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章邯

(秦末名將,楚漢時期諸侯王)

鎖定
章邯(?―公元前205年),字少榮,籍貫不詳。秦朝末年將領。 [1]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以陳勝吳廣為首的秦末農民起義爆發,並於次年攻入函谷關。時任少府的章邯建議赦免驪山囚徒,組成軍隊迎擊起義軍,被秦二世採納。章邯率領驪山軍陸續攻滅起義軍周章田臧李歸鄧説伍徐等部,殺楚國柱國蔡賜、將領張賀,迫楚王陳勝遁走。又擊敗齊魏聯軍,斬殺齊王田儋、魏王魏咎、魏相周巿、楚將項梁。章邯隨後北上大破趙軍,攻破趙都邯鄲,兵圍趙王於鉅鹿城。次年,章邯軍在鉅鹿被項羽軍擊敗,此時秦相趙高朝政專權,讒害章邯。章邯很害怕,在漳水再次被項羽擊敗後,章邯與項羽簽訂和約,被封為雍王,建都於廢丘。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漢王劉邦攻章邯,章邯接連戰敗,退守廢丘。次年六月,漢軍破城,章邯自殺。 [2] 
章邯是秦末著名將領,擁有極其出眾的軍事指揮才能。在平定起義的戰爭中取得了極大的戰果,成為支撐秦朝危局的重要人物。 [5] 
全    名
章邯
別    名
雍王邯
少榮
所處時代
秦朝
民族族羣
華夏族
逝世日期
公元前 205年6月
逝世地
廢丘(今西安市長安區)
主要成就
平定大澤鄉起義。重創六國起義
最高官職
雍王

章邯人物生平

章邯諫言平叛

章邯 章邯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朝廷徵發民眾戍守漁陽,陳勝吳廣等人為屯長,當行至蘄縣大澤鄉時,遇到連天大雨,道路被洪水阻斷,無法通行。大夥眼看抵達漁陽的期限將近,十分焦急,不知如何是好。這時陳勝對吳廣説:“我們現在的處境,去也是送死,逃亡被抓回來也是死,與其都是死,還不如選擇為國事而死,幹一番大事業?天下人已經苦於秦朝統治很久了,老百姓對秦王朝的苛捐賦税、募役刑罰已經到了難以忍受的程度。我聽説二世皇帝是始皇帝的小兒子,本不應繼位,該繼位的是長子扶蘇。扶蘇由於屢次勸諫的緣故,被派在外帶兵,卻被二世無故殺害了。還有一人叫項燕,曾是楚國名將,戰功卓著,又愛護士兵,很受人愛戴。現在老百姓並不知這兩個人是生是死,我們何不以他們的名義號召天下人起來反抗秦朝的暴政呢?”吳廣覺得陳勝的説法很正確,於是和陳勝一起在大澤鄉以秦公子扶蘇、楚將項燕之名發動起義,稱大楚,陳勝自封為將軍,吳廣為都尉。 [3]  [6] 
山東地區紛紛響應起義,趙歇自封為趙王,魏咎為魏王,田儋為齊王。劉邦在沛縣起義,項梁在會稽起兵。造反的人多得無法計算,各路人馬以討伐秦朝為名,聯合向秦都咸陽進軍。 [4] 
陳勝起義後,派將軍周章率軍十餘萬進攻秦都咸陽,途中百姓奮起響應,隊伍不斷擴大,至戲水(今西安市臨潼區)時,已擁有戰車千乘,軍隊一百二十萬人。秦二世和羣臣商議如何平叛,任少府的章邯諫言説:“叛軍已經逼近,現狀調兵已經來不及了,希望可以赦免和武裝在驪山的囚徒,讓他們迎擊叛軍。”秦二世採納了章邯的建議,並讓他為將,帶領由七十萬囚徒組成的驪山軍東出平叛。 [7-8] 

章邯覆滅張楚

秦末農民起義 秦末農民起義
章邯領驪山軍迎戰,於戲水大破周章。周章逃出函谷關駐軍曹陽,章邯追至,擊破曹陽。周章出逃至澠池,章邯再次追至,大破周章軍,周章自殺,部下都停止了戰鬥。周章部被滅後,章邯帶兵向東進軍。 [9] 
此時吳廣麾下的將軍田臧等人正圍攻滎陽,聽聞周章敗亡,便一起商議道:“周章的部隊已經潰敗,秦軍早晚會攻打來,我們久攻不下,要是秦軍到來,我們一定會大敗。不如留下少量部隊繼續圍困滎陽,其餘精鋭部隊用來迎擊秦軍,現在假王吳廣很驕橫,又不懂用兵,這樣的人無法和他商量議事,不殺了他,我們的計劃恐怕會被搞壞。”於是他們就假借陳勝的名義殺了吳廣,把吳廣的頭獻給了陳勝。陳勝賜給田臧楚國令尹的官印,任命他做上將。田臧開始按已經商議好的計劃派部將李歸等人圍守滎陽城,自己帶了精鋭的部隊西進到敖倉迎戰秦軍。戰敗,田臧被斬。 [10] 
章邯進兵至滎陽城,擊敗楚軍,李歸等楚將被斬。隨後章邯派部將攻破駐守郯縣的楚將鄧説部, [11]  自己領兵擊敗駐守許縣的楚軍伍徐部,攻破楚國國都陳縣,斬殺了楚上柱國房君蔡賜,又擊敗楚軍張賀部,斬殺張賀。陳勝逃至汝陰縣下城父被車伕莊賈殺死,投降了秦軍。 [12] 
激戰聯軍
起義軍對秦作戰示意圖 起義軍對秦作戰示意圖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 208 年)正月,章邯消滅陳勝起義軍之後,帶着軍隊經外黃來到魏地,包圍魏國都城臨濟。魏王魏咎派魏相周巿出臨濟城,前往齊、楚兩國求援。當時章邯軍的圍困使魏地情況非常危急,齊王田儋、齊將田巴以及楚將項它紛紛前來救魏。齊、楚同盟軍的協助,加上魏軍的抵抗,章邯軍面臨的這場戰鬥阻力很大,但這些威脅沒有給章邯及其軍隊帶來過多的困擾,秦軍出關接二連三的勝利使秦軍的軍隊士氣與戰鬥力都高漲不下。 [13]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 208 年)六月,面對齊、楚、魏的三軍聯盟,章邯想到了絕佳的戰鬥方式,他趁着夜色率軍猛攻敵軍,讓每個士兵口中銜着一根小木棍,以防止喧譁,從而一舉消滅了齊、楚援軍,並在臨濟斬殺齊王田儋、魏相周巿,圍魏都臨濟。魏王咎被困於臨濟,最終被迫提出只要不傷害城中居民就投降的條件,和約談成後,魏王咎自焚而死。 [13] 
齊將田榮收集田儋的餘部向東逃向東阿的時候,章邯進行圍追阻截。楚將項梁聽説田榮情況危急,於是就領兵來到東阿城下,章邯戰敗,向西撤退,項梁則帶兵追擊。 [14] 
章邯撤至濮陽城,決開河堤放水環護全城,追兵於是撤退。九月,秦二世發援兵給章邯,章邯軍得到補充,於夜幕口中銜枚襲擊項梁的軍隊,在定陶縣大敗楚軍,斬殺項梁。 [15] 
章邯打敗了項梁的軍隊後,認為楚地已經平定,於是渡過黃河攻打趙國,大敗趙軍,趙將李良向章邯投降。隨後章邯攻破趙都邯鄲,趙王趙歇、趙國相張耳逃入了鉅鹿城。章邯將邯鄲民眾遷到秦河內郡,拆毀了邯鄲城。 秦將王離涉間率軍包圍鉅鹿城,章邯駐軍在他們南面,修築甬道輸送粟米糧食。趙將陳餘率數萬士兵駐紮在鉅鹿城北面,被稱作河北之軍。 [16]  趙王被困鉅鹿城,急忙派使者向楚懷王以及各國諸侯求援。救趙諸軍趕到後駐紮在鉅鹿城北部,沒有人敢前去迎戰。 [17] 

章邯兵敗鉅鹿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8年)十二月,項羽率楚軍到達鉅鹿,命令全軍破釜沉舟,燒掉房屋帳篷,只帶三日糧,與章邯部保護甬道的秦軍展開戰鬥,秦軍戰敗,糧道被斷。秦軍王離部缺少糧食,士氣十分低迷,遭到諸侯軍圍攻,王離最終戰敗被俘。 [13]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二月,章邯與項羽兩支軍隊在漳水兩邊僵持對戰,同時章邯帶領的秦軍已經顯示出了落敗的跡象。 [13] 
章邯軍的連連退卻使朝廷震怒,秦二世派人來責問章邯。章邯很害怕,派長史司馬欣回朝廷去請示公事。司馬欣到了咸陽,被滯留在宮外的司馬門呆了三天,趙高竟不接見,心有不信任之意。長史司馬欣非常害怕,趕快奔回棘原軍中,都沒敢順原路走,趙高果然派人追趕,沒有追上。 [18] 
司馬欣回到軍中,向章邯報告説:“趙高在朝廷中獨攬大權,下面的人不可能有什麼作為。如今仗能打勝,趙高必定嫉妒我們的戰功。打不勝,我們更免不了一死。希望您認真考慮這情況!”這時,陳餘也給章邯寫了封信,説:“白起身為秦國大將,南征攻陷了楚都鄢郢,北征屠滅了馬服子趙括的軍隊,打下的城池,奪取的土地,數也數不清,最後還是慘遭賜死。蒙恬也是秦國大將,北面趕跑了匈奴,在榆中開闢了幾千裏的土地,最終也被殺害於陽周。這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們戰功太多,秦朝廷不可能每個人都予以封賞,所以就從法律上找藉口殺了他們。如今將軍您做秦將已三年了,士卒傷亡損失以十萬計,而各地諸侯一時並起,越來越多。那趙高一向阿諛奉承,時日已久,如今形勢危急,他也害怕秦二世殺他,所以想從法律上找藉口,殺了將軍來推卸罪責,讓別人來代替將軍以免去他自己的災禍。將軍您在外時間長久,朝廷裏跟您有嫌隙的人就多,有功也是被殺,無功也是被殺。而且,上天要滅秦,不論是智者,還是愚者,誰都明瞭。將軍您在內不能直言進諫,在外已成亡國之將,孤自一人支撐着卻想維持長久,難道不可悲嗎?將軍您不如率兵掉轉回頭,與諸侯聯合,訂立和約一起攻秦,共分秦地,各自為王,南面稱孤,這跟身受刑誅,妻兒被殺相比,哪個上算呢?”章邯猶疑不決,秘密派軍候始成,到項羽那裏去,想要訂立和約。 [13]  [18] 
和約沒有成功,項羽命令蒲將軍日夜不停地率兵渡過三户津,在漳河之南與秦軍交戰,再次擊敗秦軍。項羽率領全部軍隊在污水迎擊秦軍,秦軍再敗。 [18] 

章邯被迫投降

秦軍屢敗,章邯派人去見項羽,打算訂立和約。項羽因軍中糧食不足以繼續戰鬥,便同意了和約。章邯在桓水南岸殷墟與項羽締結盟約,章邯見到項羽,涕淚交下,向項羽訴説趙高的種種行徑。項羽就立章邯為雍王,安置在楚軍營中,使長史司馬欣為上將軍,率領秦軍為先行部隊。 [19]  行至新安,途中諸侯軍經常欺辱秦軍,秦軍官兵很多人私下議論:“章將軍騙我們投降了諸侯軍,如果能入關滅秦,倒是很好;如果不能,諸侯軍俘虜我們退回關東,秦朝廷必定會把我們父母妻兒全部殺掉。”諸侯軍得知這些議論,便報告給了項羽。項羽召集黥布、蒲將軍商議道:“秦軍官兵人數仍很多,他們內心裏還不服,如果到了關中不聽指揮,事情就危險了,不如把他們殺掉,只帶章邯、司馬欣、董翳進入秦地。”於是楚軍趁夜把秦軍二十餘萬人擊殺坑埋在新安城南。 [20] 
秦朝滅亡後,項羽分封諸王,封章邯為雍王,稱王於咸陽以西,建都廢丘 [21] 

章邯兵敗自殺

公元前206年,漢王劉邦自漢中攻入關中,在陳倉擊敗章邯軍,章邯退至好畤,再次被漢軍擊敗。章邯只好退守廢丘,劉邦趁機佔領了雍地,圍攻廢丘。次年六月,漢軍引水灌廢丘城,章邯自殺。 [21] 

章邯主要影響

  • 綜述
章邯是秦末著名將領,擁有極其出眾的軍事指揮才能。在農民起義軍逼近之際,他率領秦軍,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破陳涉,滅魏咎,殺項梁,收邯鄲,圍鉅鹿,先後消滅四支起義軍首領,在鎮壓秦末農民起義的戰爭中起到了不能忽視的作用。其一生起伏坎坷,戰績頗豐,在秦末農民起義以及楚漢戰爭前期的政治軍事鬥爭中比較活躍,並在其中發揮了不能忽視的作用。 [13] 
  • 消滅陳勝
在消滅起義軍中,章邯首先採用各個擊破,連續作戰的手段,逐次消滅各地的起義力量,最終將陳勝的主力軍一舉擊潰,消滅了張楚政權。 [13] 
  • 重創齊魏
章邯在臨濟一戰,斬殺齊王田儋、魏王魏咎,大破齊楚魏聯軍,這是章邯率領秦軍出關後又一次取得的絕對性勝利,也是章邯繼敗殺起義軍領袖陳涉後,又一次打敗的兩個義軍首領。對齊、魏兩地的義軍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 [13] 
  • 斬殺項梁
章邯臨濟之戰後,章邯又在定陶斬殺了楚將項梁。這一勝利直接消滅了楚國的一支強有力軍隊,也使楚漢戰爭期間項羽在眾叛親離之時沒有可以依靠聯合的政治軍事力量,產生了重要的歷史影響。 [13] 

章邯歷史評價

司馬貞:“章邯之降,由趙高用事,不信任軍將,一則恐誅,二則楚兵既盛,王離見虜,遂以兵降耳,非三軍要市於外以求封明矣。” [22] 
蘇轍:“秦之亡也,諸侯並起,爭先入關。秦遣章邯出兵擊之。秦雖無道,而其兵方強,諸侯雖鋭,而皆烏合之眾,其不敵秦明矣。然諸侯皆起於羣盜,不習兵勢,陵藉郡縣,狃於亟勝,不知秦之未可攻也。於是章邯一出而殺周章,破陳涉,降魏咎,斃田儋,兵鋒所至,如獵狐兔,皆不勞而定。後乃與項梁遇,苦戰再三,然後破之。梁雖死,而秦之鋭鋒亦略盡矣。” [23] 
何去非:“章邯之為兵也,以攻則不足,以守則有餘。周文常率百萬之師搏於城下矣,章邯三擊而三走之,卒殺周文。使其不遂縱以搏敵,而坐關固守為救敗之師,關東之土雖已分裂,而全秦未潰也。” [24] 
胡應麟:“章邯,白起之亞也,衂於羽而名弗稱。” [25] 
張燧:“高祖自漢中東出,司馬欣、董翳望風稽顙,獨章邯堅守廢丘,逾年不下。至於澆水灌之然後破,此豈脆敵哉。惜其不知所事,身名俱滅,嚴尤之於王莽,道覆之於盧循,皆一律也。” [26] 
蔡東藩:“蓋章邯為秦之驍將,邯不敗,即秦不亡。且山東各國,無敢敵邯,獨羽以破釜沉舟之決心,與拔山扛鼎之大力,一往直前,九戰皆勝,虜王離,殺蘇角,焚涉間,卒使能征善戰之章邯,一蹶不振,何其勇也!然使秦無趙高之奸佞,二世之昏愚,則邯猶不至降楚,或尚能反攻為守,亦未可知。天意已嫉秦久矣,故特使趙高以亂其中,復生項羽以撓其外,章邯一去而秦無人,安得不亡!誰謂冥冥中無主宰乎?” [27] 

章邯軼事典故

  •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該成語最早出自於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棧道:在懸崖上鑿孔架設木樁、鋪上木板建成的窄路。陳倉:古地名,在今陝西省寶雞市東。)指劉邦去漢中的途中燒絕了棧道,向項羽表示無意東歸與之爭奪天下。數月後,劉邦出兵攻擊位於關中的章邯等王。劉邦派少量軍兵去修復棧道,裝作準備通過棧道出兵,吸引章邯的注意力。實際上劉邦卻率部繞道襲擊陳倉,章邯沒有防備,兵敗自殺。 [28] 
人際關係
弟弟:章平,率秦軍多次與漢軍交戰,為漢軍所虜。 [2] 
史料索引
《史記》 [29] 《漢書》 [30] 《陝西省志》 [2] 

章邯影視形象

時間
影視作品
扮演者
1994年
《西楚霸王》
張學浩
1994年
《西楚霸王》
許還山
1998年
《漢劉邦》
崔岱
2004年
《楚漢驕雄》
蔡國慶
2005年
《楚漢風雲》
賈石頭
2009年
《大將軍韓信》
魏德山
2012年
《王的女人》
錢小豪
2012年
《楚漢傳奇》
曹衞宇
2015年
《秦時明月》
李昱孚
參考資料 [31-33] 
參考資料
  • 1.    《通志·氏族略第二·以國為氏》:秦將有章耶,字少榮,收趙滅韓有功,封雍王。望出豫章。
  • 2.    人物誌(上冊)  .陝西省地方誌辦公室[引用日期2023-12-26]
  • 3.    《史記·卷四十八·陳涉世家第十八》: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
  • 4.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山東郡縣少年苦秦吏,皆殺其守尉令丞反,以應陳涉,相立為侯王,合從西鄉,名為伐秦,不可勝數也。
  • 5.    章邯  .中國社會科學詞條庫[引用日期2023-12-26]
  • 6.    《史記·卷四十八·陳涉世家第十八》: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袒右,稱大楚。為壇而盟,祭以尉首。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
  • 7.    《史記·卷六 秦始皇本紀第六》:二年冬,陳涉所遣周章等將西至戲,兵數十萬。二世大驚,與羣臣謀曰:“柰何?”少府章邯曰:“盜已至,眾彊,今發近縣不及矣。酈山徒多,請赦之,授兵以擊之。”
  • 8.    《前漢紀·高祖皇帝紀卷第一》:以周文為將軍。眾十餘萬。西至戲水。蓋百二十萬矣。秦令將軍章邯。赦驪山作徒七十萬人以擊之。
  • 9.    《史記·卷四十八·陳涉世家第十八》:秦令少府章邯免酈山徒、人奴產子生,悉發以擊楚大軍,盡敗之。周文敗,走出關,止次曹陽二三月。章邯追敗之,復走次澠池十餘日。章邯擊,大破之。周文自剄,軍遂不戰。
  • 10.    《史記·卷四十八·陳涉世家第十八》:將軍田臧等相與謀曰:“周章軍已破矣,秦兵旦暮至,我圍滎陽城弗能下,秦軍至,必大敗。不如少遺兵,足以守滎陽,悉精兵迎秦軍。今假王驕,不知兵權,不可與計,非誅之,事恐敗。”因相與矯王令以誅吳叔,獻其首於陳王。陳王使使賜田臧楚令尹印,使為上將。田臧乃使諸將李歸等守滎陽城,自以精兵西迎秦軍於敖倉。與戰,田臧死,軍破。章邯進兵擊李歸等滎陽下,破之,李歸等死。
  • 11.    《史記·卷四十八·陳涉世家第十八》:陽城人鄧説將兵居郯,章邯別將擊破之,鄧説軍散走陳。銍人伍徐將兵居許,章邯擊破之,伍徐軍皆散走陳。陳王誅鄧説。
  • 12.    《史記·卷四十八·陳涉世家第十八》:章邯已破伍徐,擊陳,柱國房君死。章邯又進兵擊陳西張賀軍。陳王出監戰,軍破,張賀死。臘月,陳王之汝陰,還至下城父,其御莊賈殺以降秦。
  • 13.    王穎. 《史記》章邯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5.
  • 14.    《漢書·卷一上·高帝紀第一上》:章邯破殺魏王咎、齊王田儋於臨濟。七月,大霖雨。沛公攻亢父。章邯圍田榮於東阿。沛公與項梁共救田榮,大破章邯東阿。
  • 15.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項梁再破秦軍,有驕色。宋義諫,不聽。秦益章邯兵,夜銜枚擊項梁,大破之定陶,項梁死。
  • 16.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章邯已破項梁軍,則以為楚地兵不足憂,乃渡河擊趙,大破之。當此時,趙歇為王,陳餘為將,張耳為相,皆走入鉅鹿城。章邯令王離、涉間圍鉅鹿,章邯軍其南,築甬道而輸之粟。陳餘為將,將卒數萬人而軍鉅鹿之北,此所謂河北之軍也。
  • 17.    《史記·卷八十九·列傳第二十九》:當是時,燕、齊、楚聞趙急,皆來救。張敖亦北收代兵,得萬餘人,來,皆壁餘旁,未敢擊秦。
  • 18.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章邯軍棘原,項羽軍漳南,相持未戰。秦軍數卻,二世使人讓章邯。章邯恐,使長史欣請事。至咸陽,留司馬門三日,趙高不見,有不信之心。長史欣恐,還走其軍,不敢出故道,趙高果使人追之,不及。欣至軍,報曰:“趙高用事於中,下無可為者。今戰能勝,高必疾妒吾功;戰不能勝,不免於死。原將軍孰計之。”陳餘亦遺章邯書。章邯狐疑,陰使候始成使項羽,欲約。約未成。項羽使蒲將軍日夜引兵渡三户,軍漳南,與秦戰,再破之。項羽悉引兵擊秦軍汙水上,大破之。
  • 19.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章邯使人見項羽,欲約。項羽召軍吏謀曰:“糧少,欲聽其約。”軍吏皆曰“善。”項羽乃與期洹水南殷墟上。已盟,章邯見項羽而流涕,為言趙高。項羽乃立章邯為雍王,置楚軍中。使長史欣為上將軍,將秦軍為前行。
  • 20.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諸侯吏卒異時故繇使屯戍過秦中,秦中吏卒遇之多無狀,及秦軍降諸侯,諸侯吏卒乘勝多奴虜使之,輕折辱秦吏卒。秦吏卒多竊言曰:“章將軍等詐吾屬降諸侯,今能入關破秦,大善;即不能,諸侯虜吾屬而東,秦必盡誅吾父母妻子。”諸侯微聞其計,以告項羽。項羽乃召黥布、蒲將軍計曰:“秦吏卒尚眾,其心不服,至關中不聽,事必危,不如擊殺之,而獨與章邯、長史欣、都尉翳入秦。”於是楚軍夜擊阬秦卒二十餘萬人新安城南。
  • 21.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正月,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負約,更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三分關中,立秦三將:章邯為雍王,都廢丘;
  • 22.    《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索引:章邯之降,由趙高用事,不信任軍將,一則恐誅,二則楚兵既盛,王離見虜,遂以兵降耳,非三軍要市於外以求封明矣。
  • 23.    《欒城集》:秦之亡也,諸侯並起,爭先入關。秦遣章邯出兵擊之。秦雖無道,而其兵方強,諸侯雖鋭,而皆烏合之眾,其不敵秦明矣。然諸侯皆起於羣盜,不習兵勢,陵藉郡縣,狃於亟勝,不知秦之未可攻也。於是章邯一出而殺周章,破陳涉,降魏咎,斃田儋,兵鋒所至,如獵狐兔,皆不勞而定。後乃與項梁遇,苦戰再三,然後破之。梁雖死,而秦之鋭鋒亦略盡矣。
  • 24.    何博士備論(宋)何去非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2-26]
  • 25.    《少室山房筆叢》:章邯,白起之亞也,衂於羽而名弗稱。
  • 26.    《千百年眼》:高祖自漢中東出,司馬欣、董翳望風稽顙,獨章邯堅守廢丘,逾年不下。至於澆水灌之然後破,此豈脆敵哉。惜其不知所事,身名俱滅,嚴尤之於王莽,道覆之於盧循,皆一律也。
  • 27.    《前漢演義第十七回》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2-26]
  • 28.    辛夷,成志偉主編. 中國典故大辭典[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1.09.455
  • 29.    三家注史記-三家注史記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2-26]
  • 30.    漢書(東漢)班固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2-26]
  • 31.    資料:電視劇《楚漢傳奇》主創人員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3-12-26]
  • 32.    王的女人 的全部演職員  .豆瓣電影[引用日期2023-12-26]
  • 33.    秦時明月  .優酷[引用日期2023-12-26]
展開全部 收起