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簡稱“陝”或“秦”,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西安,位於中國內陸腹地,黃河中游,東鄰山西、河南,西連寧夏、甘肅,南抵四川、重慶、湖北,北接內蒙古,介於東經105°29′—111°15′,北緯31°42′—39°35′之間,總面積20.56萬平方千米;是中國經緯度基準點大地原點和北京時間國家授時中心位於所在地
[1-2]
;下轄10個地級市(其中省會西安為副省級市)、31個市轄區、7個縣級市、69個縣。
[143]
- 中文名
- 陝西 [5]
- 外文名
- Shaanxi
- 別 名
-
陝
秦
三秦 - 行政區劃代碼
- 610000
- 行政區類別
- 省
- 所屬地區
- 中國西北地區
- 地理位置
- 西部內陸腹地
- 面 積
- 205600 km²
- 下轄地區
- 10個地級市、31個市轄區、7個縣級市、69個縣
- 政府駐地
- 西安市新城區新城大院
- 電話區號
- 029
目錄
陝西歷史沿革
編輯上古時期
26萬年之前的渭南大荔人,是中國人直系祖先的起源,打破了現代人類全部是非洲祖先後裔的認知。
[12-15]
8000多年前,中華民族的始祖母、炎帝和黃帝的遠祖、伏羲和女媧的母親、華胥國女首領華胥氏,創造了中國的農耕文化,開創了中華八千年文明史,從華胥到華夏,從華夏到中華,形成了一脈相承的中華民族文化,是華夏文明的源頭。
[16-17]
西周(前1046—前771年)
周是陝西關中一個古老的部族,始祖名棄,善種植,堯舜時被封為“后稷”,封於邰(今武功縣及楊陵區一帶)。公劉時由邰遷到邠(今彬州市、旬邑縣之間),到古公亶父時遷到岐山之陽的“周原”(今扶風縣與岐山縣交界處)。周人在這裏興建城邑、疆理田地、設置官吏、建立軍隊,商代晚期已為渭水中游的強盛諸侯國。姬昌(文王)遷都豐京(今西安市長安區馬王村一帶)。姬昌死,其子姬發(武王)即位,在灃河的東岸營建鎬京(今灃東新城斗門街道
[20]
一帶),並修文王緒業。
幽王無道,國勢急衰。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侯聯合犬戎破鎬京,殺幽王,西周亡。
[19]
秦代(前221—前207年)
秦孝公元年(前361年),嬴渠梁繼位,重用商鞅變法,使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諸侯國。秦王嬴政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完成統一大業。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嬴政稱帝,史稱“秦始皇”。設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廢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分天下為36郡,陝西北部為上郡,陝南為漢中郡,關中畿輔區域設內史。實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築長城以拒外敵,鑿靈渠以通水系。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奠定中國2000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西漢(前202—9年)
秦亡後,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把陝西關中和陝北地區分封給秦朝的三名降將:章邯為雍王,治咸陽以西地區,都廢丘(今咸陽市興平縣);司馬欣為塞王,治咸陽以東地區,都櫟陽(今西安市臨潼區);董翳為翟王,治陝北地區,都高奴(今陝西延安市一帶),將應封為關中王的劉邦分封到偏僻的漢中區域。
漢元年(前206年),漢王劉邦率軍暗渡陳倉(今寶雞),襲擊關中,章邯自殺,司馬欣、董翳投降,陝西遂為劉邦所佔。漢五年(前202年),項羽烏江自盡,劉邦即皇帝位,建立漢朝,史稱西漢,京師長安城(今西安)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規模的城市。
西漢末年,農民起義不斷,外戚勢力日漸勢焰。
新朝初始元年(8年),王莽篡漢,改國號為新,定都長安。
[19]
東漢魏晉南北朝(25—581年)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挾漢獻帝劉協遷都長安
[21-23]
。這次西遷並沒有給陝西帶來繁榮,而是把軍閥相爭的戰火引燃,陝西經歷了一次大浩劫。
隋代(581—618年)
隋開皇元年(581年),北周相國楊堅廢周靜帝宇文闡自立,是為隋文帝。次年,由建築家宇文愷規劃,在漢長安城東南營造面積達80多平方千米的新都城——大興城。隋文帝重新一統華夏,確立三省六部制,興科舉,建立政事堂議事制度、監察制度、考績制度,強化政府機制,對後世影響深遠。因其大力倡導節儉,廢除雜税並置倉儲糧,很快使天下富庶,人民安居樂業,政治安定,史稱“開皇之治”。
仁壽四年(604年),楊堅崩,次子楊廣繼位,即隋煬帝。煬帝在位期間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縱情享樂、奢侈無度,終在大業七年(611年),民變爆發、天下大亂。
大業十四年(618年),右屯衞將軍宇文化及等縊殺隋煬帝,李淵聞之旋即逼楊侑禪位,隋亡。
[19]
唐代(618—907年)
唐代京師長安人口最多時超過100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唐代的長安是一個開放的城市。唐王朝曾與3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交往,每年都有大批外國人通過陸路或海路前來長安。同唐朝關係較為密切的主要有波斯(伊朗)、日本、印度等國。唐代200多年間,日本派遣唐使達19次之多;唐代長安的外國學生中,以日本學生為最多。
北宋(960—1127年)
太平興國年間(976—983年),設立關西道。
元代(1206—1368年)
中統三年(1262年),設立陝西四川行中書省,轄區約有今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四川五省區及內蒙古自治區河套地區。
至元十八年(1281年),分設甘肅等處行中書省。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又將陝西、四川行中書省分成陝西等處行中書省和四川等處行中書省。陝西等處行中書省轄區約有今陝西省(不含略陽、勉縣、寧強縣)、甘肅省永靖縣以東地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及內蒙古河套地區大部。元朝中葉,安西路改名奉元路。
[19]
明代(1368—1644年)
清代(1636—1912年)
康熙六年(1667年),將平涼、慶陽、臨洮、鞏昌、四府劃出,從陝西省分置甘肅省(含寧夏),屬於內地十八行省。至此陝西省界同今日比較除北部邊界在長城以南、寧陝一段略微西縮外,基本重合。
中華民國(1912—1949)
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
陝甘寧邊區政府(1937—1950年)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7月17日,國民黨表示承認陝甘寧邊區。9月6日,陝甘寧邊區政府正式成立。邊區政府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實施新民主主義綱領,有系統有步驟地在全邊區範圍內進行新民主主義的政治、軍事、經濟與文化建設,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雛型。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2月,胡宗南率部進攻陝甘寧邊區;3月18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總部及陝甘寧邊區等黨政機關撤離延安,轉戰陝北。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4月22日,人民解放軍收復延安,邊區政府遷回延安。
1949年12月,陝甘寧邊區轄地約為今陝、甘、寧、青、新5省區全部,山西省西半部,湖北省鄖陽地區和內蒙古自治區河套及套西地區,邊區政府入駐西安市。
陝西行政區劃
編輯陝西區劃沿革
1953年3月12日,西安改為中央直轄市。
1954年,四川省通江縣碑壩區劃歸陝西省南鄭縣。
1957年,四川省旺蒼縣三道鄉劃歸陝西省。
1984年,撤銷咸陽地區,咸陽市改為省轄市,高陵、周至、户縣劃歸西安市。
1997年7月,國務院正式批准在楊陵區成立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楊淩示範區管轄縣級楊陵區。
2017年1月,西安代管西鹹新區,灃西新城部分區域12.6平方千米由咸陽管轄
[27]
。4月,西鹹新區正式託管咸陽15個鄉鎮街道
[28-29]
。同月,民政部批覆同意撤銷神木縣,設立縣級神木市
[121]
。
陝西區劃現狀
陝西地理環境
編輯陝西位置境域
陝西省位於中國中部,黃河中游地區,南部兼跨長江支流漢江流域和嘉陵江上游的秦巴山地區。東隔黃河與山西省相望,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相毗連,西與寧夏回族自治區和甘肅省相鄰,南以米倉山、大巴山主脊與四川省、重慶市接界,東南與湖北省、河南省接壤。介於東經105°29′—111°15′,北緯31°42′—39°35′之間,總面積20.5603萬平方千米。
[1]
陝西轄境南北跨緯度7°54′,最大直線距離863千米。省境最北端在府谷縣劉家坡北面,地理緯度為北緯39°35′;省境最南端為鎮坪縣南緣的杉樹坪,地理緯度為北緯31°41′。東西跨經度5°46′,最大直線距離約510千米,平均寬度約400千米。省境最東端為府谷縣黃甫鄉段家寨以東黃河主航道中心線,地理經度為東經111°15′;省境最西端為寧強縣青木川鄉墳林壩西側,地理經度為東經105°29′。
[54]
陝西地形地貌
中部是關中平原區,海拔460—850米,總面積4.94萬平方千米,約佔全省土地面積的24%。
南部是秦巴山區,海拔1000—3000米,總面積7.4萬平方千米,約佔全省土地面積的36%。
陝西氣候特徵
陝西省橫跨三個氣候帶,南北氣候差異較大。陝南屬北亞熱帶氣候,關中及陝北大部屬暖温帶氣候,陝北北部長城沿線屬中温帶氣候。氣候總特點是:春暖乾燥,降水較少,氣温回升快而不穩定,多風沙天氣;夏季炎熱多雨,間有伏旱;秋季涼爽,較濕潤,氣温下降快;冬季寒冷乾燥,氣温低,雨雪稀少。全省年平均氣温9—16℃,自南向北、自東向西遞減;陝北年平均氣温7—12℃,關中年平均氣温12—14℃,陝南年平均氣温14—16℃。年平均降水量340—1240毫米。降水南多北少,陝南為濕潤區,關中為半濕潤區,陝北為半乾旱區。
[55]
陝西水系水文
陝西境內絕大部分為外流河,分屬黃河、長江兩大水系,其中在陝境內的黃河流域面積13.3301萬平方千米,有河流2524條;在陝境內的長江流域面積72265平方千米,有河流1772條。境內湖泊稀少,除秦巴山地有散見湫池外,主要分佈在陝北長城沿線風沙灘區。
[56]
陝西自然資源
編輯陝西水資源
陝西地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水能資源豐富。全省水能資源理論總儲藏量為1438.46萬千瓦,可開發裝機為666.66萬千瓦,其中小水電為179.33萬千瓦。主要河流水力資源情況如下:黃河流域在陝西境內流域面積133301平方千米,主要河流44條,理論藴藏量為580萬千瓦,可開發裝機為234萬千瓦,其中小水電52萬千瓦。長江流域在陝境內主要有嘉陵江、漢江、丹江3條河流的上游段,集水面積72265平方千米,主要支流78條,水力理論藴藏量為858.09萬千瓦,可開發裝機432.60萬千瓦。其中小水電為126.88萬千瓦。
[57]
陝西植物資源
陝西生物資源豐富,多樣性突出,秦嶺巴山素有“生物基因庫”之稱,其生態系統、物種和遺傳基因的多樣性,在中國乃至東亞地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有種子植物3300種,佔全國種子植物總種數的12%;藥用植物近800種,天麻,杜仲、苦杏仁、甘草等在全國具有重要地位。紅棗、核桃、桐油是傳統的出口產品,中華獼猴桃、沙棘、絞股藍、富硒茶等資源具有開發價值。渭北是中國主要的優質綠色蘋果出產地,陝西蘋果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中國第一。
[57]
陝西動物資源
陝西礦產資源
陝西省是中國礦產資源大省之一。世界上有用的160種主要礦種中,陝西已發現138種(含亞礦種),已探明儲量的有93種,產地達510多處。儲量在中國居前3位的有鉬、汞、錸、鈦、金、煤、藍石棉、普通石棉、水泥灰巖及化工灰巖、鋁土礦和耐火黏土。
陝西中部以有色金屬、貴金屬、黑色金屬和非金屬礦最為豐富;西南部大巴山礦產主要為錳、磷、石膏。陝西省有46個縣市分佈有煤炭,總儲量的99%集中在陝北、渭北地區。此外,石油、天然氣也十分豐富,含油範圍約5萬平方千米,總儲量達億噸。
[57]
陝西人口
編輯截至2021年末,陝西省常住人口3954萬人,比上年減少1萬人。其中,男性2018萬人,佔51%;女性1936萬人,佔49%,性別比為104.24。出生人口31.2萬人,出生率7.89‰;死亡人口29.2萬人,死亡率7.38‰;自然增長率0.51‰。城鎮人口2516萬人,佔63.63%;鄉村人口1438萬人,佔36.37%。人口年齡構成為:0—14歲人口占17.15%,15—64歲人口占68.86%,65歲及以上人口占13.99%。
[126]
陝西政治
編輯書記 | 趙一德
[149]
| |
副書記 | ||
省委常委 | ||
主任 | ||
副主任 | ||
秘書長 | 韓水岐
[60]
| |
黨組書記 | ||
省長 | ||
副省長 | ||
秘書長 | 方瑋峯
[62]
| |
黨組書記、政協主席 | ||
黨組副書記 | ||
副主席 | ||
秘書長 | 閆超英
[64]
|
陝西經濟
編輯陝西經濟綜述
2021年,陝西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9800.98億元,比上年增長6.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409.39億元,增長6.3%,佔生產總值的比重為8.1%;第二產業13802.52億元,增長5.6%,佔46.3%;第三產業13589.07億元,增長7.3%,佔45.6%。全年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15326.86億元,佔生產總值的51.4%,較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126]
固定資產投資
2021年,陝西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下降3.1%,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下降3.0%,農户投資下降10.9%。在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中,第一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1.3%;第二產業投資增長4.6%,其中工業投資增長4.8%;第三產業投資下降6.1%。全年民間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3.7%,基礎設施投資下降10.0%,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6.5%,文化產業投資增長6.3%。
[126]
人民生活
2021年,陝西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68元,比上年增加2342元,增長8.9%;比2019年增長15.8%,兩年平均增長7.6%。其中,工資性收入15228元,增長8.4%,佔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53.3%;經營淨收入3701元,增長7.0%,佔13.0%;財產淨收入1840元,增長14.5%,佔6.4%;轉移淨收入7798元,增長9.6%,佔27.3%。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9347元,比上年增加1929元,同比增長11.1%,兩年平均增長5.2%。
2021年,陝西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713元,比上年增加2845元,增長7.5%;比2019年增長12.8%,兩年平均增長6.2%。其中,工資性收入23245元,增長6.4%;經營淨收入3058元,增長7.8%;財產淨收入3239元,增長13.6%;轉移淨收入11171元,增長8.1%。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4784元,比上年增加1918元,增長8.4%,兩年平均增長2.7%。
2021年,陝西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45元,比上年增加1429元,增長10.7%;比2019年增長19.6%,兩年平均增長9.4%。其中,工資性收入6104元,增長13.3%;經營淨收入4433元,增長6.8%;財產淨收入248元,增長8.5%;轉移淨收入3960元,增長11.5%。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3158元,比上年增加1782元,增長15.7%,兩年平均增長9.7%。
2021年,陝西省城鄉居民收入比為2.76∶1,較上年縮小0.08。
2021年,陝西省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5%,漲幅處於近五年最低。其中,城市上漲1.5%,農村上漲1.3%;食品價格上漲0.5%(其中豬肉價格下降30.8%,成為抑制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的重要因素),非食品價格上漲1.7%;消費品價格上漲1.3%,服務項目價格上漲1.7%。新漲價因素佔88.7%,翹尾因素佔11.3%。
[126]
陝西第一產業
2021年,陝西省農業增加值1845.75億元,比上年增長4.1%;林業增加值59.93億元,增長14.1%;牧業增加值482.41億元,增長13.4%;漁業增加值21.29億元,增長4.7%。
[126]
種植業
林業
2021年,陝西省營造林面積588.65千公頃,森林蓄積量6.68億立方米,林地面積14037千公頃,林業自然保護區61個,林業自然保護區面積1153.3千公頃,佔國土面積5.61%。全省森林覆蓋率46.39%。
[126]
畜牧業
2021年,陝西省肉類總產量127.97萬噸,比上年增長19.5%。其中,豬肉產量97.6萬噸,增長25.6%。禽蛋產量63.40萬噸,下降1.3%。奶類產量161.90萬噸,增長0.3%。其中,生牛奶產量104.6萬噸,下降3.7%。年末生豬存欄885.30萬頭,比上年末增長4.2%;牛存欄149.30萬頭,下降1.2%;羊存欄881.10萬隻,增長1.1%;家禽存欄7695.5萬隻,下降0.6%。
[126]
漁業
陝西第二產業
工業
2021年,陝西省全部工業增加值11256.03億元,比上年增長8.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6%。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採礦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3%,製造業增長8.1%,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7.5%;能源工業增加值增長6.5%,非能源工業增長8.3%;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增長9.8%;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7.1%,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2.8%。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29585.6億元,比上年增長26.8%;利潤3605.1億元,增長88.6%。
[126]
建築業
2021年,陝西省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2674.17億元,比上年下降3.5%。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實現總產值9176.40億元,比上年增長7.9%,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總產值5933.95億元,增長8.7%;簽訂合同額21842.59億元,增長9.8%;房屋建築施工面積36561.94萬平方米,下降2.6%。
[126]
陝西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21年,陝西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250.50億元,比上年增長6.7%。按經營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8997.77億元,增長5.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252.72億元,增長17.9%。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額9101.73億元,增長5.5%;餐飲收入1148.76億元,增長17.4%。在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金銀珠寶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29.3%,日用品類增長13.8%,糧油、食品類增長12.7%,煙酒類增長9.7%,石油及製品類增長7.1%,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5.8%,中西藥品類增長4.3%,傢俱類增長3.5%,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1.9%,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下降1.1%,汽車類下降1.4%,化妝品類下降2.6%,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下降3.2%,通信器材類下降20.1%。
[126]
對外經濟
招商引資
房地產業
2021年,陝西省房地產開發投資4441.00億元,比上年增長0.8%。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29978.08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5.7%。商品房銷售面積4260.06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3%。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579.58萬平方米,比上年末下降2.2%。
[126]
郵電通信
2021年,陝西省完成郵政業務總量168.51億元,增長18.7%,其中快遞業務量11.18億件,增長21.9%。電信業務總量433.86億元,增長22.7%。年末固定電話用户661.03萬户;移動電話用户4777.76萬户,其中3G移動電話用户46.09萬户,4G移動電話用户3040.46萬户,5G移動電話用户1052.61萬户。固定互聯網寬帶用户1696.88萬户,增加327.92萬户。
[126]
旅遊業
金融業
截至2021年末,陝西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54625.07億元,同比增長10.5%,比年初增加5176.45億元;各項貸款餘額44379.32億元,同比增長13.3%,比年初增加5193.57億元。
保險業
2021年,陝西省保險業原保險保費收入1052.37億元,比上年增長4.6%。其中,財產險254.71億元,增長8.3%;人身險797.67億元,增長3.5%,累計賠付支出338.55億元,比上年增長5.4%。財產險賠付支出169.67億元,增長14.8%;人身險賠付支出168.88億元,下降2.6%。
[126]
陝西交通運輸
編輯陝西交通
公路
鐵路
航空
陝西運輸
2021年,陝西省貨物運輸總量16.07億噸,比上年下降2.8%;貨物運輸週轉量3946.14億噸千米,增長6.7%。旅客運輸總量2.16億人,下降43%;旅客運輸週轉量572.87億人千米,下降2.8%。
[126]
陝西社會事業
編輯陝西科技事業
截至2021年末,陝西省認定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8397家。全年共簽訂各類技術合同68951項,合同成交金額2343.44億元。其中,技術開發合同23225項,成交金額548.47億元;技術轉讓合同1456項,成交金額26.72億元;技術諮詢合同2370項,成交金額13.86億元;技術服務合同41900項,成交金額1754.40億元。全年共獲授權專利86272件,其中發明專利15516件,實用新型專利65011件,外觀設計專利5745件。截至2021年底,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67379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17.045件,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25859件,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為6.542件。
[126]
陝西教育事業
截至2021年末,陝西省共有高等學校111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97所、成人高校14所。研究生招生6.28萬人,在學研究生18.54萬人;普通本專科招生37.33萬人,在校生128.33萬人;成人本專科招生9.87萬人,在校生22.35萬人;網絡本專科招生10.44萬人,在校生28.82萬人。全省共有中等職業學校223所,招生10.44萬人(不含技工學校),在校生29.70萬人(不含技工學校)。全省共有幼兒園8226所,入園幼兒41.84萬人,在園幼兒137.35萬人;小學4559所,招生48.86萬人,在校生296.40萬人;初中1646所,招生41.30萬人,在校生120.47萬人;普通高中453所,招生22.62萬人,在校生65.04萬人。
[126]
序號 | 大學名稱 | 學校屬性 | 主管部門 |
---|---|---|---|
1 | 雙一流
[68-69]
、九校聯盟(C9聯盟) | 教育部直屬 | |
2 | 工信部直屬 | ||
3 | 教育部直屬 | ||
4 | 教育部直屬 | ||
5 | 教育部直屬 | ||
6 | 教育部直屬 | ||
7 | 雙一流
[68-69]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 陝西省屬 | |
8 |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四醫大) | 中央軍事委員會後勤保障部 | |
9 | 軍隊2110工程 | 解放軍空軍總部直屬 | |
10 | 軍隊2110工程 | 解放軍火箭軍總部直屬 | |
11 | 軍隊2110工程 | 武警總部直屬 | |
12 | 軍隊2110工程 | ||
13 | |||
14 |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政治學院西安校區(原西安政治學院) | ||
15 |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西安校區(原西安通信學院) |
序號 | 大學名稱 | 學校屬性 | 主管部門 |
---|---|---|---|
1 | 建築老八校之一、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省高水平 | 陝西省 | |
2 |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省高水平 | 陝西省 | |
3 |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省高水平 | 陝西省 | |
4 |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省高水平 | 陝西省 | |
5 | 省高水平 | 陝西省 | |
6 | 陝西省 | ||
7 | 省高水平 | 陝西省 | |
8 | 省部共建、省高水平 | 陝西省 | |
9 | 兵工七子、省高水平 | 陝西省 | |
10 | 省高水平 | 陝西省 | |
11 | 省部共建、省高水平 | 陝西省 | |
12 | 省部共建、省高水平 | ||
13 | 省部共建 | ||
14 | 省部共建 |
西安理工大學高科學院
[120]
| - | - |
陝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120]
| ||
- | ||
- |
陝西文化事業
陝西體育事業
2021年,陝西省舉辦第十四屆全運會,安全順暢承辦競技體育31個大項、358個小項、4128場比賽和羣眾賽事活動4個大項、47個小項、1431場比賽以及展演類4個大項、43個小項的決賽評審,選派741人蔘加259個項目決賽,共獲得91枚獎牌。其中競技體育獲得19枚金牌、15枚銀牌、23枚銅牌;羣眾體育獲得9枚金牌、12枚銀牌、13枚銅牌和5個一等獎、6個二等獎、9個三等獎,創造了參加全運會歷史最好成績並榮獲“體育道德風尚獎”,實現了競賽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陝西運動員在東京奧運會上勇奪2枚銀牌。
[126]
陝西衞生事業
截至2021年末,陝西省共有衞生健康機構34971個(包括村衞生室22394個)其中:醫院1270所;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站741個;衞生院1531個。全省共有牀位28.44萬張,其中醫院病牀23.35萬張,衞生院病牀3.58萬張。全省共有衞生人員44.59萬人,其中衞生技術人員36.86萬人,衞生技術人員中執業(助理)醫師12.05萬人,註冊護士15.94萬人。
[126]
陝西勞動就業
陝西社會保障
截至2021年末,陝西省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人數1225.09萬人,其中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職工人數812.19萬人,企業離退休人員人數216.99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468.90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629.61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3891.64萬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783.80萬人,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3107.84萬人,參加生育保險560.24萬人。
[126]
陝西社會福利
截至2021年末,陝西省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有862個,牀位11.5萬張,收養人數6.2萬人;社區服務機構和設施有13897個,社區養老服務牀位9.8萬張,服務人次數達196.6萬人次。截止2021年底,全省共有城市低保10.4萬户18.6萬人,平均保障標準651元/人月;農村低保50.9萬户115.9萬人,平均保障標準5329元/人年。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五保)12.5萬人,其中,集中供養對象約3.8萬人,基本生活標準6279—15840元/人年,照料護理標準根據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分別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10%、15%和25%。1—12月,臨時救助71.4萬人次。
[126]
陝西安全生產
2021年,陝西省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546起,同比減少191起,下降25.9%;死亡483人,同比減少93人,下降16.2%。其中,發生較大事故15起,同比減少2起,下降11.8%;死亡51人,同比減少17人,下降25%;未發生重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
[126]
陝西歷史文化
編輯陝西歷史文化綜述
陝西地跨西北和西南,古為雍州、梁州之地(陝北、關中屬雍州、陝南為梁州),又稱為三秦大地,縱貫南北,連通東西,位於中國地理版圖的中心區,處於黃河中游和漢江中上游,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
這裏有人類誕生初期的西安藍田猿人,是仰韶文化最集中的發現地,這裏有最具原始社會氏族文化代表性的西安半坡遺址和楊官寨遺址,有世界四大古都的長安,這裏是世代景仰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黃帝的誕生地、部族發源地及陵寢所在地,相傳也是更為久遠的華胥古國或華胥氏的所在。華胥氏是中華民族的元祖,她分別繁衍下了女媧、伏羲,後來女媧、伏羲繁衍了少典,而炎帝、黃帝二帝又是少典的後裔,故華夏和中華中的華字皆源於華胥氏(一説是源於華山,也位於陝西)。
[18]
秦阿房宮、秦始皇陵、漢陽陵、乾陵、橋陵等都記錄印證了陝西古代文化,其中已開發的秦始皇兵馬俑坑,就展現了一個巨大地下雕塑藝術寶庫,反映出當時高超的藝術水平,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個光輝篇章,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蹟。
[77]
陝西是民族之根,延安是民族之魂,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
[78-79]
關中
西秦文化,是中國西部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從上古時代藍田猿人,到中華文明的發源華胥古國,再到伏羲氏、女媧氏、神農氏“三皇”,從半坡的仰韶文化到西周定都豐鎬、秦王朝的建立、漢隋唐帝國的延續,再至近代的西安事變,一直到國家在西安宣佈實施西部大開發。
陝北
陝北是中國現代革命聖地。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裏生活戰鬥過13年,留下了大批寶貴的革命文物、革命紀念地和豐富的精神財富——陝北革命精神。
從商周時代起,陝北成為中原華夏民族(漢族前身)和其他少數民族融合與交流,形成了以漢文化為主體,融合了北方草原文化的獨特文化個性。
陝南
陝西是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大約在80萬—120萬年前,關中地區的藍田猿人和陝南漢中龍崗寺人就生活在這塊土地上,開始製造和使用一些原始的工具,採集果實和狩獵鳥獸。龍崗寺舊石器在地質年代為中更新世早期,絕對年代距今120萬年以上,早於藍田猿猴人遺址,是陝西最早的舊石器文化,龍崗寺舊石器遺址被譽為是“亞洲三大舊石器遺址之一”。
陝西方言
陝西方言是指陝西省管轄範圍內的方言。受地理、歷史、政治及遷徙等因素的影響,陝西各地方言從語音到詞語都有很大的差異。從整體語感來看,陝西方言分為關中話、陝北話、陝南話三部分。秦嶺以南除洛南、商州、丹鳳外是陝南方言區,延長、甘泉、延安以北除定邊外是陝北方言區,陝南、陝北兩方言區以外的地域是關中方言區。
關中方言分為西府方言(寶雞、咸陽西部)和東府方言(西安、咸陽大部、渭南、銅川),是中國最古老的語言。西周時期,關中方言被稱為“雅言”,《詩譜》記載:“商王不風不雅,而雅者放自周。”關中方言曾經是周秦漢唐四大朝代的官方語言。漢代的大一統格局更促使了西安話影響全國各地的方言,唐代達到鼎盛。
陝西文保單位
截至2011年,陝西有各類文物點3.58萬處、博物館151座、館藏各類文物90萬件(組),文物點密度之大、數量之多、等級之高,均居中國首位,著名的有:長城、秦始皇兵馬俑、乾陵、茂陵、陽陵、黃帝陵、法門寺等,西安城牆、西安碑林、西安鐘鼓樓、大小雁塔等。在陝西,僅有名有姓的古代帝王陵墓就有72座,被譽為“東方帝王谷”。
序號 | 文物保護單位 | 建造時間 | 地區 |
---|---|---|---|
1 | 1937—1947年 | ||
2 | 漢至宋 | ||
3 | 唐 | ||
4 | 唐 | 西安市 | |
5 | 唐 | 西安市 | |
6 | 明 | 西安市 | |
7 | 漢至近代 | 西安市 | |
8 | 隋至明 | ||
9 | 新石器時代 | 西安市 | |
10 | 周 | 西安市 | |
11 | 秦 | 西安市 | |
12 | 秦 | 西安市 | |
13 | 西漢 | 西安市 | |
14 | 唐 | 西安市 | |
15 | - | 延安市 | |
16 | 秦 | 西安市 | |
17 | 茂陵(漢武帝劉徹墓) | 西漢 | |
18 | 西漢 | 咸陽市 | |
19 | 昭陵(唐太宗李世民墓) | 唐 | 咸陽市 |
20 | 乾陵(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合葬墓) | 唐 | 咸陽市 |
21 | 順陵(武則天之母楊氏墓) | 唐 | 咸陽市 |
陝西世界遺產
陝西革命聖地
近現代的陝西,是中國革命的搖籃。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0月19日,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吳起鎮,從此,中共中央在陝北戰鬥、生活了13個春秋。延安成為中國革命聖地,中國共產黨在這裏領導了全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
[82]
陝西歷史名城
陝西風景名勝
編輯陝西綜述
陝西省A級旅遊景區總數已達到257家,其中國家5A級旅遊景區8家(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華清池景區、黃帝陵景區、大雁塔—小雁塔景區、華山景區、法門寺佛文化景區、金絲峽景區、寶雞太白山景區)
[85]
,國家4A級旅遊景區70家,國家3A級旅遊景區140家,國家2A級旅遊景區54家,國家1A級景區2家。
[86]
陝西著名景點
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一級博物館。 | |
未央宮 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大唐帝國的大朝正宮,東方宮殿建築藝術的傑出代表,被譽為“千宮之宮”,絲綢之路的東方聖殿。
[92]
| |
世界文化遺產、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 |
世界文化遺產、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又稱“薦福寺塔”,與大雁塔同為唐長安城的重要標誌,是中國早期方形密檐式磚塔的典型作品,佛教傳入中原地區並融入漢族文化的標誌性建築。
[94]
| |
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亦名華清宮,是唐代帝王遊幸的別宮,南依驪山,北臨渭水,是以温泉湯池著稱的中國古代離宮。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安老城區的象徵,是中國古代遺留下來眾多鐘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 |
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 |
中軸景觀大道是一條1500米橫貫南北的中央雕塑景觀步行街,其上分佈着盛世帝王、歷史人物、英雄故事、經典藝術作品等九組主題羣雕,立體展現大唐帝國在宗教、文學、藝術、科技等領域的至尊地位並彰顯大國氣象。 | |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中國首家大唐文化主題公園,擁有全球幅寬最大的水幕電影,是最長的唐文化長廊。 | |
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盛唐天寶年間,唐玄宗曾在此舉辦了大規模水運博覽和商品交易會,展示了唐代商貿的發達和水運的暢通,創世界博覽會之發端。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被譽為世界第九大奇蹟,皇家寺廟,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全世界佛教徒仰望的聖地。 | |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秦嶺山脈主峯,也是中國大陸青藏高原以東第一高峯。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同類建築中存世規模最大,形制最完整的周公廟。《詩經》中描述此地為“有卷者阿,飄風自南”。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漢武帝劉徹的陵墓,是漢代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修造時間最長、陪葬品最豐富的一座,被稱為“中國的金字塔”。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唐高宗李治與皇后武則天的合葬墓,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個。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藥王山為紀念醫學大師孫思邈,後人在此修廟、建殿、塑像、立碑,是著名的醫宗聖地。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初唐時皇家避暑行宮,玄奘法師在此譯經四載,完成了20萬頌的《大般若經》,於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二月五日圓寂於此。 | |
國家地質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
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地質公園。華山是著名的五嶽之一,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和“華夏”之“華”,就源於華山。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説法。 | |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中國道教名山,西嶽華山的姊妹山,自古並稱“二華”。據神話傳説,華山因高五千仞被玉帝封為太華之主,盟冠五嶽,少華山高四仟仞,被封為太華之輔,賜號少華。 | |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第一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號稱“天下第一陵”,又稱“華夏第一陵”、“中華第一陵”。被國務院編為“古墓葬第一號”,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 | |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延安地標,中國革命聖地的象徵。 |
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代長城遺址中最為宏大、氣勢最為磅礴的建築物之一,素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和“萬里長城第一台”之稱。 | |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最大的沙漠淡水湖,具有獨特的自然景觀,陝西省十大自然風景名勝區。 | |
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道教名山,又名嵯峨嶺,素以“關西名勝”聞名於世。 |
也稱“午子山風景名勝區”
[141-142]
,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陝西省漢中市西鄉縣堰口鎮堰口社區,是集自然山水風光、珍稀植物、茶園、果園、田園風光、堰上古鎮、宗教文化活動等於一體的旅遊風景名勝區,為道教活動聖地和陝南道教活動中心,素有“漢南勝景區、陝南小華山、陝南小武當”之美稱,是觀光旅遊、宗教朝拜的聖地。
[130-140]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張良廟為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紫柏山有九十二峯,八十二坦、七十二洞,風景如畫,為秦巴千里棧道“第一名山”。 | |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有“千年古船城,秦嶺第一鎮”之稱,是觀賞“秦嶺四寶”——大熊貓、朱䴉、金絲猴、羚牛的理想場所。 |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 | |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獨具秦巴漢水自然風光的省級風景名勝區、陝西十大美景之一,列入全國首批15個湖泊生態環境保護重點項目。 | |
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森林公園、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秦巴山區考古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梯田,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美麗田園”。 |
金絲大峽谷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被譽為“峽谷奇觀,生態王國”。 | |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秦嶺東段最高峯,是西安市和陝南地區的重要水源涵養地,因其山脊像牛背而得名。 | |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以雄、險、奇、幽、秀而聞名,有“秦嶺奇觀”之美稱。 |
陝西著名人物
編輯陝西古代
華夏始祖 | |||||||||
神農炎帝 |
政治家 | |||||||||
吳王泰伯 | |||||||||
漢宣帝 | 唐高祖 | 唐高宗 | |||||||
軍事家 | |||||||||
思想家 | |||||||||
外交家 | |||||||||
文學家 | |||||||||
宗教大師 | |||||||||
書法家、畫家 | ||||||||||
科學家 | |||||||||
陝西現代
政治家 | |||||||||
景俊海
[101]
| 陸治原
[125]
| 王東峯
[144]
| 李仰哲
[145]
| 齊玉
[146]
| |||||
郝鵬
[147]
| |||||||||
軍事家 | |||||||||
張升民
[102]
| |||||||||
影視明星 | |||||||||
社會活動家 | |||||||||
宋向震 | 楊強生 | 周守謙 | |||||||
陝西商人 | |||||||||
作家 | |||||||||
釋一塵 | |||||||||
主持人 | |||||||||
作曲家 | |||||||||
曹曉聲 | 張豪夫 | ||||||||
畫家 | |||||||||
張寒泊 | |||||||||
書法家 | |||||||||
石憲章 | 杜中信 | 楊建才 | |||||||
歌手 | |||||||||
鄭鈞 | 黃鑫 | ||||||||
導演 | |||||||||
曹盾
[103]
|
陝西榮譽稱號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省情概況 .陝西省地方誌辦公室[引用日期2022-09-12]
- 2. 中心簡介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引用日期2019-09-23]
- 3. 地貌氣候 .陝西省地方誌辦公室[引用日期2019-01-31]
- 4. 水文 .陝西省地方誌辦公室[引用日期2019-01-31]
- 5. 陝西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0-09-26]
- 6. 藍田上陳遺址研究成果公佈 最早的中國人或出現在陝西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9-03-21]
- 7. 藍田上陳遺址相關項目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9-03-21]
- 8. 陝西藍田發現約212萬年前古人類活動遺址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9-03-21]
- 9. 陝西藍田發現東北亞最早人類活動遺址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19-03-21]
- 10. 黃土高原212萬年前或已有古人類 .中國科學院[引用日期2019-03-21]
- 11. [中國新聞]陝西藍田上陳遺址發現距今212萬年前中國最早人類活動遺蹟 .中央電視台[引用日期2019-03-21]
- 12. 外媒稱中國古人類頭骨或改寫人類起源:也可能來自亞洲 .參考消息[引用日期2019-03-21]
- 13. 中國古人類頭骨或改寫人類起源:也可能來自亞洲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07-01]
- 14. 中國古人類頭骨或改寫人類起源:也可能來自亞洲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19-07-01]
- 15. 外媒稱中國古人類頭骨或改寫人類起源:也可能來自亞洲_《參考消息》官方網站(全文) .網易[引用日期2019-07-01]
- 16. 龍頭節裏覓祖根 全球華人藍田公祭華胥氏(組圖)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9-03-21]
- 17. 陝西藍田小鎮是華夏文化發源地 華夏因此而得名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9-03-21]
- 18. 陝西 .中共中央宣傳部 中央文明辦[引用日期2019-03-21]
- 19. 歷史沿革 .陝西省地方誌辦公室[引用日期2019-03-21]
- 20. 斗門街辦 .陝西省西鹹新區灃東新城管理委員會[引用日期2020-12-10]
- 21. 《後漢書·卷九·孝獻紀第九》:“丁亥,遷都長安。”
- 22. 《三國志卷六·魏書六·董二袁劉傳第六》:“初平元年二月,乃徙天子都長安。”
- 23. 《後漢書·卷六十下·蔡邕列傳第五十下》:“初平元年,拜左中郎將,從獻帝遷都長安,封高陽鄉侯。”
- 24. 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陝西的形成、發展及其偉大成就 .人民網.2015-08-28[引用日期2018-09-12]
- 25. 歷史沿革 .西安市人民政府.2016-05-03[引用日期2018-01-20]
- 26. 西鹹新區獲得國務院批覆 正式成為國家級新區 .騰訊網.2014-01-10[引用日期2018-03-10]
- 27. 西安代管西鹹新區 灃西新城部分區域由咸陽管轄 .騰訊網.2017-01-23[引用日期2018-03-03]
- 28. 西鹹新區正式託管咸陽15個鄉鎮街道 人口約67萬 .新浪網.2017-04-08[引用日期2018-03-03]
- 29. 11月咸陽61萬人與西安户籍同城 自貿區驅動西鹹 .騰訊網.2017-09-26[引用日期2018-03-03]
- 30. 重磅!西安正式入列國家中心城市! .網易.2018-02-07[引用日期2018-03-10]
- 31. 國家發展改革委 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印發關中平原城市羣發展規劃的通知 .國家發改委官網.2018-02-02[引用日期2018-07-29]
- 32. 國務院關於呼包鄂榆城市羣發展規劃的批覆 .中國政府網.2018-02-12[引用日期2018-07-29]
- 33. 設立彬州市 由咸陽代管 .人民網.2018-05-12[引用日期2018-05-12]
- 34. 國務院同意我省撤銷子長縣設立縣級子長市 .陝西省政府[引用日期2019-07-25]
- 35. 國務院同意我省撤銷鳳翔縣設立寶雞市鳳翔區 .陝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1-29]
- 36. 國務院同意陝西省撤銷旬陽縣設立縣級旬陽市 .東方網[引用日期2021-02-07]
- 37. 國務院同意陝西省撤銷旬陽縣設立縣級旬陽市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21-02-07]
- 38. 陝西省(陝、秦)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引用日期2019-01-31]
- 39. 陝西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19-03-29]
- 40. 西安概況 .西安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7-12]
- 41. 陝西省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 介紹寶雞市“關中-天水經濟區規劃頒佈實施一週年”相關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引用日期2018-07-12]
- 42. 咸陽概況 .咸陽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7-12]
- 43. 銅川概況 .銅川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7-12]
- 44. 渭南簡介 .陝西省渭南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7-12]
- 45. 黃帝陵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7-12]
- 46. 黃 帝 陵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引用日期2018-07-12]
- 47. 陝西延安:2016年接待遊客4000萬人次 旅遊收入225億元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8-07-12]
- 48. 讓我們踏上紅色之旅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引用日期2018-07-12]
- 49. 地理狀況 .延安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7-12]
- 50. 榆林概況 .榆林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7-12]
- 51. 解讀漢中 .漢中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7-12]
- 52. 漢中概況 .漢中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3-14]
- 53. 市情介紹 .商洛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7-12]
- 54. 《陝西省志·地理志 第一章 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第一節 地理位置 》 .陝西省地方誌辦公室[引用日期2018-06-27]
- 55. 地貌氣候 .陝西省地方誌辦公室[引用日期2019-03-20]
- 56. 水文 .陝西省地方誌辦公室[引用日期2019-03-20]
- 57. 資源 .陝西省地方誌辦公室[引用日期2019-03-20]
- 58. 趙一德任陝西省委副書記、省政府黨組書記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0-08-03]
- 59. 王曉同志任陝西省委常委--地方領導--人民網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0-12-12]
- 60. 陝西省人大主任、副主任、秘書長名單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20-10-11]
- 61. 劉國中當選陝西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趙一德當選陝西省省長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0-10-11]
- 62. 省政府領導 .陝西省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0-10-11]
- 63. 韓勇當選陝西省政協主席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0-10-11]
- 64. 首頁>政協領導>秘書長 .陝西省政協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0-10-11]
- 65. 延安南泥灣機場 .西部機場集團[引用日期2019-06-30]
- 66. 漢十高鐵開通首發儀式在十堰舉行 .湖北省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0-11-11]
- 67. 教育科技 .陝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9-06]
- 68. 教育部 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公佈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22-02-14[引用日期2022-04-04]
- 69. 關於985、211名單的諮詢 .教育部.2019-11-28[引用日期2020-03-08]
- 70. 解放軍陸軍邊海防學院在西安成立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引用日期2017-12-25]
- 71. 走進空軍西安飛行學院:讓航空之夢從這裏起航 .解放軍報社 中國軍網[引用日期2017-12-25]
- 72. 官方證實:國防大學政治學院由三所知名軍校合併組建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17-12-25]
- 73. 科大簡介 .國防科技大學[引用日期2017-12-25]
- 74. 陝發改社會〔2011〕1809號 關於編制陝西省省屬高水平大學建設規劃和上報2011年省級基建投資計劃建議方案的通知 .陝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引用日期2017-12-18]
- 75. 特大喜訊:教育部正式批覆,我校更名為西安財經大學 .西安財經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18-12-16]
- 76. 陝西省教育廳關於核准《西安體育學院章程》的通知 .陝西省教育廳[引用日期2017-12-21]
- 77. 陝西文化 底藴深厚 .陝西宣傳網 [引用日期2018-06-19]
- 78. 黃帝陵:中華文明的歷史標識 .中共中央宣傳部 中央文明辦[引用日期2019-03-21]
- 79. 黃帝陵:中華文明的歷史標識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9-03-21]
- 80. 習俗 .陝西省地方誌辦公室[引用日期2019-03-20]
- 81. 陝西新增8處遺產點列入省申遺預備名單 .網易[引用日期2014-12-03]
- 82. 延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心臟 .網易[引用日期2018-06-19]
- 83. 西安等6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將進行歷史城區劃定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9-07-01]
- 84. 陝西:文化遺產“活”之有道 .華商網[引用日期2019-07-01]
- 85. 太白山景區入選5A級旅遊景區 陝西有8個5A級景區 .西部網[引用日期2016-11-05]
- 86. 金絲峽等14家景區新晉5A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5-10-10]
- 87. 世界文化遺產——秦始皇陵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3-20]
- 88.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世界第八大奇蹟”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3-20]
- 89. 西安380億建"阿房宮" 當地原2億人造景點被拆除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9-12-30]
- 90. 西安最長"天上飛"地鐵 12個換乘站對接西成高鐵 .騰訊網[引用日期2019-12-30]
- 91. 未央宮裏領略大漢雄風 商貿業態營造品質生活 .中國網[引用日期2019-03-20]
- 92. 世界文化遺產絲綢之路陝西段——大明宮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引用日期2019-03-29]
- 93. 西安大雁塔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院[引用日期2019-03-29]
- 94. 來一場洗禮心靈的寺廟遊 西安周邊22個寺廟任你選 .華商網[引用日期2019-03-29]
- 95. 陝西絲綢之路申遺進入衝刺階段 .國家文物局[引用日期2019-03-20]
- 96. 陝 西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3-20]
- 97. 西 安 簡 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引用日期2019-03-20]
- 98. 新華網:西安城牆成為文物保護與城市發展相結合的樣本 .國家文物局[引用日期2019-03-20]
- 99. 陝西數字博物館舉辦“獻禮十八大 國寶文物展” .央廣網[引用日期2019-03-29]
- 100. 關於表彰2018-2019年度全國無償獻血表彰獎勵獲獎者的決定 .國家衞健委[引用日期2020-12-30]
- 101. 吉林省人民政府 .吉林省人民政府網站[引用日期2020-10-28]
- 102. 張升民同志簡歷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引用日期2020-10-23]
- 103. 西安導演曹盾執導《長安十二時辰》熱播 全方位展現陝西文化 .西安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07-18]
- 104. 西安行政區劃的演變(下) .西安市地方誌辦公室[引用日期2021-04-02]
- 105. 兩天內11位副省長密集履新,有兩位女將 .北京青年報社[引用日期2021-05-30]
- 106. 省長 .陝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9-03]
- 107. 行政區劃 .榆林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9-17]
- 108. 國務院同意我省撤銷鳳翔縣設立寶雞市鳳翔區 .陝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9-17]
- 109. 蒿慧傑任陝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環球網[引用日期2021-10-24]
- 110. 張皓強放歌海南衞視宣傳渭南旅遊和特產 .-[引用日期2021-10-19]
- 111. 方紅衞任西安市委書記 .微信[引用日期2021-11-07]
- 112. 陝西省副省長魏建鋒出任湖南省委常委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21-11-09]
- 113. 陝西省政協黨組書記調整:徐新榮接替韓勇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2-01-06]
- 114. 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在西安召開 .陝西日報[引用日期2022-01-18]
- 115. 徐新榮當選陝西省政協主席 .百度[引用日期2022-01-20]
- 116. 公告|莊長興當選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人民資訊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1-21]
- 117. 劉小燕、朱靜芝、梁宏賢辭去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職務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22-01-22]
- 118. 王曉任陝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界面新聞 · 快訊[引用日期2022-02-25]
- 119. 郭永紅、劉強同志任陝西省委常委 .微信[引用日期2022-04-01]
- 120. 全國高等學校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2021-09-30[引用日期2022-04-17]
- 121. “陝西第一縣”神木撤縣設市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2-05-02]
- 122. 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榆林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 .陝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5-02]
- 123. 郭永紅辭去陝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職務|陝西|人事任免-要聞 .華商網[引用日期2022-05-05]
- 124. 陝西省委換屆 延安書記趙剛當選省委副書記 .財新移動[引用日期2022-05-30]
- 125. 陸治原 簡歷 - 人民網 地方領導資料庫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2-06-04]
- 126. 2021年陝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陝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6-25]
- 127. 國家統計局:2022年全國夏糧總產量2948億斤 喜獲豐收--經濟·科技--人民網 .人民網.2022-07-15
- 128. 王琳、葉牛平任陝西省副省長 .澎拜.2022-07-28[引用日期2022-07-28]
- 129. 蒿慧傑辭去陝西省副省長職務 -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其他.2022-07-28
- 130. 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關於確定 15家旅遊景區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的公告 .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官網官網[引用日期2022-09-08]
- 131. 午子山景區 .中共漢中黨史網[引用日期2022-09-08]
- 132. 午子山景區 - 漢中美景 .漢中市人民政府官網[引用日期2022-09-08]
- 133. 午子山晉升國家4A景區 - 漢中美景 .漢中市人民政府官網[引用日期2022-09-08]
- 134. 美麗茶鄉午子山 繪寫旅遊新畫卷 .中國旅遊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9-08]
- 135. 午子山景區:自然與人文景觀相融 .西鄉縣廣播電視台官方公眾號[引用日期2022-09-08]
- 136. 西鄉縣誌 .陝西省地方誌官網[引用日期2022-09-08]
- 137. 西鄉午子山萬人登高迎新春 .漢中市人民政府官網[引用日期2022-09-08]
- 138. 漢中西鄉午子山-西部之聲 .寶雞人民廣播電台西部之聲網[引用日期2022-09-08]
- 139. 秀山清水,美麗和諧文明的堰口社區歡迎您 .中共西鄉縣委組織部官方公眾號[引用日期2022-09-08]
- 140. 正在公示!漢中擬新增2個國家4A級景區 .漢中市文化和旅遊局漢中旅遊資訊網[引用日期2022-09-08]
- 141. 午子山 .漢中市人民政府官網[引用日期2022-09-08]
- 142. 自然資源 .漢中市人民政府官網[引用日期2022-09-08]
- 143. 陝西省鄉級行政區劃統計表 .陝西省政府網[引用日期2022-09-12]
- 144. 倪嶽峯任河北省委書記 .百度網[引用日期2022-10-09]
- 145. 李仰哲任上海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劉學新另有任用(簡歷) .百度網[引用日期2022-10-09]
- 146. 中組部副部長齊玉已任外交部黨委書記 .百度網[引用日期2022-11-19]
- 147. 郝鵬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2-11-21]
- 148. 趙一德同志任陝西省委書記 .澎湃新聞.2022-11-27[引用日期2022-11-27]
- 149. 趙一德同志任陝西省委書記 .澎湃新聞.2022-11-27[引用日期2022-11-27]
- 150. 陝西黨政領導人物庫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22-11-27]
- 151. 趙天翔任陝西省委常委 .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户[引用日期2022-11-27]
- 152. 郭永紅辭去陝西省副省長職務 已任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 .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户[引用日期2022-11-27]
- 153. 陝西省委副書記、延安市委書記趙剛已任省政府黨組書記 .澎湃[引用日期2022-11-28]
- 154. 趙剛任陝西省副省長、代理省長 .陝視新聞[引用日期2022-12-01]
- 155. 程福波同志任廣東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南方+.2022-12-18[引用日期2022-12-18]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