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Zhengzhou),簡稱“鄭”,史謂“天地之中”,古稱商都,今謂綠城,河南省轄地級市、省會、
[149]
特大城市
[221]
、《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明確支持建設中的國家中心城市。
[174]
鄭州地處河南省中北部,黃河中、下游分界處,
[128]
位於東經112°42′—114°14′,北緯34°16′—34°58′之間,全市總面積7567平方千米。
[149]
鄭州市地形總趨勢是西南高、東北低,
[132-133]
屬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128]
境內有大小河流124條,
[134]
地跨黃河、淮河兩大流域。
[132-133]
截至2021年末,鄭州市有常住人口1274.2萬人。
[136]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0月,中原野戰軍解放鄭州後,在鄭縣城區設立鄭州市,直屬河南省領導。
[184]
1954年10月30日,河南省政府由開封遷往鄭州,鄭州市成為河南省省會。
[128]
截至2022年7月,鄭州市轄6個區、5個縣級市、1個縣。
[149-150]
[184]
鄭州市是全國公、鐵、航、信兼具的交通樞紐,已形成由鐵路、公路、航空3種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絡。
[128]
[212]
截至2022年4月,鄭州市有2座航站樓、2條跑道、162條航線、6個火車站、2條鐵路幹線、6條高鐵線、22條軌道交通、11條高速公路、37條BRT線路。
[222]
[235-237]
鄭州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國家重點支持的六大遺址片區之一、世界歷史都市聯盟會員。
[220]
截至2021年末,鄭州市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3處,
[136]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7個,
[161]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8個,
[160]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6個。
[136]
- 中文名
- 鄭州
- 外文名
- Zhengzhou
- 別 名
-
商都
綠城 - 行政區劃代碼
- 410100
- 行政區類別
- 地級市
- 所屬地區
- 中國河南省
- 地理位置
-
河南省中北部
黃河中、下游分界處 - 面 積
- 7567 km²
- 下轄地區
- 6個區、5個縣級市、1個縣
- 政府駐地
- 中原區中原西路233號
- 電話區號
- 0371
- 郵政編碼
- 450000
- 氣候條件
- 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鄭州歷史沿革
編輯【主詞條:鄭州歷史】
夏朝早期,帝舜封禹建都於陽城(今登封王城崗遺址)建立夏朝,為夏伯。後夏朝遷都於陽翟(今許昌禹州)。
[2]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時,將天子之位禪讓給禹。十七年以後,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喪結束,禹避居於陽城,將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商均。傳説天下的諸侯都離開商均去朝見禹王。在諸侯的擁戴下,禹正式即王位,國號“夏”。
[3-4]
3600多年前,中國第二個奴隸制王朝商朝在此建都,為開國之都——亳都,今中心城區仍保留着7千米長的商代城牆遺址。
[5]
仲丁二弟外壬仍建都於此。
[6]
仲丁三弟河亶甲自囂(今鄭州商城)遷都於相(今安陽)。
[7]
西周滅殷後,周武王將其弟叔鮮封於管(今鄭州市管城區)建立管國,當時周朝在鄭州地區的封國,除管國外,還有鄶國、東虢國、祭國、密國等。西周滅亡後,平王東遷洛陽,是為東周。但此時周天子己名存實亡,代之是諸侯興起、互相爭霸兼併的局面,而新鄭則在“‘亂世”之際,作為一個重要都邑而興起,並開始成為鄭州地區的政治中心。春秋初年,鄭國向東遷都於新鄭(今鄭韓故城遺址),國勢強盛,在各諸侯國中地位顯赫。韓哀侯二年(前375年),韓國滅鄭國,將國都自陽翟遷至新鄭(今鄭韓故城遺址)。直到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秦國滅韓國,新鄭作為鄭、韓國都長達500多年。
秦莊襄王元年(前249年),秦軍攻入韓國,三川郡郡治洛陽,不久遷至滎陽,鄭州市區所在的管邑隸屬於滎陽下轄的京縣。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秦又置潁川郡,郡下置新鄭、苑陵(今新鄭市東北),陽城(今登封市告城鎮)等10縣。
漢王二年(前205年),劉邦進佔洛陽後,改三川郡為河南郡,於郡內新置密、成皋(今滎陽市汜水鎮)、故市(今鄭州市區北15千米)、中牟等縣,並將新鄭、苑陵二縣劃入河南郡。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到嵩山封禪,劃地置崇高縣,不久,又置綸氏縣(今登封市潁陽鎮),皆屬潁川郡。東漢改河南郡為河南尹,將崇高縣併入陽城縣。今鄭州市區所在的管邑隸屬於漢高祖所封閆澤赤為侯國的故市縣,至漢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故市侯國被廢,管邑劃歸中牟縣。東漢以後,“管邑”之名逐漸為“管城”所代,依屬中牟縣。
魏晉南北朝時期,鄭州地區戰亂不斷,鄭州地區的行政建置變化較大,加之魏晉後改郡縣二級製為州、郡、縣三級制,使這一時期的建置變化更為複雜。魏黃初元年(220年),魏將轄區分為13州,州轄郡,郡轄縣。鄭州地區所在的河南郡隸屬於司州。西晉滅亡後,羯人石勒盡陷司、兗、豫三州之地,佔據中原。之後200多年間,政權更迭頻繁,戰亂持續不靳。鄭州地區先後為趙、冉魏、前燕、前秦、後秦、北魏、東魏、北齊、北周轄地,地當要衝的滎陽城遭嚴重破壞,日趨凋蔽。北魏統一北方後,置北豫州,州治武牢(今滎陽市汜水鎮),並於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將蒙舊縣城(今惠濟區古滎鎮)遷至大索城(今滎陽市老城)。北周滅北齊後,將北豫州改為滎州,州治成皋。這一時期,管城(今鄭州市管城區)一直隸屬於中牟縣。
隋開皇三年(583年),實行州、縣二級制,並將滎州改名為鄭州,鄭州作為州一級行政區名稱,開始用指於今鄭州地區(549年,東魏孝靜帝將潁州改名鄭州,謂最早的鄭州),但州治在潁陰縣(今許昌市魏都區);開皇十六年(596年),隋改鄭州為管州,州治自成皋移至管城,管城也於是年從中牟分出單獨為縣。因此開皇十六年(596年)可作為以管城為鄭州地區政治中心時期的開始。隋大業二年(606年),管州複稱鄭州。
唐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進兵據武牢,平王世充,將鄭州一分為二,屬都畿道,將密縣、滎陽等5縣劃歸鄭州,州治武牢。貞觀元年(627年),又廢管州及須水縣,屬縣復入鄭州。貞觀七年(633年)“自武牢移鄭州理所於管城”,此後一直到明初,鄭州治所均設於管城縣。
五代時,管城作為鄭州地區的政治中心,至唐代開元年(713—741年)以後,達到了經濟鼎盛時期。
炎黃故里(4張)
明朝,對全國地方建置進行改革,實行行省、府(直隸州)、縣三級制,管城縣裁入鄭州。時鄭州雖仍領有滎陽、滎澤、河陰、汜水四縣,但卻是作為屬州(縣級)。同中牟、新鄭、密縣同隸屬於開封府。
清承明制實行行省、府(直隸州)、縣三制,鄭州在清代曾兩次升為直隸州。第一次是在雍正二年(1724年)升為直隸州,直接隸屬於河南省,雍正十二年(1734年)仍隸於開封府。第二次是在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升為直隸州。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後,河南省行政區劃分為4道、9府、1直隸廳、5直隸州、5散州和106縣。鄭州直隸州歸屬於開歸陳許道。
[184]
鄭州綠地中心(2張)
1952年6月,陳留專區併入鄭州專區。
1955年1月,鄭州專區改稱開封專區,專署遷駐開封市。
1959年12月,原屬開封專區的滎陽、鞏縣、登封、密縣、新鄭5縣劃歸鄭州市管轄。
1991年3月,國務院批准成立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10年,河南省政府命名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省級產業集聚區。
鄭州龍子湖園區(6張)
2007年10月,經河南省政府批准成立鄭州航空港區管理委員會,為鄭州市政府派出機構。2010年10月24日,經國務院批准成立鄭州新鄭綜合保税區;被河南省政府命名為省級產業集聚區。2011年4月,整合鄭州航空港區管理委員會,與鄭州新鄭綜合保税區管理委員會合署辦公。
[128]
2013年3月7日,中國政府批准設立“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
[153]
2017年4月1日,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成立。
[239]
201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明確指出,以鄭州為中心引領中原城市羣發展。
[9]
鄭州行政區劃
編輯鄭州區劃沿革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北豫州下轄滎陽郡、河南郡、陽城郡等郡。東魏天平元年(534年),在北豫州下置廣武、滎陽、成皋三郡,三郡共轄滎陽、成皋、京等11縣。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管州轄管城、成皋、滎陽、新鄭、苑陵、廣武、中牟等12縣。隋大業二年(606年),鄭州下轄管城、汜水、滎陽、滎澤、圃田、新鄭、原武、浚儀、酸棗、開封等11縣。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密縣、滎陽等5縣劃歸鄭州。
五代時期,鄭州轄管城、新鄭、滎陽等7縣,後梁時,將陽武劃歸開封府,後晉時將中牟劃歸開封府。
北宋元豐八年(1085年),鄭州下轄管城、新鄭、滎陽、滎澤、原武5縣。貞元元年(1153年),將永安縣更名為芝田縣。時鄭州屬南京路,下轄管城、滎澤、密、河陰、汜水、滎陽、原武等7縣。
民國三年(1914年)6月,開封道管轄包括鄭縣、滎陽、河陰、滎澤、汜水、密縣、新鄭等在內的38個縣。民國三十年(1941年)底,第一行政督察區的通許縣劃歸第十二區,其餘不變。
[184]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0月22日,鄭州市下設第一區、第二區、第三區,市外區域仍屬鄭縣,均屬豫西行政公署。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月,鄭州專區轄鄭縣、滎陽、新鄭、成皋、密縣、鞏縣、登封7縣。
[128]
1952年6月,鄭州專區轄縣增至16個。
[184]
1953年1月,設立鄭州市回族自治區;同年2月,撤鄭縣(其轄區分別劃入鄭州市、新鄭縣和中牟縣),建郊區。1954年6月,撤成皋縣入滎陽縣。1955年1月,開封專區轄滎陽、新鄭、密縣、鞏縣、登封5縣;同年10月,第一區更名隴海區、第二區更名二七區、第三區更名建設區。1956年11月,回族自治區更名為金水回族區。1958年8月,金水回族區與隴海區合併為管城區,23個鄉合併為東郊(祭城)、西郊(須水)、南郊(十八里河)、北郊(老鴉陳)、古滎5個公社;二七區改為七一公社。1959年,七一公社改為二七公社。1960年5月,建設區更名中原公社;同年6月,增置金水區。1961年8月,中原公社更名中原區,二七公社復為二七區;同年12月,滎陽縣、鞏縣、登封縣、密縣、新鄭縣復歸開封專區。1962年,增設上街區。1966年5月,管城區改名向陽區。1971年11月,滎陽縣劃歸鄭州市。1976年2月,鄭州市轄17個公社。1981年11月,向陽區更名為向陽回族區。1982年2月,增設金海區;同年12月,增設新密區。1983年,向陽回族區更名管城回族區;同年8月,鞏縣、登封縣、密縣、新鄭縣、中牟縣劃歸鄭州市。鄭州市共轄中原、二七、金水、管城回族、郊區、上街、金海、新密8區和滎陽、鞏縣、登封、密、新鄭、中牟6縣,117個鄉(鎮)。1987年2月,撤郊區、金海區、新密區,增置邙山區。1991年6月,鞏縣改鞏義市(縣級)。1994年4月,滎陽縣改名滎陽市(縣級),密縣改名新密市(縣級);同年5月,新鄭縣、登封縣分別改名新鄭市(縣級)、登封市(縣級)。2000年末,鄭州市轄中原、二七、金水、管城回族、邙山、上街6區,共39個街道、11個鄉、11個鎮;滎陽、鞏義、登封、新密、新鄭5市及中牟縣,共28個鄉、67個鎮、3個街道。2004年5月,邙山區更名惠濟區。
[128]
鄭州區劃詳情
類型 | 名稱 | 政府/管委會駐地 | 面積(平方千米) | 行政區劃代碼 | 郵編 |
---|---|---|---|---|---|
行政區
[151]
| 建設路街道 | 198 | 410102 | 450007 | |
淮河路街道 | 155 | 410103 | 450052 | ||
北下街街道 | 199 | 410104 | 450004 | ||
東風路街道 | 243 | 410105 | 450003 | ||
濟源路街道 | 61 | 410106 | 450041 | ||
新城街道 | 222 | 410108 | 450053 | ||
紫荊路街道 | 1043 | 410181 | 451200 | ||
索河街道 | 943 | 410182 | 450100 | ||
青屏街道 | 996 | 410183 | 452300 | ||
新華路街道 | 885 | 410184 | 451100 | ||
嵩陽街道 | 1217 | 410185 | 452470 | ||
廣惠街街道 | 1406 | 410122 | 451450 | ||
航海東路1405號 | 158.7 | 410171 | 450000 | ||
國槐街6號 | 99 | 410102 | 450001 | ||
新港大道297號 | 415 | 410173 | 451162 | ||
龍湖中環南路86號 | 370 | - | 450018 | ||
鄭州地理環境
編輯【主詞條:鄭州地理】
鄭州位置境域
鄭州市地處河南省中北部,黃河中、下游分界處。位於東經112°42′—114°14′,北緯34°16′—34°58′之間。東與開封市毗鄰,南與許昌市和平頂山市相鄰,西依中嶽嵩山與洛陽市接壤,北臨黃河與新鄉市、焦作市隔河相望。
[128]
全市總面積7567平方千米,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709.69平方千米(含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市域城市建成區面積1284.89平方千米,城鎮化率78.4%。
[149]
鄭州地質
鄭州巿位於華北坳陷與嵩箕隆起過渡地帶,地表全被第四紀沉積物覆蓋。據有關資料,市區範圍內前新生界基底發育十餘條東西向和北西向斷層,其中北西向老鴉陳斷層控制了古近系和新近系沉積,局部地段,現今地形反映明顯,可能屬於第四紀活動斷層。
鄭州市新生界沉積由西南向北東具有由淺變深,由薄變厚的規律。老鴉陳斷層以西,缺失古近系沉積。新近系底板埋深,由西南部的150米及西部的620—670米,向北東逐漸增大至2000米;第四系沉積由西南部侯寨一帶的60米,向北東至森林公園一帶增大至200米;全新統厚度為0—28.5米。
西部的黃土塬區以中上更新統黃土沉積為主,塬間平原以中上更新統黃土、黃土類土沉積為主,局部為衝洪積砂層透鏡體;京廣鐵路以東,以沖積成因為主,巖性有亞黏土、亞砂土和中細砂、中砂為主,上更新統及全新統局部有湖沼相淤泥質沉積。全新統沉積厚度一般大於10米,最大達30米。
[135]
鄭州地形地貌
鄭州市地形比較複雜,總趨勢是西南高、東北低。西南部登封市境內玉寨峯海拔高程1512米,中部低山丘陵區海拔高程一般為150—300米,東部平原地勢平坦,海拔高程一般小於100米,最低處只有72米,境內高低相差1440米。鄭州市地貌橫跨中國第二級和第三級地貌台階。西南部嵩山屬第二級地貌台階前緣,東部黃淮平原為第三級地貌台階後部,山地與平原之間的低山丘陵地帶,則構成第二級地貌台階向第三級地貌台階過渡地區,鄭州山區面積2375.4平方千米,佔總面積的31.6%;丘陵區面積2256.2平方千米,佔30.0%,平原區面積2879.7平方千米,佔38.4%。
[132-133]
山地以嵩山山脈中段和東段為主體構成,包括箕山山脈以北的部分地區,屬中山類型。箕山山脈北部和嵩山山脈南側邊緣,地勢起伏較小,屬低山類型。全市山地面積2377平方千米,佔總面積的31.9%。山地的平均海拔高度在400—1000米之間,相對高度一般在250—800米之間,局部地區相對高度大於1000米,最高點為少室山主峯玉寨山,海拔1512.4米。
丘陵分佈於京廣線以西,黃河以南,嵩山山脈以北。主要分為基岩丘陵和黃土丘陵兩種類型。基岩丘陵局部有薄層黃土覆蓋,大部分地表基岩裸露,沖溝發育,形態破碎。黃土丘陵土層較厚,但地表植被較少,常年受雨水沖刷、侵蝕,形成溝壑縱橫,部分溝深達30一50米。全市丘陵面積2255平方千米,佔總面積的30.3%。海拔高度大部分在200—300米之間,相對高度在50—100米,地表起伏相對較小。
平原可分為東部和西部兩部分。東部平原位於黃河大沖積扇基軸南翼,主要分佈在鄭州市區、中牟、新鄭。西部平原位於伊洛河下游兩岸和枯河流域,分佈在鞏義、滎陽境內。全市平原總面積2815平方千米,佔總面積的37.8%。東部平原海拔在75—100米之間,相對高度10.30米。全市最低點在中牟縣邵崗一帶,海拔高75米。西部平原海拔在200—300米之間,相對高度30—50米。平原區地勢平坦,土層深厚,水源充足,是鄭州市主要農作物區。
[170]
鄭州氣候
鄭州市屬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春季乾燥少雨多春旱,冷暖多變大風多;夏季比較炎熱,降水集中;秋季氣候涼爽,時間短促;冬季漫長乾冷,雨雪稀少。30年平均氣温14.7℃,1月平均氣温0.5℃,極端最低氣温-16.3℃(1990年1月31日);7月平均氣温27.1℃,極端最高氣温41.5℃(2002年7月15日)。最低月平均氣温-1.71℃(2000年1月),最高月平均氣温28.8℃(2009年6月和2010年7月)。生長期年平均306.7天(2月15日到12月180),無霜期年平均212.6天,最長達231天,最短為181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564.3小時,年總輻射452.6千卡/平方釐米。0℃以上持續期306.7天,年平均降水量632.4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78天。極端年最大雨量953.9毫米(2003年),極端年最少雨量380.6毫米(1997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8月,8月最多。
[128]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
平均最高氣温(℃) | 5.8 | 9.2 | 14.7 | 22.1 | 27.5 | 31.8 | 31.7 | 30.3 | 26.7 | 21.7 | 14.4 | 7.9 |
平均最低氣温(℃) | -3.7 | -1 | 3.7 | 10.1 | 15.6 | 20.4 | 23.1 | 22 | 16.7 | 10.6 | 3.6 | -1.8 |
極端最高氣温(℃) | 20.3 | 25.2 | 31 | 38.7 | 39.7 | 41.9 | 41.5 | 40.1 | 37.9 | 34.3 | 28.2 | 23.8 |
極端最低氣温(℃) | -16.3 | -17.9 | -7.5 | -1.4 | 5.7 | 11.7 | 17.2 | 11.9 | 5.6 | -1.5 | -13.1 | -10.3 |
平均降水(毫米) | 9.6 | 12.5 | 26.7 | 30.1 | 63.1 | 67.8 | 146.2 | 138.9 | 74.6 | 39.4 | 22.6 | 9.4 |
最大降水(毫米) | 54 | 65.2 | 95.9 | 98.1 | 227.4 | 188.2 | 309.7 | 270.2 | 216.6 | 156.4 | 80.4 | 37.8 |
平均氣壓(百帕) | 1014.3 | 1011.7 | 1007.3 | 1001.5 | 997.2 | 992.4 | 990.8 | 994.6 | 1001.7 | 1007.6 | 1011.5 | 1014.3 |
平均濕度(%) | 59 | 60 | 59 | 59 | 61 | 62 | 77 | 79 | 75 | 68 | 64 | 59 |
天氣 | 多雲 | 晴 | 雨 | 陰 | 雪 | 沙塵 |
---|---|---|---|---|---|---|
天數 | 1601 | 1144 | 650 | 508 | 82 | 6 |
鄭州水文
- 綜述
鄭州市境內有大小河流124條,
[134]
地跨黃河、淮河兩大流域。黃河流域包括鞏義市、上街區全部,滎陽市、惠濟區一部分,金水區一小部分及中牟縣、新密市、登封市一小部分,面積2011.8平方千米,佔全市總面積的27%;淮河流域包括新鄭市、中原區、二七區、管城回族區全部,新密市、登封市、滎陽市、中牟縣、金水區和惠濟區的大部分,面積5499.5平方千米,佔全市總面積的73%。全市有大小河流124條,流域面積較大(≥1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29條,其中黃河流域6條,淮河流域23條。過境河流有黃河、伊洛河。
[132-133]
- 黃河流域
黃河是中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大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全長5464千米,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千米。鄭州境內幹流河長150千米,花園口水文站多年平均(1974—2015)實測徑流量314億立方米,黃河在鄭州市境內的支流有伊洛河、汜水河和枯河。
[132-133]
- 淮河流域
淮河是中國七大江河之一,發源於河南省桐柏山太白頂,經河南、安徽到江蘇入洪澤湖,在江蘇省江都縣三江營入長江,北流入海。淮河干流全長1000千米,流域面積18.7萬平方千米。鄭州市境內支流主要有潁河、賈魯河、運糧河等。
[132-133]
鄭州土壤
根據河南省土壤區劃分系統劃分,鄭州市土壤屬於暖温帶落葉闊葉林乾旱森林草原棕壤褐土地帶——豫西北丘陵立黃土區。該區因水土流失嚴重,溝壑縱橫,梯田連片,土壤母質多為風積、洪積、黃土母質,還有第四紀紅土,質地粘重。丘陵旱薄地分佈廣泛,少雨易遭旱災。鄭州市土壤面積1043.37萬畝,土壤類型有褐土、潮土、風沙土、石質土、新積土、粗骨土、紅粘土、紫色土、棕壤土、水稻土等10個大類,30個亞類,53個土屬,110多個土種。
[171]
鄭州植被
鄭州市的植被,受地形和氣候的影響,表現出不同地帶的過渡性和高山到平原不同環境的複雜性,因而鄭州的植物資源十分豐富。鄭州市在植物區系劃分上屬於暖温帶落葉闊葉林植被型,跨2個植被區。京漢鐵路以東,包括中牟縣全部、新鄭縣一部分及市區一部分屬豫東平原栽培作物植被區;京漢鐵路以西屬豫西山地、丘陵、台地落葉闊葉林植被區。
[172]
鄭州自然災害
鄭州市的自然災害主要有乾旱、雨澇、大風、冰雹、乾熱風等。旱災頻率較高,分為春旱、初夏旱、伏旱、秋旱幾種,最嚴重的一次是2008年至2009年冬春之交,降雨量僅為常年同期的三分之一,中原區、二七區、新密市、新鄭市、登封市、滎陽市、鞏義市出現不同程度乾旱,全市農作物受災面積16048.5畝,受災人口113.48萬人,其中飲水困難人口18619人,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4億元。
[128]
雨澇災害分為暴雨型和連陰雨型,多發於夏季和春秋季,平均三年一遇。2011年9月,連續16天普降小到中雨,總降雨量218毫米,造成新密市、新鄭市、滎陽市、登封市、鞏義市、中牟縣受災。受災人口41807人,其中因災死亡2人,緊急轉移安置人口5525人;農作物受災面積71481畝,其中成災面積66061.5畝,絕收面積7324.5畝;倒塌房屋1017間,損壞房屋1564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7604.2萬元。2021年7月17日至23日,河南省遭遇歷史罕見特大暴雨,發生嚴重洪澇災害,特別是7月20日鄭州市遭受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災害共造成河南省150個縣(市、區)1478.6萬人受災,因災死亡失蹤398人,其中鄭州市380人、佔全省95.5%;直接經濟損失1200.6億元,其中鄭州市409億元、佔全省34.1%。
[128]
[129]
風災多發生在春、夏季,常伴有雷暴雨或冰雹,最嚴重的一次是1994年6月12日下午5時10分,最大風力10級以上,大風伴隨暴雨和冰雹,將大樹連根拔起或攔腰折斷,線杆颳倒,致使鄭州市區大面積停電9小時以上,鄭州火車北站供電線路中斷7小時,交通、通信中斷,新鄭、登封等市也遭受災害。
雹災平均三年一遇,1953年7月31日上午,西北郊連降冰雹30分鐘,大如拳頭、小如雞蛋,砸死3人。災害性乾熱風主要發生在初夏(5月上旬至6月上旬),對小麥生育後期(成熟期)危害極大,如2000年由於春夏連旱,加上乾熱風危害,致使小麥減產50%。2009年11月11日凌晨至12日8時,全市普降暴雪,深達32釐米,降雨量達27.4毫米。全市受災人口11.15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3873公頃,絕收137公頃,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6252.1萬元。
[128]
鄭州自然資源
編輯【主詞條:鄭州資源】
鄭州水資源
2020年,鄭州市平均年降水量為577.7毫米,摺合降水總量為43.3916億立方米,比上年483.6毫米增加19.5%,比多年均值624.3毫米減少7.5%,屬平水年份。2020年鄭州市水資源總量為8.5912億立方米;產水系數為0.20;產水模數為11.4萬立方米/平方千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5.2736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為5.4372億立方米,地下水與地表水重複計算量為2.1196億立方米。
2020年,鄭州市14座中型水庫年初蓄水量0.4303億立方米,年末蓄水量0.5331億立方米,年蓄水變量增加0.1028億立方米。2020年鄭州市平原區淺層地下水平均水位較年初上升了0.19米。
2020年,鄭州市區淺層地下水枯水期(5月份)水位較2019年同期水位上升0.64米,豐水期(9月份)水位較2019年同期水位上升0.12米;中深層地下水枯水期(5月份)水位較2019年同期水位上升3.03米,豐水期(9月份)水位較2019年同期水位上升1.10米。
2020年,鄭州市各類水源供水總量為20.7365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供水總量10.9315億立方米,佔總供水量的52.72%;地下水供水量為5.8351億立方米,佔總供水量的28.14%;其它水源供水量為3.9698億立方米,佔總供水量的19.14%。2020年鄭州市外調水量為9.7469億立方米,其中引黃水量3.8979億立方米,南水北調水量5.8490億立方米。
2020年,鄭州市用水總量為20.7365億立方米。在分項用水中,農業用水量為3.9104億立方米;工業用水量為4.3932億立方米;生活用水量7.3410億立方米;生態環境用水5.0918億立方米。
2020年,鄭州市耗水總量估算為10.0589億立方米,佔用水量的48.5%。鄭州市污水處理廠污水實際處理量為7.5582億立方米,中水利用量為3.7613億立方米。
2020年,鄭州市人均用水量為164立方米;萬元GDP(當年價)用水量按GDP用水口徑統計為8.3立方米,按用水全口徑統計為17.3立方米;農田灌溉畝均用水量153立方米;城鎮綜合生活人均用水172升/天,農村居民生活人均79升/天。
[131]
鄭州植物資源
鄭州動物資源
鄭州市動物區系屬於華北動物區系。西部山地丘陵區動物種類和數量較多,森林動物資源比較豐富。東部平原地區以小型動物為主,獸類種類比較貧乏。鳥類中以華北區系種類佔優勢,灰喜鵲為突出優勢種。爬行類以麗斑麻晰、山地麻晰為優勢種。
[172]
鄭州礦產資源
鄭州市是中國自然資源儲量豐富的城市。已探明的礦藏有煤、鋁礬土、耐火粘土、油石等36種,其中,煤炭保有儲量72.12億噸,鋁土礦保有儲量2.49億噸,耐火粘土、水泥用灰巖等為優勢礦產,天然油石礦質優良。
[130]
鄭州人口
編輯【主詞條:鄭州人口】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鄭州市常住人口為12600574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8626505人相比,增加3974069人,增長46.07%,年平均增長率為3.86%。鄭州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9879029人,佔78.40%;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2721545人,佔21.60%。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全市城鎮人口增加了4401534人,鄉村人口減少了428049人,城鎮人口比重增加14.91個百分點。鄭州市共有家庭户3636411户,集體户497157户。家庭户人口為10237153人,集體户人口為2363421人。平均每個家庭户的人口為2.82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減少0.33人。
[102]
截至2021年末,鄭州市有常住人口1274.2萬人,增加12.2萬人
[278]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79.1%,比上年末提高0.7個百分點。全年人口出生率為8.58‰,人口死亡率為4.81‰,自然增長率為3.77‰。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3.6萬人,增長16.2%;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9萬人;全市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96萬人,增長7.8%;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79%。
[136]
2021年,鄭州市常住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2.89%,比2020年末提高0.20個百分點。全市常住人口總量在全國城市排名第11位。全市出生人口10.90萬人,比2020年減少0.90萬人。
2021年末,鄭州市常住人口中0—14歲、15—64歲和65歲及以上人口分別為235.60萬人、922.50萬人和116.10萬人,佔常住人口的比重分別為18.49%、72.40%和9.11%。
2021年,鄭州市少兒人口撫養比為25.54%,比2020年下降0.93個百分點,老年人口撫養比為12.59%,比2020年上升0.12個百分點。
2021年末,鄭州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地域的人口為1007.90萬人,佔常住人口的79.10%,城鎮人口比重提高0.70個百分點,分別比全國的64.72%和全省的56.45%高出14.38和22.65個百分點。
2021年,鄭州市15歲及以上常住人口的人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1.83年,比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和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時分別提高0.07年、0.96年。
2021年,鄭州市15歲及以上人口中有配偶人口的比例為64.74%,比2020年下降3.74個百分點;未婚人口占30.38%,比2020年上升4.13個百分點;離婚人口占1.64%,比2020年下降0.17個百分點;喪偶人口占3.24%,比2020年微升0.04個百分點。
[256]
鄭州經濟
編輯【主詞條:鄭州經濟】
鄭州綜述
鄭州中央商務區(2張)
2021年,鄭州市地方財政總收入1929億元,比上年增長1.1%;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23.6億元,增長0.3%;其中,税收收入833.8億元,下降4.2%;市本級收入251.3億元,增長3.5%。在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個人所得税42.2億元,增長14.8%;企業所得税133.4億元,下降5.5%;增值税319.5億元,增長6%;契税101.5億元,下降19%;房產税32.4億元,增長9.4%。
2021年,鄭州市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624.4億元,比上年下降5.6%。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36.6億元,下降14.1%;城鄉社區支出419.4億元,下降11%;教育經費支出246.3億元,增長2.3%;衞生健康支出117.5億元,下降6.5%;科學技術支出84.1億元,增長21.7%;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137.5億元,下降2.7%;公共安全支出59.8億元,下降23%;農林水支出75.5億元,下降6.2%。
2021年,鄭州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1%。食品煙酒價格上漲1.4%;其中,畜肉價格下跌13.2%,蛋類上漲14.3%,鮮菜上漲7.8%。居住價格上漲0.5%;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0.2%;醫療保健價格下降0.2%;教育文化和娛樂價格上漲3.5%;交通和通信價格上漲2.3%;衣着價格上漲0.3%。
2021年,鄭州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平均工資93191元,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含勞務)平均工資96365元;城鎮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平均工資55746元。
2021年,鄭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511元,比上年增長6%;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246元,增長5.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90元,增長8.1%。全年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5962元,比上年增長12.9%;其中,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8710元,增長12.8%;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9868元,增長13.4%。
2021年,鄭州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比上年下降6.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5.3%,第二產業投資下降3.2%,其中,工業投資下降3.5%;第三產業投資下降6.7%。基礎設施投資下降3.0%。
2022年7月25日,鄭州市發佈2022年上半年鄭州市經濟運行情況,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74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2.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1.6 億元,同比增長3.4%;第二產業增加值2840.4 億元,同比增長5.0%;第三產業增加值3818億元,同比增長0.8%。
[280]
鄭州第一產業
2021年,鄭州市糧食總產量135.3萬噸,比上年下降7.6%;其中,夏糧產量70.6萬噸,下降0.8%;秋糧產量64.7萬噸,減少14%。棉花產量243.6噸,下降60%;油料產量10.6萬噸,下降13.4%;蔬菜產量194.6萬噸,下降11.5%;水果產量22.1萬噸,下降19.1%。主要畜禽產品肉產量9.51萬噸,增長8.4%。禽蛋11.88萬噸,增長0.3%;牛奶產量9.33萬噸,下降12.7%。
2021年,鄭州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19.81萬畝,比上年下降3.1%;其中,夏糧播種面積204.14萬畝,下降3.1%;秋糧播種面積215.67萬畝,下降3.1%。蔬菜種植面積54.5千公頃,下降4.1%;油料種植面積31.1千公頃,下降3.7%;棉花種植面積0.4千公頃,下降43.9%。
[136]
2021年,鄭州市新建高標準農田2萬畝、高標準“菜籃子”示範基地6300畝,新創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個。第三屆鄭州種博會成功舉辦。
鄭州第二產業
鄭州成為全球重要的智能手機生產基地。宇通客車產銷量佔全國客車市場的三分之一。
[298]
2021年,鄭州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4%;其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26.5%。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加值增長10.6%;集體企業增加值增長8.1%;股份制企業增加值增長3.9%;其他類型增加值下降13.3%。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增長18.5%;重工業增加值增長4.4%。六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增長13.3%。
2021年,鄭州市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有升有降。其中,移動通信手持機(手機)15920.73萬台,比上年增長1.6%;汽車40.67萬輛,下降12.1%;新能源汽車3.89萬輛,增長0.7%;鋁材613.24萬噸,增長17.4%;鋼材141.49萬噸,下降17.3%;速凍食品143.83萬噸,增長11.2%;耐火材料製品500.34萬噸,增長8.2%;服裝0.19億件,下降12.8%;水泥1372.85萬噸,下降11.9%;捲煙817.39億支,增長1.2%;電力電纜53.53萬千米,下降0.3%。
2021年,鄭州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9.6%;利税總額下降6.9%;利潤總額下降17.9%;產銷率達到98.3%。
2021年,鄭州市建築業總產值5423.4億元,比上年增長9.5%;完成增加值1651.6億元,下降5.3%。建築施工企業施工房屋面積35055.5萬平方米,增長1.9%;竣工房屋面積5412.7萬平方米,下降6.7%。
[136]
2021年,鄭州市六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增長13.3%、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22.1%,分別佔規模以上工業82.1%、43.4%。17家企業入選省製造業頭雁企業。創新科區域總部基地等281個項目開工建設,284個項目建成投產;工業技改投資佔工業投資的40.1%。新增“上雲”企業1.7萬家,認定“三高”企業2035家、“專精特新”企業960家。建成5G基站2.5萬個,小微企業園開工28個。
[269]
鄭州第三產業
- 房地產開發
2021年,鄭州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額比上年下降10%;其中,住宅投資下降5.8%。商品房屋施工面積20503萬平方米,增長5.4%;其中,住宅施工面積14002.3萬平方米,增長6%。商品房新開工面積3169萬平方米,下降3.7%;其中,住宅2490萬平方米,增長9%。商品房屋竣工面積2193.1萬平方米,增長50%;其中,住宅1520.3萬平方米,增長47.3%。房屋實際銷售面積2699.3萬平方米,下降21.2%;銷售金額2608.5億元,下降22.6%;待售房屋面積806.8萬平方米,增長6.4%。
[136]
- 國內貿易
2021年,鄭州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389.2億元,比上年增長6.2%。分城鄉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870.6億元,比上年增長6.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18.6億元,比上年增長4.9%。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588.9億元,比上年增長1.9%;零售業零售額3864.1億元,比上年增長6.7%;住宿業零售額25.0億元,比上年下降0.5%;餐飲業零售額911.1億元,比上年增長7.0%。
從限上單位商品銷售分類看,2021年,鄭州市糧油食品類和煙酒類等日常消費類商品分別比上年增長3.7%和42.1%,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汽車類和文化辦公用品類等改善消費類商品分別比上年增長25.6%、5.5%和3.3%。
[136]
- 對外經濟
2021年,鄭州市新批外資企業133個,比上年增加32個,比上年增長31.7%。全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48.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4%;引進省外資金1252.4億元,比上年增長3.1%。
2021年,鄭州市境外投資額5.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0.1%。
2021年,鄭州市“125計劃”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49個、投資總額2279.4億元,引進省外資金1252.4億元、增長3.1%,實際吸收外資48.6億美元、增長4.4%。實施“三個一批”項目322個、投資總額3909億元。
[269]
- 金融
鄭州丹尼斯大衞城(2張)
2021年末,鄭州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6281.5億元,比年初增加1287.2億元,增長5.1%;其中,住户存款餘額9829.9億元,增加868.2億元,增長9.7%。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31366.5億元,增加2927.1億元,增長10.3%。
2022年3月4日,地處鄭州市北部的鄭州龍湖金融島正式開島。鄭州龍湖金融島是一個彙集銀行、證券、保險、期貨等金融全業態的金融生態圈,佔地約1.1平方千米,總建築面積365萬平方米。
[127]
- 郵電
2021年,鄭州市郵電業務總量378.1億元,比上年增長32.5%。其中,郵政業務總量167.0億元,增長28.2%;電信業務總量211.0億元,增長36.1%;快遞業務量15.5億件,增長40.7%。年末移動電話用户達到1765.4萬户,增長3.8%,本年新增移動電話用户64.5萬户,增長84.3%。
[136]
- 旅遊
2021年,鄭州市國內旅遊總人次10192.8萬人次,比上年下降9.8%,其中過夜遊客人數4946.2萬人,下降11.4%;國內旅遊總收入1272.3億元,下降9.2%,其中過夜遊客總花費811.6億元,下降13.3%,一日遊遊客總花費460.7億元,下降0.9%。
[136]
鄭州交通運輸
編輯【主詞條:鄭州交通】
- 信息
鄭州市主要火車站(4張)
2021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週轉量821.2億噸千米,比上年增長16.0%。其中,鐵路163.1億噸千米,增長4.8%;公路631.1億噸千米,增長19.1%;航空26.9億噸千米,增長22.1%。完成貨運量23177萬噸,下降10.5%;其中,鐵路1357萬噸,下降10.3%;公路21722萬噸,下降10.6%;航空39.0萬噸,增長60.0%。
2021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旅客週轉量213.9億人千米,比上年增長11.1%。其中,鐵路110.7億人千米,增長13.3%;公路36.8億人千米,增長53.2%;航空66.3億人千米,下降6.4%。完成客運量9598萬人,增長20.4%;其中,鐵路5188萬人,增長12.8%;公路3942萬人,增長38.3%;航空468萬人,下降10.7%。
2021年末,民用汽車擁有量444.7萬輛,比上年增長8.5%;其中,個人擁有404.0萬輛,增長8.6%。在汽車擁有量中,轎車250.3萬輛,增長7.7%;其中,個人擁有量235.4萬輛,增長8.1%。
[136]
- 政策
2021年4月29日,河南交通運輸戰略發展研究院作為技術支持單位參與編制的《鄭州都市圈交通一體化發展規劃(2020-2035年)》(豫中原辦〔2021〕2號)正式印發。
[223]
按照《規劃》,到2025年,鄭州都市圈一體化綜合交通體系初步形成,以鄭州為中心的樞紐體系進一步完善。鄭州航空、鐵路“雙核帶動”作用增強,航空樞紐擴能提質,鐵路樞紐形成“四主多輔”格局。中心城市與次中心城市之間建成2條以上軌道交通、5條以上高快路組成的複合型交通走廊。基本實現都市圈1小時通勤、中原城市羣2小時通達。到2035年,都市圈交通運輸發展方式實現根本性轉變,形成基礎設施一體化、運輸服務同城化、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都市圈一體化綜合交通體系。
[224]
鄭州鐵路
- 鄭州鐵路局
鄭州鐵路局地處中原,位於全國路網中心。管轄線路橫跨河南、山西、山東、陝西、湖北五省,通過16個分界口,與周邊北京、西安、武漢、太原、上海、濟南鐵路局相鄰,所轄京廣、京九、焦柳、隴海、侯月、寧西鐵路及京廣、鄭西高鐵等營業線路和鄭州、洛陽、商丘、新鄉、月山、南陽等鐵路樞紐縱橫交織成網,構成東達沿海、南通兩湖、西連秦晉、北接京津的鐵路網絡,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有着較為重要的地位。
[243]
- 鄭州米字形高鐵網(Zhengzhou meter shaped high speed railway network)
“米”字形快速鐵路網,是國務院批覆《中原經濟區規劃》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明確的重大工程,具體就是在京廣和徐蘭“十”字形快速客運通道基礎上,建設鄭州至萬州、鄭州至濟南、鄭州至合肥、鄭州至太原快速鐵路。
鄭州至萬州鐵路是西南地區與中部地區聯繫的便捷通道,往南可以向西南邊陲乃至東南亞地區延伸。鄭州經濮陽至濟南鐵路,可將鄭州與濟南間的運輸距離縮短為190千米,形成中原經濟區連通山東半島的便捷運輸通道。鄭州經周口至合肥鐵路,是密切中原經濟區與長三角經濟聯繫的便捷通道,往南可以延伸至東南沿海地區。鄭州經焦作至太原鐵路,可實現太原至焦作鐵路的客貨分運,大大縮短鄭州至太原之間的客車運行時間。
[56]
類型 | 主要線路 | |||
---|---|---|---|---|
普速鐵路 | ||||
高速鐵路 | ||||
城際鐵路 |
- 樞紐車站
鄭州鐵路樞紐位於京廣、隴海兩大鐵路幹線交匯處,是連接南北、貫通東西的交通要衝,它擔負着兩大幹線的客貨列車到達、解編、中轉、出發等運輸任務,素有“鐵路心臟”之稱。
鄭州鐵路樞紐1994年末由14個車站組成。3個特等站是:編組站一鄭州北站,客運站一鄭州車站,貨運站一鄭州東站。3個三等站是鄭州南、鄭州西、海棠寺站。6個四等站是鐵爐、廣武、小李莊、南陽寨、圃田、馬寨車站。2個五等站是東雙橋、歡河車站。樞紐內還有與運營配套的兩個機務段,即以客運為主的鄭州南機務段和以貨運為主的鄭州北機務段;3個車輛段,即鄭州車輛段、鄭州北車輛段、鄭州機械保温段;2個電務段,即鄭州電務段和鄭州北電務段;以及鄭州車務段,鄭州工務段,鄭州列車段,鄭州客運段等。
[230]
車站 | 等級 | 行政區 | 類型 | 軌道交通 | 隸屬單位 |
---|---|---|---|---|---|
客運 貨運 | 鄭州地鐵10號線(在建) | 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
[295]
| |||
客運 | 鄭州地鐵1號線 鄭州地鐵8號線(在建) | ||||
編組 | -- | ||||
貨運 | 鄭州地鐵8號線(在建) | ||||
鄭州航空港站
[257]
| 客運 | 鄭州地鐵9號線(城郊線) 鄭州地鐵13號線(規劃) | |||
客運 | 鄭州地鐵10號線(在建) 鄭州地鐵21號線(規劃) | ||||
管城回族區 | 貨運 | 鄭州地鐵8號線(在建) | |||
小李莊站
[65]
| 管城回族區 | 客運 | -- | ||
惠濟區 | 客運 | -- | |||
貨運 | -- | ||||
金水區 | 客運 | -- | |||
客運 | 鄭州地鐵8號線(在建) | ||||
管城回族區 | 客運 | 鄭州地鐵3號線(在建) | |||
新鄭市 | 客運 | 鄭州地鐵9號線(城郊線) | |||
新鄭市 | 客運 | 鄭州地鐵9號線(城郊線) 鄭州地鐵17號線(鄭許線) | |||
鄭州公路
2022年,鄭州全年幹線公路建設項目共10個,計劃總投資約6.74億元,新改建公路51.93千米。加快推進6個在建項目,S312市區段、東段項目6月底完成附屬工程;S317項目4月底完成附屬工程;G107東移一期項目8月底完成收費站房建、機電工程;G107與經北四路互通式立交項目7月交工驗收;G310鞏義境(焦桐高速至回郭鎮段)改建工程,完成投資5.5億元,年底主體完工。
2022年,鄭州新開工4個項目。擬安排年度計劃投資5.02億元。其中,G107東移(鄭開交界至炎黃大道段)新建工程4月份開工,完成投資約1億元;S541鄭州市南四環至G343連接線新建工程(南四環至G310段)6月份開工,完成投資約1億元;G310鞏義境(米河鎮至焦桐高速段)改建工程,爭取年底開工,完成投資約200萬元;G207鞏義境(G310至鞏偃界段)新建項目,由鞏義市作為業主,總投資13.25億元,全長13.8千米,2022年完成投資3億元。
2022年,鄭州加快推進8個項目前期工作。S312鄭州境智慧公路、G310滎鞏界至焦桐高速段改建、焦平高速至省道236連接線新建、隴海路與新田大道交叉口南側積水點改造、S312與連接線共線段改建、科學大道快速化和S312提升改造、京港澳高速輔道(鄭濟公鐵黃河大橋—新龍路)、大河文化綠道(桃花峪至河洛文化段)項目。完成路況提升59.01千米、安全精細化提升工程105.98千米。
[229]
鄭青高速公路 | |||
國道 | G4 | G30 | G107 | G207 | G310 | G3001 |
---|---|---|---|---|---|---|
省道 | S1 | S2 | S49 | S82 | S85 | S88 |
S87 | S102 | S103 | S223 | S232 | S237 | |
S316 | S321 | S323 | / | / | / |
鄭州航空
- 機場
新鄭機場起降世界上最大客機(2張)
2021年,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全年完成貨郵吞吐量70.5萬噸,比上年增長10.2%;旅客吞吐量1895.5萬人次,較上年下降11.5%。鄭歐班列開行1508班,增長33.9%,進出口貨值60.3億美元,增長41.0%。
[136]
鄭州上街機場,位於中國河南省鄭州市上街區工業路27號,飛行區等級為4C級,屬A1類跑道型通用機場。
-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
【主詞條: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是中國首個上升為國家戰略、唯一一個由國務院批准設立的航空經濟先行區。定位於:國際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產業基地、中國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重要門户、現代航空都市、中國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重點發展具有臨空指向性和關聯性的高端產業,培育臨空高端服務功能和知識創新功能,構築中原經濟區一體化框架下具有明顯特色和競爭力的空港產業體系。
[153]
鄭州河運
- 航道
鄭州市境曾經通航的河流,古運河有鴻溝、通濟渠和賈魯河,天然河流有黃河,伊洛河和雙洎河。鴻溝、通濟渠早已廢圮,賈魯河、雙洎河、伊洛河亦因水淺先後斷航,仍可通航的黃河主要是黃河修防部門自運材料、防洪搶險以及民間渡運。
[232]
- 渡口
鄭州市境內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前,曾在黃河、伊洛河、賈魯河、雙洎河等河流設渡口60餘處,隨着現代交通的發展,公路橋樑的興建,許多渡口已失去原來的作用而消失。截至1999年,較固定的黃河、伊洛河渡口尚有14處,如鄭州市北郊的黃河花園口渡口;滎陽市境內的黃河汜水渡口,牛口峪渡口,孤柏咀渡口;中牟縣境內的黃河楊橋渡口,趙家渡口等,均為民間渡口,主要為河流兩岸居民生產、生活需要擺渡。主要渡口有黃河花園口渡口和滎陽汜水渡口。
[232]
- 運輸
鄭州的水路交通運輸,古代主要有運河漕運,民國時期主要有黃河、伊洛河和雙洎河水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主要有黃河、伊洛河、賈魯河和雙洎河水運。隨着賈魯河、雙洎河和伊洛河因水淺先後停航後,僅黃河水運尚存,亦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很不景氣。
[232]
鄭州地鐵
【主詞條:鄭州地鐵】
鄭州地鐵(2張)
2013年12月28日,鄭州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通車運營,這標誌着鄭州成為中原第1個、中部第2個、中國大陸第17個開通地鐵的城市。
[66]
2016年3月,鄭州市城鄉規劃局公示了《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修編(2015—2050)方案》。規劃顯示,到2050年,鄭州市將有軌道交通線路21條,包括中心城區8條(1號線—8號線)、外圍組團5條(9號線—13號線)、市域快線8條(14號線—21號線),總里程達945.2千米,車站503座。
[66]
2019年3月,國家發改委批覆《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19-2024年)》(發改基礎〔2019〕599號文)。建設規劃包含3號線二期、6號線一期、7號線一期、8號線一期、10號線一期、12號線一期、14號線一期共7個項目,總長159.6千米。項目建成後,鄭州市將形成總長約326.54千米的軌道交通網絡。
[207-208]
狀態 | 地鐵線路 | 里程 | 標識色 | 起點站 | 終點站 | 通車時間 |
---|---|---|---|---|---|---|
運營 | 41.2㎞ | 中國紅 | ||||
31㎞ | 黃河黃 | |||||
鄭州地鐵3號線(一期) | 24.5㎞ | 盛世桔 | ||||
29.2㎞ | 科技藍 | |||||
40.7㎞ | 梧桐綠 | |||||
鄭州地鐵6號線(一期西段) | 17㎞ | 儒雅紫 | ||||
鄭州地鐵9號線(城郊線) | 40.7㎞ | 抹茶綠 | ||||
鄭州地鐵14號線(一期) | 8.3㎞ | 夢幻紫 | ||||
在建 | 鄭州地鐵3號線
[109]
(二期) | 6.1㎞ | 盛世桔 | |||
鄭州地鐵6號線(一期東北段) | 26.4㎞ | 儒雅紫 | ||||
鄭州地鐵7號線(一期)
[75]
| 26.8㎞ | 香檳金 | ||||
鄭州地鐵8號線(一期) | 50.6㎞ | 淺黃綠 | 文創站 | |||
鄭州地鐵10號線
[109]
(一期) | 21.6㎞ | 暗紅色 | ||||
鄭州地鐵12號線(一期) | 17.03㎞ | 羣青色 | ||||
鄭許市域鐵路
[109]
| 67.13㎞ | 靛藍色 | ||||
規劃 | 鄭州地鐵9號線(二期) | (線路規劃中) | ||||
(線路規劃中) | ||||||
(線路規劃中) | ||||||
鄭州地鐵14號線(二期) | (線路規劃中) | |||||
(線路規劃中) | ||||||
(線路規劃中) | ||||||
(線路規劃中) | ||||||
(線路規劃中) | ||||||
(線路規劃中) | ||||||
(線路規劃中) | ||||||
(線路規劃中) |
鄭州公交
【主詞條:鄭州公交】
鄭州公交車系統(4張)
截至2018年末,鄭州市中心城區公共交通機動化分擔率達到60%以上,公共交通站點500米覆蓋率達到100%;全市已形成總里程93.6千米的“十字”軌道交通網絡和總長1045千米“5主61支”的快速公交網絡,以及22條全長305千米的公交專用道。
[265]
2020年5月,鄭州於鄭東新區龍湖金融島劃定了鄭州市第一個無人駕駛區域,全線共設置34個站點,總長約17.4千米,共投放12輛由鄭州宇通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5G無人公交車,3輛編組車高峯期最短髮車間隔壓縮至2分鐘,每小時可運0.6—2萬人次,公交線路為繞龍湖金融島一週。
[82]
截至2021年12月底,鄭州公交運營車輛總數6316台,空調公交車、新能源公交車佔比均達到100%;公交線路352條,線路總長度5103.75千米,日均客運量145萬人次,運營里程77萬千米,在中心城區,實現了公共交通站點500米全覆蓋。
[209]
鄭州政治
編輯機構 | 職務 | 姓名 |
---|---|---|
書記 | 安偉
[118]
| |
副書記 | ||
市委常委 | ||
市長 | 何雄
[285]
| |
副市長 | ||
秘書長 | 薛永卿
[185]
| |
主任 | 周富強
[12]
| |
副主任 | ||
秘書長 | ||
主席 | ||
副主席 | ||
秘書長 | 宋建國
[284]
|
鄭州社會事業
編輯鄭州教育事業
- 綜述
鄭州市“雙一流“大學(2張)
2021年,鄭州市237所公辦幼兒園投入使用,公辦學位佔比提高至56%,普惠幼兒園覆蓋率84%。新投用中小學校30所,增加學位4.9萬個,培育新優質初中54所,義務教育階段大班額佔比下降到6.6%。10所市屬高中新校區開工建設。
[269]
截至2021年末,鄭州市有研究生培養單位13個,招生21960人,比上年增長39.7%;在校研究生57584人,增長50.5%;畢業生12970人,增長45.8%。普通高等學校68所,招生41.03萬人,增長5.9%;在校學生127.4萬人,增長9.8%;畢業生32.3萬人,增長9.1%。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學校109所,招生13.05萬人,增長8.5%;在校學生35.34萬人,增長2.4%;畢業生10.47萬人,增長9.5%。普通高中134所,招生8.04萬人,增長6.3%;在校學生22.59萬人,增長5.7%;畢業生6.76萬人,增長4.5%。普通初中404所,招生15.95萬人,增長4.1%;在校學生46.32萬人,增長3.3%;畢業生14.21萬人,增長2.9%。普通小學981所,招生20.37萬人,增長13.4%;在校學生105.99萬人,增長5.6%;畢業生15.34萬人,增長2.4%;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幼兒園在園幼兒45.45萬人,增長3.6%。專任教師22.52萬人,增長10.3%;其中,高等學校6.63萬人,增長11.7%;普通中等職業學校1.08萬人,增長3.1%;普通高中1.89萬人,增長5.1%,普通初中3.94萬人,增長8.5%;普通小學5.48萬人,增長14.8%;幼兒園3.44萬人,增長8.5%。
[136]
- 發展史
早在東漢前期,鄭州就出現了以儒學為標誌的封建教育。至明洪武三年(1370年),鄭州知州張奮重建鄭州儒學。嘉靖年間,鄭州城內有儒學、陰陽學、醫學、社學各1處,崇禎年間,知州魯世任建“天中書院”。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知州安而恭在城東門內建“東里書院”。至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鄭州以儒學、書院、社學、私塾為其主要辦學形式。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東里書院”改建為“鄭州中學堂”,是年,圃田集、柴郭莊、京水鎮3處義學均改為官立初等小學堂,同年7月,於“東里書院”址開辦“鄭州官立高等小學堂”。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公佈“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實”為教育宗旨。是年3月,改“鄭州官立高等小學堂”為“鄭州官立中學堂”,開設修身、經學、文學、英文、歷史等課程,加之3處官立初等小學堂和同年4月在南學街五道衚衕設立的“鄭州高等小學堂”,學堂共計5所,學額210名;同年興辦“京漢鐵路實業學堂”,鄭州始有職業教育;於“鄭州官立中學堂”附設“鄭州師範傳習所”,開創鄭州師範教育。到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鄭州有初等小學堂5所、半日學堂2所、高等小學堂1所,學額共計197名,還有“鄭州中學堂”(鄭州官立中學堂)“鄭州京漢鐵路實業學校”“師範傳習所”各1所。清宣統元年(1909年),城內半日學堂增至4所,學生160名;城鄉私塾增至20處,並於“鄭州中學堂”開辦“塾師訓練班”,改良私塾教育。這一時期的鄭州教育貫穿“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內容,讀經、講經為主體。
民國初期,開始對教育進行一系列改革。民國元年(1912年),“博愛女子小學”成立,“鄭州高等小學堂”亦附設一女學班,提倡女子受教,附設一幼稚班,初創鄭州幼兒教育。民國十三年(1924年)8月,“博育女子小學”成立。同年,經舉人趙星階等努力,創辦“鄭縣縣立女子小學校”。民國十七年(1928年),首建鄭縣女子師範學校,各鄉先後設立初級小學和完全小學。民國十九年(1930年),鄭縣有學校94處,私塾教育較發達,民國二十年(1931年)增至285處。至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鄭縣有學校113處,學齡兒童入學率為37%,是抗日戰爭前入學率最高的年份。
民國三十年至民國三十四年(1941—1945年),鄭州兩度被日軍侵佔,在校學生接受奴化教育。是時,水、旱、蝗災頻仍,教育經費拮据,學校或停辦、或外遷、或減員,使本來就薄弱的鄭縣教育元氣大傷。
抗日戰爭勝利後,鄭縣教育當局清理丈量學田、修繕校舍、充實教具,復元鄭縣教育,加之外地一些學校相繼遷鄭,到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上半年,鄭州學校驟增至46所,其中私立焦作工學院1所、中等學校20所(其中9所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從外地遷入鄭州)、小學25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0月,鄭州解放後,市文教局迅即開始了對舊學校的整頓和改造,安置受騙被迫南逃繼而返鄭的教職員生4745人,動員流亡學校遷返原地。開展掃除文盲工作,取消私塾教育,推行蘇聯卡爾波娃課堂教學法和凱洛夫教育學。1952年,增建了一批中小學,在新招收的小學一年級部分學生中進行“五年一貫制”試驗。1954年以後,根據中央文教委員會“整頓、鞏固、重點發展、保證質量、穩步前進”的工作方針,按比例有計劃地發展教育事業。使工農子女所佔比例為78%,工人、農民、市民和幹部參加各級各類業餘學校學習的人數達20餘萬。1956年,建大學2所,開創鄭州的高等教育。中等專業學校增加到13所、普通中學增加到24所、小學增加到479所,入園幼兒5367人。
1961—1965年,新建職工高等院校3所;中等專業學校的專業設置基本上適應了生產建設的需要;普通高等教育初步形成了理、工、醫、農、文、史、師範配套的專業科系。
1966年5月開始的“文化大革命”,使鄭州教育事業受到了極大破壞,中小學教育質量嚴重下降。設在鄭州的高等院校,由1965年的6所減少到4所,在校生減少35.1%,技工學校、職業學校、半工(農)半讀學校、農業技術學校、街道工讀班和成人教育停辦。由於學制縮短,課本內容淺顯,師資隊伍素質低下,加之“讀書無用”“以幹代學”“知識越多越反動”等極“左”思潮的影響,造成教育質量嚴重下降。
“十年動亂”結束後,國家於1977年恢復高等院校招生教育制度和中等學校招生制度,在校生和社會青年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的熱情開始高漲。1977—1978年,重建“鄭州師範專科學校”,恢復“鄭州教師進修學院”,縣區相繼開始建立教師進修學校。1982年將“鄭州師範分校”改建為“鄭州師範學校”,“鄭州幼兒師範學校”於同年10月批准恢復。到1984年,在6縣1區建立了7所教師進修學校,在6縣建立了教育衞星地面接收站,在“鄭州市教育學院”和“鄭州師範學校”分別設立了本科、專科和中等師範函授站。
1978年,鄭州6所高等院校27個專業,經國務院批准有權授予碩士學位,開設了研究生教學班,結束了鄭州的高等院校沒有條件培養研究生的歷史。
- 基礎教育
北大附中河南分校 | |||
鄭州十六中 | 鄭州市回民中學 | ||
鄭州十九中 | 鄭州106中學 | ||
鄭州四十七中 | |||
登封一中 | |||
- 高等教育
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 | |||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鄭州校區,2110工程重點軍事院校)
[16]
| |||
河南農業大學(河南省特色骨幹大學、省部共建大學) |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河南省特色骨幹大學、省部共建大學) |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河南省特色骨幹大學) | |
河南中醫藥大學(河南省特色骨幹大學、省部共建大學)
[94]
|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省部共建大學)
[98]
| ||
鄭州商學院
[294]
| |||
中原科技學院
[21]
| 鄭州經貿學院
[22]
| - | |
全日制普通高等大專院校 | |||
- | - | - |
鄭州大學 |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 |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
河南農業大學 |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 河南中醫藥大學 |
河南工業大學 | 鄭州輕工業大學 | 中原工學院 |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 河南大學 | 鄭州煙草研究院
[100]
|
鄭州機械研究所
[99]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鄭州機電工程研究所) |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
[290]
|
鄭州科學技術
中原科技城-核心區(5張)
“中原科技城”位於鄭東新區北部,屬於龍湖組團,核心區總用地面積約16.4平方千米。項目產業聚焦人工智能、雲計算、5G、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生物醫藥等領域,以龍子湖高校園區(智慧島)為中心、以龍湖北部片區為核心示範區、以科學雲谷-鯤鵬軟件小鎮為拓展區,整個科技帶規劃研究範圍約64平方千米。
[88]
截至2021年末,鄭州市擁有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12個。擁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6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36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4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59個。
2021年,鄭州市簽約高質量科技項目50個、投資金額800多億元,與50多家知名企業達成合作意向;,集聚各類高層次人才908名,成功簽約上汽集團、超聚變等領軍項目87個獲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新增新型研發機構10家,獲批省中試基地2家,獲國家科學技術獎9項,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212家、增長41%,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6.41件、增長38.7%。新增科技型企業2172家、總量突破1萬家,科技孵化載體在孵企業1.49萬家,獲批國家級創新平台6家、培育省級研發平台241家,實施重大一流課題4個。
2021年,鄭州市發佈鄭州人才計劃系列政策,引進各類人才1.8萬人,鄭州技術交易市場線下投入運營,技術合同成交額306.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58.8%;世界傳感器大會成功舉辦,鯤鵬軟件小鎮(一期)投用,英國倫敦、德國漢堡、新加坡3個國際離岸創新孵化中心掛牌成立。
[269]
2022年3月,河南省謀劃建設的首個重大科研基礎設施超短超強激光實驗裝置項目(“中原之光”)開工儀式在鄭州市舉行,該項目採取鄭州大學與清華大學合作模式建設,項目建設和管理由鄭州大學為主負責,項目總估算達到8.77億元
[279]
。
實驗室名稱 | 依託單位 |
---|---|
盾構及掘進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 中鐵隧道集團有限公司 |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鄭州機械研究所 | |
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 | |
數學工程與先進計算國家重點實驗室 |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江南計算技術研究所 |
鄭州大學 | |
河南農業大學 | |
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建) | 河南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
中心名稱 | 依託單位 |
---|---|
中國地質科學院鄭州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建設 | |
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 | |
河南農業大學 | |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 |
中國鋁業鄭州有色金屬研究院有限公司 | |
機構名稱 | 設立時間 | 所在區域 | 備註 |
---|---|---|---|
2020年10月 | 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 | ||
2015年12月 | 第一批河南省重大新型研發機構 | ||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鄭州中心(鄭州計量先進技術研究院) | 2019年1月 | 第二批河南省重大新型研發機構 | |
2019年1月 | - | ||
2019年10月 | - | ||
2019年12月 | - | ||
西安交通大學鄭州研究院 | 2020年6月 | - | |
2016年8月 | 第一批河南省重大新型研發機構 | ||
2018年12月 | 第二批河南省重大新型研發機構 | ||
2021年7月 | 河南省省實驗室(首家) | ||
2021年9月 | 河南省省實驗室 | ||
2021年10月 | 河南省省實驗室 | ||
2022年3月 | 河南省省實驗室 | ||
2022年3月 | 河南省省實驗室 | ||
中國科學院鄭州先進技術研究院(河南先進技術研究院) | 2017年9月 | - | |
2016年11月 | - | ||
北京理工大學鄭州智能科技研究院 | 2019年12月 | - | |
復旦大學張江研究院(鄭州)創新中心 | 2019年12月 | - | |
2021年7月 | -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鄭州人工智能研究院 | 2019年6月 | - | |
2017年9月 | - | ||
“中原之光”超短超強激光實驗裝置 | 2022年3月 | 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在建) | |
鄭州文化事業
截至2021年末,鄭州市有藝術表演團體16個,公共圖書館17個,文化館14個,博物館44個,廣播電台2座,廣播人口覆蓋率99.8%;電視台2座,電視人口覆蓋率達99.9%,有線電視用户152.8萬户。
[136]
博物館名稱 | 分佈位置 | 博物館級別 |
---|---|---|
鄭州市農業路8號(農業快速路與文博西路交叉口東北角) | 一級 | |
河南省自然博物館
[240]
(原河南省地質博物館) | 鄭州市鄭東新區金水東路18號(金水路與民生路交叉口東北角河南省自然資源廳東側) | 二級 |
鄭州花園路與迎賓路交叉口,迎賓路402號 | 無級別 | |
鄭州博物館(嵩山南路館) | 鄭州市中原區嵩山南路168號嵩山路與中原路交叉口向南300米路西 | 一級 |
鄭州博物館(奧體中心館) | 鄭州市中原區中央文化區博體路與創文路交叉口西北角。 | 一級 |
鄭州市二七區錢塘路82號(二七廣場內) | 二級 | |
中州大道與連霍高速交叉口東南700米 | 二級 | |
鄭州市惠濟區古滎鎮古須北路79號。 | 無級別 | |
登封老城西街城隍廟 | 無級別 | |
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鎮天中大道觀星台景區院內 | 無級別 | |
鄭州市新鄭市軒轅路西段228號。 | 二級 | |
滎陽市京城辦繁榮街南側文博中心。 | 無級別 | |
鞏義市杜甫路82號 | 二級 | |
新密市溱水路與文峯路交叉口北50米路東(溱水路428號) | 無級別 | |
鞏義竹林博物館 | 鞏義市竹林鎮北山公園 | 無級別 |
豫西抗日根據地紀念館 | 鞏義市新中鎮新中村柏茂莊園院內 | 無級別 |
中牟農耕文化博物館 | 中牟縣學苑路與映旭街交叉口北50米路西中牟縣文化藝術中心。 | 無級別 |
鞏義劉鎮華莊園建築紀念館 | 鞏義市河洛鎮神北村 | 無級別 |
新密楊炳堃展覽館 | 新密市開陽路南段老城新密古城縣衙景區內 | 無級別 |
鄭州二砂歷史記憶館 | 中原區華山路與潁河路交叉口二砂文化創意園內 | 無級別 |
鄭州市鄭東新區心怡路278號基運投資大廈 | 無級別 | |
閉館裝修,待重新開館將更換位置 | 無級別 | |
鄭州自然博物館位於鄭州市惠濟區英才街6號 | 無級別 | |
鄭州黃河地質博物館 | 惠濟區黃河南岸1號鄭州黃河文化公園內 | 無級別 |
鄭州市高新區蓮花街100號河南工業大學校園內 | 無級別 | |
河南省鄭州市農業路63號 | 無級別 | |
河南中醫藥博物館 | 河南中醫藥博物館位於鄭州市金水東156號,河南中醫藥大學校內 | 無級別 |
鄭州印刷歷史文化博物館 | 河南省鄭州市惠濟區清華園路28號 | 無級別 |
紫荊山南路666號 | 無級別 | |
鄭州環保教育博物館 | 博物館位於鄭州市中牟縣鄭州東部垃圾焚燒發電廠南配樓 | 無級別 |
金水區中州大道634號 | 無級別 | |
金水區順河路36號 | 二級 | |
國基路與索凌路交叉口向東300米路北金水區文化館4樓 | 無級別 | |
金水區東明路177號 | 無級別 | |
鄭州市長江西路與三環路交匯處 | 二級 | |
鄭州市長江西路與三環路交匯處 | 無級別 | |
嵩山南路與隴海西路交叉口西北方向隋河宋肆院內 | 無級別 | |
鄭州市鄭東新區商務內環九如東路天下收藏文化街南區一層外002號 | 無級別 | |
河南省鄭州市管城回族區經濟開發區明湖街道經北六路與經開第八大街交叉口處文博東城東10樓4F | 無級別 | |
鄭州市鄭東新區萬安街17號 | 無級別 | |
河南省鄭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經北六路與第八大街交叉口鄭州文博城祥雲街西六樓四層。 | 三級 | |
鄭州市中原西路636號華晨大廈三樓。(鄭州市中原西路與萬山路交叉口西北角) | 無級別 | |
鄭州市絲路文化博物館 | 鄭州市管城區文治路鼎盛街6號中原黃金珠寶文化產業園E2-1 | 無級別 |
鄭州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東史馬村任家古宅 | 無級別 | |
鄭州曲梁工業園區(新密市曲梁鎮五虎廟村301號) | 無級別 | |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安路10號 | 無級別 | |
鄭州市登封市東華鎮王村登封窯復興基地(鄭登快速路與207國道交叉口) | 無級別 | |
登封市登封大道與大禹路交叉口武術購物城內 | 無級別 | |
河南省鄭州市管城回族區東大街與紫荊山路交叉口向西200米福華大廈西門北側 | 無級別 | |
鄭州醫療衞生
截至2021年末,鄭州市共有衞生機構6270個,比上年增長0.2%。其中醫院296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站)297個,衞生院96個,村衞生室2709個,婦幼保健院(所)14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17個,衞生監督所(中心)14個。衞生機構牀位10.68萬張,其中醫院9.23萬張,衞生院6410張。衞生技術人員13.67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5.16萬人,註冊護士6.57萬人。按機構分,醫院衞生技術人員10.01萬人,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站)衞生技術人員7346人,衞生院衞生技術人員6410人,婦幼保健院(所)衞生技術人員5575人,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衞生技術人員1052人。全年總診療人次8405.78萬人次,總出院人數357.46萬人。
[136]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34]
(河醫院區/鄭東院區) |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35]
| 河南省人民醫院(鄭州大學附屬人民醫院)
[36]
| |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南中西醫結合兒童醫院)
[37]
| 河南中 | 鄭州人民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人民醫院)
[39]
| 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東大街院區/鄭州航空港區院區岐伯山醫院)
[40]
|
河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
[41]
| 河南省中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42]
| -- | |
截至2020年12月,含中醫院,不含軍事醫院 |
河南省腫瘤醫院(鄭州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45]
| 河南省胸科醫院
[46]
| |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河南省婦幼保健院)
[47]
| 鄭州市婦幼保健院(河南大學附屬鄭州婦產醫院)
[48]
| 鄭州市兒童醫院(河南省兒童醫院/鄭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
[49]
) |
鄭州市心血管病醫院(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
[50]
| 鄭州市骨科醫院(河南大學附屬鄭州市骨科醫院)
[51]
|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鄭州院區)
[52]
|
截至2020年12月,不含軍事醫院 |
鄭州體育事業
鄭州體育的歷史積澱深厚。周宣王元年(前827年),鄭州東郊圃田闢為周宣王獵場,少林寺是少林武術文化的發祥地。二十世紀初,鄭州地區的學堂始設體操、柔軟兼遊戲課。民國初期,學校體育興起,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就有了正式的體育,鄭州運動員參加河南省、華北及全國運動會並取得了好的成績。抗日戰爭勝利後,學校體育由軍訓替代。鄭州市有鄧亞萍、巫蘭英、馮梅梅、張冰、範運傑、馬歌、劉淼、巴彥川、馬惠珍、黃庚、帖亞娜、牛安林、趙陽陽、孫甜甜、朱宏豔、任桂香、張巖等先後成為奧運會、世界錦標賽、世界盃賽和亞洲冠軍。
[203]
成功舉辦2019國際乒聯世界巡迴賽總決賽、2020國際乒聯總決賽、WTA P700頂級賽——鄭州網球公開賽、鄭州國際馬拉松賽、鄭開國際馬拉松賽、世界賽艇挑戰賽等國內外知名大型體育賽事活動。
[297]
1985年起,鄭州市先後舉辦了中國第一屆青少年運動會、第九屆全國中學生運動會、第一至八屆中國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和首屆、第二屆世界傳統武術節等體育賽事。
[203]
截至2021年末,鄭州市全民健身路徑千米數有200個,器材件數2400件,場地面積1920平方米;村級農民體育健身工程數110個,器材件數990件,場地面積88000平方米;鄉鎮體育健身工程數6個,器材件數156個,場地面積9000平方米。體育公園場地面積28萬平方米。
[204]
鄭州傳媒事業
- 紙質媒體
民國五年(1916年)9月15日,鄭州歷史上第一份報紙《鄭州日報》誕生。
[53]
除了《鄭州日報》外,鄭州較有影響力的報紙還有《鄭州晚報》《大河報》《東方今報》《河南商報》等,較出名的網媒有大河網、中原網、大豫商網、商都網等。
- 廣播電視
1948年9月,設立鄭州大眾廣播室。
1958年,成立鄭州人民廣播站。
1981年4月,鄭州人民廣播電台建立。
1988年4月,鄭州經濟廣播電台成立。
鄭州社會保障
2021年,鄭州市城鎮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1.2萬人,比上年下降13.9%;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0148.2萬元,下降17.2%。農村居民享受最低保障3.7萬人,下降5.2%;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8779.8萬元,下降21.7%。全市參加失業保險296.9萬人,增長18.8%。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603.9萬人,增長6.2%;其中,職工555.2萬人,增長6.4%;離退休人員48.7萬人,增長3.3%。城鎮職工參加醫療保險總人數264.5萬人,增長4.1%;其中,職工221.4萬人,增長4.5%;退休人員43.1萬人,增長1.9%。
截至2021年末,鄭州市提供住宿的社會工作機構159個,比上年增長14.4%;擁有牀位數26225張,增長9.7%。
2021年,鄭州市民生投入1219.9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5.1%。新增城鎮就業13.63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96萬人。新增養老服務設施284個、牀位7200張。
2021年,鄭州市脱貧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7%,94%的行政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超過10萬元。11.2萬國企退休人員實現社會化移交。
鄭州城市建設
2021年,鄭州市區主次幹道及支線路網完成改造440千米,老舊小區改造完工1994個,城鄉接合部 “三個清零”任務全部完成,打通“斷頭路”65條,市區新建公共停車泊位5.9萬個。完成道路中小修130.5萬平方米、治理病害窨井蓋10.7萬座、整改施工圍擋526萬平方米、拆除違法建設405萬平方米,創建精品道路1017條,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97.2%;完成架空通信線纜入地改造207.7千米,三環內主次幹道、主要支路等架空通信線纜基本清零。
2021年,鄭州市南部(二期)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建成投入試運營,新建改造供水管網120.6千米、燃氣管網105千米、供熱管網91.3千米,新發展燃氣用户11.5萬户,新增集中供熱入網面積776.6萬平方米。開工建設精品村50個,89個示範村達到“四美”鄉村標準,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全覆蓋。
[269]
鄭州法治建設
鄭州環境保護
2021年,鄭州市全社會用電量595.5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7.5%,其中,工業用電量273.4億千瓦時,增長2.9%;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16.8億千瓦時,增長7.5%。
2021年,鄭州市禁燃區面積6130.3平方千米。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37天,比上年增長3%;PM10平均濃度76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9.5%;PM2.5平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7.6%。
2021年,鄭州市開展黃河“清四亂”專項行動,啓動核心示範區內80個村莊生活污水治理和沿黃55個村莊環境綜合整治,黃河干流水質斷面穩定達標。
鄭州歷史文化
編輯鄭州市花市樹
●市花
月季,1983年3月21日,在鄭州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月季花被確定為鄭州市的市花。
[83-84]
●市樹
鄭州方言
鄭州方言屬於中原官話鄭開片,是居住在市區的大多數人中通行的地方話。鄭州市區方言內部略有差異,大致可分為新老兩派。老派分尖團,口語中兒化音、u化音較多,新派不分尖團,兒化音向北京音靠攏,u化音明顯減少。老派主要分佈在管城區,即原城關所在地,新派主要分佈在金水、中原、二七等區。
[86]
鄭州戲曲
鄭州文保
/ | / | / | |||
/ | / | / | |||
/ | / | / | |||
初祖庵及少林寺塔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鄭州非遺
鄭州飲食
鄭州市城鄉的飲食習慣仍承續傳統的一日三餐。但飲食觀念已有很大變化,既講究營養全面,又注意減少脂肪的過多攝入。由原來追求“吃飽”到追求“吃好”,講究各種食物科學合理搭配,如主食以細糧為主,適當搭配粗糧;肉、蛋、奶與蔬菜、水果適當搭配等。民間流傳有“早吃好,中吃飽,晚吃少”的飲食謠諺。
[214]
鄭州節會
- 鄭州月季花會
- 黃帝故里拜祖大典
5000多年前,中華民族文明始祖軒轅黃帝帶領中華先民開創了華夏文明,薪火相傳,世代景仰。每年農曆“三月三”新鄭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是喚起中華民族集體記憶、凝聚中華兒女自強不息、共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平台。
[216]
- 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
- 鄭州城隍廟會
鄭州城隍廟舉辦以民俗活動、民間表演以及傳統娛樂項目為主要內容的廟會。每年三月初一、十八是城隍廟會,初一的廟會相對小些,只有3天,十八的廟會規模就大了,能持續1個月,有一年閏三月,廟會就持續了兩個月。
[217-218]
鄭州歷史故事
鄭州歷史名人
鄭州民間藝術
鄭州特產美食
編輯鄭州特產
特產 | 介紹 | 圖片 |
---|---|---|
登封芥菜產於登封市境內海拔320米以上的中西部山區。適宜種植芥菜主要分佈於君召、石道、潁陽、大金店、送表等五個鄉鎮,全市種植面積16.2萬畝。芥菜個頭圓潤,辛辣味濃,質地脆嫩,水份充足,是保健和食療的佳品。常食有開胃消食、提神醒腦、利濕解毒、御風濕,補元陽,利肺豁痰和中通竅之功效。 | ||
滎陽柿子不僅種植歷史悠久,而且栽植廣、品種多、產量高、品質佳,其果肉金黃、透亮柔軟、含糖量高、鮮嫩脆甜,近代中原一帶素有“河陰石榴碭山梨,滎陽柿子甜如蜜”的民謠。滎陽柿餅也以霜白、無核、質軟、味甜、耐貯運而成為傳統名產。 | ||
新鄭蓮藕,種植歷史可追溯至2700年前,依託新鄭市優越的地理環境,自古以來都盛名在外。新鄭蓮藕,表皮潔白細膩,食用滑嫩爽口、清脆甘甜、純淨無渣、芳香甘醇、營養豐富,富含維生素C、微量元素鐵、膳食纖維及多種優質蛋白質,可以烹、炒、燉、煮,還可製成藕粉和各種花色點心,具有益壽、延年、安神、降壓、止瀉、瘦身等功能。 | ||
花園口種植紅薯有着很長的歷史,近代以來,紅薯一直在花園口地區廣泛種植,到建國初期全區種植面積已達7300畝。解放後直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紅薯一直是花園口人民的主要口糧,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綠色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斷高漲,花園口紅薯種植面積已達到2萬畝。花園口紅薯具有“無渣無絲,薯肉細膩,色彩鮮豔,乾麪無漿,香味濃郁、營養價值高”的典型特徵,是花園口的名優特色農產品。 | ||
鄭州黃河鯉魚以其金鱗赤尾、梭長健碩的優美外形和“甘、鮮、肥、嫩”的獨特風味,被列為中國“四大名魚”之首。黃河鯉魚之所以揚名天下,還得益於一道豫菜的推廣,這就是豫菜十大名菜之首——糖醋軟熘黃河鯉魚焙面。 | ||
中牟從漢代開始種植西瓜,宋代成為汴京西瓜的主要產區(中牟原隸屬開封),所產的西瓜汁多瓤甜,有“涼爭冰雪甜爭蜜,中牟西瓜人皆孚”“香浮笑語牙生水,涼入衣襟骨生風”之譽。中牟西瓜品質在不斷優化,新品種不斷推出。中牟大棚主要種植以無籽系列為主;中拱棚主要以有籽京欣系列為主;小拱棚和天地膜種植有特大黑蜜5號、甜寶、金蜜等;露地栽培主要為有籽西瓜,少部分無籽西瓜。 | ||
鄭州櫻桃溝櫻桃種植已有千年的歷史,由於氣候適宜、土壤特殊,產出的櫻桃粒大肉厚、色澤豔麗、入口甘甜、且能補中益氣、滋潤肌膚。 | ||
小相菊花着黃色、圓形分辨、粒小味清香、帶甘苦,生長在河南省鞏義市魯莊鎮小相村路西及附近的小範圍區域內。 | ||
尖山金銀花以它的“花條長、質淨優、骨茬硬”“色茶直斜相伴,垂而不倒、茶水金黃、味香濃郁”居全國同類產品之冠,素有“五指嶺金針”之美名。尖山金銀花不僅是茶壇名品,更主要的是它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 ||
茶亭溝紅薯,歷史悠久。茶亭溝村地處崗嶺,土地多為紅褐色沙土地,水利條件較差,因獨特的地質條件,種植耐旱的紅薯卻得天獨厚。以大面積種植而聞名。茶亭溝紅薯個頭大、風味佳,是保健和食療的佳品。 | ||
鄭州美食
- 燴麪
鄭州風景名勝
編輯鄭州市是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歷史人文景觀眾多,自然山水資源豐富。有“天下第一名剎”禪宗祖庭少林寺、少林功夫、首批世界地質公園中嶽嵩山、軒轅黃帝故里、黃河文化公園、天文觀星台、最古老的道教廟宇中嶽廟、中國四大書院之一的嵩陽書院、打虎亭漢墓;有峽谷飛瀑環翠峪和風光旖旎的雁鳴湖等眾多旅遊勝地。
[205]
世界文化遺產 | ||||
中原尋根遊 | ||||
皇陵故居遊 | ||||
中原歷史遊 | ||||
中原山水遊 | ||||
浮戲山 | ||||
中原人文遊 | ||||
航海體育場 | ||||
中原風情遊 | ||||
鄭州黃河國家濕地公園 | ||||
/ | / | / | ||
中原民俗遊 | ||||
鄭州對外交流
編輯城市 | 所屬國家 |
---|---|
伊爾比德市 | |
馬林塔爾市 | |
薩馬拉市 | |
什未林市 | |
舒門市 | |
若茵維萊市 | |
鄭州著名人物
編輯古代 | ||||||||
近現代 | 劉蓮青 | 趙星階 | ||||||
張治平 | 陳灼三 | |||||||
張發合 | 海蘭芬 | 馬超然 | ||||||
/ | / | / | / | / | / | |||
鄭州榮譽稱號
編輯2020年7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支持鄭州市等5個城市作為中歐班列樞紐節點城市,開展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範工程建設。
[10]
- 參考資料
-
- 1. 鄭州“豫V”號牌 .河南商報[引用日期2020-07-24]
- 2. 劉龐生 .陽城、陽翟是先夏伯都,非早夏帝都--《全夏教初探》之一.陝西西安:《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1年:第4期 73-77頁 共5頁
- 3. 《史記·夏本紀》:三年喪畢,禹辭闢舜之子商均於陽城。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後,姓姒氏。
- 4.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載:潁水經其縣城(陽城)故城南,昔舜禪禹、禹避商均、伯益避啓,並於此也。............潁水自堨東逕陽翟縣故城北,夏禹始封於此,為夏國。故武王至周曰:吾其有夏之居乎?遂營洛邑。徐廣曰:河南陽城,陽翟則夏地也。《春秋經》書,秋,鄭伯突入於櫟。《左傳》曰:桓公十五年,突殺檀柏而居之。服虔曰:檀伯,鄭守櫟大夫,櫟,鄭之大都。宋忠曰:今陽翟也。週末,韓景侯自新鄭徙都之。王隱曰:陽翟,本櫟也。故潁川郡治也。城西有《郭奉孝碑》。側水有《九山祠碑》,業柏猶茂,北枕川流也。
- 5. 鄭州亳都:中國仍屹立地面最早的都城遺址(圖) .中國新聞網.2014年03月03日[引用日期2019-10-30]
- 6. 《竹書紀年》:“外壬,名發。元年庚戌,王即位,居囂。邳人、姺人叛。十年,陟。”
- 7. 《竹書紀年》:“河亶甲,名整。元年庚申,王即位,自囂遷於相。”
- 8. 全國新設三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鄭洛新在列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4-12]
- 9.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 .國務院[引用日期2022-04-12]
- 10. 鄭歐班列成全國中歐班列集結中心 - 鄭州市人民政府 .鄭州人民政府官網[引用日期2022-04-12]
- 11. 五部門關於同意北京市朝陽區等51個城市(區)列為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的通知 .工業和信息化部 財政部[引用日期2022-04-12]
- 12. 鄭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公告 (第一號) .鄭州人大網[引用日期2019-01-22]
- 13. 龍子湖校區 .河南大學官網[引用日期2022-04-13]
- 14. 河南省教育廳關於河南省特色骨幹大學和特色骨幹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公示 .河南省教育廳[引用日期2022-08-12]
- 15. 學校簡介 .中國軍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16.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2019年研究生招生簡章 .研招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17. 大連理工大學重大裝備設計與製造鄭州研究院 .大連理工大學重大裝備設計與製造鄭州研究院[引用日期2022-08-12]
- 18. 浙江大學中原研究院 .浙江大學中原研究院[引用日期2022-08-12]
- 19. 鄭州航空港牽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共建鄭州人工智能研究院 .河南日報客户端[引用日期2022-08-12]
- 20. 西安交通大學與河南省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西安交通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21. 河南將再添4所普通本科學校!河南傳媒學院、中原科技學院更名露面 .大河客户端[引用日期2022-08-12]
- 22. 鄭州經貿學院簡介 .鄭州經貿學院[引用日期2022-08-12]
- 23. 關於加快推進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的若干意見 .中國青年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24. 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對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創建工作先進單位進行表彰的通報.鄭州市人民政府公報.2009年03期
- 25. 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獲批籌建 .央視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26. 數學工程與先進計算國家重點實驗室 .河南省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引用日期2022-04-13]
- 27.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河南省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引用日期2022-04-13]
- 28. 中心簡介-國家電動客車電控與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電動客車電控與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引用日期2022-04-13]
- 29. 研究院簡介-河南先進技術研究院 .河南先進技術研究院[引用日期2022-08-12]
- 30. 鄭州計量先進技術研究院 .鄭州計量先進技術研究院[引用日期2022-04-13]
- 31. 院所概況 .鄭州中科集成電路與信息系統產業創新研究院[引用日期2022-04-13]
- 32. 研究院概覽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鄭州研究院[引用日期2022-04-13]
- 33. 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正式運營 .大河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34.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官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35. 醫院簡介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官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36. 醫院簡介 - 醫院概況 - 河南省人民醫院 .河南省人民醫院[引用日期2022-08-12]
- 37. 醫院簡介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引用日期2022-08-12]
- 38.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河南中醫院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官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39. 醫院簡介 .鄭州人民醫院官方網站[引用日期2022-08-12]
- 40. 醫院概況 .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引用日期2022-08-12]
- 41. 河南省中醫藥研究院 .河南省中醫藥研究所附屬醫院官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42. 醫院概況 .河南省中醫院[引用日期2022-08-12]
- 43. 鄭州市中醫院簡介 .鄭州市中醫院[引用日期2022-08-12]
- 44. 醫院簡介 .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引用日期2022-08-12]
- 45. 河南省腫瘤醫院(鄭州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河南省腫瘤醫院[引用日期2022-08-12]
- 46. 新起點,新徵程!河南省胸科醫院舉行三級甲等醫院揭牌儀式 - 醫院新聞 - 河南省胸科醫院 .河南省胸科醫院官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47. 醫院介紹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引用日期2022-08-12]
- 48. 鄭州市婦幼保健院----河南大學附屬鄭州婦產醫院 .鄭州市婦幼保健院[引用日期2022-08-12]
- 49. 河南省兒童醫院(鄭州兒童醫院) .河南省兒童醫院官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50. 醫院簡介 .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引用日期2022-08-12]
- 51. 醫院簡介 .鄭州市骨科醫院官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52.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鄭州院區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引用日期2022-08-12]
- 53. 舊時鄭州的印刷行業 .鄭州日報[引用日期2022-08-12]
- 54. ETC智慧停車試點!全國27市入圍,青島在列 .半島都市報[引用日期2022-08-12]
- 55. 鄭歐班列成全國中歐班列集結中心 .鄭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8-12]
- 56. 副總理張高麗贊河南米字型高鐵 稱鄭州是全國中心樞紐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57. 世界運營里程最長高鐵——京廣高鐵全線開通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58. 鄭西高鐵正式開通 鄭州到西安僅需2小時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59. 鄭徐高鐵正式開通運營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60. 鄭阜等三條高鐵同日開通 多地“齊步”跨入高鐵時代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61. 鄭太高鐵客運專線開通運營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62. 鄭濟高鐵預計2021年建成投用 鄭州到濟南1個多小時 .河南省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2-08-12]
- 63. 重磅!鄭登洛城際鐵路將開工建設!快看看經過你家嗎?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2-04-13]
- 64. 【新鄭機場至鄭州南站城際鐵路開通運營】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2-08-12]
- 65. 鄭州鐵路樞紐總圖規劃獲批覆 小李莊站升級鄭州主客站 .新野縣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2-08-12]
- 66. 鄭州軌道交通2015~2050規劃出爐 21條線路公佈 .二七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8-12]
- 67. 河南首條地鐵——鄭州地鐵1號線即將正式載客運營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68. 鄭州地鐵2號線正式開通運營 附攻略大全 .映象網[引用日期2020-05-16]
- 69. 鄭州地鐵雙線“上新” 新老城區無縫銜接 .河南省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2-08-12]
- 70. 鄭州地鐵5號線正式“開門迎客” .河南日報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71. 鄭州新鄭國際機場 .大河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72. 鄭州地鐵14號線一期“開門迎客” .河南省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2-08-12]
- 73. 鄭州地鐵3號線二期來了!這個區直接受益 .大河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74. 鄭州地鐵6號線一期東北段正式開建! .大河報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75. 新消息!鄭州地鐵7號線一期計劃2023年12月31日竣工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76. 鄭州地鐵7號線本月開工 將途經這些路線(示意圖)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77. 鄭州地鐵8號線一期設站27座 .大河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78. 大爆發!鄭州三條地鐵今年開通運營!這六條線路也有新消息!3號線、4號線、17號線··· .澎湃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79. 鄭州地鐵12號線擬於3月開工,一期設12座車站 .大河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80. 鄭許市域鐵路全線共設26站 預計2022年全線開通運營 .大河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81. 鄭州BRT一主八支線路確定 8條公交線將撤停 .大河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82. 鄭州劃定首個無人駕駛區域!這裏的公交車全是無人駕駛 .大河報[引用日期2022-08-12]
- 83. 鄭州的市花與市樹 .鄭州日報[引用日期2022-04-02]
- 84. 月季花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2-08-12]
- 85. 三球懸鈴木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2-08-12]
- 86. 弓彎彎. 鄭州方言副詞研究[D].華中師範大學,2015.
- 87. 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名單公佈 北京有5區入選 .新京報網[引用日期2022-04-12]
- 88. 中原科技城鄭州揭牌,首批項目簽約超1100億 .河南經濟報[引用日期2022-04-13]
- 89. 友好城市 .鄭州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引用日期2022-04-02]
- 90. 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命名河南駝人醫療器械研究院有限公司等6家單位為省重大新型研發機構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8-12]
- 91. 研究院簡介 .鄭州中科新興產業技術研究院[引用日期2022-08-12]
- 92. 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命名鄭州信大先進技術研究院等10家單位為省重大新型研發機構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8-12]
- 93. 喜訊:河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煙草專賣局共建我校協議簽字儀式隆重舉行 .鄭州輕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2-08-12]
- 94. 省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河南中醫學院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8-12]
- 95. 關於河南大學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大樓項目核准的批覆 .河南省發展改革委[引用日期2022-04-13]
- 96. 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簡介 .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引用日期2022-04-13]
- 97. 機構簡介 .省部共建小麥玉米作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引用日期2022-04-13]
- 98.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介紹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官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99. 企業概況 .鄭州機械研究所有限公司[引用日期2022-08-12]
- 100. 簡介 .鄭州煙草研究院[引用日期2022-08-12]
- 101. 鄭東新區集中籤約六個重點項目 .鄭州日報[引用日期2022-08-12]
- 102. 鄭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一號) .鄭州市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4-11]
- 103. 科技部 教育部關於公佈第十一批國家大學科技園認定結果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引用日期2022-08-12]
- 104. 祝賀!山河祖國,花開“鄭”好!鄭州獲得2025年第十一屆花博會舉辦權! .鄭州日報·鄭州觀察[引用日期2022-08-12]
- 105. 發展河南,經略中原 .中央檔案資訊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106. 樓陽生在出席嵩山實驗室揭牌和啓動建設系列活動時強調 努力進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系 像嵩山一樣屹立在中華大地 王凱出席 .河南省人民政府官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107. 神農種業實驗室揭牌成立 .河南日報[引用日期2022-08-12]
- 108. 金圖解 | 河南第二家省實驗室 神農來了 .大河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109. 鄭州市地名管理辦公室關於軌道交通3號線(二期)、6號線(一期)、10號線(一期)、鄭州機場至許昌市域鐵路工程(鄭州段)車站擬命名方案的公示 .鄭州地名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110. 新一屆鄭州市委領導班子選舉產生! .河南日報網(來源:河南日報客户端)[引用日期2022-08-12]
- 111. 鄭州新一屆市委領導班子選舉產生 鄭州市委常委簡歷 .陝西法制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112. 河南第三家省級實驗室來了!黃河實驗室正式掛牌成立,將構建“黃河大腦” .河南商報[引用日期2022-08-12]
- 113. 高義任鄭州市副市長 孫曉紅不再擔任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114. 鄭州被授予“鄭州·中國智能傳感谷創新基地”稱號|鄭州市|中國|河南省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115. 鄭州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河南新添一國家級平台 .大河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116. 快訊!李黔淼任鄭州市副市長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8-12]
- 117. 鄭州城市羣獲批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 .大河網[引用日期2022-01-13]
- 118. 河南省委決定:安偉任鄭州市委委員、常委、書記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2-01-21]
- 119. 哈工大鄭州研究院新進展:已成功申報鄭州一類民生工程 .大河網[引用日期2022-01-22]
- 120. 安偉簡歷 .人民網地方領導資料庫[引用日期2022-01-25]
- 121. 鄭州2021年GDP公佈:12691.02億元!增長4.7%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2-01-26]
- 122. 何雄任鄭州市委副書記 .鳳凰網[引用日期2022-01-26]
- 123. 何雄任鄭州市代市長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1-27]
- 124. 人大簡介 .鄭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引用日期2022-02-15]
- 125. 教育部 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公佈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2-02-16]
- 126. 潘開名任鄭州市副市長 .中華網[引用日期2022-02-25]
- 127. 河南版“陸家嘴”龍湖金融島開島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3-06]
- 128.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總主編;張克強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河南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7年3月:30-43.
- 129. 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調查報告公佈 .國務院[引用日期2022-04-11]
- 130. 儲量豐富的自然資源 .鄭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4-11]
- 131. 2020年鄭州市水資源公報 .鄭州市水利局[引用日期2022-04-11]
- 132. 鄭州市人民政府 關於印發鄭州市養殖水域灘塗規劃 (2020—2030年) 的通知 .河南省規章規範性文件數據庫[引用日期2022-04-11]
- 133. 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鄭州市養殖水域灘塗規劃 (2020—2030年) 的通知-政務公開 .鄭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4-11]
- 134. 鄭州市城市防汛應急預案2018-政務公開 .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引用日期2022-04-11]
- 135. 郭文秀,吳梅,方士軍,盧積堂,張文衞. 鄭州市環境地質特徵[C]//.河南地球科學通報2011年卷(下冊).,2011:93-95.
- 136. 2021年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鄭州市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4-11]
- 137. 登封芥菜產品詳情 .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查詢系統[引用日期2022-04-12]
- 138. 新鄭蓮藕產品詳情 .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查詢系統[引用日期2022-04-12]
- 139. 花園口紅薯產品詳情 .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查詢系統[引用日期2022-04-12]
- 140. 滎陽柿子產品詳情 .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查詢系統[引用日期2022-04-12]
- 141. 鄭州黃河鯉魚產品詳情 .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查詢系統[引用日期2022-04-12]
- 142. 中牟西瓜產品詳情 .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查詢系統[引用日期2022-04-12]
- 143. 中牟西瓜 .鄭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4-12]
- 144. 鄭州櫻桃溝櫻桃產品詳情 .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查詢系統[引用日期2022-04-12]
- 145. 尖山金銀花產品詳情 .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查詢系統[引用日期2022-04-12]
- 146. 小相菊花產品詳情 .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查詢系統[引用日期2022-04-12]
- 147. 茶亭溝紅薯產品詳情 .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查詢系統[引用日期2022-04-12]
- 148. 燴麪 .鄭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4-12]
- 149. 地理位置、面積、人口 .鄭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4-12]
- 150. 政府部門 .鄭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4-12]
- 151. 鄭州市區劃查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引用日期2022-04-12]
- 152. 鄭州市2021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4-12]
- 153. 區情概覽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州新鄭綜合保税區)[引用日期2022-04-12]
- 154. 鄭東概覽 .鄭東新區管理委員會[引用日期2022-04-12]
- 155. 園區概況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引用日期2022-04-12]
- 156. 基本概況 .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引用日期2022-04-12]
- 157. 鄭州擬再添27名省級非遺傳承人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4-12]
- 158. 第五批河南省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鄭州27人擬入選 .騰訊新聞[引用日期2022-04-12]
- 159. 全市博物館基本信息表 .鄭州市文物局[引用日期2022-04-12]
- 160. 市級文保單位 .鄭州市文物局[引用日期2022-04-12]
- 161. 省級文保單位 .鄭州市文物局[引用日期2022-04-12]
- 162. 國務院關於公佈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 .國務院[引用日期2022-04-12]
- 163. 國務院關於公佈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國務院[引用日期2022-04-12]
- 164. 國務院關於公佈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國務院[引用日期2022-04-12]
- 165. 國務院關於公佈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國務院[引用日期2022-04-12]
- 166. 國務院關於公佈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的通知 .國務院[引用日期2022-04-12]
- 167. 國務院關於核定並公佈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國務院[引用日期2022-04-12]
- 168.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國務院[引用日期2022-04-12]
- 169. 國務院關於核定並公佈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國發〔2019〕22號) .國務院[引用日期2022-04-12]
- 170. 鄭州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鄭州市志第1分冊.: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卷四273-274.
- 171. 鄭州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鄭州市志第1分冊.: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卷四313.
- 172. 鄭州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鄭州市志第1分冊.: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卷四324-328.
- 173. 鄭州銀行今日深交所掛牌 成為國內首家A+H股上市城商行 .中原網[引用日期2022-04-12]
- 174. 國務院批覆促進中部崛起規劃:支持武漢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2-04-12]
- 175. 鄭州商品交易所的前世今生 .大河網[引用日期2022-04-12]
- 176. 正式入列 國家超算鄭州中心通過驗收 .環球網[引用日期2022-04-12]
- 177. 鄭州喜獲“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4-12]
- 178. 兩部門關於印發第二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區)名單的通知 .國務院[引用日期2022-04-12]
- 179. 鄭州入選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名單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2-04-12]
- 180. 鄭州獲批成為重要國際郵件樞紐口岸 .瀟湘晨報[引用日期2022-04-12]
- 181. 5G試點城市最新名單!今年5G將在這些城市落地 .鳳凰網[引用日期2022-04-12]
- 182.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印發產教融合型企業和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2-04-12]
- 183. 鄭州、開封等河南19市獲評國家衞生城市 .中華網河南[引用日期2022-04-12]
- 184. 鄭州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鄭州市志第1分冊.: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卷三187-217.
- 185. 薛永卿 .政務公開[引用日期2022-04-13]
- 186. 潘開名 .政務公開[引用日期2022-04-13]
- 187. 史佔勇 .政務公開[引用日期2022-04-13]
- 188. 陳宏偉 .政務公開[引用日期2022-04-13]
- 189. 高義 .政務公開[引用日期2022-04-13]
- 190. 李黔淼 .政務公開[引用日期2022-04-13]
- 191. 河南省特色骨幹大學和特色骨幹學科建設名單公佈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4-13]
- 192. 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公佈鄭大河大2所高校4個學科上榜 .瀟湘晨報[引用日期2022-04-13]
- 193. 學校簡介 .鄭州大學[引用日期2022-04-13]
- 194. 實驗室簡介 .盾構及掘進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引用日期2022-04-13]
- 195. 實驗室概況. .鄭州機械研究所有限公司[引用日期2022-04-13]
- 196. 張歌旗.鄭州三磨所“超硬材料磨具國家重點實驗室”獲科技部批准建設[J].磨料磨具通訊,2015,000(010):P.10-10
- 197. 超硬材料磨具國家重點實驗室 .河南省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引用日期2022-04-13]
- 198. 國家超硬材料及製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河南省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引用日期2022-04-13]
- 199. 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J].河南農業大學學報,2006,40(4):F0002F0003
- 200. 國家數字交換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J].中國科技信息,1996(10):29.
- 201. 國家鋁冶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通過科技部驗收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引用日期2022-04-13]
- 202. 中科院計算所大數據研究院暨鄭州分所正式揭牌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引用日期2022-04-13]
- 203. 鄭州體育概況:社會體育紅紅火火 蓬勃競技體育 .搜狐體育[引用日期2022-04-13]
- 204. 鄭州市社會統計年快報(2021年度) .鄭州市體育局[引用日期2022-04-13]
- 205. 蓬勃發展的全域旅遊 .鄭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4-13]
- 206. 企業概況 .鄭州地鐵[引用日期2022-04-13]
- 207. 【關於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19-2024年)的批覆(發改基礎〔2019〕599號)】-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引用日期2022-04-13]
- 208. 《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19-2024年)》獲國家發改委批覆 .鄭州地鐵[引用日期2022-04-13]
- 209. 企業概況 .鄭州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引用日期2022-04-13]
- 210. 鄭州首條都市區城際公交開通 票價4元15分鐘一班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22-04-13]
- 211. 打造交通大樞紐讓中原更出彩 .環球網[引用日期2022-04-13]
- 212. 鄭州交通--鄭州概況 .中原網[引用日期2022-04-13]
- 213. 鄭州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鄭州市志第6分冊: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卷二十三224-225.
- 214. 鄭州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鄭州市志第4分冊(1991-2000).: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卷七349.
- 215. 劉紅軍.武術節:大眾武術文化生產的範式——以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為例[J].中華武術(研究),2018,7(01):48-53.
- 216. 吳亞亞.民俗慶典類文化遺產的旅遊價值及開發研究——以“三月三”新鄭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為例[J].旅遊縱覽,2020(22):83-85.
- 217. 鄭州城隍廟裏看民俗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2-04-14]
- 218. 祈福迎祥我城隍 .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2-04-14]
- 219. 鄭州的三年“美麗”構想進展咋樣了?市花月季,255萬株將進家造花城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4-14]
- 220. 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 .鄭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4-14]
- 221. 全國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基本情況公佈 .光明網[引用日期2022-04-14]
- 222. 重磅!國務院指定、北方城市唯一,鄭州成國家級交通樞紐! .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引用日期2022-04-14]
- 223. 鄭州都市圈交通一體化發展規劃之總體情況|龍志剛專欄 .瀟湘晨報[引用日期2022-04-14]
- 224. 重磅!鄭州都市圈交通一體化建設藍圖正式出爐! .九派新聞[引用日期2022-04-14]
- 225. 歐陽典, 米根孝,河南省鄭州市交通志編纂委員會.鄭州市交通志.:方誌出版社,1999:7.
- 226. 鄭州市獲批全國首批綜合交通樞紐示範工程城市 .環球網[引用日期2022-04-14]
- 227. 集團概況 .河南省機場集團[引用日期2022-04-14]
- 228. 鄭州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鄭州市志第8分冊: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卷二十八
- 229. 鄭州市幹線公路建設項目“進度表”來了! .九派新聞[引用日期2022-04-18]
- 230. 歐陽典, 米根孝,河南省鄭州市交通志編纂委員會.鄭州市交通志.:方誌出版社,1999:223-264.
- 231. 鄭州上街機場 .通用機場信息平台[引用日期2022-04-18]
- 232. 歐陽典, 米根孝,河南省鄭州市交通志編纂委員會.鄭州市交通志.:方誌出版社,1999:336-356.
- 233. 今天開始,鄭開城際鐵路列車,隨到隨走! .澎湃網[引用日期2022-04-18]
- 234. 早班7點10分!鄭焦城際列車時刻表、乘車指南,這裏很詳細 .焦作日報[引用日期2022-04-18]
- 235. 國務院批覆 未來3年河南交通大爆發!全國都羨慕! .中華網[引用日期2022-04-19]
- 236. 線路查詢 .鄭州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引用日期2022-04-19]
- 237. 大盤點丨鄭州22條地鐵線最新進展!(附周邊樓盤詳細資料) .大河報[引用日期2022-04-19]
- 238. 鄭州至銀川高鐵開通!5個多小時即可到達 .正觀新聞[引用日期2022-04-19]
- 239. 國務院關於印發中國(河南) 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的通知 .國務院[引用日期2022-04-12]
- 240. 發展歷程 .河南省自然博物館官網[引用日期2022-04-19]
- 241. 鄭州 .中國氣象局[引用日期2022-04-21]
- 242. 鄭州歷史天氣查詢 .天氣網[引用日期2022-04-21]
- 243. 交通運輸業. 張羣保 主編,鄭州年鑑,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大地傳媒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231-258,年鑑.
- 244. 呂挺琳任鄭州市委副書記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22-04-27]
- 245. 快訊!杜新軍當選鄭州市政協主席 .鄭州市新聞廣播[引用日期2022-04-28]
- 246. 何雄當選河南鄭州市長,周富強當選鄭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澎湃[引用日期2022-04-28]
- 247. 關於發佈“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的通知 .生態環境部[引用日期2022-04-28]
- 248. 吳祖明任鄭州市委委員、常委,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州新鄭綜合保税區)黨工委副書記 .鄭州日報[引用日期2022-05-12]
- 249. 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名單 .中國青年報[引用日期2022-06-02]
- 250. 141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河南省位列TOP3 .河南省文物局[引用日期2022-06-12]
- 251. 鄭州市199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統計公報 .鄭州市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6-12]
- 252. 聶焱. 鄭州摘得國家園林城市牌匾[N]. 鄭州日報,2006-04-16(001).DOI:10.38344/n.cnki.nzzrb.2006.000851.
- 253. 鄭州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鄭州市志第6分冊: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卷二十3-6.
- 254. 厲害了!鄭州成唯一上榜的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 .大河報網[引用日期2022-06-12]
- 255. 交通運輸部關於保留北京市等14個城市“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市”稱號的通報 .國務院[引用日期2022-06-13]
- 256. 鄭州最新常住人口數據公佈 .河南日報[引用日期2022-06-14]
- 257. 鄭州南站更名!5月31日起改叫鄭州航空港站 .大河網[引用日期2022-06-17]
- 258. 陸昊調任國研中心,王廣華任自然資源部黨組書記 .鳳凰網[引用日期2022-06-23]
- 259. 孫志剛 簡歷 - 人民網 地方領導資料庫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2-06-23]
- 260. 明天,全線開通運營!10座新站!早上熱乾麪,中午重慶火鍋! .央視財經[引用日期2022-07-01]
- 261. 濟鄭高鐵濮鄭段開通運營 .工人日報[引用日期2022-07-01]
- 262. 最新消息:最高法第四巡回法庭在鄭州正式掛牌啦! .環球網[引用日期2022-07-01]
- 263. 2021全球城市500強榜單發佈 上海進入十強 洛陽首次上榜 .封面新聞[引用日期2022-07-01]
- 264. 改革開放四十年|大鄭州成長記·商貿物流 .河南日報網[引用日期2022-07-01]
- 265. 鄭州獲評國家公交都市示範城市 .中工網河南新聞[引用日期2022-07-01]
- 266. 鄭州榮獲“國家公交都市示範城市”稱號 .河南日報客户端[引用日期2022-07-01]
- 267. GaWC發佈2020世界城市名冊:6座中國城市入圍世界一線 成都排名連續三次拉昇 .每日經濟新聞[引用日期2022-07-03]
- 268. 2020世界城市排名出爐 鄭州首次晉升世界二線城市 排名全球第116名-大河網 .大河網[引用日期2022-07-03]
- 269. 政府工作報告 ——二〇二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在鄭州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鄭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7-03]
- 270. 這20個城市入圍!商務部公佈商品市場優化升級專項行動試點名單 .北京日報客户端[引用日期2022-07-03]
- 271. 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商貿流通專項)名單來了! .九派新聞[引用日期2022-07-03]
- 272. 首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試點城市公佈 河南這3地入選 .央廣網[引用日期2022-07-03]
- 273. 周建光編著,旅遊新幹線 第2版,陝西旅遊出版社,2001.03,第45頁
- 274. 鄭州氣象數據 .國家氣象科學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22-07-08]
- 275. 張建州主編,中國導遊十萬個為什麼 河南,中國旅遊出版社,2013.01,第15頁
- 276.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開展 2022年城市體檢工作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2022-07-13
- 277. 實驗室簡介 .鄭州大學中原關鍵金屬實驗室[引用日期2022-07-14]
- 278. 26個省會城市常住人口數據:8城超千萬,這些城市增長迅猛 .新浪財經.2022-07-19[引用日期2022-07-19]
- 279. 河南首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超短超強激光平台正式開工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引用日期2022-07-19]
- 280. 鄭州上半年GDP為6740億元,同比增長2.5% .搜狐.2022-07-25
- 281. 2022福布斯 中國·消費活力城市 .福布斯中國[引用日期2022-07-26]
- 28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引用日期2022-08-01]
- 283. 國家知識產權局 通知 關於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範城市評定結果的公示 .國家知識產權局[引用日期2022-08-03]
- 284. 人員組成 .政協鄭州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2-08-12]
- 285. 何雄 .政務公開[引用日期2022-08-12]
- 286. 石秀田 .政務公開[引用日期2022-08-12]
- 287. 陳紅民 .政務公開[引用日期2022-08-12]
- 288. 王鴻勳 .政務公開[引用日期2022-08-12]
- 289. 鄭州將試點建設國家知識產權強市示範城市 .河南省人民政府官網[引用日期2022-08-16]
- 290. 鄭州果樹研究所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官網[引用日期2022-09-08]
- 291. 聯繫我們 .龍湖現代免疫實驗室官網[引用日期2022-09-08]
- 292. 廣州入選!2022年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首批城市公示 .廣州日報[引用日期2022-09-21]
- 293. 11點26分!鄭州地鐵6號線一期首通段今日開通 .正觀新聞[引用日期2022-09-30]
- 294. 學校簡介 .鄭州商學院[引用日期2022-10-02]
- 295. 鄭州東站和鄭州車站合併管理,對旅客乘車無影響 .大河報網[引用日期2022-11-03]
- 296.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 國家税務總局辦公廳關於公佈個人養老金先行城市(地區)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2022-11-26
- 297. 增強人民體質 提升城市品質——鄭州體育助力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紀實 .河南省政府[引用日期2022-11-26]
- 298. “十二五”鄭州工業發展成就-政務公開 .鄭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11-26]
- 299. 周口市入圍全國數字城市百強榜 .身邊24小時.2022-11-27[引用日期2022-11-27]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