鴻臚卿郭鋒覆命,回紇遣達北勒梅錄將軍來,告九姓回紇登裏邏沒密施俱錄忠貞昆伽可汗之喪。
  • 61.    《舊唐書·卷十三·本紀第十三》:(貞元十二年)十二月……癸未,回紇、南詔、劍南西山國女國王並朝賀。
  • 62.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二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上》:遣弟湊羅棟、清平官尹仇寬等二十七人入獻地圖、方物,請復號南詔。帝賜賚有加,拜仇寬左散騎常侍,封高溪郡王。”“明年夏六月,冊異牟尋為南詔王。以祠部郎中袁滋持節領使,成都少尹龐頎副之,崔佐時為判官;俱文珍為宣慰使,劉幽巖為判官。賜黃金印,文曰“貞元冊南詔印”。相者引異牟尋去位,跽受冊印,稽首再拜;又受賜服備物,退曰:“開元、天寶中,曾祖及祖皆蒙冊襲王,自此五十年。貞元皇帝洗痕錄功,復賜爵命,子子孫孫永為唐臣。因大會其下,享使者,出銀平脱馬頭盤二,謂滋曰:"此天寶時先君以鴻臚少卿宿衞,皇帝所賜也。"有笛工、歌女,皆垂白,示滋曰:"此先君歸國時,皇帝賜胡部、龜茲音聲二列,今喪亡略盡,唯二人故在。"酒行,異牟尋坐,奉觴滋前,滋受觴曰:"南詔當深思祖考成業,抱忠竭誠,永為西南藩屏,使後嗣有以不絕也。"異牟尋拜曰:"敢不承使者所命。
  • 63.    《舊唐書·卷十三·本紀第十三》:(貞元十四年)十二月……己亥,南詔異牟尋遣使賀正旦。
  • 64.    《舊唐書·卷十三·本紀第十三》:(貞元)十六年春正月……南詔獻《奉聖樂舞曲》,上閲於麟德殿前。
  • 65.    《舊唐書·卷十三·本紀第十三》:(貞元二十年)十二月,吐蕃、南詔、日本國並遣使朝貢。
  • 66.    《舊唐書·卷十二·本紀第十二》:(建中元年)二月……日本國朝貢。
  • 67.    《舊唐書·卷十二·本紀第十二》:八月……東僰烏蠻守來朝貢。
  • 68.    《舊唐書·卷十三·本紀第十三》:(貞元八年)十二月……甲戌,牂柯、室韋、靺鞨皆使朝貢。
  • 69.    《舊唐書·卷十三·本紀第十三》:秋七月己未……劍南西山羌女國王湯立志、哥鄰王董卧庭、白狗王羅陀匆、弱水王董避和、逋租王弟鄧告知、南水王侄尚悉曩等六國君王,自來朝貢。六國初附吐蕃,韋皋擊西山討吐蕃,故六蠻內附,各授官秩遣之。
  • 70.    《舊唐書·卷十三·本紀第十三》:(貞元十六年)夏四月……以權知新羅國事金俊邕襲祖開府檢校太尉、雞林州都督、新羅國王。
  • 71.    《舊唐書·卷十三·本紀第十三》:(貞元)十八年春正月戊午朔,大雨雪,罷朝賀。乙丑,驃國王遣使悉利移來朝貢,並獻其國樂十二曲與樂工三十五人。
  • 72.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四·列傳第九十四》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7-10]
  • 73.    《新唐書·卷一百五十七·陸贄第八十二》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6-05-09]
  • 74.    《舊唐書·卷一百一十七·列傳第六十七》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12-20]
  • 75.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七·唐紀五十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2-17]
  • 76.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八·唐紀五十四》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12-13]
  • 77.    《舊唐書·卷十三·本紀第十三》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1-010-5]
  • 78.    《舊唐書·卷一百二十五·列傳第七十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1-23]
  • 79.    《續資治通鑑·卷二十一·宋紀二十一》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8-05]
  • 80.    《新唐書·卷七·本紀第七》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1-010-5]
  • 81.    《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  .古籍文獻網[引用日期2016-11-19]
  • 82.    《歷代名賢確論·卷九十五》  .殆知閣[引用日期2016-07-28]
  • 83.    《續資治通鑑長編》  .古籍文獻網[引用日期2016-11-19]
  • 84.    《欒城後集·卷十一》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5-05-13]
  • 85.    《歷代名賢確論·卷八十四》  .殆知閣[引用日期2015-05-08]
  • 86.    《何博士備論》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8-10]
  • 87.    《宋史·卷三百四十五·列傳第一百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11-03]
  • 88.    《豫章文集》  .古籍文獻網[引用日期2016-11-19]
  • 89.    《宣和書譜》  .古籍文獻網[引用日期2016-11-19]
  • 90.    《容齋五筆·卷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5-09]
  • 91.    南宋·錢時·《兩漢筆記》
  • 92.    《文簡集·卷三十八》  .殆知閣[引用日期2016-09-27]
  • 93.    《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一百六十七》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16-11-03]
  • 94.    《荷牐叢談·卷三》  .殆知閣[引用日期2016-11-03]
  • 95.    《讀通鑑論·卷二十四·德宗》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5-08]
  • 96.    《明史紀事本末·卷五十四·嚴嵩用事》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6-30]
  • 97.    《御製樂善堂全集定本·卷六》  .古籍文獻網[引用日期2016-08-13]
  • 98.    《皇朝經世文編續》  .古籍文獻網[引用日期2016-11-19]
  • 99.    《嘯亭雜錄》  .古籍文獻網[引用日期2016-11-19]
  • 100.    唐史演義:貶忠州劉晏冤死 守臨洺張伾得援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7-10]
  • 101.    唐史演義:三鎮連兵張家覆祀 四王僭號朱氏主盟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7-10]
  • 102.    唐史演義:叱逆使顏真卿抗節 擊叛帥段秀實盡忠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7-10]
  • 103.    《劍橋中國隋唐史·中譯本前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11-04]
  • 104.    《舊唐書·卷十三·本紀第十三》:(貞元十二年春正月)上制《貞元廣利藥方》,五百八十六首,頒降天下。”
  • 105.    (拼音L)第八篇  .中醫中藥秘方網[引用日期2013-12-12]
  • 106.    《唐國史補·卷中》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5-11]
  • 107.    明·胡震亨·《唐音癸籤》卷五
  • 108.    《全唐詩·卷四》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5-05-11]
  • 109.    《書史會要·卷五》:性識強敏,羣臣章奏來,上皆即批答,筆無滯思,翰墨落筆可觀。
  • 110.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三·唐紀四十九》:庚辰,上畋於新店,入民趙光奇家,問:“百姓樂乎?”對曰:“不樂。”上曰:“今歲頗稔,何為不樂?”對曰:“詔令不信。前雲兩税之外悉無它徭,今非税而誅求者殆過於税。後又云和糴,而實強取之,曾不識一錢。始雲所糴粟麥納於道次,今則遣致京西行營,動數百里,車摧牛斃,破產不能支。愁苦如此,何樂之有!每有詔書優恤,徒空文耳!恐聖主深居九重,皆未知之也!”上命復其家。
  • 111.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三·唐紀四十九》:臣光曰:甚矣唐德宗之難寤也!自古所患者,人君之澤壅而不下達,小民之情鬱而不上通;故君勤恤於上而民不懷,民愁怨於下而君不知,以至於離叛危亡,凡以此也。德宗幸以遊獵得至民家,值光奇敢言而知民疾苦,此乃千載之遇也。固當按有司之廢格詔書,殘虐下民,橫增賦斂,盜匿公財,及左右諂諛日稱民間豐樂者而誅之。然後洗心易慮,一新其政,屏浮飾,廢虛文,謹號令,敦誠信,察真偽,辨忠邪,矜困窮,伸冤滯,則太平之業可致矣。釋此不為,乃復光奇之家。夫以四海之廣,兆民之眾,又安得人人自言於天子而户户復其徭賦乎!
  • 112.    《唐國史補·卷中》:德宗晚年絕嗜慾,尤工詩句,臣下莫可及。每御製奉和,退而笑曰:“排公在。”俗有投石之兩頭置標,號曰:“排公”,以中不中為勝負也。
  • 113.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二十六·唐紀四十二》:己酉,葬睿文孝武皇帝於元陵;廟號代宗。將發引,上送之,見輼輬車不當馳道,稍指丁未之間,問其故,有司對曰:“陛下本命在午,不敢衝也。”上哭曰:“安有枉靈駕而謀身利乎!”命改轅直午而行。肅宗、代宗皆喜陰陽鬼神,事無大小,必謀之卜祝,故王嶼、黎幹以左道得進。上雅不之信,山陵但取七月之期,事集而發,不復擇日。
  • 114.    《舊唐書·卷五十二·列傳第二》:及代宗破賊,收東都,見之,留於宮中,方經略北征,未暇迎歸長安。俄而史思明再陷河洛。及朝義敗,復收東都,失後所在,莫測存亡。
  • 115.    《舊唐書·卷五十二·列傳第二》:代宗遣使求訪,十餘年寂無所聞。德宗即位,下詔曰:“王者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則事天莫先於嚴父,事地莫盛於尊親。朕恭承天命,以主社稷,執珪璧以事上帝,祖宗克配,園寢永終。而內朝虛位,闕問安之禮,銜悲內惻,憂戀終歲。思欲歷舟車之路,以聽求音問,而主茲重器,莫匪深哀。是用仰稽舊儀,敬崇大號,舉茲禮命,式遵前典。宜令公卿大夫稽度前訓,上皇太后尊號。”建中元年十一月,遙尊聖母沈氏為皇太后,陳禮於含元殿庭,如正至之儀。上袞冕出自東序門,立於東方,朝臣班於位,冊曰:“嗣皇帝臣名言:恩莫重於顧復,禮莫貴於徽號,上以展愛敬之道,下以正《春秋》之義,則祖宗之所稟命,臣子之所盡心,尊尊親親,此焉而在。兩漢而下,帝王嗣位,崇奉尊稱,厥有舊章。永惟丕烈,敢墜前典,臣名謹上尊號曰皇太后。”帝再拜,歔唏不自勝,左右皆泣下。
  • 116.    《新唐書·卷七十七·列傳第二》:於是中書舍人高參上議:“漢文帝即位,遣薄昭迎太后於代。今宜用漢故事,令有司擇日分遣諸沈行州縣物色諮訪,以述宣皇帝孝思意,冀上天降休,靈命允答。須審知皇太后行在,然後遣大臣備法駕奉迎。”帝乃以睦王述為奉迎使,工部尚書喬琳副之,昇平公主侍起居,使者分行天下。
  • 117.    《新唐書·卷七十七·列傳第二》:故中官高力士女頗能言禁中事,與女官李真一嘗從後遊。李見高,疑問之,含糊不堅,而年狀差似後。又後嘗削脯哺帝,傷左指,高亦嘗剖瓜傷指。是時宮中無識後者。於是迎還上陽宮,馳以聞。帝喜,羣臣皆賀。力士子知非是,具言其情,詔貸之。帝謂左右:“吾寧受百罔,冀一得真。”於是自謂太后者數矣,及索驗左,皆辭窮,終帝世無聞焉。
  • 118.    《唐國史補·卷中》:杜太保在淮南,進崔叔清詩百篇。德宗謂使者曰:“此惡詩,焉用進!”時呼為“準敕惡詩”。
  • 119.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二十二·唐紀三十八》:雍王適至陝州,回紇可汗屯於河北,適與僚屬從數十騎往見之。可汗責適不拜舞,藥子昂對以禮不當然。回紇將軍車鼻曰:“唐天子與可汗約為兄弟,可汗於雍王,叔父也,何得不拜舞?”子昂曰:“雍王,天子長子,今為元帥。安有中國儲君向外國可汗拜舞乎!且兩宮在殯,不應舞蹈。”力爭久之,車鼻遂引子昂、魏琚、韋少華、李進各鞭一百,以適年少未諳事,遣歸營。琚、少華一夕而死。
  • 120.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三·唐紀四十九》:害少華者乃牟羽可汗,陛下即位,舉兵入寇,未出其境,今合骨咄祿可汗殺之。然則今可汗乃有功於陛下,宜受封賞,又何怨邪!其後張光晟殺突董等九百餘人,合骨咄祿竟不敢殺朝廷使者,然則合骨咄祿固無罪矣。”……昔回紇葉護將兵助討安慶緒,肅宗但令臣宴勞之於元帥府,先帝未嘗見也。葉護固邀臣至其營,肅宗猶不許。及大軍將發,先帝始與相見。所以然者,彼戒狄豺狼也,舉兵入中國之腹,不得不過為之防也。陛下在陝,富於春秋,少華輩不能深慮,以萬乘元子徑造其營,又不先與之議相見之儀,使彼得肆其桀驁,豈非少華輩負陛下邪?死不足償責矣……陛下天資神武,不為之屈。當是之時,臣不敢言其它,若可汗留陛下於營中,歡飲十日,天下豈得不寒心哉!而天威所臨,豺狼馴擾,可汗母捧陛下於貂裘,叱退左右,親送陛下乘馬而歸。陛下以香積之事觀之,則屈己為是乎?不屈為是乎?陛下屈於牟羽乎?牟羽屈於陛下乎?”上謂李晟、馬燧曰:“故舊不宜相逢。朕素怨回紇,今聞泌言香積之事,朕自覺少理。卿二人以為何如?”對曰:“果如泌所言,則回紇似可恕。”……上曰:“朕與之為怨已久,又聞吐蕃劫盟,今往與之和,得無復拒我,為夷狄之笑乎?”對曰:“不然。臣曩在彭原,今可汗為胡祿都督,與今國相白婆帝皆從聽護而來,臣待之頗親厚,故聞臣為相求和,安有復相拒乎!臣今請以書與之約:稱臣,為陛下子,每使來不過二百人,印馬不過千匹,無得攜中國人及商胡出塞。五者皆能如約,則主上必許和親。如此,威加北荒,旁讋吐蕃,足以快陛下平昔之心矣”
  • 121.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三·唐紀四十九》:回紇合骨咄祿可汗屢求和親,且請婚。上未之許。
  • 122.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三·唐紀四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1-17]
  • 123.    《舊唐書 ·順宗憲宗紀上》:元和元年……六月癸己朔,以冊太后禮畢……丙申,冊德宗充容武氏為崇陵德妃。
  • 124.    《大唐故惠妃趙氏墓誌銘》(貞元二十年)
  • 125.    奉恩院王才人,收宮女鳳兒為養女,見《全唐詩》卷797。
  • 126.    《三國史記·新羅本紀第十》:元聖王八年(即唐德宗貞元八年)秋七月,遣使入唐,獻美女金井蘭,其女國色身香。
  • 127.    《新唐書·后妃傳下》:德宗即位……易良妻崔入謁,帝易服,召王、韋美人出拜,詔崔勿答。
  • 128.    《舊唐書·卷五十二·列傳第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11-30]
  • 129.    《舊唐書·卷一百五十·列傳第一百》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11-30]
  • 130.    《舊唐書·卷十二·本紀第十二》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7-12-29]
  • 131.    《永樂大典(殘卷)·卷二萬四百七十八》:“德宗德妃口氏,賢妃韋氏,昭儀王氏,修儀趙氏,昭儀王氏,昭容王氏,昭媛王氏,修容口氏,充容崔氏,充儀楊氏。”又據《舊唐書·順宗紀》記載:承徽王氏、趙氏可昭儀,崔氏、楊氏可充儀,王氏可昭媛,王氏可昭容,牛氏可修儀,張氏可美人。故而,《永樂大典殘卷》所言“王昭媛,王昭容,楊充儀,王昭儀”四人可能是順宗的嬪妃。
  • 132.    《新唐書·諸帝公主列傳》
  • 133.    陝西唐崇陵啓用“電子守陵人” 24小時守護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17-01-04]
  • 134.    唐代帝王迎佛骨  .中國佛教協會官方網[引用日期2021-04-12]
  • 135.    白壽彝總主編;史念海主編,,2015.06,第589頁.《中國通史 9 第6卷 中古時代 隋唐時期》上: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586—589頁
  • 136.    韓愈:《順宗實錄》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12-04]
  • 137.    舊唐書.卷五十二.列傳第二  .國學導航.2022-10-16[引用日期2022-10-16]
  • 138.    《太平廣記·卷第一百五十·定數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10-21]
  • 139.    《舊唐書·卷一百三十五》:既居相位,忌能妒賢,迎吠陰害,小不附者,必致之於死,將起勢立威,以久其權。楊炎以杞陋貌無識,同處台司,心甚不悦,為杞所譖,逐於崖州。德宗幸奉天,崔寧流涕論時事,杞聞惡之,譖於德宗,言寧與朱泚盟誓,故至遲迴,寧遂見殺。惡顏真卿之直言,令奉使李希烈,竟歿於賊。初,京兆尹嚴郢與楊炎有隙,杞乃擢郢為御史大夫以傾炎;炎既貶死,心又惡郢,圖欲去之。宰相張鎰忠正有才,上所委信,杞頗惡之。會朱滔、朱泚弟兄不睦,有泚判官蔡廷玉者離間滔,滔論奏,請殺之。廷玉既貶,殿中侍御史鄭詹遣吏監送,廷玉投水而卒。杞因奏曰:"恐朱泚疑為詔旨,請三司按鞠詹;又御史所為,稟大夫命,並令按郢。"詹與張鎰善,每伺杞晝眠,輒詣鎰,杞知之。他日,杞假寢佯熟,伺詹果來,方與鎰語,杞遽至鎰閣中,詹趨避杞,杞遽言密事,鎰曰:"殿中鄭侍御在此。"杞佯愕曰:"曏者所言,非他人所宜聞。"時三司使方按詹、郢,獄未具而奏殺詹,貶郢為驩州刺史。鎰尋罷相,出鎮鳳翔。其陰禍賊物如此。李揆舊德,慮德宗複用,乃遣使西蕃,天下無不扼腕痛憤,然無敢言者。户部侍郎、判度支杜佑,甚承恩顧,為杞媒孽,貶饒州刺史。
  • 140.    《舊唐書·卷一百三十五》:由是 河北、河南連兵不息 。度支使杜佑計諸道用軍月費一百餘萬貫,京師帑廩不支數月;且得五百萬貫,可支半歲,則用兵濟矣。杞乃以户部侍郎趙贊判度支,贊亦無計可施,乃與其黨太常博士韋都賓等謀行括率,以為泉貨所聚,在於富商,錢出萬貫者,留萬貫為業,有餘,官藉以給軍,冀得五百萬貫。上許之,約以罷兵後以公錢還。敕即下,京兆少尹韋禎督責頗峻,長安尉薛萃荷校乘車,搜人財貨,意其不實,即行搒箠,人不勝冤痛,或有自縊而死者,京師囂然如被賊盜。都計富户田宅奴婢等估,才及八十八萬貫。又以僦櫃納質積錢貨貯粟麥等,一切借四分之一,封其櫃窖,長安為之罷市,百姓相率千萬眾邀宰相於道訴之。杞初雖慰諭,後無以遏,即疾驅而歸。計僦質與借商,才二百萬貫。德宗知下民流怨,詔皆罷之,然宿師在野,日須供饋。 明年六月,趙贊又請税間架、算除陌。凡屋兩架為一間,分為三等:上等每間二千,中等一千,下等五百。所由吏秉筆執籌,入人第舍而計之。凡沒一間,杖六十,告者賞錢五十貫文。除陌法,天下公私給與貿易,率一貫舊算二十,益加算為五十,給與物或兩換者,約錢為率算之。市主人牙子各給印紙,人有買賣,隨自署記,翌日合算之。有自貿易不用市牙子者,驗其私簿,投狀自其有私簿投狀。其有隱錢百,沒入;二千,杖六十;告者賞錢十千,出於其家。法既行,主人市牙得專其柄,率多隱盜,公家所入,百不得半,怨讟之聲,囂然滿於天下。
  • 141.    《資治通鑑 ·唐紀五十二》:乙亥,吐蕃遣其臣論頰熱入貢。
  • 142.    《唐故右三軍僻仗、太中大夫、行內侍省內給事,賜紫金魚袋、上柱國、弘農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户楊公神道碑銘並序》: 貞元初,既清寇難,天下乂安,四海無波,九譯入覲。昔使絕域,西漢難其選;今通區外,皇上思其人。比才類能,非公莫可。以貞元元年四月,賜緋魚袋,充聘國使於黑衣大食,備判官、內傔,受國信、詔書。奉命遂行,不畏於遠。屆乎南海,舍陸登舟。邈爾無憚險之容,懍然有必濟之色。義激左右,忠感鬼神。公於是剪髪祭波,指日誓眾,遂得陽侯斂浪,屏翳調風,掛帆凌汗漫之空,舉棹乘顥淼之氣,黑夜則神燈表路,白晝乃仙獸前駈。星霜再周,經過萬國,播皇風於異俗,被聲教於無垠。往返如期,成命不墜,斯又我公扙忠信之明效也。 四年六月,轉中大夫。七月,封弘農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户。
  • 143.    《冊府元龜·卷九百七十二·外臣部·朝貢第五》:(貞元)七年正月回鶻大首領史勃羨渤海黑衣大食五月回鶻九月契丹並遣使來朝。
  • 144.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八·列傳第一百四十八》:貞元中,與吐蕃為勍敵。蕃軍太半西御大食,故鮮為邊患,其力不足也。十四年,詔以黑衣大食使含嵯、焉雞、沙北三人併為中郎將,各放還蕃。
  • 145.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一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貞元時,與吐蕃相攻,吐蕃歲西師,故鮮盜邊。十四年,遣使者含嵯、烏(焉)雞、沙北三人朝,皆拜中郎將,賚遣之。
  • 146.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二十六·唐紀四十三》:上初即位,崔祐甫為相,務崇寬大,故當時政聲藹然,以為有貞觀之風。
  • 147.    《舊唐書·德宗本紀》:時關東大飢,賦調不入,由是國用益窘。關中蝗食草木都盡,旱甚,灞水將竭,井多無水。有司計度支錢穀,才可支七旬。甲子,詔:"夫人事失於下,則天變形於上,咎徵之作,必有由然。自頃已來,災沴仍集,雨澤不降,綿歷三時,蟲蝗繼臻,彌亙千里。菽粟翔貴,稼穡枯瘁,嗷嗷蒸人,聚泣田畝,與言及此,實切痛傷。遍祈百神,曾不獲應,方悟禱祠非救災之術,言詞非謝譴之誠。憂心如焚,深自刻責。得非刑法舛繆。忠良鬱湮,暴賦未蠲,勞師靡息。事或無益,而重為煩費;任或非當,而橫肆侵蟊。有一於茲,足傷和氣。本其所以,罪實在予,萬姓何辜,重罹飢殍。所宜出次貶食,節用緩刑,側身增修,以謹天戒。朕自今視朝不御正殿,有司供膳並宜減省,不急之務,一切停罷。除諸軍將士外,應食糧人諸色用度,本司本使長官商量減罷,以救凶荒。俟歲豐登,即令復舊。 貞元八年,詔自今死刑勿決,先杖。詔賜遭水縣乏絕户米三十萬石。,牂柯、室韋、靺鞨皆使朝貢。 八月乙丑,以天下水災,分命朝臣宣撫賑貸。河南、河北、山南、江淮凡四十餘州大水,漂溺死者二萬餘人。 貞元十四年詔諸道州府應貞元八年至十一年兩税及榷酒錢,在百姓腹內者,總五百六十萬七千貫,併除放。 冬十月癸酉,以歲凶谷貴,擊太倉粟三十萬石,開場糶以惠民。庚子,夏州韓全義奏破吐蕃鹽州。 十一月己未,韋皋進《開西南蠻事狀》十卷,敍開復南詔之由。十二月戊子,太子少師致仕郢國公韋倫卒。癸酉,出東都含嘉倉粟七萬石,開場糶以惠河南饑民。己亥,南詔異牟尋遣使賀正旦。 貞元十五年罷三月羣臣宴賞,歲飢也。出太倉粟十八萬石,糶於京畿諸縣。 貞元十八年,蔡、申、光三州春水夏旱,賜帛五萬段,米十萬石,鹽三千石。 貞元十九年六月自正月至是未雨,分命祈禱山川。 秋七月戊午,貸京畿民麥種。
  • 148.    《資治通鑑·唐紀四十九》:瓊州自乾封中為山賊所陷,至是,嶺南節度使李復遣判官姜孟京與崖州刺史張少遷攻拔之。
  • 149.    《元和郡縣圖志》:姚州,雲南。下。本漢雲南縣之地,武德四年,安撫大使李英以此中人多姓姚,故置姚州,為瀘南之巨屏。天寶十三年沒蕃。貞元初蠻帥異牟尋歸國,冊拜謂之南詔。九年,南詔又以其地內屬。
  • 150.    《元和郡縣圖志》:巂州,越巂。下府。開元户三萬八千三十五。鄉二十六。元和户一萬六千五百八十。鄉三十。 本漢南外夷獠,秦、漢為邛都國,秦嘗攻之,通五尺道,改置吏焉。至漢武帝始誅且蘭邛君,並殺笮侯,而冉等皆震恐,乃以邛都之地為越巂郡,屬益州。按郡有越水巂水出生羌界,言越巂者,以彰威德遠也,領縣十五。魏、晉已還,蠻、獠恃險鈔竊,乍服乍叛,周武帝天和三年,開越地,於巂城置嚴州。 隋開皇六年,改為西寧州,十八年改為巂州。皇朝因之。至德二年沒吐蕃,貞元十三年節度使韋皋收復。
  • 151.    《資治通鑑·唐紀四十九》:先是,吐蕃常以秋冬入寇,及春多病疫退。至是,得唐人,質其妻子,遣其將將之,盛夏入寇。
  • 152.    《舊唐書·卷一百一十八》:炎救時之弊,頗有嘉聲。蒞事數月,屬崔祐甫疾病,多不視事,喬琳罷免,炎遂獨當國政。
  • 153.    《舊唐書·崔祐甫傳》:薨時年六十,上甚悼惜之,廢朝三日,冊贈太傅,賻布帛米粟有差,諡曰文貞。
  • 154.    郭聲波.《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5月:105-106
  • 155.    郭聲波.《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5月:97-100
  • 156.    郭聲波.《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5月:975
  • 157.    《資治通鑑·唐紀四十三》:癸未,河東節度使馬燧,昭義節度使李抱真,神策先鋒都知兵馬使李晟,大破田悦於臨洺。……李希烈引軍循漢而上,與諸道兵會;崇義遣其將翟暉、杜少誠逆戰於蠻水,希烈大破之;追至疏口,又破之。二將請降,希烈使將其眾先入襄陽慰諭軍民。崇義閉城拒守,守者開門爭出,不可禁。崇義與妻赴井死,傳首京師。……田悦遣軍使符璘將三百騎送之,璘父令奇謂璘曰:"吾老矣,歷觀安、史輩叛亂者,今皆安在!田氏能久乎!汝因此棄逆從順,是汝揚父名於後世也。"齧臂而別。璘遂與其副李瑤帥眾降於馬燧。悦收族其家,令奇慢罵而死。瑤父再春以博州降,悦從兄昂以洺州降,王光進以長橋降。……王武俊既出恆州,謂衞常寧曰:"武俊今幸出虎口,不復歸矣!當北歸張尚書。"常寧曰:"大夫闇弱,信任左右,觀其勢終為朱滔所滅。今天子有詔,得大夫首者,以其官爵與之。中丞素為眾所服,與其出亡,曷若倒戈以取大夫,轉禍為福,特反掌耳。事苟不捷,歸張尚書,未晚也。"武俊深以為然。會惟嶽使要藉謝遵至趙州城下,武俊引遵同謀取惟嶽。遵還,密告王士真。閏月,甲辰,武俊、常寧自趙州引兵還襲惟嶽。遵與士真矯惟嶽命,啓城門納之。黎明,武俊帥數百騎突入府門。士真應之於內,殺十餘人。武俊令曰:"大夫叛逆,將士歸順,敢違拒者族!"眾莫敢動。遂執惟嶽,收鄭詵、畢華、王它奴等,皆殺之。武俊以惟嶽舊使之子,欲生送之長安。常寧曰:"彼見天子,將復以叛逆之罪歸咎於中丞。"乃縊殺之,傳首京師。……二月,戊午,李惟嶽所署定州刺史楊政義降。時河北略定,惟魏州未下。河南諸軍攻李納於濮州,納勢日蹙。朝廷謂天下不日可平。甲子,以張孝忠為易、定、滄三州節度使,王武俊為恆冀都團練觀察使,康日知為深趙都團練觀察使,以德、林二州隸朱滔,令還鎮。
  • 158.    《舊唐書·卷一百二十八》:建中元年,宰相楊炎欲行元載舊志,築原州城,開陵陽渠,詔中使上聞,仍問秀實可否之狀。秀實以為方春不可興土功,請俟農隙。炎以其沮己之謀,遂除司農卿,以邠寧節度李懷光兼涇原節度使,以事西拓。無何,劉文喜叛,亦不果城。
  • 159.    《舊唐書·卷一百一十八》:感元載恩,專務行載舊事以報之。初,載得罪,左僕射劉晏訊劾之,元載誅,炎亦坐貶,故深怨晏。……炎既構劉晏之罪貶官,司農卿庾淮與晏有隙,乃用準為荊南節度使,諷令誣晏以忠州叛,殺之,妻子徙嶺表,朝野為之側目。
  • 160.    《舊唐書·卷一百一十八》:祐甫之所製作,炎隳之。初減薄護作元陵功優,人心始不悦。又專意報恩復仇。
  • 161.    《舊唐書·卷一百一十八》:炎因奏對,懇言其弊,乃請作兩税法,以一其名,曰:"凡百役之費,一錢之斂,先度其數而賦於人,量出以制入。户無主客,以見居為簿;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不居處而行商者,在所郡縣税三十之一,度所與居者均,使無僥利。居人之税,秋夏兩徵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雜徭悉省,而丁額不廢,申報出入如舊式。其田畝之税,率以大曆十四年墾田之數為準而均徵之。夏税無過六月,秋税無過十一月。逾歲之後,有户增而税減輕,及人散而失均者,進退長吏,而以尚書度支總統焉。"德宗善而行之,詔諭中外。而掌賦者沮其非利,言租庸之令四百餘年,舊制不可輕改。上行之不疑,天下便之。人不土斷而地著,賦不加斂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虛實,貪吏不誡而奸無所取。自是輕重之權,始歸於朝廷。
  • 162.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02頁
  • 163.    《舊唐書·德宗本紀》:興元元年春正月癸酉朔,上在奉天行宮受朝賀。詔曰:立政興化,必在推誠;忘己濟人,不吝改過。朕嗣服丕構,君臨萬邦,失守宗祧,越在草莽。不念率德,誠莫追於既往;永言思咎,期有復於將來。明徵其義,以示天下。小子懼德不嗣,罔敢怠荒。然以長於深宮之中,暗於經國之務,積習易溺,居安忘危。不知稼穡之艱難,不恤征戍之勞苦。致澤靡下究,情不上通,事既壅隔,人懷疑阻。猶昧省己,遂用興戎,徵師四方,轉餉千里。賦車籍馬,遠近騷然;行齎居送,眾庶勞止。力役不息,田萊多荒。暴令峻於誅求,疲民空於杼軸,轉死溝壑,離去鄉里,邑里丘墟,人煙斷絕。天譴於上而朕不寤,人怨於下而朕不知。馴致亂階,變起都邑,賊臣乘釁,肆逆滔天,曾莫愧畏,敢行凌逼。萬品失序,九廟震驚,上累於祖宗,下負於蒸庶。痛心靦面,罪實在予,永言愧悼,若墜泉谷。賴天地降祐,人祗協謀,將相竭誠,爪牙宣力,羣盜斯屏,皇維載張。將弘遠圖,必布新令。朕晨興夕惕,惟省前非。乃者公卿百僚用加虛美,以“聖神文武”之號,被蒙暗寡昧之躬,固辭不獲,俯遂羣議。昨因內省,良所瞿然。自今已後,中外書奏不得言“聖神文武”之號。   今上元統歷,獻歲發祥,宜革紀年之號,式敷在宥之澤,可大赦天下,改建中五年為興元元年。李希烈、田悦、王武俊、李納,鹹以勳舊,繼守籓維,朕扶馭乖方,致其疑懼,皆由上失其道而下罹其災。一切並與洗滌,復其爵位,待之如初,仍即遣使宣諭。朱滔以泚連坐,路遠必不同謀,永念舊勳,務存弘貸,如能交辦順,亦與維新。朱泚反易天常,盜竊名器,暴犯陵寢,所不忍言,獲罪祖宗,朕不敢赦。除泚外,並從原宥。 應赴奉天並進收京城將士,並賜名“奉天定難功臣”,身有過犯,減罪三等,子孫過犯,減罪二等。先税除陌、間架等錢,竹木茶漆等税,並停。奉天升為赤縣。
  • 164.    《資治通鑑·唐紀五十一》:(795年)九月,丁巳,加韋皋雲南安撫使。
  • 165.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二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上》:皋令免按兵巂州,節級鎮守,雖南詔境亦所在屯戍。
  • 166.    《唐會要·卷七十六》:貞元二年六月十一日敕:“……其諸色舉人中,有能習《開元禮》者,舉人同一經例。選人不限選數許習,但問大義一百條、試策三道,全通者超資與官;義通七十條,策通兩道已上者,放及第,已下不在放限。其有散官能通者,亦依正官例處分。”至貞元九年五月二十日敕:“其習《開元禮》人,問大義一百條,試策三道,全通者為上等;大義通八十條已上、策兩道以上,為次等。餘一切並準三禮例處分,仍永為常式。
  • 167.    《資治通鑑·唐紀五十一》:上以吐蕃數負約,不許。
  • 168.    《容齋三筆·卷十四 》:唐德宗以誕日歲歲詔佛、老者大論麟德殿,並召給事中徐岱及趙需、許孟容、韋渠牟講説。始三家若矛盾,然卒而同歸於善,帝大悦,齎予有差。此《新書》列傳所載也。白樂天集有《三教論衡》一篇雲:“太和元年十月,皇帝降誕日,奉敕召入麟德殿內道場對御三教談論,略錄大端。第一座:秘書監白居易,安國寺引駕沙門義林,太清官道士楊弘元。”其序曰:“談論之先,多陳三教,讚揚演説,以啓談端。臣學淺才微,狠登講座。竊以義林法師明大小乘,通內外學,於大眾中能師子吼。臣稽先王典籍,假陛下威靈,發問既來,敢不響答。”然予觀義林所問,首以《毛詩》稱六義,《論語》列四科。請備陳名數罷了。居易對以孔門之徒三千,其賢者列為四科,《毛詩》之篇三百,其要者分為六義。然後言六義之數,四科之目,十哲之名。復引佛法比方,以六義可比十二部經書,四科可比六度,以十哲可以比十大弟子。僧難雲:“曾參至孝,百行之先,何故不列於四科?”居易又為辨析,乃曰:“儒書奧義,既已討論,釋典微言,亦宜發問。”然所問者不過芥子納須彌山一節罷了。後問道士《餘庭經》中養氣存神長生久視之道,道士卻問敬一人而千萬人悦。觀其問答旨意,初非幽深微妙,不可測知,唐帝歲以此為誕日上儀,殊為可省。國朝命僧升座祝聖,蓋本於此。
  • 169.    《新唐書·卷一百四十五 》:忠翼本名清潭,與左衞將軍董秀皆有寵於代宗。當盛時,爵賞在其口吻,掊冒財賄,貲產累皆鉅萬。至是,積前罪,並及誅。
  • 170.    《悟空入竺記》載:時逢聖朝四鎮、北庭宣慰使、中使段明秀來至北庭。洎貞元五年己巳之歲九月十二日,與本道奏事官、節度押牙牛昕,安西道奏事官程鍔等,隨使入朝。當為沙河不通,取回鶻路……六年二月來到上京。 另據《唐貞元十四年閏四月四日典史懷□牒》: [殘]□□乘駝人桑宜本□報稱:“聞神山堡□[殘]□三鋪人並駝三屈薩[殘]得消息,便即走報來者。準狀各牒所(由者),[殘]人畜一切盡收失,[殘]罪科所由者,故牒。 貞元十四年閏四月四日辰時,典使懷□牒。謹[殘]節度副使都督王[殘](尉遲曜)。(唐宋時代于闐史概説-榮新江,木田知生譯,《龍谷史壇》1991年第97期,第28頁-38頁) 亦可知直到唐貞元十四年(798年)唐與西域仍保持穩定聯繫,並非諸史所言的“莫知存亡”。
  • 171.    唐德宗李適  .中國社會科學詞條庫[引用日期2023-06-18]
  • 172.    《舞樂傳奇》 第1集(“演員表”中唐德宗飾演者見43:55左右)  .央視網[引用日期2023-06-18]
  • 173.    大唐榮耀2 第01集(“演員表”中唐德宗李適飾演者見30:55左右)  .騰訊視頻[引用日期2023-06-18]
  • 174.    紫釵奇緣 第01集(“演員表”中李適太子飾演者見44:53左右)  .騰訊視頻[引用日期2023-06-18]
  • 175.    醉打金枝 第1集(“演員表”中李適飾演者見44:41左右)  .優酷[引用日期2023-06-18]
  • 176.    《冊府元龜·卷十六·帝王部·尊號一》:順宗永貞元年八月禪位於憲宗十二月辛酉宰臣文武百僚等請上太上皇及皇帝尊號。表曰:臣聞帝堯之禪虞舜也。業歸於異代漢祖之尊太上也。禮循乎!虛名未有履尊極而舍萬乘之榮奉晨昏而傳七廟之重斯則堯圖非遠漢道未全倬然冠洪名而超古昔者孰。若今之盛也。伏惟皇帝陛下誕受聖姿欽膺寶曆自天生德與神合契近者太上皇恭默在疚禪授未行萬國注心思堯言以致理羣生屬望渴聖人之利見陛下忠感於天地孝達於神明成堯舜之內禪固邦家之景命功莫盛於配天孝莫大於寧親讓莫高於配聖故太上皇釋天下之負所以成其讓陛下受宗祧之寄所以保其功惟文王為無憂惟武王為善繼夏祀永固周命惟新巍巍蕩蕩固無德而稱矣。又聞皇帝之道必體於至公稱號所加不私於為已將體元以立政必紀年以垂號伏願肇茲獻歲允極鴻名發揮玄功昭示景化則太上皇之德可表於徽冊陛下之孝克施於寰海然後父殳子子君君臣臣仰東海者知聖化之深躋南山者願聖人之壽臣等不勝大願請上太上尊號曰:應乾聖壽太上皇請上陛下尊號曰:文武大聖孝德皇帝因三正之慶會鼓萬國之歡心奉寶冊以薦鴻徽率羣臣而朝上日然後退自問寢列茲充庭先陳教孝之儀方受慶君之禮斯實邦家之耿光也。古今之絕典也。雖朝賀有次已稟於綸言而徽號所尊益勤於俞詔兆人懇願罔不然憲宗詔答曰:高祖太宗接千載之統垂無疆之休太上皇承九聖之烈傅莫大之慶嗣德纘業允文允武弘帝堯之欽明宗玄元之清淨付朕天下頤神保和至道光於唐虞至仁合於天地卿等處述休德祗獻鴻名循省再三允符朕志朕獲守寶位丕承睿訓雖嚴恭寅畏不敢怠遑而澤未洽於羣生理未臻於皇極遽言徽號何以當之雖嘉乃誠難遂來請其上獻太上皇尊號宜依所奏凡百卿士當體至懷明年正月丙寅朔太上皇居興慶宮受朝賀皇帝率百僚奉上尊號曰:應乾聖壽太上皇帝。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